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育儿心得实用

2023-10-03 19:02:57 育儿心得

【#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育儿心得实用#】下文将呈现出好工具范文网精心筛选的“关于育儿心得”。历尽疾风骤雨会使人发展,发展得来的则是观念的更替,也许不妨将其记载下来。撰写心得体会时,要依照自己的感受去形塑。以下的信息仅作参考,识别是否可靠请依据个人判断!

关于育儿心得【篇1】

说起贝贝妈的育儿经,最大的体会就是:成长是一份礼物,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耐心的等待。下面就举例说明吧!

成长问题:贝贝入园长期不说话,听指令反应迟缓。小班秋游,邻座的小男孩看见贝贝和我讲话,兴奋的告诉他妈妈:“妈妈她会讲话的!贝贝会讲话的!”几个月后隔壁班的老师见到我都要嘱咐:“你多带贝贝出去玩玩!这小家伙!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课外兴趣班里,贝贝同样是几个月一言不发,妈妈经常看到的是,老师下达一个指令,贝贝明显的左顾右盼,看好别的小朋友怎么做的,才缓缓起身,跟在后面一起做。让贝妈难过的还有很多,比如说老师请小朋友回到后面妈妈的位子那里,小朋友们都迅速的跑过来了,只有可怜的贝贝还孤零零一个人呆坐在小板凳上,等待老师再次提醒。

成长过程:贝妈决定不动声色,仔细观察,缺点之中发现优点,慢慢改进。是贝贝想事情、玩玩具、看书时过于专注,才听不到别人讲话的呢?还是因为不能理解老师说的话而行动迟缓?亦或是单纯的反应慢?

即便被人误解,专注的独立思考仍是绝对的优点;不能理解老师的话,应该是词汇量少、缺乏外界交流造成的;如果真的是反应慢,那也只好悲哀的接受它,再寻它法了。于是贝妈开始做测试,一次在邻居家里玩,两个小朋友吵闹中寻找一个布娃娃,我轻声问姨妈放哪里了,姨妈对着我说好像放在宝宝房间床头柜上了,话音没落贝贝不见了,就看见她从好朋友的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着娃娃,整个速度快的让人吃惊;还有一次在家里,贝贝玩得正投入,我在离她三四米远的地方小声对贝爸说:“我准备了巧克力,藏在哪哪了,等贝贝玩好了一起吃吧!”没一会儿,小家伙已经跑到巧克力那里了,安静的等着妈妈发现她。

还好还好,贝贝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反应还蛮灵敏的。那么和老师的交流,给她时间理解新的词汇、适应老师的说话习惯,应该也会有所好转。至于上课互动方面,我劝她:“贝贝呀!老师上课做准备很辛苦的,就是希望小朋友掌握本领呀!那么当她请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时候,贝贝如果会回答,要举手的,让老师知道你听懂老师的意思了,否则贝贝一直不讲话,老师还以为小朋友搞不清楚,会很难过的!”果真过了没多久,幼儿园老师高兴的告诉我:“今天贝贝回答问题的时候举手了,虽然声音小,但回答的是对的!”又过了个把月,贝贝开始主动描述幼儿园里发生的大事情,吃的什么点心等(当然准确性不得而知)。

兴趣班里面,老师也强调她还没融入进来,给她点时间。兴趣班课程设置有一个环节是小朋友听指令操作,家长坐在后面可以适当指导和帮忙的。看着别的小朋友热烈发言还把操作成果给老师看,此时贝妈绝不会为了让贝贝操作的快一点或者也能回答问题而过度帮忙,只是在她默不作声的时候问她:“贝贝这个问题你会吗?”贝贝会说:“我不会。”“那你再看一下!”贝贝会再认真的看一会儿,然后告诉妈妈她的答案。很好,我的孩子没有在嘈杂中随波逐流的听到小朋友说什么,就附和什么,这种自己思考,自己做出判断的行为自然受到妈妈大张旗鼓的赞美。同时,当贝贝通过自己的努力操作的又快又准确时,我也会暗示老师,请她夸奖一下。

当贝贝给妈妈的答案是错误的时候,一般情况(特别是第一次接触到的知识点)贝妈是不会当场指出的。等回家温习的时候,不动声色的请贝贝再讲述一次她的答案或者理由—就算类似错误已经犯了好几次了,而且错的离谱,也要忍着等她说完,搞不好听着听着就不生气了,因为有时候小孩子想的东西可能很可笑,也可能离奇的让人吃惊,总之无论如何,等贝贝阐述结束,即便表达零碎条理不清,也不能让人家白忙一阵,本着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出发点,好歹也要夸两句:“贝贝你的想法不错哦!哪里哪里(重复她正确的思维)妈妈觉得非常好啊,妈都没想到呢!但是哦,有一些地方,你看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呢?(用她的理论推导下去,推出个错误的结果,让她自己知道好像不对哦,最后再引导出正确的方法和答案)”当然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很可能妈妈重新讲过了她还是搞不清楚让人非常恼火,通常此时会麻烦贝爸用他的方法再来过一次,最后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全家人只好耐心的等待,等待贝贝长大一点!

收获礼物:老师请小朋友讲讲家里谁最有本领,小朋友们踊跃发言,围绕着长辈们各式各样的本领热烈讨论,连带家长们都沉浸在帮忙思考妈妈、爸爸、外公外婆等大人们都有什么特殊本领的气氛中,这时贝贝突然举手要求发言:“我们家我最有本领!”此言一出,一片哗然,贝妈也只能眼光下垂心情复杂的等待贝贝的下文:“因为我能把玩具自己整理好!”那一刻,教室内鸦雀无声,贝妈心花怒放!

总结语:

(1)当孩子的不足非常明显时,家长要做的是在孩子面前忽略它,避免负面引导和暗示;

(2)发现自己孩子的特质和闪光点,针对某些表现的非常好的具体事情,真心的佩服和夸奖孩子(某项研究表明,无条件夸奖、随便夸奖对小孩子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3)和孩子相处本着如下信念:我坚信孩子在哪方面能行,孩子就必然能行;

(4)绝不比较:我们可以希望但不能要求孩子比我们优秀,比同龄人优秀,她要做的是做个快乐的自己就够了。

关于育儿心得【篇2】

朋友家的一个男孩,当同龄小孩还在读着充满童趣的卡梅拉的时候,他已经在读《小牛顿科学大世界》、《万物简历》等科学普及类的书籍了。

有一次去他家,发现他正在看科技发明的节目,看得津津有味,我震惊不已。后来,当我知道他的爸爸在药厂的研制组工作,我就释然了。我参观过他家的书房,还真是清一色的与化学理工科之类有关的书籍。

想必,这孩子长大也是个出类拔萃的理工男了。

当然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

过年时初中同学聚会,大家都带了孩子。

一个女同学带来了她4岁的双胞胎儿子,让我们惊羡不已,围着她问不停。忽然,一个8岁的小女孩走过来幽幽地说:“这两个小弟弟长大了,要是同时喜欢上一个女孩怎么办?”

我们都惊讶极了。她才8岁啊,就说这样的话未免太不适宜。

当我看到她妈妈时,我就明白她为什么会那么早熟了。因为,她的妈妈上初中那会儿就是个言情小说专业户,每天带到课堂上偷看,成绩不佳,还早恋。毕业后没过几年就早早嫁人结婚生子。

这么多年,她的爱好竟然还没变,收藏着各种言情小说。霸道总裁、穿越时空……来者不拒。她的女儿显然是受了她的影响,也爱看言情小说。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却沉湎其中。

所以说,父母的书架,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马克思曾有句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顺着这个逻辑粗糙地延伸一下:你就是你过去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以及,读过的书的总和。

换句话说,You are yourmedia(你就是你自己的媒体),你过去看过了什么书,就在塑造什么样的你;你在读什么样的书,代表着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喜欢读文学书籍的人,必定会对文学的世界充满想象力;一个喜欢读财经类书籍的人,必定有着经济人的思维。他们的谈吐,气质,都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别。而这种气质,也必定会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散发出来,所谓的“胸有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仔细留意一个家庭,你会发现,孩子的谈吐与气质,藏着他曾读过的书,也藏着父母曾读的书。

一个喜欢读文学书籍的孩子,必定有一个爱好文学的大人。

一个喜欢读财经类书籍的孩子,多半是生在经商之家。

而爱好科学知识的孩子,怕是有个搞技术发明的老爸。

说的是啥意思呢?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有的家长,三观本来就有BUG,自己每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在麻将桌上吃喝等死,却要求孩子次次考试第一,事事都必须拔尖,成为人中龙凤,虎中大王。殊不知,“印随行为”几乎是所有哺乳动物的天性。

你安于现状,浑浑噩噩,孩子就难以有永不止步,奋发图强的品格;你天天抱着孩子打麻将,看肥皂剧,一年读不了几本书,就别指望孩子爱上书。反过来——你每天勤勤勉勉,兢兢业业,你的孩子勤奋的几率就高很多;你天天走路看书,到家看书,出差也要带本书,你的孩子不爱上阅读,都难。

所以说,一个家庭里的小孩长成什么样,父母的书架就很关键。

回忆一下,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是都会有那么几本从父母或其他长辈的书架上发现的书?这就是所谓的阅读启蒙,甚至决定孩子的将来。

这些书的目标读者可能并不是小孩子,很多人也读得懵懵懂懂,但它们却可能是一生中最令人记忆犹新的书,甚至可能会对一生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为,很多时候,这就是我们的阅读启蒙啊。

我妈妈很爱看书,而且看得很杂,从世界名著到地摊文学,从经典文学到古文奇谭。我也跟着她后面看了很多。因为看得很广,所以成年后我才能写各种题材的文都游刃有余。

当然,也因为我妈不爱看财经类,所以我便没有一点儿理财概念。即使考了会计证,也还是老算错账。

以我惨痛的教训来看,孩子的均衡阅读还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说,做父母的不要一味地培养孩子自己擅长的范畴,更多的是要去补缺。

就像前文里的小男孩,我还是希望他在熟识各种科普的时候,也还能读点文学作品吧。毕竟长大以后与一个姑娘家谈情说爱总聊着科普知识,怕是不大讨人欢喜吧。比起谈论口红里含铅,姑娘更想听这个口红的颜色很漂亮这样的赞赏,不是吗?

令人悲哀的是,如今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浅淡。更有很多书店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咖啡馆。卖着咖啡才能自由阅读。而更多的成人只是为了进来喝杯咖啡拍照发个朋友圈。

真正读书的人其实很少。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很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如果你浮躁不定,他又怎能安心下来读一本好看的书呢?但很可悲的是,很多人宁愿要一个大电视,也不愿意买一个大书架。

所以,给自己拟定一个看书计划吧。和孩子一起,做有气质的读书人。

人生苦短,阅读使其变得美好而悠长。现代人不要把自己关在手机网络的笼子里,要关就关在书房里。

读书的人不害怕孤单寂寞,他们在孤独中和自己对话,在寂静里品位人生,读书让精神世界变得丰富,不会轻易感到无聊,空虚

关于育儿心得【篇3】

女儿学校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家长写一篇关于育儿的文章,为了完成任务,做一个积极的家长,我完成了作业。以下是文章内容。

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名很优秀的人,但是很多家长喜欢抱怨,喜欢找理由: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说自己孩子如何难教,或者说自己没文化、家里条件不好,没时间等等,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但是我觉得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得教育好自己,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我觉得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接纳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的表现是好或者不好,学习是好是差,都得接纳他,只有接纳了孩子今天的表现,才能心平气和,不带情绪地和孩子说话。我相信有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表现不好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指责或者打骂孩子,因我以前也是这样,结果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和我对着干。而且抵触我说的话,也不喜欢我。后来我反思了自己,是不是我自己对孩子太严厉,结果造成孩子的心里负担?孩子怕我不是一件好事。必须接纳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接纳你。沟通和教育才能开始。不要做一个家长式的家长,而应该做一个朋友式的家长,让孩子觉得和你是平等的,这样,孩子有什么话都会跟父母讲,这样我们才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

其次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兴趣很重要,像我们家双胞胎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理解能力比较差,功课不是很好,所以在家我们经常会给她们多做点练习,做练习的时候,我们尽量少出难题给她们做,而让她们做些简单基础题目,一来,简单的题目做的多了,稍难的题目也自然会做了,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也上去了,二来,简单的题目做的多了,正确率高了,也提升了她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还有一点我觉得也相当重要,就是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独立地完成作业。我们要检查孩子的作业,但是我们只要检查作业完成的情况,至于错对,我们做家长的尽量不要插手,不要去辅导孩子做作业,有可能这样做结果是孩子最后答案错了,但是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孩子能够自己负起学习的责任,因为我们老是辅导孩子作业,这样会培养孩子的依赖性,一旦碰到稍有困难的题目就不愿动脑子想,我女儿就是这样。所以虽然每天交上去的作业准确率很高,但是很多都是在我的辅导下完成的,我每次辅导她们的时候,她们就好像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所以是今天教会明天忘,很不上心。而且辅导孩子也不好,因为现在的教材和以前都不一样,家长也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有时候可能要误导,反而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如果家长和我一样有这种习惯,千万要改正,因为这很不利于孩子成长。

关于育儿心得【篇4】

我的儿子陆奕博(Larry),现就读于协和实验幼儿园芒果班。再过一个多月他就将年满6周岁,成长为小男子汉了。因为经常会有亲戚朋友甚至老师夸奖孩子诸如聪明,懂事,能干,有爱等等;但赞美之词大抵都是当做客气来听的,孩子还小,平时也并不多优秀突出,所以当老师提出想让我们写写育儿心得体会的时候,还是挺惊讶的。

和所有家长一样,我们对孩子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健康,活泼,勇敢,睿智。我们都是80后,一路跌跌撞撞走来,自己都还懵懂着,突然为人父母,可究竟如何教导培养,如何做个合格甚至优秀的爸爸妈妈,我们却也没有任何经验。我们努力回忆自己的成长,回忆不同时期自己对父母的渴望要求并希望以此为对照满足孩子。可以说,我们是一路检索书籍,请教长辈,和同伴们交流“妈妈经”,一路养大了孩子,成为了今天的爸爸妈妈。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相信没有一套育儿经是完全相同并放之四海皆准的,但我想总有些观点是必须认同或者可以借鉴的。

首先,我认为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是一切的基础。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父母和上一代老人之间的感情交流,父母和亲戚朋友的来往互动,都是孩子接触最多观察学习最直接的目标。在这个叫做“家”的环境中,他学习爱与被爱,了解什么是关怀什么是付出什么是守望相助。他感受爸爸的粗旷妈妈的温柔,了解什么是分别的哀愁什么是重逢的喜悦,更具象的接受细腻的情感。所以,一个家庭有了孩子才会更完整的原因也就在此,他要求我们更严格的约束自己,珍惜对方,孝敬长辈,真诚待人。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或者没做好榜样,你又怎么能责备自己的孩子太自私或是“不懂事”。

其次,我觉得“沟通”是实现一切教育手段的前提。这里提到的沟通,不是只是指简单的平等的和孩子的沟通,更是指我们这些“大人”之间的沟通。在面对孩子时,为了不让事情更复杂,“规则”更多变,爸爸妈妈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两个人只能有一套“标准”,不能轻易破坏约定;甚至推广开来,不管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或是和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一起相处时,待人接物也尽量是“一个金标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Larry开始学说话了以后,进步非常快,新鲜的词语短句俚语等等,他听到都会模仿,我们没法筛选他接触的语言,但又担心他因此言语粗鄙形状唐突,所以,我们有了“妈妈的小惩罚”这个规矩。我要求他在说话的时候不能说出哪些字眼、词语,如果说了的话,就要自己伸出小手,接受妈妈的一下拍打。当他问我是不是大家都要遵守的时候我告诉他是的,大家都要“好好说话”,并请他也监督我们大家。实行的时候,我和他爸爸一起监督他,并且和双方的父母也都沟通过,标准统一。孩子像玩游戏一样接受了规则,很快自己就规范了语言,甚至还会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纠正”我们,这个时候,不管是我们或是双方父母都没有因此违背规则,我们也伸出手掌让他拍一下。良好的沟通就让我们所有人一起完成了这个语言训练。

对了,还有的许多用一句话来说叫做“适时的放手”。Larry能走的时候,我们会让他自己去丢垃圾;能用筷子的时候每次吃饭在他碗边放好一双小筷子一把汤勺;会穿衣服了我们会询问他让他自己决定搭配,每天要穿的衣服鞋袜给他单独放好让他自己穿,甚至有时还会让他做我们的小参谋;会帮忙了就在家务的时候让他打打下手;认识钱币了出门时就会有意识的让他付账找零看顾东西。他一天天长大,自己起床洗漱吃饭,自己洗澡洗头,自己写字画画玩玩具,家人回来主动问好,别人有需要的时候能够伸出双手,他慢慢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觉得很自然并且很快乐,因为他做的事情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认可和表扬,“大人们”有时候还会向他提问题寻求帮助,他觉得自己是这个家里不可缺少的所在。

我们,在陪伴他的日子里,收获了许多快乐和感悟,我们也在成长,孩子的认可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彼此依赖着,牵手向前。

关于育儿心得【篇5】

人们所吃的粮食大体分粗、细两种,粗粮指玉米、小米、高粱、豆类等,细粮指精制的大米及麦粉。有些家长认为精制的米、面质量好、营养高。让孩子只吃细粮,这种认识并不正确。豆类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较多,谷类特别是在其粗制的皮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这些均可与细粮的营养成分进行互补。细粮中的成份主要是淀粉,蛋白质、脂肪则较少。粮食加工越精细,其损失的营养成分也越多,长期只吃细粮,所以会造成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的缺乏。我国某些习惯食用精制米的地区,小儿易患“脚气病”或“坏血病”,其原因就是精制米中维生

素丢失过多,导致小儿机体缺乏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所致。

牐犛捎诖至缚诟星芳,不宜作为主食,否则会影响小儿食欲。且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吃粗粮过多易引起消化不良。但可让孩子经常吃些玉米面、小米面粥,或小米粥、二米饭、混合面馒头等,既能改变食物花样、增进小儿食欲,又能增加营养,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关于育儿心得【篇6】

家庭教育的心理规律: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母亲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关于育儿心得【篇7】

xx,女,x岁。xx比其他小朋友晚x周进幼儿园的,她不哭不闹,给人的感觉非常懂事,可是当我们正常上课后发现,原来她非常的内向,胆子也很小。每当她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她就会主动让出来,当别的小朋友有攻击行为时,她更是躲避、退缩,从来不会还手或还嘴,也不会告状。上游戏课虽然听的、看的很认真,但不会参与,就连小朋友最喜欢玩的大型玩具也是敬而远之。

每天早晨小朋友来园都会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xx来园后,跟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看其他小朋友玩。我过去叫她跟小朋友一起玩,可是被她拒绝了,后来我提出跟她一起玩,她才慢慢的跟我进了活动区。上课时,小朋友齐声唱着歌,我发现xx边唱歌边表演着,于是我对小朋友说:xx表演的真好!我们请xx站起来唱歌,好吗?只见她满脸通红,害羞地低着头,说什么也不肯唱歌。我只好请其他小朋友唱,过了一会她又跟着唱了起来,她的声音好听且节奏感强。午饭过后,小朋友们玩了会儿游戏,准备睡觉了,我带着他们去上厕所,大家都排队了,只有xx还坐在椅子上,我过去一看,xx眼泪汪汪的摸着小手,好象是被椅子夹到了,问他怎么回事,她还是闭着嘴不说话。

xx的妈妈常常问我:“xx在幼儿园里会跟小朋友一起玩吗?上课和游戏能参与进去吗?愿意到户外做运动吗?跟小朋友的关系好不好?”xx妈妈还反应xx在家里其实很活泼,喜欢唱歌跳舞,常常一个人表演,但是到了幼儿园了怎么就完全不一样了呢?我认为在幼儿园里,由于xx比其他孩子晚进园,因此和其他小朋友有种距离感,不愿意主动游戏,每一次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入游戏,比较被动,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戏及其他活动中来。

我发现xx对音乐比较敢兴趣,所以在上音乐课或是音乐游戏时经常会请她唱歌给大家听,在她自动给音乐加上动作表演时,引导其他孩子一起表扬她,跟她学习。虽然一开始xx还是不敢在大家面前唱歌,但是慢慢的开始愿意在大家面前表演了,现在xx是我们班歌声最响亮的小朋友了。找到了自信,似乎让xx变的开朗起来,会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前几天放学的时候我带着小朋友玩大型玩具,当xx奶奶来接的时候她不肯走呢!

自信心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而幼儿期又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机会获得成功和满足,从而产生自信心,激发幼儿再次尝试的欲望。因此幼儿无论在幼儿园,我们应该为其创设一些自我锻炼的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幼儿生来就对音乐有特殊的情感,幼儿用独特的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正是这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幼儿有可能大胆表现,同时也为教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提供了机会。其实,困难、挫折在幼儿生活中常常发生,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孩子大胆尝试,去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关于育儿心得【篇8】

初为人父母的我们,为迎接小天使的到来钅卯足劲儿做足充分的准备,可来临之际仍感力不从心不知所措,之前所有的准备都觉得少之又少,根本不够用,毫无经验的我们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却不亦乐乎,累并快乐着!

我是全职妈妈,带孩子的累自己最清楚,虽然辛苦可也很知足,能看着孩子慢慢长大是件奢侈的幸福!当她第一次喊妈妈,心中无比欣慰。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家基本上是不买零食的,从小开始也一直灌输女儿吃东西适可而止的观念,有件事情至今使我记忆犹新。一次去超市买东西,刚好是快到新年了,超市里摆放着各式样各样不同颜色的糖果,模样很是诱人,我以为女儿会开口要求买,可意外的场景发生了,她说“妈妈,这些糖果都好漂亮噢,我就摸一下好吗?”不管看到任何吃的东西她都不会吵着要买,现在也一样,她知道不可以吃太多的零食。

2.快乐生活中学习

睡前故事想必是麻麻们每天的必修课,刚开始讲的时候发现宝宝注意力不集中,貌似压根就没在听。有时候我在忙,让女儿自己玩,我经常边忙边读“三字经、唐诗”。有天我刚读了前一句她竟然能会读下一句的句子,让我惊讶的是她可以把整个故事一句不落地读下来。

3.让孩子感受到爱,并且做个友爱的人

先生每次出门女儿会嘱咐:“爸爸,开车小心点,我在家等你回来。”

一天带女儿在小区楼下玩,刚巧碰到邻居家孩子也在,两人一起跑步,并排跑时邻居家孩子脚不小心绊到女儿摔跤了,膝盖破了痛得她大哭。这时邻居家孩子像若无其事般地走开了,好像这件事完全和她没关系似的。一个不懂得关心别人的人内心是孤独和没有安全感的。如果父母让孩子时刻感受到母爱,我坚信孩子回赠我们的定是加倍的爱。

平日里常和女儿念叨要助人为乐,爱自己爱他人。也会对孩子说“我爱你!”某天吃着中饭女儿突然句:“妈妈,我爱你。”这是她第一次和我说,激动万分。如果我累了躺沙发上,她会拿小被子帮我盖好,还不忘告诉爸爸说话小声点,别把妈妈吵醒。

4.不要捉弄孩子

对这画面大家肯定印象深刻: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一大伙人,拿孩子逗乐,故意问他问题,不管他答的对与错都会成为大家伙的笑话,最后结果:大伙乐了,孩子哭了,无辜的脸上挂满疑问,内心充满了不安。我极积反对这种做法,孩子是要我们尊重的,他们不是大人的玩偶,更不是人们拿来消遣时间的。

5.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做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

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孩子独立性差了。许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懒惰,整天玩游戏,不肯定学习,其实不能怨孩子,多半是家长造成的,如果工作后回到家,粑粑麻麻们能放下手上的手机、电脑、电视机,多和孩子交流互动,多陪陪他们,想必不是以上的结果。

我们家离菜场来回约1.5公里路程,女儿从一岁半开始走路跟我去买菜,除了偶尔累了会抱一下,基本都是自己走,练就了她步行的耐力。今年4月19号去厦门旅游,行程安排得非常紧,每天8:30从酒店出发到晚上8:30回到酒店,一天至少走8、9个小时,两天她都坚持下来,而且还精力旺盛。

生活方面她挺也独立的,主动帮忙折衣服,端菜端饭,有时喂弟弟喝水。

请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她学会独立思考。孩子专心在做一件事情时家长千万别去打扰他们,以免分散他们的专注力。

女儿慢慢开始懂事,我们会尊重她的选择:买衣服、鞋子自己选喜欢的颜色;平时画画涂颜色她也不会按照原版的来涂,我觉得这是好事,她应该有自己的审美观;兴趣班我更不强迫,真感兴趣让她参加,尊重她的意思,不给她增加学习压力,至少现在不是时候。我只希望她健康、平安,能一直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一个母亲对女儿一生的期望!

很荣兴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家朵朵的成长记,我相信在学校老师们专业、用心的引导下,孩子们会做得更好,更加优秀!在此代表所有家长对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

推荐阅读

上一篇:授课心得(精华13篇) 下一篇:大一军训第9天心得体会通用九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