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宣讲心得体会#】编辑反复研究和收集资料,最终呈现了这篇题为“宣讲心得体会”的文章。如果您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我们常常会与他人在某一件事情上意见不合,这时我们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来平复内心。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还是锻炼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宣讲心得体会 篇1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我们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宣讲心得体会 篇2
生命是多少金钱都无法换来的,因为它是唯一的,是美好的,是蓬勃又充满生机的;然而,它,也是脆弱的,稍一大意,就会造成曲终人散、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对于火,我们并不陌生。火,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方便,充满温暖;但是,如果对火的操控过分大意,火就会变成凶猛的、残酷的、随时会吞没我们生命的怪物。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有一个女孩儿,从小就美丽非凡,才华横溢,会说五种语言,能演奏六种乐器,还考上了博士,就在她即将毕业的那一年,因为母亲的疏忽:电暖气离床单过近,就在夜晚燃了起来,一家人都在昏昏沉沉地睡梦中,什么也不知道,就这样引起了一场大火,全家无一幸免。对消防安全的不重视,不仅害了自己的一生,还害了家人。我为他们叹息,叹息生命的珍贵,叹息缺乏安全意识的可怕……
据统计,仅仅中国每年就会因疏忽引发约16万起火灾,死亡人数约2000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这串触目惊心的数字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如此温柔、给我们带来光明的火,为何会变成人类的一大杀手,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人类自己的一次次“一不留神”才酿成了惨祸。我想,也许那些消防安全知识不再应该仅仅是呼喊的口号了,它们应该成为真真正正成为我们的实际行动!
“记住安全出口位置”、“不去人过于拥挤的场合”、“不在市内燃放烟花爆竹”这些安全常识;“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体趴低有序疏散”、“走楼梯”等等逃生方法,其实都简明易记,只要每个人都牢牢地记在心中,就可以挽救许多生命,不光是自己的生命,还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
生命因珍惜而美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来说,更是如此,有生命才有无限精彩的美好未来,才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才有祖国的明天!消防安全从我们做起,从人人做起,只要我们牢记消防安全,就能换来人类文明的进步,谱写消防安全的新篇章,共享明日升起的那一轮金灿灿的太阳!
宣讲心得体会 篇3
如何才能取得成功?有人说,“依赖关系。”有人说,“依赖财富”,也有人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我也曾怀着对成功的渴望,试图对成功的元素进行探究,但得到的结果总是懵懂的。成功靠什么?靠勤奋,显然不够,靠方法,又不知所从,也许是缺少了屈原著《离骚》时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始终不得其果。假以时日,那股躁动的渴望成功的,探索的求知劲儿便平静下来。
今天观看了陈安之演讲视频和一个马拉松比赛短片。陈安之,17岁到21岁之间,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汽车、皮肤保养品、电话卡、等18项工作,到21岁时,银行存款簿的金额是000.00。然而他27岁的时候却从一个迷途羔羊成为了亿万富翁!
追寻陈安之从不成功到成功的这段历程,我看到了一场完美的成功学演绎。一颗沉寂了许久的渴望找出成功元素进而取得成功的心,仿佛被瞬间激活。我的内心再也抵御不住追索成功的诱惑,心潮澎湃——因为成功的秘诀已经在陈安之的身上展现出来。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首先学会自我分析。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计划,有选择的学习别人的经验,采取大量行动。九十九次的理论不如一次的行动来的实际。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反省,每天分析哪里做错了,为什么做错了。哪里做对了,为什么做对了。总结经验教训,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陈安之未成功时,一年设立了十个目标,都没检讨,就猛采取行动,一年下来,目标还在,但是一个都未实现。可见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其次在行动的过程中要进行自我确认,时常默念肯定性的语句定下承诺,我一定要,马上行动,决不放弃。直到目标实现为止。记住坚持到底。
结合日常工作来说。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按照如下步骤来做:
步骤一:做自我分析,自问“假如要实现目标的话,我自己必须变成什么样的人?”接下来便把做**的条件和能力列出来,明确告诉自己就是要变成那样的人。
步骤二:明确工作目标,列下实现目标的理由,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设下时限,列下实现目标所需的条件。
步骤三:积极的行动起来
步骤四:在行动中检讨,列下目前不能实现目标的所有原因,找出办法来解决那些问题。不断的进行自我肯定,下定承诺,直到实现目标为止,否则绝不放弃,
步骤五:衡量每天的进度,每天检查成果。
宣讲心得体会 篇4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本质意义都是一样的,在于自己的成长。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对外看懂世界,对内明白自己。
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了他的优秀程度。
一句“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让人们记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长哈佛德鲁·福斯特。
以下是这位校长在哈佛的一次演讲,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
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
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对我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成长。
1、旅行让我们真正认识这个世界
世界越来越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种的第一次。
孩子们身处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科技让我们的国籍变得模糊,让通讯变得快捷,让我们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变的社会环境。
所以,孩子们的将来必定是和各种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了解整个世界也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
前不久,由教育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刚颁布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整个世界”作为首项标准列举出来。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
所以,孩子们和我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这个和我们那里不一样,这个一样,也总会比较,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
我们在这样的比较中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扩张了自己的毛孔,也扩展了彼此的胸怀。
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2、我们应该怎样旅行?
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哪一种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更重要。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我们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每次到一个陌生国家之前,我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培训,其中包括语言、文化、当地情况和摄影技巧。
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一个月就让孩子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并且在培训中很好的让孩子们对文艺复兴有基本的了解,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
简单的语言培训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通过海关简单的询问,可以让他们自己找到方向,而当地公交行政标志减弱了他们的陌生感。
到陌生的国家之后,孩子们开始验证之前获悉的资料是否和眼前的一切吻合,开始在陌生的城里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工具开始行走,开始和当地人和事之间有了碰撞和交流,开始需要借助当地人的帮助来完成一件件我们事先策划好的任务。
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们真实的社会。
我还记得在慕尼黑他们使用地铁公车的运用自如;在柏林到科隆火车站转车的时候他们的忙中有序;在玛丽娅广场写毛笔字引来老外们的围观;在罗马奔波于各种喷泉之间完成城市任务;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国小孩们踢球。
只有让他们充分自由的接触这个社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孩子们需要和当地的人接触,更重要的是要用当地人的方式生活,使用他们的交通工具,看他们经常去的博物馆,不仅仅是在那里走马观花,而是停留在那里,认真地欣赏。
如同我们在卢浮宫整整呆了三天,相比较旅行团对于“卢浮三宝”的照相工作,我们是何等的自由。夜晚,我们在埃菲尔铁塔前草坪上的游戏,看到这个雄伟的铁质建筑夜晚的亮灯后,踩着巴黎夜晚的灯光晃晃悠悠的坐着地铁后来青年旅社。
带着激动和疲惫、收获与成长,我们完成了旅程,但这并不是一个结束,我们离开了那里,但却把对陌生国度的思考也一并带了回来。
除了留在脑子里的回忆,我们还有日记、明信片、相片,我们还有各种类型的小组讨论,这些都会让一次旅程的收获变得更长更厚重,直至我们下一段的重新开始。
3、“认识自己,了解世界”
每一次到陌生城市或者国家,从学习和成长入手的旅行方式都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在大脑里构建自己的思考模式。
他们知道在陌生的地方需要向哪些机构需求帮助,他们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去完成任务,而当一个人处于陌生环境下,他的优点和弱点都会显示的异常清晰,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
不仅是孩子们,每次,当我和孩子们面对这样的陌生冲击时,我也在成长,我也每一次都看到了更加清晰的自己。
当孩子们在成长中一次次的面对陌生的环境,那么,当他们长大后要面对的各种陌生环境都不会让他感到害怕,因为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种模式。
很多人会说,孩子太小了,让他们在七八岁出国他们能记住什么?更别说在低幼的孩子了。他们什么都不懂。
其实,这是我们对孩子们的误解,通常情况下,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获得什么,我们会通过他的表达或者他的改变作为判断的标准。
但对于一个生理和心理成长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不足以让他们清楚有效地表达他们的收获反映他们的成长。
于是大人们很武断地说,他们年龄太小了,对他们来说没有用,以后都记不得。其实,也许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等到十多岁的时候他不记得了,但对于他在接下来一年的成长绝对意义非凡。
也许我们不用带他们出国,但是经常到不同的环境看到、听到、感受到一样和不一样,能适应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能在陌生喧闹的人群中鼓起勇气去听去看去感受,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
从小开始的一种旅程是扩展生活的广度的起点,我喜欢那句话:
Life is not adestination,but a journey
生活不是目的,而是旅程
宣讲心得体会 篇5
xx大学情系母校活动是由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与xx大学招生办公室共同主办,xx大学紫荆志愿者服务总队承办,领航志愿服务团具体负责的大型志愿活动。
离开曾经朝夕相伴的母校走进xx大学已有半年,这半年里,有太多对母校的思念,那座钟,那口井,那幕电影,那场灯光表演。这半年里,有太多新奇,新的地方,新的面孔,新的学习方式。这半年里也有牵挂,母校的高三学子们正如当初的我们,为明年的六月蓄势待发,他们或许彷徨,或许困惑。
此时,“情系母校”活动,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我们要回去,带着思念、好奇与牵挂回到母校去!去重新回忆那块知识的沃土,去诉说我们全新的大学,去帮助与我们同根的春晖人。
作为一个过来人,回报母校恩情我们责无旁贷;
作为一名xx人,发扬自强不息我们义不容辞。
14年高考的硝烟渐渐散尽,15年高考的战鼓已经打响。我们,母校14届毕业生,是切身经历高考磨砺的老兵,是大学生活的新人,是心系母校的孩子,是牵挂学弟学妹的学长。如今,我们带着这四重身份重归母校,回访母校,我们的目的单纯而炽热:我们要认真倾听,倾听我们曾经有过的、学弟学妹们正在经历的困惑,为他们答疑解难;我们要向他们介绍另一个求知的天堂,激励他们不断努力;我们要怀着感恩,报答母校的栽培;我们要以百年xx人的身份,展示我们的骄傲与风采!
我们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以xx大学为主导,联合全国各地十几所重点大学,结合自身大学生活的经历和感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当今大学生活的真实面貌,让学弟学妹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走出迷茫,并激发广大同学的学习热情,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教训,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少走弯路。
我们的团队始终深信,回访母校的意义非凡。我们联系着两端:母校与高校。我们引导着一群人:母校莘莘学子。通过展示xx大学以及其他大学悠久的历史、优良的学风、自强不息的精神、强大的科研教学实力等加深母校学生对xx大学以及大学生活的了解,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方向,相信此后将会有更多的母校学子,通过这座桥梁,走出困惑,走进心中理想的大学!
宣讲心得体会 篇6
记得一篇散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这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既要有梦想,更要有对梦想坚守到底 永不退缩的信念和勇气!对我来说,这块“必得由自己耕种的土地”便是深深扎根在我心里的“教育梦”。
“起始于辛劳,收归于平淡。”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从来都不会惊天动地,只能够润物无声;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从来都被抬到太阳和灵魂的高度,但绝大多数一辈子辛勤工作的老师却绝无可能像太阳那样受到万人景仰,像灵魂那样令众生匍匐。可那又如何?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为别人的孩子辛苦操劳,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种伟大呢?世间事,坚持一阵子易,坚守一辈子难。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坚持,才能实现梦想,成就事业。
“平民将军”欧阳平只读过两年半书,通过刻苦学习成为政治教员,“奋斗到底”这四个字激励他戎马一生 拼搏一生 朴素一生,退休后还拿出省吃俭用的钱和稿费收入设立奖学金,鼓励农家子弟学成报国。有“当代雷锋”之称的孙茂芳,把助人为乐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40年义务照顾18位老人,为12位老人送终。行事贵有恒,长久自芬芳。
我认为教师除了履行好普通教师的传道 授业和解惑,教书育人之外,还要在思想和人生品格上保持先进性。
首先,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每一个学生,感染每一位家长。要铸就教师的人生品格,修炼先进的共产主义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在教育岗位上,时时刻刻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检查和总结。
其次,要努力做一个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摈弃应试教育思想,做素质教育的领航人,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 活泼 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使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劳动 学会生活 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第三,要争做教学能手。教学是为人师者的基本功,教师要努力追求一种高的教学境界。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 专业知识体系 扎实的专业技能 有较强的专业评价和教育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实践,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加紧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从做好“一阵子”到坚守“一辈子”,定格的是高雅人生,散发的是灵魂芬芳。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不再错把欲望当作梦想,当我们每个人都不让梦想渐渐地被遗忘于青春,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要记得自己的初心。
经常回头看一下自己的来路,回忆起当初为什么启程;经常让自己回到原点,给自己鼓足从头开始的勇气;经常纯净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双澄清的眼睛。
不忘初心,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
宣讲心得体会 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想在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生活吗?你想在一个姹紫嫣红、四季如春的环境中学习吗?你想在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校园里成才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时,哪能不全神贯注?当我们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学习时,定会倍感心情舒畅。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增长着知识。
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今,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散落着同学们随意乱扔的瓜皮果壳、纸屑、饮料瓶等。每当风一吹起,这些垃圾就在我们的校园里群魔乱舞,所有这一切,都与我们的文明校园极不相称。
“校园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我们相信,没有哪一个老师、同学希望在一个垃圾遍地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所以,我们面向全体老师和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
2、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垃圾入篓、袋装垃圾入桶,并提醒和制止乱扔垃圾的行为。
3、提倡“弯腰精神”,随时拾起地面上的零星垃圾,扔进垃圾筒里,确保地面的干净。
4、不在校园内吃口香糖、糖果等零食,更不乱扔、乱吐残渣废物。
5、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树立节约意识,减少纸的用量,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水断,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6、不将食堂的食物带出食堂。
7、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不踩踏草坪。
8、自觉与不文明行为说再见,做文明中学生。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点滴做起,自我约束,相互检查。捡起一片垃圾,留下一方洁净,做保护校园环境卫生的“绿色卫士”,做文明六安中学人!
“爱护校园行动”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的努力!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爱护校园,努力做文明校园的开拓者、实践者、建设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加美丽,更加和谐。让我们少一些不经意,多一些责任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用心呵护我们的校园,相信收获的一定是满园芬芳,还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吧!应该不会太长。
宣讲心得体会 篇8
为期一周的高一军训生活结束了。这一周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同学们都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军训生活中,都期待着另一种生活……
我们班虽然被分成几份插到其他班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学们的热情,都积极配合教官的工作。说道军训最重要的就要数教官了。我们的教官被大家评为最帅的教官,事实也是如此,他是教官中最高的,总之就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第一印象。
但是一接触起来才发现他原来是一个特别腼腆的人,说话声音特别小,而且还会脸红,一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真的是十分可爱,但是作为一个教官,一个军人,这样的腼腆真是急坏了我们,看到其他班的同学和教官一起训练,聊天,唱歌,而我们这边如此低调真是很郁闷的。其实我们都知道教官其实是一个极好的人呢,他虽然不多说话,但我们心里都明白他处处为我们着想,训练是总是不厌其烦的做示范,为了怕我们晒总是找阴凉地,总是扯着嗓子喊着教我们唱歌,总是因为我们挨骂却还是保持笑脸……虽然你不说,但我们都知道,真的知道……
其实教官你的歌唱的真的很好的。尤其是你还会弹吉他呢,当时你说的时候我们还都有所怀疑,但当你真的拿起吉他的时候,我们都被震撼了……虽然我不太了解,但看你的指法就知道你的水平不一般。经过了几天的相处大家都已经很熟了,可能是彼此熟悉的缘故,也可能是很久没碰吉他的缘故,当你专心弹唱的时候我才觉得那才是真的你,那么自由,那么自信……
说了这么多关于教官的事,也该说说我在军训中的所得吧。
其实这次军训与高中军训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主要训练了稍息立正跨列,停止间转法,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这些内容的训练让我们从身体上接触了军事训练。在此次训练中还增加了军歌的学习,教官利用休息时间教我们唱军歌,这是我第一次学这么多军歌,有的甚至连听都没听过。可能是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吧,每当听教官唱歌的时候眼睛就不自觉的浸满了泪……有的歌慷慨激昂,唱出军人的雄心壮志;有的歌婉转抒情,唱进士兵的内心,每当这时我都会注视着教官的眼睛,仿佛可以通过它望见他们的家乡……
军训在集体会操后正式结束。在会操场上,各个班级都尽最大的努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为丰富的军训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
高一军训虽然结束了,教官们也都返回了部队,但是他们将美好的回忆留给了我们,将军人的风采留给了我们,我们也将美好的祝愿送给了他们,也许我们没有机会再见,但这份感情会一直珍藏在我们心中……
宣讲心得体会 篇9
“教育”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取得成功?赢得尊重?
还是,享受乐趣……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xx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以下三位不同领域的名家对教育的本质有着惊人一致的认知,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
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哈佛女校长: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一句“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让人们记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以下是这位校长在哈佛的一次演讲,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尤其是,我们需要说服公众并时时提醒我们自己大学不是营业性公司,不是国家安全的工具,不是急于在世界上强行推行自己社会观点的军事机关。许多组织可以提供咨询或帮助解决社会问题,或开发新的产品,或推行新的军事目的,但只有大学或类似的学术机构能够发现为提出创造性解决办法作基础的知识,只有大学能够教育出永远作出判断性决策的人。许多人可以成为企业家,律师或者有影响的顾问,但是只有具有安全和自由保证的学者才能去探求科学真理。阅历可以锻炼我们的判断力,使我们更加成熟,但只有教育能同时发展智能,启发新的兴趣,树立志向,提出重要问题,加强理解力的多重目的。只有这些,才是大学给以学生的真正贡献,而不是闪闪发光的大学牌子,或其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影响。
为了说明基本目的崇高价值,让我引用洛厄尔校长另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演讲。虽然洛厄尔对于哈佛的将来所面临的重大事件和变化并不比我们今天知道的更多,但他确实知道哈佛真正的生命之源是什么。他说:“学生们一代接着一代,如同海浪一浪接着一浪冲向陆地。有时候是静止着,有时候则带着暴风雨的怒吼。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的或是狂暴的,有两个事物总是新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个大学所关心的。我们学校的年龄已经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她热切的追求这两件事物,她就永远不会衰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为达到目的使用的方法可能改变,但目的本身是永远不变的。
美国大联盟(Math League)思维探索活动竞赛试题灵活、生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贴近生活。让学生理解数学、欣赏数学,激励学生创新,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同时学习数学会使人富有创造性和灵感,使用逻辑推理,有理性,灵活、快乐地生活、工作和做决策。现在关注公众号偶爱数学并回复美国大联盟真题,就可以免费获得历年竞赛真题。我们也会在竞赛结束后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竞赛的详细解析。领略美国最为普及、最受欢迎的数学思维探索活动的原貌,让学生理解数学、欣赏数学,激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
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理查德·莱文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__年任耶鲁大学校长。他曾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正如《大学的理念》的作者约翰·亨利·纽曼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
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
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约翰·亨利·纽曼
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
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20__年,美国已故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曾在凯尼恩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华莱士是在西方有卓越影响力的作家,被誉为“近xx来最有创造力的作家”。
演讲的一开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两条年轻的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外一条:什么是“水”?”
演讲中提到,一个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赶赴办公室,应付8-10个小时充满挑战的工作。然后去超市、做饭,放松一会就得早早上床。因为,第二天又得周而复始,再来一遍。
人很容易在这样的生活里,形成无意识的惯性:无意识地翻手机、给生活加速、陷入琐碎的柴米油盐、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开头的故事一样,生活在“水”中太长时间,已经不知道水是什么。
教育能让你活得幸福幸福
取决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教授这门课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认为:“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并总结出了以下12点有意识地获得幸福的思维方式:
1. 不断问自己问题。每个问题都会开启自我探索的门,然后,值得你信仰的东西就会显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
2. 相信自己。怎么做到?通过每一次解决问题、接受挑战,通过视觉想像告诉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3. 学会接受失败。否则,你永远不会成长。
4. 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而是一条上升的曲线。
5. 允许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其中,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情感。
6. 记录生活。
7. 积极思考遇到的一切问题,学会感激。感激能带给人类最单纯的快乐。
8. 简化生活。贵精不贵多。对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学会说NO!
9. 幸福的第一要素是:亲密关系。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为幸福长久的亲密关系付出努力。
10. 充分休息和运动。
11. 做事有三个层次:工作、事业、使命。找到你在这个世界的使命。
12. 记住: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让别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个诚实的父母。
宣讲心得体会 篇10
如果人生是个大课堂,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说,xx医院就是我的老师。在这里,除了学到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还学到了认真细心的态度和责任感。我们年轻的一代有着一颗炽热的心,将救死扶伤、解决病痛为重大己任,为医院的发展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作为一名来本单位不足一年的新人,我没有资格谈什么大理想,也没有资格谈什么发展,可是我却和大家一样,对医院有着难言的真诚和热爱。这里就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领导就像是我们的父母,患者就像是我们的孩儿,我们享受着父母的教导和慈爱也心疼着孩儿的脆弱和哭闹。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于纸上画饼充饥,是无补于事的。所以为了这个大家庭,我们都需要燃烧自己的青春激情,来让它繁荣昌盛下去。
对于地区发展,有句很贴切的话,就是:欲想富,先修路。这说明了如果想谋发展,就要找出优势点,对于医院,精湛医术、人才培训、技术引进、设备购置等对于患者选择就医固然重要,但是,交通便利、环境舒适、沟通贴切、看病优惠更成了现代人的择医标准。对于民营医院的兴起,抛开一切不论,他们五星级般的就医环境和友善的服务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民营医院有个现象就是将价格和服务分层次,有些人渴望的是就医的优惠而有些人追求的是就医的享受,这对于不同生活层次的人来说,未必不是一种选择。记得有句格言说:“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对于我们医院特诊科的设立,我是支持也是期待的,这不代表我们将人分等次,而是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持续发展下去。
作为医院工作者,这个不言休息不言苦不言累的环境里,辛酸是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的。三班倒的紊乱作息,催老了多少青春的面孔;抢救病人的日夜,折磨着多少健康的身心;手术台上的坚持,消耗了多少难补的精力。而在这紧张的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慌乱,即使很多时候得不到病人的理解,可从不会在人前流泪。
电视剧《医者仁心》里无论是妹妹刚过世的心外专家,手术中也没有半点的疏忽;又无论人人敬爱却的不到爱人理解的护士长,工作也没有带半点的情绪。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活人,却不能和普通人一样将情绪发泄,也正是这种精神,他们才成为人人爱戴的偶像。其实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每经历一次痛苦,代表着我们收集着一滴的能力精华。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配合医院的发展,打响品牌的名号,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我衷心的希望xx医院的员工们都能团结一致,尽忠尽职,严于律己,在领导们的带领下让我们xx医院越走越远,越创越辉煌!
宣讲心得体会 篇11
在我成长的岁月中,始终与我为伴的最亲密的朋友可谓书了。无论在“读书无用论”的滥调充斥学校的昨日,还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华夏的今日,我对书的感情都一如既往,并且愈加强烈,总觉得没有比读书更廉价、更永恒的欢乐了。
孩提时代,教书的父亲戴着“臭 老九”的帽子,虽然没有给我带来政治上的荣耀和生活上的富足,但却为我打开了精神世界的大门:在他精心挑选的“小人书”和连环画报中,我认识了刘胡兰、高玉宝、雷锋、王杰……英雄们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从他们的身上,我懂得了伟大、坚强、机智、勇敢,并对好与坏、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有了最初的感性认识。自此,一种对书的热爱之情,便在心中潜滋暗长了……
光阴荏苒,步入学生时代,读书便是一种功课了。不管你感兴趣与不感兴趣的统统要读。可是有一点是能够肯定的,这些被选为教材的书都是好书。这一时期,从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课本的广泛涉猎中,我不仅仅学到了粗浅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并且也培养了读书的兴趣,提高了阅读和鉴赏的本事。
真正凭着兴趣,有目的地进行书籍选读要算是上了师范学校以后。
那时,学校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每两周能够借阅一次书。为了有效地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我总是把近期内要借阅的书列好清单。因为那个时候,语文教师的一句激励的话激发了我对文学的兴趣,于是,我的心中便做起了属于文学的红帆船的梦。我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激流三步曲》、《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红与黑》、《漂亮朋友》……
古今中外,凡是我想看的名著,我都列上了借阅的清单。对于我觉得异常好的书,就连借三次,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几乎所有的星期天,我都泡在图书馆里,常常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有一次,从图书馆里出来后,因为情绪一向受书中情节的浸染,所以进了教室,就坐在课桌前发呆。当女伴催我去吃饭时,我竟大哭起来,把女伴弄得莫名其妙。待我说明原委后,她们便笑我“书痴”。同宿舍的女伴,课余时间大都热衷于织毛衣、钩帽子,而我对此却不屑一顾,还那么执拗地笃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真的,阅读文学作品确实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仅功课学得好,在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和演讲、征文等一系列比赛中成为佼佼者,并且注重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礼貌修养的培养。平日与教师和同学们相处关系融洽,言谈举止也很得体。我觉得自我长大了许多……我珍藏我的感激,将它无言地埋藏在心里,直到有一天,它化作了小溪,唱着潺潺的歌自心间流出:感激那个多梦的季节,我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它们给了我知识和力量,是它们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的人生……那是我一生都享用不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加工作以后,好书仍时时相伴着我。在我尝试写出第一篇小说,却犹豫彷徨不敢投寄的时候,是书中那众多初学写作的“丑小鸭”给了我勇气,使我勇敢地寄出了我的作品,从而有了自我的处女作。时至今日,我发表过的每一篇作品都汲取了好书的琼浆玉液。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当我遇到挫折,信心不足抑或忧伤、失意的时候,我都会找一处僻静的地方,心平气和地翻开书,细读文字,慢慢地品味、咀嚼。在这种特有的气氛熏染下,我会毫不吝啬地让那懦弱的泪水尽情地挥洒。然后,带着一种良好的心态重新投入工作与生活……
智者言:“每一本好书,都像一盏奇特的灯:可是,它照亮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走过人生的二十八个春秋,从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一名有梦想,热爱事业爱生活的人民教师,我走过一段长长的路。在这条路上,书——这位良师益友始终如一地陪伴着我,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将带着浓浓的书香走完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