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最新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实用#】在一些事情上,我们可能会突然有一些感悟,此时我们可以选择动笔写一篇细致的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更加理性,我们为您特别准备的“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一定能够满足您的需求,请在使用这些信息前仔细考虑是否适用于你的具体情况!
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1
因为之前在大二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心理学》。但是通过本次《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得到了一些新的心得。
一、了解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通过学习,自己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更加明白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这个职业有其工作独特性。作为一个教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稳定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能不断树立威信,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提高,促进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存在不同的心理差异;会辩证地看待问题,面对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分层教学,进行个别化教学;能及时了解学生,不断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坚持性、独立性和责任感。
三、意识到师生交往和课堂互动的必要性
师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要能够和自然地和每个学生交流、谈心,做他们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愿意接近。要
1能够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统一的奋斗目标,师生关系融洽,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教师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学生,不要有认识上的偏差。给学生适当的期望值得,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形成科学的对待学生的态度。
四、明确了自己将来工作中的一些基本要素
1、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要热爱教学工作,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伟大和重要,对业务进行认真钻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稳定的心理,对待学生生活上要关心,学业上要严格要求,要作到“严而不畏,敬而不远”。
2、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写好教案,在写好教案的同时,每堂课之前还要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预先对内容进行安排,列出提纲。
(2)讲课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有良好的教风,要更加严格遵守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更不能旷课,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多和学生进行互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3)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功。教师仅仅只有一个专业领域方面的造诣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为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自己要不断提高各种能力,适应教学的要求。
总之,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有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了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自己要不断深入学习下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2
本学期我抓紧时间认真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对于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很是有感触。1968年,奥苏贝尔发表了集其教育心理学思想大成的作品——《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1968第一版1978第二版),在这本书中,奥苏贝尔深入系统地探讨了课堂中的有意义的文化知识学习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及其条件,对人类以言语符号为媒介的有意义学习,保持和迁移的心理机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他的“有意义言语学习论”。
奥苏贝尔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持批评的态度。他认为,这些学习理论并不探讨在课堂里发生的学习,而只是根据实验室里的学习不加分析地外推。在他看来,“一种真正实在的、科学的学习理论主要关注在学校里或类似的学习环境中所发生的各种复杂的、有意义的言语学习。并对影响这种学习的各种因素予以相当的重视。(Ausubel,1967)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他对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为此,他仔细区分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
教学总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的,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方法。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包括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奥苏贝尔继承了传统的接受学习理论,并在历史上首次将之作为与发现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加以积极倡导并进行系统的心理学研究。
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的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与发现学习相对。在接受学习中,所学东西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学生无需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需接受,即只需把教师呈现给他的材料,例如一组无意义的音节、一首诗、一条定理加以内化和组织,以纳入到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当中,以便在将来的某一个时期可以运用它或把它再现出来。这里所说的内化是指将新的学习内容通过整合贮藏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
接受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接受学习是与发现学习相对的,是指学生将学习材料作为定论性的知识加以接受、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而不重复人类发现、形成有关知识的过程。机械学习则是与有意义学习(通过理解而进行的学习)相对应的,他指不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接受学习可能有意义的,从而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也有可能是机械的,从而成为机械的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也不同于被动学习。被动学习是与主动学习相对的,他是指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需要、动机、兴趣或者必要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等原因,因而不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或者不积极主动的把自己的学习引向深入,不去深入、全面的把握学习内容,而满足于那些含糊的、肤浅的、似是而非的观念。接受学习可能是主动的,也有可能是被动的,他与主动、被动学习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对发现学习的解释不同于布鲁纳。他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转换。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是要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基本的原理或规则,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除此之外,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还涉及其他三种学习类型:运用、问题解决、创造。这三种学习是有层次的。
奥苏贝尔认为,“运用”是指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讲的“练习”。“问题解决”是学生无法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新情境中去,学生必须通过一些策略,使一系列转换前后有序。学生已有的知识可能是与问题解决办法有关的,但需经过多次转换,而非直接运用或练习所能解决的。“创造”是能把认知结构中各种彼此关系很遥远的观念用来解决新问题,而且,认知结构中哪些命题与该问题有关,事先是不知道的,各种转换的规则,也是不明显的。在奥苏贝尔看来,“创造”的定义是指能产生某种新的产品,或者对学生来说是新的,或者在人类认识意义上来说是新的,都应该被视为创造性行为。当然,只有能产生后一种新产品的人,才能被认为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而且,创造性行为本身,应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水平,即能够把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形成新产品,这种综合水平应超过问题解决中所需要的水平
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奥苏贝尔根据知识学习过程的不同性质,又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意义学习是指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的和非人为的联系。以下两个先决条件是划分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标准: (1)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把新学的材料同他已了解的知识建立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的意向。
(2)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者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的任务能够在非任意的和非逐字逐句的基础上同构联系起来。明确了意义学习的先决条件,就不难对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做出明确地区分。以无意义音节的学习来说,由于学习者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有关观念,无意义音节不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因此,在学习中只能逐字逐句地背诵它,所以,它只能建立一种逐字逐句的联系,因而是机械的学习。有时人们为了便于记亿,往往把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种意义,但这种意义的赋予是人为的或任意的联系,因而也属于机械学习。
当然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奥苏贝尔认为,“这两种学习仅是处在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概念、命题和原理的学习是意义学习,而符号学习便具有某种机械学习的逐字逐句的性质”。有时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也会同时发生,例如,学生通过背诵来学习一首古诗或学习乘法口诀就是这种情况。
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3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发现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是一个数学教师,一直以来认为数学学科也需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辅助教学,因此关注数学教学科学的心理科学。本学期,我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十二五"公共必修课培训。通过《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颇多。如果说自己以前也似乎曾经遵循过一些教学规律的话,除了道听途说之外,更多的是自己不自觉地以心度心、以意揣意,不曾专门从心理学角度、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更有效教学。
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所教学科的知识,(2)学科课程材料和结构的知识,(3)一般教学论的知识,(4)教本门学科所需要的特殊概念和特殊方式的知识,(5)本学科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知识,(6)学生的性格特征、文化背景及学习环境的知识,(7)学生学习本门学科的特殊规律的知识。现在读了这部书之后,感觉自己的理论知识还差得很远,充分感受到在每个学科教学领域中如何引进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并且能用它指导学科教学实践,实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重要的工作。也觉得从学习中大有收获,下面结合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实际,谈一谈心得体会。
我有个学生,小学三年级,上数学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针对于该生的情况,我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数学课的特征,我在上课时注重让学生感受大量的生活实例,模型,经历观察、分析、比较、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多设置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我也适当增加数学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参加,比如数学游戏,口算竞赛等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4
本学期在学校统一组织的“三个一”读书活动中,我选择阅读的教育专着是郭德俊、雷雳编着的《教育心理学概论》。该书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个别差异、学习动机、学习心理、学生心理健康、老师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引经据典的论述。通过认真阅读这本教育专着使我这个半路出家的教师对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间接地提高了我的教育业务素质。下面就我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概论》的一些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首先我觉得《教育心理学概论》这本书所讲的知识是认识论而非方法论。
全书引经据典的论述贯穿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
其次是《教育心理学概论》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特别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运用。
《教育心理学概论》中以“学生身心发展”、“学生个别差异”、“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校群体心理”、“学生心理健康”六章的篇幅阐述了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这样一个思想。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都是学生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而现实生活中有个别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个别教师在学校管理中高高在上不尊重爱护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学生、在课堂上只会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这一客观事实,才能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完善学生品德、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教学目的。
其三是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自古以来人们将教师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圣人和智者的角色,但这一定位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多样性。书中对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为教书育人、行政管理、心理导向、自我定向四大类角色。作为第一类教书育人角色的教师从品德和能力上必须能承担人类知识的传授者和言传身教的示范者这样的重任;第二类行政管理角色的教师必须做好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课堂纪律的管理;第三类心理导向角色的教师必须做好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和心理卫生工作者;第四类自我定向角色总体来说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对每一位教师的期望,为了回报社会这一期望教师在自我定向的角色中必须扮好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和学生家长的代理者。
作为一名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我而言,我觉得应定位为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和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只有这样定位才能够关心尊重学生为学生服好务、才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才能够在成人学员的考试中坚持原则维护考试纪律保证考试的公正性,维护好学校的声誉。
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5
前言:心理体验怎么写?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心理体验的样本?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欢迎阅读!心理体验(一)
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要有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同学关系融洽,与团队融为一体;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吗?
心理咨询是指利用心理咨询师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心理困惑。心理辅导实际上是帮助来访者重新获得心灵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去心理咨询的人是错误的。简而言之,心理咨询是指利用心理方法,对心理适应有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帮助,并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本学期大学心理学的学习(二),我对心理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学了一些团体活动。知识,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验了很多生活知识。在集体活动中,大家互相敞开心扉,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再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在心理疏导活动课上,我体会到了脆弱人心中的一面,有时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关心。只有心与心的交流,人们才能体会到交流的乐趣。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让人感觉像是在做秀,但每个人真诚的心都忍不住为之动容。第一次让我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学生在真实、生动、创新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和启发,促进知识与行动的结合。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激发了自己的感受,了解了真相,凝聚了自己的情感,形成了自己的信念,进而需要用行动来表达自己。此时,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并为他们提供表现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按照团队的安排,我们参加了201x年7月3日至7月22日在教学团队举办的心理咨询师培训。 20天的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我们来说收获颇丰。现在说说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第一: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塑造人格。
正如日本古代的茶道,不只是为了泡茶,而是为了培养女性沉静温柔的性格。如果说厨师为人们提供餐桌上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味佳肴,心理学家则为人们提供精神焕发的美味佳肴。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们的性格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可以很早就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二:学会自我分析
分析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心理疏导。了解心理学家应该具备的品质并确认自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格品质、职业品质和文化品质。需要强调的是,比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辅导员的魅力。他必须是心理健康,有亲和力,正直等,因为心理工作是一个帮助人成长的职业,而心理咨询师需要热情,真诚,耐心,有适度的情感投入,但也要理性,把握好比例,有专业的清醒。
分析你是否有信心去做心理疏导。知道信心的重要性以及你有多少信心。因为信心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也影响到心理咨询的效果。那么,信心的坚定与否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有必要测试和反思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缺乏信心。我们需要分析原因。如果是客观的,则更容易克服。主观从何而来?我进一步理解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我认为有必要学习这门学科,让每个人都能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提升自己。学习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人并帮助自己。
第三:调整了对“挫折”的理解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时,他最需要的是他人的安慰、同情和关心,包括同情、鼓励和安慰,并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对心理挫折。帮助对方纠正对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理问题。例如,对于新入伍的士兵,我们应该尽量让他们知道,任何人进入新环境都会遇到适应问题。能否快速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进成长,艰难的环境可以磨练一个人的坚韧。总之,审视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往往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困难的态度,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困难。
第四: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做好官兵心理疏导工作
善于使用“情感资源”。善于用情感的力量感染人。情绪是心理咨询中的“催化剂”。爱是打开人心的钥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培养人、教育人,首先要有同志情谊、同志情谊、兄弟情谊、父母之爱。有了这些真挚的情感,心理辅导才能有力量,能感动人,能感染人。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要学会尊重人、爱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谅人。
善于使用“语言资源”。官兵之间感情的碰撞,心灵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心理咨询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善言暖三冬,恶言伤六月。居高临下的演讲和劝说的微风细雨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要善于并学会用真诚、生动、有趣、幽默的话语来化解矛盾,引导矛盾,以理说理。只有这样,心理疏导才能奏效。
善于利用“知识资源”。用知识启迪人。知识是心理咨询中的“能量剂”。肚里有诗书,知识贫乏,心理辅导又内疚又无聊,说不出耐人寻味的真话。这需要加强学习和阅读广泛的书籍。既要学习政治学、军事学、社会学、心理学,又要广泛的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知识。只有这样,心理咨询才能轻松完成。
善于利用“个性资源”。以人格的力量影响人,心理咨询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咨询者的心理知识,更取决于他自身的良好品质和人格魅力。人格是做人之本,是官员之魂。个性是一种形象。人格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官兵只有品格高尚,举止端正,才能信服、响应每一个号召。心理辅导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这次培训对我们意义重大,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很大帮助。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有基本的心理知识,一些烦恼都可以自己解决。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人,或许可以帮助很多人消除心中的阴影。
作为一名刚入伍的女消防警官,我会在不断提高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心理学心得(二)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之前,总有一种太神秘的感觉,一直觉得很深奥很虚幻,但是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学习,我对其科学性和真实性深信不疑。可以说是真材实料。同时,我也发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同时两者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上了8周的课,感觉受益匪浅。心理学是一门听起来很深奥的学科,但是通过罗老师的讲解,把深奥的知识简化了,让我们每一个上过心理学导论的同学对自己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家只是尽可能按照科学的方法,对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进行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就是人的性格或者性格,包括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于人的一般规律,然后应用这些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这门课是我第一次学习,我觉得无论从课程安排还是课堂形式上都非常有吸引力和实用性。首先,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学习、爱情、人际交往甚至是就业、职业规划、求职信,都有专题等我们一一解答.这些设定的话题,都是我们大学生非常感兴趣或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大学生恋爱心理,目的就是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和行为。老师从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过程和心理活动。我们很多人都疑惑不解,但经过老师的指导,我们顿时豁然开朗。尤其是当老师让我们写墓志铭的时候,我对自己的未来和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关于如何理解自己的个性,也提到了一些话题。老师会精心挑选一两套心理测试给我们做,而且这些心理测试非常专业准确。老师会一一讲解分析,结合性格特点,生动地添加具体的典型任务形象来帮助我们。理解。
对于年轻人来说,正确评价和接受自己很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增加我们的自我接纳感?只要我们真正了解自己,设定适合自己情况的目标,拓展人生阅历,诚实冷静地分析自己,找出问题所在,就能及时补救。 ,将失败的打击转化为增加自我接纳的动力。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变化,很多大学生出现不适,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应该通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来更多地了解自己。本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他们从各个方面认识和剖析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虽然这学期的心理学课已经结束了,它能给我们带来的东西非常有限,但更多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去体会和体验。要想成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人格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够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6
心理体验
下面是一个心理体验的例子。你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意味着对生活和学习保持乐观。他有正确的自我主体意识;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和情绪;他与同学关系融洽,融入集体。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nsulting)是指咨询师运用心理知识,通过询问等方式解决心理困惑。事实上,辅导是一个帮助游客在精神上再次成长的过程。只有精神病患者才去咨询的想法是错误的。简单来说,咨询就是为有心理调整问题并正在寻求解决方案的客户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通过本学期的大学心理学研究(二),我对心理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对团体活动有了一点了解,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活的知识。在集体活动中,大家敞开心扉,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再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我体会到了人心脆弱的一面。有时候,心需要别人的呵护。只有通过心灵的交流,人们才能体验到交流的乐趣。模仿我们的咨询有时感觉像是一场表演。然而,众人真挚的心情,却不由得为之动容。这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学生在真实、积极、生动和创新的活动中受到引导和启发,以促进知识与行动的结合。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绪,了解真相,凝聚自己的意识,形成自己的信念,进而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自己。这时,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向外投射健康、高尚的情感,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这个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秦新刚,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一起工作,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知识,还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心理服务。尤其是今年的5.25活动让我很感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对话,让我和学生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里,我可以将我在心理学课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这样我就可以学习和应用它!
完成大学心理学研究(二)后,我对我四年的大学生活、未来和职业生涯做了初步的规划。
很明显,心理学对我们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学习和交流中。我对这门选修课很感兴趣。我有一种感觉,不是被迫专注于讲课,而是不由自主地被老师吸引。可见,心理学确实有它的魅力!
虽然我的选修心理学课程已经结束,但我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还没有结束。也许心理学与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关系不大,但心理学知识对我的长期乃至人生都有帮助。
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篇7
说到自我控制,我们的老师往往想到学生的自我控制。实际上,课堂上的不少失控往往起因于教师本身的失控。要想有效地管理好课堂,我觉得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重视自我控制。
当教师面对一个新的课堂,或者再次面对一个曾经让自己非常棘手的课堂时,不少人很容易焦虑过度,感到没有把握,内心里充满着紧张不安和担心害怕,唯恐出现课堂混乱和失控。焦虑因是个人预感到自尊心有可能受损而产生的类似于紧张不安和担心害怕的综合性情绪。避免焦虑过度,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不必为偶尔的管理失误而恐惧,相信自己有能力管好课堂。同时,自尊心的维护又要适可而止,维护自尊心的愿望过于强烈,反而更容易受到伤害。应该看到,世上并没有常胜将军,任何一位教师都有可能出现管理失误。关键在于善于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努力将教训转化为经验,这样就有可能不断减少失误而成为课堂管理的高手。 有些教师容易因课堂出现纪律问题而愤怒,有时还会大发雷霆。但自己在课堂里处于怒火熊熊的状态时,很有可能使自己失去理智,出现过激的管理行为,甚至导致体罚或变相体罚。有个别教师常因一个或几个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停下讲课,大声斥责他们。有时甚至会因个别同学的不守纪律而迁怒于全班同学,例如因纪律不好而晚下课或晚放学。现在想想,“法不责众”这个道理是对的。这种过激的行为惹起了大部分同学的不满,对教学确实是一种损失。因此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在课堂发生的问题,即使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严重威胁时,也要冷静地思考学生所发生问题的实质,沉着而机智的应对所面临的问题,避免以自己的过激手段去压制学生的粗鲁。应当看到青少年学生毕竟是受教育的对象,他们身上的问题一般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例如青春期的叛逆等等。因此尽量不要将学生的问题视为对教师的有意侮辱。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话,可用提示法、警告法、众人排斥法来消除个别学生对课堂的扰乱,同时要尽量做到语言幽默,既起到警示作用,又维护了课堂纪律。 人的教育和培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之一,其责任是十分沉重的。如果又出现课堂管理中的问题,很容易雪上加霜,平添一份沉甸甸的压力。一般而言,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包括失败和失落在内的挫折、面临难以抉择的冲突、积极或消极时的变化以及以某种方式去行事的期望。为了科学而有效地管理好课堂,教师要注意采用必要的应对策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主要可以运用以评价为中心的应对策略、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和以心理为中心的应对策略等四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