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集锦9篇)

2024-02-09 16:45:06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很荣幸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公文写作培训班。市政府xx科长的精彩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参加公文写作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1、在写作中运用“无私”的心态

所谓公文就是公文的处理,是公文的简称。在行使管理权力和处理日常工作时,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一般的文风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表达自己,或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结,或阐述自己的观点。从作者的角度解释作者的理解、想法和感受。听完刘科长的解释,我愣住了。首先,公文写作要注重政策性、实用性、可靠性、导向性、时效性、规范性。它传达了代表单元发送的信息。所以写作的时候不要总想着自己,而要多想着文字所代表的事件的位置,因为它表达的是“忘我”,而不是“自我”。

2.“本真”的公文写作风格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喜欢文字优美、有韵味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感受。伟大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愉悦,但应用写作不追求美和魅力。他的写作风格比较简单。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它用于工作和现实生活,是行使权力处理日常工作的工具。因此,在编写公共文件时,您必须避免这种不恰当的写作风格。

3.走出公文写作的“意识形态”误区。

它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和写作要领等,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写过一篇我认为令人满意的官方文件。

这次培训课让我对官方文档有了新的认识。虽然“爬格”的工作很辛苦很无聊,但随着我的信息水平逐渐提高,我看到了自己在写作。下发的公文严谨公正,成就感应该是无与伦比的。官方文件不是闭门造车。要写出一份合格的公文,必须走出去,走进来。所谓“走出去”,就是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和捕捉信息。所谓邀请,就是多向上级和其他有关部门学习,学习他们在公文写作方面的良好经验和良好做法,努力提高公文质量。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2

今年5月,我有幸到成都参加了公文写作与规范处理专题进修班学习。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认真聆听了老师的授课,其内容紧扣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给我很大的启发。现就此次培训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主讲老师从公文的种类及写作基本知识着手,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自己的写作经历,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告诫大家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把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使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一、应用写作时的“非我”心态

一般文体的写作往往是站在“自我”的角度,表达自己,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想心绪,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明,即使新闻、纪实文学之类的文体,也往往是以作者自己的视野,去所观、所思、所感,再进而付诸笔端。

应用文写作一般(除了个人总结、书信)是要站在某一群体、某一组织、某一集团的位置上,它所传达的是被代表的单位的发出的信息,接受者也往往是集团性质的或者众多个体的。所以在写作时不要总想着自己,而要多考虑文中所代表的单位的立场,因为表达的是“非我”,而非“自我”。比如:给领导草拟文件,一定弄清楚他的意图,不然急急忙忙去写,接着恐怕要经历多次“返工”的痛苦经历。因为你是给领导写的,领导又是从单位和自己的行政思想出发来共同完成这份文件。

再比如写请示、公函、报告、简报等,一定要弄清楚本单位与所发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如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关系、业务工作关系等等,据此才能采取合适的文体,在文中使用相应的语气和措辞,这样才能作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否则可能一个细小的疏忽,可能会酿成大错。在课上老师举了很多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应用写作所站的角度的重要性。

二、应用写作的“朴实”文风

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喜欢文辞华美、韵味隽永的文学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愉悦,但应用写作不太追求辞藻的华丽,它的文风相对来说就要朴实无华一些,基本上很少在词句上粉饰雕琢。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原来文学功底较深的,往往有唯美主义的倾向,总喜欢写东西写得很艺术化,文中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什么比喻、夸张、拟人等等,堆砌许多优美的词句和典故。如果这样来写小说、诗歌、散文,只要使用适时适地,自然是很好的。但应用写作追求一个“实”字,应用文不是供人们把玩鉴赏的艺术品,它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它是一种应用文体,是为了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使用,是传递交流信息、商洽处理问题的一种工具。因此,写应用文时一定要避免那种不合适的文风。切记洗尽铅华、天然雕饰也是一种好的文风。

在讲到这一点时,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他刚参加工作时,领导让写材料,他为了“显摆”自己的文字功底深厚,于是查阅大量资料,能用的华丽辞藻全用了,然后满心欢喜的把文章交给领导审阅,结果领导说重写。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让大家印象深刻。

三、材料多样、真实、有力

材料是构成文章内容,形成、支撑并表达主旨的各种事实与理论。善于从材料出发,注意让材料说话,才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写出内容充实、丰富,有较强的说服力的文章。

从材料本身的形态来看,事实与理论是材料的两大类型。如果再作进一步划分,事实则有事件与情况、实物与现象等许多种,理论则有方针、政策、规定及概念、原理、学说等等。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之分。不同类型的材料往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观察、实验和调查是在实践中获取事实材料的主要途径,是得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渠道;查阅文献则能够集中获取理论材料,第二手材料主要由此或通过调查得到。真实是实用型文章的生命,而材料的真实又是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首要条件。有力是实用型文章的材料所应具备的另一个特点。有力首先是说材料要能为主旨所统率,而不是游离于主旨之外,或同主旨相悖;其次要求所用材料为主旨的表达所必需,而不是可有可无。

经过这次的培训,的确带给了我一场思想认识的洗礼。由此我感觉到工作就好像是写作:首先,写作需要明确目标。写文章首先要立意,做工作首先要定目标。我们对每一项工作任务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找准突破口,然后有的放矢,果断行动,一气呵成。其次,写作需要掌握基本知识,要有责任心,做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也要这样,踏实走好每一步,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再次,文章是需要不断修改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同样在工作中我们也必须时时自我反省工作中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最后,写作需要持之以恒。文字工作靠日积月累,做工作也要持之以恒。必须有谦虚谨慎的心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去发现问题和契机,并一直坚持下去。

学习时间虽短,但真的让我受益非浅。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尽观自己的不足,对我来说是一种进步。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写勤练。我相信,就这样在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会有很大提高!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3

为提高质监系统各级写作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在质监工作中保驾护航作用。近期,市局举办了公文写作培训班。这次培训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下午,但却使我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彩虹的感觉,同时也真正的体会到了信息在质监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加深了对政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随着质监工作日益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信息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也更为各级质监部门所重视。正所谓小信息、大文章,小信息、大作用。信息虽小,但却有着窥一斑而知全豹,落一叶而知三秋的功效,它主要是用以反映新情况、新动态,提出新问题、新做法,交流新经验、新成效等,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和推动工作服务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起着辅助领导决策、协助领导管理、促进部门交流、指导基层实践、推动全局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初步掌握了政务信息写作要领。

政务信息的定义是各级政府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得或掌握的文件、数据、图表等信息资料。质监信息属于政务信息的一种。政务信息是一种新的、独立的、特殊的文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公文形式,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消息,也不同于日常的工作简报,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载体。一般可以分为首位型、破关型、荣誉性、创新型、措施性、启动型、成效型、通报型、紧急型、反映型、调研型和经验型12种。从信息的特点上,可以用七个字概括,即“严、新、实、快、精、深、全”。所谓“严”就是反应的信息主要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所以要符合国家政策法规;所谓“新”就是反应的信息时间上应是最近发生的,立意要新颖,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谓“实”,就是反应的信息要真实,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所谓“快”就是反应信息要做到“三快”一快即收集信息快,有超前意识,提前介入,随时收集。二快即生成信息快,重要信息随到随编,一般不过夜;三快即传递快,尽量以最快的速度把文字材料变成信息成果,决不让一条有价值的信息过期过时。所谓“精”就是反应的信息要做到文字简练、文风朴实;所谓“深”就是反应的信息内容要有深度,以点带面。所谓“全”就是反应的信息要全面,有喜报喜,有忧报忧。

三是充分认识了学习是提高信息写作的有效途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脑子一片空白,肚子几钱墨水,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信息,简直是痴人说梦。充分说明了要想写好质监信息,不是说具备了一定的公文写作水平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有精湛的业务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边实践,边努力学习质监业务知识,以及与质监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信息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同时在学习中不能为学而学,要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不仅对所学的知识尽快融会贯通,而且还会使信息更有生命力、吸引力和说服力。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4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肩负了建设祖国的重大使命,想要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就要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从点滴做起。来到长春中医药大学有幸成为了第一临床学院学生会的一员。在学生会工作和学习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作为秘书处的实习干事,首先就是要掌握公文的书写。刚刚面对公文的时候还很迷惑,不知道哪些属于公文,公文的基本内容。秘书处知道对于我们20xx年的新同学还是一个问题,所以在 10月29日晚6点30分在致知楼1104室举行了“公文培训”活动。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是丰富了我对公文书写的认识,提高了我们学生会同学们的公文写作能力。

公文主要是处理事务、交流信息而使用的各种载体的文字、图表、声像等记录材料,其中文字记录材料是主要部分。通过秘书长和08秘书们的耐心、细致的讲解,我们分别学习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通知和活动成果集的基本书写格式和注意事项。

对于工作计划是对工作质量的指导和推动,一项活动的开展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计划就没有一个活动参照,活动的就会太过盲目。有了计划就有了活动目标,就可以把工作做的细致化,大家在开展的过程中就更有针对性,可以合理的安排好每个人的工作,避免一些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可以把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想法做一个归纳整理。对于任何组织、机关和个人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写好工作计划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与工作计划一样,工作总结也是重要一步,在一项活动开展以后就要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良好的总结,提出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少走弯路。把自己的经验教训留下来作为别人的借鉴,通过这次活动对于以后还有哪些打算。工作总结要突出他的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经验性。有了良好的总结,一项活动才开展的完美。所以对于学生会的每一位成员写好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会的公文中还包括会议记录和通知。会议记录是概括会议精神,传达会议精神。在部门会议、会、全委会的会议中都要有会议的相关记录,用平实、概括的语言记录下会议的全过程。然而通知是学生会常用的一种日常的公文,对于活动的下达,活动的相关时间、地点对班级和个人加以告知。

对于活动成果集的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把每一次的活动图片和活动留给我们的深刻意义制作成一份图文并茂的本集。成果集的制作为一项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作为年轻人应该抓住可以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公文的书写对于以后的步入社会也有一定的用途,所以学好公文的书写不仅仅对现在有一定的帮助,对于以后也是受益匪浅的。

通过此次培训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我们学生会的学哥学姐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敬业爱岗的精神。一次短暂的培训活动,学哥学姐们认真准备,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和讲解稿,为了让每一位在场同学听懂他们的讲解,一遍又一遍的强调在公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规性问题。这种良好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去学习的,我还是一名刚刚进入学生会的实习干事,对于学生会的工作还不是很了解,但是学哥学姐们的工作作风是我首先要去学习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多动脑多学习,把每一项秘书长交给的任务,积极认真的完成。已经对公文写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要有效的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反复琢磨在哪些方面还是不懂,对于哪些问题还需要注意。我不知道会在学生会这个大家庭里待多久,但是我会以我所有的热情投身到学生会中,学习一些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在不断完善中提高自己。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5

随着讲座的深入,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公文,即公文的概念,公文的特点、功能;公文的种类,党的机关公文有14种,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13种;公文的格式;包括眉首、主体、版记;公文的印刷格式要求;公文的写作。其文的格式部分是我记忆最深,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学习公文的格式这个具体内容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在公文书写时的各个注意事项,包括字体、间距、一页的行数、每行的字数等等的内容。因为公文是用于正式场合的一个具有相当严肃性的文本形式,因此这些细节方面就成问尤为重要的、体现一个部门的整体素质的关键部分。这时突然意识到了,无论是我们现在处于学生这个位置,还是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细节都是我们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好像一份简单的公文,仅仅只是一些格式、字体的要求就可以看出一个机关、一个部门的整体素质。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这是这次公文写作学习的最大收获。

今年5月,我有幸到成都参加了公文写作与规范处理专题进修班学习。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认真聆听了老师的授课,其内容紧扣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给我很大的启发。现就此次培训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主讲老师从公文的种类及写作基本知识着手,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自己的写作经历,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告诫大家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把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使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一、应用写作时的“非我”心态

一般文体的写作往往是站在“自我”的角度,表达自己,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想心绪,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明,即使新闻、纪实文学之类的文体,也往往是以作者自己的视野,去所观、所思、所感,再进而付诸笔端。

应用文写作一般(除了个人总结、书信)是要站在某一群体、某一组织、某一集团的位置上,它所传达的是被代表的单位的发出的信息,接受者也往往是集团性质的或者众多个体的。所以在写作时不要总想着自己,而要多考虑文中所代表的单位的立场,因为表达的是“非我”,而非“自我”。比如:给领导草拟文件,一定弄清楚他的意图,不然急急忙忙去写,接着恐怕要经历多次“返工”的痛苦经历。因为你是给领导写的,领导又是从单位和自己的行政思想出发来共同完成这份文件。

再比如写请示、公函、报告、简报等,一定要弄清楚本单位与所发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如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关系、业务工作关系等等,据此才能采取合适的文体,在文中使用相应的语气和措辞,这样才能作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否则可能一个细小的疏忽,可能会酿成大错。在课上老师举了很多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应用写作所站的角度的重要性。

二、应用写作的“朴实”文风

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喜欢文辞华美、韵味隽永的文学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往往能另一个角度尽观自己的不足,对我来说是一种进步。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写勤练。我相信,就这样在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会有很大提高!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6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秘书工作研究会举办的20xx年度浙江省公文知识培训。作为学理工科的我来说,对公文写作的要求不甚了了。我曾经的做法是模仿,每次写这些东西时,总是查阅相关的制度及已有的类似文件材料,照猫画虎,“描摹”而成。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可贵的学习机会,既反映出我以往在公文写作方面的不足,也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了方向。经过培训,让我对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公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五个多”

(一)多学公文处理法规。

公文的格式政府部门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公文写作时往往不能乱来,必须遵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及《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新工作条例确定的公文种类有十五类,明辨区分相近易混淆的文种,弄清其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学用结合,铭记心中从而使我们不断得以提高。

(二)多看规范化程度较高的文件。

为了积累素材,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不断充实“信息库”,学习的渠道很多,除读书、看报、上网外,要特别注重研读范文,例如市人民政府公报,里面有大量的规范化程度比较高的文件,厚积薄发,先模仿,再赶上,后超越。正所谓“事事留心皆学问,生活无处不文章”。

(三)多学古代散文,尤其是古代公文名篇。

公文写作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迄今为止,实际上我们在三国以后,文件就出现公文的痕迹,再往后,清末、明国初年那时候,我们就有文件。我国古代卓越的公文作者,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炼的“居安思危”和“载舟覆舟”的警句,李密在他的《陈情表》中所描述“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字句,李斯《津逐客书》中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溪流,故能就其深”的语言,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现代,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起草的公文,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公文的语言艺术,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四)多从各类文件中挑毛病。

做到眼勤,多读多看各类文件,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要写出高质量的综合性材料,必须积累大量素材,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写出高质量的材料打好铺垫。

(五)多向文秘高手请教,注重实践。

做到耳勤,就是要多倾听文秘高手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准备写一篇大的综合性材料时,要倾听领导、同事的指导和建议,材料写完之后,还要认真听取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在不断的意见交换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和水平。

二、公文写作时的“非我”心态

一般文体的写作往往是站在“自我”的角度,表达自己,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想心绪,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明。公文写作一般是要站在某一群体、某一组织、某一集团的位置上,它所传达的是被代表的单位的发出的信息,接受者也往往是集团性质的或者众多个体的。所以在写作时不要总想着自己,而要多考虑文中所代表的单位的立场,因为表达的是“非我”,而非“自我”。

比如:给领导草拟文件,一定弄清楚他的意图,不然急急忙忙去写,接着恐怕要经历多次“返工”的痛苦经历。因为你是给领导写的,领导又是从单位和自己的行政思想出发来共同完成这份文件。

再比如写请示、函、报告等,一定要弄清楚本单位与所发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如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关系、业务工作关系等等,据此才能采取合适的文体,在文中使用相应的语气和措辞,这样才能作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例如领导说提交一个报告给上级,需要上级批复,此时要注意的就是这种情况必须用请示而非报告,而此时我们就不可直接理解成报告的字面意思了,否则可能一个细小的疏忽,可能会酿成大错。

在课上祝老师举了很多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公文写作所站的角度的重要性。

三、公文写作时的朴实之风

还原“真实”文风。公文写作要直来直往,不能给人一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假象,公文并不是要追求华美、韵味,它只是一种应用文体,文风相对来说要朴实一些,反映和表达的内容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是为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使用,是传递交流信息的一种工具,并弄清楚各种公文的格式,避免张冠李戴现象,使公文写作规范化。

“学而后知不足”,短暂的培训学习虽已结束,但要做到“坐下能写,站起能讲、遇事能办、问策能对”,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公文写作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更好地履行工作的职责,为本单位的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7

20xx年x月xx-xx日,我有幸参加了xx第三期公文写作培训班,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夯实了写作基础,规范了写作格式,拓宽了写作思路,提升了写作能力。

一、坚定政治立场方向。

要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写作过程中要有大局意识。这是日常工作中撰写各类文字材料必备的政治要求。

二、积累材料夯实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公文写作,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写作时才能游刃有余。一是加强对世情党情国情、党史国史的研究,这是公文写作的灵魂所在、生命所在、希望所在。二是加强对法律法规、行业规律的学习,及时发现新变化,增添新内容,才能拓宽公文写作的高度、广度、深度。三是加强文学素养,增强文字功底,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三、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信息的收集整理是对写作素材的“再思考”、“再加工”,只有不断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才能在写作时做到“举一反三”,挥洒自如。

公文写作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每天都须勤于思考,勤于积累,经常动手去写,唯有如此,自己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四、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公文写作有了新的认知和感受。

一是在心态和意识上的变化,通过xx老师的授课,我认识到公文的意义和力量,公文写作不只是浮于表面的传达与任务,一篇好的公文能使优秀的制度为民服务,更能使清澈的思想绵远流传;优秀的行文者应是心怀人民,心怀天下,要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思虑与气魄。

二是明白了立场与角度的在公文中重要性,公文的种类繁多,且作用各不相同,老师讲“行文过程是一个不断跳出自我的过程,是行文者达到‘我将无我’的过程”,我个人理解为,写不同的文章类似于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写一篇文章甚至需要同时扮演多个角色,例如,行文时我们需要扮演的不只是文章作者,同时也要站在文章受众者的思维层面和立场,进行多方考虑,拿捏,权衡,这样才能尽量将文章的作用最大化,使文章的思想得到有力地传达。

三是意识到“文字工”与“大手笔”的差距,虽说公文的种类繁多,但几乎每类公文都有自己的格式与结构。“文字工”只是按照前人的套路、习惯,在文字上稍作修改,以流水线方式生产没有思想的文章。同样是春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样注入了思想的“大手笔”是“春风吹,青草绿,花儿开遍地”所无法企及的。我认为,文章是思想的载体,文字是文章的表现形式;作文时首先应该明确要表达的思想,然后根据文章的结构将思想进行排列组合,最后以文字的形式陈列展现。

我认为,写出好文章的基础是要有端正牢固的思想和正确的意识,写作过程中能积极换位思考。写文章如此,做人亦然。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8

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9月5日-9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秘书工作研究会组织的办公室最新公文培训班,培训班老师由江苏省委党校廖礼平、南京大学张建勤、浙江省委党校祝鸿杰等三位教授组成,三位教授分别就常用公文写作、公文格式规范、日常事务性文书写作、公文处理新法规及公文办理规范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公文写作规范化的重要性。

通过三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吃透法规、有规可循

我以前也曾经写过一些公文,但大多是拿别人的范本来修改,没有对公文写作进行系统的学习,所有难免会出现文种错误、用词不当、排版错误等问题。通过学习最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公文及事务性文书的写作有了系统的了解,将使我今后的公文写作有规可循。

二、有理有据,渗透思想

写公文跟其他写作或工作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要有理有据,做事情要有理有据才能名正言顺,否则难以服众。公文写作亦如此,不管是对上的请示还是对下的批复都要求公文具有层次、有依据;还要有思维,一篇好的公文必须要做到与众不同,虽然公文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但语言的精炼更能体现作者的修养和内涵。

三、积累资料,多学多看

公文的写作,要求起草者要有丰富的知识。日常资料的

积累尤为重要,光是简单的积累还不够,还要善于提取资料中的有用的信息,好多公文在起草之前要汇总大量的信息,如何把这些材料的有用信息提取之后放在自己的公文里需要我们善于组织材料。如何积累素材,一是多看高规格的公文,比如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省级机关单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等,对于电视、网络、报刊上其他感性趣的东西,也可适当涉猎;二是多向领导和其他同事学习,他们的经验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三是要勤于纠错,拿到别人的公文要从文种、语言、格式等方面与规范进行比对,将检查出来的错误记录下来,这对自己的写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准确定位,精益求精

公文写作还要定位准确,要站在大的时代背景、专业背景下思考问题、研究工作,要能看到新事物不同凡响的意义,要能反映出时代特征、体现专业特点,靠这些形成正确的、深刻的观点。语言还要严谨、精确,语言表述要靠事实说话、增强分析性和具体性,要重视因果关系,观点与论据之间要有关联性,在正文表述中,一定要逐层推进,每层关系要有逻辑性。

五、勤于实践,总结提高

平时的工作中要勤写、多练,还要善于不同文种的写作。要多跟领导和同事交流,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再结合规范的要求,重新再加以修改,这样周而复始的不断练习,相信我的公文写作会逐步的得到提高。

曹 亮

2012年9月10日

公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9

为了提高集团各分子公司办公室人员公文写作能力,集团行政人力资源部于20xx年11月18日下午14:00—17:00在集团公司会议室组织了公文写作培训。集团各分子公司办公室人员参加了这次培训,此次培训由集团法务部负责人李保生为培训。李总对公文写作有很深的研究及见解,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作为一名办公室行政文员,我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李总首先给我们讲解了做好公文写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我们在工作中一定不能小看公文制作,公文制作不仅反映我们自身的文学素养,更反映了一个公司对外的企业形象;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不同格式不同类型的公文,我们更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时刻清楚作为办公室人员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学;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处理好每一件办公室行政工作,做到越干越熟、越干越爱。

其次,他简明扼要地介绍了15种通用公文的种类、格式及用途,着重强调了企业常用的几种公文的文种选择方面的注意事项。在讲解过程中指出了我们常犯的写作错误,还挑选了几篇错误特例进行分析讲解,加深了我们学习的印象。

“机关工作无小事,一字一句总关情”,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确保各类文稿的撰写起草能够按时、认真、高质量完成、传达或上报,不仅关系到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关系到单位的形象。

就行政工作而言,大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尽管工作中常常在写,但是都没有多大的提高,基于这一层面,李总重点给我们讲了公文写作的格式及排版方面,这也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内容,通过李总的讲解,我们才意识到原来公文写作有那么多的讲究,一个标点符号、装订的要求及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平时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印章加盖的位置及距离这些问题。

很多细小的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一则完整的公文应具备多少规范,而恰恰这些细节就是我们平时最缺少的部分,或许我们自身很难看出多少问题,但透过专业的眼光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每一篇公文报出之前要学会和身边的人学习,包括写好一篇文章要学会去听取别人的意见,争取把每一个用词校准,每一句话的表述尽量做到无误。

以往,我们在公文写作方面,只注重公文的实际内容,但对文种选择及格式方面强调不严格,总觉得只要把事情交代清楚了,使用什么文种以及什么格式都是小事,无伤大雅的。但是,公文是一个公司的脸面,我们必须把公文写作落到实处,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多学、多看、多听,不断积累,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公文写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公文写作理论知识,感觉受益良多,收获颇丰。“学而后知不足”,此次培训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受益匪浅,希望大家都能把所学习培训的内容都运用到今后的行政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

推荐阅读

上一篇:经营心得(汇总9篇) 下一篇:铁路职工个人心得体会8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