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1】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很平凡,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富有,但却用自己的劳动养活了一方人;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自己的生活不是坦途,但却帮助了很多家庭迎来阳光。他们是雷锋、袁隆平、王进喜、张桂梅……当然,也可能会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妈妈”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民教师张桂梅。生活中的张桂梅和蔼,对孩子们很有耐心,学生们都很喜欢她。她创办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使2000多名贫困学生能够上大学,追逐梦想。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她有了出大山的机会。在学校里,她省吃俭用帮助孩子们度过难关。孩子们没有饭吃,张桂梅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他们;孩子们没有衣服穿,张桂梅就把自己的衣服拿给孩子们穿,甚至在得知有一个男生发高烧时,将自己丈夫遗留下来的一件毛呢大衣送给了这个男生,并在深夜,将学生送往医院救治,主动垫付了580元的住院费。不管孩子们有什么困难,都会找她们的“张妈妈”。她深得孩子们的信任,她就是她们的好妈妈。
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
张桂梅一生充满坎坷,她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里。幼年的时候,她就失去了母亲。我想她独立的性格,正是由此养成。在十多岁时,跟着姐姐去了云南省中甸县支援边疆建设。她在这儿一步步地做出了成绩。在1983年的时候,她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开始了她在艰苦中收获的教学生涯。五年之后,她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伴侣。可能天妒英才,与丈夫相守不到十年,丈夫就早早地去了,于是她请求调往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任教,开启了她在华坪的奋斗路程。
因为业绩出色,她被调到了华坪县民族中学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可偏在这个时候,她却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并且需要立即住院。她没有让同事们知道,而是忍着病痛,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就这样一直坚守到了学生毕业,才向学校说明情况进行治疗。这样的张桂梅令人感动。张桂梅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一切为了孩子”和“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两句话。她为了孩子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不想耽搁他们的学习。“孩子们大于天”是张桂梅老师的真实写照。在病情复发时,她说,“我的事业是教书,我的希望是学生,不把她们送去学校,我是不会先走的。”她就是孩子们的光;是孩子们的希望;也是孩子们的灯塔;更是她们的救赎。
有为,可为,能为
2021年张桂梅并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这只是张桂梅众多荣誉中的冰山一角。她的事迹,让我们相信有的人凭一己之力真的能够改变世界。你我皆是平凡人,而张桂梅也是平凡中的一个,但她的坚守暖了一城人。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就是和张桂梅老师一样无私奉献、关爱学生“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老师吧。如今在“双减政策”下的我们,也应有如张桂梅老师一样赤诚的心。在教育改革形势下,“争当四有好老师”,不忘初心,快乐育人。我也相信当下的时代能使我们大有可为,而我们也能为。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2】
近期,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化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相信在教育系统内部,每位老师对“张桂梅〞这个名字都不生疏,对张桂梅的先进事迹都能说上一二。但是每一次对张桂梅先进事迹进展学习,我都发现自己对她又认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假如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老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传说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典范。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立,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决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xx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浸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表达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传说,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本来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3】
近期,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相信在教育系统内部,每位教师对“张桂梅”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对张桂梅的先进事迹都能说上一二。但是每一次对张桂梅先进事迹进行学习,我都发现自己对她又认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传说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忠诚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传说,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
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感悟篇三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感悟篇四
我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对她产生来强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们一样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可她坚强的毅力却是我所不能及的,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
她是与命运之神抗争的典范。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是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天使。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芒万丈的太阳!
她是新时期教师的楷模。因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要学习她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 艰苦奋斗 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时时刻刻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师。
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感悟篇五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感悟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4】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时机,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担当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挂念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全部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同学最穷,生源素养最差,经费最紧急,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同学学习、管同学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进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老师的荣耀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养,至少可以转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xx年起她便开场为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四处奔波。
20xx年,张桂梅中选为党的__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关怀张桂梅办校。20xx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日,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韧后盾。华坪女高的老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立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怀和关怀,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同学,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同学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同学的家只能靠步行到达,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决的抱负信念,不断进展成长。张桂梅也特殊留意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同学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同学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转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同学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和气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5】
【你好 少女张桂梅】
一张17岁少女的照片,引发了网友热议。照片中,妙龄少女梳着两个小辫,巧笑倩兮、笑靥如花。眉眼之间,依稀能够看出她就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时光荏苒,少女妙龄不再,但她为山区教育事业和脱贫攻坚战斗所奉献的青春岁月却将永恒镌刻在“历史丰碑”之上!您的青春芳华和少女模样,也在烂漫的山花中与岁月永久封存在记忆深处。
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少女模样背后是光芒万丈的人格力量。从17岁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的妙龄少女,到登上人民大会堂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表彰,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她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留在了蝴蝶泉边,让最美的芳华绽放在了三尺讲台。40余年来,光芒万丈的人格力量成为了张桂梅的人生“标签”,这份人格力量让她在面临丈夫去世时选择了坚强,让她在身患疾病时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倾力相助,让她在面临困境时坚持用教育之光照亮贫苦山区。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少女模样背后那份光芒万丈的人格力量让学生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少女模样背后是无私奉献的真正信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张桂梅乘坐轮椅接受表彰的一幕让所有人为之动容,63岁的张桂梅,从少女模样到疾病缠身,背后是为教育事业和山区女孩无私奉献的一生。为了让贫困女孩走进学校,她挨家挨户做工作,为了让她们考好成绩,她每天快凌晨1点才躺下,为了让学校可以运行,她硬是挺过招生、师资、经费等重重困难……12年间,她帮1800多名女孩走进大学,点亮了她们的人生梦想,所有努力与成果,正是来源于少女模样背后那份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无私奉献信仰!
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少女模样背后是薪火相传的星星光芒。“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张桂梅创办的华坪女高的校训,充满了气度与豪迈之情!12年来,一共有1804个贫困女生从华坪女子高中毕业,走上各个岗位,实现了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张桂梅精神”也成为倔强与不屈的有力诠释。我们要让少女模样背后那份倔强成为薪火相传的星星光芒,永远秉持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用这份星星光芒,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脚步,助力更多人向着幸福的方向努力奔跑!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6】
20__年我初中毕业,因成绩差,没有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当时的我心灰意冷,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爸爸无奈地对我说:“姑娘,自费读高中我们家供不起,要不就不要读书了,我给你找个好人家,嫁了吧。”那一年,我刚十六岁,想到从此离开充满欢笑的教室,回到落后的小山村,草草地嫁给一个陌生的男人,生下孩子,过一生,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我哭着对爸爸说:“不,我要读书,我不想嫁人……”我绝望了,多少回独自望着那片漆黑的夜空流泪,我不敢想象迎接自己的将会是怎样痛苦而又漫长的一生。就在这个决定我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一个亲戚告诉我,华坪建了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初中毕业的女孩子,不管你中考考了多少分,只要想读高中,都可以去读,叫我去试一下。这个消息,顿时让我喜出望外,让我抓住了继续读书的救命稻草!我迫不及待地填了志愿,果然,很快就收到了女子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20__年9月1日在父亲的陪同下,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到女子高中报到。那天一到女高的操场上,一位面容憔悴、却满脸笑容的老师,就从教学楼快步走过来,她先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搂着我的肩膀说:“姑娘,我是张老师,女高欢迎你!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走,我带你去看看宿舍。”来到宿舍,床已经铺好了,崭新的被褥整整齐齐,每一个床位边上都贴着一个名字。我找到了我的名字,轻轻地抚摸着那张小小的字条,我百感焦急,忍不住哭了。
办好入学手续后,张老师告诉爸爸:“学校不但免除学费、书费、住宿费,还给孩子们准备了统一的校服、被褥、行李箱,你就安心的把姑娘交给我吧”。爸爸听完后,拉着张老师的手哽咽的说:“谢谢您,张老师,如果没有您,我家姑娘是再也没有机会读书了,您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在我印象里,即使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爸爸都没流过泪。那一刻,我看到了爸爸眼里的泪花,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发奋学习,绝不辜负父母和张老师的期盼!
从进入女高起,我们就开始接受红色教育,每天唱一支革命歌曲,听一则革命经典故事,每周看一部红色电影。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们第一天唱的是“红米饭,南瓜汤”,唱完后,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全体师生说:“现在我们学校的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是我们至少还能吃上饱饭,比起红军长征时吃草根、吃树皮,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我们现在必须要有革命先辈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当前的困难。”在张老师一遍又一遍的给我们讲述革命先烈们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故事里,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信念!
在女高,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上演着“速度与激情”:早晨五点半起床;5分钟洗漱完毕;跑步上下楼梯;课间出操1分钟就要站好队,下课铃声一响,从到跑到食堂排队、打饭,到吃完饭只有10分钟的时间,全都是半军事化的管理。张老师每天拿着小喇叭满学校的喊,喊我们起床、喊我们跑步、喊我们吃饭、喊我们睡觉;她说她要让我们知道她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女高的学习是非常辛苦的,当我们累得受不了的时候,耳边就会响起张老师鼓励的声音:坚持,再坚持一下,习惯就好了。每当我们听到张老师鼓励的声音,就感觉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身后推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以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学习中的一切困难。
就这样,在与时间赛跑了三年后,我考上了云南警官学院。进入大学后,是40多天的严格军训,有的女同学抱怨太阳太毒会把脸晒黑,有的干脆借口肚子疼,不参加军训,有的在军训过程中晕倒在操场上。而我,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教官如何严厉,我总是能坚持完成每天军训中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因为女高的三年,我已经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习惯。一直以来,张老师都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女性。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工作中,我始终秉承着“女高人”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立足岗位,勤奋工作。
现在,从女高考上大学的学生已经有1800多名,从这个大家庭走进大学,走向社会的我们,深知能有今天的人生,离不开党和政府还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更离不开张老师和女高的教育培养,现在的我们,不仅懂得自立自强,更知道回报和奉献。
现在在女高担任数学老师的周云丽是我的师姐,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村家庭,母亲在她不到一岁时因病去世,是父亲把她和姐姐拉扯长大,20__年,正当全家人都在为周云丽和姐姐没钱上高中发愁时,女高建成了,女高全免费的机制解决了她俩没钱上学的后顾之忧,三年后姐姐考入德宏师专,周云丽考入云南师范大学,20__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她,通过招考考上了宁蒗县一中数学教师岗位。正当她准备上岗时,听说女高紧缺数学老师,知恩图报的她义无反顾的放弃了正式编制回到女高,心甘情愿地当一名代课教师。
从女高毕业后,每年假期我们都会相约回来看望张老师,可当我们每次跟张老师说起感恩的话时,张老师都会说:你们不要感谢我,我哪有那么大的能耐,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没有社会的积极捐助女高是办不成的!你们要感谢就感谢我们伟大的党和祖国,感谢我们美好的社会吧。
我们每个从女高走出来的姐妹,对女高,对张老师都有一种无限的眷恋之情,是张老师,是女高的一张入学通知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为我们的梦想起飞插上了翅膀,成就了我们的幸福人生!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7】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这些是我对张桂梅老师事迹的初步认知。单说她的人生经历,一个少年丧母的人,已经很可怜了,到青年时,又丧父,这是多么残忍的事。然而,当她结婚后又失去丈夫,还身患重病,这是怎样的一种遭遇啊!张桂梅作为一个女人,本该柔弱,但她却像钢铁男人一样不屈服于命运。
作为一个党员,张桂梅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第一个方面:做为一名教师,张桂梅瘦弱多病,62岁,无家无子。在教师群中,她已经是最需要休养,最需要被照顾和闲着的人。但是她还是像夕阳发挥余热一样,给了一千多名贫困女孩无限温暖。她创办的女子高中难道只是救助了那一千多女孩吗?不,她救的是一千多个家庭,她的行为改变了千百个女孩和千百个家庭的命运,她给的温暖是雪中送炭,而她本身也是需要“炭”的温暖啊!跟张桂梅同龄的部分60多岁的人呢?她们有的是退休的广场舞大妈,有的是正在抱怨工作太累,恨年轻人不尊重他们,不给他们让座的老人,她们中有些人为老不尊,不是想着付出而是一味在掠夺。不仅不发挥余热,还把人间温暖给破坏了。这样的人跟张桂梅比起来,简直是魔鬼与天使的区别。所有被她照顾、影响着的人,无不认为她就是太阳。做为教师,就应该是太阳。给人以温暖,给学生以方向,尤其要关爱学生中那些留守儿童,那些父母离异的孩子,那些需要温暖的人和家庭。
第二方面:张桂梅作为一名党员,她以身作则,作为一名女子,她以柔弱的肩膀支撑了半边天。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现实里很多女子爱慕虚荣,一天就是追求物质享受,吃不得一点亏,更别谈奉献了。一个人能像天使、太阳一样活在人们心中,这样的人才是神,张桂梅无疑就是一位女神,所谓美不是化妆品的庇护下美丽的面庞,美是真善的聚合体。当所有的光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而她又是那样的光芒四射,这个人就是张桂梅,从她身上,我明白了正能量的魅力,它可以瞬间融化所有寒冰,趋赶所有黑暗,转化所有卑微,让人充满力量,获得新生。
第三方面,从张桂梅身上,我学到了几点:一、坚守信念,让人生更美丽。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当我们工作了几年产生了倦怠时,我们应该想到坚持与坚守。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我们不能坚守信念,凡事半途而废,最终伤害的不仅是自己,有可能影响的是整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二、不忘初心,每个人都应该有个人生理想,但无论你是在追求的路上还是实现了理想的时段,都不要忘了我们当初立下的誓言,尤其是党员,如何恪守德行,如何不负使命,如何履行责任……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三、教育扶贫方面。不是给予物质才是扶贫,作为我们教师,更应该对“后进生”多一些关爱。在精神上鼓舞他们,在物质上施于援手。这些是教师工作之外的良心事,如果每个教师都主动做这些事,那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阳光。
总之,通过学习张桂梅事迹,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灵魂得到洗礼,我将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从小事入手,做一个像张桂梅一样灵魂高洁、道德高尚、人品一流的人。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8】
她
像一名战士
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奉献
坚守“能帮一个是一个”的信念
让136个孤儿有了“妈妈”
她
在备受质疑时
忠诚坚守
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
用不服输、拼到底的精气神创办了
全国第一家免费面向贫困山区家庭的女子高中
让贫困山区的女孩子有学上
她
身患重病
仍然冲锋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改革创新办学模式
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
带领教师队伍倾心培养贫困山区的孩子
……
她就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
日前,中共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张桂梅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教材。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通知》指出,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 “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差距、检视问题、抓好整改,广泛宣传报道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迅速在全省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小家
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7月31日下午6时,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在福利院大门口翘首以盼“妈妈”。当穿着洗得发白的黑色衬衣、拖着蹒跚步伐的张桂梅出现在孩子们眼前时,年纪最小的丁晓付冲上前,拉着张桂梅的手开心地走进福利院。随后,孩子们纷纷围坐在张桂梅身旁,嘘寒问暖。孩子关心妈妈的身体,妈妈唠叨孩子的学业,现场一片暖意融融。
时光倒转。23年前,当张桂梅带着丧夫之痛,从大理市喜洲镇调到华坪县任教时,她看到很多因贫穷、无知造成家庭悲剧的孩子,每一次看到孩子的不幸,张桂梅的心总是一阵一阵地痛,总有个声音在她脑海里萦绕:“到底怎么样才能救这些苦命的孩子?”渴盼“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的种子,悄悄发了芽。
1998年7月,张桂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的宣誓,更坚定了她要给可怜的孩子一个温暖之家的信念。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担任福利院的负责人。张桂梅毅然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一开始收养了36个孩子。每天下课后,张桂梅就跑回福利院忙里忙外,照顾每一个孩子,教他们读书识字,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一年365天,从没间断。
“张老师虽然不是这些孩子的亲妈,但却比亲妈还要待这些孩子好。”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赵建英说:“这么多年来,张老师全身上下有近20种病,每天吃很多种药,但她对自己的身体一点都不在意,不晕倒绝不上医院,但只要孩子生病了,她就马上送去医院治疗。”
去年12月,福利院的孩子王龙朗出水痘,大家担心张桂梅的身体,纷纷劝阻她别去医院照看王龙朗,但张桂梅还是悄悄跑去看望。王龙朗病好了,她又忙着做锦旗送到医院。张桂梅说,我没在小龙朗身边照顾他,都是医生在照看,我得好好感谢人家,要让孩子心存感恩之心。
到目前,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先后收养了136个孩子,其中50多个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今年25岁的张惠华,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孩子,2017年毕业到华坪县石龙坝镇工作。他告诉记者,没有张桂梅妈妈的抚养照顾,就不会有他的今天,张桂梅妈妈对他很重要,是她教会了他怎么做人。现在自己长大了,要努力工作,像妈妈一样去帮助别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
一所学校
让大山里的女孩有书读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身旁放着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这画面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张桂梅哽咽地说:“当我下车询问小女孩怎么了?她哭着说,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小女孩的话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烙在了张桂梅的心里,她觉得应该给山里的穷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便萌发了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的想法,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的恶性循环中。
张桂梅开始四处募捐。大家都说她异想天开,可她仍旧咬牙坚持。2007年,作为党代表在出席党的十七大期间,有位记者问张桂梅:“你的梦想是什么?”她深情地说:“我的梦想是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有书读。”当时有人对她说,全中国有那么多处于贫困的女孩子,你是不可能让所有山里的女孩子都读上书的。张桂梅却坚定地认为,能帮一个是一个。
在张桂梅的呼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
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了。第一年招收了100个贫困家庭的女学生。
学校创办初期,各方面都很艰难,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睡在楼梯间。由于学校的院坝没有硬化,风一吹,整个校园满是灰尘,老师每天下午5点半还得清扫校园。
恶劣的环境让部分老师打了退堂鼓。2008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有的老师想到华坪县教育局联名反映张桂梅,相约着不扫操场。张桂梅什么也没说,背着福利院最小的孩子“小萝卜头”,拿着扫帚默默地清扫校园,整个校园只有孩子的哭声和扫地的刷刷声。扫完地后,张桂梅和“小萝卜头”成了灰人。老师们被张桂梅感动了,又留下和张桂梅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教学中。
一份坚持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建校初期出现的种种困难,张桂梅和老师们都竭尽全力去克服,可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出来了,不尽如人意的成绩让一些年轻教师失望了,纷纷选择了离职,部分学生也转学了。
祸不单行,张桂梅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额头、后脑、手臂上鼓起很多小包,长骨瘤,肺上有结节,经常出现呼吸困难,产生剧痛。
当时,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哭泣,“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去整理学校的档案。就在这时,她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党员,她心中暗想,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经过思考,她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 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开创了“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每周一次理论学习、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的“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随后,学校党支部很快成立,张桂梅任支部书记,“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得到认真落实。
高中课业繁重,很多人都劝说张桂梅“改一改方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学习红色文化上,但倔强的张桂梅却初心不改:“党的理论里有大学问,只有继承好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经过红色熔炉锻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张桂梅的学生都忘不了高中入学后的第一堂课。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刚进校的第一课,校长并不直接谈高中阶段的专业学科,而是让我们抄写党章。”华坪女子高中毕业学生邓婕回忆,“经过高中三年红色文化的熏陶,我变得坚强独立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有革命先辈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勤奋去实现、靠毅力去坚持、靠进取去推动我的理想……”
现在,除了抄写党章,学校还紧紧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等学科改进课堂教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谈心得体会、看影像资料等活动;并定期举办“重温入党誓词,缅怀伟人功绩”“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等主题教育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先后被评为2010-2012年云南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学校、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丽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华坪县党性教育与理论研究基地。
一个心愿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三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一种感召
凝聚起全校师生的心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14年到2015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一种精神
激励人们励志前行
“从2008年开始,我就陪着张老师家访,这么多年过去,张老师越来越老,身体越来越差,可她牵挂孩子们的心一点都没减。”华坪县融媒体中心的王秀丽说,每一次陪张老师去家访,都会让她感动万分。
2012年,张桂梅到永胜县家访的第6天,肋骨一直疼。当时她以为是旧疾复发,没有在意。次日,张桂梅却疼得下不了床,大家建议她回华坪检查身体。可她却说,马上就要高考了,孩子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一定不能忽视。每一天她都忍着剧痛一家一家走访,在路上疼得龇牙咧嘴,可只要一踏进学生的家,她马上像没事似的,和家长、孩子交流。就这样一直坚持走访完所有的学生家。等回到华坪检查时,医生诊断说张桂梅的肋骨断了两根。
“当我知道张老师的肋骨断了两根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淌。”王秀丽说,她竟然为了别人的孩子不顾自己身体,忍住这样的剧痛,这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她是我学习的榜样。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我放心,去年我便把女儿送到了女高。”
“每当看到张老师使出浑身的力量来培养孩子们,我总感觉自己和张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华坪县县长庞新秀说,现在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我就会用张老师的事迹、用拼搏精神来激励自己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慢慢地,张桂梅的故事在华坪传开了,她也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岭先锋奖章等荣誉。
“我们每一次到华坪女高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灵都会受到一次震撼,一次洗礼。”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说。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9】
“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在学生心中埋下红色教育的种子很重要”“有种精神撑着我,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妇女投身脱贫攻坚巾帼建功的杰出代表、优秀党员、“燃灯校长”张桂梅的这番话一直萦绕心间。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党员群众的期盼,作为一名新时代组工干部,应当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保持初心“想干事”、磨砺自身“能干事”、敢为人先“干成事”,应该是我们心中永恒的追求。
秉承初心,播撒“想干事”的种子。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党的优良传统、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品质无不激励着我们以饱满的信心砥砺奋进,“救一个就是救三代!”这是张桂梅的初心。作为组工干部,自觉把政治信仰融入情感之中、植根于内心深处,把忠诚老实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树立远大志向,制定工作规划,怀着事业心和责任感去积极投身组织工作,内心深处是自己想要干一番事业,要以“滚石上山不松劲”的精神去干事创业、担当使命,有了这样的初心才会把事做成、做好。
锤炼本领,筑牢“能干事”的底子。经验的提炼是最大的本领,知识的运用是最强的能力,新时代组织工作对组工干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好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基本前提,同时,要坚持在学中思、事中看、干中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以扎实的知识才干和在实践中刻意的磨炼让自身本领不断硬起来,做到“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真正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
敢为人先,谱好“干成事”的曲子。干成事很难,干成事亦很可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干成事成为了一种新的追求,“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这是时任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的谷文昌的誓言,194公里海岸线上的“绿色长城”是他干成事的真实写照,就是这种勇于担当、敢打硬仗的高贵品质,才使得刹那芳华在人们心中成为永恒。组织工作任务重、业务政策性强、程序规范要求高,需要我们全面准确地分析党建、干部、人才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并且敢于、善于去寻找干成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用“滴水穿石”的韧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展现新时代组工干部新作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新时代组织工作的实践中“燃灯精神”发扬正当时,张桂梅、邹碧华等一大批共产主义事业的“燃灯者”立足本职发热发光的精神品质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程。榜样是前行路上的标杆,组工干部当学习传承好“燃灯”精神。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篇10】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始终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当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同学,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同学,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承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经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场就不敢喝水,担忧晚上起夜时同学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殊关怀的.同学。为了随时照看同学,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同学,始终不愿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照旧5点起床,但要靠同学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苦痛和同学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同学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确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消灭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照旧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始终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同学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番带着同学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同学觉察她翻遍了全部的包才凑足了钱。同学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同学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简洁坏,怕换手机后这些电话号码会丢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别人买给她的。她去参与党的__大前,华坪县委给她7000元置装费,让她买套西服去北京开会。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台电脑。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学校;昆明市总工会千嘱咐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__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的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