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绘画心得(系列7篇)#】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可以为您定制一篇“绘画心得”。请您注意以下重要事项:当我们有许多新的想法时,应及时记录下来,并将其撰写成一篇心得体会。通常,心得体会也是我们自己经历的总结和回顾。
绘画心得【篇1】
在探讨此话题之前我们来先打一个比方,比如我是一个生物课老师,教学任务是面对成人和儿童两种对象传授“母鸡不需要交配也可以下蛋”的知识。那我需要先注意什么呢?
在两种教学对象不具备此知识点的情况下,如若我直接对他们将此话讲述出来,成人有可能会感到质疑、困惑甚至愤怒,他也许会担心自己遭到了欺骗。而儿童呢,也许根本就不理解我在说些什么,只是知道老师讲述了一个和自己无关的道理。(这里描述的成人和儿童的定义也是相对于将要受到教育知识的高度相对来说的,三者具体的关系在此文暂不论证)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状况?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和定义,有意义的学习是需要将新知识与原有头脑中的旧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接。也就是说人需要感觉到新学到的东西要具备逻辑性,并且能和自身原本认知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觉得理解。
显然,成人的逻辑思维和原本具备的知识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要强于儿童的,所以对成人直接讲述一个他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有很大的几率会引起排斥。因为那些知识很可能与他头脑中原有的认知有着相互冲突或者不良结合的地方。这样在学生的眼中,老师就像是一个对自己虎视眈眈并且手握长矛的敌人,逼着自己随时保持警觉。很容易引发对老师的反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好比上面所说“母鸡下蛋”的例子,如若没能准确引起成人对无精排卵的概念,就很难使其理解这一现象,并且遭到质疑。
同理反推,儿童的逻辑思维较弱,原有知识量也比较少。所以在讲述新知识所引起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受教者头脑当中根本没有可共鸣的事物,或者干脆不具备逻辑理解的能力。这也就造成在他们的眼中,老师看起来犹如一个天天见面但是难以理解的火星人,熟悉的让人作呕但是完全不知道他们成天在说些什么。这种状况持续的久了,恶性的发展也就会让他们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和乐趣。结合上面的例子,要让儿童懂得“母鸡不需要交配可以下蛋”,就得先让其了解母鸡,交配,还有蛋的多种知识点,然后联系起来。
话虽如此,但凡是有弊必有利,至于如何取舍全看老师的能力和品德。成人逻辑性强知识量多,也就意味着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吸收。儿童逻辑性弱知识量少,也就意味着在吸收知识的前提下更容易接受。所以,让受教者产生有意义学习的重要前提,就是良好的运用教师的教学水平,平衡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接合点,使学生产生接受并且吸收。
前面这么一番理论的分析,看似简单其实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从美术教学上面举例来说,首先一个陌生的人放在你面前是不能仅仅从外貌就可以判断他原本具备认知量和逻辑思维形式是否适合教师将要开展的美术教学。通俗的来讲也就是说不能凭借一个人长相来武断判断相对于于你要传授的知识来说他是一个成人还是儿童。因为最初不当的教学态度可能引起不良效果。这样也就标志着着教师最初判断学生接受和吸收能力的难点。所以,教师需要用心的多去了解学生。
再者,即使掌握了该学生与新学知识之间的相对“年龄”。接下来如何良好的运用沟通技巧让其接受和吸收更需要教师用心。
比如针对成人,什么时候应该指导?什么时候不该去指导?指导的内容和分量是否会引起疑惑和冲突?指导的方式是否适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这些都需要谨慎进行,稍有不对可能就会引起学生的排斥感,让教学难以继续。而针对儿童,除了注意指导的时机之外,更加需要注重的是指导的内容和分量是否易于理解,以及指导方式是否直观有效的问题。简单的说,对成人,需要用尽量少而准的询问引共鸣,对儿童,需要相对多而简单的内容充实其知识。而这些,都需要教师非常用心的观察学生,并且及时准时的采取相对正确的指导模式。
“需要帮忙么?”
“不知道如何继续往下绘画了吗?”
“是物体胖一些还是你画的胖一些呢?”
“好的,就先修改你发现的这个问题,改好了随时叫我。”
“没关系,我们继续往下画……”
“你看这个像不像……”
……
教师在教学中的每一句言语,都应当先充分了解学生,思考其是否原意接受,判断其是否能够吸收。只有教师足够用心,才能成就有意义的学习。
绘画心得【篇2】
讲座心得绘画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次以“讲座心得绘画”为主题的活动,使我对绘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激发了我对美的追求的激情。
这次活动由一位知名画家主持,她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她详细地介绍了画笔、色彩、线条等绘画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绘画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她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她自己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绘画的美与力量。通过她的讲解,我深深感受到了绘画语言的独特魅力和无穷无尽的表现力。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我们进行了亲身参与的练习。教室内已经准备好了各种颜色的画笔、颜料和画纸,我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尽情地创造画作。我凭借自己的发挥和创造力,创作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作,用丰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表达了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绘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绘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绘画不仅可以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够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画笔的转动和颜料的调配,我们可以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从而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让自己更加接近人生的真谛。
回顾这次讲座,我深深感受到了绘画的魅力和优雅,也领悟到了艺术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同时实现自身的成长和提升。
绘画心得【篇3】
石家庄学院 20xx级历史文化系人文教育专业 赵秋芳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十六周看似短暂却很漫长,看似无味却很充实的绘画基础课结束了。回想起在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感慨颇多??
前段时间我参观了学校美术系的作品展览,在展览现场,有很多当场画的作品,这些作品十分的优秀,令我无比羡慕,心里一直有个想拿笔画画的想法,所以在报选修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绘画基础。
说实话,心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可以学到绘画基础了。担忧的是我从来没有拿笔画过画,对于绘画一窍不通,也没有丝毫的绘画功底;我本人也是属于笨笨型的人,对于知识理解、接受的比较慢;
选修的第一节课迎来了我们和蔼可亲的崔老师,值得幸运的是,崔老师不同于其他选修课老师,她特别希望我们能学到些东西,不浪费宝贵的十六周课。崔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她有信心也有能力将我们这些对绘画知之甚少的孩子们培养出来,在她的'指导下,我们逐渐恢复了自信。
素描作为一门绘画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崔老师在遵循这些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个人的独特的绘画技巧让我们尝试了从未体验过的画法。这种富有强烈层次感的绘画技巧让我们尤为赞叹。
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当其他同学在所选的课程逃课的时候,我们却想着不能错过一节课,那种渴望学习心情是其他选修课学生无法体会到的。在严寒的冬天的晚上,我们抱着画板从宿舍走到四号教学楼,在空旷的路上,大多是绘画基础课的战友??然后乖乖地围着雕像画画,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画的入神了,忘记了咕咕叫的肚子,顾不了上厕所??虽然自己画的很不好,经常被老师点号,可是我很能理解老师的苦心,那是颗恨铁不成钢的心,那颗心父母也有的心。那么冷的天,她没有拉下一节课;我们画画的时候,她围着我们不停地转,仔细地发现我们的错误,并及时一一地点出纠正。在她喉咙疼痛难忍的情况下,她仍然不停地指出我们的错误,崔老师严谨的教学作风和认真工作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
德加说:“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崔老师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对我们进行超越造型的表现。所以我觉得在这短短的十六周里,我的素描有了一次飞跃式的进步。学会了用眼用脑来画画。并且能把这种表现方法运用到我以后的绘画中。
短短的几十课时的素描训练结束了,看着自己一张张的作品,感到了许久都未体验到的成就,让我对绘画不再有所畏惧,最后一课,崔老师的话让我懂了很多:我们对绘画的学习与探索是无止境的??
在此特别感谢为我们辛苦苦付出的崔琳琳老师,并真诚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绘画心得【篇4】
作者:廖瑜王东炎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通过**青年艺术家的画展,从他们创作的新颖而独特的绘画作品中获得了一些艺术感受,并作出了较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当代;青年艺术家;绘画
中图分类号:j1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8-0181-01
每逢岁末,各种艺术展览便扎堆似的此起彼伏,尤其是青年艺术家们忙得不亦悦乎,毕竟辛苦创作一年了,作品应该得到展示和取得成果了。因此,在许多联展和个展中,青年艺术家的绘画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视觉体验走上舞台。纵观这些新颖奇特的、手法多样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年艺术家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也体会到他们内在的精神需求和对社会、文化和自我生存境遇的思考。
他们创造出新的绘画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无疑影响了我们对当代社会的感知和经验方式,也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和思考。
一、创新与发展
年轻艺术家的绘画让我们感受到创新和发展的意义。首先,时代的发展消解了传统价值观赖以生存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促使了青年艺术家以个人经验的方式去感知社会和文化发展变化,因而必然产生与时代相契合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其次,创新的本能促使青年艺术家突破传统绘画的界限,从新的社会文化和技术资源中拓展和获得新的艺术想象;最后,丰富的当代社会文化资源必然会给他们的作品带来新的思想、内容、形式和视觉感受。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必然是旧事物的反叛与创新,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只有通过对既有艺术形式不断否定和对未来不断探索,绘画艺术才可能走向新的发展,固步自封必然导致保守和僵化。
二、传统与现代
青年艺术家的绘画作为本土现实生长出的文化经验和艺术形式。一方面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既有传统的烙印,又必然和时代紧密相连,其绘画作品也必然是对传统的思考和对当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反映,这体现了他们立足于当代社会,积极从本土现实文化中去获得当代艺术经验和方**的自觉。另一方面一些青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一味地表现出对现代流行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淡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使作品呈现出流于感官刺激的表面效果和图式化的肤浅。
这也让我们不免感慨在艺术创作中如何保持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处理不好二者关系,这些绘画艺术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绘画心得【篇5】
幼儿绘画是一种把立体空间关系表现在平面的纸上的艺术活动,幼儿操作绘画时,其构图与造型能力与他的空间知觉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观察孩子的绘画作品会发现:他们绘画的立体感大多只能注意一些明显的前后位置的差别,不能察觉细微的变化,在一些物体间的透视不明显,或前后关系比较复杂时,会顾此失彼或用过去的形象来补充或调整,错误大大增加;尽管孩子绘画的立体感不成熟,但已开始萌芽,我们应该引导培养孩子绘画的积极性。
为此,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了以下的课时活动,有步骤的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让画面具有初步的立体感。
一、美味的水果
准备一只较大的盘子,将幼儿熟悉的水果:如苹果、香蕉、葡萄等随意放置在盘中,引导幼儿观察盘中水果的前后位置,注意后面的水果某些部分被前面的水果遮住,在绘画时,先画前面的水果,然后逐渐向后画,被遮挡的部分不用画出来。
二、天安门前照相
在天安门图片的前面,放置几个民族娃娃,以各民族娃娃在天安门前拍照为题,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可以看到娃娃的脚的位置,比天安门城脚的位置要低,墙角越高,天安门离娃娃就越远;教幼儿用两条线画出娃娃和天安门的前后位置,先画娃娃,后画天安门。
三、国庆的彩灯
结合国庆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行人、彩灯或图片:它们置于无数个远近不同的点上,离我们近的位置低,远的位置高;作画时,教幼儿从低的下部逐渐向上画,并继续启发幼儿在画人群时,适当的画出前后之间的遮挡,使画面显得生动热闹。
在以上几次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课余还有组织室内外的幼儿独立观察作画活动,如室内画雨具(伞和套鞋),室外画房子等建筑物,从画面效果看,幼儿的立体感都有显著提高;在幼儿作画时,应该加强个别指导,站在幼儿的位置上,引导他们不断将观察的对象与自己的画面进行比较,让幼儿自己做出判断,纠正画面上那些明显不合理的部分,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要照顾幼儿的个别差异发展,切忌用成人的观察去代替幼儿,勉强他们去画那些他们暂时不理解的东西。
对幼儿画画中立体感的培养,是同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的。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多次带幼儿去公园、超市等实地参观、观察,扩大幼儿眼界,增长大量感性知识,这就体现出兴趣与观察能力是幼儿绘画立体感的前提。
绘画心得【篇6】
儿子快4岁了,他实在太调皮,在幼儿园还好,一回到家就大闹天宫。晚上在家里,想看报纸的没法看报纸,要看电视的没法看电视,就是想聊聊天,小家伙也在旁边捣乱,真是“家无宁日”。
一天晚上,我找出几支水彩笔,拿来一叠白纸,交给儿子,让他自己画画。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才发现,小家伙除了去尿尿,竟一直坐在那一声不吭地画着涂着,家里难得这么清静。
开始我想,也许这玩意新鲜,儿子暂时被吸引住了。可接连几天都是这样,晚上一吃完饭,他就坐在那里画——也许是因我们的夸奖鼓舞,也许是真的喜欢画。无论如何,这能使他静下来,我们真是太高兴了。于是我去买了一盒32色的水彩笔和24色的油棒回来,儿子兴奋极了,画画的劲头一天比一天高。
儿子每画完一幅,都会拿给大人看,母亲有时会说:“这小鸟有点不像。”丈夫有时会嫌儿子手上的颜料洗得不干净。我觉得这些脱口而出的负面评价,可能会不知不觉影响儿子的画画兴致。趁着儿子睡觉了,我召开紧急家庭会议,建议:第一,无论小家伙画什么,画得怎么样,不能说“画得不好”、“画得不像”,如果画得不像,就夸颜色很好看,如果实在找不出什么优点,就说他“画得很有意思”。第二,每次画完画,儿子都自觉去洗手,但拿过油画棒后,手不可能一次洗得很干净,千万不要用嫌弃的口吻说他的手脏。
我也很注意在外人面前夸奖他。一次,儿子刚画完画,我带他到小区花园玩,一位邻居发现了他的手:“噢,你的小手这么脏!”儿子毕竟只有4岁,他窘迫地看着自己的手,我连忙用很开心的语调说:“是画画弄的,我们宝宝会画很多画了呢!”儿子立刻显出很自豪的样子。
就这样,在我们的鼓励夸奖下,儿子越画越好,高楼大厦、树木花鸟、晴天雨天、凡是他看到想到的,随手就画,下笔大胆自信,画面快乐有趣。
画得多了,他便不满足于家人的称赞,更想得到幼儿园老师的肯定。于是我把他的画带到幼儿园去,老师看了他的画非常惊讶,负责美术教学的老师挑选了7幅画,经过装裱后,挂在幼儿园美术室里。
儿子是头一次听到“美术室”一词,不过美术馆我倒是经常带他去,于是他很快把“美术室”说成了“美术馆”。一有亲友打电话过来,他就高兴地报告:“我有7幅画挂在美术馆啦!”可以想像,亲友们在电话那头肯定都大大地夸奖他一番,因为每次他放下电话,总是难掩兴奋和激动。
在小区遇上认识的叔叔阿姨,他也主动报告:“阿姨,老师把我的画挂到美术馆里啦!”
我从不纠正儿子的口误,对于一个4岁多的孩子,幼儿园里的美术室可能比美术馆更让他觉得了不起。我也从不当着他的面跟亲友邻居解释,我要让他享受人们的夸奖带来的快乐和自信。自此以后,儿子对画画的热情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有时晚上全家都睡了,我躺在床上催促他:“明天再画吧。”他说:“妈妈,我停不下来了。”
虽然没有老师指导,但儿子的画进步很大,作品陆续刊登在报纸杂志上。
作为家长,我并不认为孩子喜欢画画,以后就一定要培养他当画家。如果有一天他的画真能挂在美术馆里,我将为他自豪。如果他长大以后不再画画,我想年幼时画画带给他的快乐和自信也将是深远的
绘画心得【篇7】
综合材料绘画心得体会
绘画是一门艺术,它以图像和色彩为媒介,通过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力,将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表达出来。综合材料绘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它将多种材料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和质感。通过参与一次综合材料绘画的课程,我对这种绘画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综合材料绘画中,我学会了如何组织和选择材料。综合材料绘画并不仅仅局限于画笔和颜料,还可以选用各种具有质感的材料,如纸张、布料、木屑、砂砾等。在创作过程中,我需要仔细考虑何种材料最能表达出我想要的效果。有时,我会选择柔软的布料来表现某个形状或质感,有时,则会使用粗糙的砂砾来营造出坚实而有质感的效果。这种选择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同时也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的过程,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各种材料的特性和潜力。
其次,在综合材料绘画中,我学会了如何创造出层次感和质感。综合材料的使用可以让绘画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并且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质感和层次感。举个例子,当我使用布料来描绘一个花瓣的形状时,我会首先用颜料在画布上画出花瓣的轮廓,然后再粘贴上布料,通过布料的质感来增强花瓣的真实感和层次感。这种通过不同材料的叠加和组合来创造出质感和层次感的技巧,让我的绘画作品更加有立体感和丰富性。
此外,在综合材料绘画中,我学会了更加大胆和自由地发挥创意。综合材料的使用打开了我对创作的思维,让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方式和形式。通过尝试不同材料和组合方式,我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例如,在一次课程中,我使用了彩纸、油画颜料和金箔,将其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幅充满奇幻色彩和金光闪烁的画作。这样的尝试让我意识到,绘画并不仅仅是模仿现实,更是艺术家对现实的重新创造和诠释。
最后,在综合材料绘画中,我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绘画是一种与内心对话的过程,它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带给我无穷的快乐。通过综合材料的运用,我可以创造出更具个人风格和表现力的作品,让观者能够感受到我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这种通过艺术表达自我和情感的体验,让我对绘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热爱,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
总之,综合材料绘画是一种让艺术家可以更自由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绘画形式。通过参与一次综合材料绘画的课程,我学会了如何组织和选择材料,创造出层次感和质感,大胆地发挥创意,并享受创作的乐趣。这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不仅让我在绘画的世界里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积极地追求和表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