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

2023-11-28 15:28:00 青春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如果您想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可以读一本“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随着不断成长,我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不妨写一篇心得体会,讲述一下从阅读中获得的收获。心得体会写作中,个人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阅读后如有所感悟,建议您将本网页的网址收藏下来以便今后查阅!

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篇1】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郑微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每个年轻的女孩都会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阵孝正,而每一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才会明白爱情在生命中所占的比例与位置!可是,转身之后就是诀别,即使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某一个梦里再次遇见,也还是会说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年少轻狂时的小郑微,那么张扬的个性,娇憨甜美,在追求爱情上是打不死的小强。多么可爱的少女,她的所作所为感动的不仅仅是那根大木头,更是银幕下的我们。尽管她的个性是有那么一点点飞扬跋扈,一点点自以为是,但是当她哭着对某人的背影喊:我讨厌你时,大家都为她揪心;当她笑盈盈地在雪地里最终俘虏了那个冰一样冷的男孩时,大家也都为她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她的爱情,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

还有阮阮,从头至尾一直偏爱阮阮,那样的女孩,我想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吧。爱情在她心里,是绚烂的烟花,一次就耗尽了生命,但是谁又有勇气抵挡那花开般的美丽呢?

老张也是我在电影里面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或许他不够成功,但他有自己内心的伤痛,留给你的总是笑脸。他的满天星和“甘为配角的爱”也是影片里最动人 的桥段,感动了我!!

剧场里的《红日》唱得正酣,水房里撕心裂肺的分手戏码也已落幕,校门口的小酒馆里,拥吻的情侣,抱头痛哭的闺蜜,准备挥别青春的朋友们高喊: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铿锵有力的青春落幕,如果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那该多好,可惜故事还要继续,青春的残羹冷炙里剩下的都是现实、惋惜、沉痛和遗憾!

成长的代价就是要失去一些东西,而那些东西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珍贵,若干年后,过尽千帆才明白这些将不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再次出现。可是没关系,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是如此,但愿我们失去后会懂得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那些都是用青春,用眼泪,用心碎换来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过去的记忆温暖于心,甜蜜也好,痛苦也罢,都是存在过的证据。我的青春,你来过。虽然没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庆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有你来过的痕迹,久久都不曾退去。这就够了。希望你日后想起,也会会心一笑,我们曾经的傻气。

写到这儿,想到《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春树说,我的记忆已经悄然远离你曾所站立的位置,正如我逐渐远离自己一度站过的位置一样。我们远离的,就是自己曾经以为永远都会存在的青春。

是的,我们真的已经远离了曾经属于我们的青春!!

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篇2】

电影《致青春》叙事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跨度:从学校生活一向到社会生活。而这前后两部分叙事却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一样的影片基调。在前半部分的学校生活中,导演以较为简便活泼的笔触去描述青春期男女的感情、友情,充满了童话般的完美幻想。影片在开始部分运用了一些童话故事的拍摄手法描述女主角郑微(杨子珊饰)的完美想象,如同童话故事里灰姑娘穿上了心爱的水晶鞋那般完美。然而,在影片后半段,导演却打破了这种“乌托邦”式的美丽幻想,改以一种更为理性冷峻的笔触去摹写现实的种.种苍凉与无奈。梦幻破碎的这种前后反差刺穿了现实的种.种虚伪,更折射出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冰冷刺骨。

或许,这是导演赵薇的个性使然。赵薇虽为女性导演,拥有着女性导演的细腻温婉,影片前半段的小清新风格能够为其证明。然而,在她身上却始终流淌着“小燕子”叛逆与不羁的血脉,这种血脉会促使她以一种更为冷峻与现实的角度去处理现实题材。“爱要狠狠爱,伤要狠狠伤”或许就是“小燕子”借赵薇之口最想表达的青春感情宣言吧。

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篇3】

后人将如何书写当代青年的奋斗?接好历史的接力棒,是当代青年的机遇,更是沉甸甸的使命。

“五四”青年节前夕,领袖来到北京大学,号召广大青年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谆谆勉励,殷殷嘱托,体现了党中央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待。

五月青年如潮头,总在地平线上跳动。无论100年前振臂一呼的新青年、七八十年前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还是“上山下乡”年代的知识青年、上世纪90年代下海创业的追梦人,或是刚刚开始步入成年的“00后”,青年的一举一动总被密切关注,因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样的信念,奔腾于历史,涌动于血液,历久而弥新。

都说时代匆匆,但时代哪有脚?奔走的总是人。是青年的脚步,写下青春之歌,让人对青春之中国充满希望。北大女生宋玺参军远赴亚丁湾护航,怀揣万里赴戎机的壮心;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夺魁,平凡生活难掩诗心澎湃;有“90后”博导走上工作岗位,芳林新叶吐翠绿;归国创业的留学生日益增多,中国的时与势撑起他们的雄心;平均年龄30多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对探索更遥远处的灿烂星空充满信心。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正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今天的中国青年,更能认识每个人的奋斗之于国家的意义。他们依然铭记着“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更清楚这样的愿景并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可以实现。他们深知自己勇于开拓创新,“中国创造”就能更上层楼,因而创客空间里不断有新想法诞生;他们深知自己有温度,中国就温暖,因而自发投入公益事业的青年社团与日俱增;他们深知自己有担当,中国就更美好,因而愿意为时代奉献青春力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事实上,“80后”“90后”在其成长历程中,一次次刷新社会对青年的期待,用破茧成蝶的成长,给人们惊喜。

今天的中国青年,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认识自己的使命。去年年末,人民日报发起“给青年的一封信”活动,在收到的回信中,有学波兰语的学生为“一带一路”倡议而自豪,感叹“大时代下,小语种并不小”;有在巴基斯坦工作的国企电力建设者,喊出“更广阔的世界等待我们去点亮”。字里行间,有满满自豪感,有磅礴使命感。这是当代青年人的世界观。因为有机会了解世界,他们更能平视世界;因为深度参与世界,他们更加懂得中国。他们的眼界,让中国更加充满信心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当然,时代也需要关爱青年,为他们答疑解惑。上世纪80年代初,“潘晓之问”曾激发社会对青年心态的关注。今天,为每一个青年搭建好人生出彩的舞台,让青年人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是紧迫的时代命题。毕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集体远航而非孤帆远影,只有当所有中国青年秉持胸中那团火,相信理想的力量,信奉奋斗的意义,国家才能更有力量。

40年前恢复高考后,第一代大学生与改革开放同行,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纷纷写下了各自人生的华章。当代青年的人生黄金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后人将如何书写今天的奋斗?接好历史的接力棒,是当代青年的机遇,更是沉甸甸的使命。

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篇4】

军拳刚强,军姿飒爽,看个个战友立于若愚湖畔播撒晨光。早饭依旧可圈可点,可挑可选。让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倍感温馨。

集合。看到教官远远地站在那里,便拔腿就跑。我们被带队到操场去尽享阳光,如海天黄豆般充分暴晒。汗珠在后背沿着脊柱在打保龄球,圆圆滚滚。齐步,正步的互相变换和团队的整体磨合还真是不容易。每一分力气不仅要会用,还要用到一处去。我踢了几趟正步下来,就感到不能轻易支配身体了。还好团长在操场上劝慰。兄弟们也在烈日下打军体拳。我们的阅兵方阵怎肯轻易服输。

整个上午,就被懒懒的太阳烤得暖洋洋的。

下午,教官给我们拿来了两把枪当福利。每名有志之士都拿着枪拍了几张照片。并且认真听教官了一些枪的知识。

戍国卫家,保亲护友就靠得这杆枪啊!

枪放下了,重量却记在了心里。这不仅是一杆枪的重量,还是一个国家的重量,千千万万人民的重量……

那天下午,画面似乎定格在柳堤湖畔。教官拿着枪匍匐在地上为我们演示,每个人都捧着羡慕的眼神看着。永远地看着……

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篇5】

青春期讲座的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由学校举办的青春期讲座。这场讲座无疑是对我们这些即将踏入青春期的学生而言,非常有意义和受益的一次经历。通过听取专业的讲解和互动交流,我对于青春期这个即将到来的生活阶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洞察力。

首先,讲座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主讲老师利用幽默风趣的口吻,结合PPT演示,在场地、灯光和音效的调配下,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亲切和融洽的学习氛围。从开场到结束,我都沉浸其中,时而感触良多,时而哈哈大笑,这样的氛围让我对青春期的了解不再枯燥乏味。

此外,讲座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心理的起伏、人际关系的变化等诸多方面。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并明白这是青春期自然发展的一部分。由于年龄的增长,我们将经历到身高、体重、嗓音等方面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心或紧张。同时,我也了解到青春期的情绪波动是常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调节情绪。这些知识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也使我更明白为什么身边的同学会发生一些奇怪的行为。

讲座还重点讲解了人际关系在青春期中的意义。我意识到,青春期是一个与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和拓展人脉的时期。朋友和家人在青春期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可以和我分享快乐与苦恼,还能为我提供支持和帮助。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变得尤为重要。讲座为我们举了很多案例和互动环节,使我们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如何与他人相处、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这些案例让我思考自己在与人交往时的态度和行为,并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在座的同学们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这让整个讲座更加生动有趣。我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疑惑和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快乐。有时,我们在角色扮演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时,我们以小组形式讨论问题,共同寻找答案。这种互动让我不仅能够关注他人的故事和经历,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的身心发展过程。

通过这场青春期讲座,我认识到自己正处在一个即将经历身心变化的时期,同时也意识到这个阶段是自我发展和交往能力提升的机遇。讲座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身的成长和需要。我相信,这次讲座对于我和同学们来说,都是一次宝贵而难忘的经历,将对我们未来的青春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篇6】

昨天下午去看了《致青春》,我不喜欢简称它,我还是喜欢叫它的全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觉得这样才会有缅怀的感觉。其实看这个电影并不是因为曾看过小说或者是准备缅怀一下自己的青春,完全就是不相关的,叫我去看,反正又不花我的钱,那么我就去看吧,毕竟这个电影被有些人给炒起来了,其实我一开始就没对这个电影有任何的期望,只是随大流而已。

其实直到自己看完都没有他们所谓的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想要在去过一遍自己的大学生活,直到晚上和他聊微信,我对他说我下午去看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他对我说其实我觉得你很像郑微的,虽然我不知道他说我相貌上像她,还是觉得她的经历像我,我无从知道,我也不想去问,我觉得问下去就会引起我那伤心的往事,其实也不是说是伤心往事,也许我不敢去面对那件事,就像是也许是因为我不勇敢拼了命的去追求他,所以我们一直都不能在一起,自己没有像郑微那样的勇敢,那样的随着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我在那时候看到这个电影可能会去做一次让自己冲动的事,但是现在不会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会去思考这件事值不值得,就像今天在和小五聊天一样,我们都老了,将来要找的只会是想要结婚的对象,那个自己曾经自己爱的或是暗恋的那个早就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样子了,现在唯一缅怀的就是自己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去谈一场恋爱,以至于现在爱情史上只是空白的一片。

多少年了,自己还是在念念不忘,自己又说过多少次要忘了他,现在仍然记得那年给他发的那条我喜欢你的短信,他婉拒了,其实想想为什么自己那时候为什么不能去追求呢,也许,也许结局会不同?这些年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对我的那些关心,也许在他看来那不过是朋友间的关心,但是我却总是把那些转换成自作多情,我不知道他现在对我到底是怀揣着怎么样的态度,但是情侣间的那种我认为的确不可能,但是我多么希望是他只是不确定我的感情,其实他还是有点点的喜欢我呢。我不知道,我也不会去问!

其实就算是我们在一起了,我也不会幸福的,也许我只是需要填补我这些年感情的空白,与他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也只有受苦,在我看来他只爱他自己,起码我在跟前是,他不会表现的很绅士,不会替你拉一下门,我们一起出去的时候也是他只顾自己走,从不照顾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而且他也很抠,不会对你花一分钱,有时也会指责你抠,这都是我无法忍受的!小五说“这样的男生你要不得!受苦的只会是你自己”!我在想也许他会对他爱的人好吧!我不知道!我现在只盼望我赶紧找到一个男友,一个准备结婚的对象,也许我就会去忘记!

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篇7】

雷锋,是一个神奇的名字;雷锋,是一个符号,代表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正是带着这种高山仰水的崇敬之情,这段时间,我阅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从书中我知道,雷锋叔叔从小就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罪,是共产党、解放军把他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正是怀着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当雷锋叔叔自己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后,他不怕苦、不怕累,别人不能吃的苦他吃,别人怕累的工作他抢着去做。

骄阳似火的八月,雷锋和战友们去一个偏僻的新建工厂工作。冬天,山区的天气格外寒冷,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领导把和泥这项又脏又累的工作交给雷锋叔叔所在的班,由于和泥速度慢,每天都完不成任务。雷锋叔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带领战友们,每天天没亮就起来和泥。(详见《雷锋的故事》74页)。

和雷锋叔叔比起来,我真感到无地自容。记得那是一个周末,妈妈有事出去了,让我自己洗衣服。我心想:水这么冷,不把手冻坏才怪哩。于是就没有洗。还有每次学校大扫除,我很多时候都是在滥竽充数,不出实力,只是象征性地用扫把扇一扇。归根结底,我就是缺少雷锋叔叔那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加上我们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我们视为掌上明珠,总是力所能及地在物质生活上满足我们。于是,部分同学就滋生了奢侈浪费的情绪,攀比心理严重,讲究穿,玩高档手机,吃饭时挑三拣四,不爱吃的东西就毫不悋惜地倒掉。他们把自己当做“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别说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就连简单的生活自理都成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极少数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怕苦怕累,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就望而却步。

自本学期开学后,我们学校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多种形式,教育同学们一定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决不能丢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雷锋精神。我相信,通过“学雷锋,见行动”的活动,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雷锋精神一定会在我们心中开花、发芽、生根、结果。

关于青春的心得体会【篇8】

人类迈入新千年之际,正值中国农历庚辰龙年,这一年千万“世纪宝宝”出生,很荣幸我是其中一员。如今,作为第一批“00后”的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十八年风风雨雨,我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而今,站在十八岁的路口,亲自经历了摸爬滚打,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崛起,我有满腔的自豪感和满腹的期待与2035年18岁的一代人说。

人生注定不是坦途,一路的跌跌撞撞让我们更加坚强;国家的发展亦不总是顺风顺雨,灾难却让中国更加强大。2008年,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这是会被载入史册的辉煌。但你们也许不会知道,三个月前一场历史性的灾难级的地震在汶川发生。乌云笼罩着颤颤发抖的汶川,多少高楼大厦瞬间被夷为平地,多少孩子刚出生就失去了父母,多少父母未及享受天伦之乐就失去了子女,更有甚者,转眼便成了孤家寡人。大地震毫不留情地撕扯着中华大地,也撕扯着中华儿女的心。梦想被搁置在高处,无人问津。十年后的今天,当初的伤口已经结痂,废墟上重又长出了茵茵绿草,曾经的灾难让其痛不欲生,却又助其涅盘重生。灾难后的中国更加刚毅了,在玉树地震、九寨沟地震时表现得淡定从容;灾难后的中国更加团结了,取下束之高阁的梦想,重新上路,朝着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人要发展就要勇于尝试,敢于挑战;同样,国家要强大也须得勇敢地探索。你们可曾想过,曾经一无所有的中国航天在2013年已进行了“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将近完成,到2017年网民规模已经超过全国人口一半,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每一次零的突破都彰显了中国前进的自信、活力与魄力。

诚然,国家和人一样,是一个整体在运作,每一部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有别于从前流于形式的扶贫,精准扶贫明确指出,在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基础上有目标有方法地帮助另一部分人富起来,让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以期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在2035年,就是你们成年之际,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亲爱的你们,有幸生在这个古老却又朝气蓬勃的中国,这个深刻却又活力四射的中国。十八年来,我们以新世纪为舟,以新时代为桨,与中国一路成长。未来,希望你们继续执国之手,带着勇气和担当,与国偕长!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关于吸烟的心得体会 | 关于沟通的心得体会 | 关于医学的心得体会 | 青春心得体会
上一篇:部门工作心得汇集12篇 下一篇: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收藏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