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家风心得体会(精品十二篇)#】当经历了一些事,心中有不少感悟时,我们可以选择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来进行相应的总结。心得体会对于帮助我们反思经历并提升自我相当有效。一篇心得体会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事件或经历的背景:介绍发生事情的背景,提供相关背景信息以便读者理解。 2. 经历中遇到的困难或挑战:描述在经历中遇到的困难、挑战或障碍。详细讲述这些问题对你产生的影响和感受。 3. 个人的感悟或领悟:分享你在经历中获得的个人感悟或领悟。可以是对自己、他人、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思考和感受。 4. 学到的教训或经验:总结经历中学到的教训或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是从挫折中学到的教训、新的技能或方式,或者是改变你自己和处理类似情况的方法。 5. 对未来的展望或期望:描述你对未来的展望或期望。可以是对自己、他人或社会有所改变或希望在类似情况下展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态度。 总而言之,一篇心得体会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和总结,涵盖背景介绍、困难和挑战、个人心得和领悟、学到的教训和经验,以及未来的展望和期望。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发展个人成长,并在将来的经历中应用所学。
家风心得体会【篇1】
看完了大型廉洁纪录片《守望家风》后,让我觉得自己的灵魂经过了一次干净彻底的洗礼,每一集都让我内心深受感动,深受启发。对于我来说,《守望家风》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认真负责的铁建人并兢兢业业完成我的工作的方向标,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上对的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下做好一个好父亲的指路灯。
正如成龙唱的《国家》这首歌里: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成为现代中国人,我感到自豪骄傲,我爱我的国,我愿意为她奋斗终身,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用我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做贡献。家国一体,我祝福我的祖国,我感谢那些为人民做贡献的人,感恩那些为了千万家的时光静好而忍重前行的人。希望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盼望我的国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下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家国情怀世代流淌,绵延不绝,凝聚成岿然不动的民族精神。大江流日夜,慷慨梦未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是“家国天下”情怀的集中体现。中国梦顺应并推动家、国、天下内涵的发展,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凝结成为一个共同体,以国家富强支撑民族振兴,为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动力。我们()在外奋斗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家里的亲人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也许应该就是我的家风。我出生陕北农村,从小就看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劳的耕耘,与其说父母省吃俭用扶养我们长大不如说勤俭节约是他们最美的品德。父母为人忠厚实诚,绝不亏欠别人,村里有什么困难,父母也是尽力去帮忙。学生时代,父母就经常告诉我为人要朴实,学习要认真。工作了,父母时刻提醒我做事要用心,家里不是特别紧要的事都不会告诉我,就怕影响我工作。父母这些淳淳教诲让我受益终身。现在有了孩子,成为父亲,我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工作的同时也要多关怀家人,尤其是慢慢老去的父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个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容易迷失自我。很让人只顾眼前的物质享受而忽略了长久之计,总有很多人很赞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念。看了《守望家风》孝忠和传承后,一本《颜氏家训》让我铭记在心,这本书里的修身、治家、处世都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借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富贵荣华而是好的家风,一代传一代。清朝名臣曾国藩的家训中写道“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不正是我父母对我的要求吗,无论处在多么好的时代,无论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多少,这一句家训我将受用一生并教导我的孩子。
亘古中华,滔滔黄河,在这热土上奔腾千年。
家之风骨,凌霜傲雪,是中华儿女的不变的品行。
感谢《守望家风》这么好的纪录片,让我受益匪浅。
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
有多久没对妈妈说心里话?有多久没吃过妈妈做的饭?有多久没陪妈妈散步?有多久没牵过妈妈的手?
小时候牵妈妈的手,只因这双手是遮风挡雨的坚定倚靠;长大后牵妈妈的手,则是为了表达寸草春晖的无尽感恩。时间在爸妈身上过得很慢,他们并不在意岁月易逝、容颜易老,对子女的满心牵挂仿若他们依然是不懂事的孩子。时间过得又很快,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爸妈鬓角白了,背变驼了,手上的老茧又厚了。年虽然过完了,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家庭给予我们的精神涵养:“妈妈的手”所牵动的,是远方游子对温暖家乡的深情凝望;“妈妈的手”所托举的,是亿万中国人骨肉团圆的精神原乡。
一杯茶放在桌上还没来得及喝,老父亲忍不住唠叨“茶凉了不能喝”;跨上车去走亲戚,老妈跟出门外连说了三遍“慢着点”;一饭桌的美味,恨不得让孩子全部吃完……“有妈在就是孩子”,回家过年,多少人被来自爸妈的温情关怀所包围。他们大多并不存在生计难题,但却缺少子女膝下承欢的欢愉,成了实实在在的“亲情无依式父母”。正是在春节团聚中,奔波的游子深切体会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焦灼情愫,体会到“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的精神倚赖,体会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的深刻含义。“多想让时光逝去得慢一些,多想把时光分享给父母一些”,网络上暖心的话语,正代表着无数游子的心声。
牵起妈妈的手,牵起的也是孝亲敬老的好家风。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发自眷恋亲朋的心灵感触,也源自注重孝亲、注重家庭的文化自觉。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这句话,被无数人转发分享。让“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家风传承不竭,让重视家庭、重视家风成为现代社会文明风尚的标配,千家万户定会更加和美幸福,国家和民族定会更加和谐安定。
一封“逆行”的春节家书,同样也感动了无数人。“守卫万家灯火,我能看到尽头是家”,本是亲情团聚的时刻,无数解放军战士却因为职责所系坚守在哨位之上,守护着万家灯火。央视春晚上,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奉献芳华、隐姓埋名30年的事迹打动了无数观众。离家或许是必然选择,但在五千年的中华血脉里,“小家”同“大家”从来都同源同根。正如母亲齐心对***同志所说的,“关键还不在于你来不来,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报国济民、匡扶孤弱的担当,何尝不是一种人间至孝?
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始终是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温暖港湾;那双“妈妈的手”,永远是给我们力量的精神支撑。心中的亲情迎着春天动情绽放,所到之处必定满是沁人芬芳。
家风心得体会【篇2】
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中国历代都注意到了家礼在治家、治国上的重要性,因此相关的图书编辑工作,一直都有人做。南宋刘清之编辑的《戒子通录》是选录南宋以前的家训,编成的新参考书。这是学者的个人行为,类似的还有清代潘永因编辑的《宋稗类钞·家范门》和《清诗铎·家训类》这样部头非常大的类书。
力度更大的是政府行为。政府组织力量,不仅汇编了大量家礼典籍,还有非常多的官修书目和家礼文献编目,例如《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家范典》、《四库全书总目》中的礼书部分。这些书目大多保存在各朝正史的“艺文志”里。虽然有很多原书没能保留下来,但我们通过“艺文志”,至少能知道有哪些人写过家礼的书。像唐代名臣狄仁杰写过的《家范》,就是如今已经不存的家礼书。
有了编写者个人和政府的努力,家礼著作在中国历史上前后相继,形成了线索非常明确的系统:编这些书是对社会某些风尚的有感而发,编写的体例能反映文风,内容能反映学风;执行之后有了效果,又会改善世风。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家范》是中华传统家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后来朱熹编订《朱子家礼》。
司马光在书中说,圣人是以德、以礼传子孙,贤人是以廉、以俭遗子孙;如果只能看到田亩、粮食和金银财富这些外在的物质价值,只给子孙留下这些,就是愚蠢人的做法。于是,他在编订《家范》之外,还给侄子写了《与侄书》。他在书中告诫子侄,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朝廷上持不同意见的大权在握者还有很多。自己做事尚且谨慎,你们这些小辈怎么可以肆意妄为,令乡人痛恨,授人以柄呢!他因此说“我之祸,皆起于汝辈”。这其实是在告诫子侄辈,要言行谨慎,合乎自己的身份和家庭形象。
《训俭示康》是司马光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通过引用对比节俭和奢侈两者间利害关系的事例,告诫儿子司马康要生活节俭、努力向学。信里的笔调从容亲切,丝毫不觉得严厉刻板。其中,还有好几个名句,是如今为人们所熟知的,例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放翁家训》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家规文献。陆游训诫子孙,要保持节气,不能为了获取利益而屈从于歪门邪道,更不要追求高官厚禄,依官势欺人;不能为了衣食富贵,做市井小人的勾当,而应该以农耕为主业。子孙不要自夸炫露,不要跟达官显贵攀附;对身后事,要节俭从事。
读了这些教导,我们会立刻联想起陆游临终前的千古绝唱《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训》和《示儿》都是写给儿子的,前者关心的是儿子个人的成长,后者是对故国的眷恋之情。从陆游对国家的感情,我们不难理解他对儿子高尚节操的要求,以及两者间一脉相承的情愫。
宋代的这类例子还有不少。南宋的孙奕在《履斋示儿编》中,就针对当世社会学风不端正,“虚名日竞,实学日疏”的情况,告诫儿子“做人、作文,俱要诚实”。叶梦得的《石林家训》在强调为国要尽忠,为家要尽孝道之外,还突出了要多读慎言的道理。
宋代之所以出现了大量的家礼书,是因为经过了唐末五代的社会大动荡,人们期望社会文化能尽快恢复往昔的繁荣,因此宋太祖在登基不久,就命令修《三礼图》,后来又命令儒士修《开宝通礼》等礼书。类似的工作,一直贯穿了整个宋代。而且,国家修礼对老百姓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欧阳修在《新五代史》里就高呼:“家人之道,不可不正也。”司马光通过撰写《家范》期望达到“家道正则天下定”,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他们的考虑和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在宋代,民间陋俗有非常强的渗透力,已经影响到了传统礼仪的执行。于是,有识之士纷纷行动起来,在修身和治家上用功,希望能化民成俗,做到礼仪能纯正到位,又不奢侈浪费;既庄严隆重,又不至于互相攀比。
绍兴二十五年,在任泉州同安主簿的朱熹看到当时乡里贫民和富家子弟都“无婚姻之礼”的状况,提出了改善的办法。他主张选择《政和五礼》中可以参考借鉴的内容,修订出新的礼。朝廷接纳了这一建议,这才有了《绍兴冠婚丧祭礼》的问世。
士大夫对风俗给家礼影响的担心,宋代以后也有,只是各地的表现不同。明代的吕柟就说“江北婚礼浮于男,江南婚俗浮于女”,因为各地风气浮泛,已经跟古礼大不相同了!(《泾野先生礼问》)
但有的人家眼光长远,能发现行礼上的恶风、恶俗,并厉行改善。在康熙年间,浙江一户朱姓人家编写的家谱中就记载,我家世代以清白相承,每年春秋祭祀的时候,家人用糯米酿酒,准备佳肴,请族众致祭,以示饮福受胙之意。但问题就出在这酒上!因为渐渐地,众人饮酒必醉,成了种不好的风气,有时还会影响下年拜扫的时间安排。于是,这户朱姓人家商定,酒礼三行或者五行,不要超过七行;餚不超过五行。对酒食的量做了这样的限制,今后就作为定例执行,凡有违反,就要受罚。(《(浙江临海)朱氏约束》)
我们参照另一份道光年间的何氏享祀谱就能发现,这酒席容易滋事的例子,并不是上述那朱姓人家独有的问题。不过有的人家在族谱里事先就做了详细的规定,免得族人再犯错。这家何氏族谱里提到,行家礼的器皿重要是洁净,不要追求是否镂刻;食物不用山珍海味,时令菜品就好。还说酒席之后,只许申明条规,不许酒徒滋事,更不许高谈阔论。有讨论也是首事或者房长在讨论族里的大事,旁人静静听着就行,不许喧哗。违者重罚。(《(湖北通城)庐江堂何氏通城享祀谱》)
虽然上文的例子,有的是历史上父子之间的,有的是某个家族的规定,但看得出来也存在些问题,有的问题出在个人上,但更多地是来自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以至于常常见到各家还要明确言行上的规定,免得出现有了过失却没有规则来施加惩罚的情况。
但总体上看,在改善社会风俗上,历史地方的行政首长起了非常正面的引导作用。翻看明清时期地方官的笔记,除了讨论政策和学问的内容,不少篇幅都用来评价地方风俗。有的说该加大地方上宣讲的力度,让法令能够下传,使地域偏远的乡村也能明白;有的说,该从各村中推举年高德劭的长者,在村里固定的地方,定期举行宣讲会,用乡里百姓都明白的话,把本不易理解的礼仪规范解释清楚,这样大家就都能自觉遵守了。此外,由于当时公布法令是地方官抄录后,以公开张贴的形式传达,有士大夫提议也应该采取同样办法来宣讲家礼。这样做,不一定会提升听讲者个人的文化水平,但对改善地方上的风气有好处;宣讲的人多了,而且内容统一,文风便能改善,童蒙教育也就好转了。明代的吕坤、杨东明,清代的名臣汤斌、陈宏谋都曾在这方面做过努力,也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厚重的文献财富。
家风心得体会【篇3】
今天下午,我们在教室里听了的家风家教心得,听完之后,我感触到家风家教是一种灵感,是一种艺术,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人生,更应该是一个家的人生。这次的家风家教心得我也做了一下总结:
一、家风家教的心得体会,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学生,而是要去关爱、赏识每一个学生,去发现他们,感受他们。只有这样,学生的成长才是真正的开始。
二、通过家教的方式,我们了解到很多孩子,特别是那些不好管理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有一些变化,不再那么好管理了,有时甚至会让我们很失望。因此,作为一名家教者的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的学业完成是否能够完成的差别,要看到他们的进步。
三、家教的过程,家教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多家长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业上的问题,也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
四、家教的成功,家教的成功,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更是一个孩子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的培养。
五、家教是一项需要爱的工作,我们要让孩子们在这个大家庭里快乐的成长,这才需要我们付出的艰辛,更需要我们有一颗爱的心。
在家教的过程中,通过家教我也看到我们的学生有很多不足。
家风心得体会【篇4】
通过参加读书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郑杰校长在书上论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
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家风心得体会【篇5】
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支部书记侯日华表示,警示片里的典型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作为党支部书记的我,兼有母亲的身份,感觉肩上的责任很重。我将以案为鉴,汲取教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敏感性。强化自我监督和约束,在严于律己的同时,为家人树立好榜样,带头做到知敬畏、守初心,严格管理家庭成员,筑牢家庭廉洁防线。
典型案例给党支部党员苏建明注入一剂“清醒剂”,他说,该专题片讲述了7名领导干部家风不正、以权谋私的典型案例,详细剖析了案件的案发过程和成因,深刻阐述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而要建设优良家风,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锤炼党性、涵养作风,如此才能引导家人正心修身、崇廉尚洁,进而引领一方清风正气。
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柳州市、城中区通报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典型案例,认真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拉好拒腐防变思想红线。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支部组织委员吴园园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党员,我也应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廉洁修身的传统美德,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工作,做一个讲忠诚、守底线、敢担当的人社干部。”
“警示录中河源市委原副书记卢建中利用职权为近亲牟利、收受他人巨额钱财的行为令人震惊,这种行为无视党纪国法、违反组织纪律,严重损害人民公仆的形象。因此,党员干部要从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支部预备党员黄丽洁表示。
家风心得体会【篇6】
家庭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的素质。我国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是重要的,但是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现在的我,在家风学校里,家长对孩子是一直的关心,也是一致的要求。我的家长,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直很重视的,尤其是我们的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让家长对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家长对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合理的教育,更是对于我们教师的重要。在我的教学中,有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在我的家长中,也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我的教育方式是:
我的教育方式是:先让家长来了解我们的教育方式,让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让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我的教育方式是:先让家长来了解我们的教育方式,从中让家长对于孩子在家的教育有个正确的认识,也让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有个正确的认识。
对于孩子们来说,家长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家里也一直都是很重视的。我们也是非常重视孩子们这样的方式,家长们也是在给予我们的孩子一个正确的定位。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是不是也应该去重视起来呢。我们在这一点上,家长是非常重视的,不仅仅要关心孩子在园里的学习,更是要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我们才能真正的让孩子们能得到发展。
我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式,就是在家长们开始在幼儿园的生活,让家长们能认识到孩子的学习,在幼儿园里,他们也是非常重视的,只有他们认识了,他们才能真正去学习。我在这方面,也非常重视,我们家长们也是非常重视的,我们也是非常重视的,也是非常重视的。这xx年来,家庭教育方面,我做了很多的努力,家长们也是非常配合的,我也是非常乐意接受这些方式的,我也相信他们能够更好的去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也相信他们能够更好的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成就,更加好的成长。
家风心得体会【篇7】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对修养、气质、智慧、人品的传承,家风是由父母家族长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这样一代代的传承。家风一旦形成就能不断继承和发展,使整个家族有了一种灵魂和底蕴,家风传承越久家族底蕴越深厚。
首先是修养,一个好的家风会让人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前几天在公交站台有一幕很让我感动,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几岁的小女儿在公交站台等车,小女孩手里吃着零食,然后随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妈妈望着她对她说“妈妈在家里怎么教你的?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赶快捡起来丢旁边的垃圾桶里”小女孩弯下腰把垃圾捡起来丢到了垃圾桶里。年轻妈妈的教育让小女孩知道了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这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小女孩在妈妈这样的教育下必然会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
说到气质大家脑海里肯定出现了大家闺秀,绅士风度这样的词语,对,就是这样的,良好的家风会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有气质的家庭的家风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小时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说脏话,见了长辈要行礼打招呼,走路要目视前方腰板挺直等等。这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气质的一种表现。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 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平。智叟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动,便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有人会想我们是在谈家风,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个人的事而已,其实不然,愚公为什么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是因为愚公的家风,愚公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办到搬走两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的大智慧留给了后人,后人一代一代传承这样的家风,相信一定会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个家族的家风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诚信,正直,勇敢,真诚,坦荡,宽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觉自醒等等。
社会是由家族组成的,好的家风会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的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好的家风的传承,让我们把好的家风传承起来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家风心得体会【篇8】
看完了大型廉洁纪录片《守望家风》后,让我觉得自己的`灵魂经过了一次干净彻底的洗礼,每一集都让我内心深受感动,深受启发。对于我来说,《守望家风》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认真负责的铁建人并兢兢业业完成我的工作的方向标,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上对的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下做好一个好父亲的指路灯。
正如成龙唱的《国家》这首歌里: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成为现代中国人,我感到自豪骄傲,我爱我的国,我愿意为她奋斗终身,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用我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做贡献。家国一体,我祝福我的祖国,我感谢那些为人民做贡献的人,感恩那些为了千万家的时光静好而忍重前行的人。希望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盼望我的国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下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家国情怀世代流淌,绵延不绝,凝聚成岿然不动的民族精神。大江流日夜,慷慨梦未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是“家国天下”情怀的集中体现。中国梦顺应并推动家、国、天下内涵的发展,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凝结成为一个共同体,以国家富强支撑民族振兴,为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动力。我们在外奋斗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家里的亲人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也许应该就是我的家风。我出生陕北农村,从小就看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劳的耕耘,与其说父母省吃俭用扶养我们长大不如说勤俭节约是他们最美的品德。父母为人忠厚实诚,绝不亏欠别人,村里有什么困难,父母也是尽力去帮忙。学生时代,父母就经常告诉我为人要朴实,学习要认真。工作了,父母时刻提醒我做事要用心,家里不是特别紧要的事都不会告诉我,就怕影响我工作。父母这些淳淳教诲让我受益终身。现在有了孩子,成为父亲,我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工作的同时也要多关怀家人,尤其是慢慢老去的父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个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容易迷失自我。很让人只顾眼前的物质享受而忽略了长久之计,总有很多人很赞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念。看了《守望家风》孝忠和传承后,一本《颜氏家训》让我铭记在心,这本书里的修身、治家、处世都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借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富贵荣华而是好的家风,一代传一代。清朝名臣曾国藩的家训中写道“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不正是我父母对我的要求吗,无论处在多么好的时代,无论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多少,这一句家训我将受用一生并教导我的孩子。
家风心得体会【篇9】
爸爸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一生为党、一心为民,这是爸爸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说起父亲甘祖昌,我马上就想到了这些。父亲从1926年参加村农民协会开始,在革命的道路上,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为自己谋私利。
父亲1957年回到家乡后,更是时时刻刻不忘共产党人本色,记得有一次生产大队的水库捞鱼,按每户3斤分给社员,分到我家时,队长有意照顾多一点,抓了一条大鱼给我家。父亲看了看抓来的鱼,估摸不止3斤,立即去称了称,正好5斤,就去厨房里拿了刀和砧板,将鱼一分为二,他留下一半,硬是让队长把另一半拿走了。
父亲不仅自己不占公家便宜,也特别反感其他人借工作机会占公家便宜的事情。1974年春季,他接受吉安地委的邀请,到井冈山棉纺织厂做报告,当时棉纺厂组织了20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甘祖昌将军事迹报告会。当日中餐就在井纺招待所举行,摆了十几桌,每桌十余盘荤素搭配的好菜,十分丰盛。
父亲看到如此铺张浪费招待他,立马把脸拉下来了,非常严肃且非常痛心地说:“你们在干些什么嘛?你们是在搞特殊化,绝对不可以这样做,我非常讨厌你们这种行为,我是不会吃的,你们把桌子上的菜留四菜一汤给大家吃,其他的菜由井冈山棉纺厂党委负责同志带头送到车间去,送给在一线作业还没有吃饭的同志吃。”当时的现场气氛非常尴尬,在场的领导干部脸色苍白发青,但父亲就是这样容不得沙子。下午他离开棉纺厂,欢送的群众比上午明显多了,因为他把廉洁的作风送进了群众心里。
父亲唯一一次占公家便宜,是因为侄孙女甘艳梅的出生。1975年5月26号,甘艳梅的妈妈从井冈山棉纺厂回到老家沿背待产,临产前突发难产,村里的接生婆束手无策。
父亲有一部专线电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母亲连忙打电话到坊楼卫生所求援,卫生所的一位医生骑着自行车赶到现场进行救援,一看不得了,“这种病情我吃不消呀,龚老师,赶快送县人民医院吧,要不然大人小孩都保不住”,听到这里,全家人陷入紧张中,这么远的路,万一路上出点意外怎么办?危急之下,父亲放弃了一贯的原则,拨打了县革委会办公室电话,调用了一辆吉普车来接甘艳梅的妈妈。经过医院抢救,甘艳梅终于降临在莲花这片土地上。
甘艳梅长大懂事后,我母亲握着她的小手说:“艳梅啊,为了救活你们母女俩,你爷爷犯了自己定下的戒律,这是你爷爷生命当中唯一的一次‘以权谋私’,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听话,做个好孩子”。甘艳梅受这样的家风感染,18岁就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22岁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有二十年党龄了。
家风心得体会【篇10】
近日,单位组织观看了《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领导干部家风不正警示录》警示教育电教片。电教片分三集:《家庭失德祸患不远》;《家教不严伤亲害己》;《家风不正必有灾殃》,我看后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最久远的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警示录里百色市人大常委原副主任韦瑞灵和其妻子本是相互扶持监督的模范夫妻,却在权力中逐渐迷失自我,导致一人当官,全家腐败。本是全家福,却因为错位的家庭关、亲情关导致全家腐,夫妻双双锒铛入狱,流下悔恨的眼泪。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的其他成员。警示录里为儿子偿还赌债、不断敛财的钦州市人大常委原副主任徐贵就是典型的子不教,父之过案例。徐贵平时喜欢打牌打麻将赌钱,这些活动从来不避开年幼的孩子,其儿子在赌博的环境下耳濡目染,有样学样,沾染上了网络赌博,越陷越深、越赌越大、赌债越欠越多。徐贵为了帮儿子还赌债,利用职务便利不断敛财,最终把自己和儿子都送进了监狱。身歪影斜,家教不严,害人害己,毁了家庭,也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和儿子人生。所谓好的示范会代代相传,坏的行为会有样学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廉以修身才能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
***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好的家教家风。我的父母是普通的农民,他们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从小告诫我做人要诚实,要清白,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要。这些年,工作生活我也一直遵循着这些潜移默化的理念。每一天,我的工作都和钱财打交道,为广大老百姓服务,我不能因为跟谁比较熟悉就简化程序办理业务,我所做的每一个业务都必须严格,遵循合法合规、遵纪守法、廉洁从业,对自己负责、对客户负责,我的每一笔业务都经得起考验。
作为农信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不能被金钱迷了双眼,过好家庭关,亲情关。在家庭中我们要做的就是重言传,重身教,廉洁修身,廉洁持家,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家庭、家教、家风更文明更清朗。
家风心得体会【篇11】
家风是一家或一族在世代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以及为人处世之精神风貌的总和,它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族谱等文献载体中,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家教是在家庭或家族中展开的对其成员的涵养、教化,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教导与培育。
家风、家教为社会文明发展铺路打桥,什么是好的家风家教,人们各抒己见,我以为是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习惯,是正确的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是崇高的社会道德规范。
家风家教对于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浓缩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细胞,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石。众多的家庭需要创建家风的魂魄去支撑,去走出家庭家族昙花一现的辉煌,走出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生活怪圈。有着良好家风家教的家庭或家族,他们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趁早好好地读书;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子不教父之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小我们就在这种耳闻目濡的家风中健康成长,懂得了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为人处世道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不会将蝇营狗苟、舍义取生作为家庭的圭臬,而把五常八德、耕读传世、俭朴持家、睦邻友善等美德作为家风传承的内容。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勤俭、节约、好学、上进已成为言传身教、代代相传的主流家风的代表。古人自古就十分重视家风,历史上的孔融让梨、岳母刺字和曾国藩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治家八字口诀都是良好家教的范例,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把家风的重要之处尽显于世人面前。良好的修养,离不开良好家风的熏陶;而良好的家风家教才能汇聚起社会的正能量,也才能形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家风也在与时俱进中,显得更加开放、自由、健康、向上,诚实、勤劳、守信、节俭、独立、大度、感恩等这些社会提倡的文明新风也慢慢融入了新时期家风的范畴。家风是社会文明的涓涓细流,更是社会文明的铺路石,众多良好家风的聚集,才能最终汇合成社会文明新风的大江大河。
如果一个个家庭家风不振、家规颓败,想要形成良好向上的文明风气,其结果可想而知。让我们看看那些置人民利益于不顾,贪脏汪法的犯罪分子,最终走向人民的敌对面,成为人民的罪入,很多都有家风不正的背景,所以重视家风家教培养,就是重视文明社会建设,就是为社会风尚向好向善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在今天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一生;而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做父母的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让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成长。树立端正的家风家教,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既是家庭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需要。他为社会文明发展铺路搭桥。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春雨,它滋润万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通过对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一文的阅读,我觉得一个好的家风、家教要做到以下几点:
家庭成员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父母不要当着孩子面吵架,要相亲相爱;
父母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
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热情的欢迎;
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父母要开朗、乐观,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愁苦、抑郁情绪;
家庭成员对客人要热情、诚恳;
对有困难的人要同情、关心和帮助;
对任何人都不能漠不关心,要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事。
我相信如果大家都做到这些了,我们将会拥有一个全新的生活,我们以及我们未来的孩子将会更加健康的成长。
家风心得体会【篇12】
5月22日,项目全体在位人员观看了纪录片《守望家风》,进一步加强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意识,从中也让我受益匪浅。
家风正、则风气正,家风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一个家庭,更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社风民风正,国家则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当我看到《守望家风》第一集中关于郑氏家族简介时,了解到他们家族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内心为之震撼,是什么让他们家族一直延续至今?而且一直经久不衰并且受世人尊敬。没错,正是他们家风家规时时刻刻鞭策着他们,告诉他们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哪又该怎么去做?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郑氏族人人人都谨记家风家规,严于律己,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才得以让整个家族长久不衰。
此时,我又想到了孟母为保家风纯正三择其邻,使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孟子刻苦读书,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还有片中俞德渊、于成龙的良好作风都值得我们学习,家风家规无不体现了祖辈们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通过观看《守望家风》,我觉得小到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大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与气魄,也需要每位成员去严于律己的遵守,才能经久不衰,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