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盐的水解教案5篇

2023-11-03 10:36:33 水解教案

【#实用文# #盐的水解教案5篇#】在授课过程中,老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准备教案和课件。现在又到了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的时候了。老师在上课时要根据教案和课件进行教学。那么,什么样的教案和课件才算是优秀的呢?如果您对未来充满好奇心,好工具范文网编辑建议您阅读一下“盐的水解教案”,并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盐的水解教案(篇1)

一、课题简介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利用。本节是本章教学的重、难点,通过本节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指导有关电解和物质检测等知识的学习。

2、新课标要求

掌握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是高考必考内容

3、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以及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确立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引导学生认识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原理

②增强学生实验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②结合实验探究,微观解释盐类水解的概念及本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调查“盐碱地的治理和改良措施”,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热情,立志于将来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可持续性的自主发展。

②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的pH等知识,这几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均有一定的难度,而盐类的水解又是这几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就更有难度,因此,学生能否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授课前三天我将学生分为两组,并分配各组的调查任务:

1、(第一组)新闻链接:被蜂蛰伤莫大意—采草药的老伯差点送了命!

某日上午10点左右,家住市区的李伯与邻居到附近的山上采草药时,不慎被蜜蜂蛰伤,当时他并未在意。回家后李阿伯感到伤处疼痛加重、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家人急忙拨打急救电话,经医生对症处理,李伯已脱离危险。请问这次险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黄蜂或蜜蜂叮咬后应如何利用家庭常用的物质及时处理?请第一组的同学查阅有关资料,以便上课时与其他同学分享你们的成果。

2、(第二组)你知道附近的盐碱地是怎样形成的吗?有哪些防治措施?请你查阅有关资料,随时准备把你的发现公之于众。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查阅盐类水解的相关资料,旨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乐于就化学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和作出判断,并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意见,感受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新课导入】

俗话说:“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你想知道肥分损失的原因吗?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可以帮你解决。引出课题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俗语引课,用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准备解决的问题上来,而一定的知识储备是解决此问题的前提条件,根据学生的调查反馈,检查预习、查阅资料情况。

【一组调查汇报预测】

健康人血液的pH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这是因为血液中存在血液酸碱平衡。H2CO3 H+ + HCO3—,医学上称之为血液酸碱平衡。当人受到叮咬时,皮肤上常起红疹,这是因为蜜蜂蛰人后注入的酸性物质导致人体血液酸碱平衡被破坏所致。

被黄蜂或蜜蜂叮咬后,其处理的方法却不相同,这是因为黄蜂分泌物中含有的是一种碱性物质,而蜜蜂分泌物中含有的是一种酸性物质。被黄蜂叮咬:在患处涂抹食醋即可;被蜜蜂叮咬:在患处涂抹纯碱、小苏打或肥皂水溶液。

【二组调查汇报预测】

附近盐碱土形成原因: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另一个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附近的盐碱地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积累有关,其中以Na2CO3为主,Na2CO3溶液水解生成少量NaHCO3和NaOH,使得土壤显碱性。

改良盐碱地的原则是要在排盐、隔盐、防盐的同时。积极改良土壤,主要措施有这样几条:

1、通过挖排水沟,排出地面水可以带走部分土壤盐分。

2、增施有机肥。

3、深耕深松。

4、客土压碱。

5、合理种植。

汇报展示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取资料,如何制作课件,如何组织语言,并增强了学生自信心。通过调查,相互交流,学生可以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盐类水解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时,利用一组同学的汇报,抛砖引玉,抛出问题

①Na2CO3、NaHCO3和肥皂水溶液能减轻蜜蜂蜇后带来的痛楚说明了什么?

②Na2CO3、NaHCO3和肥皂(主要成分:硬脂酸钠)属于哪类物质?估计它们的水溶液呈碱性还是酸性?

引出实验探究,请大家分组测试以下盐溶液的pH值,根据溶液酸碱性分类

【实验探究】测定下列溶液:食盐(NaCl)、小苏打(NaHCO3)、氯化铵(NH4Cl)、硫酸钠(Na2SO4)、醋酸钠(CH3COONa)、硫酸铵(NH4)2SO4的pH值

【实验结果】:呈碱性的溶液:NaHCO3、CH3COONa

呈中性的溶液:NaCl、Na2SO4

呈酸性的溶液:NH4Cl、(NH4)2SO4

根据试验结果,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操作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乘胜追击,向着本节的重点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本质挺进,讨论强碱弱酸盐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讨论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要求学生首先提出假设,教师必要提示)

讨论、整理、可能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Ⅰ:水能电离出OH-,使溶液显碱性。

假设Ⅱ:醋酸钠本身具有碱性。

假设Ⅲ:醋酸钠与水反应,使溶液显碱性

……

根据假设预测,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验证实验

验证实验:

实验Ⅰ:H2O+酚酞

实验Ⅱ:CH3COONa+酚酞的乙醇溶液

实验Ⅲ:实验Ⅰ混合液+CH3COONa

……

既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学生能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CH3COONa溶液呈碱性是醋酸钠与水反应的结果,使盐类水解概念的构建,更上一层楼,接着再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本质,我利用以下问题进行启发诱导。

(1)CH3COONa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

(2)CH3COONa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它们能否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

(3)离子相互作用时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最终会引起溶液中的c(H+)和c(OH—)如何变化?

【讨论结果】CH3COONa === CH3COO— + Na+ H2O H+ + OH—

CH3COO—+H+ CH3COOH

水解方程式: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请你把上式改为离子方程式,模仿分析出氯化铵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写出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总结归纳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一系列问题情景的创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观点。让学生自主构建盐类水解的概念及其本质,从而突破重难点。为了陪养学生知识迁移、语言表达的能力,开展以下的拓展练习。

【拓展练习】根据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分析NaCl溶液显中性的原因。根据以上三种溶液酸碱性的分析,试图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

【板书】盐类水解反应的规律⑴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⑵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⑶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

学以致用,再次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以第二组调查成果为资源,认识盐碱地里的水解反应,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立志于将来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可持续性的自主发展。

盐碱地中主要的水解反应

Na2CO3==CO32—+2Na+ H2O H+ + OH— CO32—+H+ HCO3—

水解离子方程式:CO32— + H2O HCO3— +OH—

至于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我放在研究性课题上学习。

最后分组讨论俗语中的问题,做到首尾呼应,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盐类水解的应用做好铺垫。

“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你想知道肥分损失的原因吗?K2CO3和NH4Cl这两种肥料能混合使用?混合使用的效果好吗?(分组讨论)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盐类水解的本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的规律:⑴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⑵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⑶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不水解)

【教学设计反思】

鉴于本节课理论性较强,设计时应注意: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理念。

(2)结合实验,由宏观结论引出微观解释,从旧知走入新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⑶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课堂内容和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将知识讲解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⑷运用记忆口诀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可能出现的情况:

⑴由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教师在授课中必须精心组织及时调控,否则课堂时间不易控制。

⑵学生对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能熟练掌握

盐的水解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实验准备 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液、pH试纸。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演示]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板书]一、盐类的水解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播放课件]结合学生的讨论,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解原理。

[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板书](1)CH3COONa的水解

CH3COONa+H2O CH3COOH+NaOH或 CH3COO-+H2O CH3COOH+OH-

[小结](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号。

[讨论]分析 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板书]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讨论]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讨论]以 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由于 NaCl电离出的 Na+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 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盐的水解教案(篇3)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师生共同巩固第一课时相关。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 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 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讲解】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讲解】“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 溶液与 溶液的碱性强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强。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碱性强于 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讲解】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 ,阴离子有 , ,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 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在 溶液中: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 溶液(约1mol/L), 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体积比约是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若用固体 代替 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 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盐的水解教案(篇4)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实验准备 试管、玻璃棒、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蒸馏水、酚酞试

液、pH试纸。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验引导法

教学过程()

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1.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一、盐类的水解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结合学生的讨论,利用电脑动画模拟CH3COONa的水解过程,生动形象地说明CH3COONa的水

解原理。

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

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

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1)CH3COONa的水解

CH3COONa+H2O CH3COOH+NaOH

或 CH3COO-+H2O CH3COOH+OH-

(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

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号。

分析 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

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

形式。

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

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

酸性。

以 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由于 NaCl电离出的 Na+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 H+结合生成弱电

解质,所以强

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各类盐水解的比较

盐类

实例

能否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弱酸阴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Cl

弱碱阳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酸性

强酸强碱盐

NaCl

不能

中性

(投影显示空表,具体内容由学生填)

1.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F(2)NH4NO3(3)Na2SO4(4)CuSO4

2.在Na2CO3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32-) B.c(H+)>c(OH-)

C.c(CO32-)>c(HCO3-) D.c(HCO3-)>c(OH-)

课本习题 一、二、三

盐的水解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盐的类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能理解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通过实验总结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感受化学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盐类水解的分析

【难点】

盐类水解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酸碱中和生成盐,那么盐的溶液酸碱性如何?

根据形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把盐分成强酸强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请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测定下列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通过表格归纳得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思考:为什么不是所有的盐的溶液都呈现中性?从而引入本节课“盐类的水解”。

(二)新课讲授

2.盐类的水解

(1)定义: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得出什么是盐类的水解。

(在水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婚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本质:

根据盐类水解的定义可知盐类水解的本质:弱酸电离出的阴离子货弱碱电离出的阳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了水的电离。

(三)巩固提高

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四)小结作业

小结:盐类水解的规律,不同类型的盐溶液酸碱性的不同。

作业:课下查找资料并整理,盐类的水解有哪些应用。

四、板书设计

以上为《盐类的水解》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中班5的序数教案 | 工作总结5篇 | 盐官古镇 | 盐类水解课件
上一篇:教研工作学期总结8篇 下一篇:英语教师工作总结四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