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领导调研报告(推荐4篇)

2023-11-03 10:30:33 领导调研报告

【#实用文# #领导调研报告(推荐4篇)#】随着经济的发展,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编写报告有助于指导下一步工作。在考虑到您的需求后,我们编辑了“领导调研报告”的报告范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另外,请问您收集了多少报告范文呢?

领导调研报告 篇1

按照市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为把主题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医院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影响和制约医院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调研课题,自主题教育开始至10月10日带领总务科及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在全院范围内,通过巡查、检修、访谈、个别交谈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医院后勤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现就如何提高医院后勤保障工作问题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后勤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医院保障工作的基础,更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基础规模的扩大、患者与职工需求的变化,对后勤保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们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涉及公共场地的清扫、院内绿化及养护、供暖及设施维护、职工的餐饮、安全保卫、公用车辆的管理、氧气供应、日常物资采购和管理以及水电保障等事关广大职工和患者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二、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1、后勤保障工作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强。个别后勤保障工作人员依然受到固有思想和习惯的束缚,思想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意识中,不能做到主动去发现问题,开展服务,在面向临床、服务大局上缺乏进一步开拓的工作思路,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2、后勤保障队伍建设不足,业务技术能力有待提升。随着医院的发展扩大,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后勤保障队伍的不协调显露出很大的差距。职工队伍老龄化,岗位人员配备不齐,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技术不能完全跟上新形势发展要求等,这些因素束缚了后勤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作为后勤保障部门,是医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重要岗位都需要持证上岗。例如:全院现在只有1名电工,无法执行24小时值班制,存在重大安全风险隐患;锅炉、水暖等管道维修维护人员趋于老龄化,技术保障人员严重匮乏等。

3、医院基础设备及应急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隐患问题明显。

一是供暖问题隐患突出。因医院地处郊区无法接入市区大供暖,长期以来医院采取燃煤锅炉进行供暖,但医院现有燃煤锅炉老化,同时不满足环保要求;

二是电力设施负荷严重,电改不够彻底,部分电力线路老化,无法满足当前医院需求;

三是供水系统年久老化不完善,饮用水供应不稳定。存在水体浑浊、水压不足等问题。对在医院运营过程中面临严重的重大问题和安全隐患。

4、后勤保障运行成本投入不足,控管办法较为单一。后勤管理是保障医院业务工作正常运转,保障患者有良好的就医条件,保障医务人员在院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物质条件。因医院资金紧张,不能很好的满足患者就医期间的需求。同时在资金投入上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提升后勤保障投入的效率和效益,用必要的钱尽量多办实事、急事,需进一步探索。

5、后勤保障信息化管理能力须进一步增强。部分职工对于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普遍认为医院的后勤工作局限于医院日常水、电、暖的维护,物资发放以及设施环境的管理等。认为常规性管理关系不大,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技能,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但事实上若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简捷高效。

三、影响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内外因素

1、内在因素主要是干部职工对于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思想认识不深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资金保障不充足等。

2、外在因素主要是上级部门对于传染性医院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社会需求以及后勤人员招聘过程中存在的约束性。

四、对医院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今后工作思路

1、加强科室建设,提升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每位职工潜能,自觉培养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及服务技能。制定完善医院后勤保障制度,特别涉及物资、设备等物质的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院内成本核算执行,保证工作效能最大化。

2、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部门职工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员,规范岗位职责要求。尤其对目前不可替代性工作岗位,加强内部人才的培训、培养。加强内部各岗位工作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尝试一人多岗,以应对处理不确定的应急情况。当然,对于职工队伍老龄化、文化素质不高、业务技术不能完全跟上形势发展需要等问题,还需要医院有院党委关注,对于进一步提高后勤保障人员的业务素质,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第三方派遣、送出去培训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3、医院应加大对后勤保障领域的投入。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了解到,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医院加大对后勤保障领域的投入。比如,设备设施、餐饮服务,就医环境问题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后勤保障服务的人性化。通过改善干部职工与患者的工作、生活级就医条件,为广大医患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断增大家的归属感、幸福感,使大家时时处在一个被关心、被服务的和谐环境中,让大家真正的将医院当成家。

4、用信息化建设优化后勤管理。在基础设施改善的前提下,逐步完善数据库和信息网的建设,以后勤业务为核心、标准体系为基石,通过将物资保障、餐饮服务、安保消防、交通保障、设施维护、员工服务等后勤业务统一纳入信息化系统中,通过与标准业务流程的融合,实现后勤业务信息在线过程管理与纵向一体化管控,加强后勤集中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后勤一站式服务信息化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整合资源,做实后勤管理与服务。

只要把服务临床一线和满足广大职工正当的需求,作为后勤保障工作的最终目标,在后勤保障机制上不断创新、保障内容上不断求全、服务对象上不断求广、服务质量上不断求高,才能营造出环境清新宜人、服务周到满意的和谐氛围,才能为医院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领导调研报告 篇2

关于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的调研报告

在2020年暑假期间,我深入到XX市信访局体验接待上访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有幸参加了XX市《关于在全市信访系统开展以“贯彻新思想·开创新局面”为主题的大调研活动》。我在XX市信访局领导的带领下,跟随第五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采取“听工作汇报、看接访台帐、查档案卷宗、问卷调查摸实情、分层谈话掌实况”等方法,利用近10天时间,行程600余公里,深入10个县(市、区)、32个乡(镇、街道),对“关于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社会实践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XX市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共766批次5328人,市级党政领导接访共127批次635人,县级党政领导接访639批次4693人。现场协调案件136案,立案748案(到期应结682案,实结682案),其中按期办结率100%,满意率72%。

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取得的效果

近年来,XX市认真落实领导接待上访群众制度,积极创新接访模式,注重提高接访实效,坚持从问政于民中知得失、从问需于民中解民忧、从问计于民中汇民智,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常态化、规范化和机制化。通过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听取群众意见,心贴心解决群众困难、理顺群众情绪,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突出问题,促进了执政能力和施政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干部队伍长才干、整体工作上水平”的综合效应。

一是以定期接访为载体,倾听民声。从2008年开始,坚持开展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每月的第一个周三和每二个周三在信访接待中心公开接访,其他党政领导每周三轮流公开接访,乡镇(街道)每个工作日都安排一名党政班子领导坐班接访,听民声、纾民怨、解民忧。市、县两级长年在接访中心或接访大厅醒目位置公布接访领导姓名、职务和分管工作、接访时间等,接访前一天还及时在XX日报、电视、网络上刊发公告,让群众一目了然、家喻户晓,增加接访工作透明度,提高接访工作实效性。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定期接访下访,高位推动领导干部接访,面对面受理群众诉求,搞好疏导教育,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接访领导全天候在接访中心办公,有访接访,无访则了解信访动态、研判信访形势、协调化解疑难问题,切实把领导信访接待日变成了群众工作日。

二是以联合接访为平台,排解民忧。有效整合各种行政资源,始终以为民排忧解难为核心,组织民政、人社、国土、住建、规划、公安、纪检、法院、行政执法等市直部门领导进驻市信访接待中心开展联合接访。几年来,逐步形成了运转高效、衔接顺畅、规范有序的联合接访工作长效机制,集中解决了一批容易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11个县(市、区)高度重视部门联合接访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部门主要领导大力支持,坚持定期派出领导在信访接待中心接访,协调处理本系统本单位管辖的信访事项,有效形成了接访“一站式”进行,群众来访“一条龙”服务,信访事项“一体化”调处,解决问题“一竿子插到底”的联合接访的信访工作新体制,使信访工作由“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三是以点名约访为责任,温暖民心。为了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增强领导干部信访责任意识,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减少重复访和越级访,XX市在推行领导定期接访的基础上,着力在抓延伸上下功夫,创新信访接待机制,全面实行“点名约访制”,由信访局联络科针对上访群众诉求,结合接访领导分管工作,主动预约群众让领导接待。只要群众有重要访情、紧急访情、复杂访情又在分管领导负责的范围内,都由信访局工作人员电话预约的方式进行约谈接访,由以往的“坐等接访”变成“点名约访”。

四是以积极下访为重点,体察民情。近年来,市级党政领导每年带案下访群众不少于3次,与群众直接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领导不少于6次;县(市、区)党政领导每年带案下访群众不少于8次,县直部门领导不少于10次;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随时下访群众。2012年8月份,全市抽调市直各部、局、委中层干部,深入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厂矿企业,积极主动的下访,解决了一大批信访积案;今年初,全市开展了以转作风、听民声、解难题、促发展、维稳定为主题的“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机关干部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群众家中,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坐一条板凳唠家常、站一块田地察民情,切实了解群众疾苦、体验群众辛苦、感受群众清苦。与1000多困难户、上访户攀亲戚、结对子,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诉求,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心窝里。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带案下访,从“背靠背”到“面对面”,从“你上来”到“我下去”,面对面听民声,心连心解民忧,共解决实际问题259个,为群众办实事638件,进一步畅通了信访渠道,规范了信访秩序,使大量矛盾和问题在源头得到有效化解,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三、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存在的问题

虽然XX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推进大接访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疑难信访问题。但是,在认真梳理全市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做法、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信访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了部分群众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妥善处理。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有的单位和领导对该项工作认识不足,工作热情不高。一提到接访下访工作总认为是信访部门的事,是主要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个别单位在处理信访问题上避重就轻、拈轻怕重,将矛盾上推下卸;甚至一些基层领导遇到信访问题时,多以“踢皮球”、“打太极拳”的方式来应付,以“请示”来推诿,以“调查”来敷衍,以“研究”来拖延,没有设身处地的去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二是整体协调力度不够。《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各级信访部门负责领导干部接访的组织实施,主要做好领导干部接待前、接待中、接待后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但在实际操作中,单单由信访部门协调力度小、难度大。尤其是领导接待群众来访计划确定后,轮到某位领导接访,但由于有突击性工作任务必须该领导参加时,协调别的领导代替接访效果难以保证。

三是监督督办机制不力。各级对领导接访案件的督办提出详细要求:由信访部门采取电话督办、发函督办、约谈督办、会议督办、挂牌督办、通报督办等形式,督查信访问题的解决。在督办过程中,对一些重点疑难案件和涉及市直或县直单位与信访部门平级的,因没有市委(县区委)、市政府(县区政府)督查室直接参与,督办起来力度小,不利于信访问题的解决处理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对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从完善制度入手,压实接访下访领导责任

做好信访工作,重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贵在健全制度、长期坚持。一是明确规定接访时间。从调研情况看,信访部门普遍反映,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工作多接访时间难落实,其他领导分管工作任务重公开接访难协调,按计划应接访但因工作冲突由别人代替接访效果难保证。因此,要明确规定领导公开接访时间。在省统一规定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每月第一周和第二周周三接访的基础上,把每周三定为领导接访日。二是建立领导接访考核机制。在调研中发现,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考核机制不明朗、激励机制不明确、惩处机制不明规。因此,建议把领导接访、下访工作作为评选先进、年终奖励、干部晋职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考核机制,明确奖惩措施,凡干部提职晋升、任免公示前,应征求上级信访部门意见,作为干部晋职的重要考核条件之一,以此调动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的积极性;通过强化考核推动制度的落实、责任的落实。三是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在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的基础上,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领导接访时间、次数和接访下访案件办理、效果等,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接访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从畅通渠道入手,创新接访下访工作模式

为使信访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苦有处诉,应在创新接访下访工作模式上下功夫,搭建服务平台,畅通信访渠道,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一是重点约访一体化。在开门接访、定期接访的基础上,信访局可采取要情呈报、呈送建议、领导批示等形式,协调相关领导进行接访处理。作为信访部门应根据群众的诉求进行分类,结合领导接访时间安排和接访领导分管的工作,只要群众反映的问题属于该领导分管工作的范围,都要提前一星期与上访人进行预约,使上访人能够及时见到分管领导,从而促使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二是领导接访可视化。充分发挥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作用,开设“市长信箱”,公开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通过“在线”答复信访问题;与市12345联动服务中心联合,开设市、县、乡三级联动服务电子网络系统,利用该网络对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市直二级机构等基层单位全覆盖的优势,搭建视频接访平台,每月由一名市领导做客网络服务中心,运用网络视频公开接待上访群众,从而达到群众诉求方便快捷和“无障碍”的效果。三是下访活动常态化。市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县(市)区,县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县级领导每人每月至少带案下访一次,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实现领导与上访群众面对面沟通,零距离交流。带案领导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广泛开展民情访谈、结对帮扶等活动,对群众的信访诉求争取在第一时间相互对接,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

(三)从创新机制入手,提升接访下访工作成效

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创新机制上出主意想办法,在化解问题上下功夫出实招,构筑信访维稳的坚实防线。一是创新“现场协调式”接访机制,提升工作成效。接待群众来访是手段,解决群众问题,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是目的。信访条例规定解决信访问题的时限是60天,但一些信访问题由于时间紧,一旦错过有利时机就有可能形成群体性事件或信访积案。为此,可利用联合接访的有利条件,广泛开展“现场协调式”接访,促使问题的解决。二是创新“一站式”接访机制,提升工作成效。在调研过程中,与30多名上访群众座谈,问卷调查86名老百姓,他们普遍反映老百姓的事难办,反映一个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身体累不说最主要的是心累,对职能部门丧失了信心。各级信访部门要进一步整合信访工作资源,健全信访接待中心,设立由民政局、国土局、国资委、执法局、纪检委、公安局、规划局、住建局、法院等单位接谈室,上访群众可以向这些部门进行“一站式”反映。三是创新跟踪问效式接访机制,提升工作成效。案件督办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督办到位,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有可能快速高质的解决到位,上访人就有可能停访息诉。因此,建议把市(县区)委、市(县区)政府督查室与各级信访部门一起,列入督导案件的实施单位中,提高督办效果。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和信访工作,要坚持在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上下功夫,要坚持在提高水平、增强实效、更好服务群众上下功夫,真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维思考问题,站在群众立场处理问题,多做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工作,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最终推进群众和信访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与社会和谐进步。

领导调研报告 篇3

在现在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领导班子 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革,观念的碰撞、利益的再分配、人员的大流动,必然诱发新的矛盾,出现新的情况,产生新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能够沉着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三个文明”建设进程,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干部尤其要注重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做优秀的领导者。

一、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路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坚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重视运用调查研究的成果来指导革命实践。毛泽东同志是最光辉的典范。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论十大关系》等许多调查报告和政论文章,用以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在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做到与时俱进,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知识水平等各方面不落后于时代,不落后于社会,必须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研究中增长才干和知识,增长能力和水平,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事实证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各级领导正确决策的根本保证。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才能真实、准确、系统、全面地掌握实际情况,正确决策,落实决策,在实践中检验决策的正确性。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和修正决策的不足之处,并预测未来,规划长远。因此,领导干部要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只有重视了,才能做得好。

二、要善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应该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做调查研究不难,但真正调查到情况、研究出成果,做好调查研究,就有一定难度了。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不一而足。在实际工作中开展调查研究,可以在“五要”上下功夫:

一是脑要灵。要善于思考,围绕大局,把握中心,确定调研方向,研究发现和提出调研课题。要围绕大事、要事搞调研,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的小事,提高调查研究的实际作用和应用价值。既要置身事中,增强感性认识,在具体工作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又要置身事外,站到一个高点重新审视,“超然物外”,从宏观上把握。在宏观上把握大局,在微观上抓住重点,展开调查研究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要善于思考,结合实际,找准调研方向;对取得的成绩要善于总结,提炼升华,找准调研角度。想问题要有深度,能够扒开浮萍看水底,不为表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实质,发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对问题对症施药,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对成功的做法,总结、提炼和升华,上升为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二是心要细。调查研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只要心细就会有收获。领导干部做调查研究工作比一般干部要便利,机会要多。领导干部经常要下基层、进厂矿检查指导工作,走访群众,与各个行业、各种岗位、各个层次的人打交道,有很多的机会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能够广泛地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中的情况,被调查的人也乐意向领导干部反映情况。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社会、一个信息时代,处处留心皆信息。领导干部只要心细,随时随地注意掌握情况,都能为自己的调研课题和工作决策找到准确、实在的第一手资料和有参考价值的情况。调查研究既要了解过去,又要认识现在,还要预测将来。就如防汛,既要了解历史上同时期的水文情况,更要掌握当前的防汛形势,还要预测今后一段时期的天气状况,这样才能打好防汛这一仗。

三是耳要顺。调查研究必然要调查了解和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反映。有的领导干部只听得好的,听不得坏的,这样不好。好的要听,坏的也要听。只听得好的,被调查对象就难免不敢大胆讲真话、实话,难免报喜不报忧,就难以全面真实地掌握情况,就难以深入发现问题;只听坏的也不行,那样就看不到成绩,看不到主流,容易让人丧失斗志,消退进取精神。“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好的坏的都要听,好坏典型都要掌握。要善于听取各方面反映的情况,各级领导反映的要听,一般干部反映的要听,普通群众反映的也要听。领导站的位置高,反映的情况相对全面;一般干部的工作比较具体,反映的情况也具体;普通群众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感受最细,体会最深,反映的情况最深入,最能看到问题的实质。张开耳朵,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反映,调研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四是手要勤。要勤写勤记,把调查掌握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作为调查研究课题的素材,素材越多,调研材料越好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多米之炊”还是好为。在掌握相关资料后,要认真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形成有质量、有深度的调研材料。领导干部工作忙,时间比较紧,动手写文章的时间可能不多,但也要抽时间多写调研文章。写文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多思多想才会不断进步。

五是脚要长。调查研究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都不行,听不到真实情况。要舍得跑,多走多问,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守在机关搞不好调研,坐在小车里搞不好调研,怕这怕那搞不好调研。要深入村组农户,深入厂矿车间,深入居民群众,沉下去,掌握第一手资料,掌握真实情况,这样才搞得好调研。毛泽东同志为了真实掌握农民革命斗争情况,用32天时间,徒步实地考察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个县,调查农民革命斗争情况,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三、要科学运用调查研究成果调查研究的目的不外乎三个:一是充分掌握情况,为正确决策服务;二是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三是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推广。最终,都会形成调研成果,这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对于调查研究工作而言,调查是基础,研究是手段,成果的形成和运用才是目的。领导干部要能够科学运用调查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次调查研究工作的作用和价值。

一要正确对待调研成果。对调查发现的问题不必火烧火燎,而要冷静对待,认真分析原因,急躁出不了好策略;对研究形成的办法和措施,要重新审视,通盘考虑,进一步确定其可行性,并考虑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举措。对调查总结的成绩不可沾沾自喜,而要自找不足;对提炼升华的典型经验不可盲目乐观,而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考虑其推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使之“价超所值”。

二要用调研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发现了问题,找出了对策,就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实施应用,解决问题,完善决策。或者,依照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促进科学决策。形成了经验的,要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推介和借鉴到其他工作上去,提高调研成果的利用价值。

三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调研成果。通过在实践中运用调研成果,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经过几个反复,不断完善调研成果,指导工作,促进工作。并把这一方法坚持和保留下来,适用到各个方面的工作。

领导调研报告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沐川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会议精神和沐川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沐川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识别,我乡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就进一步做好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安排。现就我乡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海云乡位于沐川县境西北部,其东、北两面与犍为县毗邻,西北角与沙湾区接壤。乡人民的政府驻海云乡海云寺街1号,距沐川县城75千米。辖同心、严湾、和平、青山4个村3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7平方千米。末辖区共有2095户,总人口7265人,其中农业户1935户,共7043人。

县政府分配我乡贫困人口总数927人,贫困村1个,我乡根据全县制定的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贫困户按上浮10%的标准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识别出贫困农户269户,贫困人口972人,贫困村1个。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填写《扶贫手册》,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建立档案资料,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档案。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乡印发了《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11号)文件,在4个行政村建立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各村组、乡属各部门均参与到驻村帮扶工作中,确保贫困户全覆盖联系,做到工作目标不实现,联系部门和帮扶责任人不脱钩,驻村工作组不撤出。驻村工作组在乡党委的统一安排下结对帮扶贫困户,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乡积极推进贫困户脱贫工作。20实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准扶贫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9。9万元,养殖土杂鸡6100只,种植核桃27。5亩,新建农房120平方米,改建农房60平方米,实现47户156人脱贫致富。2017年将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计划实施严湾村、同心村、和平村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扶持贫困户种植茶叶500余亩,预计将实现全乡27户111人产业脱贫致富。

在全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会议后,我乡庚即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纪委副书记任副组长,乡属各部门负责人、乡包村干部及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4个驻村工作组,分别进驻4个行政村,协助开展入户调查等工作。

按照沐川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经乡党委、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海云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乡政府领导,乡属相关部门配合,村两委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机制。

2017年6月10日召开了全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全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确保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4个行政村成立了由乡驻村干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了我乡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采取“以会代训、全程参与”的方式,着力抓好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一些困难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按照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分级负责、分类指导,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对拟定贫困户由各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进村入社到户,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乡审核”的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一)工作经费不足。建档立卡工作程序多、资料多、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虽已安排部分经费,但不能完全保证工作需要。建议县按贫困人口基数专门划拨相应工作经费,保障工作开展。

(二)工作人员不足。对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在基层操作非常困难。乡扶贫干部多为兼职,工作量大,精力上顾不过来,心有余力不足。

照选派办、扶贫办部署,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到了17个生产队,对全村精准帮扶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赵桥村隶属肥西县丰乐镇,北临合安路,东靠花新路,南接四丰路,西濒赵小河。赵桥村总占地面积约3960亩,有刘大郢等17个生产队,总人口1682人,总户数408户,总劳力896人,党员4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力478人,党员23人),20人均纯收入8189元,贫困户15户44人,五保13户,低保11户31人。总耕地2615亩,退耕还林365亩,当家水塘35口,占地约800亩,沟渠41条,总长约12600米。

当前赵桥村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设施设备落后,与发展现代农业有很大差距,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涉及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亟待解决,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尚需提高。三是农民的思想观念不能完全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文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风气习俗仍然存在。四是致富带头人缺失,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孕。五是村发展源动力不足,由于村集体经济积累几乎为零,对村里基础建设的投入能力不足,党员平均年龄55岁,无新鲜血液输入。

当前赵桥村存在优势:一是交通优势显著。往北距离省际公路10公里不到,紧挨着花岗镇通往新仓的县级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二是村两委班子十分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同舟共济开大船。班子团结是干事业的基础、干成事的前提,只要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就一定能为群众谋来福祉。

(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赵大郢、任郢、潘郢、万郢、丰收、马郢、东西基塘,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着力打造优质粮生产基地,使其成为农产品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原料基地;在临近花新公路的王岗、杨湾、下湾、王圩、一棵树、吴岗,突出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打造苗木花卉村、棚室蔬菜、现代养殖专业村,努力使其向肥西三岗花木市场看齐,促其成为合肥市民的下一个菜篮子;在紧邻花新公路的`刘大郢、椿郢,依靠毗邻的7个当家塘及紧邻公路的优势,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旅游农业专业村,带动整个赵桥村的经济发展。同时,注意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村居环境。加快推进道路、供排水、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以整治“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三线三边”综合整治工作,促进人畜粪便的高效利用和生活垃圾、污水的有效整治,推进家居生活清洁化。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入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引入村级卫生所,健全卫生服务体系。联系热心公益的企业共建,帮扶品学兼优的学子,扶持他们完成学业,减轻农村家庭负担。加快建立、完善五保和贫困老人的救助机制。

(四)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文明新风尚。以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培养“种养”能手、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多层面、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专门人才。建立政府帮扶、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以各级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和转岗转产的能力。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进村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勇创家业。

(五)加紧成立合作组织,培养现代新农民。坚持从群众愿望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保持合理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成立生产合作组织,实现整村推进。注意研究市场,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耕种农作物,做到不跟风,防止市场供大于求,给农民带来损失。

(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营造农村平安和谐环境。努力吸收年富力强、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造血能力。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鼓励、引导和支持发展各种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推进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村民规约,广泛开展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构建灵活多样的群防群治网络,创建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调研调研报告 | 挂职调研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 | 春节放假通知模板4篇
上一篇:工业设计方案汇编10篇 下一篇:实习医生年总结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