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最新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分享十篇

2023-10-29 15:39:28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实用文# #最新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分享十篇#】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准备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名观后感呢?我们可以利用一篇观后感来记录我们的真实感受,同时观后感还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技巧。欢迎大家阅读以下参考资料,从中获取更多的学习思路和思考角度!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1】

在环境恶劣、条件艰难,敌人强大,我军弱小的情况下,我军以中国特有的近战、夜战、运动战、枪林弹雨的战场,勇敢穿梭,让敌人惊恐万分。在重要的战役打出了万岁军38军。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之所以取得军事胜利,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导的政治工作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政治优势成为我军致胜的战略优势。无数先烈、革命前辈们为_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贡献,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与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相同,我的父亲母亲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_战争,保卫和平,抗击敌人,我为他她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永远怀念他她们!

_志愿军取得的伟大战果震惊了全世界!_是中国的“立国之战”“立威之战,”打出了中国的伟大地位和尊严,表明了已经强大的起来的新中国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对他进行欺负。

对于新中国来说,伟大的_战争必将永彪史册,万古流芳!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狂妄。充分表明,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有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是我们民族之魂。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使之更加发扬光大。我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_七十周年,就是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伟大的_精神,继续发扬全国人民和志愿军在_中表现出来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更要有这种大畏的爱国气节和英雄气概。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2】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长津湖之水门桥》有感-观后感9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一部惊天动地的战斗史诗,这是一部伟大壮阔的不朽传奇。《水门桥》是继《长津湖》后的另一个故事。那个故事里依旧有长津湖的冰雪,依旧有军人无尚的荣耀。

如果家园受到侵犯,那么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捍卫!长津湖战役是美国人不能忘记的战役,也是我们中国人不能忘记的战役!那些奋不顾身的背影,那些震耳欲聋的炮火,那些永垂不朽的军魂会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伍千里、伍万里、余从戎等人接到炸毁水门桥的任务后,个个勇往直前。因为桥在,任务就在,七连与九连互相配合炸毁桥梁。于是,他们开始了行动。九连第一次炸桥没有成功,与七连配合再次炸桥,美国飞机投下燃烧弹,导致志愿军战士们的伤亡惨不忍睹,我不由自主地紧握拳头对美国飞机的仇恨涌上心头。余从戎独自奔跑着引开敌机,自己被烧死却仍没有换回战友的安全。平河被坦克无情地碾压,疼痛地大喊。因为平河身边的炸药包没有拉响,伍千里忍痛开枪,炸掉了坦克,同时平河也壮烈牺牲。炸桥任务完成了。虽然炸掉了桥,但是志愿军队伍伤亡惨重,美国飞机又再次投下燃烧弹进行轰炸,飞机上的机枪也轮番扫射,剩下的战士更是寥寥无几。然而,美军再次修好了桥梁。于是,为了再次炸桥,伍千里精心布置了许多巧妙的战术,伍万里负责吹哨,伍千里炸桥,其他人为伍千里争取时间拖住美军。桥,又一次被炸,而伍千里却身陷重围,身中数枪,将热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是的,我们永远失去了他们,可他们仍然与我们同在,在我们的心里!余从戎、梅生、伍千里以及牺牲的全体战士……他们的心曾为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跳动过,他们的英勇将千古流传。

是啊,英雄也许会冻死,英雄也许会老去,但军人的荣耀永在!让我们永记长津湖的冰天雪地,永记那里沉睡的人;永记那里的战火;永记那里的硝烟;永记那里的军魂!

终于,志愿军们冲进了兴南港,在岸边举枪欢呼,中国的'旗帜迎风飘扬,中国胜利了,伍万里可以回家了。在火车站内,伍万里悲痛万分地报出:“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三人,实到一人。”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夺眶而出,心里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悲痛。

最后的那一幕,也就是伍万里回家的时候,穿着与伍千里当时一样的军装,捧着伍千里的骨灰盒,只是,再也没有了当初的说话声。他哽咽着说:“特别特别好的石头就是……哥!哥,我好想你啊!”他,边说边流泪;我,边看边流泪。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生代的我们必将好好学习,勿忘国耻!不负前辈们的期望,继往开来,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努力奋斗!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3】

我带着喜悦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电影是从美帝国主义挑起朝鲜战争开始,美军战机轰炸中国边境,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工业水平落后,物资和装备严重匮乏。但是为了新中国的未来,最终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

一方净土,安然岁月

参与长津湖战役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七连的新兵伍万里,他的一份检讨书,因为部分不会写的字用圈代替,被余从戎戏读成“蛋讨书”,一开始让我觉得搞笑,再想想让我深思。他才十几岁,本应该是在读书的年龄,但是他却没有读书,面对敌人的入侵,他能挺身而出,积极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一方净土,安然岁月

杨根思连长说过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就在这种永不言弃的信念下,他带领一个连队,阻挡了美军七次突围,为大部队争取了时间,为胜利争取了时间。在第八次突围中,他们连队打到剩下最后一人,最终抱着炸药包与几十个敌人同归于尽。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电影结束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电影院。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志愿军战士们背井离乡,在极端严寒的天气,没有食物、棉衣补给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美军战斗。他们不畏生死,守卫着国家的尊严,守卫着人民的'和平。

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铭记这是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4】

在大年初一这天,我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其实于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是很喜欢战争题材的电影,但是,看完这部电影,我却被它深深的感动了。

影片的背景是在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军敌我不过,准备撤退,而撤退的必经之路,就是水门桥。为了不让他们逃跑,中国的志愿军军队要炸毁水门桥,在这场战争中,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百多人最后只剩下一个人活着回到了祖国,无数的战士用身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其中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首先,就是中国军队的物资、环境与美军的对比了。在严寒中,美军能喝咖啡、还能听音乐,而中国的志愿军却到了要吃雪的地步,且因为当时中国的落后,大部分武器都是通过抢夺美军的得来,且在前进时一会儿就会有美军飞机轰炸,可见二者的差距与战争的残忍。

其次在剧中有明显体现的,便是伍万里和伍千里的兄弟情谊了。两人在同一个连队中,但是伍千里并没有因为伍万里是自己的弟弟而手软,更是严格要求。最后为了炸毁水门桥伍千里英勇牺牲了,伍万里与哥哥的尸体一起靠在一块石头后面,第二天美军发现了两人依偎着的身躯,便用火烧了伍千里的尸体,火融化了冰雪,两人一起滑下了雪坡,火的温暖又让伍万里苏醒过来,后来志愿军军队发现了他,他便侥幸活了下来。这一段当时真的令我大受震撼,也被两人的兄弟情谊深深的打动,也同时被保家卫国而牺牲的一个个战士们打动。

这部电影记录了历史,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砥砺前行。无论多么不喜欢看战争片,无论多么不愿意直面死亡场景,可我仍然要说,《长津湖之水门桥》我绝对要看第二遍!

作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的续作,《长津湖之水门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七连战士在敌人撤退的咽喉要道“水门桥”展开殊死搏斗。

在观影过程中,我的眼睛紧紧盯着影片的每一个画面,我的心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猛烈地颤动。太气愤了!敌我力量是如此悬殊!

高空中,美军的战机凶狠地呼啸而来,投下一枚枚炸弹,又狂傲地呼啸而去;下方漫天的雪地上,我们的志愿军,鲜红的血液染透了那一片片的黄衣裳。三炸水门桥,美军三次修好,我们的志愿军最终没有完成炸毁水门桥的任务。

太震撼了!我们的战士如此以命相搏!平河怀抱炸药包钻进敌人的坦克下,朝伍千里发出一声呼叫:“快开枪!”在炸药的爆炸声中,他微笑着的脸定格在我们的心里;余从戎向前奔跑着,为了战友的生命,他把敌人的炮火都吸引到自己身上,炮火吞没了他,燃烧着的他却一直一直在奔跑;梅生开着坦克,嘴里含着已被炮火烧剩一半的女儿照片,受伤的双眼满含对敌人的怒火和对战友的深情,对着敌军阵营一冲而下……

太感动了,我们的战士是如此深情!眼看着——伍千里为悼念牺牲的战友插在雪地里的那只香烟,被狂风吹走的那一刻;当战士们分吃那冻成一个个冰疙瘩的罐头,把最后一块纱布让来让去的那一时;当到最危险的时候,千里要出征,他捏了捏弟弟万里的脸,脸上笑着,忍着的泪却止不住要流下来的那一瞬;当伍万里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的那一幕,我的心被烧得滚烫滚烫……

谁不是血肉之躯,谁的一生不只有一次,谁没有父母妻儿,可这些最可爱的人,为了祖国的利益,却没有一丝的犹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选择了放弃自己的一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投入到火热的祖国建设中去!

伍万里在等待大部队的时候,系在树上的红围巾,就像无数英雄的赤诚和期望,飘扬在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记忆里。它代表我们14亿中华儿女,在做出庄严的宣誓:“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5】

山的那边就是祖国,向着祖国的方向,带着他们活着回家!相比第一部《长津湖》,大年初一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中国人民志愿军“向死而生”的主题更鲜明,给敌人以痛击、放弃再战的勇气;带兄弟们回家、不再有战争的军人荣耀更突出。

1950年是庚寅虎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虎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20xx年是壬寅虎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一个虎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启航,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两虎邂逅,初一碰撞,意义特别。

《水门桥》聚焦于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战役之炸毁水门桥的任务,大背景大场面带动人小物小事件,带给我们的依旧是感动和落泪,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动作,哥伍千里与弟伍万里绝别之时,万里与牺牲千里相拥雪地之时,七连只剩万里人一人接旗那一刻,我哭了,是情不自禁的。你知道当时我是怎么想的吗?我想到的是,我们之所以可以战胜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军,是因为志愿军战士里有无数个万里、千里、百里这样的兄弟在向死而生、接续战斗,如果没有前人的拼搏努力就没有今天的繁华盛世。

战斗意志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它可以是伍千里连长坚信要带着兄弟们活着回家,不再打仗;它也可以是梅生指导员嘴里含着半张女儿的照片,点燃汽车冲向水门桥,因为他答应过妻子一定要活着回去帮女儿把数学成绩补上去,惦念家人是所有志愿战士的心里所想,炮火烈焰,照片飞向天,照片是梅生对至亲的牵挂,作为七连一员,他必须选择全力完成任务,哪怕是再也不能触摸到自己女儿的脸庞。这个时候,全体七连战士与观众是同呼吸、真实互动的。

向着祖国的方向,心有小家舍身保大家,英雄感人的地方立刻立体起来了,男儿豪情万丈、不畏牺牲,男人思念亲人、柔情万丈。梅指导员简单的愿望是做个老师教好女儿,于先烈虽有遗憾,但作为观影后的我们可以尊敬的告慰他们:72年后的一个虎年,是你们所愿的盛世,后辈的我们从未忘记72年前每一位走上抗美援朝战场的最可爱的你们,你们的血没有白流,你们可以安息了!

在今天,英雄们,我们想你们了!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6】

大年初一上映了《长津湖之水门桥》,我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于是我与妈妈一起去观看了这部电影。观后,我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真正感受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长津湖之水门桥》是《长津湖》电影的续篇。这部电影比《长津湖》更壮观,主要讲述了中国志愿军三炸水门桥,阻断美军退路,第七穿插连仅剩伍万里都均英勇牺牲的故事。

电影中战士们的牺牲让我热泪盈眶:平河舍身炸坦克;余从戎掩护战友而壮烈牺牲;梅生开车撞死大批敌人;伍千里为炸毁水门桥而牺牺牲....他们不仅是一个个普通的中国战土,而是一个个让人敬佩的中国世英雄!

我军以少敌多,一百五十七人对战美军一万四千多人,是什么使我军胜利?是战士们奋不顾身!是战士们的英勇顽强!是什么使战士们视死如归?是战士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战士们为下一代谋幸福的信心与决心!

有祖国的地方就有中国战士,有祖国的方向就有中国脊梁!《长津湖之水门桥》让我深刻地明白了:每个中国战士的心中都有祖国的方向!向着祖国的方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打退了美军。这是我们中国军队的力量!

想想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那么多中国战士为了现在的美好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那里。他们向着祖国的方向前进着,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打下了一条用鲜血铺成的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想想看,在祖国的边界线上,仍有一群战士,他们不畏风雪,为我们的生命健康打好第一关,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中国的方向,有中国的方向,就有中国生生不息的希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长津湖之水门桥》让我胸腔中热血沸腾,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顽强和热血祖国。我也明白了,我要向着祖国的方向努力,努力奋斗!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7】

12月30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首次曝光了预告片及全新海报。

预告片中,风雪如瀑,战火四起。获得胜利的七连再次奔袭新的目标:水门桥。这是一场冲击钢铁壁垒的攻坚战,硝烟融于黑夜,炮火交织如梭。哪怕已经遍体鳞伤,没有人后退一步。这一次,全力保护弟弟安危的伍千里,终于放手让伍万里这只战场上新的雄鹰翱翔。“今天你想怎么跑,你自己定!”水门桥下兄长的叮嘱更是为弟弟而骄傲的寄托。

海报中,在极端低温的暴风雪中,战士们满是伤痕却眼神坚定,这是对完成炸毁水门桥任务的决绝与视死如归。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只为保家卫国!

当日,正值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举办期间,《长津湖之水门桥》出品人及总制片人、导演、,主演、亮相厦门。

于冬表示:“电影《长津湖》作为一部讴歌志愿军战士、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作品,激荡着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影片将会延续这样的情感和情怀,同时也会全方面升级并努力超越前作,七连面对的任务会更加艰巨,战斗场面会更加激烈,牺牲也会令人更加动容。一群猛虎钢七连,1950年是虎年,那一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72年后,经过6个轮回,xx年是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的第“七”个虎年,也是观众从大银幕上认识钢七连的最好时机。”

吴京饰演的七连连长伍千里和七连指导员梅生也再次集结,吴京感动地表示:“今年的10月6日是厦门解封的日子,那天零点一过,就有无数厦门观众涌向影院观看《长津湖》,感谢大家的支持。同时我也在这里向大家保证,《长津湖之水门桥》必将不负众望,我们是‘一群猛虎钢七连’。”

朱亚文也表示,七连的每个角色都将会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长津湖之水门桥》中大家的凝聚力会更强,七连一起战斗的场面会更多。大家看到的战斗场景会更燃、更热血!”

据悉,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将以原班人马集结,xx年登陆全国银幕。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8】

《长津湖》的上映,不仅让我们关注到了那段历史,更深切的感受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我们在感叹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时候,也不会忘了无数革命先辈做出的伟大牺牲。

《长津湖》的下部《水门桥》,在官宣后收获了不少期待,其实在电影的最后有一幕伏笔。

这其实就是“水门桥战役”中牺牲的“冰雕连”战士。水门桥的战役比长津湖战役更加惨烈,这究竟是个怎样的故事?

长津湖战役,在中国志愿军将士们不畏牺牲的战斗下,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全歼美军大名鼎鼎的“北极熊团”,并将美军层层截杀,美军不得不狼狈撤退。他们从柳潭里,到新兴里,到下碣隅里,到古土里,顺着长津湖一路向南,但这一路上到处都是中国志愿军的埋伏和阻击。

当美军撤退至古土里时,各部队人数总计1.4万余人,各型车辆达1400多辆,时任美军陆战一师师长的史密斯考虑到古土里比下碣隅里要小得多,不能让这么多美军士兵挤在一起,于是下令部队经由真兴里到兴南港,从海上撤退。而在美军南撤到新兴里的线路上,有一个关键点位,是美军南撤途中的必经之地,那就是水门桥。

水门桥位于古土里以南5.6公里,架在两座山体之间。桥的跨度虽然只有8.8米,但下面是断崖,海拔高度差有730米。距离对于全副机械化武装的美军来说不算什么,这个断崖才是他们最担心的。

长津湖水库底下引水涵洞里的水到这里汇入四条巨大的管道内,以极陡的坡度伸向下山入河。四根管道之上的那座桥,就是水门桥。

跨过水门桥,再越过黄土岭,就意味着美军彻底逃离了长津湖地区,而前面又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非常有利于美军机械化部队撤退。

所以,我军想要将美军陆战一师彻底歼灭在长津湖地区,就必须炸掉水门桥,以此来切断敌人的退路。

时任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宋时轮将军下达严令:即便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水门桥炸掉,将美陆战一师阻隔在原地,予以全歼。

12月1日,志愿军一支侦察小分队就穿插到了附近,这些在风雪长途奔袭而来、冻得瑟瑟发抖的士兵思维却依然敏锐,尽管这座桥在当时毫不起眼,但他们严格按照指令对桥梁进行了破坏,但两天后,美军的工兵又重新修建起了一座木头桥。12月4日夜,中国士兵把自己埋藏在风雪和黑夜里,他们巧妙地躲过探照灯、照明弹和更多的警卫,悄无声息地把更多的炸药安装在了被严密守卫的水门桥上。在成功爆炸后撤离的同时,还不忘破坏了周围可用的木料。但没过多久,美军的工兵部队又在原桥残留的桥根部,架设了一座钢制的M2车辙桥。该桥主要由钢制和木制的车辙板组合而成,可以架设其30米到50米跨度,桥面可通行40吨的M26重型坦克。看到敌人如此快速地架起水门桥,宋时轮有些着急了,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师组成了两个连队的“敢死队”,200多名志愿军战士,一人带着几十公斤炸药,迅速向水门桥赶去。

12月6日,战士们借着夜色向敌人发起了突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美军二次恢复起的大桥连同基座全部炸毁,毅然决然的中国军人甚至连原桥的根本的基座都炸得干干净净。面对志愿军的频频出手,美军的心情可谓是七上八下,特别是第三次炸毁水门桥,让他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绝望。也直到此时,宋时轮认为美军这次再也不可能通过水门桥了!

然而,这个身经百战的将军,还是低估美军的基建能力了。面对穷追不舍的志愿军,美军拿出了解决方案,驻日美军迅速向日本三菱重工下达命令,连夜赶制了8套M-2型钢木标准桥梁套件,然后用8架运输机,经过1000多公里的飞行后,投送到了美军的防御阵地上。

修桥只要4套就够了,但以防万一,美军要求多空投4套。结果,其中一套落入了志愿军阵地,一套落地后严重变形,其他6套,都被美军成功接收。

12月8日下午4点,一座全钢结构、可以通过包括坦克在内的全部重型机械车辆的“水门桥”,出现在了被志愿军炸断的桥基之上。2个小时之后,陆战一师先头部队抵达水门桥,开始过桥。

在美军陆战一师过桥的那一刻,史密斯师长却突然犹豫了起来。尽管现在水门桥重新建好了,但美军通过水门桥时,肯定还会遭到中国军队的伏击。为了慎重起见,史密斯决定先派出一个小分队前去侦查,然后再让大部队视具体情况紧随其后。

从古土里到真兴里陡峭的山麓上,只有一条仅能供一辆汽车通行的小路,在这条小路的旁边有一处高地——1081高地。我军深知,只要占领1081高地,就能封锁美军的退路!我军早已派出部队占领了这个高地,美军也派出部队准备在1081高地与我军展开激烈的厮杀,但实际上,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1081高地,因为那一年的寒流特别冷,气温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中国的士兵衣着单薄,有的人甚至没有鞋,他们以战斗队形在自己的阵地上,坚守到了最后一刻,但战斗还没开始,很多战士都被冻死了,成为了悲壮、感人的——“冰雕连”。

严寒的天气,连志愿军战士连拼死阻击的机会都没有给!

1950年12月24日,美军第十军从兴南港装船撤离,次日志愿军占领兴南,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正式落下了帷幕。据战后统计,美军在长津湖地区受到了重创,其陆战一师满编人数2.5万人,战斗伤亡约7000人,其中被俘和失踪人员为2500人左右,冻伤减员达7300余人。

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志愿军,虽然第九兵团未能在长津湖一战中全歼美军,且冻死冻伤万余人,但我志愿军官兵身上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及超越生命极限的信念,却是值得后世称颂和弘扬的。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9】

我们衷心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怀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士不愧为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_英烈永垂不朽!让我们怀念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连娣、李家发、杨育才、任光华、孙一增等30万2千7百24名功臣及5953功勋集体。

志愿军战士究竟是抱着怎样的信念冲上战场的?而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是怎样下定决心,在建国之初国力极其贫弱、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即让小米加步枪的战士与有先进武器的美国人对抗的?我们的战士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生存的?

这场战争打得惊天地,泣鬼神。一个个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的战士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这场战争打得震五洲,惊四海。中国人的勇敢无畏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中华民族遭受百年凌辱的大爆发:这是中华雄狮的怒吼:这是一场改变民族命运的赌博: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决斗!“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们一定要拼命地向前!”这是19xx的毛泽东代表中华民族发出的冲天怒吼!

中国需要强大,把那种“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气势传承下去。和平生活不能销蚀一个民族的英雄气概;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使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10】

大年初一晚上,外面寒风刺骨,我心里却激情澎湃,因为马上要和爸爸去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啦!

最让我感动的场景是伍千里为了保全战友的性命而壮烈牺牲。事情是这样的:战争十分激烈,美军用火焰炮、弹药攻打我军,我军寡不敌众,不得不分成四队进攻。其中,伍千里和战友们遭到了敌人的反攻,美军投了一枚火力惊人的炸药,战友们猝不及防,而伍千里却临危不惧,镇定地指挥战友们:“大家两边分散,赶紧卧倒!”他一人为了给战友争取时间便挡在敌人的炸药前面,瞬间,千里的身躯化为碎片,霎时,鲜血四溅,把天空染成了一片猩红。他的战友们泪流成河......看到他不畏敌人猛烈的战火,拼死救下了战友,我不禁泪流成河,他真的太勇敢了!

电影结尾,我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伍万里抱着二哥伍千里的遗留衣物及骨灰盒回到家乡。走着走着,他好像看到了二哥的幻影,伍万里挥手跑上前,和哥哥攀谈起来,“你曾说过,一次打水漂石子可以弹三十下,成功了吗?”“我没能找到这样的好石头。”伍万里说,“不过,其实你就是我最好的石头,你这个石头为我挡了许多风雨,哥,你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事吗?最好的事情就是能再次遇到你。”这时,伍万里神情一恍惚,哥哥的身影消失不见了,面前空空如也,他知道自己的哥哥再也回不来了……万里一路小跑着往家里赶,急着告诉爸爸妈妈跟哥哥“交流”这件事情。失去至亲,失去兄弟的痛无以言表。

这一幕看的我实在太难受了,哭的更厉害了,捂着脸使劲憋着,我不想让周围的人看到我在哭。我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在我们家发生,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不会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因为服役而失去生命。

回到家,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连着追问爸爸,在那个战争年代我不懂的问题:“爸爸,带兵打仗的连长是怎么当上的?他明知道会牺牲,为什么还会愿意当连长?”爸爸语重心长的说:“那时候的连长都是打仗存活下来,并且是最有勇有谋的士兵,后来就带领部队打仗。那时候保家卫国是每一个战士的使命,所以他们不怕牺牲。”我又问:“当时没明白的一个点,五万里既然被敌人打中了,为什么没死?”爸爸说:“当时敌人并没有打到他的心脏,只打到了他的左手手臂,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战役时他只能用手大臂托枪作战。”第三次战役结束后,第七和第九穿插连军中只有伍万里幸存。我对保家卫国的战士有了更多崇高的敬意。

经过千千万万战士的浴血奋战,使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更多的军事人才不断涌现,这更造就了我们现代人幸福美好的生活。战士们为国流血、牺牲,我们在心里更应该敬重他们,将爱国、护国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将红色主义精神传承下去!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电影长津湖水门桥观后感范文 | 长津湖水门观后感 | 长津湖观后感 | 《长津湖》观后感
上一篇:最新高效能人读后感12篇 下一篇:四年级妇女节5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