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白求恩读后感

2023-10-28 15:00:26 白求恩读后感

白求恩读后感 篇1

看完《白求恩大夫》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白求恩大夫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打动了。

一次,战士们打了个大胜仗,从敌人手里夺回了很多食品和武器,并把这些战利品送了一些给白求恩大夫。白求恩接过箱子,首先寻找的是药品。最后,他找出了两瓶炼乳。“啊!这次我有奶油鱼吃了!”白求恩见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炼乳高兴地大笑。是啊,他离开自己的祖国那么久了,每天和八路军一起吃山药蛋,这两瓶炼乳真是令他太高兴了。只见白大夫又想了一会儿,连鞋子也没穿就打着赤脚、踩着石头跑了。翻译和卫士都不解地望着他。白求恩跑到厨房,把炼乳倒进杯子里放在火上煮热,再把鸡蛋加进去,用勺子搅拌了一会儿。老厨师见了,劝他说:“要吃东西就说嘛!老是自己搞,真拿你没办法!唉!”白求恩什么也没说,拿着杯子走了出去。老厨师觉得有点不对头,便悄悄地跟在白求恩的后面。只见白求恩推开病房的门走进病房。老厨师站在窗下,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白求恩把炼乳一口一口地喂给一个姓徐的战士吃,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时,我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转。白大夫呀,你日日夜夜地操劳,你更需要营养啊!

白求恩大夫是一位外国医生,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抗日,为的是什么?他宁愿自己饿着,把自己最喜欢、最需要的食品给伤员吃,这又为的是什么?这是一种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

白求恩读后感 篇2

这几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白求恩》,我钦佩他对工作的负责,钦佩他面对危险临危不乱的气节,更为他毫不利己、甘为他人的精神所折服。

故事讲的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抗日战争期间来到中国,为中国抗日军民提供医疗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最后,讲述了为救治感染和中毒伤员而做出的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白求恩爷爷拥有熟练的技术和高尚的品质。在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他远渡重洋,为中国革命战争事业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装备和无限的热情。面对平原上大炮和机关枪的轰鸣声,白求恩爷爷一直守着手术台,直到战斗结束。

需要多少勇气,需要多少执着的信念,白求恩爷爷用自己的勇气和信念铸就了伟大的爱情。想想我们现在的条件,我们还时不时向家长抱怨。遇到一些挫折,马上退缩。

我们缺乏的是对未来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我想向白求恩爷爷学习,对自己、对父母、对班级负责。

白求恩爷爷为伤员输血的故事最让我感动。他多伟大啊!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很大的针筒,里面盛满了白求恩爷爷的血,这是一位身体虚弱的爷爷的血。我想白求恩爷爷当时应该很累很痛,但他对别人的奉献精神一定没有动摇。

所以我想到我们的同胞,甚至其他国家的人民。当他们有困难时,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因为我们要像白求恩爷爷一样,互相帮助,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白求恩爷爷的伟大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有用实际行动来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工作热情。不断努力,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点评:看完这篇文章,我惊讶地发现,孩子是在不知不觉中长大的,对红色经典有着独特的理解。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能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中心思想清晰深刻,语言流畅生动。

结尾处虽寥寥数语,却显示了自己对以后精彩人生的展望,不失为一篇成功之作。

白求恩读后感 篇3

白求恩同志没有私心,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必须从中学习。

——毛泽东

1938年......

白求恩来到中国。他严厉、和蔼又平易近人。每天晚上,他都去检查病人的情况。后来,他成立了医院和流动医疗队。从那时起,他们就在山西和河北之间旅行。

有一次,白求恩割伤了他的手,但他坚持要**一个脑部感染的病人。我没想到手术手套坏了,伤口就在手指被割伤的地方。结果导致血液感染----败血症。

白求恩一天比一天虚弱,直到发烧昏迷。共产党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营救白求恩,但是。。。看到这个,我哭了。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清楚地记得他所说的话——我在这里很开心,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做点奉献。

最近,我**了电影《白求恩大夫》,一个外国人,一位高尚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诺曼白求恩1890年3月4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赫斯特。1938年来到中国革命根据地延安,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他毕生致力于革命事业,为医学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从加拿大旅行到中国。在当时医疗落后的中国,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毅然决定到战场上做一名野战医生,并将余生献给中国。他对伤员极其负责,当**碰疼伤员时,白求恩很生气地说:“这不是木头。

”推开了**,自己小心地给伤员解绷带,一面问“孩子,疼吗?”。当病人急需输血时,他毫不犹豫挽起袖子,“抽我的吧,我是o型血。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学习是我的工作。我要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白求恩最后死于为战士手术中,手指受伤感染,却坚持工作,因败血症而逝世。他认真工作到了忘我的境界,他无私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我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吃过苦,一直都是被呵护着长大,起码的关心身边的家人的行动都没有,怎么会关心家人以外的人呢?

“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他有这种精神,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毛泽东主席的这番评论,深刻精辟的总结了白求恩的精神是永不陨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白求恩)离当下已经很远很远了,他离当下的中国人又很近很近......

看完《白求恩大夫》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白求恩大夫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打动了。

一次,战士们打了个大胜仗。他们从敌人那里抢走了许多食物和食物,把一些战利品送给白求恩医生。白求恩拿起盒子,先是找药,最后,他找到了两瓶炼乳。

“啊!这次我有奶油吃了!”白求恩见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炼乳高兴地大笑,是啊,他离开自己的祖国那么久了,每天和八路军一起吃山药蛋,这两瓶炼乳真是令他太高兴了。

只见白大夫又想了一会儿,连鞋子也没穿就打着赤脚,踩着石头跑了。翻译和卫士都不解地望着他。白求恩跑到厨房,吧炼乳倒进杯子里,放在火上烧开。然后他加入鸡蛋,用勺子搅拌了一会儿。

老厨师见了,劝他说:“要吃东西就说嘛!老是自己搞,真拿你没办法!

唉!”白求恩也没说什么,拿着杯子走出去了。老厨子觉得不对劲,就悄悄地跟着白求恩。

只见白求恩,推开病房的门走进去。去厨房站在窗下。透过玻璃,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白求恩酒吧的炼乳是给一个姓徐的士兵吃的。他被眼里的泪水感动了。这时,我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我觉得很快就会掉下来,非常感人。

白大夫呀!你日日夜夜地操劳,你更需要营养啊!

白求恩是一位外国医生。他千里迢迢来中国帮助中国抗日?他宁愿自己饿着,把自己最喜欢,最需要的食品给伤员吃,这又为的是什么?这是一种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感动。白求恩医生真的很棒。今后我要向他学习,多做有益于他人的事,为祖国做出更多贡献

作文网 《白求恩大夫》观后感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做点奉献。” 这是白求恩大夫所说过的一句话,他也真真切切地把生命里最耀眼的青春都献给了中国。

1890年3月4日,诺曼底白求恩在一个特殊的日子出生在加拿大的格瑞赫斯特小镇。1938年,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没完没了地来到中国革命根据地延安。一个感人的革命故事开始了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在我看来,白求恩大夫不仅杏林春暖,更是有一番崇高的理想抱负和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白求恩医生知道,他的医术不仅关系到士兵的安全,而且关系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因此,他总是那么专心致志,不敢有一丝疏忽大意,蜘蛛结网一样,不仅“织”好了伤口,还在每个战士的心底里“织”了一份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他带领流动医疗队不辞辛苦、日夜奔波于山西、河北两省,面对炮火连天的社会,自己朝夕不保的处境,还主动冲锋在前线,就地施行医疗手术,病员的死亡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白求恩大夫也因此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与爱戴。同年,他还为军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我幸运**了电影《白求恩大夫》,因为在白医生身上,我感受到了毛主席所说的“毫不利己的动机”,也深深受“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的影响。

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看着黑白相间的屏幕上白色博士天使的身影,虽然很模糊,却让我的身体一下子充满了活力,眼睛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破庙里阳光的普照下,他亲自用嘴吸出战士伤口上浓浓的血;简陋的小屋里,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崎岖的山路上,他日夜兼程;里炮火最近的地方,他正竭尽全力抢救着每一个奄奄一息的战士……

白求恩的革命医学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一路上的波折从未停止过他的革命信念。在我们中国人眼里,白大夫就如同扁鹊再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谱写了一段特殊的、永恒不变的历史,使正在被日本侵略的中国人民空虚的心灵,终于不再流泪,不安的脚步,终于可以停歇。直到那一幕的出现——

伟大的白求恩同志放弃了回加拿大的机会,毅然地选择了留在战场,一次的黄土岭战役中,白求恩正在做一个手术,突然遭到了敌人猛烈的进攻,白大夫舍己为人,不听劝阻坚持做完了手术,不幸的是,在手术中手指却被划破,谁知这一划破却促使了一场悲剧的发生——白大夫患上了血液中毒症。由于根据地无法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白求恩经抢救无效,不幸病逝,像水仙花凋零时一样,不伶俐,不张扬……看着屏幕里白求恩原本和蔼可亲的面容,恶病缠身时却肃穆得怕人,似乎可以感受得到他的鼻尖上正沁出一些汗,正油亮亮地发着光。我的心眼里不觉泛起一阵忧伤,好像有什么美好的东西从我的面前溜走了、消逝了一样。

中国在过去经历了那么多的起起落落,终于在改革开放之后,以觉醒的势头震惊了全世界! 我是幸福的90后,我出生在高科技,高水平的文明年代,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在党和亲人们的哺育下,我们这批少年正羽翼渐丰。惨痛的历史教训,我们铭记在心,以作今日之鉴。

“东亚病夫”已封存于历史,我们一定努力站在世界的峰头浪尖!我骄傲,我自豪,只为我是一个中国人!

而今的医学世界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壮大,许多疾病都有了**的方法。生活中难免生病,小到门诊部,大到手术室。因此医生**便成了那个最亲切的人,他们携手病人一起与病魔作斗争,让疾病不再困扰着人们。

在这里,我想高歌,高歌白求恩大夫,高歌所有尽职的医生,高歌那个年代为革命作出贡献的人。“你们的岗位永不调换,你们的足迹却遍布四方;你们的岁数逐年增长,你们的青春却百年不衰!”这是我的心声,也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声。

直至今日,我依旧难忘这句话——“我在这里非常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做点奉献。”

教师点评:作者在**影片后,抓住影片中表现出来的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细节再次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讴歌了白求恩大夫的奉献精神,并联系现代社会实际,对像白求恩大夫一样的医护工作者进行了赞美。文章叙述详细,细节刻画生动,以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品质为主线来组织材料,有力再现了白求恩的伟大形象和高尚品质。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题记一——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我拒绝生活在一个充满**和腐败的世界里,我拒绝以默认或忽视的态度,面对那些贪得无厌之徒,这世界只要还有流血的伤口,我的内心,就一刻不得安宁。”

题记二——诺尔曼·白求恩格言

“亲爱的司令员同志,今天我感觉十分不好!或许我会和你永别了!请转告毛泽东同志,并且给加拿大党组织一封信,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

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多做些贡献。。。 。。。”

题记三——诺尔曼·白求恩临死前未写完的电报

“我要告诉你一个医生的故事,他是白求恩大夫。”

“他死在一个群星灿烂的夜晚,他知道,我们都知道他要死。”

“我们无法忍住哭泣,我们翻山越岭,抬着他那已经很轻很轻的尸体,走了很远很远。”

白求恩读后感 篇4

这个国庆节,我观看了电影《白求恩》,这部电影带给我许多感想。

抗日战争爆发后,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博士来到中国,来到延安,不久就调到晋察冀编区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不顾个人安危,满怀热情地来到中国,为抗日军民服务,培养了一大批医疗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白求恩在延安市多次写信给毛泽东回报工作,并对医疗工作提出许多建议。毛泽东也非常关心白求恩的工作和生活。他指示晋察冀边区司令员聂荣臻每月付给白求恩100元,并同意任命白求恩为军事卫生顾问。但白求恩却没有手下毛主席给他的钱,他说:

"我衣食等一切均有自己供给,这些钱还是给伤员们买药吧!"

白求恩就是这样一个自我牺牲的人。用毛主席的话说,“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这部电影,让我更加了解了白求恩,我敬佩他,敬佩他这个国际战士。

白求恩观后感观看影片《白求恩大夫》后,白求恩高尚的国际主义情操和舍己为人的精神,给予了我无限的思索和感怀。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刻把握白求恩精神的实质和时代内涵,把 弘扬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 作为内在的追求目标,做一名让社会满意 让人民放心的合格白衣战士。 白求恩同志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医生。他...

白求恩读后感 篇5

前天,人在电视上看《白求恩》起初不是很在意,可是看着看着《白求恩》的故事就深深的吸引了我。

1932年白求恩加入了中国八路军,为了中国的医学,不断地向外宣传。

他每日每夜的为伤者做手术。有一次,在一次大战役中要求后方全部转移,可是有几个伤者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情况十分紧急,他想也没想坚持要为这些伤者做完手术才肯撤退。

我为他这种不顾自身的安危而感动。

1936年冬,白求恩患了重感冒,仍坚持给伤者进行手术,旁边的同志都在劝他休息。但白求恩却坚持自己完成,在手术过程中不小心让手术刀划伤了手,这对于学医的他来说,如果不马上消毒就有可能被感染,可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在当时这种药是多么的珍贵,为了留给前方的战士。他只是简单地清理一下伤口,满以为可以过得了。可是,不幸却还是发生了。就这样,为了中国伟大的革命事业,白求恩离我们远去了。

白求恩这种为“革命事业,死而无憾”的精神鼓舞着前方的战士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加快了解放的步伐。

我爱你中国。

白求恩读后感 篇6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读《纪念白求恩》有感

《纪念白求恩》是“老三篇”中的一篇。毛泽东同志在其中要求大家学***恩同志那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并提出了“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了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要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是非常难的。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也是凤毛麟角的。试问,世上能有几个白求恩?

但是,这种精神可以作为我们老百姓努力的方向和标杆。我们不可能达到纯粹的无私的人,但可以争做一个私心较少的人。

做一个不那么自私的人其实是一个修养的问题。古时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其中修身是首要的,是贯穿全过程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短暂的,如何把短暂的人生活出意义,活出亮点。

自身修养的高低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国家、世界,从小到大,都离不开个人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成就是一个人事业的基础。成就越高,事业就越好。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事业,不光是指升官、发迹,能够做大干部的人、能够做亿万富翁的人,毕竟是少数。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生命,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要使这一过程精彩而有意义,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使自己不那么自私。

一个人的自私决定了他的眼光和结果。私心越重的人,在镜子中看自己的比例就越大,就看不到周边的事物,看不到周边事物对自己的影响,就会囿于自我而不觉,其结果就是个人得利的同时,得罪了大多数,最终是会众叛亲离的。反之,私心越少的人,在镜子中看自己的比例就越小,他的眼界就越宽,眼界越宽,看到的事物就越广,其结果就是帮助众人得利的同时,自己也得利,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我不竟又想起了老人家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要做得好,从每个人的个体找方法的话,首先就是把自己缩小。缩小范围,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和造福。

那么,我们能从为人民服务、造福人民中得到什么好处呢?从精神层面上讲,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为人民所认识、所铭记的人,是非常幸福的。要不,为什么千百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盖棺论定的时候,追求的就是一个“留芳千古”。

从物质层面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确实是要付出,大多数时候是付出多,得到少,这似乎很不划算。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也未必就是不合算。从普通干部来讲,如果他兢兢业业,出于公心干好工作,他的一生就是平安的,平安的一生获得的报酬虽不多但是确是稳定可靠的。

从发财的角度看,真正能发财的人往往能为人民服务。在你看来,微软比尔很富有,因为他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好的技术产品,我们都很享受他提供的便利。

做一个不那么自私的人,是古往今来人们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修养标准。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朝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文明和谐。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很早就学***诵过老三篇的,老三篇是指毛泽东同志的三篇着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今天的年轻人认识比尔盖茨、杰克逊或麦当娜。

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最早熟悉和了解的第一个外国人白求恩大夫,就是通过毛泽东同志那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大概至今还有不少人能琅琅上口,倒背如流。“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这就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必须学习共产主义精神。”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这些赞誉白求恩的话,我们耳熟能详,今天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继续学***恩的这种精神,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重读老三篇,重读《纪念白求恩》,会有更现实的意义和更深刻的体会。

我们还熟悉**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著名摄影师吴印咸在晋察冀抗日战场上拍摄的。生动的画面不因为年代久远而模糊,我们看到:一个清癯、坚毅、沉着的背影在简易的茅棚战地医院给八路军伤员动手术,在不远处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殊死拼杀。

手术台的棚顶被炮火的气浪震得乱动,大家都劝白求恩去隐蔽。他坚决说:“前线的战士能不能因为空袭而停止作战?

我们的战斗岗位是手术台。我们必须坚持我们的立场。”白求恩同志还说过:“我们来中国,不仅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们。

我决心同中国同志并肩作战,直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我们努力奋斗的共产主义,是不分民族也没有国界的。”这些朴实、真挚的话语今日读来仍令人感动,肃然起敬。

白求恩大夫对业务精益求精,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许多抗日敌后根据地八路军战士,使他们重返杀敌战场。今天,一尊雕像矗立在华北大地上,这是中国人民帮助他死而后已、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的永恒纪忆。他不仅是着名的外科医生,他还是位勤于写作,文笔优美,浪漫冷峻的散文家。

他在抗日战争敌后根据地写就的散文,逝世后被人们收集整理,竟然有十几本之多;他还擅长写**,公开发表的有数十篇;他还爱好摄影,它是带着照相机和胶卷到延安,到晋察冀,到抗日战场。他通过发表作品,让全中国、全世界都能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顽强地坚持抗战,中华优秀儿女为民族的生存艰苦奋战。

临死前,他还是想把相机留给八路军的战地摄影师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去和日本法西斯战斗,像**消灭敌人。

一个人的爱好是如此广泛,以至于他的多才多艺是不值得钦佩的。白求恩同志血肉的真面目摆在我们面前。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此文**于文秘资源推给别人,自己拣轻的挑。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和人民来说,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漠、冷漠和漠不关心。事实上,这样的人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是纯粹的共产党员。”对照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我们能够那么无动于衷,那么自我陶醉,那么心安理得吗?

白求恩同志永远是我们的主人。我们要以他为鉴,鞭策自己,努力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

读后感栏目精心推荐:读后感

推荐阅读

上一篇:客服实习报告总结五篇 下一篇:供暖准备工作通讯稿集锦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