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方案 篇1
2019—2020学年
三、四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
三、四年级数学教研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培养教师科研意识,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根据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安排合我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鲁布革乡中心学校2019-2020学年教研活动方案》为指导思想,以学科课程标准为教学指导,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系列活动,突出数学课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特色课堂。通过同伴互助、个人反思,创设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实力,全面提升本组数学教师素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成立了领导小组。其活动成员如下:
组长:副组长:
组员:二、活动计划
1每一位高三、四年级的老师都精心准备了一堂高质量的课,并在11月
10日前上传教案及说课稿各一份在**群。
2、教案及说课稿纸质材料各教两份。
三。活动持续两天,课堂秩序现场选定。
4所有参赛者必须参加比赛,比赛分为三年级和四年级两组。
5三年级组由副组长谢波组织评审、资料收集和**。四年级时,潘静组织班级评议、资料收集和**。第一天有五节课,下午最后一节课。第二天,四节课,下午二节课评价。
七、活动要求
1、所有参赛教师11月 12日上午8:00集中在多依完小学会议室签到并抽签,决定每个参赛选手的上课顺序。
2服从安排,做好教学工作,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做好记录。听课时,手机设置为振动或静音。
3.授课教师课前准备好教学设计、多**课件等,授课后对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分析。
4认真听,认真评论,做好记录。活动结束,及时把材料复印交潘静老师处整理归档。
4积极参加每一项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或旷工。往返途中应自行安排车辆,注意自身安全。
5活动伙食由教研组组长潘静老师和活动所在学校校领导组织安排。
四、教研活动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19年11月12日和13日。
2、活动地点:
五、竞赛评分办法:
1评委:除参赛教师外,教研组教师。
2、评分办法:评委老师以“罗平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为评分标准为参赛教师评分。
三。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公正。
三四年级教研组
2019年11月4日
小学数学方案 篇2
汶河组团序列化教研活动方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对新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运用知识和体现数学在世界周围的力量。小学苏教版数学课本中从第二学段开始每册用一个单元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在进行这个单元教学时,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策略意识”的意识;深入剖析问题本质的深度;具体教学策略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信息的选取和利用 ( 例如有关条件和概念的确认与选择、适用的结论或定理的寻找) 、解题思路或解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已有的思维方法或智力技能的运用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这是一个对先前所学知识特别是对先前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和技能进行运用和综合运用的过程。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已不仅仅是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而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的数学活动贯穿整个数学教育之中, 其他的数学活动诸如概括、抽象、理论建构以及概念形成都可建立在解决问题这一数学活动的基础上。
因此,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有效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确定了这次教研活动的内容主题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
二、教研活动目标
研讨的目标一是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性设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二是提高教师控制教材、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三是拓展新的教研活动方式,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
四是运用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方法,创新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参与人员及分工
⑴ 理论学习、师生调查访谈组
组长:吕祝娟
成员:何苇、姚翔
分工:调查师生对问题解决策略有效性的理解,以及相关理论的整理。
⑵ 实践组
成员:周菲菲、孙华晨
分工:备课及现场授课。
⑶ 评价组
组长:邵咏春
成员:郭云喜、高银庆、王济成
分工:通过试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现场分析,反馈教学情况;收集并整理参与教师的反馈。
⑷ 研讨组
成员:与会全体成员。
组织人:邵咏春
分工:参加现场讨论,发表意见。
四、具体步骤:
本次活动的思路是以案例为载体,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呈现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调查---学习——上课实践——研讨——后续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相互研讨,相互评价,从而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活动内容及时段安排:
第一阶段:调查会诊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性设计,调查征求学生对教师课堂设计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师对课堂有效设计的认识水平。以调查访谈的形式,由何苇负责调查分析,并向全体数学教师汇报。
第二阶段:专业引领
由吕祝娟校长承担“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性设计研究”理论讲座,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地点多**室,会议记录周菲菲。
第三阶段:研讨课准备
1、确定研讨课内容
邵咏春校长负责设计调查分析,根据问题解决策略的有效性来确定研讨会的内容。
2、集体备课
由何苇老师负责,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以主讲教师为中心,发挥其他教师的智慧进行集体备课,形成研讨课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的重点放在为学生创设适切、典型而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生活素材中“发现问题”,在对生活问题数学化的信息处理中“明确问题”,在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的过程中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检验假设”的过程中体味策略的内涵、特征和本质,在反思假设的提出与假设的检验的过程中感悟策略的价值作用,产生对策略的情感,形成策略的应用意识。活动地点在教研活动室,记录由周菲菲老师负责。
第四阶段:研讨活动
1、上研讨课
由周菲菲先生和孙华晨先生负责。比赛场地在双人**室,数学教师参加。
2、交流研讨
各组展示交流成果。代表团代表将发言,其他教师将补充。所有成员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有效设计的方式、方法和策略。
讨论问题:一是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性的理结合具体措施。第二,你认为在研讨会上哪些地方反映了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
是通过哪些环节来体现的?第三,你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有什么建议和补充?
3、本次活动总结
总结本次活动的得失,并以书面形式向汶河集团汇报。
第五阶段:后续教研
形式是在**中上传研讨课的教学设计以及这次研讨活动的评价反馈意见和课堂实录。组团内教师共同研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教研活动从很小的研究范围内,开展比较单一的交流途径中提升到组团教研与教学同步进行的大教研活动,成为能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进行追根寻底思考的全新的教研活动。二是从少数人的教研到全员参与、人人受益的教研。
三是改变以往教研的简单性和局限性,使教研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交流中,教师的教学研究可以细化到课堂的微观层面,研究教学细节的技术和方法。教师们在其中能发现大家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对于同一个问题,广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意见,寻求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小组教研是教师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力平台。
五、活动预计效果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 “提出问题-设计教案-上课实践-反思总结-后续教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以这一系列的步骤进行组团教研活动,通过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在生成有效课堂教学中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突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产生过程。教师要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
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
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
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岁月无情。如果你给它一个空白,它给你的也是一个空白。
岁月是感伤的。如果你给她一些颜色,它给你的也是一些颜色。你要努力工作,当有一天突然回首,你的记忆会更加丰富多彩,少一些苍白。只有你才能把岁月描绘成一幅难忘的人生画卷。
小学数学方案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上学期的相互帮助和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爱学、会学、勤学、乐学、愿学、主动学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少数学生计算不过关,粗心大意,计算马虎;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灵活情况不会灵活分析,学习较为呆板;在解答应用题中,理解不仔细不深刻,不能很好地去审题,变化一下数据、改变一下问题就不会解答了。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
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
2、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4、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三、教学重难点
圆柱和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比例知识是本学期的知识难点。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7、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9、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数学活动渗透课堂,在生动、活动、实践的数学活动中,让数学阔别枯燥,让数学焕发光彩,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从而全面进步学生的数学素养,构成良好的数学校园文化。
二、活动主题:
三、活动时间:
四、具体安排:
(一)11月份启动阶段
1、进行环境布置,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2、11月10日进行校首届数学节启动仪式。
3、各年级数学教师根据活动方案在班内展开相应的数学活动,组织班内学生进行海选。
4、推荐数学浏览。
(1)推荐观看数学动画片《数学荒岛历险记》。
(2)推荐数学浏览。
(二)12月份实施阶段
1、各年级活动项目:
一年级:玩转七巧板
活动时间:12月8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活动地点:三楼科学实验室。
活动方式:班级海选后,每班选派8名学生参加级段比赛,抽签分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拼出指定名称图形若干个。
负责教师:xx(负责出题、拍照整理)、xx(负责场地布置)。
二年级:巧移火柴棒
活动时间:12月9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活动地点:三楼科学实验室
活动方式:班级海选后,每班选派8名学生参加级段比赛,抽签分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多者为胜。
负责老师:xx(负责出题、拍照整理)、xx(负责场地布置)
三年级:数独嗨客
活动时间:12月10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活动地点:三楼科学实验室
活动方式:班级海选后,每班选派8名学生参加级段比赛,要求完成指定的数独题目,费时少者为胜。
负责教师:xx(负责出题、拍照整理)、xx(负责场地布置)。
四年级:玩转魔方
活动时间:12月10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活动地点:四楼会议室
活动方式:班级海选后,每班选派8名学生参加级段比赛,抽签分组,每8人一组,进行计时淘汰赛,最后以成功翻转6面花时最少者为胜。
负责教师:xx(负责场地布置)。
五年级:速算“24点”
活动时间:12月11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活动地点:三楼科学实验室。
活动方式:班级海选后,每班选派8名学生参加级段比赛。采取抽签分组,每人预备一副扑克牌,每人每次出两张牌,要求根据四张牌上的数字,用加减乘除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使得数为24。比赛采取淘汰制进行。
负责教师:xx负责场地布置。
六年级:玩转尺规
活动时间:12月12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活动地点:三楼科学实验室。
活动方式:班级海选后,每班选派8名学生参加级段比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利用三角板、圆规设计美丽图形。
负责教师:xx(负责拍照整理)、xx(负责场地布置)。
1、12月27日上午第一节课全校进行数学基本功比赛。
一、二年级:“小小口算王”
三、四年级:“计算小能手”
五、六年级:“解题小达人”
2、12月31日之前请各级段数学教师整理活动资料和照片发送到邮箱。
3、1月5日利用晨会进行表彰活动。
小学数学方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48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算一算:
25+50= 24+5=
2.口算:
34+40= 21+6= 8+81=
75+2=60+15=70+23=
二.练习.
1.想想做做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5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最后比较谁跳得快?
3、“想想做做”第6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做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4.完成第7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先指名说,集体订正。)
5、完成第8题。
师读题,生解答。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
让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方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我们学校开展以游戏为主的数学节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数学文化氛围,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思维闪光,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主题:“让快乐与数学同行”
三、活动时间:3月14日———4月1日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筹备:3月7日—3月14日
1、大队部组织特色晨会,主题围绕数学节展开。
负责老师:各校区大队辅导员。
2、数学节“节徽”设计大赛。3月7日—3月11日
负责:林芒等美术老师。
(二)学生活动:分两大版块3月14日—4月1日
版块一:展现“数学之美”
(一)数学节“节徽”设计大赛
参赛对象:一~六年级全体学生
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必须运用到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如:对称、平面或立体图形等,并在作品简介中加以说明。
2、作品可由美术老师加以指导,每件作品须配以文字简介,署明班级、姓名及指导老师。
大赛流程:
1、公布大赛方案。
2、由美术老师将方案向学生作说明,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创作。
3、班主任将本班作品交于各校区汇总负责老师参加联评。
4、获奖作品制成宣传板,于数学节期间进行展示。选中一幅作品作为数学节的节徽。作品上交截止时间:3月17日
总负责:xx
作品汇总负责老师:东校区——x 南校区——xx 校区——xx
版块二:感受“数学之趣”
活动一速算接力游戏
活动时间:3月25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参赛对象:全体一年级学生
带队教师:各班班主任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全班学生分成10人一组(多余的人数为一组),在教室举行。学校提供比赛口算题卡。(正反两面各100题,每位学生完成一列20题。)
活动开始:裁判吹响口哨,接力比赛开始。第一位学生开始写口算卡,写完一列后,交给同桌写口算,两人写好后,交给后面的同学,依次进行。活动过程中的口算卡的分收均有裁判负责,要收齐张数。
2、评奖方法:
(1)按正确率和比赛时间综合评奖。评奖排名原则上是参照比赛顺序,以考卷的正确率为主,如遇到考试成绩相同的情况,再以比赛时间来排名。
(2)每个年级评出“优胜班级奖”和“参与班级奖”,评出团体奖由学校颁发证书。
活动负责人:
本次活动由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负责,其中东校区由x负责,南校区由x负责,李臻诚负责出卷工作。
活动二“数独”游戏
游戏时间:3月23日下午第一节课后
地点:各校区自定
参加对象:二年级每班派10名代表。
带队教师:各班数学老师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二年级任教老师利用数学课向学生讲授“数独”游戏,分发一些游戏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数独”游戏。通过班级的预赛,每班选拔10名学生参加游戏。
2、游戏要求:
(1)各参赛选手不得迟到,须在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现场。迟到5分钟不得参赛,作弃权处理。
(2)独立完成“数独”比赛卷,比赛时间20分钟。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讲话、走动,如有问题可举手请主持人老师解决。
(3)比赛时间一到,不管有没有完成预定的内容,整个比赛阶段结束。
奖项设置:
现场赛取个人每校区前20名(西校区10名),评为“数独小能手”。
活动负责人:
由二年级数学组负责,黄海燕设计测试卷,具体负责人:xx
活动三“巧移火柴棒”游戏
游戏时间:3月25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游戏地点:各校区自定
参加对象:三年级每班派10名代表。
带队教师:各班数学老师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三年级任教老师利用数学课向学生讲授“巧移火柴棒”游戏,分发一些游戏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巧移火柴棒”游戏。通过班级的预赛,每班选拔10名学生参加比赛。
2、要求:
(1)各参赛选手不得迟到,须在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现场。迟到5分钟不得参赛,作弃权处理。
(2)独立完成“巧移火柴棒”比赛卷,比赛时间20分钟。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讲话、走动,如有问题可举手请主持人老师解决。
(3)比赛时间一到,不管有没有完成预定的内容,整个比赛阶段结束。请选手离开场地。
奖项设置:现场赛,取个人每校区前20名,评为“巧移火柴棒小能手”。
活动负责人:由三年级数学教研组负责活动,具体负责xx负责设计比赛卷。
活动四“24点速算”游戏
游戏时间:3月30日下午第一节课后
游戏地点:各校区自定
参加对象:四年级每班派8名代表。
带队教师:各班数学老师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四年级任教老师利用数学课让学生学会用扑克牌玩“24点速算”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班级的预赛,每班选拔8名学生参加比赛。
2、游戏要求:
(1)各参赛选手不得迟到,须在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现场。参赛选手自带扑克牌。
(2)将参赛学生随机分成四人小组。一小组提供一幅扑克牌,每人10张牌。比赛开始,每次四人同时出1张牌,先算而且算对的人赢得四张牌,如果算错了,将由第二人来算,依次类推。比赛过程中,每10分钟停一次,手中扑克牌张数最少的被淘汰,剩下的选手重新组成四人小组再比赛。
奖项设置:现场赛取个人每校区前20名,评为“速算小能手”。
活动负责人:
由四年级数学教研组负责,东校区由x总负责,南校区x负责,xx担任裁判。
活动五“玩转魔方”游戏
游戏时间:4月1日下午第二节课后
游戏地点:各校区自定
参赛对象:五年级每班派10名代表。
带队教师:各班数学老师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五年级任教老师利用活动课让学生学玩“玩转魔方”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每班选拔10名学生参加游戏比赛(5人参加单面复原,5人参加六面复原)。
2、比赛要求:
(1)各参赛选手须在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现场,参赛选手自带魔方。
(2)比赛分两场进行。第一场:单面复原比赛。四人一组,先将同伴的魔方转乱。比赛开始,每组按时间先后取请两名,胜出的选手继续分组比赛。第二场:六面复原比赛,方法同上。
奖项设置:现场赛取个人每校区前20名,评为“玩转魔方小能手”。
活动负责人:
由五年级数学教研组负责,具体负责人xxx等担任比赛裁判。
活动六:我是数学小编辑
活动要求:
1、小报的内容是生活中的数学,自然界中的数学,体现数学的用途(尽量避免出现数学题)。
2、小报统一用a4大小的纸张,手抄报或电子小报(需打印)均可。
3、小报背面务必写清作者的班级、姓名。
参加对象:六年级学生。
活动流程:
1、在全体六年级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各班择优推选5—6幅作品参赛,于3月30日前交各校区教导处。
2、各校区组织相关教师认真评选上交的“数学小报”,选出优胜奖和鼓励奖若干名,并选取其中的部分作品制成展板,在校园里进行展示。
活动负责人:
由六年级数学教研组负责。具体负责人:xx等。
五、奖励办法:
集体奖项:优秀组织团队奖(针对教研组、年级组组织活动的情况进行评定)
最佳活动集体奖(针对班级组织活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学生奖项:
(1)分项目设立单项奖次。
(2)根据各年级现场竞赛得分累计情况评选“数学小博士”“数学小能手”等称号。
小学数学方案 篇7
1指导思想:本次命题虽然都是以单选的形式出现,但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数学课程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渗透新理念。坚持人文数学、生活数学、学校数学相互结合,把“双基”的考查与数学思想及综合运用的考查有机融汇,使师生从中体验到数学带来的成功和欢乐,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和真谛,努力让测试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2命题原则:
(1)基础性原则。注重基础,把握知识点。测试卷中,基础题依然占据70%的分值,综合性试题不偏离知识点,能够比较全面的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及应用情景。
(2)大众化原则。试题面向全体,贴近大众“口味”不是精英选拔式的,没有偏题怪题,力求不一样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答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得到相比较较满意的成绩。
(3)创新性的原则。这些题是我全力打造的一道丰盛的数学大餐,在竭诚调剂众口的同时,那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试题更是盛宴中的亮点,能够让学生开动脑筋,进取思考、广开思路,着力体现测试不仅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回顾和检验,更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拓展延伸和创新生成的过程。
(4)人文性原则。为了消除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感和紧张心理,临场发挥自如,在试卷中,选项中加入了一些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答案,让他们在简便愉悦中顺利作答。
(5)应用性原则。试题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6)导向性原则。因为试卷所蕴涵的思想理念,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试题中点点的变化都会在师生的心中掀起涟漪,甚至引起他们的感叹;原先数学知识这样富于千变万化而又万变不离其中,从而对他们日后的教与学更有兴趣、有信心,异常是更具有灵活性做很好的引领。所以本次试题昭示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与学不能模式化,更不只是简单的选则而已,它是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情感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
3命题说明:
命题以《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为准则,以现行教材的教学资料为范围,做到“三重”:(1)重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重本事,包括计算本事、动手操作本事,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3)重创新,即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本事。三者比例为7:2:1。同时题目资料力求做到全(覆盖面广)、新(增加些考查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新型尝试题)、活(考查实际运用本事杜绝机械记忆背答)。
(1)“双基”这一传统强项优势明显,地位比较稳固。主要表此刻①概念理解准确到位。试卷中关于利用概念解决问题的题,学生理解和答题情景都比较好,正确率88%以上。②学生对于各种计量单位之间进率及其换算掌握和运用比较准确,有关单位换算一题的正确率很高。③题中设有带剩余条件的问题,学生能认真分析找出有用条件,正确解决问题。④解题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发散性有所增强,学生对解决一些开放性题目的本事有很大提高,正确率比上学期明显上扬,异常是一些书中题稍微变形后,难度有所增加,思维要求也相应的高了,可喜的是,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是90以上。
(2)常规应用题的解答本事较强,对应用题的解答的共同点是与教材供给的题目基本一致的正确率明显高于经过必须加工变动的,可见学生对传统意义的“类型题”掌握较好。
(3)学生的动手操作本事逐渐增强。对于这一问题是课改新加的资料,教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认真,所以正确率较高。
(4)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所增强,我们必须承认在数学学习中不一样的学生存在着必须的差异,并且极容易构成比较悬殊的差距,即所说的两极分化,而从今年的试卷来看,这个差距在趋于缩小。更让人欣喜的是我看到分数较低的学生试卷中,即使是不会的题,他也会按自我的思路把结果写出来,没有空白,这种不言放弃的精神让我感动,这份执着告诉我们每个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在逐渐增强。
试卷反馈的信息也暴露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理念、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严谨的态度和职责心。
从试卷中我看到粗心大意仍是数学学习的一大杀手,学生因计算马虎,运算顺序颠倒,符号看错,导致数据随之而错,看了这样的失误,让人不解,不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惋惜,如果他们能在答题时更细心一些,如果他们能在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如果他们能对每一个结果的职责感更强些……哪怕有一个如果成立,他们的分数将会被改写,他们的未来或许也会被改写,当然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很多,不排除考场紧张,一时成笔下误,但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孩子身上都是这样的失误,就不能不令人深思,这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这样马虎大意,是否与我们平时练习中常用的题山题海战术有关?是否由于所做练习乏味,无新鲜感、挑战性有关?也许教师、家长甚至学生自我都认为我(他、她)是会的,偶尔失手无所谓,然而长此姑息将构成顽疾。
(2)对待问题认真思考、不求甚解。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方面丢分皆由于他们解决问题只凭感觉,不做深层思考。第27小题:苹果每千克2.4元,买了0.74千克,应付元,学生作答时忽略了钱应保留两位小数这个生活实际凭感觉认为计算结果1.776元是对的;第33题:长方体是无盖的,长乘宽不应乘2,学生凭感觉认为都应乘2,选择了A;对这样的结果我只能表示遗憾。类似这样的无谓的错误其根源都在于思考不周密,不求甚解。对学生寄予厚望的家长和教师们看到这样的结构不知作何感想,也许会说:“你没长脑袋吗?”我的回答是:长了,没用它去思考!这种现象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其实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反复的“不会的错、会的也错”中被消磨殆尽。
试卷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明确要求简算的题目正确率很高,而在其他计算和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即使很明显能够简算的数据,学生也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演算,缺乏应有的数感和技能技巧的灵活运用意识。
有些学生出现的错误反映出他们对某些知识上理解上不透彻或存在偏差、部分学生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由于数量关系不清出错。第34题:56千米是前3小时平均行走的路程,97千米是后2小时共行走的路程,由于数量不清有20.95%的同学选择了A。第15题:比18大,比58小的分母是8的最简分数有个,由于学生对最简分数没理解,有24.64%选择C,有16.53%选择A,这说明有些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上需要加强。各部分知识点如果在学生头脑中打下了深刻烙印,就不会在这解决问题时犯这样原则性的错误。
(5)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运用仍有较大差距。
试卷中统计图绘制,图形平移,图形的构成等问题暴露出目前我们的学生还是凭着感觉学数学,体验、理解、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淡薄,对学好数学的理解比较狭碍,重计算,轻操作、体验,机械学习、记忆的痕迹太重,不仅仅人为地为师生增添了很多负担、很大压力,并且长此以往会将无数的学生拒之于数学王国之外,再也领略不到这一学科领域的.奇妙和乐趣。
教与学基本停留在运用知识能解决教材供给的问题这一层面,而关于这些问题可解有那些变异,滋生什么样的新问题以及它还能解决哪些现实问题等等,我们研究的太少,甚至认为这种必要的拓展是“越位”,觉得只要教材资料轻车熟路考试便胜券在握,从而导致数学的学习缺少思考、缺少方法,一向徘徊在记忆,模仿或凭经验炮制的阶段。
三、应对以上问题,我想我们每位教师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应当做的是:
1、加强知识和理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
这一提法听似老生常谈,但在今日重新强调仍十分必要。新教材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并且与时代同发展。它不仅仅在知识的呈现形式、教学资料的侧重点等方面作了调整,在知识面上也有所拓展,新增了有关概率、视图、平移、旋转等知识,教者不加强学习,今后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不仅仅是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甚至会有教不准确的现象。诚然,自课改启动以来,我们每学期都组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确实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必须的改观。可是,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理解、落实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经过深入透彻的学习来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否则教学中就会表现出忽左忽右的倾向,有的是穿新鞋走老路死教教材,有的虽把课堂弄的热热闹闹,但活中缺实,龙画的不错但缺少点睛之笔,这样的龙还是难以腾飞。
学生的职责意识来源于教师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着意的培养,所以教师自身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感,这是作好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我们从事了这份育人的工作,就应当对自我所上的每一节课负责、对所教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家长那份厚重的信任与期望负责、对我们肩负的沉甸甸的使命负责,归根结底都是对自我负责。近几年中考高考移民、小学幼儿园折校折班等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正面临着学生、家长、社会的选择,一旦无钟可撞岂不是连和尚也做不成了。
3、提倡同伴互助,开展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使们们每个人都面临冲击和挑战,作为一线教师有限的外出学习无异于杯水车薪,况且有很大一部教师根本无缘参加,这就需要教师个人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4、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牢固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学生为本的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仅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审视我们的课堂,你给了学生多大的发展空间?有的教师为了给听课者看学生自主学习的场面,刻意安排了小组讨论,讨论后还是由教师把知识讲解一遍,殊不知这样学生会扫兴,即使你讲的津津有味,学生恐怕也是心不在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不放心、不放手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被动,甚至视学习为苦役。要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一要转变主角,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能数学;三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我的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去锻炼,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我去探索;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的飞翔。教育的结果是要培育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欢乐树,而不是一株株被修剪捆绑得伤痕累累的盆景。
(2)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于小学来说,他们对生活事例最感亲切,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生动、真实,也容易激发兴趣。我们使用的教材中,旧教材没有生活情境,依然是例题加练习的形式呈现,需要教者根据新课程理念作适当调整,经过加工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新教材虽以情境为依托,但教材是面向整个发行地区的,有些情境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有的缺乏新意和吸引力,教师要勇于拓宽情境资源渠道,能灵活使用并敢于突破重组教材更好的服务与教学。
②静态知识动态化。
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方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即教学中要重视要领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必须不要只给学生结论性的东西,要明白知识本事是不能简单复制粘贴的,没有体验的数学学习是不完整的更是不科学的。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注意:1、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新教材中主题图丰富多彩,不细心研读很难把握编者意图,理解上的偏差或不到位于你或许只是一节课而已,于学生或许将伴随一生。2、找出教材的不足,主动驾驭教材。教材并非绝对完美的,教学不能唯教材是从。3、正确区分教学资料和教材资料。4、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很多知识对他们来说非0起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以有知识展开教学。5、客观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如果不慎重推敲,很多教师对这三者的确定和把握会有很大出入,所以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薄弱之处,大家多重视知识传授、本事培养,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但缺少思想方法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最终像盲人摸象一样。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学的艺术有时能够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即要充分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可能,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应对那些不可预知的生成,有的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设计压制或不去理会学生随机产生的想法(例公开课),实际是对很好的教学资源或教学契机的浪费,教师不能过于迷信遵循教案,要善于捕捉教学活动中的生成并因势利导,完美体现你的教学机智。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数学这一生活、学习、工作、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并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那里我说的质量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答100分、90多分,这不现实,但学生终究要在数学学习中有所获、有所得吧我们不能也没有权力一味责怪学生如何笨,问问自我,是否有效利用了教学时间是否关注了每个学生的数学发展
“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它使人“行”不由衷,“动”不由己。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在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那么同样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致使他到达道德破产的地步。所以,人自幼就应当经过完美的教育,去构成一种好的习惯。那么,我们的教学过程,就应当是学生良好习惯的构成过程,并让这种良好的习惯服务于学业,服务于事业,服务于人生。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地去与他人合作与分享;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地去思考、探索未知的领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倾听、遵守纪律、认真做事、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收集信息、自我评价等良好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我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我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照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能使教学高效顺利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期望我们每位教师能在反思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全面提升!
小学数学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2、放大棋盘学生观察结构。(明确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3、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4、生说一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列出算式19×19。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全班组织交流。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实践应用
1、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教后反思:(略)
小学数学方案 篇9
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
认识平面图形是小班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难点,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那些枯燥的图形让我觉得索然无味。“我都觉得无趣,孩子会被吸引吗?”我不禁想到。《纲要》中提到:“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在纲要的引导下,结合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我想到了适合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情境教学法”。
《动物狂欢节》是一部深受孩子喜欢的电影,觅音熊憨憨的形象以及不怕困难要找到森林之心拯救森林的精神让孩子们对觅音熊这个形象特别的喜欢。在和孩子们的谈话中我又了解到,孩子们对于现在路上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坑印象特别的深刻,我就想到了发动孩子们去修补一条纸制路的想法。修补路坑可以巩固孩子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同时发展孩子们对图形的对应匹配能力。把觅音熊寻找森林之心的情境和“枯燥”的数学知识相结合,符合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特点,既:不是从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于是,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生成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
1、愿意和觅音熊一起修路,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能正确识别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图形。
3、能按给定泥坑的形状、大小、颜色为标准,找出对应的材料进行匹配。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ppt、《动物狂欢节》片段、纸制小路(上面镂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每人两个篮子(内装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
2.经验准备: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有所经验。幼儿看过《动物狂欢节》
活动过程及活动效果:
一、用故事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帮助觅音熊的欲望。
1、演示觅音熊和房子图片。
师:这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觅音熊和爸爸的新家吧。
引导幼儿观察房顶、墙、门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房顶是三角形的、墙是正方形的、门是圆形的。
(觅音熊的出现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老师一说去看觅音熊和爸爸的新家孩子们都很兴奋,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都能辨识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2、激发幼儿帮助觅音熊的欲望。
师:风怪抓走了狮子大王,我们和觅音熊他们一起去森林之心把狮子大王救出来吧!
幼儿:好。
(爱帮助人是幼儿一个良好的品德,听说要去帮助觅音熊,孩子们都很乐意)
3、演示风怪刮风后破坏的道路。
师:路怎么了?有些什么形状的坑?走在有坑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觅音熊他们应该怎么办,请你帮他们想想办法。
幼儿a:走在有坑的路上会摔倒。
幼儿b:可以把路给补好。
(“道路”一出现,孩子们就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路坏了”“路上有洞”,当老师提出“走在有坑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时,孩子们马上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了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想到了很多的办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路补起来”,有的孩子说“用针线给它缝起来”还有的孩子说“找石头把路修好”……在这个环节,孩子们很好的运用了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4、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二、游戏“修路”。
1、带领幼儿来到布置好的森林之路,幼儿尝试用各种图形进行匹配,完成修路的操作。
师:路上有什么形状的坑?有哪些形状的石块?我们一起来修路吧。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找出最快进行匹配的方法。
(教师给孩子们准备了修路的工具箱——放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篮子。来到森林之路前面,教师请孩子们去拿起了工具箱,看者“路”上的坑和手里的工具箱,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修路”。)
2、请幼儿说说自己修路的方法,总结出修路的方法。
幼儿A:把石块放在洞上就修好了。
幼儿B:把三角形的石块放在三角形的洞那里。
幼儿C:把大的圆形放在大的那个圆形的坑那里。
……
师总结:要大小、形状都一样的石块才能把路修平。
(孩子们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都能进行匹配。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孩子们的累积的经验就更加的系统。)
3、带领幼儿走往“森林深处”,再次修路。
师:路是什么颜色?路上有些什么形状的坑?有什么形状的石块?一起把这段路修好吧。
观察重点:幼儿修路的方法。
重点提问:这一块为什么不合适?是哪儿不合适?你为什么用这一块?等等
(森林深处的路是一段彩色的有坑的路,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观察道路的颜色、坑的形状。有了前一次探索的经验,再加上对道路的仔细观察,孩子们马上就想到了修路的办法,修起了破坏的道路。)
4、一起检查路是否修平,重点观察匹配错误的坑,请幼儿说出为什么错了,并找出正确的进行填充。
(检查路况,既可以让孩子们检验自己匹配的图形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还可以及时的修补正确。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修路的快乐。)
三、结束部分:庆祝修路成功
师:路修好了,狮子大王回到森林里,于是,动物狂欢开始了。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伴随着《动物狂欢节》视频片段的播放,孩子们和视频里的动物们一起狂欢起来,动物们庆祝狮子大王回到森林,小朋友们庆祝自己成功的修好了道路,结束环节和整个活动情境相呼应,为活动结束画上完美的句号。)
活动延伸:
和父母一起找找生活中还有些什么需要“修补”的地方,想想可以用什么修好。
活动反思: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活动教师抓住激发幼儿兴趣这个关键点,创设了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开放式的提问,比如:“路上有坑怎么办?”“走在有坑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等,幼儿都能主动解决出现的问题。
本次活动进行了两次探索,旨在通过这两次探索引导幼儿掌握图形匹配方法,既: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进行匹配。第一次探索教师只提供了两个匹配因素:形状、大小,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进行匹配。因为难度较小,所以幼儿都能进行匹配。第二次探索在第一次探索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形状、大小、颜色都要匹配才行。有了第一次探索的经验,第二次探索大部分孩子都能对应的进行匹配。第二次探索是第一次探索的升华,幼儿在循序渐进的活动中体验了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消极变化甚至暂时的倒退行为,所以巩固、强化目标的延伸活动显得更加重要。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可以利用匹配的知识去解决的问题:比如衣服上的洞,包上的洞,桌布上的洞等,利用本次课的经验,孩子们可以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方案 篇10
小学数学活动方案设计
为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方案。
活动一:数学思维游戏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思维游戏,帮助小学生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乐高积木,让学生用积木搭建不同形状的建筑物,然后让他们计算建筑物的周长或者面积。通过这样的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能让他们在玩乐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活动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是一个非常好的数学活动方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市场或者超市,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让学生们观察不同包装产品的价格和重量,然后让他们计算出每单位重量的价格,让他们明白到不同商品的性价比是如何计算的。这种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
活动三:数学竞赛
数学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的有效方式。我们可以每个月组织一次小学生数学竞赛,设置不同难度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在竞赛中,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数学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活动四:故事配对
这是一个结合数学与语文的活动方案。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故事,并将故事分成几段,然后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将故事段落进行正确的配对。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故事来理解数学问题,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活动五:数学拼图
数学拼图是一个有趣同时又能锻炼数学能力的游戏。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拼图,让学生们根据给出的数学运算,将不同的数字或符号拼成正确的表达式。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学生们在拼图的过程中回顾和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通过以上这些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我们相信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还能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乐趣。希望这些活动方案能够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方案 篇11
[标签:标题]
第一章:2015鹤溪小学数学节活动计划
2015鹤溪小学数学节活动计划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学习。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标签:标题]
第一章:2015鹤溪小学数学节活动计划
2015鹤溪小学数学节活动计划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学习。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标签:标题]
第一章:2015鹤溪小学数学节活动计划
2015鹤溪小学数学节活动计划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学习。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营造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文化氛围,我们鹤溪小学举行首届“趣味数学节”活动。
活动的目的:通过活动,丰富校园数学文化,凸显数学元素,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数学文化渗透校园,让快乐和智慧走近学生,让全校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时间:2015年10月8日~10月31日
活动主题:让数学与趣味同行
活动人员:全体学生及相关老师
活动具体安排:
1、 准备阶段:策划趣味数学节活动策划陈英娟(10月1日前)环境布置:校园旗帜——让幸福与数学同行!教导处
开幕式:10月8日,课间休息时间,练飞校长宣布启动趣味数学活动节。
二、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数学趣味活动(10月9日至10月17日,作品提交时间为10月18日上午)
一年级:数小棒比赛
第一阶段:每个学生准备100根棍子,练习从1到100根,可以捆10根。第二阶段:
各班抽取5名学生一起进行5分钟数数比赛,看谁又对又快数好100根小棒,并10根10根捆扎好。速度最快者为赢 ,各班取三名评为“数数之星”。(徐晓翠季再美及一年级班主任。
)二年级:数学你我他故事会徐李红及二年级班主任
以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学,每班抽取2名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故事内容可以数学家的故事、有趣数学故事等,最后评选
1、 二等奖,报教务处
三年级:趣味钟面制作。陈英娟及班主任
根据钟面知识,钟面识用画纸和纸板制成的,钟面有各种几何形状或动画图案。每班选出5件作品参加展览和评审。(作品上要注明班级和姓名)
四年级:数学想象绘画雷晓兰和班主任
以“我心中的数学”为题,想象作画。它要求能够用数字和几何图形等数学元素来表达头脑中的数学。绘画形式没有限制,比赛使用8张艺术纸。每班选出5幅优秀作品参加学校想象绘画比赛。
入选的优秀作品将在全校展出。
作品需注明“作品名称”和“作者班级、姓名”
5、 六年级数学手抄报纸制作各班数学教师和班主任
比赛规则:学生可独立或合作完成制作数学手抄报,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以“弘扬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为主题,要求规范、整洁、美观,做出个性。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参加校“小学数学手抄报比赛”。
入选的优秀作品将在全校展出。手稿的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人的名句、著名的数学问题、有趣的数学问题、脑筋急转弯、数学日记等。
作品需注明“作品名称”和“作者班级、姓名”
(以上作品交给班主任老师,并选出一、二等奖。清单和作品将提交教学办公室和数学教研组。)
第二阶段数学素养检测及展示: (时间10月20日 -10月31日)
① 二、三年级口算比赛:蓝梦平、陈英娟
各班选三名计算能手
② 四、五、六年级趣味数学题竞赛试卷:雷晓兰、彭显旗、王美珍每班选出三味数学希望之星
(统一测时时间:10月26日)
教学部分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三、活动总结阶段:叶茂教导处
教导处提供学生奖状奖品叶茂主持趣味数学节活动总结并给学生颁奖。 活动说明:
1活动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做好宣传,让学生觉得数学很好玩,能把数学玩好。
2负责每各项目的老师收集资料,用摄像机记录活动过程。
世事纷繁加减乘除算尽,
宇宙广大点线面体包全!
篇二: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
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趣味数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开发智力的、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她展示着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不断地激发着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因此产生了进一步对学习数学的向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有趣的数学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
我校趣味数学社团的成立不仅是数学实践活动基地其中的一隅,更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在实践活动中享受数学趣味,在趣味数学中提升自身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舞台。使趣味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基地三者有机融洽,也凸显我校数学实践活动基地的特色之一。
二、活动宗旨:
关注学生需求,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和有趣的数学知识,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体会数学知识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提升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增进同学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我校数学实践活动基地成为趣味数学的后花园,花草成荫,婀娜多姿。来到这里,让他们发现数学不再枯燥、神秘,能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和数学经验生活化,体验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
离开这里,带着轻松的愉悦。
三、活动主题:
小学数学的趣味化,旨在以小学数学系列知识为基础,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图形、数学故事、数学歌谣,以及大量诱人思考的趣题,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灵活的思路和分析的技巧,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小学数学兴趣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对教材的艺术运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趣味数学活动课的内容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数学趣味教学只是少数教师的个体行为,并没有转化为大多数教师的共同意识。
因此我们倡导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收获乐趣”。“趣味数学”社团系列活动恰恰符合了这一点,是本着如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极富有趣味的情感中,开展一系综合列活动的全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
想让每个学生把学数学看作很轻松的事,我们数学教师就应努力“让数学更有趣”。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经验,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质量,拓宽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2学生可以在数学实践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敢于提问,独立思考,不怕困难。
5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方案 篇12
策划书网发布小学数学口算比赛方案,更多小学数学口算比赛方案相关信息请访问策划书网策划频道。
一、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对全乡三、四年级学生的口算检测,三年级的及格率为49.98,四年级的及格率为59.34,检测的成绩不太理想。我们在调查学生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错误率较高、学生的计算方法不当、口算方法欠佳、计算速度缓慢,80%左右的学生在10分钟内不能完成100道一步计算的简单口算题。
二、活动目的:
1.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提高口算能力。
2.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口算,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比赛时间:20xx年春季期期中检测后,具体时间待定。
三、参赛人员: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比赛内容:各年级已学过的简单计算题。
五、比赛办法:分年级组进行,考试时间十分钟,当天未参与者,取消比赛资格,考点设本班教室,统一印发试卷,由本班数学老师监考、并于当天下午批改、填写好成绩统计表上交乡数学教研员。
六、评奖办法:
(1)学生奖:本次活动将按参赛学生数的10%分别设特、一、二等奖。
(2)班级奖:按各年级成绩前三名评出优胜班级
(3)教师奖:按各年级成绩前三名评出各年级优胜班级评选出各年级指导奖三名,由乡中心教研组统一印发奖状进行奖励。
七、注意事项:各位任课教师应积极配合这项活动,各班应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每节数学课利用3-5分钟进行专项口算训练。比赛现场不准用计算器。
小学数学方案 篇13
为推进常州市教科院新版“中小学教学建议”(小学数学)的学习与实施细化,积极探索“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教育”的学科追求,不断提高乡村学校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及课程实施水平,促进乡村数学学业综合质量提升。近日,常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教学研修暨“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在线教研活动如期举行。
线上教学研修现场
据介绍,本次云教研受到了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的关注,百余所学校教研组集中线上观摩,近20_人围绕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本质”“策略如何内化”等,展开在线研讨,以实践智慧碰撞,探寻提升学生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科关键能力发展。活动由市教科院小数教研员蒋敏杰老师主持,市级学科中心组及学科教研员全程参与本次线上教研。活动共分课堂展示、互动评课、总结提升三个环节。
活动首先进行在线课堂观摩,三位来自乡村的一线教师同题异构,以不同的思路展开不同时段的策略教学。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的陈雨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陈老师注重学生体验,让学生主动建构解决问题策略的一般步骤;常州经开区横山桥中心小学蒋文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蒋老师充分预设,精编习题,重视对学生困难的指导,引发由问题架构条件的思路;溧阳市燕湖小学的彭琪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选择)》,彭老师注重学生不同思维路径的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和接受策略。
线上教学研修现场
研讨环节,三位乡村教师结合课堂观察,进行主题评课。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的张思月老师以“厘清解题思路,促进思维提升”为主题,天宁区郑陆实验学校恽洁老师以“理解解题思路,促进思维提升”为主题,溧阳市河心小学的王佳玲老师以“经历体验,感悟提升”为题进行了互动评课,三位老师围绕“策略”学习中儿童的学习心理及思维过程,以课堂教学组织的视角,阐述了对学与教,思维迁移内化的理解。
其后,在线研讨开启互动环节,老师们针对每一节课的具体环节,展开了具体而准确的评析思考,不时还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供专家解答。从视频中可见了,有的学校年级备课组围拢,有的则以学科组为单位,边听边想、边听边研、边听边议,研讨氛围异常热烈,研究效果非常好。
江苏省特级教师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苏瑜老师上线交流。她指导大家思考以下问题,并给出了实施建议:如何理解这三节课在策略教学中的价值,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策略,如何依据教材特点建构解决问题的教学框架。她强调教师应重视“策略的形成”而不是“具体的问题解决”。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长围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什么,怎样教”展开论述,他强调教师应重视策略教学的一般结构:“产生策略需求——明晰策略步骤——灵活运用策略——内化掌握策略”。同时,潘院长还对我们这次线上专题研讨的模式提出表扬,他鼓励常州市各小学创新教研模式,多加展开专题研讨,形成自己的教研成果,为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数学方案 篇14
活动意义: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他们的作业、练习册、试卷等会出现很多错题老师对错题详尽的分析、讲解学生们无动于衷,缺乏学习热情,照样会出错。对于一些反复强调讲过的题目老师更是觉得愤怒和委屈,甚至歇斯底里地批评学生,使老师和学生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有的学生偷偷借用其他同学的作业,抄袭老师,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已经形成。学生学的越多,难度就越大,对学习的兴趣就越低,学习情况也不会好。
事实上,错误问题暴露了学生的学习问题,反馈了教学效果,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素材。有些题目老师讲过了,学生改过了,仍然会忘记。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数学错题,帮助学生积累错误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从而发现学习漏洞,定期巩固复习。
一个专家说过,“做十道新题,不如做一道错题”。我们可以看出积累错误问题并利用它们改进教学的重要性。
活动目的:
通过小报形式收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高学生收集错误问题的意识,从而发现学习漏洞,定期巩固和复习。
活动参与者:一至六年级全体同学参加,每班交5-10篇优秀作品
活动流程:
2013年5月中旬,各班组织全体学生开展活动;
2013年5月31日(截止日期):每班选出的学生优秀作品交教务处评审;
2013年6月6日(星期四),教育部组织人员对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
2011年6月10日前:揭晓获奖作品并举行颁奖典礼。
活动内容:
各年级、各班根据本班特点开展活动,学生在此期间根据自己的错误问题进行收集。
小报要求:a4纸以上。小报的登记和排版应由学生自由创作。
评委:所有数学老师的交叉得分
1庄召会、杨静萍、郑凌负责小报和计分表的发放和发放
2、获奖名单电子**后期整理及上报:由伍婷、陈蓉负责
三。获奖作品的电子稿件将由张露、罗图整理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