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班8句霸气 篇1
人们常说,太极拳是文化拳,是智慧拳。这是指太极拳蕴涵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饱含无穷的哲理,需要我们在掌握拳架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去琢磨、去领悟。
我练拳的时间不长,太极拳对我来说还是刚刚开始。但是我感觉到,对太极拳不能仅仅停留在练习这个层次,要练习、思考、领悟;思考、领悟、练习。几方面结合起来,慢慢积累、慢慢进步,逐渐达到较高境界。我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下面一些肤浅的思考和体会,写出来,请拳友们指正。
(一)对太极拳的呼吸的理解
有人说练太极拳时,要做到呼吸和动作相配合,动作开时呼气,动作收时吸气。刘老师说整个练习过程中要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了呼吸自然慢、匀、细长。
我的体会是自然呼吸很好,如果太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动作容易呆滞,呼吸也容易不通畅,影响气血的运行。但是不讲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并不是呼吸和动作之间没有配合。实际上呼吸是自然而然与身体动作进行配合的。而且配合身体动作的.开合的,除了有口鼻的呼吸之外也有身体的呼吸,身体的这种呼吸体现为随着自然流畅的动作,身体的气息在体内和体表自由地流动、出入。我想我们如果按照拳理拳法不断正确地去练习,假以时日,全身气血非常通畅,就能达到这种呼吸和动作的自然配合了。
另外,有人说气沉丹田就是要时时想到把气吸到丹田里。刘老师说要意守丹田。我对此的理解是:人体气的力量是随着练拳的时日慢慢积累增长的,不是一下子就会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所以,练拳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把气吸到丹田里,太执着于气沉丹田反而容易生出身体的毛病。只要从思想上精神上注意到气在丹田这个位置就行了。"意之所致,气之所致也。"时时注意到丹田,气就能慢慢聚集上去,然后慢慢做到气的鼓荡了。
(二)对太极拳敛劲的理解
有一天早上练完一遍拳后,刘老师对我说:"要注意动作要敛,既要撑开成圆形,又要有敛劲。"敛劲?老师短短的一句话,但是我琢磨了好久。这应该是个什么劲呢?在动作中怎么领会呢?
几天前正好借了本老子的《道德经》,还没有怎么细读。晚上我随意拿起一翻,正好翻到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看了这一章,我心里似乎有个东西动了一下:难怪说太极拳是道家内家拳,原来祖师就是老子啊!老子说的这一段不正是太极拳的拳理吗?
我又翻了几页,正巧又翻到一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太棒了!我一下子豁然开朗:老师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在技击中动作太露了就会暴露自己的缺陷而遭到对方的攻击。看来我只想着要尽量走圆形,动作有些太露了,所以老师要我敛一些。
我理解这种敛劲还有松软中有紧的意思,如同橡皮筋,当拉长时,看似放松了实际中间有紧的筋条拉着,这个紧的筋条应该就是敛劲吧。有敛劲动作就不会太直、太张,就会如在水中,虽有阻力但自然流畅。动作放长的时候如同橡皮筋,动作收回的时候,如同弹簧。
我把这个理解又去问刘老师,老师回答:"动作出去时象推着千斤重,动作收回时象拉着橡皮筋。但是这些只是意念,形体还得松,松还得有下沉之意,所谓形松意紧也。"
(三)对松的理解
老师经常讲要松、松、松,杨氏太极的定型人杨澄浦老先生据说教拳时经常不说话,但是"松"字每天要讲上几百回。
到底什么是松,松有什么好处?怎样才能松得干净呢?我想这是我们学拳的一个关键,学好拳架后,能不能进步,进一步学得好不好,就看你松得好不好,能不能松得彻底、松得干净。
怎样才能放松呢?我的体会是:这种放松,第一步是在还没有开始练拳时就要在意念上、在心理上暗示自己要松下来;第二步是要做到肌肉、皮肤、骨节都放松,全身无处不放松。身心都放松了后才开始练拳的动作。在练的过程中也要始终保持松。
练了一段时间后我又体会到这种放松的更进一步的层次是,应该象佛教所讲的那样:松即是空,万物皆空。空,就是放下,把一切---功名利禄、儿女妻子、乃至自己的身体这个臭皮囊都统统放下。太极大师郑曼青先生说过"练太极拳难,难就难在自己的自我意识挡住了自己的进步,没有办法打通,这是太极拳最难的关头。"只有把一切都放下才能彻底放松,只有完全舍弃自己才能征服对手。这就是太极拳说的只有做到松,才能做到"舍己从人"。松到一定程度,在技击中,任何一个力量一打过来,也到不了我身上,都空掉了,而我只要稍加一点力就能把人打出去。
而从养生健身的角度,完全的放松也是极有利于健康的。我们可以结合人生的修养来练太极,把太极拳理用于生活中。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懂得松,懂得放下,懂得吃亏,中医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就是松、就是空、就是放下,就能带来健康,而健康就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琢磨太极拳、领悟太极拳理,把太极理论用于生活中,我想这恐怕是练太极的更大的收获吧。
太极班8句霸气 篇2
这学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因为高中学过一点太极拳所以以为有基础会很好学,但是开始学的时候发现很难做到动作标准可能是因为很久没打太极的原因了吧,也可能是现在学的和原来学的不同。但是自己仍占一定的优势。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更让我体会到太极拳的好处,后来终于找到感觉,打得有点模样了。
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的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编了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剑,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各种太极拳的基本风格和技术结构大同小异,运动方法上均要求心静意专,呼吸自然,中正自然,中正安静,柔和缓慢,圆活完整,协调连贯,轻灵沉着,虚实分明。太极拳除拳之外,尚有散打形式的太极推手,以及器械练习的刀、剑、等。 上第一节课时,老师当时在我们面前虽然只是比划了几个简单的动作,但当时就感觉到,原来太极拳不只是武术或者说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种美学,一种艺术.它如此自然和舒展,非常漂亮和洒脱.接下来我们投入到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学习,从起势,左右野马分鬃,一直到单鞭云手单鞭,由易到难,可渐渐的,高探马,又蹬脚,一直到最后的收势似乎没那么困难,后面的学习越顺畅。一直到最后能自己独立的打出一整套二十四式,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我在第一天练习预备式和随息放松时,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身上,旁边稍有动静就会分心,但是按照练习要求--吸保持放松态,呼放松手臂,开始时有点顾左就顾不上右,顾呼吸就顾不了站姿…..我就试着按要求站好姿式,保持正常呼吸,第一次呼气时先放松左臂,左臂放松下来,再在下一次呼气时放松右臂,因为心里总要这样想着,这样练习几天后,感觉集中思想并不是那么难了。
听了老师的话后,我才渐渐的体会出其要领,慢慢的不再是死记动作,而是思考着体会着前进。在课余时间,我也曾和舍友在楼道里打太极拳,虽然当时还没学完整套动作,自己做的也不算标准,但真的好好把动作做一遍就会有一些微妙的感受,最明显的就是练完之后手心和身上会出汗,还有就是练习时心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就好像只有自己存在一样,心里觉得很安逸,再加上阳光照在身上感觉从里到外都是温暖的,很舒服,感觉疲惫感都没有了,也不会犯困,变得很有精神,浑身轻松。
所以,我们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受益很多,一方面是身体的,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身体上,它即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一方面,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另一方面,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地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