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上册7篇#】按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教案可以反映老师的教学水平,您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都包含哪些内容吗?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通用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上册”的相关信息,我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收获颇丰!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上册(篇1)
秒的认识
1、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解决了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通过让学生体验1秒钟和1分钟的长短,帮助他们建立了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4、由于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在设计这节课时只注重了怎么让课堂“活”起来,没有考虑更多的措施让学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致使课堂显得有些乱。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正确书写格式。
3、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学生对于几时到几时的经过时间掌握得比较好,但对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的经过时间,分不够减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好,只有少数同学能够掌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学生都会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然而要他们说出计算方法,大多数学生不会表达。如35+34=?学生有的会说成是3+3=6,5+4=9,所以35+34=69。正确的表达是30+30=60,5+4=9,60+9=69,所以35+34=69。要让学生清楚十位上的3表示的是3个十,应该说成是30。
2、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计算方法比较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转换到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上。小部分学生似乎对口算并不感兴趣,仍然使用笔算,老师可以加以引导。
1、对于不退位的减法学生都会做,而退位减法有小部分学生容易出错,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减数的个位减被减数的个位。对于那些始终不明白计算方法的学生,可采用小棒图帮助他们理解。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教师引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像380+550这类题目,若将题目改为100+550,则会出现100+550=5500的情况。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来学习是好的,需要让学生注意的是两个加数要统一,如果前面有两个0不看,那么后面也得有两个0不看,若其中一个只有一个0,那么我们只能少看一个0,减法也是一样的。
3、学生虽然能较容易地将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迁移过来,但是在算理上就有些糊涂。有的学生会把“从百位上退1,是100”说成了“退1当十”,教师应该对学生讲清楚笔算法则。
估算
1、估算使计算更为方便,而有些学生将估算复杂化,先算出计算结果,再估算,这样失去估算本身的意义。
2、在估算时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把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3、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喜欢把算式的各数看成整百数来估算,有的同学喜欢把它们看成几百几十数来估算,所以就导致了估算结果有一些出入,这都是在正常合理的范围之内的。难就难在当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对比策略优劣的时候出现了迷茫的情况。
整理和复习
1、复习口算时,做完题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并说一说口算中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等。
2、复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可以让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复习估算时,要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符。
毫米的认识
1、选择大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学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这节课中,教师准备了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的物品,给学生留下了清晰、深刻的印象。同时把测量的物品都换成实物,为准确的估计提供条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只要认真、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2、重视估测,在测量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了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
通过让学生做估测练习,培养了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估测能力。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测量及其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自由测量,自主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分米的认识
1、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始终围绕学生的认知需求来开展,突出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2、本节课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以下三个层次:①从感性的认知困惑中鼓励学生参与。②从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引导学生参与。③从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参与。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不足:①学生动手测量时,应在课前指导测量方法。在教学分米部分所用时间过短,学生对分米的认识还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②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较小的长度单位这一部分没有让学生理解透彻,如果能让学生理解用较小的长度单位会更精确就更好了。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1、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对此概念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在哪里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过“千米”,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了1千米的概念。
2、考虑到学生对学校附近比较熟悉,所以教师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个地方到学校大约是1千米。通过学生的猜测、比较,得到:“从学校到幼儿园大约是1千米。”然后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通过猜一猜、说一说等活动,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了1千米有多长。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从而比较自然地认识“千米”。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1千米或几千米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
吨的认识和换算
1、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了解了 1 吨有多重。教材用了四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并感知,教师用课件加以呈现,使学生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长度、质量计量单位综合练习
1、通过整理,学生知道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五种,按从高级到低级的顺序排列是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通过整理,学生知道了常用的质量单位有三种,按从高级到低级的顺序排列是吨、千克、克。
3、通过本节课的概括和总结,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和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1、通过情景图引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主题图,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培养了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
3、笔算加法是有法则的。但计算法则不是对学生做的规定,而是学生对计算方法、要领的理解与把握。在学生探索出加法笔算方法并做了练习之后,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总结加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用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合理性,以及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的必要性,从较为抽象的层面上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1、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探索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有机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教学风格,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2、在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向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迁移,因此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尝试并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了创新意识,获得了成功参与的喜悦,也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加法技能的掌握。
三位数减三位数运算及验算
1、注重知识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一定的计算技能,而且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好地落实了过程性目标。
2、本课时教学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创设了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对新知识的探究中,采用以旧带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同时运用合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但在学习评价上还做得不够,评价比较单一,语言的激励性还不够,因此缺乏一种感召力,今后应更加注意评语的激励作用。
解决问题与估算
1、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2、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不必做过多的铺垫,不用多余的提问、引导。
整理和复习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并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对学生的书写还应强调。在教学中,注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不过在评价中还应更注重细节,比如,学生书写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自己在练的时候,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真正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在现实素材中,在自主探究中,在讨论交流中,感悟倍的意义;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主动发展。
2、通过多种渠道(耳听、手动、眼看、口动)、多种形式巩固并加深对“倍”的理解,问题带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从发散思维中寻找规律,使学生的思维水平进入更高一个层次。
3、整节课的新知识不是老师强加于学生的,是学生通过旧知识的牵引,主动获取的,体现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倍”是乘法的重要含义之一,要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思维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注重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通过从形象到抽象的层层递进练习,提供了一个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认知,去反思,去巩固,去运用,去发展新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小学数学中大部分学习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基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学习的素材,使他们感受到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知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数学活动。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了做的过程,学生对“倍”这个概念不仅认识了结果,而且借着直观教具,在做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倍”的含义,创造了倍,自然就理解了倍。还培养了学生操作、观察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学习数学,以旧引新。在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情景图以旧知乘法作为学习基础来学习,达到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简的效果,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在教学“倍”的概念时不急于引出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而是先进行概念的巩固,让学生在掌握了“倍”的概念后再去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新知识就会学得比较扎实。
口算乘法
1、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希望学生在数学交流中不断地讨论、表达,在讨论、表达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教学过程中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尽可能地选择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理解、掌握的算法,二是有效构建了算法模型。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1、通过编口算题的环节,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奠定了基础,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应用能力。
2、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强化了算法的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梯式的练习中,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的热情,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过乘法,而且刚刚学习过不进位乘法,所以学生在这方面有足够的经验,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算出结果,但大部分学生都很难说清楚算理。
2、通过让学生摆小棒计算、组织交流、作品展示等活动,让学生达成共识,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迁移,获得了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了优化,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这是一堂计算课,通过对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了对乘法法则及其算理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在错误中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但是有的学生在计算结束后忘了将“0”拖下来占位,这是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
解决问题
1、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估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了学生在估算时根据具体问题选择策略的能力。由于有了前面的学习,本科教学对于估算的方法学生们马上就能找到,培养了学生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的情境和空间成为本节课的突破口,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做一做,算一算等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好数学的动力。
整理和复习
1、通过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因此,在板演题中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
较高。数字编码
1、教学设计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运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汇报和课后运用知识的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课堂汇报气氛活跃,学生学到了许多与编码有关的知识,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和无限性。
2、教学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通过上网、咨询、调查等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编码的知识,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编码。这些编码都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它们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数字编码”这一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
3、本节课注重理解与运用。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编码的知识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归纳编码的好处以及编码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编学号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字编码知识给全校学生编学号,学生得出了内容一致、形式多样的学号。这让学生亲身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互补,感受到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来学习数学。
四边形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获得简单平面图形的直接经验。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观察数学课本、图片是什么形状的,使学生初步感知概念,使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后,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先开展自主学习,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了解、体会这两种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的过程,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汇报时,各学习小组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主动建构这两种图形的特征做好了铺垫。
周长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将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概念的形成做好准备。
2、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3、让学生通过“描一描、量一量”等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类似的问题,理解计算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求各条边的长度之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让学生经历理解周长的概念的过程,并在其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感知知识,并为求周长做铺垫。
2、让学生在优化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多种方法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认识几分之一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动手折叠、观察等数学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合情推理能力。
3、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数学思想,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使学生初步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在积极寻求“分数含义”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认识几分之几
1、教学中运用知识的迁移,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肯的评价,真诚的鼓励,引导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情满怀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品创建分数,学生劲头高涨,人人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合作氛围融洽,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分享学习成果,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3、在巩固练习阶段,通过由易到难的梯度式习题把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又吸引到了某一焦点,使得松弛的弦再一次绷紧了,在练习中加强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又通过整理、总结,使本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但由于在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为了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不少时间,使最后的练习及总结稍显仓促,时间上安排不太妥当。
分数的简单计算
1、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吃西瓜的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个西瓜就是“1”,再转换到分数的概念上,用“几分之几”为单位来计算。分别改变不同的条件,让学生自由编出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计算题。通过分数的意义来理解如何进行加减计算,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2、通过反复说几个几分之几加几个几分之几等于多少,或几个几分之几减几个几分之几等于多少的练习,使学生明白了算理。
3、这节课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理解性地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分数的简单应用
1、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亲身体验,切实体会分数的意义,真正认识到单位“1”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是一种物体的总数。只有深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2、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知识真正地在师生互动中,学生得到理解、接受并掌握起来,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集合
1、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用集合圈来解决问题的价值,又能让学生掌握使用集合图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最后的巩固、拓展题的呈现,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
2、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图形、算式和文本的有效结合。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充分发挥集合图的作用,但同时加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通过站一站、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等方式让学生既沟通了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联系,又体会到图形、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建立数学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3、本节课是在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困惑点的基础上,寻找了一条符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途径。首先从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出发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服务。教师只有课前知学,然后才能知教。然而怎样去知学?又怎样去知教?是需要课前花足时间去思考的事。
练习二十三
1、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基本数学知识”的传递和“基本数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思考力的培养;注重过程中经验的积累;注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枯燥的数学赋予生活的气息,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本节课是在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困惑点的基础上,寻找到了一条符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途径。
成长小档案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地重复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自我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
2、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知识点,讲述解决问题的想法等。
3、复习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优秀的学生才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抓住这次重要的机会,都能有所提高。
练习二十四
1、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上册(篇2)
在面积这课的教学之前,听了许多节课堂观摩课,在他们的课堂组织中都大同小异,特别是在导入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都是把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这个概念进行整体感知,理顺什么叫做物体表面,什么又是图形大小,无不利用课桌,橡皮,文具盒,黑板,身体某些部位等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让学生通过看、摸等亲身体验表面与图形,引出面积的定义,学生基本上能够对面积的概念有个深刻的认识,虽然看到在亲身体验学生做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漫不经心,但可以想象学生那时的活动体会是心理安全的,是对老师的课堂放心的,是纯真的,唯美的,但我在想,我们的教学大讲创新,讲与时俱进,培养时代特色的新一代,我们这节课难道就只能这种模式吗?
在此我做如下思考:到底是我们的课堂资源开发的差不多了,教室学生的生活资源开发完了,还是我们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的确教师内,我们能面对的就这么多,那么在此如何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这堂课上,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我随手拿了三个本子,一个听写本,一个作业本,一个硬壳笔记本,先对学生展示听写本和作业本,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能马上说出作业本大,再请学生说说根据,学生能够得出因为它的表面大,所以作业本大,然后给学生出示正面大小一样的笔记本和听写本,学生能够马上说出笔记本大,因为厚,找动侧面这个表面,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明白面积就是物体表面的大小,然后在组织学生自己到身边找面积,再根据学生的讨论,语文书的封面和数学书的封面作比较,得出数学书封面大,老师提出异议,语文书大,和学生进行辩论,引出因为语文书封面图案大,得出面积就是图形的大小,再让学生到身边去找找。
这样子,不仅让学生自主到生活中去感悟认识什么是面积,而且有效的形成参照物,感知形成面积的概念意识,并与学生设置悬念,一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自主学习,完成了小学的学习以培养认识世界为最终目标的目的。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上册(篇3)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我结合“地砖的周长”这一情境引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因为有了学习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经验,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我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探究中展示自己。对周长的计算,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学生易于理解,学得也容易。
其次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在活动中学生亲自感知、亲身体验。教师能够充分提供给学生机会,使学生在激烈的讨论、大胆的汇报中产生一种成就感。学生在活动中亲自感知,亲自体验,使得课堂真正做到活动化、自主化,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中将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预设轨道、限制学生思维空间的弊端。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数学知识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巩固练习要敢于放手学生独立思考和解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图形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现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决问题,不要害怕错误。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我在教学中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节课容量虽然大,但有些慌,给学生充分动手和独立思考的时间有点少;课堂中,还要加强培养学生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质疑;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审题的习惯。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上册(篇4)
《除法》的教学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中除法的初步认识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何为平均分的基础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知道除法。本单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而本课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孩子们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本课的教学至关重要。本课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
除法有两种意义,因此本课我分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将两种意义分开教学。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动手操作,对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的结论印象也更深刻些,所以为孩子们准备了小棒作为学具,第一课时是除法的第一种意义,等分除法。孩子们在学习平均分的时候,已经了解了平均分的多种方法,让孩子们分组将12平均分成4份,孩子们在组内操作都很活跃,选择了自己比较喜欢的方式,达到平均分成4份的目的,紧接着就引入除法算式,将12平均分成4份可以写成除法算式“12÷4”,这种除法的意义孩子们掌握的很好,也知道了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来做。
但是引入第二课时除法第二种意义的教学时,难题出现了,孩子们对于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的结论能轻易得出,但是却不甚理解这种包含除法的意义,可能受了第一意义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我要求说出包含除法的意义时,不少学生仍是用了第一种除法意义。因此我结合例题对例题所给的数学信息及得到的结论各个数字的意义都又做了详细的解释,并找很多孩子对数字代表的意义,20是竹笋的总数,4是每一份的个数即每份数,我们所求出来的就是可以分成的5份,并就把20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的意义让孩子们反复理解记忆,大部分的孩子有了思想的转变,能够分析出题目所给的信息每几个为一份求份数的可以用除法计算。
我们学习除法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我发现运用实例更能让孩子们加深理解,所以在实例中分析,融入知识的学习,并还给孩子空间,让孩子们自己说,是很好的方式,就部分孩子对这两种除法意义的了解还是不够清晰的问题,仍需要在生活实践中给孩子们不断渗透。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上册(篇5)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在教学中,我力图做到。
一、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1、通过老师拨钟面,帮助学生认识一天是如何开始的,又是如何结束的。一天时针会绕着钟面转两圈,所以一天有24小时。
2、通过课件显示0时24时每一个时刻的出现,变抽象为直观,学生明白了24时记时法的来历,理解了这节课学习的课题。
二、紧密联系生活加深学生感受
1、老师拨钟表的环节,学生不但要看钟面说出时间,还要说说这一时刻自己通常在做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每天做某件事情的大概时间,把日常生活与时间联系在一起。
2、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你都发现哪儿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了,接着老师出示课件,通过画面呈现,学生知道邮电、交通、广播和电视等一般采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三、通过观察、对比,引导学生发现
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几处观察、对比点。
1、仔细观察钟面(出示课件),想一想钟面外圈的数和它内圈的数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就会有:内圈的数加12就是外圈的数;外圈的数减12就是内圈的数;外圈的数比内圈的数多12这样的发现。
2、学生观察、对比用普通记时法记录的一天24小时的表格,会发现112的数字各出现了两次,前面有时间词加以区分
3、通过列表的方式,将普通记时法转换为24时记时法后,学生又一次通过观察和对比,可以得出:普通记时法要用时间词区分,24时记时法不用时间词;普通记时法用的数是112,重复了一次,24时记时法是用用的数是024,分别只用了一次;第一列表(前半天)普通记时法有时间词,24时记时法没有时间词,数一样;第二列表(后半天)普通记时法有时间词,24时记时法没有时间词,数不同,24时记时法都是用普通记时法的数加上了12诸如此类的发现。虽然此处学生的表达还不能做到清晰、完整,但他们知道如何转换,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而这几处观察、对比点的设计,也正是为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服务的。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上册(篇6)
《口算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68~69的内容。它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观察探索、分析的能力,在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一、复习旧知,孕伏铺垫
通过口算,填空等形式进行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了必要的铺垫。本节课重点是学生能说出口算时的算理,这些复习题就是为学习重点做铺垫。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游乐园得游乐项目作为教学资源,学生根据情境的内容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由问题列出10乘5这一新授内容,而不是由老师给出问题和例题,完全是由学生主动提供的。学生在试算10乘5时有的直接算,有的用加法列式计算,有的口算,有的笔算,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也随之变化。我则及时结合实例,展开讨论:怎样使计算正确率更高而且计算又方便呢?让学生感悟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及各自的`特点,从而在鼓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注重计算策略的优化选择。为了验证优化方法的正确性,我又结合学生回答,及时动态演示小棒图,数形结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算理。在教学完10乘5后,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然后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让学生独立解决几百乘几,几千乘几的计算,在独立思考乘法的方法时,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并进性讨论与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总结出口算乘法的方法。
在这一环节的最后,设计了探究规律,出示了两组口算乘法题,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探讨发现知识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学习。进一步体会口算乘法的算理。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在练习设计中,我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巩固应用以及拓展思维等层次性的练习。同时采用形式多样的形式,如学生喜欢的三轮车,火车,爱喝的饮料等活动,使学生做得愉快,练得开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活动,有助于反馈学习动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练习时有层次性。
(1)当学生初懂算理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练习,让学生反复地说算理,从而达到学生逐步掌握算理。
(2)当学生掌握算理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从练习中得出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规律。
1、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2、实行弹性教学,以后要把教材的习题处理作为课题来研究,在练习设计中力求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
3、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
4、在学生掌握算理以后,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提高的题来做,如:20×30= 200×30= 5000×60= ×800= 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地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更加开阔自己的思路。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有很多不足,但我始终是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心态,全程参与数学教研活动,我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为了让以后的每节课遗憾能少一些,我会持之以恒,学习学习再学习。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上册(篇7)
很荣幸,我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我执教的是xxxx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分数的认识》。根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我把这节课分为三个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指出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用折一折、画一画数学活动表示出几分之一。
3、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数学活动,感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了做到教学评的一致性,我设置了三个评价环节。
任务1: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找学生上台书写并读出分数。
任务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用正方形的纸片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涂一涂等活动表示出四分之一。
任务3:提问学生还会用折纸表示几分之几。
都知道,《几分之一》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教材提供了情境图和操作活动。课标中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所以,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设计了一个拍手游戏。通过月饼的分配问题引发矛盾冲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用拍手不能表示出结果时,就自然地引出了分数。这一学习过程自然又流畅,学生不知不觉经历了分数的产生过程,并积极地创造分数,体会了分数的优越性。
但是也是暴露出了我的一些问题,根据后面教学的时间进度来看,我的导入的时间有点长。
根据二七区的“多彩”教育,我的数学课堂也是设计了多种方式的学习。通过多种数学活动,希望学生初步理解了分数各部分的含义,的认识是理解其他分数的一个基础,以的认识为突破口,采用联系生活、多重感知的方法。最后通过学生折纸创造分数,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对于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体会,学生能在动手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
但是在学生的反馈中,折一折,涂一涂中,有学生不知道涂哪里?那是因为学生一看四块儿都是四分之一,不知道该涂哪里?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个是四分之一,那一个也是四分之一!不知道该画哪一个。
这个时候我就是缺少自己教数学上的机智,应该立马看出来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指出来的!我们任意一个都是我们的四分之一,所以,涂哪一个都对!
另外,在上大班级课程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声音洪亮!
今后,我将改善自己的不足。通过多听课,多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和课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