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2024-10-27 10:02:18

【#实用文#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作为教职工,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教学设计准备工作,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计划来提高教学水平,确保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2)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

过程与方法

(1)教材以“问题串”的形式,揭示方程与函数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不同数学知识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通过“做一做”引入例1,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与态度

(1)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对应关系中,在体会近似解与准确解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精神.

(2)在经历同一数学知识可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变式能力.

教学重点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2)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和数学转化的思想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学具:铅笔、直尺、练习本、坐标纸.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引导(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回顾知识)

内容:

1.方程x+y=5的解有多少个?是这个方程的解吗?

2.点(0,5),(5,0),(2,3)在一次函数y=的图像上吗?

3.在一次函数y=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适合方程x+y=5吗?

4.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的图像相同吗?

由此得到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像有如下关系:

(1)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2)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方程组的解与图像之间的关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内容:

1.解方程组

2.上述方程移项变形转化为两个一次函数y=和y=2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分别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像.

3.方程组的解和这两个函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有什么关系?由此得到本节课的第2个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和相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

(1)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转化为求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横纵坐标;

(2)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可以转化为求这两条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联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和图像法三种.

注意:利用图像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近似解,要得到准确解,一般还是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第三环节典型例题(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

探究方程与函数的相互转化

内容:例1用作图像的方法解方程组

例2如图,直线与的交点坐标是.

第四环节反馈练习(10分钟,学生解决全班交流)

内容:

1.已知一次函数与的图像的交点为,则.

2.已知一次函数与的图像都经过点A(—2,0),且与轴分别交于B,C两点,则的面积为().

(A)4(B)5(C)6(D)7

3.求两条直线与和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4.如图,两条直线与的交点坐标可以看作哪个方程组的解?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

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总结有关知识、方法: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关系;

(1)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2)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2.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1)方程组的解是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2)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是对应的方程组的解;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3种:

(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

(3)图像法.要强调的是由于作图的不准确性,由图像法求得的解是近似解.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习题组(优等生)1、2、3B组(中等生)1、2C组1、2

附: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篇2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 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2、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反映现实世界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渗透将来未知转达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问题。

2、彻底理解题意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刚与小玲一起在水果店买水果,小刚买了3千克苹果,2千克梨,共花了18.8元。小玲买了2千克苹果,3千克梨,共花了18.2元。回家路上,他们遇上了好朋友小军,小军问苹果、梨各多少钱1千克?他们不讲,只讲各自买的几千克水果和总共的钱,要小军猜。聪明的同学们,小军能猜出来吗?

二、建立模型。

1、怎样设未知数?

2、找本题等量关系?从哪句话中找到的?

3、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写答案。

思考:怎样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比较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谁更容易?

三、练习。

1、根据问题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甲、乙两数和是40差是6,求这两数。

(2)80班共有64名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求这个班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3)已知关于求x、y的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求a、b的值。

2、P38练习第1题。

四、小结。

小组讨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哪些基本步骤?

五、作业。

P42。习题2.3A组第1题。

后记: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划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让学生实践与探索,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配套与设计的应用题

难点:寻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看一看:课本99页探究2

问题:1“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是1:1、5”是什么意思?

2、“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比为3:4”是什么意思?

3、本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提示:若甲种作物单位产量是a,那么乙种作物单位产量是多少?

思考:这块地还可以怎样分?

练一练

一、某农场300名职工耕种51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种植植物每公顷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及投入的设备奖金如下表:

农作物品种每公顷需劳动力每公顷需投入奖金

水稻4人1万元

棉花8人1万元

蔬菜5人2万元

已知该农场计划在设备投入67万元,应该怎样安排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所有职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资金正好够用?

问题:题中有几个已知量?题中求什么?分别安排多少公顷种水稻、棉花、和蔬菜?

教材106页:探究3: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公路运价为1、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97200元。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用加减法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进一步理解解方程组的消元思想,渗透转化思想。

3.增强克服困难的勇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把方程组变形后用加减法消元。

教学难点

根据方程组特点对方程组变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二、新课。

1.思考如何解方程组(用加减法)。

先观察方程组中每个方程x的系数,y的系数,是否有一个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能否通过变形化成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怎样变形。

学生解方程组。

2.例1.解方程组

思考:能否使两个方程中x(或y)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呢?

学生讨论,小组合作解方程组。

提问: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有哪些基本步骤?

三、练习。

1.P40练习题(3)、(5)、(6)。

2.分别用加减法,代入法解方程组。

四、小结。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法,代入法有何异同?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篇6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的延续与深化。很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均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而得以简化,如: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去建设工地参加实践活动,男同学戴白色安全帽,女同学戴红色安全帽,在每个男同学看来,红白安全帽一样多,而在女同学看来,白色安全帽是红色安全帽的2倍,问男女同学各是多少名?——这个问题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有两种解法:(1)可设男同学x名,则女同学(x—1)名,根据“男同学人数=2(女同学人数—1)”这个等量关系可列方程:x=2×[(x—1)—1];(2)设女同学y名,则男同学2(y—1)名,根据“男同学人数—1=女同学人数”这个等量关系可列方程:2(y—1)—1=y。如此解决问题比较“绕”,数学的特点是“趋简”、“趋明了”,于是促生了“寻找另外的简捷的办法”的欲望。

由于本题有两个等量关系:男同学人数=2(女同学人数—1)、男同学人数—1=女同学人数;两个未知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如果设男生x人,女生y人,可以得到两个方程:(1)x—1=y,(2)x=2(y—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须寻找满足两个方程的x、y值,于是就延伸到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一旦提及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生自然会隐隐约约地想到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于是引导学生观察、联系、联想,可以“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课程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学生们经过思考争辩,最终达成如下意见即可视为完成教学任务:(1)列一元一次方程时,需要将其中的一个量用含有另一个量的式子表示出来,也就是说,寻找相等关系容易,列方程要相对困难一些。(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只要找出相等关系(2个)设未知数(2个),就可以较容易地列出方程组,所以列方程(组)相对简单,而解方程组要难一些,顺着这种感觉,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如何便捷地解方程组就成为当务之急了。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篇7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在此之前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解方程的步骤,为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了本节课为后面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做下铺垫。因此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与类比学习能力。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学生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理解较为容易,找出方程组的解,相对来说有难度,需要教师多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了解它们的解,能正确地找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提升类比学习的能力、培养探究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以及方程与方程组的解。教学难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探究。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导入:展示篮球联赛图片,给出评分标准。并提出问题:这个队伍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追问:用列方程解决问题,题中有几个未知数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利用篮球联赛的图片导入,并讲清楚评分规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展开学习。

活动一:学生尝试列方程解决问题,看看在列方程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学生分析题意,发现有未知数,可以使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当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时,他们会发现,胜负的场数都是未知的。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要求的是两个未知数,能不能根据题意直接设两个未知数,使列方程变得容易呢?学生在这样的提示下会有一定的想法,但对于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教师板书表格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题意,发现题干中包含的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得到两组关系式并设出未知数完成表格。

活动二:学生观察两个方程特点,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并试着下定义。

在这里学生通过类比学习,能够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后,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就可以很好的展开了,对于本题列了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师生共同总结出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列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要解决篮球联赛的问题,就要求出方程组的解,接下来进行第三个活动。

活动三:完成表格,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为例。小组合作,找出几组整数解,并观察哪一组解也符合另一个方程。

在这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先将问题简单化,先研究一个方程的解,找到几组解后,再看哪一组解也符合第二个方程。也就是两个方程的公共解。教师给出表格,小组在进行合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结合题意,两个未知数应取正整数。填完表格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二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

教师继续追问,哪一组的值也满足第二个方程。师生共同总结出什么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得到方程组的解,回归情景得出实际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活动展开本节课,不仅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还能通过小组活动、类比学习等活动丰富课堂。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练习:对下面的问题,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找出问题的解。

加工某种产品需经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每人每天可完成900件,第二道工序每人每天可完成1200件。现有7位工人参加这两道工序,应怎样安排人力,才能使每天第一、第二道工序所完成的件数相等?

设计这道题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补充纠正。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思考除了用列表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还有什么方法能找出解,能不能将它变成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设计意图:本节课学生通过列表观察得到了方程组的解,作业设计为让学生思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并提示能不能把它变成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下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上一篇:2024平安夜200字(分享11篇) 下一篇: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分享10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