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初二教案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怎么写(汇集7篇)#】身为杰出教师,备课是必然之举,编写教案可积累经验,提升教学水平。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二教案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怎么写 篇1
一、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分解:
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②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③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课标分解:
①了解地壳内部的物质——岩石的分类,
②了解三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③理解三大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间及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循环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本章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动力。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内力;二是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的外力;三是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即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构。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②.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判断和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②.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 ——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②.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②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教学难点:
①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②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三、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
二中大部分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而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全面理解内外力作用以及二者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才能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流水的外力作用方式,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习能力
教材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需结合材料、多媒体进行展示、模拟。
3、学习动力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了四川大地震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亦迫切需要了解四川地震的原因,并推及我国西藏与世界其它地区产生地震的原因,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中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与交流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本节的教学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分析并结合资料,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地理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所学地理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如分析四川地震的成因。
2、比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法,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寻找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本节课对比分析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的过程当中相互交流,理清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地理思维的形成。
4、多媒体教学法:本节课的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通过电教手段模拟演示,边演示边启发,化抽象为具体,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5、读图分析法:学会读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会学生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必须贯穿整个地理教育的过程。
五、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将课本与案例相结合,举一反三。
讨论探究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
观察对比法:应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六、教学设计
(一)理论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四段式”地理教学法》进行教学。即激趣设悬的引入阶段,目标题目化导学阶段,知识系统网络阶段,信息反馈与控制阶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作为教学理念,它不仅从教学模式有根本性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与传统教学在教学理念上的区别,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由原来被动(要我学)转变为主动(我要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传统达到地位转变成了现在的主导地位。
初二教案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怎么写 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能够用实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地貌。
2.能够通过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提升读图析图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难点
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形成地表形态的力量除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力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外力作用概念、能量来源
教师提问
1.外力作用的概念。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
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转承过渡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四种方式,那这四种方式到底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接下来我们具体一一学习。
(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
教师讲解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图片展示教师出示风化示意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风化的过程
转折过渡风化作用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外力作用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展示教师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展示给学生:一个托盘,一杯水,一杯沙子。紧接着开始描述实验过程。把托盘倾斜30°,然后把沙子放在托盘顶部,再把水从沙盘顶部慢慢倒下。学生观察实验,并说明实验现象。
学生总结水把沙子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山下,最后在托盘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
教师引导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另外三个表现形式: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2.侵蚀作用
教师讲解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观察到的,流水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就叫做侵蚀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只来源于流水,风力、冰川、空气也都有侵蚀作用。
图片展示风蚀蘑菇、海蚀陡崖、冰斗或U型谷、角峰等地貌景观片。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侵蚀作用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地貌,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刚才的小实验上来。流水把沙子侵蚀下来以后又怎么样了呢?把沙子带走了,这就是搬运作用。
3.搬运作用
教师小结除了水以外,风也具有搬运作用,尤其在沙漠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也很显著。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4.沉积作用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被水冲下来的沙粒,其大小和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
转折过渡除了流水的沉积作用能形成冲积平原外,风力的沉积作用给人类又带来了什么呢?
图片展示堆积地貌——新月型沙丘图片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启发提问以上就是外力作用的四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教师总结风化为侵蚀提供了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了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的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不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他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结合在一起。
教师总结在黑板上展示外力作用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外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记忆更加深刻。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梳理本节课重点内容。
作业:搜集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类型的图片。
四、板书设计
初二教案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怎么写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4.提高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建议
1、“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教材分析
关于人口的密度问题,首先,教材给出一道计算题,甲、乙两城市,面积2000平方千米。甲城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要学生算出甲、乙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多少人?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即算出两城市的人口密度。配上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通过列表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人口密度,使学生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之大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图,理解图例上的人口密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的分布的情况,主要是通过阅读世界的人口分布图获得。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进一步参考“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这些地区从自然条件上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2、“世界人口的迁移”的教材分析
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一、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为了生存和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美洲大陆发现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征服并移民欧洲和地中海;阿拉伯人移民北非;美洲大陆发现后,主要从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和亚洲向外移民)三、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通过“想一想”提出问题,(大批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什么影响?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各有什么特点?
3、“世界的人口”的教法建议
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
引导学生积极活动,读课文转载的一篇报道,了解什么时候地球上的人口突破60亿。通过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每增加10亿用了多少年?用读出的数据,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如何?量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世界各大洲口增长率图,哪个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哪个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通过以上的读图计算,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人口增长和分布现状。
人口的迁移,可用通过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形式讲授。对于科技移民和劳动力输出对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这部分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最后,通过计算题,算出甲乙两城市的每平方千米的人数,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出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最大?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结合世界地形图,做对比,展开讨论,找到影响他们分布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
4、“世界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增长”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活动不断改造自然;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延缓的作用。本节中讲述了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迁移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是认识人口数量动态的重要指标,人口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明热口增长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
人口的增长,教材先用1999年10月13日《某报》的一段报道,点明世界的人口数量。用“世界人口的增长示意图”显示,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阅读这个示意图明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人口的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然后提出人口增长是如何算出来的,提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最后用“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各大洲的柱状图,说明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的差异,非洲最高,拉丁美洲次之,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用“读一读”的形式,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极限。
初二教案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怎么写 篇4
教材分析
1、本章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3、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有严重的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
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列表比较法,空白图指认法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初二教案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怎么写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分析我国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去发现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是一种资源,能为人类提供便利,培养综合分析资源的整体意识。
【重点与难点】
1、地势的主要特征;
2、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有一首词这样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怎样从地理的地势角度来理解“大江东去”?有的同学会回答可能是因为地势西高东低。这种说法对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的地势。
二、新课学习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1、地势的概念: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
2、地势的特征
读图,自西向东,海拔高度如何变化?(越来越低)
地图中表示不同海拔高度的颜色是否有明显的地域变化?(有) 深色集中在哪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深色在西部,浅色在东部) 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每部分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第一部分:4000米以上;第二部分:1000米~2000米;第三部分:500米以下。)
这种高低地势,就像阶梯一样分布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阅读小卡片:(多媒体展示)
拓展延伸: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多媒体展示) 3、三级阶梯的名称、位置、地形
活动:读图
参照图册在图中绘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大致界线。(如图) 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三级阶梯的名称。(海拔最高的为第一级阶梯,其次为第二级阶梯,最低的为第三级阶梯)(如图)
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自然延伸到海洋中的部分,是大陆架。
每一级阶梯的地形以什么为主?(第一级阶梯:高原、山地;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
想一想:图A和图B,哪一幅图所显示的是我国地势的特点?(见多媒体) 我的解释:我国地势不但西高东低,而且呈阶梯状分布。
4、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的影响
(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西高东低有利于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形成降水;东高西低则会阻碍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2)地势对水利的影响
读图,说说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阶梯交界处)
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
(3)地势对交通的影响 向东流的大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 拓展延伸:黄金水道——长江(多媒体展示)
(4)地势对经济的影响
东部地势低平、人口稠密、农业条件好、交通便利,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活动:探索
这条河为什么叫倒淌河? 视频:倒淌河成因
三、课堂练习
1、下图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B)
2、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阶梯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和山地,B阶梯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和盆地。
(2)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暖湿的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
1、教材65页复习题1。
2、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我国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1课时)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地势的概念 地势的特征
三级阶梯的名称、位置、地形 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的影响
初二教案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怎么写 篇6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2、 重点、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二、教法分析(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空间分布思维的特点,主要运用powerpoint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集录象、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复习课,知识容量大。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一开始,我先安排了一组各个地形区的图片,并配上文字说明,展示各个地形区的特征。这个,既让学生有了对各个地形区的感性认识,有能掌握了其特征,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有节省了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然后让同学回答,世界上有哪些地形区,导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来。然后进行山脉的复习。在这里特别说明的是,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打破了课本上的顺序,把地势的特征
放在了后面,这样更能体现由简到易的顺序,避免了知识倒挂,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关于山脉的学习,教师利用课件,教师鼠标指图按走向说学生说出我国五组山脉,并让学生反复练习,并进行记忆。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记住了山脉名称,在进行地形区的学习就容易多了。教师利用课件指出各个地形区的位置,并让学生说出其特征。然后安排学生填表,填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并加深记忆。然后,拓展延伸一下,山区的概念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情况。
复习完了地形区,在复习地势。所谓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在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海拔高度,请同学们看图中的陆高海深表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如何用图更好地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用北纬32°纬线地势剖面图,在这幅图上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并能够看出呈阶梯状分布,而且是三级阶梯状分布。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二部分。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是对我国地势特征的一个完整的描叙。然后讲叙三阶梯分界线。通过看图我们可以看到图上的颜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棕黄色一个部分,实际上这就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海拔在4000米以上;绿色一个部分,实际上这就是我国地势第三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中间的浅黄色部分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海拔在1000—2000米。我们明确了阶梯的界线,再来分析一下阶梯内部的地形区。第一阶梯主要是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组成,第二阶梯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第三阶梯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
复习完了地势特征,在研究地势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巨大。有利于产生降水,沟通东西交通,河流西流,产生丰富的水能。
最后,教师领导学生小结,通过典例剖析,讲清做题规律,学生进行当堂训练,轻松掌握本节内容。
本节课通过复习,课堂达标率很高,是一堂高效的优质课。
初二教案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怎么写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世界主要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2、能够判断常见外力作用的表现
3、比较解释流水作用、风力作用的侵蚀与堆积,并能举例说明。
4、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应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提前预习关于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部分的内容,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并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总结与反思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见解。学会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念,初步树立正确
的环境保护观与科学发展观。
2、结合家乡实际,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外力作用的表现、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教学难点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问题解决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内容,通过提问与读图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组不同外力作用类型的图片,请同学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各外力作用的表现。
[学习新课]
一、流水作用(侵蚀、堆积)
首先,阅读课本结合课件,对外力作用有宏观认识,教师结合图片介绍各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过渡到流水作用。
其次,分别从流水侵蚀与侵蚀地貌、流水沉积与沉积地貌,并请同学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对河流地貌内容具体分析。
二、风力作用(侵蚀、沉积)及冰川海浪侵蚀作用
类比流水作用的侵蚀与堆积作用直接分析风力作用,利用课件结合主要风力作用图片分析风力作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结合课本知识窗对冰川、海浪的侵蚀作用与地貌进行分析,并介绍主要概念,主要以理解为主。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也有很大影响,在外力作用的基础上加入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分析积极与消极影响。
最后在课堂结束前由教师总结本节课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地理研究能力。
3、联系生活实例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
[归纳总结]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相关习题检测。
[布置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相应作业,并做好总结与下节课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