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2025《桃花源记》读后感

2024-10-17 11:38:07 《桃花源记》读后感

【#实用文# #2025《桃花源记》读后感#】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12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桃花源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1

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总是令人神往的,那里景色优美,民风淳朴。

故事从一位渔人“忘路之远近”开始,我们可以设想下,若我们就是那位渔人,当自己在外迷路时,心情定是慌张焦虑的吧?可当自己眼前忽然现出一片落英缤纷的桃花林,是否喜出望外呢?当我们走到林子的尽头,碰到了一座小山,走入极其狭窄的小口时有我们何曾没有失望过呢?可上天又像跟我们开玩笑一般,将我们带入了那如同人间仙境般的桃花源,我们此时的心情又恢复成欣喜甚至是狂喜!

这一路上的经历虽然是作者寥寥几笔叙述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渔人的心情定是一波三折的:由焦虑到欣喜,再由欣喜到失望,再由失望到狂喜……

而生活不也如此么?总是将人逼到最低的谷底,然后再让人们发现谷底中又是一番新的天地。生活中总有让人苦恼甚至痛苦的时候,可生活却也会在人们不经意间带来惊喜,只要人们继续走下去,继续抬看头走下去。若渔人没有继往前探看,他又怎能发现那令人神往的桃花源呢?若是我们因为眼前高山而放奔,又怎能看到山后那一片广阔的天地呢?若我们因为挫折痛苦而放弃,那我们又怎能体会到痛苦之后成功的成就感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被困难阻挡时不要轻言放弃,我们要坚持下去,待到那挫折之后的“桃花源”!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2

“读过一篇好文章,像交了一个益友。”只有你真正排除任何杂念时,你才会深有感触。

《桃花源记》是一篇好记叙文,它是我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所记的,是一幅反对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美好大理想图景,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

人们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作者在描述桃花源时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就是人们向往的朴素、勤劳、和平的生活。没有秦时的战乱,怎能逃到桃花源呢?

面对当时战乱黑暗的社会,陶渊明和刘子骥却消极避世,被困难打倒而没有勇敢面对,并克服困难。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各割据势力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杀害晋恭帝,这引起陶渊明的不满,加深他对社会的憎恶。但他只能撰写此文,抒发情怀,无法改变现状,于是虚构了人情淳朴、安静自足的与黑暗社会相对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是意境、境界、乐园。这种理想虽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批判了黑暗社会,但难以实现。如果现实中的人也能像桃花源中人那样的话,梦想将变成现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味地沉浸在桃花源的寂静与和平中是不行的,困难总在风雨中,彩虹总在风雨后。

每个人心中的桃花源多姿多彩,我的桃花源更是绚烂无比:有桃花,有麦香;有田园,有书海;有吃苦,有乐观;有真诚,有奋进;有家人,有挚友;有电子智能;还有小动物。我将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里,创造出不一样的人生佳话。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3

小时候偶然听人提起陶渊明 ,但对他不是那么了解,后来我们学了一篇《桃花源记》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开始时,我读桃花源记,读出的只是纯粹的故事,和书上写的小道理 ……

待我深入 读了《桃花源记》 时 ,我感觉到了桃花源的美,景色美,人也美——和谐、热情、幸福。在作者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这样的`桃花源是当时所有人的向往。如今,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里,时代变了,人们心中的桃花源也就变了。

我常常想,有没有一个清静安闲的地方,能拥抱自然的地方。这便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了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落英缤纷。”一句让人孚将连篇,我感觉我以置身在这桃花林中,春耕季节,乡民们料理完了田地,三五成群的回家,家家户户的屋顶都升起了炊烟,山谷里桃花盛开,湖中鱼虾结群。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就在想桃花源不正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片乐土吗?于是有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和“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忍不住想,为什么渔人能在无意间进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阳的刘子骥带了那么多人那么仔细的找却找不到呢?

会不会是因为渔人心无杂念而其他人却心怀不轨?太守可能这样,但“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他也会这么想吗?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金斧与农夫》的故事,故事是说一位农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铁斧掉进了河里,来了赫尔墨斯,赫尔墨斯捞上了一个金斧和银斧,农夫却只要他的那把铁斧,赫尔墨斯被他感动了,于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给了他。另一位农夫听了很羡慕,却因为贪心变得一无所有。

有些事情是不能为别 人所说的,可能会影响那个人的一生,不过,那也是那个人应有的惩罚。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4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由此进入。在一片纯粹的桃花林中,没有任何的障碍物,没有杂乱的植物,也没有斗艳的姿态。有的只是,一个“净”字。

这样的素净,恰好能为桃花源的出现埋下伏笔。渔人走到桃花林的尽头,就找到了一个洞口。渔人弃船而入,走完一段狭窄的小路后,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没有战乱,没有灾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景色优美。其中的人们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才搬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村民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可令人倍感奇怪的是,他们的衣着与劳动方式竟然与外界没有丝毫不同。一个与世隔绝了几百年的地方,究竟是怎么知道外界的情况的呢?在这样一个隐秘的地方,老人和孩子却“怡然自乐”,没有任何怨声。这些可谓是《桃花源记》一文中的谜团。

文中有一句话十分令人匪夷所思,那就是村中人所说的:“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样的一处世外桃源,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才会使得村民如此担忧,唯恐被外界所知呢?最终作者也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当渔人从这处世外桃源出来时,他并没有将村民的话听进去,而是将这一地方的情况报告给了太守。可无论是太守一行人,还是后来的刘子骥,都没有找到桃花源的入口。或许是桃花源中的村民在渔人进入后,就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威胁。他们认为外人的到来会对他们全村人不利,且他们知道,若再不做防御措施,他们很快就会暴露在世人眼前。因此,他们或许搬走了,搬到下一处无人之地;又或许利用“障眼法”,封闭了桃花源的入口。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关于《桃花源记》的另一种说法,即桃花源这一地方,其实是人死后的世界——冥界。纵观全文,我们会发现,渔人在进入桃花源前看到的洞,据文中描述,其实是一个“小口”,有着隐秘的光亮。渔人靠捕鱼为生,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只有这一次望见了这个小洞呢?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呢?当渔人进入桃花源时,必定看到了桃花与竹子这两种景物,且它们都处在最茂盛的时期。桃花在三月时最茂盛,但竹子在六月最茂盛。若要造成这样的景象,势必需要不同的海拔。也就是说,桃花源最好是山地地形,才能营造这两种植物的最佳生长状态。可是,据文中提到,桃花源中“土地平旷”,那就意味着,桃花源是平原地形的可能性最大。那么桃花源是如何做到这一奇特景象的呢?难道说,是其中的植物种类不同所造成的吗?但桃花源与世隔绝几百年,不可能去引进外界的植物新品种了。还有,为什么只有桃花源有这样的景色,而外界却见不到呢?也许说,是桃花源的时间与外界不同吗?时间在世界上是个奇迹,这种情况虽说很诡异且不真实,但也不应完全被否定。

渔夫在走出桃花源后,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太守。可最后的结果是,太守和随从并没有找到桃花源。而后来去寻找桃花源的刘子骥,也没有找到此地。等他归来不久,却因病而终。再也没有后人去寻找桃花源了,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作者要设置这样一个结局呢?就算刘子骥去世后,后人也同样可以去寻找桃花源,可结果却是“后遂无问津者”。刘子骥真的只是简单的因病亡故吗?作者是否在暗示我们什么?刘子骥的死,会不会是村民的所作所为?因为外人会找到真相,所以被杀人灭口了?这是一种可能。回到文中,“未果”真的是“未果”吗?倘若当年刘子骥真的找到了桃花源,但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令这位品行高洁的读书人,绝口不提找到此地的事实。而后再寻此地,却再无所获。从此心病缠身,抑郁而终。这同样也是一种可能。

《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或许只是作者陶渊明心中的理想乐土。但他体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全文是作者心中的一种寄托,一种向往的愿望。同时,作者也留下了许多的疑问,等待我们去探索,给予了我们无尽的遐想。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5

最近几日,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偶有所感,付与笔端,倾于纸上。

夹水两岸,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正是此番美景,使得渔人“欲穷其林”,也让陶渊明陶醉其中,不可自拔。步入桃源,仿佛若有光,这光照亮了路,使渔人豁然开朗,让身处尘世的陶渊明心中有了希望。“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环境安适宁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渔人目之所及,便是陶渊明心之所向。

陶渊明,那个才溢志高,偏生于末世的靖节先生,在亦仕亦耕中挣扎了十余载,终于抛却五斗米的束缚,躲进自己构建的“象牙塔”中,开始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生活。他以为是脱俗,实则也是一种逃避。社会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停止动乱,也没有一方势力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百姓也不曾过上他所期望的桃园生活。当世外世界与凡尘俗世的对比愈来愈强烈,在理想与现实间来回挣扎,却不懂得作出行动来争取,伤的最深的'仍是浊世中的清醒者。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讲,世外桃源并不存在,因为所有的和平都是通过斗争而来的。若是一味选择逃避,就永远无法触及真正的美好。在虚构世界里自我解脱,独守一方天地,终究没有奔赴正义来的实际,终在荒凉中落下人生的帷幕。

这个世界向来不是至纯至美,“独善其身”是一种生活态度,也要有“革弊端,济天下”之宏愿壮举。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6

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现在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己的理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本文乃东晋名士、一代隐士陶渊明先生的名作。陶先生耳闻目睹东晋黑暗动荡的现实,憧憬着一个环境幽雅无战火烦扰、平等、自由、安宁祥和的人间仙境。于是,借一位武陵渔人“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从口入”“豁然开朗”,一个人间仙境就呈现在他面前。源中人大概担心从此外人会纷至沓来,打扰他们清静、幸福的生活,临别之余,谆谆叮嘱;可不曾想,渔人怎能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激动?口里唯唯诺诺,但早已留心,一路细致的留下记号,立马回郡报告太守。太守一听有这么个好地方,立刻派人随渔人前去,却如堕迷宫,再也找不着去路了。

当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够在逃避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眼前的任何困难努力的去克服身边的各种困难。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7

有位哲人说过:“人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幻想。”这句话是不是也能够理解成“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幻想”。别人幻想的是什么我不明白,然而陶渊明把他的梦想世界展示在了我们的面前。那是一个花繁叶茂的地方,那里没有阶级之分,每一个人的收获都同他们的付出成正比,他们用自我的双手创造一切,虽是浓郁的鱼乡之气,却也饱含人情味。

这种唯美的社会风气几千年来都未构成,原因很多,而我也悟出其中一个,那就是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或许我这样说太偏激了,毕竟我的社交圈仅有这么点,我看到的仅有这么多,其他的美丽或丑恶我都闻所未闻。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很浅显地谈。

我小的时候我自认为自我是个竞争欲和占有欲都很强的孩子。从来都是想什么就要什么,从和哥哥抢玩具到与同桌抢橡皮,从和教师争答案正确与否到和家教吵得面红耳赤。似乎从来都没委屈过自我。然而那时候的对手都是那么地和善、友好,过去就算了,又恢复原有的平静。随着年龄渐长,这种竞争欲日渐减少,显得与世无争一般,而也正是这样的日子更让我清楚地看到那些丑恶的欲望。原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种情景也是会在我的生活中上演的。那些表面友好,背地里手段狠辣的小人;那些仗着人高马大就欺强凌弱的懦夫;那些自以为有钱

有势就高高在上的伪君子……这一切自然并非我亲眼所见,不然我会更愤世嫉俗些,但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却开始让我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确实,往往我所看到的都是那些浮于表面的东西,因为我浮在表面,浑浊的水域让一切都看不清楚,于是那些遥远的脸总是显得很亲切,因为没有人明白那究竟是不是一张面具,至于面具下头的嘴脸就更看不清了,而我也不想去探个究竟。浮在上头有浮在上头的好处,那些污秽、丑陋、不堪入目的东西就能够眼不见为净。虽然我明白这是种软弱的行为,可是当我要触及它们的时候我并不能像想象的那样,大义凛然地撕毁来者的面具,我怕看到我不愿意看到的东西,所以我仅有逃,逃得越远越好。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欢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竟让如今的我深深向往。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的畅想空间,似乎那些沉于水底的黑暗社会只是我做的一个恶梦,梦醒了,窗外依旧是生机盎然的大地美景。我再没有任何奢望,只是请求:“主啊,让我的梦快醒来吧。”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8

紧接着作者又写“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河的两岸全部是盛开的桃花,纯净透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就连野草也是那么芳香,那么葱茏,满地都是红艳艳的落花,天堂也不过如此吧?这是一个没有人来探索过的从没听说过的崭新世界。“渔人甚异之”,为什么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美丽的景色呢,为什么我今天会走到这儿来呢?每天单调的生活,渐渐地让人的精神感官迟钝,而今天这美好的景色,以它璀璨的亮丽激活了这个人,景色如此之美丽,怎么不会激发起他的好奇心呢,于是他“复前行,欲穷其林。”想往前走走看,看看这片树林的尽头是什么样子。

接着作者写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树林的尽头就是水的源头,水是从山里面出来的。有桃花有流水,有高山,怪不得那魏晋时期会有那么多隐士,迷恋有山有水的地方,找一个修行的好去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神秘的山洞,若有若无的弱光,吸引着这个普通的武陵渔夫对未知的渴望,此时他已进入了这种世间人都没达到的境界,一切都是他独自发现,此时他心无旁骛,光的那边是什么?这幽微的光,会让我们感知一个平时纷乱的万象中接触不到的世界,已到门口,何不窥探一下呢?

作者接着讲述,“便舍船,从口入。”这六个字非常重要。这个“舍”,也是关键性的动作,也是下定了决心才可以有新的发现。你不舍弃你现有的负载,就不会得到下一个东西。我记得世面上有种酒叫“舍得”,大概也由此而来,不知不觉地上升到一种哲学意义上来。舍是入的开始,船即是武陵人的饭碗,是赖以生存的道具。但是想去新的探索就要狠心丢掉,惟有如此,你才能不受束缚,没有挂碍地前行,这样,作者就把这种失与得的抽象思考,化成一个我们后人能看得到想得出的画面。

但是,前途是未知的,道路是艰险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读到这儿,我想起了去山西五台山的一段经历,其中有个佛母寺,那儿有个佛母洞,据说洞口也是极窄小,要把外套脱掉,身子灵活的才能勉强进出。我胆小,再加体形也称不上苗条,怕进退中卡在洞口出丑,虽回来后有遗憾,但再去可能仍然不会选择钻洞。导游说出洞后你将获得重生,所有业障将被遣除,所以尽管进出艰难,可依然有好多勇敢虔诚的人排队体验。体验那种“初极狭,才通人”是痛苦的,就像蝉要想飞翔必接受脱掉硬壳的考验,应该是有天空的明亮辽阔在呼唤着蝉吧,所以它才奋不顾身,独自完成蜕变。这有点像我们上学时解数学题,你苦思冥想汗流浃背地努力,也未果,推翻重来,忽然脑中涌现一丝灵感,然后小心地沿此缓缓而行,列公式计算,画半页纸,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前面豁然开朗,晴空一片,那种喜悦,也是很难形容得出。世间任何专业任何技术都是如此,过程中都会遇到瓶颈,若坚持不懈,就会柳暗花明,就会有新收获。

接下来的部分,则是白描手法,呈现给读者诗一样的田园生活——活泼、单纯、简单;而桃花源的人们见到武陵人后,则是热情、好客,满足当下。见到外人后,作者又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作者这么美的讲述,我再多言纯属画蛇添足,这段文字读了好几遍,每次读都深为那武陵人最后离开而遗憾。可有些东西,不离开,又没有新的获得,如此缠绵的逻辑,让人受益匪浅。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9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我踏着小碎步,吟着“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那“桃花源”不觉已呈现在我面前。

放眼望去,满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绕,沐春临风,和颜悦色,向人们展示着娇美的身姿。

一株桃树,托起一团花瓣、像姑娘扬起的笑脸,粉红粉红,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又仿佛一位位美若天仙,有点羞涩的少女,含羞绽放,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多看几眼。有了星星点点绿叶的陪衬,显得更美了。

一朵朵美丽的粉色桃花真是千姿百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那一朵桃花像在枝头沉睡着,这一朵桃花像在她和她身边的`一只小蝴蝶交谈;那一片桃树和桃花像一朵绯红的云;这一片桃树和桃花在唱歌"沙,沙,沙……"

我站在丛中,任由那轻柔的春风拂过我的脸颊,任由那和煦的阳光穿过我的指缝,任由那零零星星的桃花瓣洒在我的肩上,我全然不顾。我已被这美景陶醉了,仿佛自己就是那桃花,慢慢悠悠地飘落在地上,碾作尘,化为泥。

这美景,使人沉醉,也使蜂蝶陶醉。这不,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使我不禁想起了“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是啊,这样的美景,蝴蝶都不愿走了。

当夕阳的第一丝光线照耀了大地,我准备回家了,却又依依不舍,我只好在心里说:“别了,‘桃花源’”。

我忽然悟出了什么:那花瓣娇小柔弱,一碰就掉了,可是,正是许许多多这么娇小,柔弱的花瓣,艰难地撑起了一片美丽的风景。这不正是在鼓励我们吗?

我望着桃花,会心一笑,灿烂的笑容,如一朵绽放出笑脸旺盛的桃花。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10

候鸟穿过地球,麦苗化作啤酒,我在春天的角度里停留,想念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我想了许久,许久。想起了美好的事情。

在战火纷飞的晋朝,陶渊明想象出了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多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民风淳朴,宁静安乐。在那个年代,是谁都会向往。

世外桃源真美,我也有我的桃源。

我的桃源就是如今家乡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池塘。那是我的乐园。小时候,一放学,三二成群的'伙伴,就必须得到那去。池塘边,楐树随风飘扬,荷花姐姐和荷叶妹妹也在跳舞。欢笑声中,伙伴们玩起了水,你一脚我一脚溅起高高的白色浪花。小鱼儿也闲不住,摇摆着尾巴,水上水下的,似乎怎么玩也玩不够。

但就在我十岁的时候,我离开了它,来到城市。

亲爱的柳树,你还记得吗?我常常坐在你的背上,和你亲爱的小鸟,小虫家人一起玩耍;荷叶荷花你们是我见过最美的小花小草,但我想对你们说对不起。我不应该破坏你们的美,我时常忍不住摘下你们放在家里,因为你们真的是太美了;小鱼儿们,你们还在吗?我还想和你们一起比赛游泳呢;我亲爱的伙伴们,你们还好吗?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如果我们再见面。

美丽的池塘,请你等着我。

亲爱的小伙伴,请你们想着我。

美丽的桃源,我会回来的!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11

今天我读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田园诗歌的鼻祖,也就是自嘲“好读书,不求甚解”那位。

《桃花源记》是作者晚年的一大作品,讲述了一位打渔人误入桃花源,那里与世隔绝,山清水秀,人们生活安康幸福,渔人出洞后试图去找桃花源踪迹不见,从此再没看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作者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平等自由,道德淳朴,安宁富裕的理想社会图景。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展示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代表当地人民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类似桃花源一样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不比桃花源差。但是它们遭受到了垃圾的侵害和严重的污染,使那些桃花源变成一处处垃圾场。而且有些过分的游客,乱摘花草,踩踏草坪,这样即使是桃花源哪能长久?就像我的家乡,听爸爸说以前就是他们的桃花源。在那里你能亲身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能亲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或与农民亲身对话,验证“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爸爸小时候每天都生活在花海里,感受那花儿真实的清香;能生活在竹林里,品尝鲜笋质朴的味道;可以在水中游玩,发现鱼儿游泳的技巧,每天都能回归自然。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到处建起了工业区,浓烟滚滚,弥漫在空气里的尽是令人窒息的灰尘,蒙蔽着你的眼睛。竹子开始黄了,河水开始黑了,空气中飘满尘土,就连那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也慢慢凋谢。如果陶渊明看到此情此景他会想什么呢?这就是大家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原因吧!

人口的急速增长,环境的快速污染就会使一处处世外桃源慢慢消失,因此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我多希望中国的未来到处是桃花源,但未来还会有桃花源吗?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12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吸引,陶渊明选取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我已身处于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是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我又曗出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们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热闹闹。

陶渊明选取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而道出了期望世间的和平,在当时那个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令人们向往的一个地方。

但是,“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但是是一个完美的幻想。

此刻的社会,丑陋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了解类的心灵。甚至一些人产生了片服世界的想法,这些看来无知、可笑的想法,却塑造了一个丑恶的人。

想到这《桃花源记》的完美感觉顿时戛然而止,似乎感觉丑陋的思想逐渐笼盖了湛蓝的天空,笼盖了孩子的笑脸,笼盖了人类纯洁的人灵。

但是,我们却不能让丑陋的思想继续蔓延下去,我们因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把不干净的东西排斥出去。而此刻的我们,则就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纠正生活中不良习惯,要善于与人和平相处,这样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纯洁与和平。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桃花源记》读后感 | 桃花源记 | 桃花源记读后感初二 | 桃花源记感悟
上一篇:我们的日记 下一篇:汽修顶岗实习报告模板10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