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1
质控科在院长、分管院长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以医疗工作为核心,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组织医疗质量检查、考核,评价医疗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医疗质量考核办法
为全面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保障医疗质量,我科制定下发了《医疗质量考核办法与实施细则(试行)》,各项医疗质量检查结果与综合目标考核进行挂钩。
二、基础质量的监控
通过院内讲座、岗前培训的形式提高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上年度质控科共进行岗前培训8课时,住持讲座3次,带领医护人员学习卫生部新颁发的诊断标准,规范病历的'书写。
三、环节质量的监控
1、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工作
每个月定期开展门诊处方、运行病历、申请单及报告单检查。全年共检查门诊处方6059张,合格率达96%;全年共检查病历562份,未发现丙级病历;检查缺陷门诊病历155份,合格率97%以上;检查缺陷申请单689份,合格率达96%。
2、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通过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过程,定期检查临床路径登记情况,并组织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病历的评审。上年度共开展?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共有病例xx例。全院平均入组率和完成率均符合要求,但部分病种收治病例较少。
3、开展“抗菌药物整治工作”
与其他职能部门相配合,结合临床路径管理,顺利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4、检查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
不定期检查各科的软件登记本,检查时发现软件本未按要求或规范登记或书写者,按规定扣除科室质控分值。
四、终末质量的监控
配合医务科对全院各项医疗质量指标及归档病历的质量进行监控。
五、定期通报医疗质量检查情况
通过院周会定期公布各项环节质量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对各科室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
1、临床工作仍是手工管理,效率低,科室诊疗计划常有与表单不符合之处。
2、没有定期召开质控员会议,及时听取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意见。
3、电子病历实行时间较短,尚未制定相关检查办法。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2
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医院质控体系中的一名关键成员——质控医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收获满满。这一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是自我提升与团队协作深度融合的一年。以下是我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全面回顾与总结。
一、强化质控意识,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年初,面对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和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深刻认识到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我积极参与并推动医院质控体系的完善,通过组织质控知识培训、案例分析会等形式,不断提升全体医护人员的质控意识和能力。我们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原则,将质控工作贯穿于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患者安全得到最大保障。
二、细化质控标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针对医院各科室的实际情况,我协助制定了更为细致、可操作的质控标准和流程。从病历书写、诊疗规范、用药安全到医患沟通等多个方面,我们逐一梳理并制定了具体的.质控指标和检查方法。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反馈与整改,我们不断发现并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三、加强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质控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等工具,对质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对医疗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质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为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我还积极参与构建医疗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对医疗质量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
四、促进多学科协作,共筑质控新篇章
质控工作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全院各科室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我积极搭建多学科交流平台,促进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组织质控工作交流会、多学科病例讨论等活动,我们共同探讨质控难题、分享质控经验,形成了良好的质控工作氛围。这种多学科协作的模式不仅提升了质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
五、反思与展望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质控标准的执行力度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在质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上还需更加深入和精准。展望未来,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质控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我将进一步加强与科室的沟通与合作,推动质控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同时,我也将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质控技术,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总之,过去的一年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作为质控医师,我将继续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追求卓越,为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3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医疗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管理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各医疗机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卫生改革不到位、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双重矛盾逐步凸现,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给医患双方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严重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损坏了卫生系统的整体形象,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为了切实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我院从20xx年起,把医疗质量管理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贯穿于卫生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我院专门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医疗质量管理活动的督导,定期检查、考核和调度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要求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科室分工明确,精心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确保了活动顺利实施。
二、明确主题,确保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丰富
20xx年以来,我市以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为指针,以整顿医疗秩序、保证医疗安全、强化内涵建设、杜绝医疗差错事故为目的;以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法制意识为重点;以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诊疗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为主要措施,每年明确主题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引导、带领各医疗机构抓质量、抓管理、抓发展,使医疗质量管理逐步推向深入,努力塑造卫生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要求。
三、强化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
医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水平才能得到更新和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为此,在每年组织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 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具体做法是:
一是组织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程、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编印《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文件汇编》、《医院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各医疗机构所有人员人手一册,通过聘请专家讲座、单位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各医疗机构所有人员了解掌握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程、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几年来,我们组织了院长培训、业务骨干培训、病例书写培训、“三基”“三严”培训、护理培训、药品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纠纷防范等培训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明显提高。
三是实施科技兴医战略。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卫生事业的思想,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学科带头人选拔和培养、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措并举,着力抓好人才培养、科研和特色专科(项目)建设,提高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是规范医疗文书,加强病历质量控制。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诊疗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提高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从20xx年起,每年坚持实行了病历质量逐级控制和评审。在各医疗机构院科两级病历质量评审的基础上,我局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出院病历,抽调专家集中评审,结果全市通报,按规定处理,并与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挂钩,有效地促进了病历质量提高。
五是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比武。近三年来,我们以培养提高镇街卫生院医护人员急救技术、程序、常用方法和治疗方案的应用为重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每年遴选适宜技术向镇街卫生院医护人员推广。方法是:局里组织专家,采取理论讲座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镇街卫生院医护人员培训、应用;年底,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掌握应用情况进行理论考试,在此基础上,选3-5常用技术组织竞赛比武。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六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讲座。对省、市两级组织的各种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讲座,积极组织各单位参加学习,使医务人员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观点。
四、依法监管,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了确保各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得到落实,我们一直坚持“依法监督为主、行政管理为附、管理和处罚并举”的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机制。首先,坚持依法监管。变事后的被动说教检查为事前的主动依法监督,把医疗质量的综合监督检查与专项重点工作监督检查紧密结合,通过日常工作中依法下达监督文书,严格对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其次,注重各项制度、措施落实。从制度、职责完善到执行,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安全隐患;第三,健全组织,明确责任。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达到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工作协调,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组织职能科室,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指导检查、监督考核;第四,形成制度落实监控体系。局和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质量考核标准,采取专家组质量考评、科主任座谈会、医疗质量警示谈话、医疗质量院长大查房、查房参观学习等形式,广泛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
五、工作成效和体会
通过以上措施的积极开展和有效实施,使我市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意识明显增强,医疗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医疗纠纷的发生逐年减少,特别是事故性医疗纠纷一直很少,医患关系明显好转,连续三年保持了滕州市民主评议行风前三名的好成绩,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多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树立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生命线这一理念,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持续增长。
(二)技术创新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不竭动力。技术创新、特色诊疗、科教兴院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三大战略。只有坚持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医
院才能在竞争中形成和保持学科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在同行中的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才有可能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
(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根本理念。在深化改革中,转变观念,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助于医疗服务水平上新台阶、上水平。
(四)行风建设与质量管理相结合是解决医德医风好转的有效途径。将行风建设管理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相结合,可以把柔性管理指标转化为刚性管理指标,是解决技术性质量管理和功能性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处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收费管理、行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我市在医疗质量监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在枣庄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推动卫生事业稳步前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4
20xx年,为深入贯彻落实《20xx年新津县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方案》和《20xx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标准,我院以“仁爱、关怀、健康”为院训,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着力改善医院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改进医德医风,全面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医院成立以院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新成立了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对科室实行目标责任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起逐级责任追究制,做到了全院行动一致,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二、强化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
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医院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能力。
1.组织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我们先后开展了《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商业贿赂》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医务人员了解掌握了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2.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一是在院内组织了业务骨干常规规范培训、病例书写培训、“三基”“三严”培训、护理培训、药品使用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纠纷防范、医德医风培训等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医疗安全意识和医德医风明显提高。二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讲座。20xx年,共选派各科室医务人员50余人参加省、市级组织的各种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讲座16次,学习了医学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观点。三是邀请市级、县级专家20余人次到我院进行查房和指导。通过以上举措,显著提高了我院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3.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比武。我们以培养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术、规范和治疗方案的应用为重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培训,积极推广新知识、新技术。病房每月开展病历书写质量评比;药剂科每月开展处方点评工作;5.12护士节,全院护理人员开展了“护理技能大练武”比赛等,切实加强医院医护人员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了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三、严格自查,认真整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围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3月份、7月份全院两次召开全体医、药、护、技人员参加的“医疗安全工作大会”,查摆安全隐患,制订医疗安全整改措施,全面提高了医疗质量。20xx年医院全年无一例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1.医院感染治理。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了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以“治疗室、换药室、病房”为突破口,抓好重点科室的治理,加强了科室、院内院外交接手续,杜绝了医疗废物乱扔乱放。
2.医疗安全治理。全年认真开展了临床医护人员医疗安全知识宣教,组织学习卫生部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严格落实差错事故登记上报。及时完善病历书写和各种医疗文书确实履行各项签字手续。坚持会诊制度,认真组织急危重病症及疑难杂症讨论,切实加强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监测,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了医患纠纷。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安排》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院临床医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结合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年版)》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在我院外科系统对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股骨干骨折、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计划性剖宫产等五个疾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现将20xx年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思南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于20xx年8月6日成立了思南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院长陈明贵担任主任,业务副院长陈绍发、汪小英、林平担任副主任,由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院感科及相关临床科室科主任为委员会成员。拟定了委员会工作职责,认真履行其临床路径的实施管理工作。
二、确立实施科室和病种
我院选择了较有代表性得5个病种,作为我院临床路径试点病种,具体如下:序号12345
病种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股骨干骨折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计划性剖宫产试点科室普外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妇产科1
科主任冷亚飞冷亚飞张波黄贵孝黄贵孝护士长陈鹤陈鹤陈鸿张兴维张兴维
三、提高认识,加强培训
20xx年8月24日由医务科周仕军主任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培训学习,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临床路径包含以下内容或执行流程:疾病的治疗进度表;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项目的时间、流程;治疗目标;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有效的监控组织与程序。
路径的制定是综合多学科医学知识的过程,这些学科包括临床、护理、药剂、检验、麻醉、营养、康复、心理以及医院管理,甚至有时包括法律、伦理等,路径的设计要依据住院的时间流程,结合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规定检查治疗的项目,顺序和时限;其结果是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实施临床路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不断遵循疾病指南、循证医学的进展调整路径的实施细则,使之符合医学科学的发展,从而提供给患者最新的治疗手段与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实施临床路径,可以加强学科之间、医护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流;保证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减低费用;实施临床路径,还可以为无相关经验人员提供教育学习机会;同时,改善病人教育,提高病人及家属参与治疗过程的主动性也是实施临床路径的内容。
建立要推行的手术或疾病的临床路径:
(1)路径内容及表格制定
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对临床路径的设计内容和表格的框架,如治疗、检验、饮食、活动、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划和变异记录等方面进行适用性的评估。
(2)制定标准化医嘱
所谓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等等。这标准化的医嘱应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明确临床路径的进行。
(3)实施结果的评估与评价
临床路径是由一组专业人员为病人提供的,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以及提供服务品质,使病人获得最佳的照顾的服务方法。因此在对临床路径进行结果评估和评价时,应包括以下项目: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病人的平均住院成本;照顾品质/临床结果;病人/家属的满意度;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资源的使用;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再住院率。
(4)追踪与评价
除了对临床路径的预期结果,需要不断监测和评价外,临床路经应随着医学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因此对某一病种与其临床路径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追踪与评价。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的医院管理模式,它可以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改善医护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进行,临床路径也将被认识和推广。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通过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实施临床路
径重要性认识。我院已于20xx年8月17日起开始对外科系统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股骨干骨折、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计划性剖宫产等五个疾病实施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管理。各临床科室严格按照各病种临床路径进行诊治。
四、组织实施情况
临床科室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能遵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并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每月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持续改进。8月至11月份三个科室五个病种符合路径进入标准共436例。其中普外:急性阑尾炎78例,因患者要求进行腹腔镜手术,退出路径14例,13例均因个体差异,年龄较大、或较小等因素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而退出临床路径管理;腹股沟疝98例,均按路径管理出院。骨科:股骨干骨折34例,均按路径管理出院。妇产科: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69例,计划性剖宫产57例,均按路径管理要求完成,无一例变异及退出。总计进入路径人数436例,完成路径例数409例,占93.8%,退出27例,占6.2%。进入路径的科室能按照相应病种临床路径进行诊治。
对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了满意度调查。
调查相关医务人员19人,其中医师17人,护理人员2人。有2位医师认为对住院天数的设计不满意,其中有1位认为依从性不满意,1位认为作为考核医师依据不合理。医务人员的满意率为89.5%。普外科有2位医师提出对阑尾炎按临床路径执行只使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对其他类型阑尾炎实施比较困难。
调查入径患者及家属共22人,其中患者本人21人,家属1人。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达100%。
五、存在问题及持续改进措施
临床科室存在开始时对临床路径不够熟悉,开展较困难,所开展的病种例数少,骨科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数极少,统计指标不完善,已同相关科室主任进行沟通,并进行整改;同时因信息软件未能到位,对各病种路径的实施难以进行同步监控。真对满意度调查情况,特别是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路径实施,我们需进一步调研、完善和改进。今后需加大检查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完善我院临床路径的管理实施工作。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6
20xx年我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年版)实施细则》及省、市、县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不断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在各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我院11个临床科室中,计划开展44个病种,实际累计运行30个病种,截止11月底,全院列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患者数****人,进入路径****人,入径率87.1%,完成路径****人,完成率96.36%,完全达到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不低于xx个/院,入径率60%以上,完成率70%)。在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落实责任,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由于医院领导班子的变化和分管工作的重新调整,医院新成立内四科、内五科等科室,部分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人员进修和变动等原因,为使该项工作有序持续开展,我们按照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要求,适当调整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管理组织和管理成员,同时细化职责,落实责任,使此项管理工作从院方到科室组织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为顺利开展今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调整和细化管理内容,使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按照“二甲”复审标准要求,从第二季度起,废除了以前所有统计表格,增加了“入组登记本”、“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临床
路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新的表格增加了“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质量与安全指标,并要求科室认真执行。
(三)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年初,与各临床科室进行研究讨论,调整和增加了xx各临床路径病种,截止11月底,全院共有11个科室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开展临床路径病种数44个,运行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30个,全院列入临床路径病种患者数****人,进入路径****人,完成路径****人,变异166人,入径率87.1%,变异率13.xx%,出径率3.xx%,完成率96.36%。完全达到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不低于xx个/院,入径率60%以上,完成率70%)。
(四)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监管力度,使管理逐步规范化。今年以来,除日常的数据统计监管外,定期和不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督导,了解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新的管理程序和内容的运行,工作量较大,临床科室不习惯,我们进行认真讲解,对于每月的数据汇总填报和工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对做的好的科室及时予以表扬,逐步规范了全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今年以来,科室对临床路径病例管理质量和管理细节上有了较大提高。
(五)加大对临床路径病种的筛选,增加入径人数。针对个别科室入径人数少的问题,我们下科室了解科室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卫计委新增临床路径病种,筛选适合本科室的病种作为路径病种,取得了较好效果。截至目前,三个开展临床路径不好的科室分别新增了三个病种,4个月共完成***人。现内二科一月完成的路径人数就相当于去年一年的人数。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部分科室仍然思想重视不够,怕麻烦,符合入径标准的病例不愿入径,或者为了追求入径数量而入径后不完全按照路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不能完全按照《路径单》要求进行诊治,有变异也不一定如实填报、分析、总结等,工作做的不认真、不细致。个别科室仍然存在对待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敷衍了事,被动应付工作,学习培训只落实在纸上,总结分析、持续改进落实不够等问题。
(二)变异率相对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加强了路径运行监督力度,让科室按照实际情况上报,如果发现不报,做出批评整改.另一方面原因是部分科室为了一味追求入径人数和完成人数,降低了入径标准。今后将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原因中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三)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在实施前要和病人谈话,签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人知情同意书》、《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在实施过程中若有变异要告知患者、还要记录分析,出院时还要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工作,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四)单病种管理与临床路径管理之间的矛盾制约了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数量。我院目前列为单病种限额付费管理的病种数为45种,其中被选择作为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就有19种,而且是临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种,如果按照临床路径入径标准将此19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费用将明显超出单病种限额标准,如果有明显的合并症、并发症,又不能进人临床路径管理。这是制约我院入径病人数较低的主要因素。
(五)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业务监管、数据调用、数据统计、信息上报及路径电子病历管理等还处于原始手工阶段,导致路径管理监管不到位,医疗护理路径工作不够规范。今年十月份市卫生局督察组来院督察中明确提出,我院的信息化管理滞后,致使临床路径统计方法有待改进。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以“二甲”复审为工作中心,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年版)实施细则》,认真学习,完善制度、方案、流程并认真监督落实,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督导,发现问题或不足,限期整改,不断提高我院临床路径管理水平,不断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二)探索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临床路径病例运行质量,不断增加入径病例数,严格管理入径率、变异率、出径率和完成率.想办法科学监控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临床路径管理指标。
(三)临床路径管理由20xx年的鼓励上报数量向运行质量转变,上升为既要求运行数量也要求运行质量上下功夫,同时确定重点监管病种,并对重点监管病种的运行质量和监控数据进行监督。此项工作将是今后长期持久的主要管理工作,也是真正落实国家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即卫计委对临床路径的概念要求:“逐步建立以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效率和费用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估机制”,达到此目标任务重,工作量大,真正做到位,要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做好。
(四)尽量创造条件将临床路径管理进行数据化管理,以规范管理、加强监管、进行网络直报。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7
本季度输血质控组对临床科室进行了安全输血相关检查,其中现场实时输血进行跟踪检查xx例、输血相关检查xx例共xx例病人,覆盖医院xx个科室。其中xx例病人输血流程正确,各种表格填写认真完整,对患者的宣教比较全面。但是在输血过程中部分科室还存在问题,其中x例病人取血单未签名;x例病人输血记录单填写不规范;在本季度的.检查中发现手术室护士xx次在输血时未填写输血记录单;还有x例病人交叉配血报告单未执行双人签字。其余未发现明显问题。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我院护理人员对安全输血相关制度执行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输血相关检查合格率比较低。
原因分析:
1、医院未统一培训安全输血相关规定,无统一输血流程。
2、在医院原来工作中未进行输血记录单的填写。
3、科室理解能力不同,认为特殊科室不需要填写输血记录单。
2、各科室对安全输血重视度不够。
3、部分科室工作量大,出现加床情况,护理人员不足,导致记录不及时。
持续改进措施:
1、护士长例会时重点强调加强护理人员安全输血相关制度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重视程度。
2、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安全输血相关培训,对发现问题科室人员重点督导。
3、医院加快进度尽快制定统一输血流程。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8
病历是记录患者就医过程的重要资料,是医疗过程中形成的医疗文书,它要求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病情和诊疗经过,是医疗病历的重要反映形式。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人民群众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病历的作用不仅仅是服务于临床医、教、研活动的医疗档案,也成为处理医疗纠纷最有力的证据,在维护患者和医院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重视病历书写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律化是提高医疗病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措施。我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病历质量。
一、加强医师“三基三严”培训
医师“三基”水平和“三严”作风是提高病历质量的基础,加强“三基三严”培训,特别是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是提高病历质量的首要工作。我院专门安排业务技术过硬、职业道德高尚的高年资业务骨干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通过业务讲座、操作培训、技能竞赛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工作作风。
由病历质量控制办公室从事多年质控工作的资深专职质控人员对新分配来院的医师、住院医师、低年资主治医师进行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从病案书写的格式到每一项内容的内涵一一讲解,并针对日常质控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临床医师比较棘手的疑难问题重点讲解和点评。同时通过积极参加各类病历质量评比等活动促进医务人员书写病历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加强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培训
定期对全院各级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使广大医务人员掌握与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合法执业。同时结合媒体曝光的医疗事件、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的'卫生事件以及我院在处理医疗纠纷中遇到的问题,警示医务人员提高依法行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证据作用,规范病历书写,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查房是医师在医疗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医疗活动之一,是各级医师进行医疗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医疗制度,是提高医疗、贯彻各级和规范的重要环节,而病历是临床医疗工作过程的记录。住院医师是住院病历书写者。主治医师既指导住院医师的诊疗行为,同时也承担对病历的审核责任,因其熟悉病人情况,对审核专业性强,能及时提出针对性意见,并可监督病历书写的时效性。主任医师对诊疗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内涵起到把关作用。我院严格加强和规范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对查房的时限、查房参与人员、查房内容、记录内容都有明确规定,以保障三级医师查房病历质量
四、加强病历质量监控
我院建立了“三级”病历质控体系,进行病历质量监控。一级质控由科室质控员完成,质控员负责本科室医疗管理工作及病历质控工作,并对本科室从格式到内涵进行全程审核,出科前全面检查并签字。二级质控由科室主任完成,科主任把病历质量管理作为科室医疗病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每月对本科内各专业组的病历进行抽查,督促和检查质控员职责落实情况,同时也避免了不同专业组医师对病历书写规范理解不一致或掌握标准尺度不同而造成病历书写评估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三级质控由医院医务科病历质控办公室的专职质控人员完成,医院医疗病历质量管理部门医务科和质控办建立了科学的病历质量考核制度,院委会组织专职质控人员定期深入病房对运行病历质量进行环节质控,对医师规范书写进行督导。病案室质控人员对归档病案进行终末质控,负责对归档格式规范化及完整性以及病历内容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病案方可上架归档。
五、严格奖惩制度
医务科每月将科内运行和终末病案质控考核情况在院周会上通报,并以书面形式向各科室进行反馈。对存在较严重问题的先限期予以整改,并与书写医师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其在书写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将如何改正等,如同样的问题再犯将予以重罚。考核结果作为科室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与经济效益挂钩。
通过以上措施加强管理,近年来,我院病案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到重要性,从多方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最大限度发挥内在价值,促进医疗提高。我们会再接再励争取更好的成绩。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9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规定,我院立即进行医疗质量大检查并作出如下总结:
一、严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严格按照流程和诊治指南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严格执行医生查房制度,并需要在病情记录上进行详细的查房记录:病情分析、医疗处理和下一步的诊疗计划记录等。
3、严格落实执业医师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医生值班制度。
5、做好“晚查房”的工作。“晚查房”包括对新收患者、危重患者、白天的医疗处理后的结果跟进、验单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特殊检查结果、知情同意的沟通(特别是将要进行手术或者有创检查患者)、明天将要出院的患者安排、会诊患者的处理等。并跟值班医师进行交接班工作。
6、做好交接班工作。上午的交班和下午的下班前的交接班特别重要,危重患者必须床边交班。每天值班的医师在接班后必须把本科的患者的验单详细查阅一次,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处理和复查。
7、落实会诊制度的执行。
8、科室设立专门的病历质控检查负责医师,随机抽查病历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及时修改错漏地方。
9、针对查房的各项回馈信息,并提出的意见,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整改,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10、每月由科主任牵头,进行业务学习,更新诊治方面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11、对科进行不定期、不提前通知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帮助落实
12、设立疑难病例会诊讨论制度,目的是在解决疑难病例诊疗的同时,提高各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并同时对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高他们的临床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
1、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做好入院时的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危重患者要医师详细交代病情,必要时签署病(危)重。要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医师和护士的名字,并知道病情沟通的时间。
(2)住院时的沟通:病情的变化、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特别是诊断和治疗出现重大更变化时,更要及时沟通。对于白天不能及时来院了解病情的患者,必须把病情交班给值班医师,让患者家属跟值班医师了解病情。
(3)出院前的沟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门诊随诊的时间和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病情可能出现变化时的处理方法,需要复查的检查项目等。
(4)门诊患者的沟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随诊的时间等。
(5)医护之间的沟通:落实医疗行为的及时到位,各种检查是否及时进行,患者病情的变化是否得到及时处理,是否存在医疗隐患或者纠纷。
2、认真落实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对于有关治疗,必须由经治人员与家属和患者进行当面的沟通,把该诊治检查的必要性、适应症、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医疗费用、医疗需要观察或者治疗的时间向患者家属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如病情危重、病情波动变化大、精神异常、不配合医疗操作、随便外出等患者,必须做好解释工作,并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必要时设立专职陪护人员,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4、合理调配科室加床,在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对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10
xx年从事本工作以来,按质控科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开展工作,制定了xx年工作计划,先将一年工作进行述职。
一、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卫生行政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经常深入科室开展工作,掌握全院医疗质量工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馈,整改,同时对上述工作进行全院通报,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解释,对科室提出的合理建议进行采纳。
二、本年度每月深入科室进行运行病历检查,共检查运行病历1200份,甲级病历合格率较低,终末病历(1-3季度)共查9784份,缺陷率由73%下降至57%。归档病历共抽查447份,甲级病历由%逐渐上升至%,在检查过程中,重点进行医疗核心制度检查。
三、本年度重新修订xx年思南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内容,并将内容制定成小册,全院医师人手一本,并在各科室组织学习。
四、本年度专门进行了抗生素合理使用检查,专门进行合理检查,合理治疗执行情况进行。
五、每月对各科室进行医疗台账进行督导、检查。
六、本年度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重点检查,特别是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死亡病人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麻醉术前、术后访视制度,各项知情同意书进行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相关科室。
七、本年度共组织召开了三次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每次会议由医院领导主持,每次会议对组织检查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并将资料发至每人手中一份。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11
根据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布置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卫生部今年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及活动方案,我院加强业务建设和质控管理,注重安全医疗,认真贯彻执行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强化医务人员质量意识,为病人创造了一个安全、有效、合理的诊疗环境,现将我院质控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注重安全医疗。年初时进一步完善了十大质控标准,继续与各质控组织签定目标协议书,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医院今年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并结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明确各大质控组织职能,任务落实、分工明确,并督促各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同时对照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医务人员业务素质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目标方案等,加大对医疗质量和优质服务(行风)的检查力度。
(1)方式调整:采取重点科室重点内容抽查的形式,尤其是医疗文书的规范书写与院内感染防治方面作为重中之重,并直接与考核挂钩。在检查手段上,我们吸取原来反馈滞后的教训,将不规范的医疗文书通过数码相机拍摄,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照存在问题进行培训,通过多媒体投影系统进行业务讲座,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诊疗质量、处方规范等对不合格的医疗文书进行剖析,对规范的文书进行现场展示,经过培训,我院的医疗文书规范书写有了明显的提高,医疗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加大考核:每月检查,发现不规范、不合格的项目则对相应科室个人加重处罚力度,并将检查内容、处罚在院务公告栏上进行公示,好的则在院内信息刊上刊登示范,吸取了以往力度不够的教训,充分达到了教育、整改的目的,应该说成效也是显著的。加大考核力度,并组织相关人员对照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学习。
2、在安全医疗质控方面: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我院注重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使安全医疗得到更充分保证,要求各科每月组织科内相关进行学习,院部不定期抽查;同时要求各科重视安全医疗监控本的使用,必须客观、实事求是的记录反应情况;根据新的医疗形式以及医院的发展趋势,平时工作中投诉重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苗头,医教科不定期组织医疗有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保障了我院医疗质量的稳步提高,也使每个医务人员都提高思想意识,认识到安全医疗的重要性。
3、在病历质控方面:医院加强对基础医疗质量的检查,以各种医疗文书书写质量为基础,注重内在质量的考核,开展院科二级病历质控活动,科室质控员对本科室病历进行检查评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和整改;院部质控组织对全院病历进行抽查,存在的缺陷与绩效工资挂钩。定期组织三级查房演示和考核,不断提高三级查房质量。每月行政查房和夜查房一次,检查交接班制度、手术审批制度、会议制度,各项诊治制度的落实。严格手术审批,把好手术质量关,保证手术安全。及时登记、记录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落实告知制度,做好入院72小时谈话、术前、术中、术后谈话、特殊诊疗活动及麻醉谈话、输血谈话等,充分与病人沟通、相互配合,以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
4、在护理质控方面: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分管院长、护理部、护士长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分级管理。护理管理制度健全,认真开展护理行政查房、业务查房及夜查房工作。规范病房管理和输液管理,按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科学管理,并督察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重视护理教学工作,护理部设专人负责,规定各级护理人员的教学目标。采取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和专业培训,并突出中医知识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考试、技术操作考试和行为考核。
5、在院内感染方面: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医院领导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力量,外送院感科管理人员培训。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卫生部修订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知识,全面贯彻和落实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院感检测项目、范围及内容。不定期组织检查医院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加强了重点科室、重点人群的.综合监测。规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强化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开展了一些前瞻性的调查及医院感染耐药菌、易感人群、高危因素等方面的检测。每季向临床科室反馈。对各重点科室每月进行生物采样监测。开展各种形式不同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勤工、护理、新上岗人员、临床医生等)。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及对医院感染所造成的危害性的知识,并能从行动中去自觉遵循规章制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在药事质控方面:医院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指导药事工作,根据《医疗机构药事暂行规定》要求规定规范管理。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深入临床参加医生查房及病例讨论,收集、整理、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编印‘药讯’等药学信息资料,加强与临床的沟通。药品采购严格规范执行采购招标各类文件、制度,对联合集中招标采购后中标药品的采购认真按合同履行,严格执行省、市药品联合集中招标采购中标常用药品的销售价格。遵守药品采、供、销有关规章制度。设置“药物咨询”窗口及“药品知识宣传窗”,向社会提供24小时药物咨询电话,受到患者的好评。
7、在放射质控方面:放射科重视各项制度的建设,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普通X线、CT实行了统一管理模式,医技人员相对固定,目前已有医技CT上岗证1人,坚持综合读片制度,开展技术读片、安全医疗学习。坚持每月一次科室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及分析,做好室内、空间质控工作。
8、在检验质控方面: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且执行良好,工作运转有序。有完善的检验质量保证措施,检验操作规范,室内质控有措施,记录完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控评分(血液血检验、尿液干化学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凝血检验)均取得优秀成绩。
9、在麻醉质控方面:麻醉科注重质量管理和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严格执行临床麻醉管理与技术规范,积极参加省、市质控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在历年的质控中心检查中获得优良成绩。
10、在门急诊质控方面:急诊设内、外科,标志醒目,夜间有灯光。设有接诊室、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治疗室、清创室、化验室、药房。设有观察床4张,抢救监护床2张。医疗区域独立,有专用出入门,车道通畅,各项制度齐全,抢救方案齐全,并开设有绿色通道。门诊病历书写符合规定。采取各种措施美化环境,调整布局,优化流程,方便病人就诊。各抢救设备、药品符合要求,质量完好。
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篇12
1.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医疗机构,医院的首要任务是为病患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因此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提升病患对医疗的信心。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医院必须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才能够留住病患,提升口碑。
2.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现状
目前,国内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受到医患关系紧张、医院管理体制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缺失、不规范、落后的现象。很多医院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也没有专门的质控部门来负责医疗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此外,医疗质量报告不够透明,很多病患对医院医疗质量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3.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一些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缺乏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流程。在质量监测方面,医院的质量监测往往过于依赖人工,缺乏科学、严谨、客观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在质量管理成果方面,医疗质量管理成果的绩效评价和认证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
4. 改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针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改进。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科学的质量管理流程,增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通过使用科学严谨的质量监测方法,推广质量监测技术,增强医疗质量管理的数据分析能力。同时,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医院之间的经验交流,推动医疗质量认证和绩效评价的有效实施。
5.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型,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医院将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增强医疗质量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精度和速度,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效果。同时,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将会从治疗过程中的错误和事故转移到全医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优化。
6. 总结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测,推动医疗质量认证和绩效评价,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才能够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病患的口碑和信任,推动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
7. 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管理理念,体现科学性、系统性、法律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这种制度的时候,要参照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制度,做好适当的修改和补充,确保全面有效地覆盖到医院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制度应包括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和职责、各种质量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各种质量评估和监测机制、信息管理系统、紧急事件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等内容。同时,还要注重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确保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8. 推广质量监测技术
质量监测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质量监测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目前,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医院可以购买一些数据监测软件、硬件设备,使用这些工具对医疗质量进行细致的监测和分析。例如,可以使用质控圈、SPC等质量监测工具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跟踪和监督。
此外,医院还可以邀请有相关经验的专家机构或者国家市场监管部门评估医院的医疗质量,通过第三方质量监测机构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估和认证,从而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9. 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息息相关。为了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效性,需要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在人员培训方面,可以发掘医院内部潜在的管理人才,也可以通过外部招聘和委培的方式引进专业人才。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理论、管理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等方面。
此外,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还应该具备扎实的医疗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医疗技术和医学进展,从专业上支持和指导整个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
10. 推动医疗质量认证和绩效评价
医疗质量认证和绩效评价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评价标准。通过认证和评价,可以客观地评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绩效,并为改进医院质量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持。医院可以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市场需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质量认证和绩效评价模式。
在认证和评价过程中,医院需要注重对评估机构的信誉和专业性的认可,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对医疗质量进行优化和改进。
11. 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性
维护病患的生命安全,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性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医院必须从各个环节打破“事后治疗,危机处理”的惯性思维,要通过建立全医疗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机制,采取预防性和主动性的措施,集中力量从根源上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院可以加强在医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优化,包括在医疗过程中的人员培训和防范措施、设备检测和维护、医疗环境消毒和卫生、医患沟通和协调等方面来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
12. 结束语
医疗质量管理始终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医院来说,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测、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推动医疗质量认证和绩效评价、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性等都是实现医院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树立个医院的良好形象,为病患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