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2025改过之法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了凡四训》读后感600字(精选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改过之法读后感 篇1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方”、“谦德之效”。文章虽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内涵丰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浑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了凡四训》中提到“改过之法”,即: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即是说,如果能发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即便是有过错,有过失,只要发心发愿去用心改正,一样能回归自然,回归到我们最真实最善良的一面。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训诫一直成为世人的座右铭。在《了凡四训》一书中,同样阐释了“谦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因为谦虚,我们能放开心胸,接纳他人,赢得更多的机遇;因为谦虚,我们能反躬内省,及时发现弊病,极力改过,赢得新的生命;因为谦虚,我们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助成长。
《了凡四训》不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还有应对人生、处理情感、生活的策略,不失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细细研读会对我们的自身修养大有帮助。
改过之法读后感 篇2
余华,一位蜚声国际的小说家,一位写实中国的作家。他的作品都是满溢智慧的宝石,《活着》是一部中国杯具史。福贵的一生在我看来是悲惨的,大半辈子多灾多难,经历身边亲人逐一离世。但从福贵的角度,他并没有认为自己的生活是痛苦的,这点从福贵在诉说自己的故事时能够看出,平淡而又质朴的讲述,犹如看破红尘的老僧。当看完这部小说时,我想到“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又总觉得还不够,福贵身上不只有这些,但是又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敬佩福贵,佩服他的勇气,活着的勇气。
福贵是幸福的,有一向疼爱自己的父母,有一向陪伴自己的妻子,有一向孝顺自己的儿女,平淡是福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福贵在我们眼中又是悲惨的,身边人相继离自己而去,他默默忍受生活带给他的苦难,不曾向苦难屈服,所以我佩服福贵,最底层的小人物却有着经受暴风雨一样心胸。难以想象当我应对福贵曾遭受的苦难我会怎样做,我想我不可能做的比福贵好,可能在此中死了不明白多少回了吧。
在读福贵时,我骂福贵年少无知,怒其不争,终家财散尽,老父亲也离世,我恨不得打他几个耳光。我继续读着,福贵的家还没散,他最后改过自新,为他的小家工作。“不幸”还是找到了他,一向陪伴自己的妻子被老丈人强行接走,一向爱着他的母亲也身染重病。福贵没有哀怨,依然努力地生存着。日子渐渐变好了,老婆为他在娘家生了儿子,儿子出生后的半年,妻子家珍回来了。如福贵母亲所说是你的谁也抢不走,家珍就是他的。在这充满期望的日子里,生活还是那样无情,母亲重病垂死,自己被抓当兵,战争摧残着人的意志,我们的福贵幸运而又艰难的活下来了,我想大概是他一向忘不了他的家吧。
大难不死的回来,一切重新步入正轨。在那充满期望的田野上,家珍在田里晕倒,苦难在这时候接踵而来。家珍的病无法治愈,儿子的意外死亡,女儿的难产,家珍无法承受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也去了!这时候的福贵只剩下偏头女婿和小外孙,他的头发全白了,脸上爬满了皱纹。生活还不放过他,女婿在干活时意外身亡,他最后和小外孙相依为命。读到那里,我几次泪眼婆娑,感叹为什么他要承受那么多,为什么老天一向不放过他,就算前二十年生活无度,但福贵所承受的也太重了。我以为老天会怜悯他,在他死后,外孙会为他收尸,我想错了,大错特错!因为命运并非如我们所意料,外孙因他而死。福贵责备自己又老又蠢,害死了外孙。我看不下去了,我责怪老天太无情,也在回想福贵的一生,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还是忍不住看完书的结局,老牛福贵陪伴着福贵,老人和牛渐渐远去。
读完全书,回想几天,“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应对苦难,应对痛苦,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死亡或许能够逃避,但活着的人已经是英雄。
改过之法读后感 篇3
有一种旅行,足不出户却能行至千里,有一种途径不问出处皆可有所建树,有一种生活方式,穿越时空,遇见贤良,也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超越。
看了《西游记》后,有人会说:坏人做了一辈子坏事,最后做了一件好事,叫浪子回头;好人做了一辈子好事,最后做了一件坏事,叫原形毕露。好人想要成佛,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坏人只需要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生活把善良的人逼到了无路可退,把实在的人变得现实绝情,当混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出淤泥而不染就是一种罪过,这就是生活。
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不是我没有历经世间沧桑,看透世态炎凉,而我认为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未来还有诗和远方,诗已经伴我成长,远方则可以从书中到达。
我认为《西游记》不是一本残酷、不公的书,而是一本励志的书,一本觉悟的书,一本养生的书,一本修心的书,一本治性的书,一本解脱烦恼的书,一本启迪智慧的书,一本教你成功的书。
唐僧心地善良,但肉眼凡胎,他一心向佛,不畏艰难困苦,也不被世俗所羁绊,虽然别人评价他“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但他更是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他能让徒弟们尊重他,听从他,也能指出徒弟们的'错误。没有他,也就没有取经的成功,徒弟们也不会修成正果。
孙悟空骁勇善战,疾恶如仇,他忠心耿耿,火眼金睛,能分辨人妖,但在被师傅误会后,也不计前嫌,还一路护送师傅西天取经,他能屈能伸,学会借助外力,正因为这样,最后才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是天蓬元帅,后错投猪胎,当了唐僧的徒弟,他油嘴滑舌,但讨师傅的喜欢。他敢于与妖怪斗争,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虽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但他心宽老实,西天取经的路上,无论孙悟空怎么拿捏他,他从不计较,依然是一口一个师兄的叫着。
沙僧忠厚老实,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得失,没有非分之想,不像孙悟空那样善战,也不像猪八戒那样慵懒,他一路都跳着担子,牵着马,不叫苦,不叫累,在重要时刻能奉劝队友,促进团队的和谐。
读了《西游记》,我明白了孙悟空还是个猴的时候,他只能跟一群猴儿玩耍,当他学了一身本领后,就可以和牛魔王称兄道弟,和龙王呼来喝去抢宝物。在大闹天宫之前,各位神灵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大闹天宫之后,托塔李天王都对他毕恭毕敬。在他到达雷音寺之前,他对菩萨只能顶礼膜拜,在他被封为斗战圣佛之后,菩萨都成了他的知己。一个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会拥有更好的人脉和更多的资源。如果不努力提升自己,做多少事都是白费。因此我们要争分夺秒的刻苦学习,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这样才能应对各种艰难困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拥有更多的人脉和资源,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作出贡献。
改过之法读后感 篇4
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认证读《西游记》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以前只是把它当做有感简简单单的故事,而并没有认真想过它跟更深处的含义。
前两日在网上看到了章老先生对影视剧改编《西游记》的看法,他对其极其反感,但是或许因为我还没有读出文中的精髓,我认为合适的改编并无可厚非,因为它对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由着这个话题,借着假期,我又将着四大名著重新读了一番,这一次的感觉与以前并不相同。
有人说,这部小说里写的是不同宗教或者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的矛盾。我其实并不大注意这些,更加吸引我思考的是:哪个时刻的孙悟空才是真正的猴王呢?我的问题并非是有些人口中所说在真假美猴王中,被除掉的是真正的孙悟空,因为之后的他变得温驯了,这样的无稽之谈,而是在想,怎样才是他的真性情。
就他的性情而讲,在整本书的前半部分描写了美猴王的放荡不羁,而后半部分则写他由一切随心变成了遵规守纪,前后的反差极大。
在近乎所有的亲少年的心目中,美猴王都应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棒尖一点山崩地裂。而在传统的电视剧中,在六小龄童的演绎下,这种形象似乎并不突出,反而在其反对的改编的影视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对那个傲气的美猴王形象更加有清晰的认识。
再联系我们的生活来看,许多人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磨平自己棱角的过程。由小时、青年时的张扬,到中年的中庸、圆滑。其实在我的目光来看,这与孙悟空的性情变化无比接近。在文中,作者也为孙悟空的性情变化一直埋下了伏笔。被如来佛压在山下以后,观音来下达命令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有“听话”的迹象了,他开始与那个随心的自己远去了。之后与唐僧的一次次误会中,他也一次次的变得守规矩了。所以我才说他被掉包的话是无稽之谈。
孙悟空对天庭的反击有时候被人们解读为对统治者的反抗,但不管怎样的看法,都改变不了这个时期他的'傲气英雄的性格特征。
随着后文的一步步描写,跟着故事的行进,这种形象逐渐消失,但是给我们留下更多印象的却一直是那个逝去的性情,所以我也认为作者想要突出的正是这个。
综合我的观点来看,只就美猴王的性格来看,影视剧的改编并无大碍,还有利于我们的理解。而且桀骜不驯的英雄才应该是真正的猴王形象。尽管之后的斗战胜佛的称号中仍有“战”字,却缺少了几分“战”意的锐气。
无论最后我的观点是否正确,但是这次认真的思考确实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警惕了我要不忘初心,初心不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成功。
改过之法读后感 篇5
我素来喜欢读历史小说,既是史实,又比史实有趣。在写得好的历史小说中,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是其中一部。
记得二十年前,人们就对曾国藩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样是作为政治家,历史上建功立业叱咤风云的人物数不胜数,为什么他获得了现代人特别的关注?
回顾一下小说内容。
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要求成功者要“内圣外王”。“内圣”是指按照圣人的标准进行人格修炼,这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严格按照朱程理学修身养性,即是“内圣”。“外王”是指在外的事功要符合王道的要求,即施仁义之政,行仁义之道,建王者之业。曾国藩建立了自己的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将混乱十四年的社会重新纳入封建正轨,使东南十几省的百姓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可谓“外王”。
总结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修身立志,储才养望。曾国藩入翰林院后,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止步于科举胜利之中,而是选择程朱理学作为修身养性的理论依据。他为自己立下了许多功课,最主要的是“诚、敬、静、谨、恒”五个字,他选择用写日记的方式促使自己每天反省,以取得心灵上的日新日日新,这也是儒家倡导的“慎独”。他储备才干,在翰林院期间,发愤苦读先辈大家之作以及治理国家的实用之书。另外,借助诗文和奏折达到培养自己声望,这些都为日后成就大业奠定了基础。
二是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咸丰二年,太平军向江南进军,东南各省陷入战乱之中。朝廷需要团练大臣。曾国藩奏请朝廷批准,在长沙建立一支1000人的大团,每天训练,成了事实上的军队。之后,他又征得朝廷同意,到衡阳扩张军力,达到18000人,由民兵市长变成了正规军队的总司令。继而,他率领这支军队,一路北上,很快打下来武汉,从此名声大噪。
三是坚毅不拔,屡败屡战。从衡阳出师到打下武汉,再到挥师南京,一路上有朝廷的不信任,友军的不配合,军政两界的讥讽,曾国藩都忍了,他用湖南乡间的一句土话激励自己:“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一个湘军将领写报告说“屡战屡败”,他改成了“屡败屡战”,可见不一样的意志和精神面貌。
四是低调内敛,谦退自抑。曾国藩从武汉到南京的途中,江面上数以万计的战船上,都飘扬着“曾”字的帅字旗,曾国藩清楚这其中的负面影响。于是,他启用满人做湘军名义上的统帅,让朝廷以为,这支军队是朝廷的因而打消了不信任。打下湘军后,他反复上奏,把功劳归于先帝、太后和朝廷,归于友军。他裁掉了90%的湘军,消除了朝廷的顾虑。在百废待举的时候,首先修复江南贡院,开科取士。南京城被太平天国领导了十几年,正规的科举考试停顿了十几年,因此大家都赞扬曾国藩清明。这样,即便功高震主,也还保住了平安。
五是爱才惜才,广罗人才。曾国藩自开创湘军起由小到大,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才幕府,曾经有“第二朝廷”之称。左宗棠因自恃清高,得罪了朝廷命官,险些被朝廷杀掉,是曾国藩坚决保他使其免于杀身之祸。曾国藩到晚年着意栽培重用李鸿章,作为他事业上的接班人。他死后30年里,李鸿章掌握着中国军事、外交大权,还对老师的声名不断发扬光大。
总结曾国藩区别于历史上其他政治家的地方,是他在建立功业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炼。中国主流文化对最成功者有一个评价体系,即“立德、立功、立言”。近代曾国藩,因为注重修身而德行受到广泛赞誉;因为建立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和捻军,建立了卓越功业;因而勤奋著述,留下1000万字的《曾国藩全集》,近些年又开始广为流传,因此,曾氏被认为是封建社会士大夫的杰出代表。
改过之法读后感 篇6
《西游记》(原著)是吴承恩写的一部历史巨著,里面许多人物都被作者写的活灵活现。唐三藏最大的特点就是取经自信念强,意志坚决。取经的路上,有许多的国王要给他让位,他谢辞了;很多女妖王要和他成亲,他拒绝诱惑,完全没有动摇之心。但是他有一点做法我是不赞成的,他以慈善为怀,认人处事有些不分好坏,不明是非,经常认为孙悟空杀害生灵,乱杀无辜,运用经箍咒惩处孙悟空,甚至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所以他不是我喜爱的人物。
孙悟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唐僧忠心,还又不失顽皮活泼,他多次被师傅惩处,甚至赶走,却照旧保持着一片真心,遇到妖怪他打先锋,遇到困难他出办法,想方法,上天宫,下地府,爬灵山,游龙宫,到处找各路神仙帮忙。比如应付青牛精时,他先上南天门请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又请水德星君、火德星君,还上灵山请罗汉,后上斗牛宫请太上老君,最终才将青牛精降服。他大闹天宫、威逼地府、搅动龙宫,途径紫竹国用马尿、锅灰制药给国王服用,他真是顽皮好斗。
猪八戒也是我不喜爱的角色,他贪吃好色,头脑简洁,老爱挑拨离间,而且一遇到困难就想各奔启程,分行李散伙,每次都是唐僧指责指教、孙悟空揪耳棒打后才顿悟改过,一路上和师兄并肩打了不少妖精,帮了师傅不少忙。
要说师徒四人,连马五口,最勤快最辛苦,奉献最多的就是白龙马和沙僧了。别看他们一路上静默无闻,很少说话,其实是取经队伍中不行缺少的一部分。白龙马一路拖着唐三藏,耐着性子,听从指引,翻山越岭,跨江渡海,不管路途坎坷坎坷,多么遥远,从没有喊过累,吐过苦;沙僧一路上挑着行李,左肩移至右肩,右肩移至左肩,没听到压痛的声音,不离不弃的紧跟在队伍的.后面,勤勤恳恳,为其他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师徒之间有冲突的时候极力化解,劝告师傅,拦挡悟空,告诫八戒,非常和善,和爱可敬。白龙马、沙僧始终是我心中的榜样。
《西游记》中不同的人物是社会上各类人员的代表,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九九八十一难之中,每一难都是一场艰苦的斗争,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些经验告知我们,无论做什么,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的坚持走下去,才能越走越远,只有亲自经验了磨难,克服了困难,才能一步步地走向胜利。要知道,胜利的道路总是坎坎坷坷的,磨难只是胜利的起先,每经验一个磨难,就会向着胜利又走近了一步,风雨过后,定见彩虹。只有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人情冷暖,才能尽享人间的荣华富贵;只有在黑暗中摸爬滚打,才能看得见成功的曙光!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改过之法读后感 篇7
一晃儿多年过去,再听到这个名字却是在去年参加的一次培训课堂上,一个台湾讲师对他很推崇,并向我们强力推荐《冰鉴》这本书,曾国藩全传读后感。众所周知,曾国藩长于识人、选人、用人,《冰鉴》这本书写的就是他看相的学问。《论语别裁》一书中曾谈到:"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曾国藩德相术口诀: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彼时,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对面相之术也很好奇,当时,还很郑重地抄下了这个口诀,并画下了那幅巨大的面谱,但从此就搁置一边,再没掀开。
最近看到曾国藩的名字,就是前两周去附近的图书馆借书,恰看到书架上有这本传记,一时好奇,借了回家,想看看曾国藩在他的侄儿笔下到底会是怎样一个人。
这本书用了两天读完,感觉还不错,材料翔实,立论客观,让我对曾国藩的认识也渐渐有了一点概念。本书初以《曾国藩之生平与事业》问世于1935年,一时洛阳纸贵。作者系曾国藩的侄子,所以全文写作多是简化文言文,读起来有些费劲,有些章节内容多有重复,脉络不够清晰,文学观赏性不够强,但作为一本研读历史的素材来看,已是绰绰有余。最可贵的是本书编选了曾国藩的若干诗文、笔记、书信,与正文相呼应,可以了解到真正的曾国藩,但前提是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功底。
对于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但在本书里,作者立场鲜明:曾国藩是清朝的中兴之臣,正是因为他成功的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才得以使清朝又延续了60年寿命,中国没有提早分崩离析。
而近代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评价早已从教科书上一边倒的积极褒扬转为较客观的历史评价,太平天国起义虽然是一次大型的农民起义运动,但是它并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换了某种名义把农民仍旧束缚在封建剥削制度之上,从洪秀全入住南京后给后宫嫔妃立下的“十不准”就能看出其与腐朽的清朝统治政权没什么区别;另外太平天国不加分析地反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曾国藩与太平天国的较量,与其说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镇压,不如说是两者迥然不同的政治思想之间的一次较量,因为曾国藩是铁杆的儒教卫道士,而洪秀全拥护的则是基督教,宗教这个东西是最具有排他性的。书里曾提及“记得有一位日本学者说起,曾国藩和天平天国的战争,是一幕东方的宗教战争,这话实在有几分可信。”
历史这个东西是最讲不清的,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种历史,这里就不纠缠于曾国藩的历史功过了,只谈一点,我对曾国藩本人的印象。
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曾国藩的虚心求过及持之以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曾国藩过人之处在于他平时每天自己找出过失,请旁人指出过失,等到感觉过失存在时,再用极大地毅力来改过。他曾在日记里写道:“前以八德自勉,曰:勤,俭,刚,明,忠,恕,谦,浑,近日于勤字不能实践;于谦、浑二字,尤觉相违,涑愧无已。(甲子四月)”曾国藩求过的第二方法,便是请求朋友和兄弟直言相告,读后感《曾国藩全传读后感》。他说:“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吾之短,以相谏规,庶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觉。”
联想今日,许多红了的所谓“名人”,别提自查过失了,就连别人的意见主动送上门来都懒得理会,置若罔闻。一时间批评意见听得多了,甚至会恼羞成怒,反咬一口,比如前段时间李少红携新版《红楼梦》中的年轻演员们到上海录制节目时突然情绪失控,指责媒体如今对新《红楼梦》满是挑刺和负面报道。 “我认为新《红楼梦》播出以来媒体一直以挑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从不写我们好的地方,只写负面报道,这是什么心态?反复黑《红楼梦》,这太武断了。”我想曾国藩如果活到今天,听到此番言论,不知作何感想。不管怎样,不管处于什么时代,这种虚心求过,严于律己的精神还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
曾国藩在年轻时曾立下著名的“日课十二条”,作为他每日生活的规范:
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物。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记下茶余偶谈一篇,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不可一味耽搁,否则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看待,绝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其中有四条他一直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分别是:一、起早;二、写日记;三、读史十页;四、记茶余偶谈。这四件事,他终身未间断,从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修身理论和修身方法,并为世人留下了著名的家书和日记。
有人可能认为写日记并非难事,但写日记用楷书,并且终身不断,还是需要相当大的毅力的。即使在他军务最繁忙的时候,他也不肯荒废,直到他临死的前一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他最后一天的日记,这种有恒的精神,正是他一生辉煌的地方,也是我们最值得效法的。至于读书,曾国藩在同治十年的时候,已经六十一岁,并且右眼失明,许多人劝他静养享福,但他仍旧读书不息,决不使光阴虚度。
有意思的是,曾国藩的失败经历在此书中也有记载。他年轻时曾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虚岁28岁时,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在他初战太平天国时,也曾“初失利于岳州,后挫败于靖港,愤急之余,两次投水自杀,都为左右救起,得以不死。”可见曾国藩虽终生修身,但终归也是个凡人,也有曾经过不去的坎儿,若非左右救起,那么中国后期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这两件事情,也再次佐证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年轻的曾国藩在两次落第之后放弃走仕途之路,很有可能他会重复他父亲的老路,去当私塾先生了,那对风雨飘扬中的晚清和中国无疑都是一巨大损失。“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这是马云在阿里巴巴经常说的一句名言,亦即要永不放弃,我想曾国藩是深谙此理,并身体力行之。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喜欢曾国藩或喜好历史真相的人,还是值得一看的,推荐一读。
改过之法读后感 篇8
《呐喊》小说集是伟大得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得作品。读过那么多得文学作品,《呐喊》文集却让人读过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得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得日记,是社会得真实写照。恐怖得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得面具下掩盖得是吃人得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得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得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得灵魂?那是发自内心得狂呼。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得人都会自然而然得发出这样得呐喊。可是,最为可悲得是,在封建礼教得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得呐喊!狂人是幸福得,因为他得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得对心灵得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得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得棱角,它所塑造得是无数条没有思想得,满口之乎者也得封建傀儡。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后第二篇评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得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得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得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得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得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得我们国人得魂灵来"(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即表现国民性得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得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得朦娩得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得严重影响。但作为他得主要性格特征得是他得"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得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得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得奴隶生活中去。
没有华丽得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得作品里,表现得是他那忧国忧民得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得深深热爱。他得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得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得第一声春雷。他得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得心脏。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得人们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通过《呐喊》小说集得呐喊,唤醒麻木得灵魂,被压迫得人们,都来呐喊吧!都来反抗吧!
改过之法读后感 篇9
了凡先生告诉儿子袁天启命是可以改的,但命要怎样改呢?所谓”断恶修善,灾消福来,趋吉避凶,避祸纳福”这是改造命运的原理。既然懂得行善来改命,那为什么不是马上积极行善而是先要改过呢?了凡先生告诉我们其实行善的第一步就是改过。改过的根本:由心改过。只有从心改过,方能有效的行善。改过是积善的先决条件,过不能及时的改正,虽然修善,善中夹杂着恶,善不纯,功难显,命难改。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可见改过的重要性,同时了凡先生提出了改过必要的三要素对我颇有触动,即第一要发耻心,知耻才能正在从心里正视改过的必要性;第二要发畏心,敬畏才真正地愿意付出实际行动去改过;第三要发勇心,改过需要勇气,我们常常不改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另外了凡先生提出改过的方法分三个层次分别是:第一层从事上改,即把毛病找出来一一改正;第二层从理上改,即从理解道理的角度出发,道理明白了,自然会加以改正;第三层从心上改,即人有不好的思想所以才会发展成千万过错,一个人如果净化自己的心灵和思想,这样犯错的次数也会大大降低,从而改过之举就成了没必要的了。
了凡先生所提点的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90后,我常常误把缺点错误当作自我的个性,也时常呐喊”这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即使犯了错,也只是趋于表面的改过,而从未发过三心,未真正意识到改过对自我命运的重要性,佛说的因果报应也是一样的道理,今日犯下的错,种下的恶根,已经在悄然无息地修改着我们命运的轨迹,杂草不除,我们命运的那片庄家地又怎能迎来大丰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