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要全面了解情况或事件,应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完成调查后,通常还需要提交调查报告。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1
I. 引言
A. 研究背景
1. 元宵节的历史意义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最初与上元节相结合,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随着历史的演变,元宵节逐渐成为民间庆祝春节的重要环节,象征着团圆和光明。
2. 元宵节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元宵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被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所庆祝,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也更加多元化,吸引了全球各地人们的关注。
B. 研究目的
1. 了解元宵节习俗的传承与变迁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元宵节习俗从古至今的传承与变迁,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态势。
2. 探讨元宵节习俗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分析元宵节习俗对当代社会文化、经济和社交活动的影响,以及它们如何适应和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C. 研究方法
1. 文献回顾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学术论文、网络资源等,收集元宵节习俗的历史和现状资料。
2.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收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人群对元宵节习俗的认知和参与度数据。
3. 访谈
对专家学者、社区居民等进行深入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4. 实地考察
参观元宵节庆祝活动,观察并记录人们的庆祝方式和习俗表现。
II. 元宵节的历史与起源
A. 节日的起源
1. 古代传说与历史记载
元宵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流传较广的传说是东汉明帝引进佛教,为纪念佛神变神,下令在正月十五夜晚点灯,故称“灯节”。另一种说法是,古人认为灯火可以驱除瘟疫和邪灵,因此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点燃灯笼,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2. 节日的演变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庆祝方式逐渐丰富,除了点灯,还增加了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活动,成为民间盛大的节日之一。
B. 元宵节在不同朝代的发展
1. 唐代的盛况
到了唐代,元宵节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节日之一,长安城内会有盛大的灯会,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观赏花灯,诗人也借此机会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2. 宋代的文化内涵
宋代的元宵节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灯谜活动开始流行,人们通过猜灯谜来展示智慧和才华,同时也增进了社交互动。
3. 明清时期的传统
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更加规范化,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如北方的冰灯、南方的船灯等,这些传统至今仍被保留和发扬。
III.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A. 吃元宵/汤圆
1. 元宵/汤圆的象征意义
元宵或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完满,是家庭团聚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在南方,人们习惯食用甜馅的汤圆;而在北方,则多为咸馅的元宵。
2. 制作与食用习俗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元宵/汤圆在制作工艺和食用习惯上各有特色,如江南地区的五彩汤团、广东的芝麻汤圆等,这些差异体现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B. 赏花灯
1. 花灯的种类与寓意
花灯种类繁多,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鱼灯、代表长寿的鹤灯等,每种花灯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和文化背景。
2. 花灯展览的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花灯展览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泉州的花灯以精致著称,而自贡的国际恐龙灯会则以规模宏大闻名。
C. 猜灯谜
1. 灯谜的文化内涵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智慧的较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趣味性。
2. 猜灯谜活动的现代演变
现代的猜灯谜活动已经从传统的纸质灯谜发展到了线上互动,使得这一习俗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D. 放焰火
1. 焰火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放焰火在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驱邪避祸,为新的一年带来光明和希望。
2. 焰火表演的现代形式
现代的焰火表演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和安全性,结合了先进技术,呈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效果。
E. 舞龙舞狮
1. 舞龙舞狮的起源与发展
舞龙舞狮起源于汉代,最初用于驱除瘟疫和邪气,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喜庆的表演艺术,常在元宵节等重要节日中出现。
2. 舞龙舞狮在当代的传承
如今,舞龙舞狮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不仅在国内受到喜爱,在海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IV. 元宵节习俗的现代变迁
A. 传统习俗的保护与传承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习俗面临失传的风险。为此,中国政府将元宵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2. 传统习俗的教育与普及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制作元宵、赏花灯等活动,让年轻一代了解并亲身体验传统习俗。
B. 现代生活方式对习俗的影响
1. 城市化进程中的习俗变化
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一些耗时的传统习俗逐渐被简化或替代,如电子灯谜的出现减少了人们亲自制作灯谜的机会。
2. 科技发展对传统习俗的冲击与融合
科技的发展为传统习俗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人们在家中就能体验到赏花灯的乐趣。
C. 新兴习俗的形成
1. 网络时代的元宵节庆祝方式
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元宵节的庆祝照片和视频,甚至在线参与猜灯谜等活动,这使得传统习俗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2.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会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V. 调查结果分析
A. 问卷调查结果概述
1. 公众对元宵节习俗的认知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受访者对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吃汤圆和赏花灯两项活动最为人所熟知。
2. 不同年龄段对习俗的态度与参与度
年轻人对于传统习俗的参与度相对较低,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等方式庆祝节日;而中老年人则更愿意参与传统的庆祝活动,如家庭团聚和赏花灯。
B. 访谈与实地考察发现
1. 专家视角下的习俗传承
专家认为,虽然现代社会对传统习俗的保护意识增强,但在传承过程中仍需注意保持习俗的原汁原味,避免过度商业化。
2. 社区居民的亲身体验与感受
社区居民普遍表示,元宵节是一个增进家庭和睦的好时机,他们乐于参与各种庆祝活动,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
C. 习俗变迁的社会影响
1. 文化认同感的变化
随着传统习俗的变迁,一些人担心年轻一代可能会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如何在变迁中保持文化的连贯性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2. 经济发展与商业机会
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商业机会,如旅游、餐饮和零售业都能从中受益。同时,这也要求相关部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VI. 结论与建议
A. 研究总结
1. 元宵节习俗的传承现状
总体来看,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尤其是在家庭和社区层面。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习俗的参与度有所下降。
2. 现代社会对传统习俗的挑战与机遇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传统习俗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新的传承和发展机会。利用现代技术和媒介,可以创新性地推广和传播传统文化。
B. 对未来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1. 政策层面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通过立法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传统习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2. 教育与媒体的作用
教育机构应在课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媒体也应承担起宣传和普及的责任,提高公众对传统习俗的认识和兴趣。
3. 社区与家庭的积极参与
社区和家庭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元宵节的庆祝中来,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2
I. 引言
A. 研究背景
1. 元宵节的历史意义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最初与上元节相结合,用于祭拜神灵和祖先。随着历史的演变,元宵节逐渐成为人们欢聚一堂、祈求平安的节日。
2. 元宵节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元宵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被其他亚洲国家如韩国、越南等庆祝。它不仅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的重要窗口。
3. 调查的目的和重要性
本调查旨在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B. 研究方法
1. 文献回顾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学术论文、网络资源等,收集元宵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2.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收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人群对元宵节习俗的认知和参与度数据。
3. 访谈
对专家学者、老一辈人和年轻人进行访谈,获取对元宵节习俗的不同看法和个人经历。
4. 观察法
实地考察元宵节庆祝活动,如灯会、猜灯谜等,观察人们的参与情况和反应。
II. 元宵节的历史与起源
A. 节日的起源
1. 古代传说和历史记载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最初与上元节相结合,用于祭拜神灵和祖先。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于上元夜点燃灯火以示庆祝,后人称之为“元宵”。
2. 节日的发展变迁
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元宵节成为国家重要的节日之一,不仅民间有燃灯赏月的习俗,宫廷内外也会举行盛大的庆典。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已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B. 元宵节在不同朝代的庆祝方式
1. 唐代的元宵节
唐代时,元宵节已成为盛大的民间节日,长安城内外灯火辉煌,民众出游赏灯,诗词歌赋中多有描写。
2. 宋代的元宵节
宋代元宵节更加繁荣,东京城内灯火通明,市民通宵达旦地游玩,猜灯谜活动也极为盛行。
3. 明清时期的元宵节
明清时期,元宵节成为法定假日,民间有吃元宵、观灯会、放烟火等习俗,至今仍被广泛传承。
III.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A. 吃元宵/汤圆
1. 元宵/汤圆的象征意义
元宵或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是家人团聚时不可或缺的食品。
2. 制作和食用的传统方式
传统上,元宵是由糯米粉制成,内含各种甜或咸的馅料,而汤圆则是手工包裹成圆形。
B. 赏花灯
1. 花灯的种类和寓意
花灯种类繁多,包括宫灯、鱼灯、莲花灯等,每种灯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和象征。
2. 赏灯活动的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赏灯习俗,如东北的冰灯、南方的水灯等,展现了丰富的地方文化。
C. 猜灯谜
1. 灯谜的文化内涵
灯谜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解谜可以锻炼智力,增进文化交流。
2. 猜灯谜的流行形式
猜灯谜活动在公园、庙会等地举行,吸引了众多参与者。
D. 放烟火
1. 烟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放烟火象征着驱邪避祸,为新的一年带来吉祥和欢乐。
2. 不同地区的烟火习俗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烟火习俗,如广东的烟花表演、山西的火塔等。
IV. 元宵节的现代变迁
A. 传统习俗的保留与发展
1. 现代社会中传统习俗的传承
许多传统习俗如吃元宵、赏花灯等仍然被广泛保持,同时也加入了新的元素和技术。
2. 新兴习俗的形成及其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灯谜、在线猜灯谜等活动也逐渐流行起来。
B. 节日商业化的趋势
1. 节日商品的种类和市场
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与元宵节相关的商品,如即食汤圆、LED花灯等。
2. 商业化对传统习俗的影响
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习俗的传播,但也有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淡化。
V. 调查结果分析
A. 问卷调查结果概述
1. 受访者对元宵节习俗的了解程度
大多数受访者对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吃元宵/汤圆和赏花灯。
2. 受访者参与元宵节习俗的情况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在元宵节当天参与至少一项传统习俗,显示出传统节日的活力。
B. 访谈结果总结
1. 不同年龄段对元宵节的态度和感受
老年人更倾向于传统庆祝方式,而年轻人则更愿意尝试新颖的活动形式。
2. 专家学者对元宵节习俗的看法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应该保护和传承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同时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
C. 观察法所得信息分析
1. 公共场所的庆祝活动分析
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庆祝活动中,人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支持。
2. 媒体报道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分析
媒体对元宵节的报道多集中在大型灯会和文化活动上,有助于提升节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VI. 结论与建议
A. 元宵节习俗的现状评估
1. 传统习俗的传承情况
大部分传统习俗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但也存在一些习俗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现象。
2. 现代生活方式对习俗的影响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一些耗时的传统习俗构成了挑战,但也促进了新习俗的产生。
B. 保护和传承元宵节文化的策略
1. 教育和文化机构的作用
教育和文化机构应当加强对元宵节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意识。
2. 政策支持与社区参与的重要性
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鼓励社区组织更多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增强人们的参与感。
C.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 深入研究的方向
未来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元宵节习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迁和发展。
2. 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可能性
可以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了解元宵节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庆祝方式和影响。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3
元宵节活动作文
今年的元宵节,我过得很快乐,不是玩得快乐,而是做得快乐。
老姑开了一家烧烤店,元宵节晚上,我去店里玩。
哇,店里的生意真火!客人很多,桌桌满员,有的不是同来的客人只好挤在一张桌上吃了。见此情景,我想,也别闲着了,帮忙吧。虽然我不会烤串,但我会为客人倒茶水,送餐具,上肉串什么的,总还可以吧。
我拎起一壶水,哪桌客人要水,随叫随到,不一会儿,我便忙得脸红红的,头上汗水淋淋,真是不亦乐乎。有的客人还直言夸奖我,说小小年纪,能帮大人做事,真了不起!我听了心里那个美呀!姑姑家的小表弟看见了,也来凑热闹,但他只能拿餐巾纸给客人,太小嘛,只有四岁。一次,我端了一盆豆腐汤,上楼给客人送去,盆子慢慢变得很烫,但我坚持着,不一会儿,我手都麻了,已不知道烫了。那时我想,如果我手一撒开,不仅客人不满意,而且还会给姑姑这小店添麻烦的,最后稳稳地放在客人面前。干着干着我就顺手了,客人来了问要什么,然后把单子传到后厨房,哪桌吃完了,就收拾哪桌,等着下拔的客人来。
后来,有一桌客人因着急,走了,而这时肉串才刚刚烤好,他们还没结帐。姑姑很生气,但也没办法。后来姑姑看我表现不错,就奖励我肉串吃,我也享受了客人的待遇,真是高兴极了。
我在这次干活中知道了,大人也不容易,挣钱这么难啊!
这个元霄节,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吃元霄看彩花,而是在姑姑的小店里忙了一晚,不过我的收获真多。
元宵节活动作文
当春风吹过,我们又开学啦!开学第一天是令我们难忘的日子,有意义的元宵节活动让我们记忆深刻。
这一天晨读结束后,同学们既紧张又兴奋,因为“做元宵、品元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搬桌子、铺台布、洗手,准备工作有模有样,样样不能少。
小朋友们大部分是第一次亲手做汤圆,个个好奇万分,跃跃欲试。我们组我负责揪大糯米团,其他同学负责搓糯米团。搓、捏、按、团,按照老师的步骤,同学们有的搓成了西瓜,有的搓成了芝麻,我同桌何文元竟然开始搓起面条来,他说那是意大利面呢!看着这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元宵,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谁说元宵就一定是圆的呢!在我们心里,只要是自己亲手制作的,都是人间美味。当食堂师傅将煮好的汤圆端上桌,同学们品尝着热气腾腾美味的元宵,都感到无比自豪,心里甜蜜蜜的。
之后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元宵节的其他习俗,比如舞龙、舞狮、赏花灯、划旱船、猜灯谜等。猜灯谜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项目,这难不倒我。中央电视台的《谜语大会》我连续三天都看了,猜谜语活动和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一样让我很着迷,不仅增长了知识,掌握了猜灯谜的规律,还觉得挺好玩。
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元宵节过去了,但元宵节的风俗却深深刻录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到来吧,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领略、一起传承!
元宵节活动作文
元宵节,大家应该都在家吃着汤圆、聊着天,其乐融融吧?我可是在非遗馆里参加活动呢!你们想知道有什么活动吗?那你就听我细细道来吧!
舞龙、舞狮,平时我都只能在电视里看到,今天我却在现实中体验了一把。
突然,馆内响起了阵阵锣鼓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呢?我沿着鼓声走去,原来是教练他们在舞龙呀!我立刻被吸引住了,他们把龙舞得活灵活现,简直已经跟龙合为一体了,果然是“龙的传人”呀!我也好想尝试一下。
经过教练的允许,我赶紧跑去拿舞龙的道具,“啊!”好重,没想到看着很轻的道具拿起来居然有这么重,一只手根本抬不动!我按照教练的指挥,先把龙舞到左边,再舞到右边,如此反复地做。好累呀。这时我的脑海里仿佛有两个小人,一个小人说: “太累了,干脆放弃吧!”另一个小人却说:“你看,教练他们不是都坚持下来了么,难道你打算就这样中途放弃了?”最终,第二个小人获胜了。不一会儿,我也舞得有模有样了。
教练给了我一个玩偶,并说:“刚才已经有很多小朋友来尝试过了,但都没有坚持到底,这个就当是奖品奖励你了。”听了教练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尝试完舞龙,我看见“顺风顺水”的大牌子,这到底是什么活动呢?走近一看,哦,原来是将乒乓球从装满水的第一个杯子吹到第六个杯子的游戏,整个过程中乒乓球没有滑落到杯子外就算成功。我心想:那不是很简单吗?我紧紧地盯着乒乓球,然后深吸一口气,猛地一吹,成功地把乒乓球吹到了第二个杯子里。我再接再厉,不过接下来我可不能大口大口地吹了,我的嘴巴必须张得像一支粉笔一样小,这样才不会吹偏。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活动,但却让我知道了:也许成功路上有许多坎坷,但是如果你不努力,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有多大的力量。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爸爸妈妈去垭口观看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花社大赛。
来到了目的地垭口山的温州路上,远远望去,到处都是参加比赛的秧歌队和前来观看的游人。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有大人,小孩儿,还有老爷爷老奶奶们……不仅有许许多多的人,节目也是丰富多彩。
你可能会奇怪,不就是花社比赛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看呢?那是因为你不了解我们舞钢花社大赛的历史!
要说到我们舞钢元宵节的花设大赛已经很有历史了,因为在爸爸妈妈小时候好像就有了,只是那时候规模没法儿和现在的相比。就今年的花社大赛来说吧,虽然从没有人专门宣传,但是人们还是不约而同的来了,这好像已经成了习惯,花社大赛已经成了我们舞钢人元宵节的一部分。
我能感觉到今年比往年更热闹了。而且我觉得大赛的组织者们是越来越有经验了。在垭口围绕着市文化中心的广场,依次划分出不同的场地,每个场地上都有一个横幅。我看了看主要有市直各单位、各县镇、各工厂企业的代表队。他们都一字排开,各自在自己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现着她们优美的身姿和蓬勃的朝气。游人们则纷纷步行在道路上边走边看。宽阔的马路当赛场,各个队伍都是一 展 风姿。都敲起了丰收的欢庆锣鼓,扭起了快乐的秧歌,舞起了毛茸茸的狮子和长龙。那热闹的场景、精彩的表演,展现了人们朝气蓬勃、喜庆丰收、欢度新春的喜悦心情,吸引了各地的群众前来看观看并报以热烈掌声。
你瞧,只见他们跟着节奏,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踩着鼓点:“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 !”……
你看,夕阳红腰鼓队的老奶奶们,个个十分的迈力,特别是那个当指挥的老奶奶,又是走,又是跳,又是打拤 ,让我十分佩服。在她的指挥下,腰鼓队的老奶奶们越来越有劲,看她们舞动的身姿真和年轻人一样呢。
我跟随着人流依次观看了比赛。边看边拍照留念,扑捉精彩的瞬间。
我最喜欢的是庙街乡代表队,他们不仅参加人数众多,而且节目也很精彩。里面不仅有扭秧歌的`,还有舞狮子、以及喜羊羊、灰太狼和功夫熊猫……穿着花花绿绿的演出服,随着鼓点尽情的扭着、跳着,那动作真是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其中有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三位老奶奶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红上衣,红、绿色的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走在旁边。小朋友们争着和他们合影。我也赶快凑到功夫熊猫身边,和可爱的熊猫合了影……
正当我走累的时候,忽然发现路边还有卖食品的,于是,我就买来了肉串、玉米,都是我爱吃的,然后津津有味的品尝起来。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发现路上有许多执勤的警察叔叔,而且我 还 发现路边停着一辆消防车。在消防车的前面还站着三名消防官兵。哦,原来他们都是做后勤保障的。他们真辛苦呀!
快中午了,比赛也结束了,虽然不知道哪个队夺得了第一名,但大家还是很高兴。音乐声,歌舞声,欢笑声,声声入耳。秧歌队,高跷队,歌舞队,队队精彩。望着此情此景,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那情,那景,那人,那舞,全都印在了我的心中……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5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元宵节的作文。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中学生作文《元宵节的作文》。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该习俗始于宋朝。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6
民俗是一种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定的族团和群体在长时间的生活实践进程中构成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和思惟模式。风俗之端,始于致微,博之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互成举国之人习以为然。
民俗就是在这类社会群体场合相互模仿唱和,一代承一代接续的进程中构成的。虽然说民俗是一定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一定心理状态的产物,然而因各自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条件、思想形态,又会构成不同的民俗。即便在同一文化区内,如客家文化区内,也会构成不同的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客家山歌早就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精华;客家围龙屋也被赞为客家独占的伟大建筑。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以外,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风俗。客家上灯风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情势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一、客家上灯风俗
1、客家上灯简介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升灯,是客家民间风俗。每一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求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圆、祝愿。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素以兴宁为最盛,其礼节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化,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热灯。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庆贺之气氛。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缘由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厅举行。老屋,又称祖祠,是上灯活动的场所。老屋即祠堂,当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依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缮过的。老屋的设计很简单,呈长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门,从大门进是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厅堂,俗称下堂,从下堂进往是一个天井,天井的两边是过道,通往下一个厅堂,这个厅堂称作上堂。上堂正面的墙壁的中间开设了一个壁橱,祖宗的牌位就摆放在这里。壁橱下面还有一个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显示上堂的重要性。
2、客家上灯风俗缘由
客家,顾名思义,即是旅居他乡的意思。客家人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是具有明显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移民群体。
据记载,客家人自秦朝以来,有六次南迁的进程: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份中原居民辗转迁进闽粤赣边区。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粤北一带的客家人都分别从这六次南迁而来。如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进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自赵佗建制以来,龙川分别容纳了六次南迁的客家人。
特定的社会通过自己的文化生产出特定的需要(法兰克福学派),并且同时设计满足需要的常规途径。上灯是为了满足客家族团的特定需要产生的。
首先,从客家人六次南迁的时间来看,都发生在战乱时期。客家人为避烽火或自然灾难而南迁。烽火、自然灾难在古代经常会夺走无数人的性命,还有可能使整个族群灭尽。客家人阔别故土,客居他乡。因此客家人的先人们最担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宗族血液不能长流。
其次,无情的烽火、没法猜测的自然灾难,个人是没法克服的,需要一个团结的集体共同奋战。客家人希看全族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自然灾难与战争。客居他乡,更需要宗族团结,克服新环境下碰到的新的窘境。
再次,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移民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客家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在离开祖居地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和对先人的眷恋。
最后,客家人性情仁慈、质朴,老实、敦厚。客家先人教育后代要念祖恩,不忘祖宗,爱国爱乡;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先人,隆师道;团结奋进,自食其力,艰苦创业。
灯是客家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希看、光明的意味。灯灯相续意味种族繁衍的'绵绵不尽。因此,为了让后代不忘记自己的先人;为了本族的团结,共同抵抗窘境;为了让先人得到安慰宗族血液并未消失;和客家人从小构成的念祖恩,尊祖的优秀品德,借灯来庆祝添丁的祭祖、慰祖活动也因此而诞生了。每一年,将族里添丁的情况通过上灯的情势上报给先人,让先人得到安慰。最重要的是,同一宗族的人有机会每一年聚到一起促进了团结,构成了一种以老屋为中心的凝聚气力,同时还可以保存客家人独有的传统文化。
上灯的风俗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已无从稽考,大约是随着客家人南迁逐步构成的一种民俗。上灯的流传族群很广,因每一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先人,所以每一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上灯活动。上灯散布的地区也很广,主要集中在粤北地区,如河源,梅州,兴宁等地都有自己的上灯活动,其复兴宁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隆重。
3、上灯与元宵节的联系
上灯多是元宵节的派生物。元宵节自古有之,每一年正月十五举行,自古是全国上下都举行的节日,而赏灯是元宵节的一部份。
从灯的意蕴上看,元宵节又称灯节,其外表看来,是欣赏花灯的游乐;实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上,它带给人们一种希看添丁,即人丁兴旺。因此,以灯来寄托丁,客家上灯风俗与元宵节的赏灯有相同的内涵。
从日期上看,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而上灯则在正月十五前后举行。客家人自秦从中原南迁,对元宵节固然熟习。现在的客家人一般不重视元宵节,由于上灯节一样可以赏灯,还可以同族人一起庆祝添丁的喜悦。从灯的制作来看,客家上灯所用的灯与元宵节所制的灯有很大类似的地方,元宵节的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客家上灯所用的灯一样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结合上灯的由来与元宵节灯的意蕴,日期,制作来看,上灯节极可能是客家先人继续了元宵节赏灯的风俗,同时又结合宗族的实际情况,将灯的意蕴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而流传至今。因此,上灯多是元宵节的派生物。
二、繁琐热烈的上灯活动
每一年,春节前后,热衷于本族事务的老人,通过打听,顺次记录从本年正月十三挂灯后至下年正月十三挂灯前的添丁家庭,并将其组织起来,在春节前后每一个家庭各派一个代表召开上灯祭祖的会议,分派任务。比如,上灯活动资金的准备、用处题目,上灯前后谁负责打扫老屋,上灯当天谁负责膳食等题目,在会议中都有具体的分工。
1、灯的预备
会议以后,定制灯是必要的一步。客家各个地方所制灯的材料大体相同,一般由竹篾制成中空的框架,由彩纸糊成,都能挂起来。另外,灯外糊都有福、禄、寿一类的吉祥图案的彩带。灯中安有固定的油碟,可加油点亮照明。但是它们的外形又有所不同,有举式的,也有扛式的。如河源龙川县的灯都用举式的,而东源县及兴宁市的灯多数用扛式的。以龙川举式的灯为例,灯一般可以看做有三层。上层经常是一个彩纸糊成的约20多厘米高,直径约1.5米的大圆柱。
圆柱的侧面一般会写上风调雨顺等寄语。圆柱底面的边框上,贴上富有传统剪纸艺术的约1米长的彩带。灯的第二层是比第一层稍小的、约高0.5米多边形柱,中凹两头铁场镇新和村的灯大,其中上边大底边小,均由彩纸糊成,最底面的边框是一样贴满约0.5米长的彩带。多边柱的上侧面,可以写上百子千孙等寄与人丁兴旺的词语。灯的第三层,是一个比第二层稍小的多边形柱,侧面会写上五谷丰收等吉语,希看来年是个好收获,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从整体来看,灯的大小可以说是遵从了3:2:1的格式,上大下小。
由于上灯这类风俗重视的是丁,而不是灯,所以对灯的制作不讲求一概相同、不可更改。不但每一个地方灯的制作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灯的制作也能够不同。只要美观,耐用(要挂到端午节),能体现上灯添丁这类活动的意蕴就是可以的。
需留意的是,在当年正月十三到次年正月十三之间,谁家最早诞下男孩,这家就被称作头灯;谁家最后诞下男孩,就被称为尾灯,他们与其他诞下男孩的家庭都被称为灯子。有的地方有多少灯子就制多少盏灯;有的制两盏,两盏外形如出一辙,但头灯大,尾灯小;有的只制一盏。灯的多少都是可以变化的。
2、资金的准备
筹集资金是上灯活动最关键的一步,资金是不是充足,直接关系到上灯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据客家老人先容,上灯的资金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封建财主或公众资产承当;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各个添丁家庭均匀承当。固然,村民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自由捐款。据老人先容,捐款的村民每一年都很积极,有时达几千元。这些钱一般用来买香、红烛、三牲、鞭炮,条件答应还可以请乐队、请人在祖祠放电影等,目的是增加喜庆的氛围。另外,依照会议的安排,由灯子承当上灯活动期间的一切事务,如预备上灯日的膳食,接待外来职员等。
3、上灯的进程
上灯这天的早上,制灯人会把制好的灯放在离祖祠不远的地方,为下午接灯做好预备。这时候,在老屋的上堂,已供奉上了三牲,还有各添丁家庭送来的酒及糖果。在摆放祖宗牌位的壁橱两旁和下面的土地神位两旁已贴上了对联。如铁场镇新和村邹氏的是这样的,橱窗两边祖德源流芳百世,宗业兴盛子孙昌,土地神位两边工能生白玉,便可发黄金,横批是土主神位。其主题,都是希看祖业兴荣,子孙兴盛的。
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村里的老人会带领灯子及刚出生的小男孩来到祖屋行跪拜礼,向祖宗汇报祖里添丁的情况。跪拜礼完,三牲中的整猪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个盘,盘里装有小量的三牲,猪被送到老屋侧边的临时厨房,由灯子负责预备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动主要是祭祖,下午才是真实的、最重要的上灯活动。族人吃过午餐后都集聚集到老屋来看热烈,也能够到祖宗牌位前烧香,行跪百礼,希看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点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点就是接灯的时刻了。据铁场镇新和村的老人先容,接灯的时间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取决当天的天气。天气晴朗,宜四点左右接灯;阴雨天气可以早点,但都集中在三四点左右。这时候,以舞狮和锣鼓在前面带路,村中一老人提着祖宗牌位前供奉着的小盘三牲,带领灯子及小男孩向不远处的灯进发,道路的两旁早已摆满了鞭炮。
到了灯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满三杯酒,在地上烧好香和红烛,并把香给每一个灯子分发一支。预备终了,老人一声令下,接灯开始,狮子舞动,锣鼓、鞭炮齐叫震耳,所有灯子向灯行跪拜礼。礼毕,头灯取灯迎回。这时候,其余灯子跟随头灯在后,老人、舞狮、锣鼓紧随其后。
到了祖祠大门前,舞狮先上前拜三拜,灯这才迎进门。所有灯子随灯进进了祖祠上堂。这时候,还要在灯最上层的圆柱的底面边框上,贴上几幅字,如添福添寿添贵子,灯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贵曰荣华,竹后结出状元郎,接着点着油灯(条件许可可以放一个电灯泡)。然后,把早已挂在房梁上的绳索与灯顶端绑好。预备终了,老人一声令下,灯缓缓升起,所有灯子跪下行礼。这时候锣鼓、鞭炮再一次齐叫。
需特别留意的是,在灯进进祖祠时,女人决不能比灯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则将惹来不好的兆头,惧怕明年生女多。
灯挂上,上灯活动就进进尾声了。族里每家派一个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晚饭的食品,是白天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灯子送来的酒等。客家人以为,吃了这些供品,能够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晚饭结束,上灯活动进进最后阶段。请来的电影将在此放映;请来的礼炮、乐队将在此作最后的出色表演;买来的鞭炮将在此阶段全部放完至此,上灯活动就算美满结束了。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7
一、调查目的
1. 探究现代社会对元宵节习俗的认知与接受度。
2. 分析元宵节习俗在当代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和参与情况。
3. 收集民众关于元宵节习俗传承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域的XXX位受访者进行调查。
三、调查内容与分析
1. 认知程度:
调查显示,XX%的受访者知道元宵节吃汤圆/元宵的习俗,XX%的受访者了解赏花灯的传统,而关于猜灯谜等其他习俗的了解则相对较低。这表明元宵节的核心习俗仍广泛为人所知,但其他习俗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2. 参与情况:
约XX%的受访者表示会参与元宵节的相关庆祝活动,其中制作和品尝汤圆/元宵是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年轻一代更倾向于线上互动和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而中老年人则更多保持家庭内部的庆祝方式。
3. 态度与建议: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元宵节是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同时,他们建议应通过教育、媒体宣传和社区活动等途径提高公众对元宵节习俗的认识,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四、案例与实践
报告中引入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如某社区组织的“元宵节文化周”活动,通过制作花灯、猜灯谜比赛等形式,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有效提升了节日氛围和文化体验。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也存在认知不均衡和参与度不足的问题。为了促进元宵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对元宵节习俗的教育和传播,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
2.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社交媒体、在线游戏等,创新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3. 鼓励社区、学校和社会团体组织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对传统手艺人和习俗传承者给予支持和鼓励。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8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该习俗始于宋朝。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9
小学时有篇课文叫《西门豹》,讲的是西门豹治河投巫的故事。课文里西门豹治的那河叫漳河,那时年纪小,以为这漳河便是这打从家乡门前流过的小河,竟高兴得手舞足蹈。后来才晓得此漳河非彼漳河,那漳河在河南安阳,比南漳县城都有名。
南漳这小县也终于没负了“思安”这名讳,绝不树大招风,恐怕出了湖北就再没人知晓襄樊有个南漳了。但又何必天下皆知呢?这毕竟丝毫不影响这小县城的和乐。淳朴的家乡人,就如此安定地在这块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生活着。老人们三两聚在树下闲聊,大人们起着自行车在不太宽敞的马路上来回穿梭,孩子们专心地坐在讲堂听老师讲解。街道或许并不繁华,没有繁弦急管,也没有火树银花和灯红酒绿,却安详而端庄。岁月就在小巷厚厚的落叶上慢慢流淌。
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自然被这个一心祈求平安的小县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伴着新春的喜气,迎接着元宵佳节,浓浓的欢歌乐舞跟随着夕阳渐渐到来。
大人们早早的准备好了吃酒晚宴,孩子们玩耍着鞭炮、竹灯。家家户户灯光照耀了半边小天。在吃玩一阵后,临水的乡俗开始了。男孩和女孩们都各自结伴,拿着河灯来到水边,点亮灯芯,微微的烛光,缓缓的耀眼在水中,闭上眼,十指合心,祝福的话语在心底祈祷,有的微笑着;有的仰着头;有的低着头害羞着;半百的老人坐在树根上,遥望着正圆的月亮,如此的光芒照耀着老人的双眼,估计他正在祈祷着自己的曾孙子健康成长呢。
一番祝愿后,人们嬉笑着开始忙活着串门呢。要好的哥们、情通的姐妹们,都讲述着简单的祝愿和来年的目标。孩子们结伴游玩,闹花灯的;闹元宵的;可忙活着呢。
一年年得过去,我们挽不过时间。一过元宵,工作的孩子又要出远门开始新的奋斗,就如春天的到来,花鸟都开始争艳,创出一片天地,最真的感情伴着这轮月亮,洁白的永远存在。
我随便写了点,不知道字数够没,其他的你自己加油吧!
中华儿女从来就视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由此被称为“龙的传人”。在闽西连城县姑田镇的游大龙,闻名遐迩,有“天下第一龙”之称。
正月十五元宵节,客家人都有游大龙的习俗。大龙是用纸、竹篾和木板做成的。从傍晚三四点开始,有游龙的家庭便把一节节的龙灯抬出来,到指定的地点拼接起来,整条龙约有40~100节不等。龙尾是单独擎立的举着,距离龙身数十米外。表示着“神龙见首不见尾”。
游龙拼接好后,点上蜡烛。各家各户的青壮年身上都捆着一个牛皮做的碗状小兜用来抬撑杆。大龙头前点着火铳,还有抬灯照明队,锣鼓队……游龙所到之处,每家每户都要燃松香迎接大龙,以求龙的保佑。游行直到夜里十一点才快要结束。年轻人们在此时异常兴奋,手持大龙,忽左忽右,忽快忽慢,使那大龙表现出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的天性。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使得大龙遍体鳞伤,但快乐无穷……
第二天一早,人们抬着大龙四处游行给大家带去好运。正午,大龙直奔指定空旷田野处,预备焚烧。在那儿要堆一堆五百平方米左右的干稻草,并摆上贡品。之后游龙要绕稻草堆走三圈,人们又一次兴奋、快速地奔跑起来。龙灯因互相挤压而破烂不堪。有趣的是大龙出游的时候人们是比谁家制作的龙身最漂亮,游龙结束时却是比谁家制作的龙身最破烂,才意味着谁家最吉利。最后人们把龙身与稻草堆一起焚烧干净,这象征着真龙火化升天,能保一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姑田游大龙是我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它曾被列入过吉尼斯纪录,当时的大龙有两百三十七节,远看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山间。它真不愧为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样的我也期待这20xx年的元宵盛宴,相信这又是一次视觉的享受!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10
调查人:黄铭、赖宣琪、饶琳嘉、孙艺冰
调查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潮州城乡春节及元宵节的习俗,丰富我们的寒假生活,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此,我们决定对这一课题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潮州市牌坊街
调查对象:牌坊街的街坊邻居、路人
调查时间:20XX年1月31日,星期二
调查方式:我们几位同学是以对牌坊街的街坊邻居、路人进行个别询问的方式来进行了解。
调查过程:我们分为两组,每组两人,每组负责牌坊街的一段,对牌坊街的街坊邻居、路人进行个别询问,根据被询问人的身份,来确定询问的问题,例如:在卖春联的店铺里,我们询问店主“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贴春联?”“春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调查过程中,人们的态度各所不同,有的人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把自己所知道的都一一讲给我们听;有的人的态度很不好,不回答我们的问题,给我们的调查增加了难度。
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潮州城乡春节及元宵节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主要有:
贴春联,一般是在腊月二十四“神上天”的时候或者在除夕那天,春联的内容根据人们的喜好,有的是关于花草树木,有的是关于“福”、“财”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盼望新年新气象,图个好兆头的愿望;
祭拜祖先,贡品主要有:鸡、鸭、鹅、鱼、猪肉、水果、茶叶、酒、白果、粉丝等等;
吃年夜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寓意着团团圆圆,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鱼),吃芹菜、蒜,寓意着有钱藏;
放烟花爆竹,营造一个热闹的氛围;
迎老爷,每个村庄都会按惯例举办游神,各村落的迎老爷活动都会延续到二月。节日当天,各家各户都会摆上香案,在香案上放小一点的香烛,摆上祭品,一般都是猪、鸡、鱼之类的,再摆上用甜糯米做的糕、寿桃之类的面制品。随后还要集中起来摆上一个代表该群体的香案,摆上供品和大量的糕点、水果。点上三根大概两米的贡香,同时还要摆上一个总的祭坛,祭坛上的供品也是非常丰盛的。在举行仪式的大宫殿入口处,还要供奉整头猪、牛、羊,还有用甜糯米糕做的一些寿桃,摆成一座小山的样子层层叠放着;
拜年,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大桔和一些橄榄,寓意着大吉大利。人们会去亲戚朋友家拜年,长辈会分发压岁钱给晚辈;
初七吃“七样羹”,“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厚合)各人(芥蓝)”。
元宵节的习俗主要有:
吃甘蔗,寓意着新年不蛀牙;
吃团圆饭,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迎花灯,小孩子会请长辈或自己制作一个可爱的花灯,等到元宵节晚上,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地到街上去展示自己的花灯,有:萝卜灯、桔子灯、纸花灯等等。
调查体会:通过这次调查,我们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胆量,知道了在调查的时候要有礼貌,热情大方,不能犹豫不决,这样才能成功。了解了潮州城乡春节及元宵节的习俗,明白了我们应该将这些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元宵节调查报告1500字 篇11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古人亦称为“元夕节”、“上元节”。中国传统认为,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算结束了,一切就要恢复常态了,所以在这天要最后庆祝一番。古代时,民间对元宵节是非常重视的。
为什么农历正月十五这个节叫“元宵节”呢?原来古人称夜为“宵”,“元”是“开始”、“第一”之意,正月十五这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最早起源于汉朝,到了唐代开始重视起来了,到宋代更加重视元宵节。中国民间传统是要在明月高悬的元宵节夜晚,人们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中心活动,元宵节民间又被称为“灯节”。元宵赏花灯的风俗也起自汉朝,到了隋唐时赏花灯更加兴盛,唐玄宗时规定观灯为三夜,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发展成盛大的灯市,还建立高大的灯树、灯轮,甚至灯楼。到宋代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也延续五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充分体现出这一盛景。明代时赏花灯习俗达到顶峰,明规定正月初五张灯,正月十五落灯,要连续赏灯十天,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明时增加了戏曲表演,元宵节逐渐演变成内容丰富的.节日习俗。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三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在这时除燃灯之外,还放鞭炮助兴。
元宵节赏花灯自然少不了灯谜。灯谜始于南宋,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等等一百余种。猜灯谜,直到今天依旧是元宵节一景。
元宵节总是要吃元宵的。元宵节吃元宵始于宋朝,不过当时元宵叫“浮元子”,到明朝才称“元宵”。元宵又叫汤圆。据说袁世凯称帝后,认为“元宵”就是“袁消”,于是下令改“元宵”为“汤圆”。过去每家做元宵、吃汤圆,意在新的一年中祈福全家团圆、和睦、幸福。近千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制作越来越精致美味多样。
从汉朝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逐渐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元宵节成为春节的最后一次民间艺术展演,其热闹程度堪称古代中国的“狂欢节”,所以不少地方将过元宵称为“闹元宵”。
现在,元宵节虽然过节气氛较古时淡多了,但元宵节依然保持其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国人重视,所以现在有不少人呼吁元宵节放假,以便更好地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灯也随之好看了起来。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看灯。虽然北方的天气寒冷无比,但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刚到马路上,只见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我和爸爸妈妈也随着人流汇入了灯区?只见那灯会大牌楼,五光十色,“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九天”啊。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美丽极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