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锦集8篇

2024-09-28 14:32:23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实用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锦集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合格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掌握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教学用具:

计算机课件

教学流程:

一、以趣引学

1、同学们,昨天我们在数学王国中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百分数,你们想不想进一步的了解他呢?(想)好,请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数学资讯。

(1)期中测试,五年一班有50人参加考试,数学成绩合格的有48人;五年二班有52有参加测试,数学成绩合格的50人。

(2)体育课上有30人练习投篮,达到优秀率的有25人,合格率的有4人,不合格率的有1人。

(3)植树节,五年级栽杨树和松树各150棵,杨树的成活率是96%,松树有141棵成活。

(4)四年一班有50人,体育测试合格的有48人;四年二班有55人,体育测试合格的有52人。

通过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汇报。

2、同学们的思维很灵活观察很仔细,在同学们的问题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合格率,优秀率,成活率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合格率。那你们能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合格率,优秀率,成活率吗?

学生交流,汇报,说出合格率就是合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怎么用公式来表示呢?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中相机出示(成绩合格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以100%等于合格率)

二、行中思,思中学

1、同学们,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合格率的'概念来说一说什么是优秀率,什么是成活率呢?(学生汇报)

2、同学们,说的真不错,那你们能算一算五年一班数学成绩的合格率吗?

预设一:所有学生都利用化成分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表示方法)

预设二:有的学生用化成分数的方式进行计算,有的学生用化成小数的方式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列算式。(找一名或两名学生上前板演)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预设:学生只写成小数或分数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这是百分数吗?不是,我们应如何化成百分数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说百分数的概念。

2、那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五年二班数学成绩的合格率吗?

(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当分母不能通分成一百时如何去做。)

学生小组探讨,指名汇报。

3、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求合格率及其计算方法,哪位同学能用数学语言再说一说呢?

4、生汇报,老师适当的补充加以说明,然后以课件形式出现,加深学生的印象。(出示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5、同学们,我们学会了求合格率,那你们能不能求出数学资讯中出现优秀率,合格率及其成活率呢?选择喜欢的一题进行计算。

6、师说明:同学们,像求合格率这样的习题,最终的结果要用百分数表示,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即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7、同学们,除了我们所说的这些内容,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我们也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呢?生举例。

同学们掌握的真不少,说明了同学们都是乐学习善观察的好孩子,成功就属于那些爱观察会思考的人。下面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三、以练固学

(一)火眼小神探

让学生看书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使学生进一步的掌握小学和分数与百分数的关系。

(二)明辨是非,我最棒

1、六年级四月份植树全部成活了,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 )

2、四年级共有学生89人,今天全部到校,四年级今天的学生出勤率是89%。( )

3、张师傅的生产技艺十分的高超,生产的产品合格率高达100%,是可能的。( )

(三)助人为乐,乐无边

A、课件出示练一练的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汇报。

B、帮助食堂选择合适的品牌罐头。 课件出示数学例题。

C、帮助学校监督员统计今天每个年级的出勤率。课件出示练一练的第4题。

四、总体概括

同学们,你认为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呀?你都收获了什么知识?请用百分数的形式来说出自己对自己这节课表现的满意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

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指名回答。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主动通过参与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四、教学方法:

1、教法:发现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

2、学法:指导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互为”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刚才呢我们进行了彼此的问候,那你们称呼我什么呢?生:老师。师:那我称大家什么?生:学生。

师:那我们是什么关系啊?生:师生关系。

师:老师更想成为大家的朋友,你们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吗?生:愿意

师:那我们现在就是朋友关系。师:说到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句话,“我是朋友”你们对这句话有什么意见?(ppt出示)生:??

师:板书“互为”。

师:这种现象我们数学中也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王国。

(二)、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给数字找朋友

师:课件出示几个分数,让学生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并列出乘法算式。师生共同小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师:那什么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条件是什么?(强调“两个数”——“互为”;“乘积为1”——“倒数”。)师:板书倒数的概念。(出示课题:倒数)

(三)、观察比较——探究方法

师:观察找出来的几组分数,它们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变化?小组间相互讨论。

生: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调换了。

师:那我们怎么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小组间相互讨论。

师生共同小结:求倒数的方法: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思考题:是不是所有的整数都有倒数?5的倒数是多少?1的倒数是多少?0的倒数是多少?(小组讨论)

生:5的倒数是师: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把5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或5×=1师:1的倒数呢?

预设:生:1的倒数是1。

师: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生:(1)整数的倒数是用1做分子,用这个整数做分母。所以1的倒数为1。(2)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为1。

师:0的倒数是几呢?

预设:生:0没有倒数,因为(1)0作分母无意义。(2)0×(任何数)≠15151

(四)、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倒数,那么你们能根据刚才所学找到下面各数的倒数吗?(能)那就请同学们进入闯关环节,先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可以同伴互助,看看哪些同学和小组能连闯三关,开始!

(五)、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

(六)、课堂小结——谈谈感受。

最后,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七)、板书设计

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2。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运用: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

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和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正确地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3.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知基础上的深入理解。在这节数学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直观的位置关系,还要从分数意义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所以在本课的的设计中,以分数意义的辨析贯穿始终。因为分数的意义,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这才是分数与除法最根本的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情况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做分子。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

教具学具:

课件,模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先考验下大家,(出示课件)这个谜底是什么?

生:月饼。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在月饼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把6块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2块,6÷3=2(块)。(板书)

师:说得真棒,要是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0.5块,1÷2=0.5(块)。(板书)

师:表达得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老师就继续考验大家,如果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师:你为你们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看来大家已经能够解决分月饼的问题了,不用学具直接说出5除于7等于多少?

生:七分之五。

师:非常正确。我们再来看这些算式,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时侯,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商?

生: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谁作分母?用谁做分子?

生:用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

师: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谁能用语言概括下?

生: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除数分之被除数。

师: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了不起!

师总结: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为分母,被除数作为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所以,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式子来表示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是?

生:a÷b= a/b(b≠0)(板书)

师:这个关系式里每个数的范围要注意什么?

生:因为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零,所以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即b≠0。

师: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教师强调: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师:今后我们再看分数时,会有两种意义。(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也可以是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二、巩固练习

师:你们知道阿凡提吗?你有他聪明吗?敢不敢挑战他?我们来闯关,大家有信心吗?

1.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1)3÷2 =()

(2)2÷9 =()

(3)7÷8 =()

(4)5÷12 =()

(5)31÷5 =()

(6)m÷n =()n≠0

2.把5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 )千克;把1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5份是( )千克;也就是说5千克糖的( )和1千克糖

的( )是相等的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重点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结束语: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新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

四、作业布置

练习十二第1,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 a/b(b≠0)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利用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进分数,复习旧知。在探索新知时,从想象中每人2个饼,到一张饼,把一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得到几块?有了刚才的复习知识进行铺垫、迁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4来计算,学生很快会说出1/4,这时我会再提问:为什么是1/4?你是怎么分得?

学生用准备的圆片分一分;接着出示:学生一步步经历了分得过程,对分数的意义就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是3/4。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与分数的意义的拓展同步的。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就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储于学生脑海里的状态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应当是抽象与具体可以转换的数学知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积木图片)同学们,大家喜欢搭积木吗?你们看,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一搭。(板书:观察物体三)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例1:按要求摆一摆。

解决问题(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图形。

(1)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

(1)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摆法:

解决问题(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1)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提问: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教学例2。

出示例2: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2.第2题: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组织交流摆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1)题中有多种不同的摆法,第(2)题是不能确定5个小正方体怎么样摆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摆法。

当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酒变得简单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经历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二、教学重点。

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三、教学难点。

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出示教科书第38页的图形,并让学生准备这样的图形。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

(二)画一画。

动手操作,将附页3图1剪下,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

(三)做一做。

1、通过折叠后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

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长方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或第四个长方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首先将附页3图1中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五边形为6号图形,右边的为7号图形。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1)与图形6相对的声纳个图形?

(2)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练一练。

1、第39页第1题。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

2、第39页第2题。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多余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本题,教师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 |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 五年级数学教案
上一篇:人在欧洲读书笔记10篇 下一篇: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简报(通用12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