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七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1
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突破6亿元的票房向世人证明它无疑是相当成功的,确实,不愧是大导演导的电影,这部影片在催人泪下的影视效果之余,让人感触良多,笔者从个人的感觉漫谈一下该片成功的几个方面:
整个故事情节精彩而完整,前后呼应。影片以唐山大地震为历史背景,从著名演员徐帆饰演的母亲痛苦无奈在女儿和儿子之间,选择放弃女儿救出儿子,导致侥幸幸存下来的幼小的女儿登对此心灵遭受沉重打击而引出的故事为电影主线,这个故事选得非常成功,震撼人心,活生生骨肉分离的震慑力一点都不亚于《泰坦尼克号》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故事情节铺展合理,展现生命的脆弱和真、善、美的情怀。6000多万重金打造出来的大地震惨烈的场面,篇幅恰到好处,充分展示了编剧和导演对整个影片节奏把握的功力,使人们不要忘记30多年前那次惨痛的大自然灾难,又紧紧围绕故事主线展开。影片中女儿登遭受的巨大的心灵创伤使她几十年不愿与母亲相见,让人觉得合理,情有可原。在养母弥留之间,她温柔的贴着养母的面说,爸爸爱你,我也爱你。这是一个很善很美的瞬间,这一刻,这位养母一定觉得为养育登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人要学会感恩,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品质,影片用这一句温柔的话昭示了这个简朴而重要的道理。而登的亲身母亲因为绝望无奈放弃登而负疚了一辈子,一样痛苦的心灵关闭了本能属于还年轻的她的幸福。经历汶川地震救灾场面的登最后理解母亲当时的痛苦与无奈,与母亲尽释前嫌相认,这些情节都过渡得相当自然感人,令人扼腕信服。
演员的表演自然、到位,徐帆、“老戏骨”陈道明的演绎让影片增色不少,几位年轻演员表现也出彩,有一处小的细节:高大帅气的研究生师兄在送新生登去女生宿舍的途中,示意远道而来正内急的登上洗手间,登愣住了,没想到这位酷毙了的'师兄如此细心体贴,影片后来两人很快成为情侣并导致登未婚先孕也在情理之中,这种看似不经意又非常巧妙的画龙点睛之笔又完全可以与电影《阿凡达》严谨的故事设计媲美。
可以预言,成功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会是影视界众多奖项的宠儿,如果国外不对中国电影有偏见,对中国文化有一些真正的了解,笔者甚至认为,外国奖项也可以收获良多。我感动嘘唏之余,为咱们中国人能拍出这么好的特定题材的影片感到振奋和高兴。而影片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辉与感恩的伟大更是一切奖项所不能涵盖的成就与贡献。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2
《唐山大地震》上映了2天了,今天是周末终于有空去电影院探个究竟了。听看过的朋友说影片很感人,但我事前做足心理准备,要硬撑着不哭。
因为冯小刚说过:“只要是正常人看了这样的故事都会感激,除非他是一个混蛋。”开场前工作人员更送来一包纸巾,冯大导很有信,观众必哭,结果证明不是混蛋,撑了半个小时,眼泪已失控流下,完场时双眼哭肿了,但仍肯对着电视镜头讲观后感,只因此片值得推荐。
看此片记紧准时,否则便错过开场时十多分钟的大地震场面,特技效果做得十分逼真,很震撼,看罢电影后随即访问冯小刚,他形容:“这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灾难片。”
冯大导所言非虚,该片改编自张翎的小说《余震》,的确1976年的23秒唐山大地震,给片中饰演母女的徐帆和张静初带来32年的余震,32年来一直活在23秒的噩梦中,影响一生的抉择。令人感到无奈苦涩的是天灾,不单带来身体的伤、财物的损失,还要迫灾民做无情的决定,两个只能活一个,要儿子还是要女儿?宁愿女儿死,还是截肢保命?活着又比死更难受。
编剧落笔很到位,完全拿捏到角色的感情,冯大导拍的电影多以男性元素,原来导女性电影功力不遑多让。
冯小刚说:“我初看剧本,已觉得徐帆很适合演这个角色,但又担心被指夫妻档,于是跟各单位开会,研究哪个女演员最适合演这个角色,结果大多数人都认为徐帆是最佳人选,我便顺水推舟。”
徐帆把角色演活,感动人心,她说:“很多时拍哭的剧情,都要酝酿情绪才哭得出,可是拍此片,剧本对白令我完全投入了角色,根本不用培养情绪,眼泪自然而然出来了。”
我预言女主角徐帆是今届金鸡百花影后大热,她演外柔内刚的母亲,能牵引观众的情绪,难怪冯小刚不怕外界指他捧老婆做女主角,假公济私,环顾内地女星名单,当红的李冰冰、赵薇、章子怡、巩俐都不适合。
张静初演女儿,由18岁演至40岁,游刃有余,她告诉我:“我是个很喜欢问问题的演员,很多时,在剧本以外,导演会给我一大叠资料,让我更了解贯通角色情感的起承转合,但跟冯导演合作,完全不需要。”果然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钟。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陈道明,留意他在处理岁月催人的细微变化,属锦衣夜行,却不可或缺。
《唐山大地震》不单带来视听的震撼,更带来IMAX以外人心的震撼。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3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电影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那一天,动物们表现的与平常大不一样,尤其是蜻蜓,遍地都是,到处乱飞,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灾难来临的前兆。
夜晚,一阵巨大的轰隆声把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惊醒了。大地剧烈震动起来,天边一片紫色,这时候,人们才明白是地震了!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压在废墟下,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而牺牲了。人们发现方登、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的两端。只能选择救一个,可是他们的妈妈一个也不想放弃,两个孩子都想救,但是余震又来了,没有时间再考虑了,妈妈最终选择了救弟弟。被压在水泥板下说不出话的姐姐清楚地听到了妈妈的选择,心都快碎了。弟弟得救了,妈妈也以为姐姐不在了,可是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后来,姐姐方登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姐弟俩一天天地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们参加了唐山的志愿者救援队,这才相会、相认……看这部影片时,我哭了很多次,真是太感人了!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我也明白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灾难,只要心中有爱,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4
地震,真的给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带来很大的灾难么?带着我疑问的心,跟着母亲到电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我最记得的是母亲在面临着两个孩子的生死,而选择了弟弟。刚开始,我替妹妹抱怨那位母亲偏心。但是我到现在才明白那位母亲的难处,因为,他只能选择一个!
这场电影是讲了唐山的一场地震另一个幸福的家庭家破人亡,看到这,我不禁留下了同情的眼泪。最让我难忘的是哪位母亲伟大的爱,我记得,他们相持,不顾性命的跑回家,因为他们的两个孩子还在睡梦中!父亲,永远的砸在废墟下,不会再起来。母亲,带着弟弟离开了。妹妹,被一对好心的军人收养了。弟弟,也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就这样,他们过起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人,没有忘记地震的情景,没有摆脱痛苦。三十多年后,他们在四川地震中相遇了。妈妈又高兴,又伤心。高兴的是找回自己的女儿来了,难过的是她自己不敢面对女儿,她怕女儿怪责她当年选择救弟弟。然而,妹妹没怪她,一家人又在一起了。
自从,我看过这场电影后,没敢再怀疑地震带来的灾难,我发誓,应定要珍惜生命!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5
听说《唐山大地震》的票房过亿,所以,便约了朋友一起前去观看。都说看这电影要准备好纸巾,还真是,一场电影下来,一起去的好友早已泣不成声了。好半天都没说话呢!
那一场八级地震就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瞬间,天变紫了,房屋垮塌,当时人们都在睡梦中,对来临的地震浑然不知,因此,死伤无数。那一刻,大地在颤动,人们的心也在随之颤动。但是,那一场不应该发生的地震还是发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可是,死去的人有24万人多,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电影中描写的那个家庭,父亲在地震来临时冒死救回了母亲,母亲在震后选择救弟弟而放弃姐姐的那一种对自己亲生骨肉的割舍,女儿对母亲的怨恨以及母亲坚决不再嫁的那种对她丈夫的真诚。那,都是那一场大地震之后所有家庭的真实写照。
现在,那些所谓的都市人整天在外奔波,那友情,亲情已经随之减少。现在,朋友都已经被在各种场合中利用,“友情”这两个字已经远去。而且,亲人也可以随时被出卖。因此,“亲情”这两个字也渐渐模糊,也渐渐迷茫。
希望,那些都市人也可以来看看这部《唐山大地震》,它,可以让你的心灵之湖中的船只渐渐靠岸。让你重新找回你曾经丢失的亲情,友情。
正如汉密尔顿所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是人,人身上最伟大的是心灵。”让我们伟大的心灵随之颤动吧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6
对于《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期待已久。
22日晚间,走进了电影院。事先早已备好纸巾,然而,当幕尾王菲的《心经》响起时,纸巾完好无损,只任眼泪自然流淌,两颊留下清晰印记。
默默地离开电影院,走在深夜的大街上,久久不能消散的,是电影带给我的震撼。
记忆
76年地震的特效还原,触动更多的,是对08年“汶川大地震”的伤痛记忆。
山崩地裂,房屋顷刻倒塌,生命转眼被无情吞噬,真情在危机中的释放……影片还原地震带来的视觉震动,不得不让我在那一刻,勾起亲历5.12的伤感与叹息。
记忆,是电影强加给我的一项符号,也是串联电影的一根主线。女儿因为那忘不掉的回忆,记恨母亲三十二年;母亲因地震中对丈夫、女儿愧疚的印记,守望废墟三十二年。
亲情
电影所彰显的人文关怀,让我数次动容。尤其是,剧中对“亲情”的'刻画,让我增添了很多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和愧疚。
剧中母亲抚养儿子所表现的坚毅,为完成自我救赎而坚守破房中的固执,触动我心灵的,是母爱的伟大;
养父在生活中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心,面对消失五年的女儿的牵挂以及留下的凄凉背影,折射出来的,是父爱的纯真;
养母临终前的嘱托,以及表现出来的坚韧,撞击我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亲情;
……
坚强
在电影中,无时无刻都表现出的,还有“坚强”。
母亲是坚强的,为完成对婆婆的承诺,为回馈对丈夫的感激,为省视对女儿的亏欠,用一生的担当,独自守望着心中的废墟;
养父是坚强的,支持女儿寻找亲人,默默忍受对女儿的思念与孤独;
儿子是坚强的,以残疾的身躯,始终想着为母亲分忧解难,开创着属于自己的事业;
女儿是坚强的,虽纠结于儿时的“忘不掉”,但始终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始终藏着感恩的心。
……
剧中的“他们”,都是坚强的。
或许,这部电影有一些不足,比如广告元素的植入等。但是,他能带给我们对人文主义的重新追索、对亲情的思考、对生命的尊重等等,已经足够了,不应过于吹毛求疵。
看《唐山大地震》,得到的并不是“形式”,颤动的不只是身体,而是灵魂……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7
这是一部能让你体会生命的意义、体会最深的母爱的纪录片——《唐山大地震》,在这里,有爱,有希望,有宽恕,有感动……
蜻蜓迁徙,灾难就要上演。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道紫色的光环出现在宁静的唐山市上空,地震随之而来。一家子,姐姐惊醒后趴在窗台上喊妈妈,墙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母亲冲上去救孩子被父亲一把拉住,自己去了。短短几十秒,唐山变成了一座废墟。父亲被压死了,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面。“只能救一个,只能救一个!”母亲选择了弟弟。在另一边的姐姐哭了,因为她早就知道母亲会选择弟弟。弟弟截取了一只胳膊,姐姐在几天后奇迹般醒了过来,却怎么也找不到妈妈,被军人收养了……
在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中,姐弟相遇。姐姐宽恕了母亲,体会到最真挚的母爱!
父亲救了母亲,因为他知道:孩子是不能失去母亲的`,以及他对母亲的爱。父亲走了,舍得把母亲一个人和孩子扔在人间。
母爱是伟大的,但在姐姐面前,为何又消失了呢?可能母亲是想姐姐应该让着弟弟,所以先救弟弟。也可能是母亲偏爱弟弟……但我最想相信的就是母亲只看到了弟弟,没看见姐姐,只听见弟弟说话,没听见姐姐说话。以为姐姐生的希望不多了。只有这种说法,对姐姐才公平一点点。想到这儿,我早已泪如雨下……
弟弟有愧于姐姐,因为要是先救姐姐,弟弟有可能已经掩埋在废墟里了。姐姐有愧于母亲,因为她发现母爱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让母亲苦苦的相信她死有32年了。母亲有愧于父亲,因为当时要是母亲没被父亲拦住,就不会是父亲离开了……现在,他们都已经互相原谅了,这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现在,想一想,我们的母亲对我们付出了多少爱:想起母亲为我准备的每一顿丰盛的饭菜;想起母亲为我洗的每一件衣服;想起母亲在我遇到挫折时那充满爱意、期待我站起来的眼神:还想起母亲在我生病时守在床头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我却总是说妈妈对别人比对我好、嫌她做的饭不和我的口味。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
妈妈会用一生去爱我,我也会用一生去爱妈妈!
《唐山大地震》这部纪录片反映了在地震时、地震后的母爱以及亲情!提醒着天下的子女们:要照顾好你们的母亲,至少也要对得起她给你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