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2024戴明论质量管理读后感(集合8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8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管理百年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戴明论质量管理读后感 篇1
全面质量管理并不等同于质量管理,它是质量管理的更高境界。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员工真正做到视质量为企业生命的过程,是改变员工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强调全员的教育和培训,将企业的所有管理职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使企业中的所有员工和资源都融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之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基础。质量管理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企业应该使全体员工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责任,使质量管理从事后的检查走向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由此可见,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不仅要管理好生产过程,还需要管理好策划、设计和使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策划过程、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五个过程的质量管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给质量一词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从定义上看质量不单指的是产品。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即人员、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简称人、机、料、法、环。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要求有全面的质量概念,还需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强调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而且包括工作质量;其次,全面质量控制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管理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过程,而且要管理人力资源、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
二、企业如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企业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不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是应该在企业的每个管理环节上,把全面质量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用一、二个月时间拿到一张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很容易。但是,要把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和每一个工作过程,不是一件易事。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却是可使企业长期受益。
1.注重以人为本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必须十分重视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建立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体系,首要的是必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实现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产品形成的每一过程,都离不开人的作用。无论是手工业生产时代,还是机械化、自动化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人在质量保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应该以自检为主。质量是管出来的,不是事后检查出来的。意识决定行动,任何管理措施的实施都要统一员工的思相意识。领导者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产品制造的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在全员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提高每个员工的质量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宣传和培训,增强员工质量意识和责任心;时时处处为职工着想,把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紧地联在一起,注重发挥员工抓质量的潜能,把提高产品质量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质量管理以预防为主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1:2008中规定: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它过程的要求相一致。就是说产品实现的策划阶段就应把质量管理过程纳入其中,包括预防的概念。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都将质量管理的目光放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使得产品的质量符合某种技术标准,并以此确认为是合格的产品。这种通过产品生产后的检验来控制产品的质量方式,并不能防止缺陷的产生,仅仅是一种补救措施。因此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必须意识到质量应该以预防为主,通过事前管理的方式来降低产品的成本,有针对性地找出导致质量事故的原因,从而更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3.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持续改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必须符合顾客的要求才有可能销售出去,它要求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顾客的要求,始终以顾客的满意为目标。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为顾客服务,而不是为标准服务。企业依存于顾客。因此,企业应当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一般都是以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为目标,即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只需要符合企业事先制订的技术要求就行。顾客的需求通常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变得更高,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动态的质量管理概念。全面质量管理不但要求质量管理过程中有控制程序,而且要有改进程序。持续的质量改进可使企业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价值,企业应当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企业各个过程,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以第一的质量造名牌汽车,把第一的服务送广大顾客”,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只有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中心,企业才能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做到好上加好,确保企业获取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4.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为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权限和运行程序,配备必要的资源,使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各项因素都得到控制,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企业必须保证质量体系建立过程的完善,保证质量体系建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使全面质量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人、财、物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涉及企业中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做好全过程的组织协调。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运转起来。为分清责任,必须明确质量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形成一个完整、严密、高效的质量责任体系,保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5.全面质量管理和经济利益相结合
质量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广义的质量,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不矛盾,它们是协调一致的。对企业管理而言,产品无质量就等于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数量即使再多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质量问题始终是和经济利益相交织。对员工来说,如果把质量管理和经济利挂钩,会大大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所以,对企业和员工来说,用经济利益去驱动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更加直观,也更有号召力。
在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也是为了减少整个生产过程及各个工序的无效劳动和材料消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实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双赢。
三、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质量已经走出了产品本身的范围,逐渐延伸到服务之中,全面质量管理也从单纯的质量控制上升到企业经营的层面。对于企业来说,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关键,是开展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鼓励全体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去。
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今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和质量。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必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企业应正确认识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把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回报顾客,回报社会。
戴明论质量管理读后感 篇2
论文关键词:教育质量管理 IS09000 高等职业院校
论文摘要: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引入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构建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三部分组成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强化市场意识,形成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办学运行机制:强化服务意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强化质量意识,实施规范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过程监控。
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高职院校规范质量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引人IS09000标准,构建了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体系,取得一定效果。
一、构建教育质璧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在其基本要素、结构、质量目标和标准等方面,除应具有一般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以外,还应具有高职的特色。
一是以能力为本位,以满足职业能力发展需要为质量目标,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质量标准,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中心建立与实施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二是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体现“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创业要求,设置专业与课程,进行招生、教育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这一基本要求。
三是以过程控制为重点,能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和各方面进行实实在在的控制。
四是内外部监控相结合,内部监控旨在促进自我完善,外部监控旨在得到校外真实的信息反馈和恰当的评价,体现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提高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五是体现持续改进性,要求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特别是质量管理活动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优化教学设计及其各环节,科学设计质量标准及要求。教育教学质量内涵目标也是多样化的,一些内涵目标会随着学校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做到持续改进。
二、构建教育质且管理体系的实践
(一)具体做法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依据IS09000标准,参照IS09000标准过程管理的理念构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文件是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涵盖巧个基本要素:质量方针、职责与权限、教学计划、学员录取与管理、教学与管理人员、教学与培训设备、教学和训练实施、质量记录控制、教学和训练的检查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文件与资料的控制、内部审核、专业与课程建设、科研技术开发与服务、物质资源管理。
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质量手册:阐明学校的质量方针,简要描述学校质量体系,并对体系文件作必要的说明。这是唯一可以对外交流的体系文件。第二层次—程序文件:描述质量体系要素所涉及的活动,并规定实现这些活动的途径。这是体系文件的核心。体系文件共有27个程序文件。第三层次—作业文件:也称规范性文件,包括岗位指导书、支持性文件、质量记录表三部分。这是质量体系的.保障性文件。体系文件中共有142份岗位指导书、225个支持性文件、200多个质量记录表。
1.强化市场意识,形成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办学运行机制
质量管理理论认为,组织依存于顾客,顾客是每个组织生存的基础。高职院校的“顾客”是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在办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并不断将需求转变成与此相适应的服务。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调查,广泛收集各种数据和资料,并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理解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与期望,在学科与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方面有针对性地考虑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类型、层次和内容的需求。二是依据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与期望,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发展目标,将外部需求转化为内在要求。三是把要求通过内部沟通和协调解决的相关事项变为可以执行的文件。通过不断修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现确定的目标。四是有计划、系统地调查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并依据测评结果采取改进措施。同时,学校通过培训使各部门和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了解、理解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与期望,并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逐步落实到工作中。
2.强化服务意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高校传统的管理思维缺乏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意识,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理对象。现代质量管理则把学生定位为学校的“顾客”,强调管理中的全员参与。一是通过制定岗位工作指导书,界定各部门的职能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使各岗位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及达到目标的要求和方法,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下一步乃至整个目标的贡献和影响。二是通过评估与考核程序,正确评价教职工的工作业绩,激励教职工。如教师考核中有学生评分,在其他人员的考核中有相关服务部门人员的满意度测评。三是通过程序性规定,确保全校工作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线,管理工作、后勤工作要为保障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提供支持;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落实到切实为学生提供符合要求的教育教学服务。四是规定部门、教师、学生对所接受的服务不满意时可以进行投诉,并规定了相关部门在收到投诉信息时的处理要求。
3.强化质量意识,实施规范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过程监控
传统的目标管理以事后检验控制为主,事前控制意识差,造成质量管理成本过高。人才培养工作具有不可逆转性,必须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才能确保高质量。为此,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了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控制,通过监控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充分满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要。学校制定了27个程序文件,对教育教学组织、提供、检查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控制,明确了“SW1H",即what(什么事),why(为什么要做)、who(谁来做),when(什么时间做),where(在哪里做)、how(如何做),并在每个程序中明确需要遵照哪些文件规范,在该项工作完成之后需要留下哪些记录及记录的保存等内容,并确定各项工作的接口。
(三)工作成效
首先,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都取得可喜的进步。各部门工作目标明确、职责清楚,按程序办事和“无记录无行为”质量意识深人人心,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日常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依据质量体系文件就可以协调解决,避免了部门之间的推诱、扯皮现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其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检查与评估等各方面加强监控力度,通过严格的程序规范明确对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和质量标准。学生参加国家海事局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各类职业技能证书、海员适任证书考试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参加国家船员适任证书考证通过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最后,对外信誉增强。通过实施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控制和管理,增强了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满意度,树立了良好的学校形象,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戴明论质量管理读后感 篇3
最近读完了《管理百年》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管理学从1900年到2000年的百年发展史。阅读的过程中一直有两个问题萦绕在脑海: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的目的和核心是什么?
第一,为什么需要管理?
首先,基于资源的稀缺性,不管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还是自然资源管理都具有稀缺性。因此需要有效地配置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其次,人不是机器,由人组成的组织是复杂的,需要管理者将不同的人组成一个有机体,并能高效的运作。如果人是机器那就不需要管理者了,只需要程序员将指令发送给机器,机器就会百分之百的执行。
第二,管理的目的和核心是什么?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优化配置经济要素资源,达到经营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用力少,进攻多,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耗费,取得最大的工业效果(摘自《南怀瑾的商业智慧》,我个人比较赞同)。用两个词概括:高效率,高效用。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之道,唯在用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到“先人后事”,先找到合适的人,再考虑制定公司的战略方向。
戴明论质量管理读后感 篇4
身为管理类专业的我,总对“管理学”是那样的心虚。上次复试时,就有关于法约尔、泰罗等问题,除了知道他们属于“管理世界”外,真的想不起别的什么了。
今天花了一天读完了一本书——克雷纳的《管理百年》,如果你想了解管理,我极力推荐这本书。绝对比你看一遍比这厚得多的罗宾斯的'《管理学》收获更大!
管理第一人,我们总喜欢提泰罗,其实法约尔与他的行政管理更早,只是他是法国人。
福特的T型车,将泰罗的科学管理发挥的淋漓尽致,科学管理提高了体力劳动者的效率,对于脑力劳动者的效率实际上是降低了的;
质量管理戴明,在40年代就在日本受到尊重,并影响了日本的战后崛起,美国人,却在40年后陷入困境时才关注戴明,于是,80年代的全面质量管理才开始风靡。讽刺的是戴明是一位美国人!
60年代就有的目标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这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因为在当时“整个世界似乎都是可以预测的,未来可以被计划”;而现在一切都是混沌的,未知的,目标管理也值得深思。
“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
戴明论质量管理读后感 篇5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供应的紧张状况逐步缓解。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正在不断萌发,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己被提上日程。本文从概述了提升供电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分析供电公司服务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供电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策略。
关键词:供电 服务质量 质量管理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电网公司开始运行新的体制。电力企业的独家垄断态势己被打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电力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树立起崭新的企业形象,从而赢得市场,实现企业的根本目标。
1.供电公司服务质量管理问题及分析
1.1电压质量问题
自20xx年以来,供电公司对农村电网进行了改造,然而地下线路的改造并不彻底。原因是施工人员当时一味地突击进度,对施工质量未加以足够的重视,致使个别村庄变压器供电半径不合理(标准半径不大于500米),供电半径已经达到600米甚至700米,使得部分农村用户的电压质量得不到保障。低电压可能引起电器不正常运转,如日光灯不能启辉,白炽灯暗红等,这势必会给客户生活带来不便。
夏季是暴风雨急发的季节,电力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再加上人们普遍使用空调来降温,导致电力设备负荷加重。例如线路发热、变压器漏油、绝缘击穿等电力设备故障也比其他季节更容易发生。这段时期就应当适当补充抢修人员,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维修需求。
1.2抢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尚待加强
供电公司城市配电网主要由高低压电缆网构成。当电缆网络出现问题时,需要由具备高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准确地分析,并快速地解决问题。然而,由于抢修工作的艰苦性,使得抢修人员多数由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外线工人构成,其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己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目前电力企业的要求。
2.供电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策略
供电公司在电力营销上特别强调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随着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供电公司在服务理念、服务策略都有了相应的调整。为了解决当前供电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其服务质量管理策略的建议如下:
2.1增设服务网点
由于营业网点的数量不足,给居民办理营业申请、交费、咨询等业务带来了不便。供电公司可以根据用户居住的密集程度,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的大型住宅区。相应地增设服务网点。或者参考当地派出所的模式,在每一个居民办事处设立一个营业网点,以方便居民办理营业申请、交费、咨询等各项业务,从而更好地位用户提供服务,也缓解了供电公司营业大厅的服务压力。
2.2增加电费征收渠道
供电公司应加强与各个银行的合作,增加电费征收渠道。可以尝试开设银行服务大厅缴纳电费、网上银行缴纳电费、POS机缴纳电费、定点坐收、上门收费、划卡缴费等多种交费方式,以方便居民客户交费等方式,以便更好地问顾客提供便捷服务。
2.3提倡“一站式”服务
提倡“一站式”服务,全面实施“客户满意工程”,规范了工作内容,简化了业务流程,坚决抵制企业内部“踢皮球”和“扯皮”现象。“一口对外”的办公方式使得用户可以集中一站,完成所有业扩申请的手续,避免了到处跑着办手续的麻烦。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个别职工故意拖延业扩流程,影响用户的及时用电。
2.4流动上门服务
设立移动服务车,将上门服务送至用户的.单位或住宅。由于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客服调度总部随时可以追踪到移动服务车所处的位置,了解其工作状态,以便通过合理调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抢修人员派遣至用户处。工作人员可通过笔记本无线上网进入公司网站,进行网上办公,完成业务申请、现场勘查、投诉处理、故障维修等任务,从而确保电力服务工作的快速有效完成。
2.5 提高电力抢修效率
①制定故障抢修处理预案,提供24小时电力故障抢修服务,对于城区用户,抢修人员应于30分钟之内赶到停电现场,无特殊原因4小时内恢复供电:对于农村用户,要求60分钟内,特殊偏远山区90分钟内赶到现场,无特殊原因6小时内恢复供电。
②应尽快组建综合抢修班。当电力故障发生时,配电设备人员,电缆人员、架空线路人员应该同时到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以节约抢修时间,提高一线员工的抢修效率,保证用户及时恢复用电。
③对由于雷电等不可抗力导致线路停运的,要加装避雷针等防雷措施;并对避雷针进行严格试验;对年久失修的设备,应及时申请资金进行改造,并把好新工程的验收关;对路边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繁茂树木,要及时进行砍伐。如果在砍伐个人宅基地树木或坟堆上树木时遭到群众阻拦,要耐心对其进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和教育,在民众中普及安全用电知识,令其认识到紧靠电线植树对正常供电有哪些危害。同时通过县乡村三级政府进行协调,合理对用户进行补偿。
3.结论
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电力市场供求关系也发生着重大转变。zc供电公司在保证供电质量和供电稳定的同时,还要重视如何提升服务质量。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开放,各种新的替代能源不断涌现,电力系统面临着一系列的竞争。要想在日趋严峻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当前做起,从服务观念、经营手段、服务方法、服务策略等方面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大众,造福社会。
戴明论质量管理读后感 篇6
摘要:目的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接收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全面质量管理措施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和实施前相比较高,两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临床将全面质量管理措施用于护理管理中作用突出,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护理管理;运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技术的完善,人们对临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获得满意的疾病治疗效果,还要求获得舒适、安全的临床护理。这就需要医院护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尽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技能,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1]。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护理管理效果,本文将我院接收者作为调查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接收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65例,年龄段20~65岁,平均(42.1±2.1)岁。本调查过程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包括: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调查问卷、医师护理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调查问卷。
1.2方法。对我院护理管理程度进行随机调查,分析全面质量护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
1.3本研究主要选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按照临床参数种类进行2检验,用百分数表示,若P<0.05,则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对临床服务满意率评定。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对各项服务满意率均明显提高,和未实施前相比满意率存在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
2.2患者对临床医护人员服务满意率评定。调查结果显示,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对医师、护士的服务满意率均提高,和未实施前相比存在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一般来说,医院护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紧密相连,护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其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加强护理管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以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整体效果。近年来,我院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用于护理管理过程中,取得显著性效果[2]。结果显示,经由此管理模式的实施,无论是患者对临床服务项目满意率,还是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率均高于未实施前,存在差异(P<0.05)。故而,笔者认为,可从这样几点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①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要想提高临床服务质量,首先需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需要医院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观念,可从这样几点进行:
第一,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参与县、市等管理方法的学习,然后对医院护士进行培训,以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
第二,科室护士长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全体工作人员均充分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临床重要性。若条件允许还可邀请专家进院指导,加深管理服务了解度;
②落实考核标准。护理部门需按照临床所制定相关准则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服务,使每位医护人员均了解该考核内容,并将其落实到底,这样不但可帮助医护人员更新质量管理观念,还可养成良好工作习惯[3];
③简化护理操作记录。为确保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落实到底,增强整体护理安全性。医院护理管理部门需征求广大医护人员意见,从而简化护理服务操作记录。如:日常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时,所记录的相关操作可统一采用数字、符号记录。这种方法不但可缩短记录时间,还可让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同时,护理管理部门还需联合各个科室,针对患者疾病特点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将其放于病房内部,便于患者及其家属观看、学习,进而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
④实施弹性排班模式。随着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排班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致使诸多问题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护理部门需根据患者数量更改排班模式,可实施弹性排班模式,以确保短时间内处理紧急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⑤完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来说,需各个科室的积极配合、共同合作,所以,医院需按时举行部门协调会,让各个科室共同探讨护理服务中存在问题,并根据不同类型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亦或者根据自身医院特点,创建一种属于自己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4-5]。综上,临床将全面质量管理措施用于护理管理中作用突出,通过对患者个性化措施的实施,可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该管理模式的实施,不但可为护理人员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还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体效果;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可帮助患者舒缓临床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学习。
参考文献
[1]范青梅.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2):278-279.
[2]秦灵敏.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7):1461-1462.
[3]郭金玲.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9(21):114-116.
[4]马智文.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9(27):224-226.
[5]丰秀琴,荆卫红,黄媛霞.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7(86):552-553.
戴明论质量管理读后感 篇7
管理的历史很显然不是只有这一百年,只是在这过去的100管理得到了更深的认识、实践和学习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正如作者克雷纳所告诉我们的,管理没有终结答案可寻,惟有恒久的问题存在,管理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因此他就要带我们对20世纪管理思想与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回顾。虽然这是个极其严肃的课题,但这本书却是用轻松甚至略带诙谐的笔调,将这百年的管理历史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并且明确的指出了诸多管理名人和理论的可取和不足之处。
对于所过去的管理百年,克雷纳将他们概括为“有趣,创新和进步的100年”。因为在这百年里涌现了无数的管理名人和各样理论,有对过去的创新、补充以及批判,但无论怎样他们的出现,都使人们对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使管理的`实践更加有效。从泰罗以秒表计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到摩登时代福特的T型车装配线生产,到斯隆对组织的思考和管理,到诸多研究者对人对劳动者的探索,到在二战中吸取教训寻求企业发展,到著名的麦卡锡营销4P组合理论和麦格雷戈的X-Y激励模型理论,到对源于军事的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到在面临组织危机时对管理理论和模式的不断创新,到曾帮助日本经济复苏的戴明质量管理理论在西方的风行,直至各种管理模式的实践和兴起。
不难看出,这些理论的产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些理论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代的难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理论存在的不足也被一一的展露出来,就如科学管理中对人性的忽视和流水线生产对人机械化的控制等。但我想也正是因这些隐藏的不合理让人们对管理有新的认识和补充,并催生了新的理论,就像霍桑实验对人关注的开始和组织的发现与发展。这也同样可以作为我们现在学习管理,了解管理历史的重要原因。而且作者也在最末了一章中也讲到,仅仅只有那些高层学习研究管理是不够的,仅仅只有一时的管理知识而不会吐故纳新是不够的,仅仅只会学习只能坐在办公室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也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当学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并实践应该是更能让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中立足的方式。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在里面找到的仅有的与中国相关的便是很久以前的《孙子兵法》。虽然我们的工业发展比西方晚了很多,我们的管理学也还是个年轻的学科,但我想这不会成为我们在这方面发展的阻碍。书中讲到的日本企业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虽没有本土的理论,但却用锐利的眼光发现了甚至未被西方认可的戴明理论的价值并能加以实践。所以说,我们也同样需要学会大胆的运用对我们来说合理有价值的理论,自己缺乏理论并不意味着其他人没有适合我们的理论。
世界在不断地更新,管理也在不断地更新,我们人更需要被不断地更新。
戴明论质量管理读后感 篇8
【内容提要】对数字图书馆这一庞大信息系统应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在论述数字图书馆的质量管理对象和质量管理条件的基础上,指出用PDCA方法可有效实现数字图书馆的质量管理,并讨论了PDCA方法的实施细节和措施。
【摘 要 题】实践研究
【关 键 词】数字图书馆/PDCA/质量管理……
图书馆管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19世纪开始,以帕尼兹(A.Panizza)和爱德华兹(E.Edwards)为代表的图书馆管理学派就一直致力于图书馆的管理研究,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建树。20世纪30年代后,图书馆人又致力于把起源于制造业并在制造业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质量管理策略和方法运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形成了相应的图书馆质量管理模式[1]。那么,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是否也可以进行质量管理呢?
综合目前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可以看到[2-6],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结合。从技术上讲,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以所有信息机构为节点的信息资源体系。
经过加工整序后形成的信息资源体系是构成数字图书馆的最核心的要素,也是进行质量管理的重心所在。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配置系统元素,使这些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如何加强质量管理,强调信息知识系统建立、开发与使用的全过程中各项因素的质量,确保数字图书馆的全面优化,使之具有远程、快速、全面、有序等服务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1 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对象
数字图书馆的质量管理是管理者与全体员工以及各个部门之间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用全面质量管理去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与使用的全过程。分析数字图书馆的组成可以看到,数字图书馆的质量管理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知识信息系统质量
知识信息系统质量一般指信息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能否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具体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性能指信息数据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可靠性指信息数据使用的有效程度。安全性指在数据使用的流程中事故的频率以及事故的轻重程度。经济性指用户的使用成本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本。
1.2 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是指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成员单位为保证其优质化而具备的手段和条件。在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流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因素:人,主要指参与建立与管理数字图书馆的管理者、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心、文化知识与技术水平;机器,主要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的质量;原材料,主要指信息源的质量;方法,主要指信息源的开发、分析,集合与利用,以及组织管理等方法的质量;检测手段(Measurement),主要指检测方法、手段与检测工具的质量;环境,其一指网络信息化环境的质量,其二指数字图书馆领导者创造并保持使工作人员能充分参与实现质量管理的内部环境。这6个方面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数字图书馆的优质化,在分析其质量问题时,可从这6个方面去寻找原因。
1.3 工作质量
一般由各项工作标准、工作制度,以及人们在执行这些标准的过程中的态度所决定。在工作质量中,以执行工作标准、工作制度的人居主导地位。
在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对象中,知识信息系统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三者相辅相成,由此构成一个数字图书馆的管理系统。知识信息系统质量是整个数字图书馆的生存基础,工序质量是信息知识系统质量的保证,而工序质量又取决于工作质量,因而整个质量管理的重心是工作标准、工作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执行这些标准与制度的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通过如此全面的管理,使数字图书馆不断完善其信息选择、整理、输入、组织、存储、输出、反馈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只有注重了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优质化服务。
2 基于PDCA的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
2.1 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准备工作
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数字图书馆的优化组合,以用户为关注焦点,满足用户需求。其质量管理的实现方式就是把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调动起来,在各项工作中以预防为主,用防治的方式来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从而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水平。在实施质量管理之前,我们必须做一些准备工作,它包括以下内容:
(1)强调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因为任何标准、制度都是靠人去遵守、执行的。所以,只有强调人人参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质量教育,树立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让工作人员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建立各部门、各小组乃至各个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才能使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得到落实,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人人有专责,事事有标准。数字图书馆的各级人员都是工作之本,只有让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数字图书馆带来质量管理的收益。
(2)质量管理小组的建立与活动的开展。在强调每一个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的工作特点,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选定质量管理活动的课题,集思广益,解决工作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与改进质量。例如,负责信息源开发与整理的工作人员组合起来,就信息的取舍、分类编排、组织等,制订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对资源文件的质量无疑起到保证作用。
(3)确定工作的标准化,包括管理标准化与技术标准化两大部分。管理标准化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与职责范围的制订。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依照这些规章制度与职责范围来衡量各项工作的质量。而技术标准化则是衡量各项工作技术的依据。二者必须结合,缺一不可。否则,有了技术标准而无规章制度与职责范围,将无法保证技术标准的实现。有了管理标准而无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将无法指导各项工作技术落到实处。
(4)确定质量情报的获取途径。质量情报工作在质量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对质量信息的反馈以及吸收国外数字图书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等,对数字图书馆的质量管理起到控制作用。例如,通过用户对质量信息的反馈,改进数字图书馆对信息的开发与组织,促进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结构的不断完善。质量情报一般是通过员工的工作过程和用户使用过程这两个环节而获取的。另外,通过对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报道,也能获取有关质量情报,有鉴别、有选择地为我所用。
(5)实行计量标准化管理。计量标准化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切实可行的科学计量制度是评定各项技术标准的基础。例如,对一定时间内一定的文件质量、数量与流量的标准分析,可以得知当前用户的关注对象与信息需求,以便在信息源的开发与组织过程中,不断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并预测用户未来的需求。随着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技术的发展,都将促使数字图书馆持续地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6)增强数字图书馆与用户的认同感。要让用户认识到数字图书馆是信息的提供方,它与用户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不但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对质量的共同关注。
2.2 基于PDCA的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
2.2.1 PDCA 的基本内涵
PDCA实际上是指质量管理活动中四个环节的循环运动,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这四个环节相互连接,反复循环。一个循环过程的结束,又是新的循环的开始,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质量管理循环过程。对于循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找出原因,成为下一个循环中应该解决的目标,以求在新的PDCA循环中得到解决。由此循环往复,不断总结,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出新的质量标准,使质量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循环后不断提高。实践证明PDCA方法是制造业质量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2.2 数字图书馆基于PDCA的质量管理实施策略
(1)P为第一环节,其内容是制定计划,确定目标。也就是说,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确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做什么(What to do it)、为什么做(Why to do it)、何时做(When to do it)、何地做(Where to do it)、谁去做(Who to do it)和怎么做(How to do it),简称“5W”。除此之外,还包括控制标准和考核标准,要让实施计划的人或有关部门都知道,做成什么样子,达到什么标准,才算完成了计划[7-9]。
计划的制定,实际上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在数字图书馆的质量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树立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懂得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确保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按照质量责任制,明确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各个部门,各级领导者乃至普通工作人员都必须明确各自的质量管理职责。另外,还应建立严格的计量检测和标准化体系。例如,运用统计方法,根据历史数据记录或对比其他数字图书馆的水平,确定工作方案;根据质量情报要求制定质量目标;根据工程方法,以准确的技术参数和数据为基础,量化信息知识系统的检测标准,以及检测信息流量等,以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在明确的标准指导下完成。
(2)D为第二个环节,其内容是依据P环节的要求,制定措施,并贯彻执行。计划已定,标准明确,系统管理者应放手把具体工作交给员工,自己则去抓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完成计划、确保质量要靠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事必躬亲”,便违背了数字图书馆质量管理的主旨——强调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把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调动起来。领导者的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指导、协助、提出问题、提供情报等,以及创造良好的质量管理工作环境。
(3)C为第三个环节,其内容是对按照计划和实施步骤所做的工作进行逐项检查。质量检查是保证质量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所谓检查就是用规定的标准测定工作结果,判别此项工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质量检查首先应该通过工作人员的“自我控制”,即责任意识来防止在工作中出现偏差。同时也要通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来自我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质量检查可分为全面检查和抽样检查。全面检查,即对数字图书馆工作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道程序,甚至每一个文件进行检查。在检查项目少,工作量不大,且检查费用不高的情况下,可采用此种方法。抽样检查,即从工序中或从资源文件中抽取一部分进行检查,通过部分抽查的质量来对工作进行估计。抽样检查可采用成果抽查和过程抽查。成果抽查即对最终结果的抽查,比如,资源文件经过分类、标引等高度结构化成为信息知识系统后测试其性能,对用户的使用率以及满意程度进行抽样检查。过程抽查即对中间成果,比如某一道工序的质量,在工作进程中某一个时段的质量等进行检查。过程抽查对最终成果和保证年度计划完成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过程抽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另外,质量检查还可分为自查、互查和责成专门的部门检查。
质量检查实际上是为了达到对质量循环系统的控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由此进入到PDCA的下一环节。
(4)A环节的内容就是对通过C环节已经判明的问题进行综合整理,分别处置,纠正偏差,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进行新的循环做好准备工作。纠正偏差的工作可能涉及到个人的工作,也可能涉及到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所以,要找出造成偏差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对于涉及到个人的工作偏差,比如,信息分类、文摘等不够准确,可以及时纠正,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倘若是领导方式存在问题,则应该改善领导方式;涉及到职能部门则可修改或重新制定计划;责任制度不够完善,使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则利用组织手段明确职责,通过补充授权或者机构调整,撤换或增配人员等办法来纠正偏差。至于取得的经验则应该继承发扬。对于每一轮循环过程所取得的成果,与计划标准对照,达到预期目标的内容后,加以定量和标准化进行巩固。
3 结语
PDCA循环法是经过制造业证明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对数字图书馆来说,其信息资源的选择、整序加工、信息关联等工作是高度结构化的,因而可以采用该方法来对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以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体系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 孟广均.徐引篪.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2 吴志荣.数字图书馆——从理念走向现实.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xx
3 盛小平,周媛.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策略.大学图书馆学报.20xx(2)
4 王纯.走进中国自己的“数字图书馆”.情报科学,20xx(5)
5 刘年娣.国内数字化图书馆研究与建设.图书馆杂志.1999(4)
6 姬鹂宏,杨纳让.数字图书馆发展与研究方问探讨.情报理论与实践.20xx(1)
7 王树政,赵世民等.企业现代化管理定量分析手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8 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9 孙宗仰,方松华.现代管理学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