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2024-09-22 17:30:21

【#实用文#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编写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统计》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地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策。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统计”这个词吗?板书:统计对于“统计”,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叫统计?可以怎样统计?学统计有什么用?)

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认识“统计”。

二、探究问题

(一)认识统计表

1.出示课件,提取数学信息。 有四种饮料,桃汁5箱;梨汁10箱;苹果汁9箱;桔汁5箱。

2.学生把饮料的箱数填在练习纸上的统计表中。

3.汇报:你是怎样填的?

理解“合计”的意思。

4.对比饮料图与统计表

师:如果让你用很短的时间发现更多的数学信息,你看下面图(杂乱的),还是看上面的统计表?为什么?(每种饮料的箱数一目了然)

师:像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板书:统计表

正因为统计表有这个优点,所以许多地方都用到它,你在哪见过统计表?

5.看统计表提取数学信息。

(二)认识统计图

1.课件:出示饮料图

2.生提出摆放建议

追问: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便于拿取;箱数一目了然)

3.课件出示分类摆放的饮料图

师:工人叔叔摆放饮料的办法真好,我们可以照着这种方法画一张统计图。

板书:统计图

4.认识统计图

课件演示:方格纸→左侧数字→下面饮料名称

师:你打算怎样表示桃汁的箱数?

生自由发言

数学上用竖着的条形表示。(板书:条形)

5.画统计图

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彩笔,用条形表示其余饮料的数量。

6.看统计图,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三)学看统计图

1.课件出示两天后超市现有饮料统计图,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2.根据统计图做出决策

师:看这张统计图,如果你是店长,你会做出什么决定?

(四)小结

三、实际应用

1.数学书上128页试一试

2.四届奥运金牌榜

填统计表,画统计图,回答问题

师:看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金牌数增多。)

预测一下,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29届奥运会的金牌数。

四、拓展质疑

1.这节课上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统计图和统计表,今后我们对统计还要进行深入地学习。

五、布置作业

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找数据,制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制条形统计图的第(2)、(3)步,即分配条形的位置和决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单位长度.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我们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

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拆线和扇形统计图(用投影器逐一显示)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已初步认识了条形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

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

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特点: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

l、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图中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请你看看水平射线和垂直射线分别表示什么?

3、每个车间多少人?哪个车间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

(二)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1、出示例1某地1996~20xx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xx年

降水量(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据上表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教学制作方法,师边示范边讲解.

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教师讲述:要制的统计图有年份和降水量两方面的内容,需要用两条射线来表示.

先画一条水平的射线(向右)表示年份,再画一条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表示降水量.

教师说明:水平射线下面及垂直射线左面都要留有一条空白,因为水平射线下面要注明每个直条所表示的内容,垂直射线旁要注明各直条的数据,两条射线不能画在图纸的中间部位,因为那样会因高度不够画不下,或排不下五个直条.

②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教师提问:例1的统计表中有几个年份?那么图中要画几个直条?

③在垂直射线上根据数的大小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教师讲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数据是1005毫米,垂直射线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数量.在垂直射线上方要注明单位.

④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教师讲述:为了准确地表示各个数据,还应在每个直条的顶上注明数量.

(三)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几倍?(1005670,是1.5倍)

教师提问:对照统计图和统计表说一说,用哪种方式表示的数量关系更直观?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掌握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简单分析统计图。

3、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第二步:确定直条和间隔的宽度;第三步: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机,直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多媒体课件第2页)谈话:自古至尽,我们国家就是一个山清水秀,名山众多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名山吗?

(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五座名山给同学们搬来了。(展示课件第37页:五座名山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简单了解五座名山海拔高度,感受祖国山川的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条形统计图

(1)(展示课件第8页)出示问题:你能很快说出哪座山最高吗?

(设计意图:为下面研究条形统计图做铺垫。)

(展示课件第8页:五座名山海拔高度统计图)出示问题:观察条形统计图,你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从统计图中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初步分析图,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简单概括条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

2、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展示课件第9页:四幅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学习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出示课件第10页的问题:该怎么画条形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制图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全班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出示制图步骤。

(3)(展示课件第11页)出示例题,指名读出例题统计表中的数据。

教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画图。(教师课件演示制图步骤)

(4)幻灯机展示学生学生画图,及时给予评价。对于不规范的图给予指导,画图难点集中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画图,亲身感受画图的难点,教师针对难点集中指导,让学生突破本课难点)

3、引导学生简单分析统计图

(1)(展示课件第12页)游戏:你来问 我来答

出示问题,让学生选择问题,指定其他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图的能力。此环节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有学习疲劳的感觉。)

4、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展示课件第13页: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对比)提出问题:统计表和统计图,哪一种方式表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更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三、巩固新知

1、(出示课件第14页)让学生依据统计表中给出的数据画一幅条形 统计图。

2、(出示课件第15页)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强化教学重点,突破画图难点)

3、(展示课件第16页,出示问题: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告诉我好吗?)

(设计意图: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新知,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提高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4

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解决问题。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了统计图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选择统计图的过程。

1.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集体交流,合作学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合作交流。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在探讨中比较、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注重渗透德育于教学当中。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德育和智育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地渗透德育。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在思想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搜集24~28届奥运会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奥运会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运动员夺取金牌的画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出示课件)

学生看完后老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是哪一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吗?

(xxxx年)

(2)在北京举办的是第几届奥运会?(第29届)

(3)我国是从第几届奥运会开始获得奖牌的?(第23届)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看一看近几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情况。(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同学们感兴趣的奥运画面,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读取信息,了解数据。

(课件出示统计表)

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届数

24

25

26

27

28

29

30

金牌/枚

5

16

16

28

32

51

38

师:看了这个统计表,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统计表能呈现出大量的数据信息,有时为了更直观、具体地表示数据的特点,我们往往会把统计表中的相关数据绘制成统计图。我们已经学过三种统计图,分别是什么统计图?

师小结:这三种统计图都有各自的特点,使用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理解统计图的特点。

(1)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思考:

要把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绘制成统计图,你们觉得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选择?

(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条形统计图。因为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每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量的情况)

师:(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观察条形统计图,说一说它的特点是什么。

(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选择吗?

(我觉得也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这样可以看出这几届奥运会我国获得金牌的数量变化情况)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5

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量的变化过程作简单的描述。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进行绘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出示:反映同一统计内容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一幅(图略)。

1、请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观察统计图,同桌或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并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标题、单位、制图日期和纵横轴;

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上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讨论:比较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

(1)学生讨论。

(2)反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想一想:通过刚才的.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制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

二、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

6

11

16

23

29

31

32

25

20

12

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思考题:根据题目中的最高平均气温,纵轴上1格表示几度较好?那么纵、横轴各要画多少长?

(2)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交流。(投影仪)

(1)展示作品(2)说说制作过程(3)教师概括制作方法

三、读图练习

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能否说说这个地方20xx年全年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全年气温变化的转折点在哪里?

4、你还能从图中想到什么?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四、练习(读图与画图)

1、试一试。

2、练一练。

五、课堂小结。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

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

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 100分 98]

[板书: 99分 99]

[板书: 98分 99]

[板书: 100分 100]

[板书: 96分 98]

[板书: 98分 100]

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

师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

四、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 练习十一练习题

一、练习内容: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二、练习要求: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练习中,不明白的可以互相讨论。

三、练习题:

第一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5题,让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7

教学内容:统计图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图,加强学生阅读、分析和绘制简单统计图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三块小黑板,课前分别按照教科书第144145页画好某市两个工厂的产值、人员和销售情况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过的各种统计图

教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已学过哪些统计图?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还学过扇形统计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三个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某市两个工厂的工业产值、 人员和销售情况。

1.出示第一块小黑板(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教师:大家一起来看这张统计图。这属于哪一种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来看.哪个工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些?指名学生回答。(是复式的折线统计图。从这张图看.一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些。)

为了使全班学生的认识更加明确,教师还可以继续问一问学生是怎样看出来的:

例如,哪一条折线表示的是一厂的产值增长情况?怎样看出它的产值增长得快?等等。

2.出示第二块小黑板(各类人员人数统计图)。

教师提问:这一张统计图属于哪一种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来看,哪个工厂的工人人数多?哪个工厂的技术人员人数多?指名学生回答。(是复式的条形统计图。二厂的工人人数多,一厂的技术人员多。)

为了使学生更加熟悉条形统计图。教师还可以再补充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这张统计图中一共表示出几种人员的情况?两个厂的管理人员各是多少人?哪个工厂的勤务人员少,少多少人?等等。

3.出示第三块小黑板(产品销售情况统计图)。

教师:这一张图属于哪一种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中可以看到这两个工厂都有 内销产品和外销产品。内销是指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外销是指在向国外销售的产品。

谁能说一说,外销的和内销的产品合起来是百分之几?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两幅扇形统计图。在每一幅图中,外销的和内销的产品合起来都是百分之百。因为工厂的产品不是销往国外就是销往国内。合起来就是工厂的全部产品,百分之百。)

谁能再说一说,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工厂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指名学生回答。(一厂的大。)

4.对以上几幅统计图进行综合分析。

教师:根据刚才看过的三幅统计图,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个工厂的生产搞得好一些?谁能试着说明一下自己分析的理由?指名学生回答。

可以多请几名学生分析,教师帮助综合与整理。例如,从第一幅图(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一厂生产产值的折线上升得快,说明一厂的生产搞得好;从第二幅图(条形统计图)中又可以看出。一厂的技术人员多一些,工人人数少一些,说明这个厂

比较重视技术开发,所以工作效率高,生产搞得好;另外,从第三幅图(扇形统计图)中还可以看出,一厂的外销量占产品总数的百分比比二厂的高。也说明一厂的产品质量比较好。

二、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通过以上的复习,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的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在表示数量时各有什么优势?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概括和整理。

学生综合整理统计图的特点以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第146页上的表。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14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可适当提示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如何留好画横轴和纵轴的位置。

2.做教科书第146页做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仔细审题,还可以分小组讨论。然后,教师指名请几个学生给全班说一说。(毛衣的销售量从七月份起里上升趋势。到十一月销售量最大:而衬衫的销售量从七月份到十二月份一直呈下降趋势:)

四、作业

练习三十二的第610题: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初步体验信息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初步学会有序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从不同情境中抽象数学问题的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统计问题,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看懂统计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各种颜色的旗帜图片,空白统计图和统计表,水果箱,水果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各种物品。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一些教学理念:

1、在生活中学数学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如买彩旗、游动物园等,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在活动中学数学

本课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活动,充分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

3、学有价值的数学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学会有序观察和思考,并能对生活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

4、人人都得到发展

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统计的过程,并在过程中理解和感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

教法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本节课运用学生小组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

2、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程序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情境引入:“同学们,十月十八日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日,是全县人民大喜的日子,到时候可热闹了!你们想去参加吗?我们班准备组织一支彩旗队前去祝贺,我们需要买很多面旗帜,到底哪种颜色的旗帜需要多买些呢?每种颜色需要买多少面呢?你能想想办法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揭示课题:统计————漂亮的彩旗。

二、亲历学习过程,主动获取新知。

(课前教师给每组准备空白统计图表,红、黄、蓝、绿各色旗帜图片。)

1、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倾听他人意见中使自己长进,在交流评价中发现新的方法,从而确定最佳调查方案。

2、分组活动,调查整理

要求学生调查自己组内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整理调查结果,完成各组的统计图表,并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各组的方法与结果。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独特的想法,应允许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允许多种方法并存。

3、交流汇总,初构模型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统计情况,展示各组的统计图表。然后让全班同学把喜欢的旗帜图片贴到黑板上,共同完成全班的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在全班同学的交流汇总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统计的优越性。教师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表现突出的小组发给一颗“合作星”,表现好的同学发给“智慧星”。

4、分析结果,合理猜测。

教师出示全班的彩旗统计图,提问:从这张统计图上,你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然后引导学生猜测:“老师刚才没有参加同学们的调查,你们猜一猜,老师会喜欢什么颜色的旗帜?为什么?”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适时加以引导。

三、加深拓展内化,学会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但能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游动物园

创设动物园情境(课件显示),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一玩,看看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每种动物有多少呢?你能试着统计一下吗?”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有哪些动物,每种有多少,并记录下有关数据,然后在组内统计表,然后全班交流,共同完成统计图表,并说说从统计图表上可以发现什么。

2、实物统计

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了一些实物。并在每组桌上放有空白统计图表。

在学生体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让学生把各组的物品统计一下,看看每种物品有多少,并将统计的结果填在桌上的表格内,试着完成象形统计图。学生准备的物品可能多种多样,有水果、文具、玩具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去进行统计。接下来,指定各小组说出统计结果,并展示自制的象形统计图。最后,让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加以评价和鼓励。

四、落实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并结合各组所得“红星”情况进行统计。

2、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完成下表,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体现评价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9

一、复习分段整理数据

出示第1题,让学生读懂题目,再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1)是交流自己所用的`方法,比如可以每统计一个数据之后把该数据做一记号

(2)交流统计结果,检查自己做对了没有

(3)交流自己统计的时候有没有出现问题,其他同学可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办法

最后要提醒学生注意检查的习惯:数据提供的是20个学生的记录,那在后面的表格中,也应该要有20个“合计”,否则就是遗漏或是重复了。

看统计好的表格,说说你从这表格中读懂了哪些信息?

二、条形统计图:

1、看图:

出示第2题:先让学生读懂题目

回答问题一:这一周的用水量,哪天,哪天最低?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回答问题二:怎么评价一周的用水量呢?(一般可用用水总量或是平均每天的用水量)想一想:哪种方法更清楚?怎么求平均每天的用水量呢?请你算一算

算完后问:有没有哪天正好是这个平均数“9吨”的?

从条形统计图上看一看,它在整体中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不高不低)

从这份条形统计图中,你还想到了什么问题?

2、画图:

出示第3题。先请学生说说各类食品具体所指,按要求分类整理,制成统计图。

完成统计表后继续完成条形统计图,注意不要遗漏了制作时间和直条上的数据。

比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说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好处?

(统计表能清楚地反映各类数据

条形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各类的具体数据,还能清楚地看出各类之间的多少关系,更加的直观。)

三、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出示第4题。判断3个游戏规则:

1、正方体的三个面写“1”,三个面写“2”。“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

让学生说说是否公平?为什么?

(1和2都有3次出现的机会,是公平的。)

2、正方体的四个面写“1”,两个面写“2”。“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

(1有4次出现的机会,2只有2次,是不公平的。)

3、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1~6,朝上的数小于3甲赢,否则乙赢

理解“否则”:小于3的只有1和2,否则就是指剩下的3、4、5、6,有4个,所以是不公平的。

小结:像这样的游戏要判断是否公平,主要看什么?

(决定输赢的次数是否相等)

四、思考:

小明和小刚同时各抛一枚硬币,这两枚硬币落地后如果朝上的面相同,算小明赢;朝上的面一正一反,算小刚赢。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可先让学生猜一猜。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的时候,适当板书:

正正、正反;反反、反正有2次出现是一样的,2次是不一样的,所以是公平的。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用具

统计图、统计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一)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热闹路二小的校园,它有宽敞、美丽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整洁的环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你们看,他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出示课件。热闹路第二小学的校园生活:舞蹈组、电脑组、篮球队等在活动。

师:(出示课件:一个小花坛中有26朵四种颜色的郁金香。)我最喜欢学校的这一处小花坛,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我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你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完成题卡(先数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再涂色)。教师提示:涂完后注意标上下面的数字。

(二)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引出新知

师:(出示统计图)说一说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

生:(齐答)红花有8朵,黄花有7朵,蓝花有5朵,粉花有6朵。

师:(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比较题卡与刚才的画面,哪一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生1:第一幅图混在一起,看不清楚;第二幅图分开了就很清楚。

师:(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花的朵数数出来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二、实践操作,掌握新知

(一)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都喜欢什么颜色的花,你能不能在喜欢的花下面打“√”告诉老师?

学生完成题卡后,教师收上题卡。

(二)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

1、初次进行记录。

师:现在老师手里拿着同学们的题卡,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生1: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多?

生2:喜欢黄色的有多少人?

生3:喜欢红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4:喜欢粉色的人有多少?

生5:喜欢蓝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6:喜欢红色的有多少人?

师:让我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吧!

教师较快地读数据,学生记录不下来。

2、小组讨论记录的方法(方式开放,教师简介写“正”字的方法)。师:前后的同学研究一下怎样才能记下来?

学生讨论记录的方法。

师:研究出来了吗?你打算怎么记?

师:有数据不一样的吗?

生5:喜欢红色的有10人,喜欢黄色的有12人,喜欢蓝色的有9人,喜欢粉色的有8人(教师指导:记录要认真,并请该生重复正确的答案)。

(三)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师:(出示统计表)请同学们说数据,老师把它们填在统计表里。

红色11人黄色10人蓝色9人粉色8人

学生们说数据,教师把它们填在统计表里。

师:(出示统计图)如果我们还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的话,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应该用多少个小格表示呢?

随着学生们的回答,教师从统计图中抽拉出11个单位格的红条,10个单位格的黄条,9个单位格的蓝条,8个单位格的粉条。

师:如果没有小格你能知道有多少人吗?

生:(齐答)不能。

师:(抽拉出纵轴左边的数字)没有小格,这回能看出来有多少人吗?

生:(齐答)能,因为上面有数字。

师:像我们刚才这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就是统计图。那么你们能不能给这个表格起个名字呢?

生:(齐答)统计表。

(四)通过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看着统计图、统计表你还能知道哪些问题?

生1:一个比一个少1。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2:一个比一个多l。

生3:最前面的最高,最后面的最低(教师订正:喜欢红色的人最多,喜欢粉色的人最少)。

生4:喜欢红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多1,喜欢蓝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少1。生5:黄色比红色少1(教师订正:喜欢黄色的人比喜欢红色的人少1)。

师:喜欢红色的比喜欢蓝色的怎么样?

生1:少2(教师纠正:多2)。

(五)小结

师:这样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每种数据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统计图(表)的意义。

三、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一)野生动物园

师:(出示课件:野生动物园中各种动物数量的统计表)沈阳的野生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老师整理出一张统计表。你能根据这张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老虎骆驼长颈鹿狮子大象斑马12只8只4只7只5头26匹

老虎____只,斑马____匹,____最少。

生1:老虎有12只。

生2:斑马有26匹。

生3:长颈鹿最少,有4只。

(二)生日统计图

师:(出示统计图:各月份出生的人数为2、5、7、4、3、4、1、1、6、2、3、2)说一说你看出了什么?

生1:先上再下再上再下再上再下再上再下。

师:能看出数据的变化吗?

生1:7、8月份出生的都是1个人。

生2:3月份人最多,2月份比3月份少2个人,1月份比2月份少3个人,4月份比3月份少3个人,5月份比4月份少1个人,9月份比8月份多4人(教师订正:多5人)。

师:还能知道什么?

生1:班里有多少人?

师:怎么算的?

生2:1月有2人,2月有5人……(学生心算,没算出来)

师:大家帮他算一算。

生:(齐答)连加。

生1:25。

生2:40。

师:对了。

(三)统计课外活动小组人数

师:(出示课件:热闹路第二小学的校园生活,钢琴小组1人、舞蹈小组6人、计算机小组3人、田径队5人、篮球队8人在活动。)你们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吗?请帮老师算一下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有多少人。

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完成各自题卡中的统计图或统计表(只需完成一项就可以了)。

师:你填的是统计图还是统计表?

生1:统计表。

师:为什么?

生1:因为老师只让完成其中一个。

师:在统计的过程中,我们要灵活选用统计的方法。

(四)游戏

师:老师被难住了。春节到了,要开联欢会,可是班费有限,只能给同学买两样水果,买哪两样呢?怎么办?

生1:买喜欢吃的人最多的两种。

师:我怎么知道呢?

生1:问一问他们。

师:(出示:西瓜、橙子、草莓、苹果、葡萄的图片)你们说一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学生在下面一起说。

师:这样非打起来不可,怎么解决呢?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老师决。

生1:看一看喜欢哪两种水果的人最多就可以了。

师:我们来统计一下,把小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上。

学生依次到黑板前把自己手中的小星星贴在喜欢的水果图片上。西瓜、橙子、草莓、苹果、葡萄的图片上分别有6、6、21、1、4颗小星星。师:我们应该买哪两种水果呢?

生1:应买草莓和橙子。

生2:应买西瓜和橙子,西瓜和橙子一样多。

师:让我们来数一数。

生齐数。

师:这两种水果我们都少买一些好吗?

生:(齐答)好。

四、总结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用统计来解决。……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四、小结评价。

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1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

项目 件数 季度

计划产量

实际产量

完成计划的 百分数

合计

第一季度

8000

125%

第二季度

12000

120%

第三季度

1000

12500

第四季度

18200

140%

(2)填表。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

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别 人数 年级 合计

男生

女生

各年级女生占男姓人数的百分数

总计

280

低年级

90

47

中年级

80

36

高年级

52

小学教案数学统计与分析 篇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和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2、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养同学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知道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品牌吗?

今天我们就去彩电市场看看各种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吧!(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1的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交流,总结规律

1、小组研讨、交流。

根据这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牌彩电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彩电吗?

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可能会发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局部会认为A品牌最畅销,而另一局部则认为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从而引起认知抵触。

2、引导释疑。

在同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统计图里“其他”局部可能包括了哪些信息呢?

可让同学分别说说“其他”的具体含义,从而明确“其他”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品牌。

3、小结。

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比较模糊,不够完整,我们无法得到有关彩电市场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从本统计图中不能得出A牌彩电最畅销这样的结论。

引导同学认识到:在利用统计图作判断和决策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从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信息动身,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

推荐阅读

上一篇:液氧泄漏应急处置措施9篇 下一篇:自我鉴定初中格式十一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