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坐井观天的课件集锦十五篇

2024-09-17 17:09:19 坐井观天的课件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1

学习《坐井观天》一课,学生划出的不理解的词语有三个:井沿、大话和无边无际。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口井,让学生帮小鸟落在井沿上——把小鸟的剪贴画贴上,学生就理解了“井沿”,这是借助图画理解词语。“大话”的理解可以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但学生往往说“大话”就是“骗人的话”,这还不够准确,教师指出“骗人的话”是谎话,学生再理解就能理解到“大话”就是“吹牛的话”,就是“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话”,再联系上文的“飞了一百多里”,并和“不过井口那么大”做比较,认识到“小鸟实事求是的一句话”在“井底之蛙”那里就成了“大话”。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我是这么做的:

《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说“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生:天很大,找不到边在哪里。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让人听了你的朗读,感到天很大,大得没有边际?

(学生感情朗读“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除了天无边无际,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你能用“无边无际”说话吗?

生:大地无边无际,大得很。

生:大海无边无际,大得很。

生:我不同意,大海是有边的。

师:你的话有道理,海的边是海岸。但是有一个可以形容海的词语,它与无边无际意思相近,哪个同学想起来了?

师:当你站在岸边向远处望的时候,怎么样?

生:一眼望不到边

生:一望无际

师:用上“一望无际”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生:大海一望无际,大得很。

师:你们还能说什么“无边无际”,什么“一望无际”?

生:宇宙无边无际,大得很。

生:草原一望无际,大得很。

……

师:大家还可以把话说得更好,让这些图片帮助我们,请看大屏幕。

(师出示雄鹰在蓝天飞翔、轮船在大海航行、骏马在草原奔跑、羊群在草原上吃草、骆驼在沙漠行走、杨利伟坐在宇宙飞船里在太空遨游的图片,引导学生看清楚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在干什么)

师:结合图片的内容,用上“无边无际”或“一望无际”再来说话,你会说得很精彩。

生:一只雄鹰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

生:一只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

师:你已经说得不错了,但还可以把“只”改为“艘”,把“航行”换成“乘风破浪”,就可以这么说了:一艘巨轮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乘风破浪。

生:杨利伟乘着“神州五号”飞船,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遨游。

师:精彩,为他鼓掌。

生:羊群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吃草。

……

师:像“无…无…”这种形式的词语有不少,他们是一类,“无”后面的两个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如:无边无际中的“边”和“际”意思相同,“际”就是“边”。“无”的意思是——没有,用两个“无”就是为了强调没有。无边无际就是——没有边际。你能说一个这样的词语吗?

生:无缘无故

师:还有吗?想不起来了?请看大屏幕。

(出示无缘无故、无穷无尽、无影无踪、无依无靠……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词的意思,积累下来。)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2

设计理念

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寓意深刻,教学时应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品读、实践等教学活动,理解内容,感悟寓意,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组词、扩词。

2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两则寓言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3有主动学习寓言的愿望。

教学重点

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动物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情景导入

1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语言精湛、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有形式固定、意思精练的成语,还有约定俗成的俗语、谚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寓言。

2板书课题:寓言两则。借助拼音读课题。

3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本节课我们学习《坐井观天》。

4媒体出示:(小鸟飞来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师解说图像。

5青蛙和小鸟见面了,它们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吧。一边看着书,一边听录音。

二、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

3小组交流: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4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正音、齐读。

5指导书写“此”、“渴”(可让学生交流)。

6勾出文中生词,并读几遍。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寓意

1释题:坐井观天。质疑:谁坐在井里看天,看到的天是什么样?

2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事而争论不休?

3小组讨论:

(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而争论?

(2)青蛙和小鸟各自认为天有多大,理由是什么?

4汇报交流。

5媒体出示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对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通过读、议、评,体会句子的意思。

6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谁错,为什么?

7实践活动:用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交流体会,从而理解青蛙认识事物的局限性。

8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练习

1分角色表演《坐井观天》。

2引导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怎么想,怎么说?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

五、学法迁移,自主学习《亡羊补牢》

1小组读课文,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读不懂?

2全班齐读课文,提出不懂的地方:讨论、交流、理解。

3媒体出示句子:“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感悟句子意思和养羊人的心情。

4邻居和养羊人的看法谁对谁错?为什么?

5抽读、齐读最后一段。讨论:这一次养羊人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变化,结果如何?理解:后悔,事后懊悔,赶快抓住时机,加快速度。你认为养羊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6总结寓言:亡羊补牢。亡:丢失。牢:牲口圈、羊圈。羊丢失了再修补羊圈。比喻:错误发生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为迟。

六、拓展延伸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错误发生后,应该怎样做。

附:板书设计

青蛙坐井观天(眼界狭小)

天井口般大(所见有限)

亡羊补牢

羊丢失了第一次不修羊圈,羊又丢了

第二次赶紧修羊圈,羊再没丢了

比喻:错误发生了,及时纠正,还来得及。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3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张老师已经带着你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教师随即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1、听听朗读,看看动画,感觉一下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听完后想读一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

2、下面张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张老师读旁白。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      )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张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张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再次认识青蛙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这一只青蛙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甚至自以为是,他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怜了,这是一只可怜的青蛙!(板书:可怜)张老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交流,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

参考:

(1)青蛙并没有说错,他说的是真话,他看到的天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没有说谎,这是一只诚实的青蛙。

(2)这一口枯井太深了,青蛙那么小,光凭他自己的力量,怎么跳得出去呢?如果自己能跳出去,他早就跳出去了,我觉得它是一只弱小的青蛙。

(3)这一只青蛙一生下来就呆在这一口枯井中,没有亲人,没有同伴,太孤独太寂寞了,我觉得它是一只孤独的青蛙。

(4)井底没有丰富的食物,只能吃一些不小心掉进来的小虫子,有时还要饿肚子,我觉得它很可怜。

(5)这只青蛙很有礼貌,见到陌生人就跟他们打招呼,我觉得它是一只有礼貌的青蛙,我喜欢它。

(6)他永远也无法享受外面精彩的世界,他太可怜了。

五、同学们,今天咱们这节课,全面地认识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们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责怪他,而应该可怜他、同情他、帮助他。对像坐井观天的人也一样,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

六、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七、这只得到你们救助的青蛙为了感谢小朋友们,它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看看么?那就是我们的生字宝宝,快来和它们做朋友吧!

八、我们的这篇课文的课题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有名成语,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只有善于动脑筋的小朋友能得到老师的这份礼物,你想试试么?来,自信些,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的!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1、认识3个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准备: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教学方法: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读中感悟。

课型:新授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到文后查一查。

2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3、集体交流。

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4、学生接读课文,矫正字音。

5、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6、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师:生字学得好,课文读得棒,相信咱们写字也会一样棒!写好字的五秘诀是------(生:看、描、写、评、改!)教师并板书。1、出示本课生字。

(1)让同学们“看”:前六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左右结构)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2)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

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还”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它的笔顺规则是先写“不”,再写“辶”。

4、教师范写,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在四人小组里相互评价: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并给写得特别漂亮的字作上星星,同时还要指出还有哪个字没有写漂亮。

7、学生再仔细修改。

四、课堂小结

今节课,我们认识3个字,会写了8个字,并且读通了课文,非常棒!

板书设计:坐井观天

信沿抬际蛙错还答

看、描、写、评、改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井沿无边无际不信抬头青蛙不错报答

还有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青蛙和小鸟谁说的对?

(二)文中关键的词: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

预设师生双边活动: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并理解“无边无际”与“大话”,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三)深化内容,拓展延伸。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你从“坐井观天”中明白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学了《坐井观天》这一课,我们明白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5

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同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主旨,就是要落实《课标》的要求,重点研究如何在课堂上,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内容分析:

《坐井观天》是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寓言,讲述的是一只没有跳出过井底的青蛙和一只天天飞到东飞到西见识多的小鸟争论天有多大?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说天是无边无际的。通过这件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其中以角色对话为主,因此,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本课学习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

文中“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应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等方法帮助学生读懂词语。

本课要认读“沿、信、际”3个生字,会写“沿”等8个字生字,其中有些生字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词语等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了解意思。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在第一阶段要学习独立识字。目前,学生已经是二年级了,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的方法。课堂上,应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方法独立识字。

二年级的学生,读书已经能够达到正确、流利,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还能够达到有感情。因此,课文朗读也应放手,让学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针对本课的内容,学生能借助课件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读3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2.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学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表演、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两课时

学习准备:ppt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读3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2、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词语“沿”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故事,能够理解不能自以为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引入

师说: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看看是什么?(一口井)

里面住着一只小青蛙,它每天就只能在井里看着外面的蓝天,突然有一天,

一只小鸟飞过来,落在了井沿上,于是,青蛙和小鸟就对上话了,那他们在

说些什么你们想知道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个小故事《坐井观天》。

2、揭示课题:   13 坐井观天   ( 教师板书 )

生:齐读课题。

师:那谁能说说观的意思。

(设计情景小故事的方式导入,能将孩子们的兴趣激发起来。)   

二、教师范读,美的享受

师说:现在就请小朋友认真地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教师配乐朗读)

听老师读完了,你们想不想赶快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给孩子美的享受,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

三、借助插图识字

师说: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些字你认识了吗?

1、多媒体出示生字,“井沿”。指名读,齐读。出示一句话: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2、“无边无际”,指名读,齐读。出示一句话: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朋友们知道无边无际到底有多大吗?出示图画。除了天无边无际,生活中还有什么无边无际?继续点击课件,海洋无边无际、沙漠无边无际……

3、“不信”。指名读,齐读。出示一句话:小鸟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4、检测学习效果:游戏,老师说:井沿的沿在哪里?学生找出生字卡片,并拼读。

四、正确书写

1、字我们都认识了,你会写吗?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

出示生字卡片,“沿”。指名读,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说出字的结构。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写到右上几字的时候,强调一下,和生字几的区别。

3、学生书空,说笔顺。

4、展示写的好的同学。(或者有问题的)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图形能帮助孩子快速理解词语意思,还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问:好了,现在你们就可以自己学习课文了,打开书60页(强调拿书的姿势)读之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全文。并动笔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②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事?

2、师: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谁能大胆的告诉大家,这个故事有几个自然段,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事?

(生回答:这个故事有7个自然段。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

3、师说:你们都同意吗?教师板书:天有多大?(生回答:同意)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

(设计意图孩子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孩子自主阅读,读中感知。)

六、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问:那青蛙和小鸟它们眼中的天到底是多大你们想不想知道?请你们在朗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青蛙和小鸟有几次对话?老师建议你们用直线划出青蛙说的话,用曲线划出小鸟说的话。

师问:故事中,一共有几次它们的对话?通过这三次对话,谁能说说它们眼中的天到底是多大的?教师板书:井口大。无边无际。

1、分析第一次对话

①师:你们同意吗?(同意) 看来大家读的都很认真。他们的意见为什么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到底是怎么说的?谁愿意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你们是这么画的吗?(是)小朋友们可真棒!那谁能说说通过这次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鸟从天上来的。生2:我知道了,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②师:你从哪知道的?你读读。你真会读书!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

(生回答:问号)

③师: 谁能把文句的语气读一读。(读的好的,掌声送给他)

大家一起读读。我好象都看见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了。

小鸟回答说。(教师指屏幕,生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一百多里呢,那么远,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⑤你们读的真好听,老师也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一起读读了。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吧,叫“我问你答“,老师当青蛙,同学们当小鸟,好吗?

师问:你从哪儿来呀?

生答: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设计意图(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2、分析第二次对话

①师问:小朋友们读的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更精彩(出示第二次对话)

②师:请两位同学读读。你们知道什么是大话吗?(假话,吹牛)

恩,就是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那你能把不相信的语气读出来吗?

那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啊。一起读读。你们想想青蛙不相信小鸟,小鸟可着急了,谁能把着急的语气带进小鸟的话里读一读。

③好了,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实验看看小鸟是不是在说大话。请小朋友看看房顶,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屋子的房顶。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你们的生字本,像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然后透过圆孔看房顶,说说现在卷起圆筒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生1:刚才看到的房顶很大,现在看到的房顶很小。)

(生2:刚才看,房顶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圆筒看到的房顶只有圆筒口那么大。)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小鸟是说大话呢吗?(不是)

那你们知道谁对谁错了吗?

⑤师:现在让我们也来争论争论,男生读青蛙说的话,女生读小鸟说的话。

师:你们看,青蛙自己不知道,还不相信别人,总认为自己的就是对的,它这样做对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成为青蛙那样的人。

设计意图(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3、分析第三次对话

①师:虽然我们都知道了青蛙是错的,但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他们在笑什么呢?

(生自由读)

谁能说说它们笑什么呢?

(生1:青蛙笑小鸟说的是错的。)

(生2:小鸟笑青蛙错的。)那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会犯错吗?

生答: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它看不到别处,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你从哪知道的,你读读。那小鸟是怎么说的(它让青蛙跳出来看看)。    

师:恩,你们同意吗?(同意)青蛙听见了小朋友对它的召唤,说:“那好吧,我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师: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你们猜它会说些什么啊?

(生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说:“哇!天真大呀!”)

(生2:小鸟你说得对,天真的是无边无际的。)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吧!

七、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师: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同桌互相试试)表演后孩子评议。(并奖励)

设计意图(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和采访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

八、抒发感情,升华情感

1、孩子们青蛙之所以会犯错误,是因为它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而小鸟知道的东西多,见识也就多。那学了故事后,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1: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要多学一点知识,要见识广一点。)

(生2: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2、老师总结: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会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留个作业,回家把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九、板书:

13   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青蛙 井口大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读准"沿"字的音,掌握"观,际,答,弄"四个字的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教学准备】能活动的挂图,玻璃板,投影仪或生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16开的白纸.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一)谈话导题:

今天咱们来学习第六课坐井观天(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坐井观天"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 "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是写谁坐井观天 结果怎样 (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暂不讨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让学生借助拼音小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二)提问:

青蛙与小鸟共有几次对话.

三,分段学习课文

(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1.青蛙坐在什么地方 (教师板书:青蛙,井里.并把剪好的一只青蛙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放大了的插图上的井底.)

2.小鸟从哪儿飞来 落在什么地方 (教师板书:小鸟,天上.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插图中的井沿上.)

3.什么地方是井沿 (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教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二)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3次)

1.学习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 (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 小鸟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井沿上 (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 (说明天很大很大.)

2.学习第二次对话.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2)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这"大话"指的是什么 (说小鸟的话是吹牛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话.)

(3)青蛙认为天有多大 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 (是搞错的意思).什么叫"无边无际 "("际"是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3.学习第三次对话.

(1)让学生小声自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是什么表情 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 (嘲笑)

(3)青蛙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原因是什么 (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4)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小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它是怎样劝告青蛙的 (教师指导朗读小鸟说的话,要表现出既觉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诚恳.)

(5)假如青蛙真的从井底跳出来,(教师边说边把插图上的青蛙图片从井底移到井外来.)看看天,它会发现什么 会怎么说呢 (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4.让学生齐读课文,读后提问.

在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上,青蛙和小鸟各是什么看法 它们的看法为什么会不同 (引导学生认识到小鸟是在天空中飞翔,所以它看到的天确实是无边无际的;而青蛙天天坐在井底,它的目光受到限制,它也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5.小结.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到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盲目自信,自以为正确,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6.戴上青蛙,小鸟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青蛙,小鸟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四,布置作业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把"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一)学习"观"字.(教师板书:观guān)

1."观"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2."观"字是什么意思 "坐井观天"怎样解释

3.用"观"字组词.

(二)学习"沿"字.

(教师板书:沿yán)

1."沿"字的声母,韵母各是什么 是第几声

2."沿"字是什么意思 "井沿"是指井的哪一部分

(三)学习"别"字.(教师板书:别bié)

1."别说大话了","别"字在本课的意思是表示禁止,劝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

2.怎样记住"别"字的字形

3.用"别"字组两个词.

(四)学习"际"字.(教师板书:际jì)

1.请同学们数一数,"际"字是由几画写成的

2.结合课文讲讲"际"字的意思.

3.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五)学习"抬"字.(教师板书:抬tái)

1.说说"抬"字的左边,右边各是什么

2.请同学们做一做"抬头"的动作.

3.用"抬"字组词.

(六)学习"信"字.(教师板书:信xìn)

1.说说"信"字是怎样写的

2."信"字在本课是什么意思

3.用"信"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

(七)学习"答"字.(教师板书:答dá)

1."答"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2.与"答"字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问)

3.用"答"字组词.

(八)学习"百"字.(教师板书:百bāi)

1.仔细看一看,"百"字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多一横

2."百"字在本课是指数目,除了可以组"一百"这个词以外,还可以组哪些词

(九)学习"弄"字.(教师板书:弄nòng)

1.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住"弄"字的字形

2."弄"字在本课是什么意思

三,巩固

(一)做猜字游戏.

(二)你能从字形结构上给这课的九个生字归类吗 (观,沿,别,际,抬,信这六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答,百,弄这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观,际,答,弄"四个字.(教师在玻璃板上写这四个字,用投影仪映出.)

(一)"观"字的左半部是"又"字的变形,"捺"变成"点".

(二)"际"字的左耳旁中的"阝"要写得稍小一些,不要超过田字格中的"横中线".

(三)"答"字上面是竹字头,不要写成草字头,写时,竹字头只占田字格上半格的二分之一.

(四)"弄"字的下半部"廾",不要写成"开",第五笔"一"要写得稍长些,还要注意"起笔"在"横中线"下,"收笔"写在"横中线"上.(压在"横中线上")

(五)指导学生写字头(教师桌间巡视,指导).

五,综合练习

(一)读卡片上的生字,口头扩词.

(二)写生字,每个字写两个,组一个词.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一、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

(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

(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

(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

(2)动画演示小鸟漫游各地后,让学生练说,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练说;

(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4)布置学习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自己认为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出小鸟眼界宽,看得多,见识多。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

(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8

教材简说: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3、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教学准备:

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和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出示青蛙图片)青蛙从生下来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生活在井底。(画井)在井里抓虫,在井里玩耍,从来没有见到过外面的世界。另一位朋友是(出示小鸟图片)小鸟生活在广阔的天空,他每天在天上飞来飞去,见到了很多东西。今天,这两位新朋友要带大家去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打开课文60页,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再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词语你弄不明白的把它画出来。

3、全班交流:无边无际 井沿 一百多里 大话

过渡:同学们通过读书提出了这么多词语,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读书也能自己找到答案。

三、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1、“井沿”

谁能告诉老师“井沿”这个词语出现在哪一个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井沿在哪里?到底哪里是井沿?谁来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边上)

井的边上叫井沿,桌子的边上叫什么?河的边上叫什么?床的边上叫什么?

谁能让小鸟飞落在井沿上?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故事就这样开始了,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了,谁也不让谁,究竟是什么事呢?请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答案。

2、无边无际

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谁能告诉老师,无边无际是说天怎么样?

请你试着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读出来没有?谁能读的比他读得更好?

天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我们还可以从小鸟的那句话中看出天是无边无际的呢?自己找一找。

指名读。

你从这一自然段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天无边无际?

3、“一百多里”

一百多里有多远啊?

试着把一百多里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飞了一百多里,小鸟可能看见了什么呢?

小鸟看见了这么多东西,飞了这么远的路,还是没有看到天的尽头,天大不大?一起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

4、大话

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却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撒谎的话是谎话。)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坐在井里,没有出去)

试着把青蛙的话读一读。(男生读)

5、青蛙和小鸟都认为自己说的对,那么你认为谁说得对?小组先讨论。

小结: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不好?请同学把书卷成圆筒状,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强调“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会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狭窄、自以为是)

6、你还从课文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青蛙是自以为是的呢?请你找一找。

小青蛙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认为自己是对的。下面请小朋友读第六自然段,要读出小青蛙自以为是的样子。

7、分角色朗读。

青蛙还是不相信小鸟的话,他们争论的更加激烈了,我们也学着他们争论争论好不好?

(1)戴上头饰同桌对读。

(2)师生共读:师读旁白,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拓展

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用下面的句式来说:

青蛙鼓足了勇气,跳了出来。它看见……

它说:“……”

课堂小结:后来,人们给这个寓言故事起了个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坐井观天)现在你们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目光狭窄还自以为是。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呀!

五、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小朋友们还想不想读更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呢?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寓言成语故事,然后到班上来一起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

小鸟(图)

13坐井观天

天有多大 小鸟:大 无边无际

青蛙(图)

青蛙:小 只有井口大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9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以及插图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学习课题。

二、导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课件列出生字,叫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别说弄错。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就什么问题争论起来。(青蛙和小鸟在一口井处就天到底有多大争论起来。)

(五)、细读课文,深入领会:

1、天有多大?轻声读课文,找一找小鸟用什么词来形容天。(无边无际)请你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读读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词怎样理解。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文提到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等方面来理解。

3、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上有插图和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4、青蛙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

(六)整体综合: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练习......(对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感到惭愧;不再只凭自己所见到的一点来片面看问题

三、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2、写出青蛙和小鸟的性格,喜欢其中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附件1:板书:

13坐井观天青蛙(有多大?)小鸟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10

一、教学设计说明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并且在教法上有大胆尝试呢?这节课我的总的教学设想是:自读、自悟。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一)、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上课的前5分钟内,简洁地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读的时候,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比谁读得流利、读得好。在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动笔勾画出弄不明白的词语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的会从课题中提出“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有的会从课文中提出“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有的还会从课后思考题中提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谁说得对”。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再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阅读课文穿针引线。

(二)、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这一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三)、读后悟理,角色体验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要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学生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青蛙为什么会错最后得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引出了青蛙很自大,一点也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字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正确也是导致青蛙弄错的原因之一。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真正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并引出“该怎样做”这个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得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沿”、“际”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口”、“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学本领都要开扩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重点、难点:

读议关键词句,提出问题,在图文帮助和老师引导下,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懂得青蛙之所以错的原因。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词语:小鸟 青蛙 朋友 坐井观天 看见 井沿 抬头 无边无际

2、引出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坐井观天》,齐读课题,问: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我们就带着大家的疑问学习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一人读一段)思考: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小鸟和青蛙争论天有多大的事情)谁坐在井里看天,为什么会发生争执呢?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问:青蛙和小鸟各在井的什么地方?板画(井),出示鸟和青蛙的图片,谁能在黑板上贴出来他们的位置.理解什么叫井沿?(井沿就是井边。)那桌子边叫什么?你还能说什么沿?

(2)指导读 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所以读的语调要稍稳.同学试读,指名读

过渡:青蛙坐在井里张着嘴在和小鸟说话,它们怎么说的?说了什么?请我们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3、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请同学读课文,思考:他们怎么说的,(一问一答就叫对话)青蛙知道小鸟是从哪来的吗?(不知道)

(2)指导读 。请你读出青蛙疑问的语气。指名读,女生读

(3)问:小鸟从天上来为什么落在井沿上?说明了什么?(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路,口渴了,要喝水,所以落在井沿上.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天很大)

(4)指导读(读出天很大的语气)请两位同学读第一次对话

过渡语:青蛙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

4、学习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情争论?问: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读青蛙的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天就跟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问:青蛙认为小鸟说的话是什么?(大话)什么叫大话?(吹牛)青蛙认为小鸟说的哪句话是大话?(飞了一百多里路)青蛙当时的态度怎么样?(很是自信)

(2)指导读,(读出青蛙自信的语气)指名读,思考:小鸟认为青蛙把什么弄错了?(把天的大小弄错了)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无边无际)什么意思?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读出小鸟说天很大的语气.过渡: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他们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我们学习六 七自然段

5、学习六、七自然段

(1)自学六、七自然段,思考:青蛙为什么把天看成井口那么大?(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理解“天天”

(2)试验

把你手中的纸卷成一个圆筒,举起来看看你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筒壁挡住了视线)通过实验,你知道小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道理了吧!

(3)讨论:青蛙和小鸟谁说的对,为什么?小鸟为什么让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小鸟不仅告诉青蛙错了,还告诉它应该怎么改.)

(三)、激发想象,拓展深化寓意。

1、青蛙后来会不会跳出井口来看天呢?

2、谁愿意来表演跳出井口的小青蛙,看看它会说些什么?

(指名上台表演)

3 师:“观”就是看的意思。老师说过了,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11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

2、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

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动画故事中,感知故事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学生自主、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学习生字和词语,认识事物与发展思维、语言紧密结合,强调识字的过程,也是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同时注重方法习惯的整合)。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

(1)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

(2)学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估计理由有:

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

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

(读懂什么,是思维的结果;怎么读懂的,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让问题止于智者。)

(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

4、质疑、释疑。

(读书须有疑。有疑,才有学生自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提升过程;才有撷取信息,对比分析,综合梳理的研究性学习行为。)

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读书活动层次不同,形式多样,注重在读中展开想象,读中理解内容,读中积淀语感。只有学生思之于情读之于形,入情入境的感悟,没有任何强加的朗读技巧的理性指导。)

(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注重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达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祖国语文的目的。)

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5、指导朗读。

(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青蛙笑了说:“__________”小鸟也笑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通过合作、探究,充分挖掘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悟了寓意)。

3、指导朗读。

4、创造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2、分角色表演读故事。

五、指导生字书写,完成生字袋的制作。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利用生字袋,让学生在多次复现和运用中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六、课外扩展。

1、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开展讲故事竞赛活动。

2、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12

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告诉我们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见识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引导学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样自以为是,学习小鸟的诚恳劝告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通过谈话引出课题,并借此理解“观”及“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请同学拿起笔,边读课文,边圈生字,并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并借助图认识“井沿”。

3、通过自由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会读会认这些生字。

三、研读课文

不管是理解词语,还是理解寓意,都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读贯穿教学环节的整个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再读课文,说说青蛙与小鸟在争论什么?

2、找出它们持不同观点的这两句话。朗读,在读中理解“无边无际”“大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指导朗读。

3、你同意谁?为什么青蛙会有不同的看法?请你读一读青蛙说的话,并把这个句子找出来。

4、做试验,理解青蛙会有错误看法的原因。用书卷成筒当井沿,把天花板当天,说说看到的天是怎样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井沿把它的视线挡住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读这句话,体会青蛙的自以为是。

5、面对固执的青蛙,小鸟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当一当小鸟,劝劝青蛙吧。出示最后一段,学生朗读。

6、分角色朗读课文。

7、小结,悟寓意。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课后生字,先让学生读读说说。

2、师范写难写的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

五、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小鸟

天有多大

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13

一、 说教材

《坐井观天》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确定这一课时的目标有三点;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3个生字。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3、引导学生看事物全面化,要实事求是,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

三、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3个生字,课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依据新课标精神,我运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读、说、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虑到低年级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走入课堂的欲望。

2、多种形式,认识生字、新词

本文有3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关,由简到难,第一关,学习生字,第二关,在新词中认识生字,第三关,在句子中巩固生字,这样学生从字、词、句中认识和巩固了生字。

3、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工夫,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首先,我安排了自由读,边读边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其次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中,我采用了分角色读、讲读,让小朋友们体会到他们的感情。

深入到故事中,把自己当成青蛙或小鸟,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青蛙对天大小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4、拓展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会跳出进口来看吗?看到了什么,开会说什么?这样留给学生思维的创造空间,培养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正确地引导。学会续编故事。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14

背景: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是六年制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如果要理解并体会这个成语的寓意那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正如课文中的“青蛙”是非常片面的。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则成语的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支持者和帮助者。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于是,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

片段一:

把学生分成7个组,(每4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要求通过朗读来感悟这一成语的寓意。刚开始,大部分学生声音很小,而且读不出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争论的语气。后来,我示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

师:同学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好。

师:怎样好?能具体说来听听吗?

生1:老师读得很准确,也很流利。

生2:老师读得很 有感情。

生3:老师读的时候声音会变,听起来好像青蛙和小鸟在争论。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那么好吗?

生:想!

师:因为读当老师读青蛙说的话的时候,老师把自己当成了青蛙,读小鸟说的话的时候呢,把自己当成了小鸟,所以读的时候就真情流露了。你们想这样读吗?

生:想!

师:那么,你想当谁你就读谁的话,好吗?

生:我想当小鸟。

生:我想当青蛙。

师:那好!最后老师再提醒一点,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劝告的语气,声音稍小些;青蛙的话要读出骄傲、不耐烦的语气,声音稍大些。自己试一试,再读给大家听听。

反思:

学生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情感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来说,这三种活动总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动的趋向性(如好奇、兴趣、动机等)又往往对思维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因而情感活动呈现不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 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之中,丰富的情感被激发才会有表达的强烈欲望,进而在无拘无束的对话中生成新的语言。新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更体现儿童的情趣,更反映儿童的思想。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跳进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准确捕捉学生的阅读情感活动并予以适时引导。

我通过引导,让学生潜心会文,通过直觉思维,感性体验,吸收精妙语言,逐步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学生们再次分角色朗读时,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入情入境。练习5分钟以后,当我让小组上台表演时,有几个小组的学生斗争着要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被调动了起来,他们不但能够大胆地分角色朗读,有的还边读边做动作!真是有声有色,情境再现课堂之上。

但是后来我想,虽然我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同时也注意到如何体现老师的“导”。分角色朗读的训练,我先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但从学习的效果看,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孩子,自主学习的效果明显,能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可是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效果就有待提高,他们读得并非是声请并貌,甚至有些疙疙瘩瘩。我们是否可以在引导之后,孩子们自学练读之前,我先和个别学生分角色朗读,全班评价后再让孩子深入研读。是否可设计这样的导语:你们能读得比他们更好吗?想想哪些地方怎样读才会读得更好?这样设计,既可以不挫伤后进生自信心,又可以这些孩子一个模范学习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全体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再一次跟文本深入对话,改进先前的不足,注意把握住重点词句的朗读。

片段二:

师:青蛙为什么硬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请小朋友们先抬头看看我们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的天花板是全部的还是只有一点点?

生:我看到了整个教室的天花板。

生:我看到的天花板很大,是全部的。

师:小小实验家们,你们说得没错,请你们再拿出你的纸(课前已准备),把它卷成一个小纸筒,再用它来看天花板,这时你看到的天花板又是怎样的?跟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生:刚才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看到的很小。

生:我刚才看到了整个教室的天花板,而现在只看到一点点,小小的,只有这个圆圆的口这么大(用小手指着纸筒口)。

生:我知道为什么了,因为我们刚才看的时候没东西挡住我们的眼睛,现在我们用纸筒看,我们的眼睛就被纸筒挡住了。

师:你说得太好了,没错,这叫视线,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

生:所以看到的就只有纸筒的口那么大了。

师:通过这个实验,明白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了吗?

生:因为它的那个视线被井口挡住了。

生:青蛙坐在井底,通过井口看天,就像我们刚才一样,通过纸筒看天花板一样,看到的都是很小的。

师:是呀,用纸筒看到的是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样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事物,看待事物呢呢?

生:看东西要看全部的,不能只看到小小的一部分。

生:老师,我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了,那些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就说大象像柱子,像扇子,就是因为他们只知道一部分,而没有知道全部,所以都说得不对。

师:是呀,认识了事物的全部,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所以我们看问题或者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倡导有活力的课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看一看,使学生再一次情绪高涨,因为他们尝到了亲自动手的乐趣,自己尝试学习的乐趣,使其在实践中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感、形成能力。

也正是由于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自由表现的平台,学生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观察时所看到的天花板的大小。此时,我再适时引导:纸张卷起来看到的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样呀!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事物,看待事物呢?学生从便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语的寓意: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趁热打铁,我再补充归纳“坐井观天”的寓意:我们看问题或者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来,又加深了学生对寓意的体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由此顺利突破,可谓“水到渠成”,我不难感受到:学生的潜力有多大,真的难以想象呀!只要教师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坐井观天的课件 篇15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再加上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知识时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刚学时自我感觉很好,以为自己学够了,待到要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我最初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课时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

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封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     的青蛙)

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

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2、老师这儿就有几个例子(出示):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这四个例子中的“坐井观天”是说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吗?

3、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再次认识青蛙

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这一只青蛙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甚至自以为是,他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怜了,这是一只可怜的青蛙!(板书:可怜)老师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交流,联系课文、图画等进行引导。

五、结课

同学们,今天咱们这节课,全面地认识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们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责怪他,而应该可怜他、同情他、帮助他。对像坐井观天的人也一样,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

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班孩子能从个体自学预习课文,读准字音,到同桌互检生字读音,再到小组的学习,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1、在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认读课文,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去读准课文时,我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好的教给孩子,而是让孩子们跟着我的问题、我的思维去思考,使他们处于了被动。2、在进行角色朗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它们争论的很激烈吧?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请四人为一组,分角色朗读,想想怎样读才读得好?”孩子们纷纷四人为一组进行朗读练习,但合作朗读时有点流于形式,有的孩子由于不喜欢青蛙都不愿意读青蛙的话,而产生了争执,合作读的效果不好。我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态度,提出合作读的具体要求,如要求孩子们练读后进行汇报,听读的同学要认真听,然后说说哪儿读得好,具体说说哪个词语读得好,将小组学习落到实处;要求孩子在研究时进行多次的练习,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复,要轮换角色等。有三十个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鸟。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我应该摒弃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哪必须得读重音,哪必须读拖长音或读轻声,而是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该怎样读才会读好,让孩子“我口表我意”。3、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故改进后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4、在自由的空间里,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才华得以展示。

教学流程:

一、复习感知铺垫: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朋友青蛙和小鸟,(随机出示青蛙和小鸟图),你还记得他们所在的位置吗?谁能把他们分别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把青蛙和小鸟图贴在黑板的背景图上)

是啊,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这个“沿”字可难写了,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写一遍吧!(师范写“沿”字)

二、朗读感悟、实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坐井观天》

请你打开书60页,自读课文的2~7自然段,找找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第一次对话说了些什么?哪两个小朋友读读看?(cai 1)

(老师小结,男女生对读。)

师:同学们可真会学习,刚才老师可注意观察了,有的同学边读边画,有的同学读书姿势很端正,有的同学表情丰富,还加上了动作呢!大家学得都很认真。大家有没有信心将第二次和第三次对话学得更好呢?请根据下列讨论题开展小组学习(cai 2)。(指生读题)

cai 2:

分学习小组读4—7自然段,交流讨论:

1.青蛙和小鸟怎么说天?

2.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会有不同的看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题1:(cai 3)(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井口那么大   无边无际)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师:谁想和老师读读第二次对话。在我们读之前,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你们想试试吗?

下面请喜欢青蛙的同学读青蛙的话,喜欢小鸟的同学读小鸟的话。

读得不错!如果加点动作就更好了,同桌之间试试吧!

问题2:(cai 4)

师:这一次我们分大组进行赛读,(1、2大组:青蛙  3、4大组:小鸟)先请各组同学在下面读读看。(分组读)

师:读得不错!谁来说说你们怎么会读得这么好?(生自由发言)

我们再交换读读。

青蛙和小鸟到底谁说得对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首先用书卷成纸筒,用一只手捂住眼睛,选中教室中的任何一个事物看,看到的事物有多大?再放下书,看看天有多大?现在你们认为谁说得对呢?

三.拓展训练

师:同学们,我们对待这样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应该怎么做呢?(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cai 5)你们真是助人为乐的孩子,当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他惊呆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再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能深入故事情节有感情地读,更能帮助你们认识这两位朋友,我们师生合作读读这篇课文吧。我自我推荐来读叙述部分,可以吗?

大家合作得真愉快!

师: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小,见识少的青蛙,其实,在我们周围也有像青蛙这样坐井观天的人,比如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咱们每一位同学从小就要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才会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而不是做一只井底之蛙!

反思:

教学环节设计紧凑,首先老师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再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教学中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并以小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最后解题“不要做一只井底之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了他们对成语的印像。全过程注重训练学生的朗读,学生的表达能力强,但朗读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化,如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读,把读落到实处!

推荐阅读

上一篇:捷信每日工作总结 下一篇:军训周记(范文十四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