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社区监察监督员辞职报告9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工作调研报告(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区监察监督员辞职报告 篇1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总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群众呼声作为创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创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建第一标准,全面推进“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为建设最适宜居住的“美丽之洲”作出贡献。
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环境污染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其实环境污染包括了好几个方面: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有的人把环境污染的范围看待得很狭隘,以为不乱扔垃圾就能改善环境,的确,这是一种良好的措施,但单单靠这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在调查中,我发现以前的随处可见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上依稀可见有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的是居民以图一时方便,从自己家窗口将废弃物扔出去,这不仅仅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被弃的是较大的重物,不慎砸到了其他居民就造成了人身伤害了。与之相反,有的居民把自家垃圾装入一个大的塑料袋中放在楼道下,等社区清洁工来处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好方法,但往深处思考,也就不难发现问题的所在之处,夏天,由于天气很热,食物很容易腐蚀,这样就很容易招引来苍蝇这类飞虫,而且也会发出刺鼻的臭味,影响了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清洁工人没有及时处理好垃圾,那么垃圾袋堆积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有的老人经过时,没有注意到,不小心滑了一脚,很有可能造成伤害。
那如何解决呢?在我们调查中突发其想:在每个楼道底层的楼角处放一可关闭的有盖垃圾桶,居民将垃圾扔入桶中,并随手关好盖子,防止怪味散发,垃圾由清洁工人定时清理,保证不让垃圾过多而造成无处可放的现象出现。
除此之外,噪声污染也需要及时解决。暑期还未结束,很多孩子也未入校学习,而较多的上班族们已投入工作之中,据调查,很多人都会利用中午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现在很多社区都有健身器材,按耐不住爱玩的心理的孩子们会在饭后集中去健身处,也就无法避免大声喧哗,其实他们已造成了噪声污染,对于孩子们,要剥夺他们玩的权利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此问题的策略就是显得比较令主管部门头疼的。我个人认为建一些室内娱乐场所也可作为一个好方法,但它须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社区宣传教育孩子们要照顾其他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做到不大声喧哗,那么对于社区居民的生活就不会造成影响了。
生活是个人的,而环境是大家的,如果大家都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相信很多矛盾都可化解。
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居民生活要靠你我他,今天的你做了一件对环境有利的事你并没有吃亏,其实你在给你的生命健康画上一条延长线,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环境问题才能完善解决。
社区监察监督员辞职报告 篇2
“社区”无论是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理解,还是作为一个区划来解释,都有其道理。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就如何搞好社区建设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那么我区的社区建设情况如何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桃源政协地区组组织了张建德、张占明、于海涛、杜建4名委员对桃源街道的长源社区、滨河社区进行了调查,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被调查社区的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被调查社区共有71栋居民楼,5047户居民17875人,其中有困难户262户,158名在籍党员,两个社区20xx年经济总收入为5万元,20xx年为1.4万元,20xx年为0。呈递减趋势,两社区共发生治安案件20xx年为33起,20xx年28起,呈下降趋势。详见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
2、社区组织建设情况:按照20xx年3月13日中国共产党南关区委、南关区政府关于《南关区社区居委会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在两个社区成立了社区组织,分别设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五名。工资统一由街道办事处发放。见附表四。
3、现阶段社区服务网点分布情况。至20xx年共有各类便民服务网点91处,主要类型:食杂店、小吃部、超市、美发店、自行车修理、粮油经营、药店、卫生所、养老院、自行车停车场、农贸市场、网吧等。见附表五
二、调查结果反映的基本问题
以两个社区调查数据看,反映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较好的方面
1、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全社会上下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搞好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看出在搞好社区建设上达成了共识,同时,增强了抓好社区建设的紧迫感。
2、自96年提出搞好社区建设以来,特别是市区两级政府出台有关政策(制定工作方案)以来,社区组织载体得到了落实,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相对稳定,同时稳定了队伍。
3、吸收了一部分新人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社区干部的年龄结构得到了改善,文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因此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社区中各类设施和场所仍处于初级化、简单化阶段,且数量少、种类少,缺项较多,尤其是缺少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
2、社区主任缺少社区工作实践经验,各类组织载体缺乏,作用发挥较差,就如何开展社区工作缺乏理论上的指导。
3、功能弱化,依附性强:从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上看依旧沿袭老的传统,承担着区街各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很大程度上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承受层、落实层,理论上社区自治功能很难体现。
4、目前社区组织载体模式仍旧沿袭自上而下的方式。仿政府机构设置,很难适应社区功能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主要工作集中在承担政府指派任务;二是社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三是上情下达容易,下情上达意图无法实现;四是目前社区工作者承担的工作任务和所得报酬不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1、在社区建设的方向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认识偏差一些部门同志不能把握社区建设的实际内容,存在社区建设就是加强硬件投入,没有认识到体制创新的问题。
2、责、权、利不统一。目前按照长南办发5号文件规定各社区居民委员会主要职责有九项,包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搞好社区环境卫生,搞好综合治理,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等。可是明确社区的权力范围确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更无从谈起利益问题,这种责、权、利不统一导致社区工作走入误区,成为各级部门工作的落实者。
3、社区资源问题:由于地域不同导致社区在经济、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是必导致社区可利用资源的差异,相应增加资源少社区工作的难度工作的难度。
4、发展社区的政策明显滞后,目前如何发展,给社区以什么样的政策,社区发展的方向许多问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上由于各种权力机构的设置及认识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的自我壮大。
三、几点建议
建议市区政府尽快了台政策,主要内容:
1、明确社区建设的方向。
2、明确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比如杭州等地明确社区服务中心就是一个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社区各类服务中介实体。
3、明确社区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包括水、电、气、物业等管理部门及驻区单位等,特别是监督及制约机制的建立。
4、加大对社区扶持力度,一是费随事转,增加时社区组织的经济投入;二是权随责走,各级行政部门(工商、税务、城管等)加大对社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社区监察监督员辞职报告 篇3
一、基本情况
(一)调查情况。本次调查选取了具有一定区域代表性的XX县界头镇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界头村黄家窝村民小组为调查对象,其中,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共有57户居民,264人,劳动力138人,有水田300亩左右,农作物种植以烤烟、水稻、油菜为主;每家都有外出到长三角、珠三角打工的人,占了总人口的40%左右;年收入4-5万元的占80%,4万元以下的占20%,其中最多的可达10万元(有2-3户),最低的3万元,经济发展状况可代表界头的中等水平,农户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例如,王某,家庭人员共6人(初中以上1人,初中2人,初中以下2人,幼儿1人),劳动力4人,读书1人;共有水田9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油菜;养猪出栏4头,鸡30只;每年外出打工 4个月,主要从事泥工,每天收入100元,条件成熟时还是想外出务工;目前也想租别人的田地发展种植业,但附近无人出租。李某,家庭人员共6人,其中在外工作1人,劳动力4人(初中以上2人);有水田5亩,长期租种2.5亩,种烟季节租1.5亩,山地1亩种树,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油菜;养猪出栏1头,鸡10余只;每年收入4-5万元,目前想租田但是租不到。去年夫妻两人外出广东10个月从事电线加工工作,纯收入3万元,因妻子分娩回家。王某,家庭成员6人,初中以上文化2人,劳动力3人,有田地14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烤烟,目前种烤烟的田已租给其他人(地租0.3万元),年收入2万元左右,两人外出打工年纯收入5万,田地已出租一半,自种一半;养猪19头,鸡30多只。
黄家窝村民小组共有25户,110人,劳动力75人,田地200亩,农作物种植以烤烟、水稻、油菜为主,外出打工50多人,年收入3-4万元;按户来计算年收入10万以上的有两户,4-5万的有15户,4万以下的有3-4户。例如,黄某,家庭成员4人,劳动力2人,有田地5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烤烟,目前种烤烟的田已租给其他人(地租0.3万元),年总收入4万多元左右,两人外出打工主从事建筑和餐饮,田地有流转的意向,但无人接手。该户认为在目前种田只能保证家庭的粮油需要,无法创造更多的现金收入;出租田地每亩可收入700元左右,租田来种每亩需500-600元,也想将土地流转来自己种,但由于对市场不了解不撑握,不敢偿试。
(二)劳动力结构。两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4人,共有劳动力213人,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0岁以上占60%左右,30岁以下的占40%左右;男性劳动力占54%左右,女性劳动力占46%左右;初中以上的占37%左右,初中以下的占63%左右。
(三)外出务工情况。两个村民小组共有155人外出打工,其中长期在外打工的有占66人,占43%左右,季节性外出打工的89人,占57%左右;长期外出务工主要是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从事电器生产、鞋类生产和在县内和XX市内从事建筑、餐饮、其他服务业;季节性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县内和XX市内从事建筑、伐木、运输等行业;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收入可达每年4万元左右,季节性外出务工收入可达每年3万元左右,最高的务工收入可达每年10万元左右。
二、劳动力现状特点分析
从调研结果来看两个村民小组劳动力及劳动力务工情况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在逐年增多。两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人员有155人,占总人口的41.4%,占劳动力总数的72.8%,较前几年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20个和30个百分点。
二是外出务工地点有明显变化。在前几年外出务工绝大部分还局限于县内和周边的一地区,外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务工的很少,从本次调研来看,仅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就有共有50多人外出到长三角、珠三角打工,占了总人口的40%左右。
三是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家庭现金的主要来源。当前农业虽然在向前发展,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农民从事种养业所获得的收入还是不高,以界头为例,一亩田一年可以种两季,收入3-4千元,扣除生产成本纯收入仅有1千元左右,单纯靠种养业收入来维持一个家庭的运转是非常困难的。从两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收入来看,最高收入已达10万元,最低的也达3万多,平均可达4万左右,这些现金收入入用于维持一户农村家庭一年的运转从目前生活水平来看是绰绰有余了。
四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
五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县内和周边一些地区,随着腾冲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有增加趋势。
六是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七是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3%,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八是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三、存在问题
(一)转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我县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尚未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盲目性很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二)转移就业没有形成可靠的保障。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等方面形成二元分化,对比鲜明。
(三)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转移领域,就业难度增大。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和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由于农村受地域、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人对学习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反正是打工,晚不如早,读了大学一样要自己找工作。因此40%左右初中毕业生就大规模外出务工,他们文化素质和技能普遍低。我县约有90%以上的务工人员多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体力和简单的手工劳动。当前,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增大。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和措施。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简单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减少。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面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三是面临其它地区民工的竞争压力。
(五)劳动力培训实效性不强,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我县只有社保局、农业局的阳光工程和扶贫办的专项扶贫培训资金,负责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受条件和各方面因素制约,培训很单一,尤其是缺少时间短、见效快的实用型务工岗位技能培训,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培训设施、培训手段等落后造成务工人员技能较差,制约了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六)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较混乱,非法职介现象严重。现乡镇虽然成立了劳动服务站,但存在着有机构人员少(或无专职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对外开拓劳务基地、搜集用工信息和维权等方面的力度不够大,上下内外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不健全,由此而出现了劳动力转移信息不畅、工作脱节、有组织劳务输出比例低的局面,影响了农村外出劳务收入的提高、权益的维护和输出的稳定性。
(七)劳动力转移人员相关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就业环境较差。因有些外出务工人员法制观念不强,不主动或不坚决要求签订用工合同;有些个体老板、私企不遵纪守法,不愿意甚至强烈拒绝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此,劳务人员在医疗保障、劳动保护、工伤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方面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有部分村寨形成了季节性或长期性的空巢村;二是由于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了田地撂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四、下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一是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地挤大学这张门,要认识职业技能教育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乡镇、学校培训机构的协调,逐步构建起覆盖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农村劳动力等各类城乡劳动力的培训格局。三是要以征地农转非人员、农村劳动力中的青壮年农民为重点培训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培训专业与当地和外地用工信息的相互吻合,依托区域特色产业,选择与当地经济密切结合,就业前景好的岗位,开展转岗就业培训。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提高市场就业竞争力。五是特别要重视加强乡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和对农村创业人员的培训。
(二)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推进农村创业,解决劳动力外流与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农业已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农民要从农业生产中获取收入单纯依靠单打独斗的个体行为是已经行不通,必须向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从政府层面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二是鼓励农民自我创业,并解决农民创业初始成本多,创业门槛过高的困难,三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发布产业政策、市场信息、技术规范等,为创业者提供产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资金投向、诚信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创业者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健康发展。
(三)筑巢引凤,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从政府层面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
(四)搞好服务,切实维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社区监察监督员辞职报告 篇4
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面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对于加快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队伍现状
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56342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2.1%。按年龄结构分:16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65243人,35周岁至55周岁68022人,55周岁以上23077人;按文化程度分:初中以下63814人,初中75300人,高中(中专、中技)17035人,大专以上193人。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专业技能的有23740人,占总数的15.2%,其中:高级工100人,中级工2100人,初级工21540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保守。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不合理,初中及以下比例偏高,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较低。二是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小农意识强的问题,小富即满、小进即安思想较重,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眼光。三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受自身素质限制,加之政府对技能培训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农民对技能开发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认识不足。
2、培训难度较大,培训效果不理想。一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人群情况复杂、流动加剧,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二是培训专业设置与农村实际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对口,加之对市场需求预测手段落后,培训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查的基础,存在较大盲目性,影响了培训的实施效果。三是从劳动力供需总量来看,供大于求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造成培训后没有就业岗位,也已成为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缺乏完整的协调运行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劳动部门一家的力量难以实现,为加强此项工作,亟待建立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4、资金筹措难度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涉及面广,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但目前培训所需相关费用筹措难度较大,影响了转移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通过设立职业技能开发专栏,印刷发送宣传标语、宣传材料,开展职业技能宣传周、宣传日,组织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比武等活动形式,大力宣传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国家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容和要求,鼓励技能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以宣传各行业技能人才的突出事迹为重点,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职业培训所需要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明确责任,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首先,要成立以主管县领导为组长,劳动、计划、财政、教育、林业、农业、科技及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组织。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编制培训计划,落实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以县乡劳动服务站、村劳动服务所为依托,成立乡镇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网络,重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其次,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与管理,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绘制以乡镇为主体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图,同时制定详细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为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三)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培训工作开展
一是取消岗位和户籍限制,统一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用工单位在使用农民工和城镇居民时要一视同仁。二是积极探索用工单位招用农民工要参加医疗保险的具体办法,保证农民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三是在办理农民工进城务工手续时,除国务院、省规定收取的费用外,不收取其它任何费用。四是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扶持,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五是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
(四)扩大输出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一方面有计划地深入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直接与用工单位见面,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制定培训和劳务输出计划,实现培训基地与输出单位对接,建立劳务输出联合体,另一方面在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设立办事处,聘请信息员,通过原协作单位发展新的用工单位,挖掘新的招聘信息和用工渠道,使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减轻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合理流转。
(五)整合培训资源,全方位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
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基础,以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补充,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创造整体效应。加强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预测,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专用性与实效性,加强以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以“绿色证书”为重点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搞好就地就近转移前的职业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林果、食用菌、时差大棚蔬菜等种植技术和水产、畜牧、家禽等养殖技术的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
稳步推进劳动预备制度,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凡是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新增劳动力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者,县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就业,劳动保障部门不予办理用工备案、合同鉴证和各种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用;拟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开业、登记手续;拟从事汽车驾驶、汽车修理、摩托车修理的,交警、运管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用人单位因特殊情况急需招用的,须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先招收再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上岗。
(七)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把企业用工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聘请监督员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并及时纠正违反就业准入控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和保证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良性健康开展。
社区监察监督员辞职报告 篇5
一、履行“一岗双责”的情况
1.履行领导责任情况。20xx年9月到德源中学工作以来,经常研究、布置、检查和定期报告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研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推进措施、推动责任落实等。如资产登记清理、后勤工作计划登记等制度,防止工作不落实情况发生。
2.加强教育监管情况。与分管部门、分管领域及其负责同志进行谈话谈心,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党规,对分管部门、分管领域及其负责同志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开展经常性地督促检查,提醒纠正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等。
3.加强行业监管情况。按照职能加强行业管理,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x问题,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等。
4.加强作风建设情况。定期分析和研判分管部门、分管领域队伍作风建设形势和问题,牵头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治理、坚决纠正“四风”等。
5.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情况。强化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制约监督,深入排查行使职权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把廉政风险防控融入业务工作和管理流程,健全风险防控措施等。
6.坚决反对x情况。重视、支持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责任等,并申请纪检监察机构加强监督。
二、遵守党的纪律情况
1.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
2.严格执行组织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和选人用人情况,每年召开教代会(全体教工会),组织相关职工代表对后勤人员进行考评等;经常向分管领导、相关领导请示报告学校情况、教师情况和自己工作情况、工作心态等。
3.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行使财经权的情况,做到了现金不经手,买卖须商讨,采购由工会与商家谈,财务全公开。
4.严格执行工作纪律,早出晚归,上班就做上班的事,经常下班也做上班的事,坚持岗位职责,履行会前广听民意,开会说方案,会后抓落实的思路开展工作,强化执行力,坚决抵制光开会,不落实的做法,工作顺利时,精神状态就好,尽量调整好心态。
5.严格执行生活纪律,讲操守、重品行,坚持“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的信条,想保持健康生活情趣,但工作繁重,压力太大,难以落实。
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变作风情况
1.学校无公务用车,开会、学习均开私车。
2.办公室10来平方2个人。
3.无人情消费、职务消费情况。
4.从未因公因私出国(境)。
5.密切联系群众情况。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修订了绩效分配制度、建立了坐班制度、考核制度、民主主义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学校内部积累已深的`矛盾;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改善学生伙食,免费延长服务时间,征得家委会支持,改进了校风与学风,学校的社会形象开始扭转。
四、廉洁从政情况
1.从未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娱乐、健身、宴请等活动。相反,为了顺利开展学校工作,教职工有事,我赶礼。
2.从未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会员卡等,本人特别反感这种行为。
3.经常向相关领导报告个人工作情况和思想状态。
4.无配偶、子女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主要指述责述廉对象的近亲、姻亲和其他有共同利益关系的人)在自己管辖范围内从业、经商等情况,儿子在郫县上小学。
5.无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情况。
6.住房情况。在郫县泰立观筑按揭贷款买房一套。
7.暂无个人和家庭投资情况。
社区监察监督员辞职报告 篇6
过去的一年是可喜的一年,是我校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一年。标准化学校建设主体已基本竣工,中考成绩再度辉煌,安全稳定及其它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凝聚着三中每位同志的心血,同时也展示了我们三中是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是一个敢打敢拼能够使三中走向辉煌的一个整体。作为一名校长,我为有这样的团队感到自豪。有人说,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同志们的配合,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仅靠校长一个人是办不好学校的,所以,成绩是大家的,它属于我们三中每一位同志。成绩毕竟是过去,面对新的一年,我们还应该再接再励,尤其是我校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完工,学校规模的扩大,我们更应该跟上形势的要求,借学区履职尽责活动的东风,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下面我就工作职责、重点工作及目标以及工作措施来谈一下,请学区领导和全体教师监督。
一、职责
校长是学校行政的负责人,是学校法定代表人,是学校安全管理的责任人,一切工作都要对上级负责,在学区的领导下,负责领导和主持全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执行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学年、学期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2.主持校长办公会议和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学校工作决定重大事项,并经常向学区领导请示、报告工作。
3.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教学工作。抓好学校财务工作,坚持勤俭办学原则,审核学校收支预决算,认真对学校的财务开支进行审批检查,管理学校的财物。
4.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规,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开展普法教育,搞好校园治安,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稳定的教学秩序。
二、本学期重点工作及目标
1.积极配合,主动协调,使标准化学校建设尽快竣工,投入使用。认真谋划,搞好学校的整体规划,同时,以此为契机认真落实学区的定岗定职定责指导思想,使每一位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短时间内把我校打造成全县一流名校。
2.扎扎实实抓好中考备考工作,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再度辉煌。
3.结合我校实际集思广益,研究制定一套教学成绩管理办法,公平公正的反映每位同志的工作实绩。
4.牢牢抓住安全稳定工作不放松,对学校食堂,住宿,建筑设施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建立健全各种预案和应急措施,确保学校不发生一起责任事故。
5.坚持政治学习,搞好业务培训,抓好校园管理,使我校的各项工作走在学区前列。
三、主要措施
随着我校标准化学校的竣工,学校规模的扩大,我校也会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注,领导及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值也会越来越高,这可以说是我们学校做大做强最好的机遇,也是我们每一个同志充分发挥自己能力最好的机遇。我们都应该强抓机遇,找准自己的位置,自我加压,干出成绩,用工作实绩来回报领导的关怀;用工作实绩来回应社会的关注;用工作实绩来证明我们的存在;用工作实绩来巩固我们的位置,把我们学校办成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全县一流名校,为保障这一目标顺利实现,特定以几点措施:
1.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我们学校对各项工作分工是很明确的,我们总体分工不变,通过“履职尽责”活动,我们各位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精心谋划,创造性的把各项工作做好。
2.健全制度,严格考核。
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各项制度,尤其是我们的学校质量管理制度。认真用制度去规范我们的行为,严格考核,把各项制度真正地落到实处。
3.率先垂范,模范带头。
过去我就提出“全体教师看领导,领导班子成员看我”的口号,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做为学校的一名领导,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求教师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做教师的表率。领导带了头,群众才有劲头,只要我们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我们办不好的事,就没有我们做不好的工作。
4.务实平常,严格督查。
学校的管理工作有连续性,遵循量变到质变规律,没有平常的努力,是做不好工作的,所以务实于平常,对完成一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管理和督查,也是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
5.规范管理,存档备案。
各项工作要规范管理,把各项记录存档备案,做为考评的主要依据。
6.公平公正,不徇私情。
公生明、廉生威,我们的评优、评先要用事实说话,要用实绩说话,公正公平,那些为学校发展做出项献的同志们,要大树大表、杨眉吐气、名利双收,在学校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总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我们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我深信在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三中的明天会更美好。
社区监察监督员辞职报告 篇7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围绕如何规范社会劳动关系,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好最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问题,进行了一些工作调研。从基层情况看,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状况不容忽视,建立和规范劳动关系是依法维护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1986年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至1995年国家颁布《劳动法》,并把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作为建立法制化劳动关系的基础,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劳动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劳动关系。但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劳动关系和劳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日渐突出,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比较严重。从我们的调查看,主要有以下五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欺诈劳动者,使从业人员落入“职业陷阱”。主要表现是,进门前欺骗,进门后讹诈。一些工作限苦、报酬又很低的用人单位,故意欺骗劳动者,以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工资报酬引诱从业人员上当;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更是以推荐工作为名,暴力索取登记费、报名费等;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与非法职业介绍机构勾结,以招工为名,采取各种手段坑蒙拐骗求职人员,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从录用职工后的违法行为看,不少用人单位违法违规,强行向职工收取押金、保证金、培训费、集资款、服装费等,不交费就走人。有的用人单位竟然把违法收费作为生财之道。
第二类问题,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是相当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办理用工手续,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从对全县各类企业进行的用工情况检查看,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二是部分国有集体老企业、困难企业,对放长假、两不找、长期在外、长休病假等人员,合同到期既不终止又不续订。三是一些改制企业没有及时与职工变更或续订、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不理顺,留下许多隐患。这些问题的存在,受害者往往是职工个人。
第三类问题,扭曲工资分配制度,侵害了职工的劳动报酬权利。主要是拖欠克扣工资、故意降低工资和实物抵工资问题。比如,相当一部分国有集体企业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欠发职工工资;部分改制企业借所谓的“按资分配”,压低职工工资,职工敢怒不敢言,否则就有下岗的可能;有的企业借最低工资标准,想方设法降低职工工资待遇;还有的违反工资支付规定,变相以实物抵工资,强制职工承包销售本企业的滞销产品,按销售产品的比例提取工资,职工实际上提不到工资。绝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实行口头的协议工资,说多少或给多少完全凭业主的意愿,一些业主千方百计榨取员工的血汗钱。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职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还引发了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和一些暴力刑事案件。
第四类问题,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损害职工的长远利益。部分国有、集体和外商投资企业欠缴职工的社会保险费;参保企业中,有的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不办理失业、医疗保险;有些用人单位以“试用”为借口,长期拖延办理职工社会保险;在参保缴费单位中,还存在压低缴费基数、瞒报少缴等问题。个体私营企业情况更为严重,绝大多数没有为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五类问题,不落实基本劳动标准,侵犯职工的人身权利。主要问题是延长工时和提高劳动定额。从工时问题看,一些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企业,只有集中工作,没有集中休息。有的甚至认为实行综合工时就可以不受限制地随意延长工时。不少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部分国有集体企业特别是靯帽、服装加工企业,大幅度提高劳动定额,迫使职工加班加点。更有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强迫职工无偿加班加点,稍有不从就被辱骂、拘禁、殴打。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体制和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职工劳动管理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针对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很少涉及个体私营经济,也不涉及事业单位,在他们那里,劳动关系及劳动合同的观念比较淡漠。二是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特别是个体私营业主和改制企业的承包人错误地认为,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不受《劳动法》的约束,不受劳动合同的制约,不必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既能随意用工,又降低了用工成本。三是国家有关法律不健全,劳动保障部门依法治理的刚性不足,管理不到位。四是个别地方没有摆正发展地方经济与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系,对依法征缴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的社会保险费,存有影响投资环境的偏见。五是一些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的认为老板多给点钱就行,签不签订劳动合同、缴不缴社会保险无所谓,等等。纠正这些问题,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维护最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强化治理措施。
二、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思考
针对当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建立和规范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要紧紧抓住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着力从四个方面构建劳动关系监控调节机制。
第一,建立法制保障机制,为劳动关系的建立与调整提供法律保障。需要配套强化立法、执法、普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快劳动关系的立法步伐。尽快出台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以及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使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调整真正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要强化劳动关系的执法规范。加大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一般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保证《劳动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标准得以全面落实。三要增强劳动关系双方的法律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形式,提高劳动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使之懂法、守法、依法办事。
第二,建立多层协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首先,要搞好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宏观调控。要针对不同时期社会劳动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和制订有关政策,引导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其次,要建立多层次的劳动关系三方面协调机制,由政府、企业、工会三方代表,就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政策、重大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协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同时要配套建立好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处理机制。在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健全由企业代表、工会代表、职工代表构成的三方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内部劳资纠纷。再次,完善以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为核心的企业劳动关系自我调节机制。劳动关系双方要有固定的协商代表;制定切实可行的协商制度,包括协商的原则、时间、内容、程序等,凡是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事项,都要通过集体协商的办法来解决。
第三,建立监督管理机制,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一方面,推动健全内部监督组织。在各类用人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建立职工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其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作用,把影响劳动关系的不利因素化解在基层。另一方面,实施必要的政府行政干预。特别要在涉及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最低工资制度、工时制度、休息休假、特殊劳动保护者权益的各类问题。同时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上访、罢工事件等,要超前进行政府行政介入和干预,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第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依法规范劳动关系整体合力。一是劳动保障部门要把好“政府导向关”。要结合本地实际的政策措施。当前要针对企业改制、“事改企”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对劳动合同的变更、续订、终止、解除等问题加以理顺。二是工商管理部门要配合把好“注册登记关”。在审核经营资格,审办、审验营业执照中,把经营单位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用工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办理了社会保险,作为审核把关的重要条件。三是公安部门把好“户口迁移关”。重点是配合搞好对外来劳务人员的管理。凡没有办理用工登记手续、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无业人员或非法务工,一律不办理暂住户口,这也是维护劳动者法定权益的需要。四是各级工会要把好“网络维权关”。一方面要健全网络,大力推动用人单位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另一方面要真正发挥工会作用,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总之要通过整体的联动管理机制,使广大劳动者无论在哪里从业、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使社会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社区监察监督员辞职报告 篇8
作是加强自治组织建设的基础,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今年我办事处第x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面部署安排。从上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情况看,换届工作难度较大。在此,结合上届换届选举的工作实践,对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把握换届选举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达到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
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是城市居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办已经举行了x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这次换届选举是我办举行的第x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共有xx社区、xx社区、xx社区、xx社区、xx社区、xx社区、xx社区和xx区个社区居委会全部纳入换届范围。
结合实际,今年的换届选举工作我们七个社区全部采用户代表形式进行选举。
总的来说,我办前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做到了组织有力、进展迅速、程序规范、效果良好,顺利的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任务。社区运行比较平稳,整个换届期间,我办未发生一起越级或集体上访事件。但是在换届选举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有坦途、也有曲折,我们应当总结过去五的经验,吸取教训,确保第五届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实施。
进程中发生的新问题,也是必然会发生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随着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突出重点,抓关键、抓落实,促进我办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今年是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为了把工作做扎实,我办迅速把选举工作纳入到办事处日常工作中来,成立选举委员会领导小组,结合各个社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顺利完成选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要继续加大宣传,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民主素质。要加大对社区居民的普法教育,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政务公开栏、标语、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让群众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提高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要通过换届选举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居民群众,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要引导群众确立正确的参选动机,帮助他们从根源上确立正确的参选观。
(二)要搞好社区服务,完善社区自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要认真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要经常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自治工作的参与热情。要继续完善社区选举制度,在今后的选举中,动员广大居民参与到换届选举中来,充分发挥民主,增强社区选举的广泛性。
社区监察监督员辞职报告 篇9
去年以来,安吉县工商局按照省、市工商局的总体部署,把工商干部面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通过面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规范了依法行政行为,较好地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工商形象。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不足及需完善之处,就此提出如下思考。
一、工作实践
去年十月,该局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组织开展了工商所长面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全县三个工商所10名正、副所长公开进行了述职述廉。在具体组织中,做到了县局分管领导重点指导,局纪检监察室全程组织,工商所长具体实施,工商所干部全员参加。一是建立群众监督渠道,把监督权交给群众。县局制定了工商所长面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接受社会评议活动实施方案,认真按照参加“双述”会议代表的比例要求,按规定程序产生社会各界代表189名,确保了所选代表的广泛性、随机性和活动的真实性。二是搭建社会评议平台,把评议权交给群众。述职述廉结合现场评议,安排“双述”人员与参评代表现场质询和释疑,并对“双述”人员及所在单位进行书面评议。共自查出问题22条,代表提出意见建议16条,代表对工商所工作比较满意率99.47%,满意率91.53%。三是应用群众测评结果,把整改举措面向群众。“双述”活动后,县局及时对意见建议进行梳理,针对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7项,并及时向群众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此项活动,在充分尊重监管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基础上,较好地实现了工商行政执法人员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实施“阳光工商”的目的,进一步深化了政务公开制度,增进了社会对工商的了解,优化了执法环境,提升了部门形象,赢得了监管服务对象的赞誉,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县纪委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问题
述职述廉活动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不足及需完善之处。
(一)述职述廉的主体不够完整。目前开展的述职述廉均以基层工商所为主体。但由于工商所仅是县(区)工商局在一线的派出机构,其职能、地位具有局限性,影响着述职述廉的广泛性和有效性。虽工商所的述职述廉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其全面性、完整性,以及影响力均显不足。
(二)述职述廉的客体不尽合理。参加述职述廉大会及评议的大多是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占总代表数的60%,这些监管对象作为代表,往往会从监管与被监管关系的角度来评价基层工商部门的监管服务工作和述职述廉。而作为工商部门服务对象的广大消费者和群众代表甚少,只占总代表数的10%,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评价的全面、客观和公正性。
(三)述职述廉的质量有待提高。去年,由于述职述廉工作时间安排比较紧凑,加之基层工作繁杂,工商所长没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沉下身子进行调查研究,监管服务对象和群众最关心什么,乡镇党委政府最需要我们做点什么,我们能做点什么,该怎样去做等问题和对策找的'还不够准,的针对性不强,个别述职报告不切合实际,流于形式。
(四)述职述廉的方式缺乏多样。目前开展述职述廉活动,采取的基本形式是会议和测评。但会议形式只是述职述廉征集评价结果的后续环节。由于对述职述廉的动态宣传不够,群众对基层工商部门开展述职述廉活动的知晓率不高。加之在述职述廉过程中采取的方法缺少多样性,往往多数代表到会后才知道述职述廉的内容和要求,致使代表的准备不足,测评的客观性难以完全保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述职述廉的质量和效果。
(五)述职述廉的参与度不够高。应该说在基层工商所开展述职述廉活动,增强了工商所长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监管服务对象的评价结果对工商所长既是激励,也是鞭策。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活动对一般工作人员触动不大,认识不够统一,认为述职述廉是所长的事,与己无关的思想尚存,制约了述职述廉的深入开展。
三、对策思考
(一)逐步扩大“双述”主体。将述职述廉的“面”由工商所向局机关重点涉企科室拓展;由工商所长向工商所重要监管岗位延伸。把经济检查大队、注册分局、市场规范科等与企业和群众关联度大,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事关工商形象的重点部门纳入述职述廉范围,拓展基层工商部门述职述廉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述职述廉的影响力,增强述职述廉活动主体的完整性。
(二)适当调整代表结构。由监管服务对象为主转为社会各方面代表并重,可以把监管服务对象比例由60%适当下降,减少曾受到过行政处罚的案件当事人代表比例,提高消费者和群众代表比例,以达到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真实的目的。
(三)认真组织前期调研。提高质量。参加述职述廉的干部撰写,要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述职述廉前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情况,征集监管服务对象对本单位和本人在履行职责、服务发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征求当地党委、政府及行风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提炼,撰写,使更客观、全面,切合实际,富有针对性。
(四)丰富述职述廉方式。要把述职述廉同日常信访、行风评议等监督机制和工商廉政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接受社会监督,真正把述职述廉融于日常监督教育之中。要加强与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汇报联系,可以有选择地把述职述廉会议安排到工商所所辖地重点乡镇政府会议室召开,更加拉近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距离,贴近监管服务对象和当地群众,以求进一步融洽关系,提高述职述廉效果。要探索建立述职述廉公示制度,适时公示述职述廉活动组织情况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提高公众知晓率,鼓励与会代表以外的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述职述廉,使述职述廉活动始终保持较强的生命力。
(五)建立“双述”长效机制。基层工商干部述职述廉活动的形式新颖、内容具体、反响良好,是促进基层工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不能开展一次见好就收,而要作为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延续下去。要与每年度开展的县处级、科局级干部述职述廉结合起来,形成涵盖市局、县局、股所三级工商干部的廉政勤政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促进述职述廉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