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二力平衡课件范例#】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力平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力平衡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出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中的第2节《二力平衡》。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即力的平衡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二力平衡是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保持的平衡状态,是物体受力平衡问题中最简单的一种情况,在力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既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一个纽带。这部分内容和方法的学习,关系到学生以后会不会进行受力问题的分析问题。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3)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2)学会分析一个物体受几个力及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于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的意识。
3、说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二力平衡条件是学生进行力与运动关系分析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条件是重点。
(2)难点:力的平衡概念的建立是难点;由于初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处于萌芽状态,对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分析、判断能力比较弱,所以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本节的难点。区别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也是一个小的难点。
4、说教学器材
教师演示:(1)自制二力平衡演示器 (2)有关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1)学生已有的有关力及运动方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2)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探究这种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法保证。
(3)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例如:电梯停止在三楼,要使它匀速上升到四楼,所用的拉力必定大于电梯静止时受到的力;当我们推讲桌而推不动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认为这是推力小于阻力的原因等。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一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对平衡力的理解和应用产生思维障碍。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①先演示;②安排学生“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实验进行实验设计、操作、观察、思考;③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再适时地进行点拨,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四、说学法
新课程要求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因此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直观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其它任何学习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在实验中,指导学生学会“实验探索—思考深入—归纳总结”的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真正掌握二力平衡知识,安排了几个随堂练习。
五、说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第一步:导入
为了顺利实施目标做好知识上的铺垫,提出已学问题: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学生明确回答后,列举常见的例子。
(一)创设情境引入:(1)找一个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上台即可,能够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位同学站在这里静止不动,虽然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为什么会保持静止呢?
(2)教师边手拿粉笔盒上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边问学生粉笔盒所处的状态、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上述两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能把当前的问题同牛顿第一定律联系起来: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处于这两种状态下的物体是不是就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呢?实际生活生产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时物体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当物体虽然受力但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称为力的平衡。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二力平衡内容。用多媒体投影:“力的平衡”,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二力平衡,我们就从这开始。有的同学会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物体的其它状态:例如,火车刚出站或将要进站的时候处于平衡状态吗?显然不是!那么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设置这样的过度语能够为学生探究新知留下悬念,激发其解决问题的。)
1、教师首先演示一下课本中的实验。(在这里教师做演示,目的是能给学生一个示范;有很多的问题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也知道学生的探究活动大多是已知结论的探究,并不是科学家们的那种未知结论的研究。所以演示还是有必要的,也可以改成边演示边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硬纸板受到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
②硬纸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
③硬纸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
④硬纸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运动状态如何;
开始第五步前,提出问题:是不是硬纸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就一定位于平衡状态。
⑤将两钩码系在硬纸板上使两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用剪刀将硬纸板剪断,观察硬纸板的运动状态。
按照探究实验的常规分几步进行,重点放在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上,等到学生完成后,先找几个成绩好一点的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讨论交流),然后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的设计方案以及空的记录表格,再由学生进行具体地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针对投影上提出的观察问题,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二力平衡的条件。最后归纳、总结并投影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⑵在整个学生的探究实验中,教师的及时引导再加上前面演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学生的设计、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了,也反映了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在得到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提炼处理,使学生易记、易用。教师最后总结成八个字: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条件的记忆和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对所学知识作小结后,出示实例:吊着的电灯保持静止,灯受重力20牛,则此灯受拉力大小为多少?
先由灯处于静止得到它受平衡力;然后分析灯受哪两个力,即重力和拉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已知重力20牛,确定出灯受拉力20牛。
最后再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强调一下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应用二力平衡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趁热打铁,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随堂练习(能够起到紧扣重点、越过难点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小结和作业
作业要尽量少而精,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习指导与联系的基础梳理。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了能使学生对这个重要的内容深刻理解,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好探究实验,主动地探求二力平衡条件,这是关键之所在!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二力平衡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识别两种平衡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2、理解二力平衡条件,会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
2、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的过程,激发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教具】:演示
(一)引入新课
回顾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板书:不受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你发现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吗?(请学生例举一些)提问:他们受到力的作用吗?
学生回答:受到力的作用。(请学生说出受到了哪些力?)提问:牛一定律说不受力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在现实中物体受了力仍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受力——静止或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是怎么会事?你想得通吗?
(二)新课教学
原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想状况下,而在现实中我们把物体受了力仍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所受力称为平衡力。(板书)
现在请大家说出你身边的平衡力。(学生先讨论,后抽学生回答)平衡力中二力平衡是最基础的,既物体受到二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我们先研究二力平衡,即: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
1、做一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前期准备:实验器材、活动记录单。)
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器材,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第一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的大小关系。第二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的方向关系。第三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第四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物体上。抽1-2个小组同学说出方案。学生做实验,收集证据。
2、学生汇报刚才的实验情况,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提问:刚才的实验是怎么做的?看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
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三)拓展:(教者总结点拨)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力的比较【练习巩固】:
1、下列情况,两力平衡了吗?为什么
F1=5N
F2=5N F2=5N A F1=5N C
F2=5N F1=5N D
F1=3N B F2=5N
2、某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一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则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改用150N的力推也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
3、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六、作业:想想议议,P138
二力平衡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识别两种平衡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2、理解二力平衡条件,会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
2、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的过程,激发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教具】:演示
滑轮、钩码、细绳等【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回顾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板书:不受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你发现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吗?(请学生例举一些)提问:他们受到力的作用吗?
学生回答:受到力的作用。(请学生说出受到了哪些力?)提问:牛一定律说不受力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在现实中物体受了力仍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受力——静止或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是怎么会事?你想得通吗?
(二)新课教学
原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想状况下,而在现实中我们把物体受了力仍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所受力称为平衡力。(板书)
现在请大家说出你身边的平衡力。(学生先讨论,后抽学生回答)平衡力中二力平衡是最基础的,既物体受到二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我们先研究二力平衡,即: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
1、做一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前期准备:实验器材、活动记录单。)
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器材,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第一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的大小关系。第二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的方向关系。第三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第四步:设计探究物体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物体上。抽1—2个小组同学说出方案。学生做实验,收集证据。
2、学生汇报刚才的实验情况,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提问:刚才的实验是怎么做的?看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
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三)拓展:(教者总结点拨)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力的比较【练习巩固】:
1、下列情况,两力平衡了吗?为什么
F1=5N
F2=5N F2=5N A F1=5N C
F2=5N F1=5N D
F1=3N B F2=5N
2、某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一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则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改用150N的力推也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
3、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六、作业:想想议议,P138
二力平衡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含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关系。
2、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
教学重难点
1、二力平衡的条件与应用
2、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关系,判断物体受到哪些平衡力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惯性定律、提出生活中有些物体受力但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什么?
二、进行新课
(一)探究点:力的平衡
阅读教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小组讨论:
1、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奥运会颁奖台上冉冉升起的国旗,它们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运动状态保持不变,这种状态叫做平衡。
2、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各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二)探究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运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这两个力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呢?
根据教材图8.2-2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它们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的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四)探究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典型例题:起重机所吊物体重2×102N,分析在下面几种情况下,起重机的钢绳对物体的拉力各是:
(1)物体悬吊在空中静止,拉力是
(2)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拉力
(3)物体以4m/s的速度匀速上升,拉力是?
二力平衡课件 篇5
[说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是力一章中的重点之一,也是今后力学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策略,将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将课堂练习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也使学生感悟物理知识的价值所在。
[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知道二力平衡、平衡力的概念及物体的平衡状态;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领会二力平衡时的合力为零。
过程与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二力平衡概念及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实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师生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物理学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门科学。感悟物理知识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价值。产生学好物理,为将来发展我国科技事业打好基础的意识。
[说教学重点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玩具也越来越高档。这里有一部遥控ae86小汽车,请一位同学操从汽车在教室里转一圈,其他同学观察小汽车的运动状态。
学生活动:一同学操从汽车,其他同学观察。
师:请同学们分析小汽车的运动状态有哪些?
学生:交流。
师:我们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状态,其他运动状态称为非平衡状态。
学生活动:分析物体处于两种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师:如果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如果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离平衡,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屏幕展示:
二力平衡。当物体受到二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就称这二力是平衡的。(这二力叫平衡力)
分析。平衡力不是一个力,一般是两个力(一对)。
师:根据二力平衡及平衡力的概念,要判断物体受到的二力是否平衡,只要看在这二力作用下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在受平衡力的作用?请指出哪几个力平衡?
学生举例:拖在手中的一本书、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匀速行驶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等。
师:物体受两个离的情况很多,但物体受二力作用时,有时处于平衡状态,有时又不是。如,托在手上的书加速向上运动、直升飞机减速下降等。说到这里,我们同学是否产生了一些疑问?想提出一些问题?
学生提问:(省略)
师: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二力平衡时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猜想:二力平衡时,二个力可能有什么关系?
学生猜想:二力平衡时,二力大小可能要相等,方向可能要相反……
师:下面我们就用桌子上的小汽车来探究它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两个拉力平衡时,大小是否要相等……
屏幕展示:二力平衡时,二力大小是否要相等?
二力方向是否要相反?
二力作用点是否要相同?……
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二力平衡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称为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3、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
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等。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1、运动状态有哪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是否一样,并且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二、新课
(一)平衡状态
1、讲述: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我们就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叫平衡力。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板书)
2、除了上述的信息,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受力处于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你是怎样来判断的?
2、根据提出的问题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3、播放多媒体课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板书)
(三)平衡力的应用
1、阅读教材“想想议议”,并完成书上的思考题。
2、完成练习。
三、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P27页
1、2、3题
五、板书
7、5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
①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②大小相等
③方向相反④在同一直线上
二力平衡课件 篇7
一、 说教材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与力第5节二力平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二力平衡的学习是学生探究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浮力、压强知识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观察,热衷于动手实验。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相关概念和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他们也经历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姿态时所爱的力称为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平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四、说重点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五、说教法与学法
情境引入、引导探究、指导讨论、演示突破的方法,观察现象、亲历实验探究、组间协作、讨论归纳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几幅图片(如静止在桌上的花瓶、悬挂在屋顶上的灯)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处于怎样的状态?它们分别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引出凡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引出二力的平衡的概念,
2、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与验证:
(活动1)两个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研究两个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步骤:进行仪器组装,选择适当数量的钩码,来改变细线对硬纸板两个对角拉力的大小。
(活动2)作用在硬纸板对角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研究两个力的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步骤:卡片一侧不挂钩码,另一侧挂两个,使卡片受两个力沿同一方向。
(活动3)作用在硬纸板对角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
步骤:把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析归纳:
1)、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2)、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卡片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3)、使小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演示:用剪刀把平衡的纸片剪成两半。
在得出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条件内容,仔细推敲,深入剖析,将条件概括提炼出来。教师小结: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条件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概括思维能力。
(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哪对是平衡力( )
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C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三要素完全相同,则此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是否是平衡力
(3)为什么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课堂小结:由学生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
5、布课外作业
七、说小结
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观察平衡现象为切入,经历探究、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动手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提升了情感。
二力平衡课件 篇8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 节教材分为二力平衡的概念、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它的应用三部分。从观察实际现象切入,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总是受到力的 作用,从而引出二力平衡的概念,再根据初中物理由研究最简单的情况入手,转入对二力平衡的研究,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接着通过实例讲述如 何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的这种编写思路,符合初中学生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其中通过实验,在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的过程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促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物理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力学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所以二力平衡条件是重中之重。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后面学习浮力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2、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状态。会画二力平衡时的受力示意图。
(2)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 了解二力平衡条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我们生存的空间探索的欲望。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策略:通过猜想假设、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策略:通过实际应用,举例说明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掌握的目标。
二、说教法
教 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准备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要圆满地达成目标,需要优选教法。根据本节内容的 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下教法:安排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活动,创设物理情境,激发求知欲,在教师指导 下,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使重点得以突出,也为难点突破铺平了道路。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
教 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直观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在实验中,指导 学生学会“实验探索—思考深入—归纳总结”的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得出二力平衡条件后,指导学生学习“理解提炼记忆法”,将条件提炼 出来,达到简、明、准,同时也提高了思维能力。此外,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随时指导学生听课、记笔记、练习等科学方法,使课堂成为指导学法、培养能力的主渠 道,使学生运用“会学”的技巧达到“学会”的目的,实现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阅读课本P62页图9-1的几幅图片(如静止在桌上的花瓶、匀速行驶的列车、静止的叠石等)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处于怎样的状态?它们分别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列举常见的例子:悬挂的电灯,桌上放的粉笔盒,平直马路上匀速行使的汽车等,说明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称为力的平衡,物体所处状态为平衡状态。引出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引出力的平衡的概念,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一种。
2、新课教学
以二力平衡为贯穿全课的明线,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二力平衡条件,以突出重点,运用典型练习进行循环式训练,突破难点。
(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总能处于平衡状态吗?例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能静止吗?刚刚开动的汽车能作匀速直线运动吗?(说明:这里我们只研究与物体运动方向有关的力)提问学生,物体分别受几个力,能否保持相应状态。
显然,上述两物体不能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达到平衡呢?下面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
器材:带两个定滑轮的铁架台、硬纸板、钩码、线绳。
实验步骤:
①排除物体受力方向相同的两个拉力情况
②一根绳的自由端挂一只钩码,另一根绳的自由端挂两只钩码,两根绳分别通过两个滑轮,观察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将挂两只钩码的一端去掉一只钩码呢。
③将物体转过一定角度还静止吗?何时恢复静止?
④将硬纸板剪成2半,还能平衡吗?
观察实验时,提出相应问题进行探索。
启 发学生思考受两个力的物体保持静止的条件(由学生归纳)很可能学生归纳不完整,逐渐引导学生补充完善。教师小结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时指出受两个力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符合上述条件。
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引导充分体现了主导作用,学生的观察、探索、思考、归纳也充分体现了主体地位。通过探索、归纳二力平衡的条件,及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物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得出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条件内容,仔细推敲,深入剖析,将条件概括提炼出来。教师小结:同物、等大、反向、同线。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条件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概括思维能力。
(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实例:吊着的电灯保持静止,灯受重力4.9牛,则此灯受拉力大小和方向如何?
先由灯处于静止得到它受平衡力;然后分析灯受哪两个力,即重力和拉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已知重力4.9牛,方向竖直向下,确定出灯受拉力4.9牛,方向竖直向下。
所以,可以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出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由实例过渡,自然,顺情顺理,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明确了思路,初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难点。
3、课堂小结
由学生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补充习题基础部分练习
二力平衡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作出二力平衡的图示。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愉快中具有更强力的探索问题的。
教学难点
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教具准备
弹簧、铁架台、钩码,课本图2—22的装置、细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以师生谈活式形式进行)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有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中,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你能否准确地分析。下面举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说出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各是什么和力的方向是怎样?
①粉笔盒的重力。
②手把粉笔盒提起来的力。
③用手通过绳子在桌面上水平拉小车的力。
④人推墙壁的力。以上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然后各人把答案写出来,再教师分分析,同学有错进行订正。
二、讲授新课
1、边演示边问
①用手拿起一只钩码,然后放开,钩码就往下落,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由于钩码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②演示再将这只钩码挂在固定的铁架台的弹簧上,问学生,钩码现在还受到重力吗?为什么不落下来?启发学生分析此时钩码的受力情况,再把同学位正确的分析结果填在下表中。
力的名称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力的方向 受力物体的状态
重力 地球 钩码 竖直向下 保持静止
拉力 弹簧 钩码 竖直向上 保持静止
2、根据上表,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分析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泡的受力情况。
3、再要学生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的受力情况。
4、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上几个例子并得出:一个物体,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
1、问题:
(1)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就能平衡对吗?
(2)只要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就能平衡,对吗?
(3)只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就能平衡对吗?
(4)只要两个力同时满足上面的任意两个条件就能平衡,对吗?
2、按书本图2—22演示
(1)在静止的小车上加上两个大小相等的水平同方向的力,看小车的状态有无变化。
(2)在静止小车的一直线上加上方向相反的大小不同的力时,小车的状态怎样。
(3)在小车上加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然后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则小车的状态怎样变化?以上实验问学生看到小车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小车从静止变为运动或转动)。
(4)再演示静止的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加上二个力时,小车仍然处于静止状态。通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这两个力具有什么特征,共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举例
(1)电灯泡用电线悬挂在天花板上不动,下列叙述中是平衡力的是——,不是平衡力的是——-;原因是什么?
a、灯泡的重力和电线的重力。
b、灯泡的`重力和灯泡对电线的拉力。
c、灯泡的重力和灯泡对地球的吸引力。
d、灯泡的重力和电线对灯泡的拉力。
e、灯泡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泡的拉力。
(2)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二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二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对吗?为什么?
针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再次二力平衡条件。要特别强调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平衡,必须要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即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缺一不可。
4、如果在已经作匀速成直线的小车上再加一对平衡力时,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作图与学生一起分析:
①F1的作用是什么?②F2的作用是什么?(是阻碍小车的运动速度加快),所以小车仍然作匀速成直线运动。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三、巩固练习。
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重1。5牛顿?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关系怎样?请作出这些力的图示。
2、在书图2—22的演示中,除了水平方向的二个力外,还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它们共有几对平衡力?请用力的示意图将小车受到的力都表示出来。
3、起重机的钢绳吊着400千克的货物,当货物以0。4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绳对货物的拉力为多少?当货物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绳对货物的拉力为多少?
四、布置作业
1、课本30页第①、②、③题。
2、作业本
二力平衡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使学生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索实验中,渗透物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难点:
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
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具:
教师用:演示用弹簧秤,铁架台,滑轮组;学生用:每组(四人)2把弹簧秤,一块轻质塑料片(片上有几个洞,如图1所示),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
[电脑演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 1、力的平衡
小组讨论(四人一组):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并在投影片上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同学所举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板书1]:
一、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在几个力平衡中,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我们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情况。
2、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仍从同学所举的例子中找出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并不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
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建议同学们用实验去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对于提供的实验器材感到不能满足的,还可提出实验设计方案。)
[学生实验]:用两把弹簧秤拉扯桌上的塑料片,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片保持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请学生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实验过程,并归纳小结塑料片静止必须满足的条件。
[电脑演示]: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用电脑显示这两个力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二力大小不相等、二力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并动态显示最终的结果(均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对第四种情形(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进行点拨:将塑料片从中剪断,变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能静止吗?
结论: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演示实验]:手在绳端用力F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静止,观察弹簧秤的示数。然后用力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匀速上升,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并比较两次弹簧秤示数的大小。 F分析物块受的两个力的大小、两个力的方向、两个力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上述演示实验,归纳: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图4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得出二力平衡条件。
[板书2]: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将条件归纳成口决:“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思考:根据学过的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回答:此时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板书3]:“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合力为零”
3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或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其中一个力。
[板书4]: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
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其中一个力”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举例并分析。
4、反馈练习
A组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或状态,这几个力就相互平衡。
(2)、汽车在斜坡上所受到的重力和斜坡的支持力(填“是”或“不是”)平衡的力。
(3)、每方十人拔河时,某时刻绳子静止不动,这时这二十个人拉绳子的合力是。
B组
(1)、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0牛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是牛顿,方向是,重力和支持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和。
(2)、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重为5000牛,受到的牵引力是200牛。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是牛,方向是。
C组
(1)、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静止悬挂在绳子上,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牛?若提拉物体使它匀速向上运动时,拉力又是多少?(g=9、8牛/千克)
(2)、如下图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示数为4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三、课堂小结
[电脑展示]:本节课整体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