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星空日记

2024-06-20 08:38:12 星空日记

【#实用文# #星空日记#】一天终于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何不趁现在赶紧写10篇日记。那如何写10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看星空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星空日记 篇1

看这部微电影第一遍,自己就哭得稀里哗啦的。一个穷小子,从小立志摘星星,想学天文学;后来生计所迫,学了经济,坚持旁听、辅修天文学。虽然获得国际投行的工作邀请,但是最终撕毁协议,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用自己出色的毕业设计征服了天文系的评委们。

就让梦想比现实,高那么一点儿吧。

小时候在家中,每当有亲戚朋友来串门,小孩子不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当叔叔阿姨面带笑容地、用和他们平时说话不一样的温柔语气问:“孩子,以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会自豪地说:“我以后要当一个科学家!”这种社会期许的回答自然能够收到良好的反响,大人们听到以后总会交口称赞,说这孩子真懂事。

“我一直在逼自己长大,逼自己走正确的路。”懂事,而不是梦想,伴随我从小到大。每一个阶段,我都生活在社会的意见里;这也要拜自己出色的社会化所赐。我不至于像影片中的主人公那样,因为坚持自己的梦想而挨打、被嘲笑。我相信任何一个性格正常的孩子,经过常规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都能通过社会化而习得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所认可的'一套价值。除非,家长或学校试图通过暴力的方式改变现实。

在来到北大之前,我并未成功地忘掉自己的梦想。我记得接到招办老师电话的时候,问我想报什么专业,我欣喜地说:“德语。”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然后说:“抱歉,德语系今年在山东没有计划。”

“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你的现实。”男主角做得最正确的一个选择,或许是选修天文学双学位,而不是从经济学院转专业到天文学。想从政管转专业到外院学德语,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做得最“错误”的决定——我自认为我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得到的却是家里冷冰冰的回复:“你要是敢转专业,你以后休想得到家里的一分钱。”

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们终于改变了回复:“你要是敢转专业,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于是我还是觉得,现实支撑了梦想。等到父母确信我不会有任何“非分之想”以后,辅修和双学位他们也没怎么太多插手。不过现实是,大一上绩点太低以至于不够修德语辅修;到了大二,兴趣转向了社会学,于是选了社会学的双学位。

我直到现在还暗自庆幸没有告诉父母,北大的双学位除了CCER的经双,其他都不是教育部级别承认的学位。我还很庆幸我向父母撒了谎,说我的成绩不够修经双;不然估计要被逼着修个经双,可是自己数学又不好脑子又笨,经世济民个蛋,最后还不是经家济自己。

突然发现做这种决定不需要多么宏大的理由,没人在意修双学位是出于功利目的还是从小到大的梦想。梦想,存在自己心里就好。

来北大的学生不可能都像《星空日记》的男主角一样,出身贫寒、坚守梦想、绩点第一、实现梦想。至于男主角的未来,影片也没有展示。选了天文学这条路,注定和很多基础学科一样要苦苦耕耘,不知什么时候能多发几篇paper熬出头,真正让人类的知识领域扩展一点点。这对于一个坚持梦想但是家境一般的学生来说,能不能在这个时代经得住物质的匮乏、家庭的催促,真的是个未知数。

但是这就是北大最好的地方啊!至少,你可以享受选课辅修双学位的自由,而不是学校教务规定你只能修这几门课、每个学期都安排好、一切按部就班;至少,你可以在4年的本科生涯中,让梦想高于现实;至少,能让梦想发亮那么一会儿,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暂时的安宁。

以及欢迎大家报名社会学双学位,别看它不怎么火,可是必修学分多得一比啊。

星空日记 篇2

每个人的心中,肯定都有着一个小小的美好梦想。但是,有些人的父母的教育使他们埋没了梦想,接受现实。但是今天通过老师给我们看的《星空日记》,使我梦想之花再次开放。

短片主要讲了男主幼年时与朋友诉说着自己的理想——摘星星。不料却被在暗处的父亲发现,大骂了他一顿。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时间犹如一匹骏马,在时间草原上奔驰着,快极了。男主的梦想一直在被耻笑,直到他来到北京大学学习,遇到天文学的王老师才继续自己那摘星星的梦想。他不断地努力,但他也不断地被人嘲笑说:“别做白日梦了!”经过努力,最后他在天文学的毕业设计会上,终于摘到了属于自己的星星。

短篇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那王老师说的:“梦,才是最真实的现实。”对呀,只要我们努力去完成梦想,那么梦想,总有一天会变成了最美好最真实的现实。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总会有人说:“大家都在耻笑我,说我不要再做梦了。我还是放弃梦想接受现实吧!”在此,我问问大家,他们笑又如何?笑了以后又对我们会有怎样的影响?如果问我,我会豪无任何顾虑地回答:不会怎样。所以我们照常去完成我们的梦想,让那些人看看什么是梦想的力量。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如蔡元培。他是我国北京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他的工资虽然非常高,但是从未给自己买过一套房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她将所有的钱财与心血都放在了教育上。

今天观看短片,让我受益极大,我一定要随着那梦想勇敢前进。

星空日记 篇3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看过或读过某些故事,而人一般都会在看或读中体会或感受到什么。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有的人想成为科学家、医生、教师或篮球运动员等。然而今天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的主人公的理想是摘星星。当时不仅是他的同学嘲笑他、不尊重他,就连他的老师也嘲笑他、取笑他,他的父亲也不理解他。从此他就放弃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当了一个经济学家。可他在北大时,对一位天文教师说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那时教师对他说:“梦,才是最真实的现实!”这句话让他重新回想起自己的理想,但他依然还不觉得自己适合天文。直到他听见一个小女孩在唱“小星星”这首歌时,他便把工作的单子撕了,加入了天文。在毕业那天,他展示了自己的发明,让人十分的震惊。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些曾经被嘲笑过的人,蔡元培、胡适等人。

看完这篇文章,让我想起生活中有多少人,像她这样被嘲笑过,却依然在坚持,最后还成功的人,已经不多了。不过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年级时,我经常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几个六年级的哥哥在打篮球,我也十分地想打可却不行。于是我每天都在那里拼命地练习,在练习时经常会摔倒、擦伤。那些人都看着我在笑。说我连基本的运球都运不好还想打比赛?白日做梦!不过我都当做没听到,没有理他们,依然自己在拼命地练习。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三年级到四年级,我都在拼命地练习,还要求妈妈给我报名篮球班。妈妈刚开始不同意,说先把成绩考好,但没过多久又给我报了。因为我那段时间成绩还可以。所以直到今天,我已经成为了学校篮球队的一员了。

只有从小就朝一个目标冲过去,你才能成功完成目标,实现愿望。就是这句话,让我一直坚持下去。

星空日记 篇4

“不是现实支撑了你的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你的现实。”这是微电影《星空日记》中的一句台词,就是这句台词让我回味了好久。

电影讲述了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何晓东,从小有着一个摘星星的梦想。因为这个梦想他被人嘲笑。他发愤学习,考上了北京大学,但却修了金融学。在梦想和现实中徘徊。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国际投资银行发来的工作邀请。他是全班第一个得到工作邀请的人。他终于觉得自己有资格去表白,但她却说她等待的始终是那个仰望星空追梦的男人,而不是现实中的这个何晓东。他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放弃的不仅是梦想还有爱情。

他最终决定就让梦想比现实高那么一点。就让自己去追梦。在天文老师的鼓励下他创建了星库数据资料,并在毕业设计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让观众甚至是专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很震撼。他成功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最终他在北大的一角伸手看到了星星,从此感到了勇气。

纵观人类的历史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总是在别人笑过之后才到达这里的人。例如,蔡元培教育家,他工资很高,但为人慷慨大方。终生没有存够钱买一套自己的房子。胡适教育家,他旧学造诣深厚,但却提倡白话文写作。被人笑为“乞丐莲花落”。陈独秀思想家,他给自己起名“独秀”被人嘲笑狂妄自大。裴文中生物学家,他前半生找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在抗战期间,头骨丢失后半生一直在寻找。卞之琳诗人,他时常被人嘲笑为“说话都弯子”于是写出名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

他们也从窘迫于现实的艰难。难道他们就应该放弃梦想,回归所谓的现实吗?那么整个社会的发展将会由谁来维系?

有梦想你就会了不起,有努力你就会有成绩。让我们为期待和梦想而努力奋斗。迎接我们的必定是阳光和笑容。只要多一份坚持,多一份热爱,梦想总有一天会照进我们的现实。

星空日记 篇5

宇宙,是人类向往的归宿,太空,是人类进化的舞台,而梦想,则是力量。

同为太空,这部作品并不像星际牛仔,看完怅然若失,它满载正能量。同为科幻,这部作品并不像高达,高颂宽广伟大,它细致入微。同为未来,这部作品并不像攻壳机动队,深邃而又理性,它稳重而又感性。星空清理者是与别的动画截然不同的作品,但又是人们心目中的好作品,它触碰到的是人心的可贵。

一颗螺丝钉,就可以酿成空难,宇宙垃圾,这是未来宇宙开发的副产品,而残骸工,这些宇宙的底层工作者们,就是肩负着自己使命的小人物。

小人物也有梦想,残骸工,说白了就是在太空捡垃圾,而且极具危险性,不仅有太空中流动的垃圾威胁,还要面对各种不可避免的太空病,太空看来并不像人想象的如此有人情味,严酷,孤独,空虚。太空,是有挑战性的平台,他等待的是强者。只有内心强大,才能驾驭太空。

追逐,则是全剧的核心,火箭升空的那一刻,不知道牵动多少地球人的梦想,月面着陆的那一刻,人类迈出了一大步,科学在追逐着真理,同时也在追逐着未来。广袤的宇宙,我们不由得感受到那种魄力,回溯每一个探索宇宙的伟大时刻,没有对梦想的追逐,就没有今天的伟大。追逐是最迷茫的时刻,要比任何来得都痛苦,有时候面对着梦想,却又只能原地踏步,有时候追逐着梦想,却又背负着孤独,梦想终究是遥不可及,即使到达了宇宙,人也只能下坠;复杂的心情,为了梦想而固执,进而偏执,像要失一切,像要斩断过,才能熔炼真正的自己。梦想或许触及了吧,重新回到了地球,真正的根,真正追梦的起点,真正梦想的意义,上善若水,波而不惊,这才是走向成熟。

还有羁绊,人环宇宙才是真实归所。真正的爱,真正的挚友,真正的伙伴,真正的敌人,真正的亲人。他们组成了宇宙。其实宇宙仅仅那么近…那么近……

并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大事,并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人,小人物也有梦想,小人物也有春天。

作者vxow

星空日记 篇6

11月10日 星期六 晴

满天的星星很多很多,人们为了更好地辨认星星,所以给它们取了形象的名字。现在正值冬季,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美丽的冬季星空。

冬季星空中最著名的是冬季大三角和冬季大弧线。我先介绍冬季大三角。冬季大三角由三颗星组成,它们分别是小犬座里的南河三、猎户座里的参宿四和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天狼星的目视星等是-1.46等,距我们8.5光年。小犬座里有一颗较亮的星——南河三,它是一颗0.4等星,距我们11光年。猎户座是一位猎人,名叫俄里翁,他是古希腊的一位勇士,他左手举盾牌,右手挥舞狼牙棒,腰挂一柄短剑。腰带上三颗亮星排成一行,是冬夜星空的一盏明灯。

五车二、北河二、北河三、南河三和天狼星组成一个巨弧,就是冬季大弧线。五车二是形状为五边形的御夫座里的 一颗星北河二和北河三是形状为一对双胞胎在夜空中嬉戏的双子座里的两颗星。南河三和天狼星在冬季大三角中已经介绍过了,我就不再介绍了。

天文中有许多奥秘,只要我们多读书、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天文奥秘,其乐无穷。

星空日记 篇7

今天,我看了一部叫星空日记,这部电影对我深有启发。使我联想到我自己的生活。

梦想是最真实的现实。一位男孩为了追求梦想,不幸被同学、家长以及老师不理解而嘲笑,以至于最终放弃梦想,去面对现实。但教授还是一直协助他,帮她完成梦想。最终完成了毕业设计,还获得老师的认可。

我觉得,有梦就要去追!不要放弃它,同如梦是最真空的现实!所以,放弃它干嘛,还不如赌一把,万一赌成了呢,就可以实现梦想。万一没赌成,我们就把梦想当作秘密,就放在心里默默的想它,就好了。就不要去管它了。

而我呢?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可是,我看了这部电影,就发现梦想就在我身边啊!只是我没有去追它。

我小的时候,我想当一个蛋糕师。我原来觉得自己是这么可笑啊!我想当蛋糕师,可能是因为我的妈妈整天愁眉苦脸心不在焉的。我希望妈妈快乐。我看着妈妈说:我一定要让妈妈笑起来!”我听说蛋糕吃了,人就会幸福起来。我就找到叔叔,让他教我做蛋糕。我一直做啊做,蛋糕做好了,我看着蛋糕,很丑。我和叔叔端着蛋糕,一路上都有人说桥这个蛋糕多丑啊。我听了十分羞愧。心想我再也不做蛋糕了。我给妈妈吃了蛋糕,妈妈不但没有笑,还要装着笑给我看,从此我再也没做过蛋糕了。

比起短片主人公,我还只是微弱的小沙子。所以,我要坚持这个梦想,去努力实现它!

星空日记 篇8

《星空日记》讲的是一个男孩子,从小有一个摘星星的梦从小就被人嘲笑,在现实与梦想中徘徊,在北大的四年里,他学了经济学,天文学两个学系,代表着梦想与现实。纠结中渐渐长大明自自己想要的。

电影开头,主人公以为自己来到北大已经放下了天文,忘记了,这时有一段童声正是主人公小时候说的:“摘一颗星星,首先,你要有一把梯子,然后,你要有一个夹子,星星很烫,不能直接用手摘。”听上去很幼稚也很可笑,但这是一个孩子朴素而伟大的梦想,但没有人把天文学当一个职业,只是当作一个笑话,父亲也不支持他。

十八岁母亲去世,他改了志愿,家里欠着债他哭了,眼泪中含着对母亲的思念和不舍,还有他对梦想的放弃,现实的屈服。

大学报到第一年,主人公想不会有人笑话他了,北大是他的新起点,努力的将他的人生作为一张满满的都是对勾的表格,我知道他的心中是空虚全是叉的表格,他知道这不是他想要的。

在课堂上老师说:“怎样去定义一个人?是他所处的方向?不是!是他所前进的方向。”而主人公心里所想的是:可是方向是什么?在北大那个有无数可以随时进去的课堂,他迷惑了。

王老师在和他的.谈话中,他赞赏了他的梦想,可是在对于这个梦想被人笑话而放弃,王老师笑了然后停下:

“笑了,现在笑完了,又能怎样?是啊笑完了,那又能怎么样?能怎么样?一百多年,我们就是被人嘲笑了一百多年后才来到这的!”可是主人公选择了辅修天文学双学位,可是对于已经被笑怕的他现实更重要。

第四年,他有一个机会,想找一个公司实习,支持他天文学的学位,可是,老板倒了一杯酒把简历撕掉告诉他:“这才是最重要的,醒醒吧,别做梦了。”他放弃了:“再见,星空,你好,现实。”

他去面试,很快传来消息他在全班第一个获得了国际银行的邀请,在车上他拿着应聘纸,对面的孩子唱着小星星,他再一次哭了,他不怕别人笑话他,再也不用了。

别人对他说过一千次:“别做梦了。”可王老师说:“梦才是最真实的。”主人公发现:不是现实支撑了梦,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

他放弃了工作选择了天文,再见,现实,你好,星空。

他站在舞台上,面对评委,过往的经历一一唤起,嘲笑,无尽的嘲笑,最后王老师

的话响起,结束了无尽的嘲笑“笑完了,又能怎样?”

“如果人只能活一次,那就让梦想比现实高一些吧!”面对何晓冬的作品,王老师笑了,在场所有人惊讶的起身鼓掌,而他自己也愣了,手伸向一颗星星,从此便有了勇气。

我看了许多遍,感触的十分多。现实很残酷却艰很温存,我相信一个温暖的地方让你在残忍的现实中坚持你的梦想,过程会很漫长,痛苦但结果总会很好。

这部电影给我们上了一课,只有努力拼搏,才会让梦想高出现实,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人只能活一次,那就让梦想比现实高一些吧!

星空日记 篇9

《星空》:唯美的画面,梦幻的感觉,纯真年少的时光,温暖又破碎的家庭背景。

看完《星空》,想起自己的爷爷,他在我的童年中播下了乐观向上善良以及爱做梦的种子。

爷爷曾经是抗美援朝徐州空军基地的一名气象员,他少年时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但最终未能实现,不过,已经很接近了,他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

小时候,每到夏天的晚上,我和爷爷就会端出凉椅,在家门口乘凉。那时的我,像很多小朋友那样,喜欢望着星空数星星。这时候,爷爷就会给我讲一些地理常识,比如,现在我们在夜晚而美国是白天,之类的。爷爷浇灌了我对大自然的好奇和敬重!

还有很多画面,点点滴滴:

在老家的小台灯下,我写日记,爷爷和我一起查字典,或者给我检查算术题是否正确;夏天的傍晚,我搀着他去散步;夏夜热得难眠,爷爷给我扇扇子,直到我入睡;大冬天的时候,我喜欢把小手插进他的大棉袄,然后,他帮我把小手搓热;逢年过节,一老一少,包了家里的所有水饺,爷爷擀皮,我包饺子,我们配合的超默契;我们一起下棋;爷爷教我骑自行车;在我跑去yinyin家看电视剧后,爷爷教育我要惜时;和爷爷一起在天台养花,满天台的月季、百合、三角梅、紫荆花,让夏天好晴朗;体育课要考跳远和仰卧起坐,我就在爷爷房间练习,爷爷帮我测量,后来那条跳远的线,一次比一次远,我感受到了量的努力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力量!

好温暖,好明媚的日子!

一种正面的力量根植在了我幼小的心田!

感谢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家里人对幸福和快乐的理解不俗、不肤浅,他们都非常的善良、向上,很干净的很纯粹!

星空日记 篇10

今天,我看了《星空日记》,这是一部感人的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位男生从小到大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摘星星。你一定会觉得很不切实际,但天文系的教授却说:“梦,才是最真实的现实。”

小时候,这位男生写了一篇——我的理想——摘星星,结果被老师骂了一顿,还被同学们嘲笑。下课同学们让他站在高处当星星让同学们来摘,他们无情地嘲笑他,父亲更是不理解她,这使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可他却并没有放弃梦想,每天会在天文系教室旁听课,会做一些笔记。正当他要放弃梦想的'时候,教授对他说:“每个人都是被别人嘲笑才来到这里的。”

毕业后,他去找工作,可却被人嘲笑说:“醒醒吧!”他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却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我是多么佩服他的这种精神。

再想想自己的事情,是多么惭愧。小时候,我看见只比我大两岁的姐姐学会骑自行车了,我就想去学。我骑自行车时总是摔跤,疼得我哇哇大哭。我骑一下摔一下,被一个路过的小朋友看见了说,“哈哈!这人真笨,我都会骑。”我失望地离开了,至今我还没学会骑自行车。想想我只是遇到一点点的挫折就放弃了,那别人经历这么多的挫折我算什么呢?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了,它告诉我们人应该为梦想而奋斗,不怕别人嘲笑,一直坚持。这就是一种精神,不能因为一点小挫折而放弃,做事一定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星空的日记 | 夏夜星空日记 | 夜晚星空的日记 | 星空日记观后感
上一篇:房产中介实习月度总结经典 下一篇:2024简短的自我鉴定14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