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16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督导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1
一元复始,大地春回。我学区开学工作根据上学期《教育局关于放寒假的通知》安排和自身实际,现已拉开了本期工作帷幕,并做到了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现将开学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严把时间关,确保按时开学。
我学区上学期放学开总结会时,特对本期开学工作做了精心安排。因此,我们于3月1日12时准时在山庄小学召开了全体教师会,所有教师全部到岗。会上,对上学期工作做了简要回顾,表彰奖励了8名先进工作者,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安排了本期常规管理、教育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等11项工作要点。会后分发了作业本,3月2日,全乡各校进行了学生报到注册和环境卫生治理等工作。同时,学区工作人员和山庄新华书店及时取得联系,领取并下发了学生课本以及教师用书。山庄小学安排了寄宿生的住宿和大灶的开办,3月3日学区统一采购下发了办公用品,各校按时开足开齐课程,一切秩序井然,无推诿扯皮现象。
二、严把控留辍保学关,确保九年义务教育顺利推进。
开学例会上,我们组织全体教师重温县局下发的“两大管理制度”和《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特对本期工作做了简要部署和安排。特别是学生的异动,层层采取措施,靠实责任,保证每个适龄儿童不流失,都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公平发展。我们要求各校书写和制作了大幅标语,有条件的学校悬挂彩旗、横幅,营造重教、兴教的良好氛围。对家庭困难学业不良准备辍学的学生,我们要求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上门做思想动员工作,并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和政策方面的倾斜,使其重返校园。对于转出、转入的学生,我们严格按学籍管理制度办事,做到出入明白,手续齐全。截至目前,全学区共报到一年级学生36人,二年级学生37人,三年级学生46人,四年级学生54人,五年级学生59人,六年级学生78人,共计310人。转入1人,转出6人,还有个别学生的异动手续正在办理之中,全学区共设12个教学班。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90人,各教学点共有学前班18人,教师调走1人,现有教师28人。
三、严把安全责任关,确保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开学后,在学区的监督下各校都对校舍、水井、用电线路、食品卫生以及学生的安全出行等方面进行了安全排查,发现问题就地解决,解决不了的进行隔离。如:道路坑洼及时填平,水井旁边警示加锁,电线裸露整理绝缘,学生路队采取责任人护送制,食品把好卫生质量关,中心小学开始报名就做好门卫值班制,严防闲杂人员随意出入校园,所有安全方面都能达到防微杜渐,消除不安全隐患。
四、严把收费和教材下发关,消除校园**现象的滋生。
开学会议上,我们把收费和乱订教辅读物当作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进行强调。交待责任,确保落实,报名完毕之后,我们对收费进行了专项检查,各校都只收取了10元作业费,再无任何费用;中心幼儿园按标准收取杂费27元,保教费99元,书本费24元,合计150元。各校均没有变相让学生购买相关复习资料和教辅读物。学校下发的教师和学生用书都是经过教育局审定通过的必订书目和选订书目。
五、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寻求解决。
3月3日和4日,学区对各校工作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的就地解决,无力解决的我们进行了梳理归纳,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3月8日和县局工作组一起召开了全体教师会,传达了全县教育例会精神,听取和吸收了工作组富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本期各项工作要点。3月9日学区陪同工作组再次对各校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常规工作欠严细的地方限期整改,但同时也发现了制约我乡基础教育全面提高的瓶颈问题。如:山庄中心幼儿园入院幼儿猛增已达90人,(预计明年入院人数还会继续增加),需要分为大、中、小三个班授课。目前只有教师3名,按编制还需要增加3名教师,课桌凳短缺30单人套,校园占地面积小,现有玩具不能完全展开,学生没有活动场地,园内无厕所,只能在教师手把手的带领下暂上山庄小学的厕所,并要经过石台阶道路,很不安全。根据目前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幼儿园需搬迁园址,(乡政府初步物色在山庄小学左侧农户耕地内)望教育局协同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另有阳洼沟门教学点厕所前墙极度倾斜,后墙砖块多处脱落开洞,尚湾教学点厕所墙体裂缝,顶部塌陷,都以构成危厕,尚湾教学点原建教室空兜墙,内粉泥坯大面积脱落,造成教室破烂,急需修缮,所有这些问题学区经费有限,无力改变,恳切希望教育局能够安排项目维修解决。
总而言之,开学工作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和当地政府部门密切配合搞好我学区的各项工作。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2
为保障落实新学期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园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及中心学校的安排部署,对开学条件保障情况、幼儿园安全工作情况、后勤保障情况、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规范办学行为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等进行了自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学条件保障情况
1.全园师生按时回园报到。百花幼儿园位于塘川镇水湾村,占地面积344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3平方米,目前在园幼儿273人,开设7个班级,小班三个,大班、中班各二个。2月25日,我园组织全体教职工回园,对校园卫生进行大扫除,地面、墙壁、玻璃彻底清理,并用消毒液有效消毒,将幼儿的桌椅摆放整齐,并把桌椅消毒,教室、幼儿寝室开窗通风,让空气空气流通。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装饰教室,幼儿园环境优雅,富有文化氛围。在幼儿园门口我们还作了醒目的疫情防控和禁烟宣传,提醒家长和幼儿进入幼儿园要进行体温检测,并一律佩戴口罩,提醒家长禁烟,防止污染幼儿的活动环境。并对新学期疫情防控、安全以及开学准备工作等作出详细的部署。2月27至28日两天组织教师进行新学期幼儿报到工作,我们采取错峰报到的方式,分时段分年级组织幼儿家长入园报到,截止2月28日下午共报到273名幼儿,做到班级教师配备到位,环境卫生打扫到位,幼儿按时回园,确保了新学期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教材符合规定要求。我园按教育局学前办要求统一购买的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幼儿园多元互动新方案系列教材,由幼儿园支付教材费用,及时在开学前到位,教辅材料不存在侵权盗版、违背自愿原则强制订购等问题。
3.提前做好后勤保障。我园组织全体行政人员在开学前对校园进行了巡视和安全卫生大排查,对饮食、用水、用电等各项后勤保障进行摸排,对存在问题的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运行良好。
4.确实做好开学教育准备工作。2月28日下午,我园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工作,确保上好“开学第一课”,教学内容以疫情防控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为主,老师们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精心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及教玩具,为上好“开学第一课”做好准备。
5.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工作,确保开园后常态化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幼儿园做好了开学报到、集中上课和师生就餐饮水等重点环节的安排,检查并维修幼儿活动室的洗手设备,做好了防疫物资储备,教室、食堂等重点校舍消毒及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做到了防疫物资专人专管,对相关校舍进行了全面消毒,并且做到了每日消毒。开园前,幼儿园通过自购,储备了幼儿医用口罩共3000只,教职工医用口罩500只,消毒原液15升,消毒酒精5升,额温枪16把,体温计12支,洗消液12瓶,洗手液一箱,喷壶10个,喷雾器一个。开学一个月所需的校园防控必备物资准备充足,基本满足开学需求。
二、幼儿园安全工作情况
1.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我园成立排查小组,对幼儿活动室、幼儿寝室、食堂、功能室等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认真做好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及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实。我园严格要求门卫保安对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进行登记,配齐配全安全叉、橡胶棒等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配备了一键式报警设施,开学前对全园的视频监控进行检查,并安排技术人员对有故障的摄像头进行维修。
3.学生回离园交通安全管理。幼儿园门口道路设置有防撞架和减速带。在上学、放学等校园开门期间,安排了门卫、行政、教师值日,加强安全管理。
4.开展新学期回园安全教育。开学后我园将通过家长会、班级安全教育活动、家长群、安全演练等方式向幼儿、家长宣传安全知识,并制定了地震逃生、消防火灾、食物中毒、拥挤踩踏等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演练。
5.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经检查,我园的校园网络不存在安全漏洞,运行正常。
6.加强校园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幼儿园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健全。开学初开展了卫生整治,确保校园环境和场室整洁。我园严抓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工作,保证物质准备充分,防止食堂食品采购、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
7.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治理。我园制定了预防学生溺水事故方案,坚决避免群体性溺水事故。严格落实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措施,维持高峰时段幼儿上下楼秩序。注重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加强电器火灾综合治理和冬春火灾专项治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在开学前已进行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保证完好有效,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8.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幼儿伤亡。我园制定了防暴应急预警、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并经常对师生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三、规范办学行为情况
1.收费工作规范公开。在收费工作中,我园做到严格执行上级教育、物价部门关于收费工作的有关规定,收取保教费、伙食费、接送费等允许收费的项目,并在收费标准范围内执行,同时主动接受家长监督,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各班幼儿收费由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共同负责完成,由行政和财务进行监督和核算,严格根据在园幼儿数,做到合理分班,不存在违规办学、办班和乱收费行为。
2.坚持园务公开。我园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校门口公开栏提前公布保教费、伙食费、接送费等的收费标准。
3.科学设置每周计划。我园严格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互助县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及安排》的要求设置周计划和一日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以自主活动、小组活动为主,减少集体教学活动。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其中包括晨练、早操、教学活动、盥洗、户外活动、午睡、自由活动等环节,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四、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教师按比例配备充足。我园按照每班一教一保的要求,配齐保教人员。
2.教师队伍稳定。为稳定教师队伍,保障幼儿回园适应性和安全性,方便家园联系与共育,我园在新学期继续沿用上学期的教职人员。同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落实,不存在拖欠工资情况,并对相关工资福利和社保政策进行宣传,教师可以通过向教代会、园务委员会等反映问题、表达诉求。
3.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我园在开学前的教师会议上,明确要求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素养,注重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求教师不做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宣传并严格执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文件,不存在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对教师体罚、虐待幼儿行为严肃查处。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我园食堂的留样柜线路存在故障,无法正常使用,食堂管理人员联系专业电工抓紧维修,确保开园后的正常使用。
2.个别班级幼儿盥洗室的下水不够通畅,有漏水、渗水现象,我们会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整改。
3.个别幼儿家长没有按时回园报到,班主任已主动联系家长咨询情况。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3
高淳区位于江苏省西南端,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溧阳、溧水毗邻,西南面与安徽省的当涂、宣州和郎溪三县(区)接壤。全区总面积802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个街道、6个镇、144个行政村,总人口43.9万,先后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省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区学前教育机构65所,其中成型园31所、办班点34所,在园幼儿11353人,专任教师643人;全区小学38所,其中完全小学29所、教学点9个,在校学生20780人,专任教师1257人;全区普通中学15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10所(含民办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中在校学生5270人、初中在校学生8570人,专任教师1358人(高中465人,初中893人);全区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552人,专任教师195人;全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9人,专任教师26人。
20xx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引领新常态,围绕“优质”和“均衡”两条主线,进一步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多样化发展高中教育、提优发展职业教育,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社区教育全民化,各级各类教育继续保持全面协调发展态势。探索建立幼儿园服务区制度,被授予“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称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单位”;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中,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授予“县级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幅度提高。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政府履行管理职责到位
20xx年,我区继续把教育发展摆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制定出台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教育布局专项规划,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先后就学校布局规划、办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推进、校车安全管理、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质量提升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涉及教育议题的会议达20次以上。区人大、政协也定期调研教育事业发展。
1.健全机制,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我区20xx年就出台了《关于推进民有优教,实现教育同城发展的若干意见》(高政发〔20xx〕53号)和《高淳区中小学教育布局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育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高政发〔20xx〕54号)等推进高淳教育发展的“1+3”文件,以全面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立了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和区四套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始终把教育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教育工作专题汇报。区委、区政府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最大民生工程来抓,做到发展规划优先考虑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促成了高淳区教育局和鼓楼区教育局、区政府与第二师范学院签订办学合作协议。教育发展列入对各镇(街道)的综合考核指标之中,通过下发《20xx年度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办法》(高委发〔20xx〕23号)、《高淳区20xx年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工作实施方案》(高政发〔20xx〕14号)等文件,从行政层面助推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确保我区顺利达成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区政府每年定期组织全区相关部门召开省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协调推进会议。20xx年度学校满意度问卷测评中,我区中小学教育状况满意度达90%以上。
2.依法治教,维护学校师生合法权益
我区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通过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做好“两单两库一表格,平台加细则”工作,全面规范教育执法行为。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学校没有下达中考、高考升学指标,没有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排名奖惩。严格执行“五严”规定,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规范书面家庭作业时间和考试次数,各校的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学生睡眠和休息时间得到保障。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没有重点校、校中校和一校两制现象,没有设重点班、实验班和提高班等现象。能严格依法依规对照标准、程序等相关要求进行社会培训机构审批,在平时加强安全、质量督查的基础上,认真开展社会培训机构年检工作,年检结果上报市教育局登报公示,对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规范管理,没有发生一起举报频繁且影响恶劣的事件。
3.一岗双责,加强教育安全保障工作
我区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教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安全无事故作为学校第一工作目标,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考核,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出台《南京市高淳区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高教〔20xx〕41号),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区教育系统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高教〔20xx〕18号),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能按照《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治安保卫工作规定》配齐配足学校保安,并为保安配备安保器械八大件。建立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定期排查机制,落实综治联络员、班级信息员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开展校园周边治安专项整治行动。为认真落实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印发了《关于做好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全区各校进行了校园欺凌专项督导工作。近年来,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零犯罪,校园未发生火灾事故、治安事件、责任性师生意外伤害事故和集体食品中毒事故,未发生重大影响稳定的事件,学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4.尽职尽责,落实政府公共服务责任
土地出让金按要求用于教育设施建设,20xx年建成的金陵汇淳学校投资1.37亿元,由政府利用土地出让金全额投资,即将建设的科创小学、北部小学初中项目总投资4.0亿元,全部由政府在土地出让金中列支。出台《高淳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及管理使用办法》(高政发〔20xx〕105号),进一步规范了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管理与使用。配建项目教育部门按规定参与建设方案设计,项目建成后交教育部门二次装修使用。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设均按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进行规费减免。校园规划和配置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住建部颁布的《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
5.依法督导,推进教育督政督学工作
20xx年5月,我区成立了高淳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指导全区教育督导工作,包括研究制定全区教育督导的政策意见、审议教育督导有关规划和重大事项、聘任区教育督学等,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为进一步优化督学队伍结构,强化教育督导工作力量,教育督导室通过分设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幼教组,形成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督导队伍。按要求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依法对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督导和评估监测,督导结果作为对学校综合评价、学校校长考核及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6.有效落实,推进语言文字管理工作
我区成立了“高淳区语言文字委员会”,区政府分管区长担任语委会主任,下设“高淳区语言文字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高淳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教育局分管局长担任。区教育局基教科专职落实具体工作。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纳入区教育局工作经费同等预算,按项目支出。根据上级部门工作计划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啄木鸟行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普通话宣传周”等系列活动。
二、坚持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经费管理机制规范
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安排资金,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按时足额拨付资金,按照“三增长一优先”的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7.健全机制,保障教育经费落实到位
我区义务教育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学校建设、装备等全额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实行预算单列,对偏远学校实行倾斜,发放教师补贴120元/人月,发放交通补贴300元/人月,增加学生公用经费,学生不足600人按600人补足公用经费。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为15.29%。普惠性民办园公用经费纳入区财政按期拨付,并补助部分设备购置费。高中阶段财政性教育经费占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比例92.77%。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经费按规定落实到位,中职实行免费教育和助学金制度,公用经费按1200元/生年,保证人员工资和外聘人员工资足额到位,特殊教育学校按义务教育学校8倍公用经费纳入预算安排。社区教育经费按人均2元区财政预算内安排86万元。
8.加大投入,公共财政教育支出逐年增长
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0xx年全区公共财政教育支出88188万元,比上年77088元增加11100万元,增长14.4 %。全区财政经常性收入2607430万元,比上年下降82170万元,下降3.06 %,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7.46个百分点。
9.加大投入,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其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小学19.61%,初中19.30%,高中16.30%,中职19.39%,幼儿园10.70%;生均公用经费增长:小学4.24%,初中10.88%,高中28.30%,中职14.13%,幼儿园78.67%。经费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预算安排和市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时足额拨付。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不低于省基准定额,幼儿园500元/生,小学1000元/生,初中1300元/生,高中1200元/生,中职1200元/生,管理按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使用。
10.加大投入,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比逐年提高
20xx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77088万元占财政支出456971万元的.16.87%;20xx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88188万元占财政支出468374万元的18.83%,比上年高1.96个百分点。
11.规范使用,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全额拔付
20xx年附加支出12800万元,比20xx年10610万元增加2190万元增长20.64%,附加安排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高政办发〔20xx〕79号《关于印发高淳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按用途按项目按预算使用,由区政府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并进行绩效评价。
12.落实政策,建立各级各类救助体系
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区财政、民政、残联出台了《关于提高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的通知》(高政民〔20xx〕39号、高财社〔20xx〕167号),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做好20xx年秋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高教〔20xx〕102号)。20xx各级各类学校家庭学生资助区本级预算安排321万元,包括生活补助费达到并超过省定标准,按市定标准执行。每年的5月、11月以银行卡方式发放两次。中职实行免费教育,本级预算安排免费资金434万元。
13.管理到位,财务校舍建立长效机制
我区教育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区教育局成立了“高淳区教育会计结算中心”,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局直属单位财务纳入教育会计结算中心管理。财政局、教育局单独设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区财政、教育及时拨付各类资金,区财政出台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各校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办法操作。各类学校没有债务。按要求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管理机制,落实校舍定期检查工作,根据校舍检查情况编制年度校舍维修计划,利用假期维修出新,确保校舍正常养护使用。
三、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特色鲜明
为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超前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规划教育发展。通过近年的布局调整和适度超前发展,我区教育布局基本达到我区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目标。
14.抢抓机遇,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我区建立并完善了以区为主、区镇村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数90%以上;20xx年创成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制定出台了《高淳县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高政发〔20xx〕55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印发<高淳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及管理使用办法>的通知》(高政发〔20xx〕105号),编制了《南京市高淳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全区幼儿园建设、管理标准统一;全区所有幼儿园均建成合格幼儿园,其中省优质园占61.29%,呈逐年提高趋势。
15.确保公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办学条件,对照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标准,新建了金陵汇淳学校等一批新学校。20xx年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差异系数监测,我区小学八项综合差异系数为0.314,初中八项综合差异系数为0.359,远低于省预警线。制定了消除大班额行动计划,计划于20xx年底全区消除大班额现象。扎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通过建立“亲情话吧”、“留守儿童援助站”等形式开展成效明显的关爱,严格执行上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规定,制定《高淳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管理办法》,有效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城待遇;我区重视义务教育“控辍”工作,义务教育巩固率与办学水平评估挂钩,并与各校签订教育现代化建设责任书,控辍工作纳入其中。
16.追求特色,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我区各高中校积极推进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改革,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区普通高中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班额符合省规定要求,优质特色发展成效显著,所有高中均达到省规定的办学标准。省淳中正在加快综合改革高中试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湖滨高中普职融通改革深入推进并初显成效。淳辉中学和永丰中学完成合并并继续推进“合格+特长”的办学模式;高要求规范省重点高中招生工作,继续执行重点高中统招生指标的70%作为指标生以初中毕业生为基数均衡分配到各初中校的政策。
17.优先保障,特殊教育优质高位发展
我区下发《关于成立“高淳区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资源中心”的通知》(高 教〔20xx〕68号),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统筹和指导,东坝中心小学成功创建为南京市融合教育示范(培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达到省定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新建网管中心,接入了30M固定IP网络,建成1981.6平米的职教大楼并投入使用;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园率和残疾人接受高中教育比例较上年均有提高;聘请国内特教专家王辉博士成立工作室,构建起个别化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南京市首家全校推进个别化教育的项目学校;区特殊教育学校荣获20xx年度省级“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18.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区政府成立了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高淳区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将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职成教一体发展。20xx年,高中阶段职教与普教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全区共有中等专业学校(高淳中专校)1所(达省四星级标准, 20xx年创建成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有省级社区培训学院(高淳区社区学院、高淳开放大学)1所,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6个,市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2个,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达省标率为75%,达到省级相关建设要求,20xx年高淳区成功创建成江苏省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我区成立了高淳区老年大学,并依托区社区学院-街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居民学校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构建了老年教育网络。
19.激励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比例逐年提高
我区积极推进教育绿色发展,重视学生身心健康,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精神,按时认真组织体质健康测试、复核,并及时公告体质健康测试和学校体育工作自评结果,严格实施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低于90%与办学水平评估降等挂钩;一直坚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20xx年起,心理健康课程定期每2周开设1节,建立身心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帮扶比例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办学水平评估,全区优良率一直在95%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业合格率均达95%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反馈结果,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均达90%以上;全区对学校教育工作认可度较高,区教育督导室每年组织对区域内“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均在85%以上。
四、坚持整体均衡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区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着力打造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师德优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逐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
20.健全机制,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
我区师资队伍建设列入政府任期目标,出台《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高淳区贯彻落实南京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持续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名师培养工程”、“省特级教师工作室”等骨干教师培养机制,设立了教育系统拔尖人才资金,用于各级各类优秀教师培训、考核奖励,提高了全区教师队伍的均衡水平。通过加强“南京市高淳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基地”的建设,组建教师志愿者联盟,组织教师走进区特校,感受师爱,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教育之星”、“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活动,不断提升全区教师师德水平。
21.多措并举,科学均衡配置教师资源
我区每年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城乡教师交流支教办法,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城乡交流实施意见》,采取自主申报、学校推荐、教育局选派的方式,组织县城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教师到县城学校跟岗学习,符合交流的校长教师数1031人,20xx年交流人数212人,占比20.6%,交流校长教师均超过符合交流条件的15%。各学段教师学历达标率在不断提高,目前幼儿园教师专科率95.21%;小学教师本科率88.23%;初中教师本科率94.36%;高中阶段研究生率15.81%,教师学历达标率和教育现代化标准尚有微弱差距;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77.17%,达到省定75%的标准,“兼职教师”比例21.5%,达到省定20%-25%的标准。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比例逐年提高(20xx年招聘14名、20xx年27名、20xx年32名,20xx年招聘计划40名),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比例达26.3%。音乐、体育、美术专职教师比例初中为100%,小学略低于60%,但每年新教师招聘有补充计划。20xx年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显示,29所小学生师比全部达标,10所初中9所达标。我区农村幼儿园全部达“两教一保”。教师自然减员空余编制能够确保用于补充新增教师,20xx年退休64人,招聘新教师80名,20xx年退休77人,招聘新教师90名,20xx年退休143人,计划招聘新教师150名。
22.区级统筹,切实推进“区管校聘”机制
我区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和财政部门备案。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设置总量内,根据学校教师人员结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等情况,编制各学校岗位设置方案,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建立了乡村公办幼儿园聘用教师工资保障制度,通过出台《20xx-20xx年高淳区公办幼儿园具有教师资格证在岗不在编教师收入提升工作指导意见》(高政发[20xx]217号),明确20xx年9月1日起,适用对象(经幼儿园考核称职)的平均年收入不低于同类在编教师的50%(同类的在编公办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为50000元);20xx年9月1日起,适用对象(经幼儿园考核职称)的平均年收入不低于同类在编教师的60%;20xx年9月1日起,适用对象(经幼儿园考核职称)的平均年收入不低于同类在编教师的70%。落实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
23.健全制度,有效落实继续教育管理
近年来,我区陆续出台了《高淳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管理规章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的实施意见》、《高淳区中小幼教师区级以上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办法》等继续教育管理制度,还配套出台了《高淳区中小学校本研训先进集体评选细则》和《高淳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管理员考核细则》,以加强对学校的考核。2013年8月,高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高分通过了江苏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评估验收。12月,中心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称号。20xx年6月,经高淳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高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更名为“南京市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在经费保障方面,20xx年预算内教师培训费429.45万元,工资总额为25748.98万元,占比1.67%。
我区将以此次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评估工作为契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深入研究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全力提升我区教育现代化品质。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4
我校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作为工作目标,认真贯彻两个条例、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充分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学习自查评估细则,针对学校实际情况逐项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制定规划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育、卫生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体育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专人负责。对于学校举行和参加的重大体育活动,则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平时校长除了亲自抓以外。学校还安排专人亲自督促检查全校“两操、二课”的进行,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以推动学校的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学校、教导处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时,把体育健康和卫生工作列为重要内容。教学常规管理中切实落实两操、二课、运动队训练、体育大课间等活动。学校还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全体育课程,并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授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学校不以任何理由挤占和挪用体育课时间,同时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了阳光体育锻炼的实施,确保了正常教学秩序。
二、加强管理 提升素质
(一)严格落实学校体育工作
1、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开足课时,1--2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确保上课质量。
2、开展大课间活动。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定责任”,安排每天下午放学后进行,同时安排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为体育活动班级。确保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内容丰富,落实到位。
3、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春季运动会,并因地制宜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及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项目、人人有器械、班级有活动,年级有特色。
4、让学生在各项竞赛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我校每年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如:“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等,其主要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感受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心、感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在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基本上做到每学期有活动内容,并且在各种竞赛的内容上有新意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二)严格落实公共体育卫生服务
1、建立学校卫生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并落实到各个环节,学校卫生状况良好,积极做好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如甲流感、手足口病)等预防工作,传染病高发季节,每天对教室及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发现学生有问题及时反馈到家长手中。
2、重视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学校历来把培养学生自觉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抓好文明校风、文明班级、文明小卫士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管理实行分卫生区包班级,责任到人,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教育,将卫生教育与检查考核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3、重视健康教育。并列入课程有专职教师上课,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及时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疏导,关心留守儿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通过讲座、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教育,同时,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持久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4、学校建立了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5、学校重视学生用眼卫生教育、教育学生掌握了科学用眼的知识和方法,注重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学习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努力降低学生近视率。
三、条件保障 加强评价机制
我校共有2名专职体育教师,4名兼职体育教师,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确保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卫生保健人员配备。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学校设有卫生室和1名兼职保健老师。
(四)评价机制
1、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纳入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内容中,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学期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2、实行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入学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并对有关情况予以登记。
3、实施新生入学体质测试制度。新生入学时,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入学生健康初始档案。
4、按规定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严格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并将测试成绩登记造册,记入学生成绩报告单和学生档案,作为学生评选三好学生和评选先进集体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查找问题,认真整改。
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的大力支持,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中还存在有一些不足,如学校的硬件条件还不达标,功能室的建设还不完善;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体育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培养,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尽力解决学校功能室的困难,不断向高层次的目标迈进,不断开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新局面!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5
我校认真组织领导班子学习“青教办字(20xx)4号”文件精神,成立专项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到人,责任明确。按照“青教办字(20xx)4号”文件及20xx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的重点内容,我校从具体细节抓起,逐项排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学校开学条件保障
学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组织教师3月7日下午返校,准备开学初各项业务工作。学生3月8日上午到校报到,清点人数,收缴各类寒假作业,分发学生书籍簿本,3月8日正式上课。贫困生资助资金已发放到位,学校不存在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学生。学生教材均符合政府要求,学校未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开学初后勤、安保处对学校各类设施、水、电进行了全面检查,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了安全及文明礼仪教育,开学第一天,升好第一次国旗,做好第一次课间操,上好第一节课。做好第一次作业。
二、学校安全工作
3月7日下午,学校安保处专门对学校的各类设施设备进行了安全隐患的排查,并进行了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安全到校,学校大门及时关闭,外来人员必须做好各类登记,经考察无疑后再准许进入。学校值班室各类安保器材完备,监控到位,且正常运转。学生上下学校门口有教师值班、有安全标志,无非法营运接送学生车辆,学生均由其监护人接送,且每辆车不准超过2人,学校门口暂时未设置减速带。开学第一天学校组织各班开展了“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从不同方面教育学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学校各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齐全,学生均参加过各类演练活动,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学校网络建设正常,无任何安全隐患。
三、规范办学行为情况
学校无乱办班、乱补课现象,学校无乱收费现象,学校收费工作均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学生校服征订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本着自愿原则参与,学校不强行征订,校服质量过关,价格由物价局定。学校均衡编班,对学生的成绩不排名、不公示,学校作息时间合理,保障学生每天在校学习6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1小时,认真开展体艺活动。
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配备足,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师无越级上访事件,通过教代会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无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
五、学校自查、抽查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好此文件精神,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逐项开展活动。
六、专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学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安排人员认真开展好好各项工作,抓好工作的落实。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6
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琼教督[20xx]2号)要求和市教育局有关通知,我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了专项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为市属完小,有51年的办学历史,目前拥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6人。体育专职教师2人,音乐专职教师2人,美术教师3人(其中专职1人,兼职2人)。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素质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把体育艺术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各部门、各学科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都荣获优异成绩。
二、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首先在校行政会上向中层以上干部传达和学习文件精神,认识体艺专项督导检查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和加强学校体艺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接着向全体教职工传达文件精神,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制的意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通过学习,大家提高认识,统一了思想,决心共同把体艺教育专项检查工作做好。
三、制定方案,开展工作
我校制定了体艺专项督导检查工作方案。我们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先由广大教师对照条例和规程进行个人自查,再由各科组对照资料目录中的内容进行部门自查,并由各科组收集、整理资料。
四、自查情况
1、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优质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的不断革新呼唤着适应教育不断发展、不断进取的优秀教师人才。开展读书富脑工程、着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体艺教师队伍是我校通过管理促体艺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我校注意抓好体艺教师的师资培训,大力鼓励并严格要求体艺教师通过参加各种师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近年来,我校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的教育质量为目标,认真组织体艺教师开展校本科研活动,人人承担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参加课题实验。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艺等综合学科课程,体艺开课率达到100%,音乐、美术每周2节,体育每周一二年级为4节、三年级以上为3节。学校按规定配备专职体育教师2名,音乐教师2名,美术教师3名。同时我校还组织教师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更新教育理念,开展体艺校本课程开发,近几年先后开发合唱、舞蹈、表演、科美、田径、球类等多种校本课程,充分体现我校环境育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素质。我校制定制度,分工协作、建立良好、高效的..工作秩序。现在我校体艺工作已形成序列,如早操、课间室内韵律操、竹竿舞、校园小歌手、合唱、美读等活动均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如遇重要活动,各科组老师团结协作,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特长,相互帮助。在开展文体活动时,我校体育教师克服学校场地小的实际困难,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文体快乐园地,开发自制一批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器材,因陋就简,小型多样地开展课外活动,形成文体特色队伍。每天从清晨开始,各团队就按计划开展各种训练活动,使校园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朝气。
4、充分调动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积极性。近几年来,我校把要求各班主任掌握学生体质状况、督促学生参加体育、艺术活动作为对班主任期末考评工作之一,全校性的校运会和艺术节等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率达到100%,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校每年认真对照两个条例,严格按条件要求,把体育艺术教育作为评选“先进集体”、“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我校体育运动场地较小,我们采取轮流活动的方法,坚持小型多样,时间错开的方式,使课外活动得以坚持。全体学生统一做操,统一管理,坚持每天的2操1课,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每天的广播操各班都有专人检查、打分、评比,并把“两操”评比结果与文明班级的评比联系起来,形成制度。
近年来,我校采取开展专项运动会和综合性运动会的办法,保证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一次趣味运动会,定期开展的体育艺术节,开设了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的比赛,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又活跃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起到积极的组织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习惯和个性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我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的指导。但我们的工作还存一些不足,如学校的硬件条件还不达标,功能室的建设还不完善;体艺教师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以及教学方式转变和教学策略的运用存在一定程度差距;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没完全形成,保洁自觉性不够,爱校护校的意识还不到位。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体艺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培养,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爱校护校的教育,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尽力解决学校功能室的困难,不断向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7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推进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我校接教体局有关体育和艺术教育专项督导自查的文件通知后,做了认真仔细的自查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组织管理
学校非常重视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主管教学的秦华同志负责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教务处直接管理体育与艺术教育具体工作,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里均有体育与艺术教育的内容,体育与艺术教育能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我校体育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政策、法规的落实。为此,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的包信中心校体育艺术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学校体育工作
1.加强学校体育健康工作的领导和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学校成立领导组。充分利用行政会、教师会、校会以及黑板报墙报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制定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学校领导负责实施《标准》的部署把握方向;教务处负责实施中的协调工作;体育教师、负责教学活动指导训练,以及测试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分析研究;班主任主要负责实施中的具体工作;政教处少先队主要负责好实施的宣传工作和思想发动工作;体育骨干负责组织经常的锻炼,协助体育教师进行测试等。
3.保证活动时间,推动经常锻炼。
我校能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每班每周2节体育课,1节健康教育)。加强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组织,保证出勤率。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能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我校能按照国家、省级分类配备目录要求配备器材和教学需要的各种教具、挂图,能基本保证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我校体育老师积极想办法,认真组织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并能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5.每年派出运动员参加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每次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另外每年冬季举行全校冬季越野长跑活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了我校体育健康运动的开展和学生健康体质的提高。
三、艺术教育工作
(一)坚持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积极开展艺术活动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和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校一贯坚持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均有艺术类课程专职教师授课(音乐、美术教师各二名)。为使学校的艺术类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制定了相关规定。如:任何年级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艺术类课程,一旦发现艺术类课程被占用,将扣除艺术类课程任课教师的当月小改奖,并记入专业考核档案,作为年度评优和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而保证了艺术类课程得以顺利进行。
在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艺术教育类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艺术类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为发展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我校积极开展学校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先后成立了合唱、舞蹈、剪纸、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电脑绘画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小组,做到课外活动有计划、有方案,并按计划、方案实施课外活动,为使这些艺术特长的学生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才华的舞台,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校每年的元旦都要举行全校或以班级为单位的“元旦文艺联欢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即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经费投入加大对我校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器材配备,是保证我校艺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我校每个音乐教师均配置了电子琴、手风琴等乐器,教学用音、像资料,录音机,多媒体教学光盘,另有《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以便教师掌握最新的音乐教育动态。每学期都能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应有的、充分的教学材料,注意不断更新教学设置。优越的教学条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使得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发展。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8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市教育局的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建设。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校长、教导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在制定学期计划时,都把体育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并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还在行政会议、教研组长会议及教师会议上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体育工作改革的认识。我校还成立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助理具体负责工作,做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
2、齐抓共管,健章立制。
为了使体育教育开展的扎实有效,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常规体育管理制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体操房管理制度》等,还制定出有利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管理制度,如《学生健康和体质评价与班主任岗位制度》,《广播操、眼保健操评比制度》。将体育、卫生教师、班主任统一纳入体育专项考评管理中,统一评比成绩,统一实施评定考核。
3、重抓教师能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5人,其中本科学历4人。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充分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等有关二期课改方面的资料。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的教科研活动。同时关注体育教师道德修养,严禁体罚学生。学期结束,通过学生问卷及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育进行测试,实行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教学业务水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三位一体的奖励机制。
二、增加投入,创造条件,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
一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建立200米塑胶操场,篮球场地3个,配置2副新篮球架。足球场2块。学校另外还有滑滑梯、单杠、爬杆等,体育基础设施较齐全,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体育环境。
三、深化改革,阳光体育,营造快乐的体育氛围。
体育改革创新的唯一宗旨,就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就是要营造寓教于乐,趣味健身,陶冶情操的教学氛围。
1、体育器械让学生快乐起来。
我们把现有的固定体育器械进行定期改造和维修,充分利用上这些体育器材所能发挥的作用。强调每个学生人手一件随身携带的小体育活动器材,有橡皮筋、跳绳、毽子、乒乓球、高跷、沙包等,使学生随时随处都可以健身,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还不断添置一些体育器材,每学期都有所投资,还落实体育器材管理员一名并做好记录。
2、课堂教学让学生身心愉悦。
学校严格执行市教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课表上落实“两课两操两活动”,并严格要求专课专用,不许占课,教导处随机抽查。每星期三节体育课是快乐体育的主渠道。以转变观念,实施“快乐教育”为突破口,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效性。体育教研组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以加强教材建设为着眼点,使学生全面掌握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健康常识及体育技能,以改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基本途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大课间活动是这学期体育改革的大举措,班主任老师负责管理的全校性大活动课,内容主要有跳绳、踢踺子、篮球、乒乓、足球、等。还有一节体育活动课大多由其他老师执教,活动内容、活动器材由体育组安排提供。体育组设计一系列
活动内容,制成表格,并设计一个大转盘,只要学生转动大转盘,指针转向什么内容,该班级就开展此项活动。此举措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减少了非体育老师上活动课的后顾之忧。还有在开学初教导处安排一名体育教师上了一节体育活动示范课,让非体育老师对活动课有更多地认识。
每天眼保健操由卫生老师带领小督察进行检查评比,广播操有体育老师、大队辅导员及小督察成立的检查小组进行检查评比。每周评选班级周冠军,再每月评选月冠军,发放奖牌。两操的检查结果与每学期的优秀班级评选挂钩。
3、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喜闻乐见。
(1)创设宽松、和谐的兴趣活动氛围。我校组建篮球、踢踺子、短绳、长绳等体育兴趣活动小组,主要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宗旨,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都能参加。
(2)随时随地开展小型竞赛活动。5月份学校开展了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体育月活动,活动器材以自制为主,项目有丢沙包、花样跳橡筋。每周五中午体育大擂台,有转呼拉圈、沙包投掷、足球射门。9月底学校结合奥运年,举行了阳光体育游戏大联赛,开展了赶小猪、跳袋鼠、千足虫、两人三足、拔河等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让学生体味了快乐、合作、和谐,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我校还将于12月底开展“小松鼠踢跳比赛”,此项比赛是学校的传统比赛,深受学生的欢迎。
每年学校还召开一次运动会和多次单项比赛,邀请学生家长参加,让家长关心孩子的体质,支持学校体育工作。通过以上体育竞赛,使学生不断增强体质,不断产生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
4、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校中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本来是一般化,平凡得很。但由于开发了他们的运动领域,使他们在体育方面成为姣姣者,这就自然带动了他们学习的勇气,使他们智、体同步发展。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是由体育上的兴趣爱好得以充分的发展所带来的,因此,是体育教育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四、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年来我校注重体育常规工作方面的管理并做到有效落实,体育工作得到有效发展,但在体育特色方面逊色些,所以学校努力寻求一条体育特色之路,找到适合学校实际,适合不同年龄层学生乐于参与的体育项目。并能根据特色制定出抓普及——出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规划。
同时学校在体育硬设施有待今后不断补充与完善。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9
通过学习崔其升与杜郎口阅历一书,真正体会到网上的一句话“杜郎口教学是教学上的一个奇迹”的真正的含义。在提倡素养训练的今日,同样教学质量也不行忽视,杜郎口中学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取得奇迹的效果,成为训练上的一个“神话”呢?在学习他们课堂教学同时,反思自己的平常的课堂教学。
通过深刻的熟悉,有以下反思:
1、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进展”的教改思路,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使同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仆人。而我们的课堂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2、在教学理念上,杜郎口中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的课堂几乎可以说没有讲台、没有座位排序,没有权威,没有老师的喋喋不休。老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同学构建学问路途中的引路人,更多的时候是在倾听,而同学则完全主宰了课堂。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也知道了同学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也知道要放手同学,可没做到真正的“解放”同学,我们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反复讲解并描述,同学才可能理解,同学只有通过大量习题的练习才能真正把握。而杜郎口教学实行“10+35”的模式,一节课45分钟,老师只有10分钟时间,而35分钟完全交给同学来支配。这样,老师在课堂上不是想到自己该教些什么,而是想方法引领同学自主学习,为同学的教而教。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同学,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在课堂上能尽情的展现自己,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3、同学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我们的教学中,课堂上要么是安宁静静的,同学端坐如松,一本正经的;要么是太过于“活跃”,同学很活泼,但说的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课堂效果很差;上课回答问题不主动,或根本不情愿回答问题,老师启而不发,双边活动尴尬。其后果,同学厌学,老师疲乏的进行教学。而杜朗口中学的课堂也很“乱”,但很有序,这与他们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同学主动参加教学中,勇于展现自己,严格自己约束,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等。在课上主动回答问题时,争着回答,用最响的声音来获得回答问题的发言权,课堂上发言声此起彼伏,每个发言结束之后了,同学都赐予掌声;在别人回答时,其他人在主动预备抢答或是在思索答题(对还错),回答完毕后,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或点评,让每个同学都参加到课堂中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真正做到学中玩,在玩中学。
通过学习,在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让同学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在同学预习的同时,我应给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同学自行建够起初步的学问结构。
2、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同学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同学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绽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同学养成独自思索、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力量。让课堂和谐、民主,同学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主动主动,争先恐后,紧急活泼的学习氛围。
3、教学要面对全体。以往教学只注意面对优生、中等生,忽视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同学合作学习机会,让同学担当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深厚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条漫漫之路,还需我们不断求索,在学习杜郎口教学的同时,也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照抄,依据自己和同学的实际状况,真正处理好教学任务和有限时间之间的冲突,让同学真正感到参加教学欢乐,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10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中,教育信息化是推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从内涵上落实教育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区《XX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等六个文件的精神,我校根据有关专项督导的要求,认真自查,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作到以合理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为指导方针,围绕信息化环境建设、师资建设和普及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把握机遇,加快建设,努力营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新环境。
1.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信息化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武器,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在学校的四年规划中,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要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开发,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我们通过网管员的培训,了解了学校网络的建设与促进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网络应用的基本技术,为推进学校全体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高起了培养作用。通过学习,我们认为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让师生学会使用因特网,掌握计算机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培养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具有较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才是我区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所在。
2.珍惜资源,合理应用
在区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我们学校现有2间计算机房,面积为90平方米,共有计算机178台(含库存待处理机器),实际使用学生机88台,教师计算机30台,生机和师机比例分别为6:1、2:1。我们学校为了方便教师和学生教学用书和学习用书,打破借阅的常规,我们学校还在总部新建设了一个电子阅览室。学校为上校本课程的教师人人配备了一个64mb的闪存盘,方便教师们储存网上下载的资源,制作课件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今年一年级二期课改全面推广,学校又为一年级每位语、数教师购买了教学软件,以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近年来学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达上万元(初步统计)。学校拓宽校园网的节点分布,使办公室电脑也能作到联网。我们建立新江宁小学的《教学资源建设管理规范》、《教学资源建设人员职责及评比办法》、《网络设施维护工作管理规范》、《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电教设施管理规范》,使工作有依据,评定有标准。
3.开发资源,提高效益
网络作为新兴事物,很多教师都能迅速地接受它,利用它的资源为教学所用,但是只是较多地作为电子黑板,于是,我校网管室把“以网上下载,市场购买和自行制作”为建立学校网站教学资源信息库的主要途径,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可以资源共享,学校的门户网站也建立了许多的教育网站链结,方便教师浏览和借鉴最新的理论和观念,使“二期课改”的理念成为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撑,成为师资队伍自培途径的一个补充。
4.扎实培训,优化队伍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信息素养,与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亲和力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我校通过三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教师信息化技能培养的工作:第一是依托教育学院的计算机能力测试和未来因特网教育培训;第二是工会积极开展各种基本计算机能力的校内培训和各项比赛,优胜者进行奖励;第三是通过区校的教学比武和区“赛马场”活动,促使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的自我培训。作到以课件制作驱动,以理论培训支撑,以课程整合发展。
二、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认为它必须以各种形式,贯穿于素质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促进教育的深刻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1.学生学的转变
在教学思想上必须实现三个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内容设计向过程设计的转变,单学科教学向多学科整合教学的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转变。这些转变使信息化教学成为可能,而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又使网络的教学成为可能。实现了教学信息化以后的平台不再是讲台、课本、教师,而是互联网,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进而实现了教学平台的跨越。现在,我们学校的所有一年级四个教师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基于资源性的学习成为可能。而我们有的学生就是在老师布置的课后上网查资料,或者是在学校提供的联网计算机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对学校门户网站和科学院特色网站的浏览,都使学生增进了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老师提供的是交互式的、自主化的学习环境,教师一方面可以示范,一方面可以借助“分组讨论“、“开展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适时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和学习进程,恰当地进行学习过程的调控。
2.教师
教的转变
课程不再是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比如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中、后进行相关内容的网上收集,然后按照要求作成小报、ppt等进行展示,进行知识的分享。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逐步推进,我们学校教师对于教学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黑板不是教学板书的唯一,电脑实物投影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再现,教师手中不再只依赖粉笔。教学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教师帮助他们一起去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教师在应用教学软件或是课件时,将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大屏幕解决,使教学内容及过程形象、直观、生动,易于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生动的讲授加上恰当的现代媒体的辅助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化的教育,教师可以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例如在信息科技课上,老师可以一边利用电子黑板进行示范遥控演示,一边可以利用监控功能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还可以利用转播功能将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全班解析。这样,将诸多的教学环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学校管理的转变
由于建立了学校的门户网站,从学校的管理机构来说,资料的上传、下载,教师的学习疑难的解答,网上教研的开展和监控等,都成为学校管理的有利途径。
信息了解的适时性:
教师能通过学校的门户网站了解学校一周工作安排,通过与教育局网站的链结,了解教研和学习的信息,避免中间环节的拖延,防止遗漏重要信息;而教导处等部门就可以利用网管的优势了解教师平时浏览的网站内容,帮助学校了解老师的所思、所需,提供今后工作开展的思路。
资料上传的及时性:
由于我校各个组口都建立了表格下载和上传的窗口,因此每月老师需要上交的资料,有的就可以通过电子表格直接传送给有关部门,不仅可以方面教师,同时可以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论坛应用的亲和性:
在学校建立的交互式的网上论坛,不仅可以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的管理层可以通过点击浏览教师之间的学习讨论的内容,还可以参与谈论,及时地解答教师的疑惑,不仅方便,还由于可以使用“昵称”屏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让领导真正地走入群众的心中,让学校管理更具人性;
4.课程整合的转变
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到学习工具的一种阶段发展理念,而不是专门讲授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是将计算机结合到我们的课程中去。整合的研究探索最终不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是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为学生直接获取大量信息提供帮助,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的学习作为载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新的课程。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作到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如同教师使用粉笔黑板一样地有机融合。但是不排除传统媒体,该用什么,就用什么。
其次我们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基于计算机文化的智能知识结构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学习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我们老师都要求学生学会质疑一个小问题,解决一个小问题的课题小研究开展学习,这种学习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学会归纳和整理,组合应用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动手实践、创新意识随着课程的开展而不断地发展。
另外,教师创设虚拟情景,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借助媒体的多元呈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借助论坛和多形式的作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和知识结构,提供给学生反馈的机会,调整老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起点及路径。
最后,充分发挥网络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我们注意到,网络教学注重网上学习和交流,而校园网络是校本培训的一个主渠道。为此,我们在“校校通”工程建成开通后,马上建设开通我校的校园网站。教师学习、培训后能够在我校的校园网上进行相互学习,交流教学设计。教师们的体会是:“信息化教育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理念,网络时代让我们拥有无限的空间。时代变了,对教师的要求也变了。我们的教师不能像以前所描述的那样“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而应是“挂在互联网上的明灯,不断充电,永放光芒”。
5.教师培训的转变
以前的培训知识依托于教育学院,现在学院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主,于是我们积极开展教师计算机培训活动活动,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措施:
首先,由骨干教师先行培训,协同年轻计算机教师一同摸索成功的经验。在主讲教师的引导下,老师们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技术、教案、作品设计进行交流、切磋,为日后的全员培训开了一个好头。
第二,加强日常研讨,不断进行反思,使培训效果更趋完善。培训前,我们强调充分的集体备课,着重解决观念转变和技术支持的问题;培训中教师们尊重主讲教师,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讨论,主讲教师针对各个教师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参加培训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教师本身观念的不断更新。因此,在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要进行一次“回顾与展望”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都以研究为主,有理念的学习,有个案的分析,有决策的探讨。教师们事先进行认真的准备,畅谈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以及遇到一些问题。
第三,举行竞赛、小结及经验交流活动。我们采取聚餐沙龙、座谈会等相对宽松形式,通过交流和研讨,使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反思心得都能以成果的形式得到收获和交流。让好的老师的作品启发其他的教师,对教师进行技术和思路上的帮助。
我们觉得,单纯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培训难于直接与教师学科教学融合,在教师培训中往往有隔靴挠痒之感。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并不是直接通过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在思想上产生震撼,从而主动探索出一条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途径,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我们立足计算机培训通过启发式、互动式等“大脑风暴”手段,使接受培训的教师通过学习,既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方法,又提高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实实在在地收到了成效。
三、完善建设,服务师生,推进信息化教育建设
1.我校推进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成果
教学环境得到了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牵扯到老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的观念得到一个质的跨越,另外学校还要建立一个整合程度比较高的计算机化教学环境,让科学技术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学校配备了计算机房,不仅对学生开放,更欢迎老师来使用,同时学校办公室的计算机进行联网,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上传和下载;教师里配备了实物投影仪、手提式计算机、投影仪等,让教师教学时随时使用;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浏览查阅资料,丰富知识。由于信息化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很多信息具有获取的随意性,因此我们还开展了有关“网络安全”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抵制不良网站,学校网管室还进行了有害信息的技术屏蔽,保障学生的安全。现在,学校的校园网成为了交流的平台,为师生提供信息化处理的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资源,逐步开始实现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
信息化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培养老师和学生的信息化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老师和学生操作能力上,而是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说,既有地方性课程--《小学信息科技》和《it》课,又有学校性课程—研究所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都牵扯到信息能力的应用、收集和处理的问题,学生从会上网,会收集,到会应用,到最后从信息中自主发现学习和合作探讨学习、实践创造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正逐渐地在我们学校的学生生上体现出来。就拿今年的信息科技的测试来说,我们学生的合格率达93%多,高于区的2个百分比。学生制作电脑小报、个人网页,教师制作课件和个人网页的质量和数量正在稳步上升。
课堂的教学手段得到了丰富:
学校参与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学校工会和行政举办了的课件评比,十余位教师获奖。参与区的课件评比和信息技术整合,五位教师、两名学生获得了等弟奖。学校网站也曾被评为区优秀网站。上学期,教育局组织的“赛马场”活动,学校几乎每门学科都有教师参加。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学习了多媒体的技术,就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我们知道把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后的教学产生的效果,和那种教师在台上演示电脑,学生在下面认真听的所谓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不一样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于是我们就提倡真正的多媒体教学是互动的,学生能参与现场演示和应用的。于是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就自己设计了课件,用flashphotoshop等技术为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服务,呈现出一种数字化的情景,让学生不在是简单地看黑板老师进行演示,而是参与设计、填色、作曲,尝试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交流的平台得到了拓展:
电话、家访是老师和家长联络的主要形式;和学生坐下来谈心更是老师常见的交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手段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教育信息化也包含了交流的“与时俱进”,还“网上论坛”进行交流不受形式、时间、人数的限制,真正可以在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在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上我们设置了师生、生生、家校交流的平台,还做了教学资源网站的联结,同时学校的管理也能有效地通过网络进行实施。
2.今后推进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思考
信息化教育能适合各种学科并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如何结合现有的教育情况,以超前的胆略和创新的精神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急需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实践、探索和总结。
(1)加强师资培训是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
在教师培训上,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还要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更要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意识,找到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点,从而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开辟道路。
(2)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今后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核心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与其把整合称为是一门技术,还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因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除了需要时间和精力外,还要求教师以一种崭新的观念来看待所教的课程,并不断地注意是否有某种技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了解技术在这方面的能力。要建立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整合程度极高的计算机化教学环境,为教师开展整合教学提供环境。如:在教室里配置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设备,方便各学科教师随时使用;学校配备计算机房,使学生能非常方便地使用计算机,通过与计算机对话实施个别化学习;在教室里、走廊上布置计算机角,学生根据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通过浏览查阅资料、丰富知识。最后要找到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点,有效地实施教学,实现技术学习与学科教学目标双达成。
(3)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我校积极开展的红领巾科学院校本课程中需要学生利用因特网搜集和分析处理信息,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只能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进行,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不能独立进行,而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标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让学生学会资源利用,主题探究与合作学习还是需要一些时日的。
(4)对外交流的平台要扩展
学校的网站尽管有家长的参与,师生的交流,但是由于很多家长受到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参与交流,只是在论坛中作为旁观者或是根本无法独立开机,点击浏览,我们只能通过学校提供资源教会家长初步和网络接触,同时我们认为网络是世界的,是属于外部的开放世界,要积极和社区进行互动,互相交流,这是我们下一阶段要做的。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11
根据关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若干意见》(国办发【20xx】53号)提出的“从20xx年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立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自查小组,对照《指标体系》各项指标,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目前在20xx-20xx学年度:共14班,其中:一年级2个班,二年级2个班,三年级2个班,四年级2个班,五年级2个班,六、七、八、九年级各1个班;在校学生人数510人,现有教职工70多人,专职体育教师2名。
二、加强领导,确保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
我校一贯重视体育工作,成立了以袁校长任组长、蒋校长为副组长主抓我校体全面工作。由学生处负责体育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学习贯彻国家有关体育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制定贯彻落实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划;学校每学期都把体育列为学校正常工作内容,召开体育工作专题会议,研讨怎样开展好一年一度的体育竞赛活动,总结先进经验,解决体育工作中的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每学期的德育、教学中均对体育作出相应的计划、总结、考核、评比、学生奖励等工作。并列入校行政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 学校部门之间工作协调,齐心协办地搞好学校体育工作。
三、指标完成情况:
1、教育管理方面:
(1)我们严格按教学计划开齐体育课、健康教育课,并列入课表,1-2年级开4节体育课3--6年级开开3节体育课7-9年级开2节体育课力争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严格按《体育教学大纲》和课本规定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写好教案、备好课,认真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好。
(2)积极推行《国家体质健康锻炼标准》。坚持了每天的早锻炼,并制定了评分考核细则,并且严格按照细则对学生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详细的记载。做到了时间、学生、教师、场地器材及锻炼内容落实。同时积极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种体育活动,每位辅导教师都制定了教学辅导计划,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各种兴趣、特长。
(3)学校每学年都要举办全校性竞赛表演活动或综合性运动会活动,学生参与率在98%以上。同时参加了省级区级的各种活动(省运动会区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不断开展和参与,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既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
(4)我们严格执行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切实抓好达标工作,施行面达100%,达标率、优秀率逐年提高。
2、条件保障方面:
(1)我校有专职体育教师2人,达到《条例》规定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的要求。我们十分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培训,我校体育教师今年分别参加了北京体院和四川西华大学的国陪活动,不断提高了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
(2)即使学校经费困难,学校仍坚持从公用经费中年年投入体育经费,平均每年投资2万元用于场地、设施的维修改善,器材、教具、挂图的购置,体育教师业务培训及劳保待遇的落实等,基本保证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进行。
(3) 学校体育体育设施、设备相对农村学校基本上达到了标准:在局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努力争取下现有正规塑胶田径运动场(200米环形)和硅胶排球场一个篮球场两个,体育器材也在不断增加。
3、评价机制和体质状况
(1)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监测情况。学校对全体体育教师进行了的实施培训,使他们明确了此项工作的意义,掌握了测试方法,学会了表格的填写和统计,掌握了学生身体素质、发育和体能情况。每年按照国家要求完成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2)学校自20xx年开始由镇卫生院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测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四、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
1、学校体育场地狭小,体育设施相对较少,体育器材不足。由于学校经费紧张,致使体育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的活动受到限制,有些运动项目不能正常开展。
2。专职体育教师较少,1-2年级时兼职老师带体育课。
整改措施:
1、加强与上级的联系,搞好新学校扩建工程,尽快改变学校硬件不足的现状。
2、进一步筹积资金,加大体育工作的投入。
总之,学校体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体育教师们的勤奋工作和无私奉献,取得了一些成绩。尽管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我们要珍惜所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踏实的工作,不断进步来回报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同行和同学,为努力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12
按照锦教通字[20xx]24号文件通知精神,我校对照《贵州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督导评估细则》,结合我校际对体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有12个教学班年级各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79人,寄宿生646人。教师28名,其中兼职体育教师9名。运动场2856平方米,厕所70平方米。
二、加强组织管理,增强了学生体质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我校教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体育卫生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规划、管理和督导,教务处具体负责体育卫生组织、协调工作。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制定、修订、完善印体育卫生项工作规章制度。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学期初组织召开由各处室和体育教研组长参加的体育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对体育卫生工作合理规划、统筹安排、落实职责。
2、建立专项督导评估体制。为迎接省、州、县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学校各处室根据实施方案和自评细则,有序开展自评工作,拟写《固本初级中学体育卫生工作自评报告》。
3、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课程计划,确保正常教学秩序。我校根据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开齐开足体育课。各班不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体育课有课堂常规,教学有一定质量,同时上好两操一课,认真开展课外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了体育锻炼的实施。学校每学期都把体育卫生列为学校正常工作内容,召开体育工作专题会议,研讨怎样开展好一年一度的体育竞赛活动,总结先进经验,解决体育工作中的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
三、指标完成情况
1、教育管理方面
(1)、我们积极推行《国家体质健康锻炼标准》,严格按教学计划开体育课、健康教育课,并列入课表,力争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坚持了每天的两操一课。学校严格按《体育教学课程标准》和课本规定内容要求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写好教案、备好课,认真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好。同时积极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种体育活动,每位辅导教师都制定了教学辅导计划,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各种兴趣、特长。
(2)学校每学年都要举办一次全校性运动会,学生参与率在80%以上。通过这些活动的不断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既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
2、条件保障方面:
(1)基本硬件。我校现有:两个篮球场2个,100米2道并列跑道,单双杠训练场。各种体育器材基本配备齐全。学校教室采光照明达标。学校食堂取得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我校为在每位校生购买了5元的校方责任险。
(2)学校投入经费进行体育卫生硬件建设情况。学校从立足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出发,尽量压缩其他开支,大力投入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近两年,我校自费添置两副有机玻璃钢板篮球架,3张室外乒乓球桌。
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学校有各项卫生工作制度和检查评比制度,每班坚持坚持每天打扫,每周两次大扫,并进行卫生量化评比。校园环境区域包干、职责到人,明确专人对各班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利用各种课余时间,向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学生健康知晓率达90%以上。
3、评价机制
学校组织全体体育教师学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他们明确了此项工作的意义,掌握了测试方法,学会了表格的填写和统计。学校按《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填写并存档。掌握了学生身体素质、发育和体能情况。并且每年都将我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国家网站。
4、体质状况
学校每年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并积极对学生进行健康卫生教育,并且坚持每天1次的眼保健操,所以学生的身体状况较好,学生视力没有出现近视的现象。
四、自查自评总分:
我校通过自查,按照《贵州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督导评估细则》逐项打分,总分为72.1分。
五、存在的问题
我校在开展体育卫生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和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资料建档不完善、不规范。
2、由于体育场地受限和部分体育器材一足,多项体育项目无法教学,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3、学校锅炉房和浴室没有配备设备,不能为学生提供不卫生服务。
4、学校的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整改措施
1、向上级人事部门申请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和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2、加强资料管理。加强培养兼职体育教师。
3、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条件,向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4、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总之,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体育教师工作责任心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尽力完成各项体育硬件设施,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工作,不断向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13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两项督导”“教育强县”督导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闽政教督办〔20xx〕17号)精神,对照《福建省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标准》,我区认真组织开展了区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自查工作,现将区级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海沧区位于厦门市西部,东与厦门岛隔海相望,西与漳州接壤。xx年成立海沧台商投资区,2003年成立海沧区,2008年设立海沧保税港区,目前实行投资区、行政区、保税港区“三区合一”的管理体制,面积186.46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16社区、20村委会,实有人口53.7万(户籍人口19.3万,流动人口34.4万),海沧保税港区占地9.51平方公里,是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重要组成部分。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法治县(市区)先进单位、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
我区共有公办学校3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0所23个园点(省示范园7所,市示范园2所),小学18所19个校点(含省级示范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7个校点,完全中学2所3个校点(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校2所),初中校2所,职业中专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小学5所,民办幼儿园48所。
全区在岗教职员工5273人,全区学生人数共计66792人,其中,幼儿园儿童数18989人,小学学生数32461人,初中学生数9599人,高中学生数2965人,中职学生2747人,特教辅读班学生31人。6-14周岁三类残疾93人,入学率100%。
20xx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引领新常态,围绕“优质”和“均衡”两条主线,进一步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多样化发展高中教育、提优发展职业教育,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社区教育全民化,各级各类教育继续保持全面协调发展态势。近年来,海沧区紧扣市委、市政府加快跨岛发展的战略部署,秉持“素质引领、均衡发展、管理创新、特色立校”理念,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实现了教育发展“三个三”,即“三个100%”、“三个全省率先”、“三个分列省前茅”,通过推广“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的合作办学模式,创办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华中师大厦门海沧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厦门一中海沧分校和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海沧特色的教育强区之路。先后高水平通过首批省“教育强区”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评估验收,获评全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全省“六连冠”,率先全市实现优质高中100%覆盖,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自查情况
(一)尽职尽责,政府履行公共服务主体责任
1.高站位谋划,依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区委区政府把教育发展摆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通过制定出台《海沧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海沧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就学校布局规划、办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推进、校车安全管理、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质量提升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2.高标准推进,各尽其责健全教育协调机制。成立海沧区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政府办、建设局、发改局、财政局、教育局、国土房产分局、规划分局、环保分局、各街道办、土地储备公司、城建集团等部门,定期听取和研究教育规划落地实施相关问题,截止至20xx年12月30日已召开第四十二次例会,有效推动了教育项目落地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的解决。20xx年续建项目11个,开工项目12个,其中竣工交付项目14个,新增学位1.02万个。全年完成13079名适龄儿童的招生录取工作,其中,幼儿园小班3010人,小学一年级6168人,初中一年级3901人。
3.高水平整合,各界参与推进教育健康发展。区委区政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呼声,征求社会各界的建议,近三年来确立了20xx年民办幼儿园消防改造项目、8个社区书院建设项目;20xx年投用1所小学1所九年制学校项目、民办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培训项目、区文化馆建设项目、推广全民阅读实体书店扶持项目、投建9个社区书院项目、公办编外民办学校教师免费体检项目、20xx年青礁小学霞阳小学天心岛小学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项目、投用3个中学项目、开办2所幼儿园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营养餐补助计划项目等11个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大政协代表的呼声,近三年来收到人大政协代表在海沧实验中学初中部操场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以缓解该区域停车难问题等教育议题议案52件,办结52件。区政府教育督导室通过建设监督投诉平台,建构起了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监督建议渠道。
区政府积极推进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开放,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等多家学校建成了厦门市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示范点。
(二)依法治教,建立健全学校管理体制
4.党建为先,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创新建立公民办学校党建“1+N”管理模式,有11家公办学校与51家民办学校结对,通过帮扶引领,实现全系统党组织与党建工作的全覆盖,督促基层党组织履行一岗双责,提升党建水平。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学习活动,推进中心组学习教育规范化、全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狠抓党风廉政教育与监督工作。针对重点岗位、重点领域,进一步梳理《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目录》,构建权责清晰、风险明确、制度管用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家风家训活动,开展节假日专项监督和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领导责任追究。
5.简政放权,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教育“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依据学校章程自主办学,建立健全学校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我区在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先行先试教师薪酬包干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完善校长负责制,根据“试点先行,积极稳妥”的原则,20xx年在7所学校试点缺编岗位工作总额包干制,20xx年再新增1所学校试点缺编岗位工资总额包干制,20xx年将2所缺编岗位工资总额包干制试点校调整成工资总额包干试点校。进一步下放教师薪酬裁量权,使学校能够在考量教师工作情况的前提下,真正实现编制内编制外“同工同酬”,吸引了大量优秀有特长的教师投身海沧教育,有力缓解教师编制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6.依法治教,维护学校师生合法权益。我区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通过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做好“两单两库一表格,平台加细则”工作,全面规范教育执法行为。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学校没有下达中考、高考升学指标,没有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排名奖惩。严格执行厦门市最严减负令规定,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规范书面家庭作业时间和考试次数,各校的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学生睡眠和休息时间得到保障。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没有重点校、校中校和一校两制现象,没有设重点班、实验班和提高班等现象。
7.一岗双责,加强教育安全保障工作。我区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教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安全无事故作为学校第一工作目标,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考核,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出台《海沧投资区、海沧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厦海委办〔20xx〕70号),《《厦门市海沧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厦海政办〔20xx〕56号)等多份安全工作规范性文件,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区政府划拨专项经费配齐配足学校保安,并为保安配备安保器械八大件,重视和加强校门保卫工作,建立应急报警渠道,全区所有学校都安装校门报警监控110联动系统,与当地派出所报警系统连接,确保校园应急事件发生时,警力能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反应。认真执行厦门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健全校车准确信息档案,将校车纳入“厦门市重点车辆交通安全动态监管平台”,通过监控终端线上巡查、跟踪,结合线下实地抽查,准确掌握区域内所有审批校车的运行动态。按照校车管理“六定”的原则,对发现违规运行的校车及时处置并记录在案;对多次违规、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校车严肃处理并及时通报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建立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定期排查机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开展校园周边治安专项整治行动。为认真落实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印发了《关于做好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全区各校开展了校园欺凌等安全专项督导,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经常性开展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督查。近年来,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零犯罪,校园未发生火灾事故、治安事件、责任性师生意外伤害事故,未发生重大影响稳定的事件,学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8.依法督导,推进教育督政督学工作。20xx年11月,我区成立了海沧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指导全区教育督导工作,包括研究制定全区教育督导的政策意见、审议教育督导有关规划和重大事项、聘任区教育督学等。区教育督导室机构独立,财务核算独立,人员编制独立,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现有专职督学5名,兼职督学77名,形成了覆盖辖区内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督导队伍,按要求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依法对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督导和评估监测,督导结果作为对学校综合评价、学校校长考核及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20xx年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
9.有效落实,推进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我区成立了“海沧区语言文字委员会”,区政府分管区长担任语委会主任,下设“海沧区语言文字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海沧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教育局分管局长担任。区教育局教育科专职落实具体工作。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纳入区教育局工作经费同等预算,按项目支出。根据上级部门工作计划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啄木鸟行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普通话宣传周”等系列活动,20xx年4月海沧区教育局、海沧区语言文字委员会主办了首届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汉字规范书写的水平。
(三)坚持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经费管理机制规范
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安排资金,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按时足额拨付资金,按照“三增长一优先”的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10.健全机制,保障教育经费落实到位。我区教育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学校建设、装备等全额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教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奖励金、文明学校奖金、绩效考核奖金纳入财政预算拨付,并实行预算单列,对偏远学校实行倾斜,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贴300元/人月。20xx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为17.87%。普惠性民办园公用经费纳入区财政按期拨付,并补助部分设备购置费。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经费按规定落实到位,中职实行免费教育和助学金制度,保证人员工资和外聘人员工资足额到位,特殊教育学校按义务教育学校8倍公用经费纳入预算安排。
11.加大投入,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年提高。20xx年、20xx年、20xx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率分别为38.74%、-1.37%、26.68%,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6.24%、-9.49%、15.07%,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其中20xx年全区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54168万元,比上年121700万元增加32468万元,增长26.68%;全区财政经常性收入317472万元,比上年增长41578万元,增长15.07%,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1.61%。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其中20xx年、20xx年、20xx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小学分别为24.93%、39.59%、32.84%,初中分别为7.51%、17.50%、64.49%;20xx年、20xx年、20xx年生均公用经费增长:小学分别为13.86%、24.89%、66.72%,初中分别为6.39%、53.22%、122.44%。经费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预算安排和市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时足额拨付。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不低于省基准定额,幼儿园500元/生,小学1050元/生,初中1630元/生,高中1000元/生,中职910元/生,按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使用。
12.财政倾斜,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比合理。20xx年、20xx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18.67%、18.46%,海沧区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xx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2339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22.98%;20xx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21700万元占财政支出万元的23.10%;20xx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54168万元占财政支出的22.7%。
13.规范使用,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全额拨付.20xx年、20xx年、20xx年教育费附加征收分别为9131万元、4642.5万元、2155.28万元,支出9131万元、4642.5万元、2155.28万元,投入教育比例100%,附加安排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厦门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精神,按用途按项目按预算使用,由区政府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并进行绩效评价。
14.落实政策,建立各级各类救助体系。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我区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资助工作及资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厦海教〔20xx〕2号),严格规范学生资助工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学生以学年为单位申报国家助学金,对通过审核、公示等流程的受助对象,由学校填写意见、汇总受助学生名册提交至资助管理子系统,区教育局组织核查。20xx年发放学前教育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9.3万元,发放普通高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51.95万元,免除高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57.02万元,发放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37.16万元。
15.管理到位,财务校舍建立长效机制。我区教育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区教育局成立了“区教育会计结算中心”,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局直属单位财务纳入教育会计结算中心管理。财政局、教育局单独设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区财政、教育及时拨付各类资金,区财政出台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各校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办法操作。各类学校没有债务。按要求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管理机制,落实校舍定期检查工作,根据校舍检查情况编制年度校舍维修计划,利用假期维修出新,确保校舍正常养护使用。
16.奖教奖学,社会资助发挥良好效益。20xx年设立海沧区区级奖教奖学基金,厦门银行每年投入200万元人民币,用于全区教职员工重病慰问、特困学生救助、优秀师生奖励等。20xx年海沧区教育基金会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20xx年区基金会共收到捐款2097万元。在20xx年海沧区教师节表彰暨区教育基金会成立大会上,拨出第一批200万奖教助学资金,其中人才奖励100万元,奖励了20名本区自主培养的高层次教育人才;中高考奖励100万元,奖励20xx年中、高考教学成果突出及考试成绩优异的247名优秀师生、资助了一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基金会主动对接文明办、街道及各社区书院,按每个书院2万元标准,为全区29个社区书院提供资助经费58万元,鼓励和支持各社区书院办好“四点钟学校”。主动对接街道、社区,资助东埔村“蓝叶书屋”筹建启动资金5万元,面向东孚农村的孩子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海沧街道办教育基金会、海沧教育促进会等各级各类教育基金运作良好,也为促进海沧教育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四)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特色鲜明
为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超前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规划教育发展。通过近年的布局调整和适度超前发展,我区教育布局基本达到我区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目标。
17.抢抓机遇,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我区建立并完善了以公办为主、公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厦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厦府〔20xx〕328号),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厦府办〔2012〕165号),制定出台了《海沧区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了《海沧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全区幼儿园建设、管理标准统一;全区幼儿园58所,均建成合格幼儿园,其中省示范性幼儿园占公办幼儿园比例为70%,呈逐年提高趋势。公办幼儿园10所(23所园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4所,占全区幼儿园数93.1%以上,对选择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入学的户籍幼儿,参照普惠性幼儿园补助标准同等给予财政补助,鼓励家长就近入学,缓解扎堆挤报公办幼儿园的矛盾。
18.确保公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办学条件,对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xx〕6号),新建了芸美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等一批新学校。20xx年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差异系数监测,我区小学八项综合差异系数为0.362,初中八项综合差异系数为0.321。制定了消除大班额行动计划,计划于20xx年底全区消除大班额现象。严格执行上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规定,制定《海沧区20xx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积分入学办法实施细则》,有效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城待遇;我区重视义务教育“控辍”工作,义务教育巩固率与办学水平评估挂钩,并与各校签订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书。全面开展创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活动,17所学校通过“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省级验收,3所学校被评为“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在海沧片区启动“学区化办学”试点工作,调整和优化小片区管理。中考总体成效良好,成绩位居岛外之首,与岛内区的差距逐步缩小,各校成绩均有明显上升。海沧区特教学校完成建设,柔性引进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提供指导,深入推进特教融合教育工作。深化公民办教育委托管理制度改革,由中学派出公派团队驻点5所民办小学,加强中小衔接,提高生源质量。设立特殊教育科研基地和教师实习基地。
19.追求特色,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区普通高中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班额符合省规定要求,优质特色发展成效显著,自2004年成功引入外国语高中到海沧办学之后、再度成功引入厦门一中,并于20xx年9月开始招生。区属海沧中学、实验中学二所高中积极推进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改革,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均被评为省级一级达标校。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正在加快综合改革高中试点,被列为厦门市首批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试点学校,与英国埃塞克斯郡达成实质性合作,与新加坡思德福教育集团、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打开教育国际化格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海沧中学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签订共建协议,设立“中学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加强艺术生培养工作,提升美育水平。高考成绩稳中有进,20xx年实验中学本一上线率、海沧中学本一本二上线率均超额完成市教育局下达指标,实验中学1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专科上线率100%。
20.优先保障,特殊教育优质高位发展。我区下发《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教育局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实施方案的通知》(厦海政办〔20xx〕45号),建成了海沧区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达到省定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形成了以特教学校为主体,随班就读为辅助,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我区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园率和残疾人接受高中教育比例较上年均有提高;聘请国内特教专家成立工作室,构建起个别化教育课程体系,教职工核编在原有编制基础上有所增加。加强对残疾学生资助工作,对我区残疾学生在异地就读和在市、区级特校就读的,区残联每年给予300元和150元的交通补助,分别给予每生每年生活补助1500元(盲生在异地)、500元(聋哑在异地)及200元(在本地)。全区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的各类残疾学生每年可获得区财政200元的生活补助、400-600元的助学补助以及150元的交通补助。对残疾幼儿实施学前教育免费。对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和随班就读学生实施“三免两补”政策,免除学杂费、免教科书费(簿籍费)、免住宿费、补助交通费、补助生活费,目前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普通初中的8倍核算,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对特殊教育学校寄宿生按每人每年5000元(按10个月计算)补助生活费,寄午的学生按标准的一半给予补助。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周末返家)的交通费进行补助,并纳入校车服务方案统筹解决。同时,从20xx年秋季起,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校服按规定继续予以免费提供,向寄宿生免费提供床上用品。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
21.大力推进,促进职成教一体化发展。区政府成立了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厦府〔20xx〕188号)、《厦门市职业教育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xx-20xx年)》(厦教职〔20xx〕5号)等政策文件,将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职成教一体发展。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20xx年,高中阶段职教与普教招生比例大体相当。海沧职专被列入“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20xx年A类培育项目院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层次,推进海沧职专10个专业与10家企业合作,开设企业订单班5个、企业定向班5个,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模式向产教融合方向改革。加快推进职专整体迁建,解决好办学条件落后问题。推进快递电商实训基地、机器人实训中心等项目建设,入选“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培育项目”名单。
社区教育五个率先勇立潮头。海沧区社区书院指导中心于20xx年12月9日挂牌成立,是全市率先成立的区级社区书院指导中心,并出台《社区书院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全区社区书院共13个,其中市级试点社区书院5个,共开设110门课程及18项特色活动,并在全市实现“五个率先”:一是率先成立实体社区书院,二是率先成立区社区书院指导中心,三是率先出台社区书院建设实施方案,四是率先开办社区书院流动讲堂,五是率先成立虚拟社区书院。
22.激励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比例逐年提高。我区积极推进教育绿色发展,制定《海沧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xx-20xx年)》,在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建设了海沧区国民体育监测站,免费向社会和学校开放,主要体质检测指标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大类,16项具体指标。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精神,按时认真组织体质健康测试、复核,并及时公告体质健康测试和学校体育工作自评结果,严格实施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低于90%与办学水平评估降等挂钩;一直坚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20xx年起,心理健康课程定期每2周开设1节,建立身心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帮扶比例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办学水平评估,全区优良率一直在95%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业合格率均达95%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反馈结果,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均达90%以上;全区对学校教育工作认可度较高,区教育督导室每年组织对区域内“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
23.着力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德育为先持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深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再居全省第一,实现“六连冠”。“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青少年环保志愿服务项目荣膺全国文明委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注重传承地方特色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耕读文化、闽南文化进校园工作,有效推进“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工作,全国仅有的两个“央广全国首批闽南话播音主持水平测试标准教研推广点”落户海沧校园。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组织开展“美德少年”、“最美学生”、“最美家长”等评选活动和“身边好老师线索征集活动”,与区委文明办联手打造“亲子义工体验日”文明创建新品牌。组织开展各类各类夏令营124个,加强与区域内19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共建活动,推进区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建设。
美育工作成绩显著。顺利通过“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区)”省级预评估。继续与厦门大学、中华儿女美术馆合作开展美育教育。延奎小学民乐团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示范性高水平乐团培育对象”,位列全省同类民乐团之首,是厦门市唯一入选的民乐团。3所学校的管乐团被省教育厅确认为普及型乐团。举办海沧区首届国际儿童戏剧节、海娃民乐团新年音乐会、区中小学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晚会等艺术专场演出,社会反响良好。“软陶工作坊”被教育部选定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全省仅两个),参展项目荣获一等奖。
体育工作明显加强。承办“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学改革综合展示”活动,增设7个竞技体育训练点,覆盖6个体育项目,校园足球运动全面普及,12所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所学校被认定为福建省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9所学校被认定为厦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一批体育特色项目基地校和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成立海沧区青少年足球、帆船、网球训练基地,打造特色项目。
创新灾后教育形式。“莫兰蒂”台风灾后,海沧全区校(园)率先全市如期复课,社会反响良好。广大师生、家长就地取材,制作了一系列雕塑、桌椅、玩具,活动参与人数达4万多人,收到作品近5000件。举行“齐心创造抗灾奇迹爱心铸就生命希望”——海沧区校园“莫兰蒂”台风灾后重建纪念作品展,引起“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关注。
(五)坚持整体均衡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24.完善制度,建设教育人才高地。区委、区政府出台《海沧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办法》《海沧区引进教育人才住房补贴实施办法》,将教师纳入青年人才公寓申请范围、提供分层租房补贴,注重生活和待遇保障。区教育局制定出台《海沧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海沧区教育系统编外教职工管理暂行办法》《海沧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意见》《海沧区教育人才动态考核管理办法》《海沧区教育系统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加强宏观统筹,强化用人导向,延伸人才培养链条,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教育人才工作。
25.引培并重,建设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连续多年面向全国、全省招考引进教师,2013年招聘教师221人,20xx年招聘教师211人,20xx年招聘教师1158人,20xx年招聘教师206人(其中高层次教育人才和骨干人才5人),20xx年招聘教师254人(其中高层次教育人才和骨干人才14名)、民办学校教师53名。全区现有14名特级教师,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形成了新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师梯队。
多措并举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培育机制,建立特级教师工作室13个、名师发展工作室15个、教师进修学校学科核心组21组三大类别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发挥名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开展“与大师对话”系列培训,“全面、全员、全程”培训教师;每年举办初三、高三各学科复习课“同课异教”教学研讨活动,突出中考、高考教学成绩提高主题;暑期与全国重点高校合作,开展教师专项培训;以赛促练,47名教师参加厦门市第四届教学技能大赛获奖,获奖率达84%,教师素养提升有成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依托区内学校建立实习基地18个,接纳134名重点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完成实习工作。15年、16年、17年分别投入经费827万元、1016万元、1022万元,开展教师培训项目32个、25个、30个,培训覆盖面达到100%。增设“首届海沧区初高中教学质量贡献奖”,评选第四届海沧区优秀校长、中小学杰出教师,并提高奖励标准。打造“海纳群贤沧江论道”系列论坛、“书香海沧·教师领航”全员阅读活动等教师活动品牌,并持续受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关注。
注重干部队伍建设。我区为加强教育干部管理,出台了《海沧区教育系统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原则,实行校长竞聘制,推出16个校(园)级领导岗位面向全区公开竞聘。创新建立机关干部、校长跟岗培养机制,首批选拔2名机关年轻干部、13名校级领导输送到5所区内优质校开展跟岗学习,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委会合作,分别启动区属中小学、幼儿园的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挑选部分幼儿园后备干部聘任为幼儿园挂牌责任督学,在督导评估过程中达成熟知政策法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等教育管理培训目标,为教育未来发展储备优秀管理人才。
26.创新体制机制,科学均衡配置教师资源
我区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保质保量配足教职工。标准区编办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每年按照学生数为学校核定编制数,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严格按照中职学校教职员工配备标准按学生与教职员工13:1,每班再加0.3个编制配备;高中教职员工配备标准按学生与教职员工12.5:1配备;初中教职员工配备标准按学生与教职员工13.5:1配备;小学教职员工配备标准按学生与教职员工19:1配备,对规模较小的学校,在校生不超过200人的按班师比1:1.7配备教师;幼儿园严格按照两教一保标准配备专任教师和保育员。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按《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非在编雇用人员工资待遇有关事项调整的通知》(厦海政办〔2013〕39号)精神执行,落实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各学段教师学历达标率在不断提高,目前幼儿园教师专科率100%,小学教师本科率86.21%,初中教师本科率97.61%,高中阶段研究生率16.22%,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67.86%,均达到省定标准。
力促均衡推动教师交流。我区每年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城乡教师交流支教办法,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体制障碍,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向薄弱校倾斜。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厦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实施意见》,采取自主申报、学校推荐、教育局选派的方式,20xx年、20xx年、20xx年符合交流条件的校长教师数分别为606人、487人、481人,交流人数分别为64人、54人、53人,交流人数比率分别为10.56%、11.09%、11.02%,均超过10%。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学位不足问题仍然存在。学前教育学位不足,老城区尤其是嵩屿街道和海沧街道片区学位尤为紧张,与市政府提出的“到20xx年60%的适龄幼儿就读公办园”的目标差距甚远,加快幼儿园特别是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义务教育学位不足,一年级新生数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0%以上,学位增长速度始终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片区不均衡情况突出,生活片区多数小学超规模招生及非常规扩班,初中存在跨片就读现象,维稳压力大。未来几年,受楼盘入住率提高和二孩政策的影响,我区将迎来入学人口的爆发式增长,矛盾将日益尖锐。
(二)办学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受生源基础、家庭教育、师资水平、管理水平等多方因素影响,校际间、城乡间、公民办间仍存在不均衡,南强北弱、公强民弱的现象仍较普遍,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优质化的教育需求。虽然我区教育质量已稳居岛外前列,但与厦门岛内、与国内教育先进地区相比,教育质量仍有一定差距,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人才储备不足还需重视。全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呈现“哑铃状”特征的现象仍未改变,外部环境变化使得人才引进愈加艰难,骨干教师缺乏、带教力量薄弱的状况与青年教师亟待成长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更为紧迫的是,未来3年我区有30余所新建校将投入使用,管理人才的储备不足将导致部分教育管理者的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领导干部队伍存在缺乏干事创业激情、教育理念落后等问题,不利于教育发展的进程。
此外,还存在教育国际化进程较缓慢、优质教育对区域高端人才的引进和落户吸引力不够、教育科研行政力量薄弱、新建校无法申办独立法人机构等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障碍问题,也有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的短板问题。解决上述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当务之急。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大局观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把力量凝聚到补齐教育事业短板的目标任务上来,不断开创海沧教育发展新局面。
我区将以此次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评估工作为契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深入研究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全力提升我区教育现代化品质。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14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精神,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作为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的落实,加强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照《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学校用表》我校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定体育工作规划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育工作,把加强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把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致力于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一贯把体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建立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管负责制。成立校体育领导小组,余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指导学校体育的全面工作。德育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学期初商讨工作计划、注重过程检查、及时进行期末总结,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举行和参加的重大体育活动,学校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学校还安排专人亲自督促检查全校“两操、二课、大课间”的进行,将检查结果纳入班主任量化考核。以推动学校的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教师按学年、学期和单元备课,备课中教学任务、方法和进度符合规定。并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授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确保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体育课的落实,确保上课质量。学校不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同时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全体教师也与学生一起,参与锻炼,保证了阳光体育锻炼的实施。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每年制定和实施体育课程、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确保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定场地、定责任”。做到阳光体育活动内容丰富,落实到位。成立空竹特色队,每周训练,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健全学生体育竞赛体制,每年举办春、秋两季体育(竞技、达标)运动会,在达标运动会上,做到人人有项目、人人有器械、班级有活动,年级有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及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让学生在各项竞赛中展现自己的才能。
学校每年还开展冬季长跑、“三跳”等比赛,其主要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感受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心、感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在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基本上做到每学期有活动内容,并且在各种竞赛的内容上有新意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
同时,我校组织体育教师学习有关文件资料,建立学生健康检查制度,每年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测试,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将有关情况向家长通报。积极做好XX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上报工作,加强过程监管,确保报送数据真实、准确、有效。
四、条件保障,加强评价机制
1、师资配备
我校共有3名专兼职体育教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确保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开展。我校还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体育专业的学习或培训,注重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
2、体育设施
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能保障体育教学,满足学生需求。
3、风险管理
学校建立了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购买了校方责任险,建立和完善了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能依法妥善处理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制定了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明确管理责任人,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了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使用管理,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有专人负责;设置有体育器材室;实行器材使用、耗损、品种和添置登记,专人保管,切实保证使用安全。保证体育经费的合理支出。确保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查找问题,认真整改
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学校的硬件条件还不达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体育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15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素质教育方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卫生是锻造青少年健康身心和促进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工作。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我校以强化贯彻落实体卫工作两个《条例》为抓手,切实加强体卫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扎扎实实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锻炼,强身健体,热情高涨。体育成了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建章立制,强化体卫管理,促进体卫工作良性发展。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体育教师、生活老师共同参与的体育工作领导班子,将体育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整体计划。学校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体育工作,并把体卫工作业绩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定期进行督查,使之步入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了日常体育教学工作和各项体育活动及训练落实到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1、按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尽量开足体育卫生课程。小学部的开足率为75%,中学部为60%。
2、认真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要求。每天利用体育大课间及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参加率为100%。
3、实行“两个体操”、“两个眼保健操”和冬季晨跑制度。每天组织学生做早操与课间操,上、下午第一节课后做眼保健操。到了冬季,则组织初中部的学生进行半小时的长跑。
4、初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部分监测与公告制度,每学年对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一次监测。
5、切实实行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每年的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100%。
二、创造条件,配备体卫教师,完善体卫设施。
1、体卫专职教师奇缺,一直是我们这些边远地区学校的一大问题。近年来,学校新配备了一名体校毕业生为专职的体育教师,并配备了一定数目的兼职体育教育,以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由于我校属寄宿制学校,各学生寝室都配备了一定的生活教师,以管理和指导住宿生的生活。此外,各班主任还兼任各班的卫生课教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2、我校活动场地一直是制约体育活动开展的瓶颈。近几年学校一直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开拓建设体育场地,加强体育器材设施的配置。与此同时,积极加强卫生设施建设,高标准新建了水冲式厕所一座,学校厕所达标率为80%。所有教室、办公室均按要求优化配置桌凳和日光灯,对教室、办公室全面粉刷,改善教室采光,使课桌凳配备达标率为80%,教室彩光照明率达80%。针对我校体育器材设施不足的情况,学校想方设法积极添置。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实际积极动脑动手自制一些体育活动器具,体育器材达标率为60%,体育场地达标率为60%,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
3、学校全面贯彻卫生工作《条例》,全面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同时切实改善卫生环境,着力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近年来,学校投入相当的资金新建学校食堂,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和食品、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食堂卫生许可证领取率为80%,学校安全用水率为80%。
4、按上级部门要求,努力提高公共体育卫生服务水平。一是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二是为所有在校学生购买了校方责任险;三是学校积极配合接受食品卫生监督与服务,接受公共卫生服务;四是学校运动设施与场馆免费向学生及社会开放。
三、全面开展体质健康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1、坚持“健康第一”,创新体育理念。
我们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认真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际中,我们重点抓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教师按教学计划备好课,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场地和现有的器材,
调动学生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严密课堂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对起始年级新生加强了课堂常规的教育。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这种方法切实有效,在练习密度、程度、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上及课堂的练习气氛都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大有所提高,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逐渐养成。
2、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每学年期初即制定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体育组牵头,以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任课体育教师为指导,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每年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中,及格率达70%以上,良好率达30%以上,优秀率达10%以上。
3、学生视力得到有效的保护。一是天天坚持做眼保健操;二是教室照明度达标;三是定时进行视力检测。学生的视力不良数逐年明显下降。
3、搞活传统体育竞赛活动。
在加强日常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十分重视传统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我们定期组织“六一”运动会与冬季体育达标动力会。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体育小比赛。学生喜闻乐见的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跳绳踢毽比赛、广播操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由此,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竞技水平逐年提高。近几年,在全体师生积极努力下,我校田径代表队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屡创佳绩,团体总分名列前茅。
虽然我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比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体育场器材还没有完全达标。
2、学校运动场地不足,很多活动开展受到限制。如:缺少跑道、排球场、足球场等。
3、因农村条件制约,学校还没有专门的医务室,缺少专职的医务人员。
4、专职体育教师还十分缺乏,对一些体育苗子的培养还很欠缺。
5、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很差,达标率太低。
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贯彻学校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的力度,积极开创体卫工作新局面,为使我校体卫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奋斗。
中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篇16
根据国家《关于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坚持软件从严,硬件从实的原则,对照《湖北省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试行)》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建设。
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以生为本,立足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
(一)、管理体制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校长、体卫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在制定学期计划时,都把体育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并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还在校务会议、教研组长会议上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体育工作改革的认识。我校还成立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体卫主任具体负责工作,做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学校还制定了体育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有专项的体育计划及工作总结。
2、经费保障及设备添置。
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了抓好体育教育工作,学校加大了经济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近三年,投资近万元,添置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体彩捐赠的健身器材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
3、师资培训。
我校把优化学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实教师队伍,通过校本培训和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优化队伍,体育教师除了参加专业培训之外,还参加了新课程上岗培训、计算机等级、普通话等各类培训,在岗教师整体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二)、深化改革,阳光体育。
体育改革创新的唯一宗旨,就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就是要营造寓教于乐,趣味健身,陶冶情操的教学氛围。
1、体育器械让学生快乐起来。
我们把现有的固定体育器械进行定期改造和维修,充分利用上这些体育器材所能发挥的作用。强调每个学生人手一件随身携带的小体育活动器材,有橡皮筋、跳绳、毽子、乒乓球、沙包等,使学生随时随处都可以健身,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还不断添置一些体育器材,每学期都有所投资,还落实体育器材管理员一名(体育教师兼)并做好记录。
2、课堂教学让学生身心愉悦。
学校严格执行市教科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课程表上落实“两操两活动”,广播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长期坚持。推行第三套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和校园集体舞,并严格要求专课专用,不许占课,教导处随机抽查。每星期的体育课是快乐体育的主渠道。以转变观念,实施“快乐教育”为突破口,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效性。体育教研组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以加强教材建设为着眼点,使学生全面掌握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健康常识及体育技能,以改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基本途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3、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喜闻乐见。
(1)创设宽松、和谐的兴趣活动氛围。我校组建篮球、乒乓、短绳等体育兴趣活动小组,主要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宗旨,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都能参加。
(2)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随时随地开展小型竞赛活动。学校开展了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体育活动,活动器材以自制为主,学校还举行了校园集体舞比赛,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让学生体味了快乐、合作、和谐,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每年学校还召开一次田径运动会,一次趣味运动会,邀请学生家长参加,让家长关心孩子的体质,支持学校体育工作。通过以上体育竞赛,使学生不断增强体质,不断产生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
(3)每年冬季,我校举行“阳光体育冬季晨跑活动”,要求高年级学生每天跑步不少于1000米,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地开展好此项活动。当天有体育课的',在课上由体育教师组织千米跑,当天没有体育课的,课外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千米跑,雨雪天不能开展千米跑的情况下,由班主任组织好学生在走廊、过道等室内开展千次以上跳绳活动。
近年来,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普遍增强,校内自觉进行体育活动人数不断增加,学生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二、存在不足,努力方向
总之通过几年努力,学校在体育、卫生等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舞台,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活动场地偏小、部分学校体育器材设备不足,体育教学与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将积极争取办事处党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加强学生运动场地的扩建与体育器材设备的添置,确保体育教学与活动的正常秩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体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要求与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扎实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