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2024乔家大院观后感8篇

2024-05-07 08:52:13 乔家大院观后感

【#实用文# #2024乔家大院观后感8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乔家大院观后感高中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乔家大院观后感 篇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电影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之死,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颜回为了抢救夫子的书简,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点让我很感动,在颜回的眼中,孔子的书简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仔细想想,正因为后来有着无数个颜回,我们现在才可以领悟到孔子的精神。当我看到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大哭,弟子们劝他:已经三个时辰了,已经缓不过来了。可是夫子依旧抱着,那个场面真的和悲惨。还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但是他始终记着夫子的教诲,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记着夫子说过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后,丧徒如丧子,但是夫子没有让泪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己的弟子虽然没有如偿所愿,但已得为仁。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乔家大院观后感 篇2

不知为什么,看书速度越发慢下来。因为飞机误点而买的乔家大院,愣是到昨晚才落下帷幕。想想乔致庸一直到垂暮之年才跪在在他一生愧欠的两个女人面前,带着她们的原谅离去,颇为唏嘘。

遗憾的是,毕竟是剧本改编的小说,毕竟是不算太厚的一本书,要写尽一个传奇的一生,一个离去的时代,终要有所取舍的。

搏动心弦的确实乔致庸随军出征,两个女人的相送。

看到玉函,这个在他的事业中扮演了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的女人,他急急地下了轿,道:你怎么来了。没有称谓,没有泪水。为了再次救乔家于水火之中,玉函自封一纸休书,回了陆家。其实,彼此都明白,这一纸休书,写得更是她那颗受伤甚至绝望的心——她盼了多少年,那只牵系着她对致庸的爱恋及致庸与雪瑛的纯爱的鸳鸯手镯,始终静静地躺在书房的抽屉里。翠儿带的鸳鸯手镯,更折射着雪瑛的.爱恨情仇。从此,她不再踏入乔家,不在愿见这个让她用生命爱着却也让她受伤至深的男人。

看到雪瑛,这个他被迫辜负的挚爱,他泪盈满眶。恋恋地挥手道别。雪瑛在他心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忘记旧伤穿新裳,不会出现在乔致庸,这个一身正气,执着甚至执拗的男人身上。很早前他便对雪瑛说:我负了你,是我无情,可我若再负了玉函,便是无情无义呀。前一个情,是人生至真至纯之爱情,而后一个情,却是亲情——致庸对兄嫂、乔家的亲情,以及对陆玉函的感激之情。可怜玉函,那乔致庸的爱既已给了雪瑛,便再也收不回来了。他梦中的蝴蝶,也从未离去,不知庄周是蝴蝶还是蝴蝶是庄周。小小的玉函,乔致庸无力再有第二份气力生得此份情爱,你的一生便只有遗憾。

我以为玉函的离去,能换得致庸的清醒,明白过去已经过去,日久相处中暗生的那份情愫已成了致庸的心之所在。无奈怎样探寻字里行间,都寻不到玉函的幸福。而雪瑛,却借着那份恩人牌位一直放在致庸心间。致庸知道,他欠雪瑛是三百万两,欠了玉函的,却有三百二十万两。可惜,玉函啊,谁让你比雪瑛晚一步与致庸相识呢?

乔家大院观后感 篇3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无论此时的我们身在何方,心底最思念的地方永远是家乡,不管我们回去与否,它都在那里,是一辈子的牵挂。近日一部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全国上映,直至今日仍好评如潮,观影之后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大时代背景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切正在发生变化,感怀逝去岁月的同时也感恩时代变革带来的幸福生活。

电影主要讲述了五个故事,都是观众熟悉的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真实生活中的各方各面,着眼于医疗、交通、教育、环保、扶贫等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让每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家乡进步发展的过程。《北京好人》讲述了张北京和表舅之间的淳朴亲情,极为感人,从一张医保卡闹出的荒诞喜剧中体现亲情,观众在捧腹之余,又能感受到现实中小人物的真情实感。《天上掉下个UFO》讲述了农民发明家黄大宝惹出的“UFO事件”,则来源于年少时的那份因为交通限制而不得不错过的爱情,最后建成的科技村,包含了所有人对于家乡建设的展望。《最后一课》讲述了只记得坚持上课的老师与忘不了教育之恩的学生,在“演”出来的最后一课上,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芒和力量,老师曾经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的一颗种子,现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茁壮成长。《回乡之路》讲述了在风沙中长大的孩子们,一个功成名就后反哺家乡,一个投入全部身家坚守家乡,两人虽对比鲜明但对于家乡的感情都是一样深刻。该故事向我国西北治沙英雄致敬,让全国观众感动之余,对环保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压轴故事《神笔马亮》在喜剧中展现扶贫工作者的工作,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了扶贫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上,在一段段热情友好的情感纽带中,展现了扶贫工作的落实与成就。也在这样的`纽带的基础上,通过巧妙地设置喜剧桥段,让观众在笑声中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扶贫工作的内容与展开。

整部影片以“乡村振兴”作为影片创作的立意和出发点,在题材内容上,着重寻找农村社会变革的普遍新特征,精准捕捉引领农村走向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传神地反映了个体和农村的精神诉求和良好风貌。在镜头语言上,影片着重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农村建设的新景观,将现代化视角下的乡土、田野、农耕等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展现给观众,与大家的思乡之情产生共鸣。

我们的祖国和家乡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一名时代的建设者,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身处何地,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与家乡的振兴发展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乔家大院观后感 篇4

演员张博,一张典型的正派脸形象,透露着正义凛然范儿,真正的演技派。

在喧嚣于追云逐月的浮华尘世之中,张博就似一枝淡雅青竹,洒脱干净。

他面容俊朗,身材高大,明朗透彻,带着真诚与淡然而来,成就一种极具个性的表演境界。他自然亲切,若风过竹林传递着清冽,看似淡然无声,却另有一份温情与感动。再看张博,能文能武,有款有型,有演技有实力,当属质感演技派。

其实,跟张博演技一样棒的,还有靳东、潘粤明、于和伟,他们堪称是演技派叔圈的四大天王。所幸,靳东遇到《伪装者》,潘粤明演了《白夜追凶》,他俩都爆红了。

而张博呢?为人低调谦和,踏踏实实演戏,靠作品说话,部部叫彩,口碑极佳。

说起来,张博的代表作非常多,堪称爆款剧王。他先后饰演过《三国》中的吴王孙权、《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中的地下党员夏家河、《金战》中的解放军营长秦国梁、《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秦王赢稷、《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的禁军大统领荀飞盏……

有古装剧,也有革命剧,还有年代剧,不拘一格,轻松驾驭。

他可以豪情万丈,信心满怀,他也可以细水长流,情绪压抑,他可以深情与狂放,他也可以脆弱与坚强,演皇帝演英雄,演匹夫演小人物,演将军演士兵,演父亲演丈夫,演商人演百姓,他饰演的角色极具个性化,或调侃或戏谑,言行可笑夸张却不显过分造作,或悲情或困苦,无不让人印象深刻,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他天生具有一种表演的天赋。

但是,爆红的机会呢?剧红,人不红?

看正热播的《诚忠堂》,也是《乔家大院》的第二部,但两者的着力点不一样。

跟陈建斌饰演的狂傲不羁却又有满腹才华的傲气乔致庸相比,张博饰演的乔家大当家乔映霁同样出彩,他年轻有为,先国后家,思想前卫,勇敢大胆,诙谐智慧,有情有义,谦和温暖,温柔以待家人、知己和朋友,这样的`人设非常可爱和讨喜。

乔映霁身手了得,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为了国家命运和革命大局,乔映霁不惜花费几百万两银子,仗义疏财,报效国家,一心为民,这充分说明他思想纯正、胸怀祖国,以堂堂赤子之心,顺应时势做大事,这也说明他格局高大,在风华正茂之年纪,行事做人堪称绝世超伦。

乔家长辈江家姑奶奶逼迫乔家让出家业和大院时,看似绝情,杀气腾腾,直让里外诸多惊讶。再看乔映霁与江家姑奶奶的相亲相爱,更是让观众看得精彩纷呈,你看江雪瑛这小拳头敲打得好可爱呀,乔映霁真是深得她的喜爱,再看乔映霁的笑,层次感分明,戏点十足。

乔映霁请哥哥主持打理乔家,大哥捏着他双耳,张博一副非常享受和愉悦的表情。

这说明他一心为乔家前途着想,丝毫没有小肚鸡肠,也显示出他豁达大度的格局,这更说明兄友弟恭、肝胆相照、休戚与共的兄弟情谊,看张博用一组表情、几句话,就细致地表现出丰富内涵,值得点赞。

乔映霁又是重情之人,他与杨依依戏剧式相见,恋人打趣式相处,温柔有爱。

杨依依流产之时,乔映霁伤心不已,张博安慰依依时的表演更是精彩无比,劝她:“别放弃,我陪你一起放弃一起死,我爱你,相信我,我们会有更多的孩子,答应我别放弃”,大东家真是非常爱依依呀,虐心暖心贴心,张博从忍痛爬床、温柔相劝,再到低声泣诉、深情表白,最后再来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样的表演层次渐进,表情到位,情绪把握细致,丝丝入扣,点点润心,如此接地气式的表演,一个大东家,一个被生活折磨的男人,一个为爱妻伤心焦心的老公,痛到骨髓的情深意切,爱到深处的自然流露,这才是一个专业演员的看家本领所在。

映霁子,削了头发剪辫子,穿的洋袄洋裤子,尿尿不用解裤子……

一首童谣,调侃居多,却刻画出乔映霁的先锋式人物形象,再看张博用展颜一笑,慢慢地表现出乔映霁对小孩们的善意与宽容。

癔症发作时,孤独、恐惧、弱小、无助,诸多情绪一一释放,眼神之中流淌着捉摸不透,他的表演一气呵成,浑然天成,不狂不躁,令人叫绝。这样的表演卖力却不溢满,言行之间,举手投足,绝对的驾驭自如,呈现出有热度有味道的戏剧燃点,融化了万千观众的心。

从国家到乔家,从姑奶奶、兄弟、爱人、小孩子,到精神分裂后的情绪崩溃,癔症发作时的发狂、落泪,暗自孤独伤心,新婚时被发疯的妈妈大闹喜堂,剧中的张博完全置身其中,其情其境其感,一一恣意释放,收放自如,这些丰富多变又独有的情绪和场景,被他表现得如同亲身经历,更似溪中清流一般干净自然,张博将乔映霁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紧紧把握,细细诠释,可圈可点。

看他的表演是一种享受,非常过瘾。他的角色代入感非常强,喜怒哀乐之时俱能传神,眼神流转之处皆是戏点。张博,就这样靠多变形象征服观众,他一步一步,从一个个的角色,用实力和作品,证明了自己的戏路宽广。

或许,爆红并不只是流量,还有演技和人心。张博,他是一个真正的演员,足矣。

乔家大院观后感 篇5

孔子很仁和,救过一个小奴隶。有一年,大司马死了,很多人要陪葬,那个小奴隶也包括在内。为了能逃过此劫,小奴隶逃到了孔子的住处。可和孔子对着干的公山狃却说孔子私藏“人犯”,要治孔子的罪。孔子不但处事不惊,而且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迫使强势的公山狃打消了处死小奴隶、治孔子罪的念头。瞧!孔子是不是非常聪明。

孔子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髓。

孔子很爱自己的弟子,弟子们也爱老师。有一回,孔子一行人在冷得结了厚冰的湖面上行走,不一会儿,只听“嚓、嚓”几声,冰碎了,孔子的书一部分掉进了冰凉的湖水里,颜回纵身跳入水里,却被冰凉无情的湖水冻僵了,命丧湖中。孔子痛不欲生,痛失了一名可传他大道之人。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学校里同学们的表现:有些人为了自己利益而伤害别人;有些人因为其他同学挑唆而攻击别人;有些人则是为了自己获取胜利,而向老师、同学说他(她)的坏话……,每当做这些事前,请大家想一想对方,想一想孔子,他们师兄是多么团结友爱呀!大家如果多一点宽容,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是非。

这部影片令悲伤而又感动,被孔子的仁和打动,被他们师兄弟间的真情打动!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非常伟大,他把自己的思想留给了后人,代表作《春秋》、《论语》。

孔子经过了十几年的'颠沛流离,周游列国的经历,决定放弃从政,好好教育子弟。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的精神。子路帮助卫国,战死沙场;冉求回鲁国效力;颜回为了孔子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不惜自己的生命,在滴水成冰的冬天里跳入冰海……

我从这部影片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我们也要像孔子一样说话坦坦率率,不要绕圈子。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孔子是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楷模,要经得住诱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先驱者,让他的思想由世人传颂下去吧!

乔家大院观后感 篇6

《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主要采用了多个故事的叙述手法,电影从“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旋律开始,通过《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五个场景,描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大地上的五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借助“医疗、科技、教育、环境、扶贫”五个情节展现了近年来中国社会家乡飞速发展的景象。

准确的故事地点、生动的人物形象,具体的人物刻画,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既有笑点又有泪点。《北京好人》张北京和二舅联手上演的双簧、《神笔马亮》中沈腾和马丽之间的“网络延迟”,让影院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最后一课》里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教师老范时间认知停留在了支教生涯的“最后一课”、《回乡之路》里的乔树林靠着自己的执着和大家的帮助成功了沙地苹果,成了治沙英雄,让观影的每一个人感动与敬佩。这些小人物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常常在欢笑中引爆泪点,就是因为这些人真切地存在我们身边。小时候耳边时常响起的“长大后报效祖国、回报家乡”的谆谆教导在他们身上都得到实现。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年幼的我们,并不能切身体会到他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对“家乡”这个名词并没有太多理解和感悟。长大后的我们,开始为了学业或生活在外奔波,走在异乡的街头,一句熟悉的方言,一道记忆深刻的美食都能勾起我们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此刻,“家乡”在我们心里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是我们心灵的依靠、感情的寄托。我想,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还是生活在当地的外乡人,或者是旅居在海外的华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份难舍的情怀吧。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其实,不管我们身在何处,不管我们回去与否,家乡就在那里,它永远是我们最思念的地方。

乔家大院观后感 篇7

一大早就听到教室里传来阵阵的谈笑声,我们要去校外教学了。

上车后,领队“小鬼”哥哥带着我们叽哩呱啦做游戏,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一下子就抵达科博馆了! 我们首先参观“人类文化厅”,接受古文明的洗礼,惊叹古人所拥有的生活智慧;紧接着来到“生命科学厅”,里面介绍大自然的奥妙,以及野兽间弱肉强食的关系。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屏气凝神听着解说员的介绍,从大家的眼神中,我体会到“求知若渴”原来是什么样子。

接着参观立体剧场“冰原历险记”。当我们戴上酷炫立体眼镜,在座位坐稳之后,就进入了一趟奇幻之旅。整个观赏的过程中,尖叫声、惊呼声连连;逐渐迫近眼前 的巨大蟒蛇,宛如就要撞上来;在冰原上像坐在飞速前进的车辆中,我感受到胃因路面的颠簸而翻滚,心脏急速跳动,在冰原危机四伏,实在是太刺激了!最后,老 师带我们去逛东北热带雨林、美国索诺兰沙漠、东非稀树草原……,感觉像环绕了地球一周,虽然逛得脚好疼,心里却感到很满足。

旅程接近尾声,隔着汽车透明的玻璃窗,美丽的水钟似乎依依不舍向我们道别。我们挥别了科博馆,结束了这趟难忘的校外教学活动。

乔家大院观后感 篇8

我家乡下有一个大院子,里面种了许多的花花草草,在院子的东南角有一棵粗壮的大树,大树旁有一套古色古香的桌椅,桌椅旁还有一个秋千。这是我最喜欢待的地方,也是我家咪咪最喜欢待的地方。

“汪呜汪呜……”突然传来了几声惨兮兮的狗叫声。只见两只小泰迪狼狈地窜进了院子,后面紧跟着一只雪白的大猫咪。小狗钻进了院子的狗笼里,“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大猫咪咪咪跑到我跟前绕着我的腿“喵喵”叫,好像在讨赏一样,似乎在说:“小主人,我把那两只不听话的小狗崽带回家了,快表扬我吧!”我顺手从罐子里拿出一条小鱼干,刚弯下腰准备放到它的.小碗里,它便迫不及待地跳起来叼走了小鱼干,一下子窜到大树上享用它的奖励了。而小狗们可怜兮兮地在院子的狗笼里瑟瑟发抖。现在你知道我家咪咪一项与众不同的本领了吧——那就是看狗崽。

我家的咪咪体形特别大,全身雪白雪白的,毛绒绒的身体摸起来特别舒服。它长着一对三角形的小耳朵,平常总是一抖一抖的。它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绿眼睛,晚上会发出亮光,像两个小灯泡。咪咪除了喜欢看狗崽外,还喜欢在院子的秋千椅上睡觉,但它最喜欢在院子里“躲猫猫”。

有一次,咪咪在院子里玩耍时,不小心打翻了在桌子上的一盆花生。妈妈看见了生气地挥舞着扫把假装要打它,结果吓得它跑进了院子的花丛中躲了起来。到了晚上,我四处寻找咪咪,还不时地喊道:“咪咪,咪咪!”只听见从花丛中发出了弱弱的喵鸣声,声音中透露着委屈。我又喊了几次,终于它从花丛中露出了白色的小脑袋。我摸着它的小脑袋又爱又怜地说:“看你下次还敢捣蛋犯错。”

在这个大院里,咪咪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啊!

推荐阅读

上一篇:竞选一星少年的演讲稿推荐 下一篇:试用期月度总结(集锦十八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