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推荐十一篇)

2024-04-26 10:50:42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实用文#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推荐十一篇)#】“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写观后感是很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撰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京南京》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喜欢。”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1

刚开场的时候,枪声、炮声。惨不忍睹的杀戮,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能忘记国耻,我们要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强大我们的祖国!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2

今天,我看完《南京大屠杀》纪实片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是愤怒,悲伤。

三十万同胞,倒在日军机枪的扫射下,倒在日军一把把刺刀下,倒在空中落下的炸弹下。古老的南京城血流成河。你看,那扭曲的同胞的脸和惊慌失措的难民。你听,那绝望的儿童的哭喊……尸臭和血腥弥漫了整个南京城,令人触目惊心地杀戮在街头巷尾进行着。我身临其境般目睹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我的心在滴血。30万多的同胞呀!尸体堆积的山处处血流成渠。硝烟弥漫在血色的空中,令人泪下。枪杀、活埋、刀砍……他们在肆意残杀我们的.同胞,那是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

过去的历史是无法改写的,那耻辱的一页将永远警醒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但中华民族的血没有白流。你看,神六飞天,嫦娥探月;这一切都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强大。

南京大屠杀永远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国耻。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我们会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强我中华!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3

昨天在宿舍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看后感受颇丰。永记南京,勿忘国耻!我想但凡一个中国人都会记得那个让人害怕让人伤心让人悲痛的年代。也许有些人无法体会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的复杂心情,那么在看过这部电影后你就会知道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年代!

《《南京南京》》采用的是黑白的背景,更加的渲染出了主题,开篇就是南京沦陷后的断桥残垣,给人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战争的气息,破坏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的心情紧张起来了,当看到孙忠三先生的铜像被日本人摧毁时,没有来的一阵酸楚;当看到中国的士兵被活埋时,心情是无奈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啊;日本士兵的'残忍实在是让人发指!在演到难民营时我又被中国人的坚强感动,正是这种坚强这种毅力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中国人挺过了那个黑暗的年代

当然电影并不是一味是战争,当看到唐先生哄孩子时,我想看得人心里都是甜甜的,可是正是这种温馨的画面更加突出了战争的可怕。当看到日本士兵角川正雄遇到爱情时,我想他肯定暂时的忘记了战争忘记了杀戮。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角川的爱人被征为慰安妇,唐先生的孩子被日本人当面摔死,我看到得是角川的迷茫“为什么要战争?”,唐先生的绝望。当难民营被日本人占领时,姜老师的反抗,拉贝的保护也是从侧面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

电影的结局十分耐人寻味,角川的自杀,小孩的苦笑都是有着意义的,我想每个人看完后都会体会出些什么。

《《南京南京》》,勿忘国耻!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4

我对《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是充满期待的,当它正式上映时,我被它那黑白的画面,一行行令人惊叹的字幕和令人震撼的声音所感染了。

我看这场电影前,心里很紧张,看的时候,好像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得了这场惨无人道、惊心动魄的屠杀。看完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浮现出一次又一次这样"疯狂"的景象:惊慌失措的人们在不知所措,不安地狂奔逃命;地上一具具已经根本没了人形的尸体;日本人"发疯"了似的抢着看中国的财产,中国人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侮辱;许多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想到这些,我仿佛耳边又响起枪与大炮的轰鸣声,不安的人们哭喊、哀求声。

这部电影仅仅几个小时的片段,却让我陷入了沉思之中。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有抱负、有历文化背景的泱泱大国,却让日本这样一个小国对自己进行大量的屠杀,并且"杀光、烧光、抢光"是日本的宗旨,中国却奈何部了,无能为力。就是落后,咱们没有先进的武器设备,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

同学们,虽然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中国在某些技术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不如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我们应该不忘历史,更应该珍惜现在。化悲痛为力量,化思想为力量。为历史续写新的辉煌。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5

1937年12月的南京,沉浸在颓败和绝望的气氛中。1937年12月的南京,充满哀嚎和绝望的呼喊。在死亡面前,一切变得无力。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潮水一般的残兵败将踩踏着战友的身躯冲向城门,满眼的惶恐和急于奔命的慌张。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但是中国没有倒。残兵们在废墟中做着顽强抵抗。但毕竟力量悬殊。最终,队长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但是没有人离去,一直到被俘。面对死亡不是不害怕,不是不惊恐。但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起,一批人被枪杀,身体像被大风吹过的草地,齐刷刷的沿着一个方向倒下了,但不同的是,这场风永远不会过去了。一批人被活埋了,一批人被烧死了,一批人被淹死了。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南京俨然成为一座死城,这些手拿枪械的禽兽见到可怜的中国妇女犹如恶狼般汹涌的扑腾上去,可怜的妇女只能以躲避作为回防。美丽的中国女同胞放弃了娇柔的秀发,放弃了艳妆,粗布麻衣,短发裹头,以此示人。

人群里已经分辨不出性别的属性。目的只为躲避日本禽兽的发泄。唯一可以帮助他们的只有一位日本盟友德国的拉贝先生。在拉贝先生的庇护下,生活在安全区的苦难群众得到了简单的生存资源。但紧紧是一点点,日本兵从未停止过发泄的欲望,为了解决日本军纪的问题,日本居然提出加快建设慰安所的方案。目标最后还是锁定在可怜的安全区内,虽然拉贝先生和姜老师据理力争,言辞分明,但在刺刀子弹的威逼下只好妥协。

100位伟大无私的中国女性献出了纯洁的身体换来的却是安全区短暂的太平。这一百位美丽的女同胞,最后多以死表明了世事的无奈。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的顽强。南京,真正的地狱。他让我们见证的不只是日本人的残酷、冷血。还有人民的坚强,那些勇敢地人们以她们的的方式做着最后的抵抗。这部电影通过一个个的特色人物,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面对死亡,他们是坚毅的。面对一个个狰狞的面孔,他们是大无畏的。面对一柄柄冰冷的铁枪,他们是视死如归。他们是民族的缩影,是中国的国魂。陆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师,代表了南京城中无数伟大的中国人。在这座生死之城中,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恐怖,还有什么比抵抗更需要勇气,他们不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和中国站在一起,用牺牲,证明我们不会放弃。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影片用大量的笔墨勾画了角川这个形象,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的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避免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终于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走小豆子,开枪自杀。影片以近乎残忍的镜头语言,再现了那段滴血的历史,让每一个看过的人记住南京,记住前辈留下的血。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2010-11-5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6

战火,硝烟。经久不息的枪炮声黯然回荡在苍茫的天空中,无力地诉说着一国之都南京正被侵略的事实。

电影《南京!南京!》,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幕惨无人道的屠杀现实。标题上两个

鲜明的感叹号无时无刻敲击着我们倍受震撼的心灵,用无声的文字表达着一种强烈的情感。

影片中最让人难忘的场景应属那个沉重惨烈的黄昏。国民党军队,共产党,抗日民众,包括年幼的孩童都昂首挺胸地面对着日军黑漆漆的枪口,奋尽全力地呐喊着,肃穆悲愤的面孔下是一声声“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一刻,时间仿佛凝结,有的只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豪言壮语。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席卷而来的枪声,遍地堆积的尸骸,刺目的鲜血,以及侵略者嘲讽的面孔。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充分地展现了这场悲剧的原因。与此同时,侵略者的丑恶也同样揭露在了我们的面前。但这个世界也还存在着像拉贝那样的国际人道人士,正是有了这样的无私的人,我们的世界才会在最黑暗的时候出现阳光,出现彩虹,出现希望。

而换位思考一下,当时执行屠杀任务的日军所背负的是什么?一个国家所下达的“重任”?被政府所蒙昧住的市民热盼的目光?还是早已遭受麻痹只知杀戮的心?那些嚣张的军国主义又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这个世界所造成的危害?答案无需探究,历史的来龙去脉就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反射出所有质疑的真相。

1937年12月3日,三十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下包含着中国人民屈辱不堪的回忆,这是整个中华民族永远难忘的一个日子。它犹如一座巨大的警钟,警示着人们若再不自强,这个数字迟早将会重现。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7

我只能说陆川愚蠢迂腐得难以理解,你去为侵略者开脱吗,你所谓自我救赎者在日军中有多少呢。我没有看这部拍片子,但仅就影评来看,这个片子没有了最起码的良知了,已经没有了人类道德的底线。战争就是战争,你反思什么,你替日本人反思什么,你有什么资格替日本人反思?我明白当年日本国民是全民支持侵华的,还人性的光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了以陆川为代表的中国人奴性的光辉。这种思潮太可怕了,当被屠戮者站在屠杀施加者的角度为其开脱为其找台阶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民族出了问题。侵略的行为我们只有去谴责、唾弃,永世不忘,誓言报仇!这样才能警告日本人让他们生活在战栗中,让他们生活在国人对其仇恨的惊惧中,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入寇中华。而不是陆川这样,你的迂腐以及无良只能助长他们的气焰,日本人会这样认为:“我当年屠杀你,你非但不恨我还为我开脱。那就是你们中国人软弱可欺,下次我还侵略你们。”说到底是奴化思想-以德报怨-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以直报怨到了奴化政权的嘴里就变成了以德报怨的奴化思想。犬儒主义在中国的盛行充分说明了奴化之于国人的影响之深。

我看完这部电影了果然不出所料没有了良知的电影其他的还有必要肯定吗?让我联想到了前几年一些腐儒学者提出的--对日新思维。他们跟陆川大导演是一个立场上的,都是主张忘记历史,对日所谓向前看。他们丝毫不管以前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理性、冷静、冷漠”得令人心寒,忘记仇恨的人不是君子,定是小人。有仇不报非君子!难道我们国人要昂首阔步于通往小人至圣的大道上吗?

仇恨是不能泯灭的,我们这些华夏子孙也没有资格理解所谓日本人的道歉与忏悔,活着的人永远没有资格代替冤死的祖先。

也奉劝国人不要央求日本人道歉了,这是没有好处的`,我们越是这样越会招致他们的蔑视。自强起来,找回汉人的血性,重塑国人的脊梁与气节,莫要让文天祥、李定国这样的民族英雄含恨九泉之下吧!诸位不要忘记,你不是上帝。某些人的所谓站在人性的高度着实有些太过了。何谓普世?难道普世者仅仅站在所谓地球人类的角度看待日本侵华是全人类的杯具吗?好高的道德高度啊,高不可攀。然而事实是这样吗?如果打着普世的幌子,忽略正义与非正义,道德与非道德那我看到的这些普世者没有良知,是不折不扣的奴才!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8

翻开历史的篇章,回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队闯进南京时,城内的军人们用身躯铸成了一道道人墙。可这些都无济于事,日本军队以强大的冲击力冲垮了人墙,把军人们踏在脚底。大肆的闯进南京。

南京城内所有的战俘都被抓起来了。有的人,葬身在机关枪接二连三的扫射中;有的人被带到海边,又是一阵疯狂的扫射,人们倒在海边,海水冲刷着他们的身体,将他们轻轻拖入海中,顿时鲜血染红了整个海面……

我怎么能不痛恨日本人,我何尝不想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想一想,当他们的孩子在摇篮中甜甜的入睡时,我们的婴儿却被残忍的摔在地上;想一想,当他们的儿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时,我们儿童却要面对死亡;想一想,当他们的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时,我们的老爷爷、老奶奶却流浪在街头无家可归;

正如电影里所说“中国不会亡!”是的,中国没有灭亡,但祖国现在的兴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少英雄冲锋陷阵,用鲜血和平,他们何尝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过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这样的生活。为了祖国他们必须要上阵杀敌。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使中国更加强大这样才不愧对那些抗日英雄,中国才不会重蹈覆辙。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9

中国拥有上下5000年历史,拥有4大发明,却在1937年受尽屈辱!

1937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是旧中国落后与贫穷的表现,是日定本侵略者对南京人民血腥屠杀,犯下滔天大罪的日子,我们一要永远记住这个日子。一个让人惊叹的数字:6周,日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中国士兵一共高达:30万人。

1937年刚刚改革的日本侵略还是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侵略者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胡作非为。中国人民痛苦不堪,有的被当做枪把子,有的被当做拼刺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直接焚烧。看见这一个个例子,想到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我们的心在流血。

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把那儿的居民赶到一起用机枪集体扫射,把幸存者用刺刀刺杀幸存者,然后在尸体上浇上煤油焚烧。浩劫之下,昔日辉煌的六朝古城变成了一座尸体遍野的死城。

但是日本政府居然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一事实。我们至今还在怀疑日本政府有没有进行深刻反省,要敢作敢当,自己犯下了错误就要敢于承认。

作为一个小学生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要为祖国作出贡献,让祖国更加富强,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10

看完了《南京!南京!》,我内心无比感慨。虽然,这部电影只有仅仅一时四十分钟,但是,我的心情深感压抑。

影片一开场,就听见枪声、炮声和南京人的惨叫声!听此声,我的心就被提到嗓子眼了。看见那惨不忍睹,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的惨状,我的双眼已经泪目模糊,拳头捏得紧紧。看到南京人留下那悲哀无助的眼泪,我的肩上仿佛压上了一副重担。看见此景,我除了深感爱莫能助,心里就剩下十二分的内疚。

影片反映的是1931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中国南京开始了那惨不忍睹的杀戮。由于当时中国国民党军队抵抗失败,大批士兵溃逃,南京沦陷。就在那一天,南京就死了约30多万的同胞。可就在那时,有谁去审判、制裁日本人犯下的那巨大罪行?人们只是向日本人投去悲愤的目光罢了!

眼看中国人不是被日本人用枪扫射而死,就是被日本人放火烧死。我深深记得一位将领在临死前的呼喊:“中国万岁!”

对,中国永不灭亡!这是10亿中华人民心中的呐喊。中国!中国!强大起来吧!我们中国一定要强大起来!

影片我实在不忍心再看一遍。但是,影片中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悲状早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我一定化悲愤为力量,努力学习。我们只有强大了每一位自己,我们的整个国家才可以强大;我们只有富裕了每一个自己,我们的祖国才可以富裕!因此,我们一定努力学习,在做好每一天的同时做好每一个自己,为我们祖国的富强添砖加瓦。

对,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祖国,我衷心祝愿祖国强大起来!

祖国,加油!坚持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加油!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篇11

砰,砰砰,砰砰砰!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拉近镜头看一看。原来,我正在观看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名叫《南京!南京!》。“南京!南京!”这是十几亿同胞愤恨而炽热的呼唤,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1937年12月13日,可怕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在长达40多天的时间里,没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杀害了我们的中国同胞多达30几万!侵略者用机枪扫射、焚烧、活埋等方式进行群体性大屠杀,整个南京城陷入了恐怖与血腥之中。有一些日本军官还玩起了残酷的杀人游戏,比赛谁杀得中国人多,谁就是胜者。竹竿上,只见一个个血淋淋的人头悬挂着,在一旁的日本军官却是满脸的狞笑。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心里发颤,但更多的是愤怒!

我不忍再看,但影片中的年龄比我小的两个孩子吸引了我。

其中一个孩子英勇地端起了重重的机枪,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失败后,他抱着最后的希望与侵略者一战到底,毫无畏惧,眼睛里闪烁着勇气与坚定的光芒!

另一个孩子,名叫小豆子。小豆子和他的爸爸本来要被枪决,却被一个良心发现的日本军官给放了。看着城里几十万的尸体,看着自己毫发无损的`身体,他们乐坏了,奔跑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笑声回荡在血流成河的南京城外!他们的笑声,不为什么,只为获得了自由与生命。

和他们相比,我就显得太幸福了!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用扛枪上战场,更不用为生命和自由担忧,而是衣食无忧。这些幸福生活,都是无数肩扛武器、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创造我们的未来!我们是幸福的!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南京南京的观后感 | 南京观后感 | 南京 | 南京日记
上一篇:惊天动地观后感 下一篇:看书观后感(汇编10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