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期末试卷分析优选4篇

2023-06-23 10:40:58 期末试卷分析

【#实用文# #期末试卷分析优选4篇#】我们经过反复调试,“期末试卷分析”终于达到了我们的标准。在现代企业中,文档撰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商业技能,因为人们总是会下意识地想知道别人是如何写作的。所以,写作范文实际上就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你有没有想过积累写范文所需素材的问题呢?

期末试卷分析 篇1

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这道题学生失分率比较高,题目涉及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以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学生出错的原因:马虎,把乘号看成除号,或是因数末尾应加几个“0”,多加或是少加“0”,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注意;

2、用竖式计算考查学生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的除法算式,题目很典型,涵盖了这学期所学的列竖式类型,学生的错误:忘记验算,竖式列正确,横式中只写商忘记写余数等。

二、填空:

1、考查学生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的关系,学生错误较多:对垂直的概念理解不清,

3、5考查学生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补全被除数或除数,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的关系,这两道题错误较少;

4、考查学生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都相等,学生能理解概念,所以错误很少;

7、考查学生平方米与公顷间的进率,平时加强了练习,错误较少;

8、考查学生角的大小的认识,对角进行排序,个别同学没有看清按从大到小排;

10、考查学生在乘法算式中,乘法规律的应用,有同学不理解题意,做错。

三、判断:

错误最多的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与数位混淆,判断错误,其他题错的很少。

四、选择:

错误最多的是3、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原长方形的周长相比(),学生选错主要是对四边形周长的概念不理解,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几位数,学生选错是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几位数不理解。

五、解决问题:

错误最多的是4题,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的理解、对题目的理解是否全面,学生考虑的不周全,做了一项,就忘了另一项,还有的忘记了比较。还有算式列对,计算错误,这就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主审题及对条件和问题的理解,锻炼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六、“实践操作”画一画:

1、错的最多,大部分同学都能画出垂线,但不是离河岸最近的,说明不理解题意。

改进措施:

1、注意对后进生的课后辅导,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能渐渐赶上来。

2、对学生的练习形式要多样化,题型灵活,要做到检查评改及时。

3、注意解决问题的培养,多进行问题意识的教学。

4、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还很不够,在以后的平时练习当中我会多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能够把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清晰,做题时认真细致、静下心做题目,学会理解题意,学会检查。

今后要更加注重教会孩子怎样学习数学,怎样在生活当中运用数学、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期末试卷分析 篇2

一、命题指导思想和特点

(一)、指导思想

纵观整个试题,总体体现了以能力和素质立意的理念和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以发挥历史教育测量的诊断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试题特点

1、总体平和,难度适中

试题的结构、题型与容量适度,有一定的效度、区分度。难度适中,全卷没有让所有学生都动不起笔的题目,也没有一个大题让相当一部分考生得满分的题目。全卷基本按照高考要求命制,让分科以后的文科学生见识一下高考模式的题目是很有必要的。

2、立足基础,贴近教学

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从阅卷及抽样的结果看,主要有五大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学科能力没形成、审题偏差大、书写不规范、新课程意识缺失。

1、基础知识不牢固

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没有真正把握。

2、审题偏差大

本次考试因审题失误而失分显得特别严重。审题中抓不住关键性字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偏差,不按照要求回答,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

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学生语文知识匮乏,不能有效组织答案,主要表现为知识要点不明确,没有层次性,出现口语化,文字表达不够严谨;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或术语答题,出现许多无效文字;关键字词写成错别字。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教学

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在历史概念上存在很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基本历史概念阐释清楚,让学生对一些历史概念烂熟于心。并适时进行跟踪

检查,通过课前默写、课后作业、抽查等方式,增强对历史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2、教学重、难点分析应加重学生参与的力度

包括新课教学和试题练习和讲评,在培养对问题分析能力的同时,多给学生参与的平台和机会,因为学生参与,能有效及时地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偏向及思考方式的偏差。

3、适度进行基本的史学方法和史学理论的教学

4、对试题的解答,除加强对答题格式的规范外,更应该加强对解题方式的引导。

首先要学会读题审题,注意问题的细节,把握问题的时空界限、方向和侧重点;其次,学会读懂材料,有效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其主题意旨,能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有全面和清晰的认识;第三,在具体解答上,应注重尽量用教材中的内容或观点来表达,对于需要概括提炼的,力争做到简洁、精确、逻辑合理等。对于审题不周全,理解模糊的问题应重新加以审视,尽力做到不遗漏每一个问题,不留下任何一个空白,将能做到的力争做到最好

5、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士气,增进信心。我们还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历史的信心,因此应经常鼓励,在严格要求过程中应看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以利于提高整体水平和效果。

期末试卷分析 篇3

一、 命题分析:分析命题的目的、考查重点及命题形式。

此次考试为了全册学生的掌握情况,考察的重点是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能力的达成情况,这张试卷命题类型多种多样,命题形式灵活,有填空题、口算题、动手操作、比较大小、选一选、解决问题等类型。

二、卷面分析:主要分析学生掌握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原因等方面。

通过卷面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并达不到双基的要求。

第一大题   口算考察了长度单位、100以内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方向等问题。失分较多的有3题、4题、6题、9题、10题。分析一下失分原因,3题、4题、6题失分较多的原因这方面的练习少,并且这是第一单元中的内容过去的'时间较长。有的学生被减数和减数的定义比较模糊、有的学生最大的一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也分不清再算和与差的时候也就算不对了、第6个题写出79后面的三个数许多孩子分不清79后面的数是比79大的数而是写成了比79小的数缺乏数感,虽然这种题在单元练习时练习过但是许多孩子还是错了。第9题、从0到100,个位上是5的数一共有()个。许多孩子只知道15、25、35、45、55、65、75、85、95、可是他们把5忘记了。第10题数一数、右边图形中有几个正方形。许多孩子忘记数大正方形,实际上有5个正方形,孩子的观察能力还是差。

第二大题   考察的是统计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会收集统计表中数据会画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钟表的知识掌握也挺好。不过我觉着这学期重点学的是正字法,在统计表中的五角星要是换成“正”字应该会更好,更能起到考察学生掌握情况的目的。钟表的连线题其中有一个时间选项3:00学生在课本上没有接触到,学生在课本上只是接触到了汉字的3时。超出了教学范围。

第三大题是选择题    其中2题、3题、4题掌握较差。分析原因2题在复习的四卷中做过,如果错了实在是不应该,第3题对于元角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学生认识钱币认识的较好,可是一牵扯到元、角、分的计算学生就变的非常迷惑,可能和学生在生活当中接触钱比较少有关系。第4题学生对于画在数轴上的长度分不清开始是70厘米,结束是1米,这中间差30厘米,如果最后的长度换成100厘米,可能学生就不会错那么多了,并且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类型的题。

第四大题      计算题有口算和列竖式计算两部分口算题大部分学生正确率高,失分率低。竖式计算大部分学生正确率高,可是有的学生还是计算时马虎不退位,第三道混合运算个别学生只列了一步算式,失分的另一个原因是有的学生忘记写结果。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   学生掌握较好失分的地方也较少。个别学生出现了计算错误,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能够分清,算式能够列对。在这道题中出现了让学生些单位名称的情况,大部分学生都会写,不过在一年级教材中没有把写单位名称作为教学目标,可能是一年级学生认字较少的原因。让学生写这么多字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期末试卷分析 篇4

一、成绩分析

七年级县直平均分71.38 分,最高分七中78.29分,最低分64.33分,乡镇平分67.73分,最高分永一83.06分,最低分55.39。八年级县直平均分53.32,最高分二中63.91,最低分43.80,乡镇平均分51.14,最高分永一66.11,最低分31.27。九年级县直平均分52.65,最高分六中 60.09,最低分43.00,乡镇平均分53.34,最高分永一63.15,最低分43.36。

二、试卷特点分析: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试卷难度适中,试卷基础题较多,无偏题怪题,基本涵盖各单元重点,基础知识题较多,在书本原句上进行适当修改又考查了学生的运用能力。试卷充分考虑了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困难,以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试卷能力题比重略增大,题型和中考接轨,效度较高,能较好的考察学生实有英语水平。考察结果较为理想。

三、综上所述,阅卷教师的反映试卷中的主要问题有:

1、两极分化较大,合格率偏低。学生分化不仅提前而且加剧,有的学生根本就放弃。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如何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依然是目前十分艰巨的任务。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生对一些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运用能力更差。因此,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理、有效训练,应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3、依纲靠本重视不够。目前有许多学校老师和学生都热衷于大量的练习训练,热衷于作难题,而忽视教材的指导作用。在本次抽考试题中有许多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但考生的得分率并不高。

4、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本次试卷中有许多试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但考查的结果却暴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阅读、写作、听力。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从初一抓起,而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语法,学生背语法。

5、在完成句子时不注意时态,时态混淆,时态前后不一致,be动词和动词过去分词出现在一个句子当中;不会用英语思考,出现汉语式作文;思路不清晰,不会适当发挥;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整洁。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仍是今后较长时间内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课文教学力度,教师要研究教材的体系,排找单元重点,梳理出基本词语、短语、句型,反复强化,减少分化,加强适度背诵和听写训练。

2、及时补差,发现问题,随时强化补充训练,逢考必改,有错必纠,师生分别建立学情档案。

2

3、教师的日常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抓两头,促中间,防止两极分化,大面积地提高宜宾市的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4、增强课外阅读训练(每天至少完成一篇课外阅读任务),鼓励引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力度,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减少考试中出现的低级错误。平常训练中要严格要求,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帮助学生将错误进行归纳总结。

6、循序渐进,加强写作技巧训练。写作要从初一抓起,从平时抓起,建议从背诵、仿写入手,每周有12次写作训练;比如:仿写基本句型,仿写应用文的结构形式,模仿课文的写作思路及内容。熟悉背诵一定量的警句、范文,要有一个系统的安排。加强对单词的识记和课文背诵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使学生愿学、乐学。

7、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训练要进一步加强。建议从初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说、读、写的习惯,再把习惯变成能力。平时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尽量多使用磁带提供听的机会;将听说朗读相结合,重建课堂教学的“倾听”模式。

8、加强对教法的研究。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不断地发现、提出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用英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要贴近生活,注重应用,注重语境,不必过于局限在语法点上。

推荐阅读

上一篇:销售每天工作总结精选12篇 下一篇:初中运动会加油稿集合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