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集合

2024-03-30 11:39:03

【#实用文#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集合#】推荐一篇与“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有关的文章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每当我们观看一部新的电影时,在情节与思维的互动中,我们产生了更多的心得感悟。对于作品的感悟,我们最好是用观后感记录下来,写观后感时切忌泛泛而谈。观后感的基本结构是哪些呢?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1

19,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请13亿的中国人牢牢记住吧: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2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主要以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等“巴黎会议”事件的全过程,表现出当时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

在“巴黎会议”上,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这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同时“弱国无外交”再一次被提到大众平面上,这饱含悲痛的五个字,深深刻烙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少年强

则国强!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3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圣人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酥;山东是中国的,无论是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一从历史、人文、主权、经济等诸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被誉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经典的发言载入中国外交史册”。而他顶住列强和本国政府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则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画下最光辉的句号”。毛泽东同志生前也曾说:“我很敬佩顾维钧先生的外交才华和为人”。

既然中国有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我们这个曾经强盛的民族在那些列强软弱了太久太久了,“你们究竟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给日本人?”就在这一年愤怒了的中国人第一次向列强说不!我们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

如今的中国早已走出了“弱国无外交”的阴影,在我们能在国际上以大国姿态行事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外交的先行者浴血开路的那段悲怆的历程,我们要铭记历史,刻苦奋斗,强盛祖国。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4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亦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与法、英、美、日各国斡旋,中去中国主权而却最终外交失败的历史故事。影片详细地描述了那段历史和那次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失败外交的经过,让我对那段历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相对于从教科书的简单叙述中获取的知识,影片更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认识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的视角。

顾维钧,影片的主人公,年轻,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拥有了一切优秀的品质,而他所作的种.种,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爱国青年。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赏识;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下午三点前阐述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是将近两点),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

只是,正是应验了那句话,“弱国无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诸东流,举办国法国权衡各种利益,最终仍只给予了中国两个席位,而山东问题,英法美三国左右权衡,最后仍然决定牺牲掉中国来获取自身的利益,将山东转让给日本。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个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结果,尽管直到最后陆征祥总长都灰心丧气绝望的时候,他还相信“我们还有机会在争取”,只是局势,早已不是他顾维钧一个人便能力挽狂澜的,无论他再出色,再如何才华横溢,因为他的背后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外交失败,代表团成员成了众矢之的,更有甚者,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愿意以三个人头来换代表团成员的一个人头,之前的担忧“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为现实。国内政府叫他们签字——他们倒像成了卖国贼。

与顾维钧相对应的另一个人,他的好朋友肖克俭,是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者,领导工人有幸罢工,为争取山东权利为废除“二十一条”领导法国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游行示威,最终视死如归,在凡尔赛广场自焚,以死来抗议《巴黎和约》的签订,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相对于顾维钧,他的爱国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无数爱国者的共鸣。

似乎肖克俭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是为了与顾维钧相对照的,肖克俭的激烈而直白的爱国容易被人们所儿呢和赞同,但是谁又能说顾维钧不是同样爱国的呢?他在和会的最后,拒绝和约签字,在未接到国内政府关于任何拒绝签字的通知的前提下,仅仅从这里,便可知道他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他与肖克俭不同的只是,他在运用自己的方式与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其实是殊途同归。

还有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总长陆征祥,某种程度上他是软弱的,亦如身后那个软弱的政府,只是他那句“取消顾维钧的资格我立刻辞职”而得以保住顾维钧的全权代表资格,只是他最后黯然离开巴黎,称政府叫他在和约上签字而他的良心不让自己签字,由此可见,他也绝非就如以前我所以为的那样是一卖国贼的形象。只是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环境,还有他所处的位置的尴尬,是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的。这是我们面对历史时应有的,也是影片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的视角。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5

1919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唤醒中国人沉睡灵魂的一年。在这年,作为中国全权代表的顾维钧随同行的人前去巴黎参加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但并不被其他国家认可,野心勃勃的日本正想拥有我国山东。这时,顾维钧站了出来,他义正言辞,坚强有力的一番言论,把各国代表震惊。“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更是表现了他严正立场,最终中国留住了山东。

我被电影中爱国人士的伟大精神所感动,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是被外国人所唾弃的对象。而在这次和会上,中国人沉睡的灵魂被唤醒。面对当时强大的各个国家,顾维钧坚决不在那张写有中国把山东让给日本的条约上签字,表达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

现实就像电影中说的,“弱国无外交”,当年中国处处被欺压,就是我们的能力,不如别的国家,而现在,中国成为科技强国,中国说的话有了一个大国应有的分量!

历史向我们昭示这样的道理:只有强大了,才有发言的权利,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6

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震撼着。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

我的1919是外交官顾维钧的回忆录,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过程。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在和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也是必须的尊重与重视。作为战胜国,甚至没有夺回本属于中国的山东,没有夺回主权以及领土的完整。今天看来,这一结果荒谬的近乎可笑,这是一个战胜国应得的待遇吗?但是历史就是如此血淋淋的把这一章铭刻在了所有中国人心中。

顾维钧,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之一。可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中国代表团应有的5个席位变成了2个,代表团的人都在干吗?有抱怨的,有愤怒的,有事不关己的,唯独顾维钧,作为代表团的一员,怀着不卑不亢的精神据理力争,不肯轻易退让。从他于法国总统第一次的会面开始,就让法国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民族。

在和会上的第一次发言更是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他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逼人英气,看着日本外交官牧野男爵。当众发言的顾维钧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下来,“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

会场开始交头接耳,牧野男爵勃然大怒,顾维钧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

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语气凌厉到了极点,说话同时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地一插,旋即猛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剑光,闪电般射向那无能可怜的日本人!这种是把个人的机智和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话让每个人都为之一震。可以说,这段慷慨激昂的陈辞留给我的印象很深,短短的话语中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无奈,所有中国人的期盼,更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愤怒

是的,所有的中国人都愤怒了。此时,我从影片中看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肖克俭。一个满腔愤怒的中国人。游行,罢工,示威游行,最后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看到这最后的一幕,我很痛心,虽然我同样被他的勇气,被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所震撼,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不明智的,相比顾维钧,明显稚嫩了许多。因为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

跳出情感理性的看待一下巴黎和会。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的是中国,而不是法国,不是美国,甚至不是日本呢?”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一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相信也刺痛了每一个存有良知的中国人。近代史上因为我们的落后,因为我们的贫穷,我们在列强的谈判桌上没有谈判的筹码!纵使我们有无比杰出,无比优秀的外交官又有何用!只有强大了,才有我们在世界上的发言权,才能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应得的权利。

为什么邓小平可以在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判中鉴定的说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问题“?因为中国强大了,中国从1919年一路走来,通过科技强国,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强大了,中国说出的话有了作为一个大国所应有的份量!

我的1919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只有强大了,才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强大了,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电影《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陈道明、修宗迪、何政军等演员联袂出演的历史传记影片,1999年9月16日在中国上映。影片以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的1919》观后感,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7

今天,我们观看了影片《我的1919》,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作为胜利国的中国,却在巴黎和会上只得到两个席位,并在多次谈判中饱受欺辱,甚至要被割裂领土。彼时,外交官顾维钧站出来,怒斥各国代表,拒绝签订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合约。

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面对列强的侵略,由于清政府及北洋政府的懦弱,全国人民面临着一个不平等条约――凡尔赛合约。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妄想将中国的版图作为列强的“战利品”,然而北洋政府却仍无动于衷,甚至欣然应允,在这危急的时刻,一批热血的爱国志士站了出来。

顾维钧刚来到大使馆,就随陆征祥总长就中国席位一事,与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进行会谈,顾维钧的态度不卑不亢,严厉而又坚定的话语,表现了他的愤怒与谴责,在随后的会议上,顾维钧说“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即便他表现了这样坚定正义的的态度,但他仍然多次遭到同伴的排挤,辩论会后,他的同伴都说他太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懂得外交方法。可每逢重任,所有人反而都把重任推给顾维钧,怕承担责任,怕背上骂名,明哲保身。就连顾维钧的好友也在责怪顾维钧的外交方法,转而选择用更激进的方法进行斗争。只有顾维钧不怕,一心在外交方面为解决山东问题而奔波,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努力。最后,在国内外的一并重压下,在北洋政府一声声“签字”的催促中,顾维钧愤然而起,扔掉手中的笔――拒绝签署凡尔赛合约。

从古至今,外交一直都是政治上最具有难度的题目。如今,虽然社会安定,但我们要记住:弱国无外交。要永远记住那些曾经为了国家而奋斗,牺牲的勇士。永远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告诫我们不要再重蹈覆辙。只要每个人都以富强国家为己任,去努力,去奋斗,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将会站在国际社会的顶端。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8

观看《我的1919》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一战中国是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处处受到歧视。日本野心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而在和会的辩论会上,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顾维钧以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日本全权代表收野的一块金怀表,激怒牧野,指责斥之为盗贼,这正落入顾的圈套。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给世界人民感受到了无尽的胜利喜悦,巴黎和会的召开,给中国人民以无尽的期待。作为中国代表团的特定公使顾维钧,展现了中国的实力。连同对中国始终冷漠、轻视的让娜母亲也同情中国,向顾维钧表示:“中国不应该签字,那是不公平的!”她都赞赏顾维钧的智慧和爱国情怀。

这段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顾维昀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至少让这个国家慢慢回到发展的正轨上。他是真真切切为了祖国而考虑,在浩大的政治纠纷中也承担外交官的责任。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9

五月三号,为迎接五四青年节,106车间团支部组织青年员工观看电影——我的1919。本片描述上世纪初,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震撼着。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让我深刻体会到“弱国无外交”,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强大了,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弱国无外交”,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我们必须铭记,并以此时刻提醒自己国家强盛才能立足世界,才能有话语权。国家要强盛这就需要国人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有学问、有理想、有体魄的现代青年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勤奋地工作,众人齐心,心领神会,思想统一,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时刻牢记以国家利益为重,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向社会最前沿阵地,大胆与为富不仁的现象作斗争,与与弄虚作假、与横行霸道的行为做斗争。

中国虽在快速发展,但相对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我们应以史为鉴,记住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记得在一个电影院看过一部有关五。四运动的电影我的1919,电影中青年者们那些慷慨激昂的呐喊,至今仍震撼着我的心灵。

19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了,这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也就是在这场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登上了舞台。回望那个壮烈的年代,那些站在时代潮头的年轻的身影,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激活了一个民族,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位青少年。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乐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不惧艰难险阻。敢于拼搏,智比云天。我们虽然没有老一辈的勇敢作为,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认为要先有“骨气”,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一向以有骨气着称于世,我们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和精神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以历史镜鉴!在社会的相机中为自己摄下一张有骨气的正面形象来,要做到物质面前不迷蒙,暂时落后不低头,困难再大不弯腰,经得住一切考验。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的接班人。

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还应该对自己有信心,我记得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们的生活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是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能力是用来做事某事的。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这种目的必须达到!”这句话时常给我很大的学习动力。一个人的一生,就像在黑夜中行路,没有坚强的信念很容易误入歧途。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当代青少年,思想还不成熟。每当我对穴的事情,特别是学习上的事情有所怀疑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便会出现居里夫人的名言。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坎坷,但是,焉知我辈非鲲鹏。我们缺少的正是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那种自信力!心里的窗户,一桶便亮。我相信,我的能力也是要去做某种事的,而且无论如何,这种目的必须到达。

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要有爱心,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把抗震救灾的激情提炼出来,或许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那么,我们的力量就会重于泰山,灾难也会被我们吓跑。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出生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让我们为自己的青春打点好行程,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一次生命中最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那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激情!让我们都做夜空下的那颗闪亮的星星。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10

电影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它会永记在我们心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更激励我们发愤图强,学习更多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1919观后感相关文章:

1.看我的1919有感3篇

2.观我的1919观后感3篇

3.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3篇

4.观我的1919有感3篇

5.观看我的1919有感3篇

我的1919电影观后感 篇11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是电影《我的`1919》中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驳斥日本窃取我国山东主权的慷慨陈词。在这次会议上,顾维钧分别从历史、地理和文化方面驳斥了日本的种种狡辩,使日本代表哑口无言,狼狈不堪,并博得了在场与会各国的热烈掌声。

然而,巴黎和会毕竟是战胜国的一次分赃会议,美、英、法三国竟不顾中国代表的反对,将山东主权出卖给了日本。

为什么美、英、法三国胆敢无视事实出卖中国?是中国的代表团没有努力吗?不是。是中国政府自愿将山东拱手相让吗?不是!是中国人民神情麻木,没有抗争吗?不是!都不是!那是因为中国国力弱小,国家积贫积弱,使人家小觑!纵有千千万万像顾维钧这样的外交官又如何!纵有千千万万像肖克俭这样为了国家民族甘愿自我牺牲的志士又如何!纵有千千万万愤怒的中国人民又如何!能言善辩,据理力争,以死抗议,换来的只是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却不能换来中国主权的完整。

弱国无外交!

在当今,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国仍受美国霸权主义及日本的威胁,我国还尚未完成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全力发展经济,才能使中国崛起,民族振兴,才能使我国在外交事务中拥有强有力的后盾。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 我的1919观后感 | 1919观后感 | 我的长征电影观后感
上一篇:综合素养自我鉴定汇集三篇 下一篇: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600字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