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案(篇1)
《设计标志》是初中六年级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活动一的内容,是设计应用类型的课题。通过学习有关的设计知识和理解设计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欣赏、认识、了解并尝试设计的内容。是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典型课题。其中既有对中外优秀标志设计作品的欣赏,又有对标志作品的设计思维和方法的剖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观察与比较能力,结合预习,能有意识的收集寻找各种标志,并通过认识初步了解标志。联系实际生活,对理解本课学习内容已有较丰富的学习基础。
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我收集了大量中外优秀的标志设计精品作为课堂范例,以使之能准确表达教材内容。但在第一次试讲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所选用的范例与学生生活较接近的的优秀标志设计数量偏少,课堂上学生们明显表现出对标志了解信心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了调整,突出强调了几个环节:为了突出标志的世界语言性,选
择奥国奥使民名(,选志德之热为来过解身的合交严使高国内优秀标志设计作品(如:林匹克标志、宝马车标志、中铁路路徽和北京运会标志等),并作重点分析,学生在欣赏之余增强族自豪感;选择国内著品牌的标志设计作品如:中国李宁标志等)择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标(如商业标志中麦当劳、肯基等食品标志)使学生在亲切余,又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爱;选择教师自己的设计作品范例(如:音乐会标志等),讲述标志的设计思维和制作程,使学生增强内容的理,切实感受到设计就在自己边。同时,鼓励学生有创意选择不同形式表现,并在尝试作练习中,加入了草稿设计的流与选择,让学生明白设计的谨性,恰当的加入德育内容,本课教育目的上提了一个层次。
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有各自的收获,知道许多的标志图案的知识。同学们也了解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些品牌标志。也设计了一些标志图,很有意思,为此我对同学们充满信心,一定能亲手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品牌标志。
课后反思论证:
这节《标志设计》课本着知识性实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结构设置上采用了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介绍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标志的概念、类别、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表现方式),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分析标志设计的思维过程和方式等环节,使学生达到在一课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能使用知识的教学目的。在本课中,结构设置体现了较好连贯性和完整性,使整节课脉络清晰、层层展开、一气呵成,这些成为本课比较成功的一个方面。这样的结构设置,使课堂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自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的.内在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也成为本课的不足之处。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本课的又一大特点。利用微机编制CAI课件并使用液晶投影或大屏幕电视展示作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确有优势:信息量大,单位时间展2
示作品数量多、效果好。通过欣赏大量的范例作品,加强学生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本节课为学生展示和分析了四十余件设计作品,这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是很难做到的);在分析作品的设计思维过程和动态演示上,能够很多和促进和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比如对教师自己设计的心理门诊标志和自己家乡的长城干白葡萄酒标志设计思维过程的分析和演示就很说明问题);此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视听效果,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起了明显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突出感受。当然在对课堂的把握c
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这堂课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以学生感兴趣卡通片入手,引入主题,突出课中的知识点,背景音乐导入激发兴趣,体验情景教学之乐。来达到以“趣”入题、引路,以“美”入情、入境。
2.学生的主体参与、情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开放、多元的评价作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
反思不足之处:
1.学生活动时间相对不足,和预设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将自己的一些很好的创作想法通过作品准确的表现出来。
2.教学语言有待于进一步简练和提高。
3.每一堂美术课生成的东西远远比预设的要多的多,在课堂生成时把握的不够及时、不够理想。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为此,我也总结、反思了自己在本课教授时的一些优缺点。
在课堂当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通过分析、讨论,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探求精神。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实验教材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优势。我还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了解卡通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3
当中我们处处到能见到卡通作品,也能尝试应用学到的这些知识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于是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地凌驾于人的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体现出了实验教材的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以这样的方式上课以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我的“启发”﹑“引导”,学生能够比较深入的挖掘实际生活当中一些和卡通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找到运作卡通画的表现语言表达生活的方式以及卡通与情感、生活之间的联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的。
因此,在使用这套实验教材的时候,作为执教者的我们,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更进一步地拓展课本内容,把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就是,教师自身的卡通知识和技能积累积少,平时对卡通的发展关注得不够,所以教学准备比较仓促。这一点充分说明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美术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断提高。
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标志,了解标志的名称、作用、组成、含义。
2、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来认识并设计标志。
3、培养学生的研究、动手能力,激发他们探究、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
认识生活中常用的标志,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小组合作设计标志。
教学难点:
了解标志的含义,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标志。
一、情景导入:
放暑假了,亮亮想要去青岛旅游,让我们看看发生了哪些事情?(PPT)亮亮之所以能顺利坐上火车得益于什么呀?(标志)恩,多亏了这些标致。谁说一说,你还在哪里见过标志?是的,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标志(板书)
二、探究标志:
(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1、小组内交流:(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同学们,前天我们见面时老师布置大家调查了关于标志的问题(PPT:生活中的标志调查表):生活中常用的标志以及它们有什么作用。
现在请把你的调查表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说完之后请坐直坐正。
2、小组代表汇报:
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哪个小组代表愿意给大家汇报一下,听清要求:拿着你的标志上来,把它的名称、作用及调查的途径完整清晰的给大家汇报,谁敢于挑战?
第(1)个同学:调查交通标志的同学简单汇报:(这个同学很认真,做的标致也很不错,掌声送给他。)这些标志能给我们指路,给我们以指示,(板书)方便多了。
第(2)个同学:(商标的)调查的和他不一样?尽量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途径调查的标志进行展示。(评价:根据这些标志我们可以区分、识别(板书)不同的商品)
第(3)个同学:(公共等)我看还有和这两个同学不一样的?(这样的标志能引导(板书)着我们找到正确的地方)
预设:公益的:引导大家要奉献自己的爱心,做公益事情。
徽标的:它代表了,有了它便于我们区分识别。
安全的:它时刻提醒、指示着人们注意什么,
小结:刚才大家通过参观访问、上网、查阅书籍等搜集到了许多标志,这是我们调查研究常用的方法。通过调查我们还知道了,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指示、识别、引导的作用,规范行为、带来方便。
3、教师展示标志:(做以适时的补充)(
展示了大家搜集到的标志,李老师在课下也搜集了几个,想不想认识一下?(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谁能给大家完整的介绍一下?(名称、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
你们真棒,即使看到一个不认识或是没见过的标志,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也能明白它要表达的意思。
(二)对标志进行分类:
1、同学们,其实除了我们搜集到的这些,生活中还有很很多的标志,比如PPT……等等)即使把黑板贴满都不足以完全呈现,生活中这么多的标志,我们该怎样整理呢?其实就是对这些标致进行分类。
2、小组合作分类:
①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标志。咱看哪些同学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喊“开始”再行动。(PPT)小组合作将标志进行分类,并试着给每类标志起个名称小组长将信封中的标志倒出来进行分类,分完之后坐直坐正。现在开始!(PPT)
②我们请×组同学上来给大家汇报,其他同学把你们的标志放进小筐坐好。你们是怎样分类的,请一边说一边分(教师一定要大胆放手,只适时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各类标志的名称。————————放。
根据标志的功能,通常把这些标志分为三大类:公共标志、徽标、商标。在公共标志中又可以分为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公益标志、公共设施标志。这样一分类,看起来一目了然。
3、分类的应用:
黑板左边的这些标志都属于××类呢?同学们真棒,能够很快的把每个标志找到各自的类别
(三)体会标志的重要性:
刚才我们研究了这么多标志,对他们也进行了分类,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这些标志,会出现什么情况?比如,没有交通标志将会出现交通堵塞等。没有了洗手间的标志,会出现什么情况?(A、分不清男女,会闹笑话B、随地大小便,造成环境污染C、找不着厕所很着急)
没有了标志人们的生活将一片混乱,可见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多么重要啊,人们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它!
三、设计标志
(一)标志设计的标准:
既然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么重要,看来我们还真得好好的研究研究,看看小小的'标志还蕴藏着哪些奥秘?
1、标志的组成:
比如这几个标志(PPT:减速慢行、直行、十字路口、停车场、禁止吸烟)
大家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不同?
预设:颜色不同(你看这些颜色多醒目啊,搭配的那么合理,)
形状不同、组成不同(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图案、还有的是字母)一般标志都由文字、字母、图案、色彩组成。
2、尽管这些标志呈现的方式不同,有的用文字,有的用图案,还有的用字母,甚至它们的形状、颜色也有所不同,那大家仔细观察,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1)(预设:①黄底色上配以醒目的黑体“慢”字、有一个具体形象的十字②禁止、警告、指示三种标志)
比如它的颜色搭配上——直观醒目,再比如它的图案设计上有一根烟一条斜线就把禁止吸烟的意思表述清楚了——一看就懂、简洁明了、形象。
(2)哦?还有这样的特点?看来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一个小小的标志,它里面还有哪些学问呢!比如关于这两个标志:(国家节水、校徽),你都知道什么?
一个小小的标志竟然还有这么明确的含义啊,一看就知道有它节水这样一个主题。哦,原来每个标志都代表了一定的含义。
你们太了不起了,自己总结出了标志所具有的特点,(PPT)直观醒目、简洁明了,易识易记、主题明确、富于美感。其实设计者们在设计标志时就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设计的,这些也就是我们设计标志的标准(PPT)
(二)设计的步骤:
你们想不想做一名伟大的设计者?你想设计什么?你知道设计标志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吗?(设计步骤)第一步要干什么?(设计什么——选题)必须要有主题?(主题明确)第二步干什么?(怎么画?——构思)第三步干什么?(动手画——构图)第四步给标志涂色——着色。
(三)学生设计标志,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作品:说说你的想法。
同学们真是创意无限啊,自己动手设计出了各种标志,让我们为自己精彩的作品鼓鼓掌吧!关于标志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标志的来历等,希望同学们,带着这种探究的精神,动脑思考勤于动手,课下继续去研究。
四、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标志
学生搜集的标志图片标志的分类分类的标志图片
教学教案(篇3)
观 潮 (课堂实录)
浙江杭州胜利崇文学校 虞大明
一、课前谈话,师生问候
生用英语问候老师
老师用中文快速说一段话,算作英文。
二、复习旧知:10、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去后
三、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观看课件:虞老师在钱塘江畔观潮的一组图片)
(谈话):师:发现什么秘密?
生1:里面有虞老师。
生2:只是不会动。
师:怎么样才会动?
这样的片子一般包括几个方面?
生:背景音乐、画面、解说、图象……
师:今天的任务就是制作这样的片子。
四、合作探究,完成制作
1、师:读2-3自然段潮来时的景象,把描写潮来时景象的
四字短语圈出来。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能瞎读、
乱读。
2、交流: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白色城墙
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闷雷滚动 横贯江面
3、师:把每个词看作一个战士,老师要把他们分成两个排,
一个排是“山崩地裂、闷雷滚动”,剩下的词语是一
个排,为什么要这么分?
生:分别表示声音和形状。
师:声排和形排
找一个领导管这两个排,比排长大的叫(连长),连
长就藏在第2段里
生:天下奇观(师板书)
4、认真读2-3段,哪些句子连起来组成解说词?直接描写
钱塘江潮的
5、(选择解说词)你选择其中最有把握的,最想读的反复练
习,时间1分半。
6、指名朗读
生1读
师:你认为你读得怎么样?
生1、一般
师:再读一遍
生1再读
师:“奇”在哪儿?
生1:浪潮声音很响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听到过闷雷吗?
生用动作演示(脚踏)
齐读
生2读
师:奇在哪里?
生2:山崩地裂
师:“山崩地裂”怎么模拟?
生模拟战马
师:45个同学45匹战马,千万匹战马有多少气势
指名读,读出气势;生推荐同学读;齐读
师:有没有读浪高的?多高?六七米高,我班最高的是谁?
多高?(一米六)象她这样的上面还有几个?
7、(配乐)师:什么样的音乐?
生:快 声音雄壮 气势大
师:什么音乐比较好?
生:摇滚 从低音到高音 土耳其进行曲
斗牛士曲子
师:老师准备了三段音乐,请你选择
生欣赏音乐,读解说词,考虑好不好?
(第一段音乐轻快的 第二段音乐:钱江潮本来的声音
第三段:钱江潮颂--去年西博会的歌曲)
师:感觉还可以的请举手?
8、选择图片:(师准备了16幅图)
生欣赏、发出赞叹
师:对潮来时潮头高的比较感兴趣
9、学生完成“制作单”,师现场制作:选择音乐乙,图片六
张,制作完毕放映,生表演,师生评价
[观潮(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究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标志法的规律。(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才能记得牢)。
2.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标志法辨析病句。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标志法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标志法辨析病句。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归纳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分析各题组中每个句子的病句类型,归纳各题组病句标志。(先自主分析,然后分组讨论。)
题组一:关注并列词语
①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看到”与“乡音”不当,这种搭配不当经常喜欢放在宾语中的最后一个。
②人生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
语序不当。应为“羡慕、崇敬、膜拜”。
③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有包含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
④包括成龙、梁振英在内的香港政界和演艺界人士,都为印尼海啸捐款了。
要注意一一对应。成龙是演艺界人士、而梁振英是政界人士。
⑤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流。
“部分地区”是指美国的,还是指墨西哥和美国的。
归纳:出现并列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并列不当、照应不周、歧义。
题组二:看关联词
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
②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
③不但营养滋补品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够防治疾病。
主语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后。
④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强加“因此”,“不仅而且”所连接的分句顺序不当。
归纳:出现了关联词,可能是关联词本身使用不当、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不当、关联词连接的分句的顺序不当、强加语义关系。
题组三:看判断词“是”
①杭州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搭配不当。主语“西湖”与宾语“季节”搭配不当。
②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被通过某种方式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搭配不当。主语“生物入侵”是主谓短语,与宾语“物种”搭配不当。
③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句式杂糅。“关键是知识”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杂糅。
归纳:出现了“是”字句,可能是主宾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题组四:看两面性的词语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能否”是两面性的词语,与后面不一致。
②我怀着恐惧的心情,担心灾难会不会降落到姑妈头上。
“担心”“不会”,不合逻辑。
③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两面对一面,去掉两个“否”字。
④学校抓不抓青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两面对一面,应在“后继有人”前面加上“是否”或“能否”,才能与前文“抓不抓”对应。
归纳: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题组五:看两面性的词语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能否”是两面性的词语,与后面不一致。
②我怀着恐惧的心情,担心灾难会不会降落到姑妈头上。
“担心”“不会”,不合逻辑。
③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两面对一面,去掉两个“否”字。
④学校抓不抓青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两面对一面,应在“后继有人”前面加上“是否”或“能否”,才能与前文“抓不抓”对应。
归纳: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题组七:看数量词
①他大约五十上下。“大约”与“上下”重复。
②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可修饰“学校”,也可以修饰“领导”。
③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倍数误用。“低一倍多”说法有误,表示“降低、减少”的意义时不能用倍数。
④每一个“奥运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平均价只能是一个确数。
⑤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十天的报纸”是时间观念还是报纸的出版天数有歧义。
归纳: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赘余、歧义、不合逻辑。
(二)选派代表,展示规律
(三)屏显标志法辨析病句的口诀:
遇并列,当细心。观语序,查种属。讲词性,审搭配
介词现,有无主。主客体,不颠倒。介词在,讲搭配,介宾短语,介词要防漏。
关联词,别错位,主同主前,主异主后。关联词,要搭配。残缺混搭都不行。“原因”“因为”同时现,重复不用讲。强加因果递进颠倒要注意。
碰上“是”字要明辨,主宾搭配合习惯。
能否是否好不好,看看前后对不对的了;对不了,不一定,有时一个可顶俩
遇上“反问”或“否定”,小心患了颠倒病。
句有数量词,心中应有数。增用倍数减勿用。数量作定语,语序语意当考虑。数词带上约数,要看重不重复。
病句判断很容易,记牢口诀得成绩。师解释,生齐读。
(四)牛刀小试点击高考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标志病点)
(1)每当想起和王老师相处的那段日子,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和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又会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
(2)要想稳住人才,使之不流失,关键在于激励措施是否到位。
(3)经过多方打听,我们终于了解到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你们学校一位女教师丢的。
(4)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5)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用标志法辨析病句的规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活学活用,提高我们辨析病句的准确率和速度。
(八)熟能生巧课时作业四后7题
(九)结束:当然,考试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规范汉语,说好中国话,彰显我们中华语言的文字魅力,这不仅仅是高考对我们的要求,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让我们以身作则,规范使用汉语,传承中华文明!
第二课时
题组一:看介词
①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搭配不当。把“在……中”改为“从……中”或者“在……下”。
②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
句式杂糅。改为“后在……下”或“后经……的救护”。
③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主客体颠倒,应该是宝玉这个人对王夫人,是十分珍贵的。
④在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精品进入中国以后,促使我们加快树立自己的世界艺术品牌。
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少主语。
⑤科学工作者要有广阔的胸怀,就是和自己观点不一样的人也应该坦诚相待。
混淆了“和”既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原句中再加一个“和”。
归纳: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成分残缺。
题组二:看“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否定性词语
①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不合逻辑。“防止”“不再发生”,不合情理,应去掉“不”。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不合逻辑。“忌”或“不可”去其一。
③“国庆”长假中,很多人都利用这个时间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批示。
不合逻辑。“避免”一词含否定之意,不能再用“不”字。
归纳: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否定性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题组三:出现了“的字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①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起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②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搭配不当,误用“的”字,偷换主语,造成“灯火”与“雄伟壮丽”不搭配,应删去“的”字。
③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
语序不当,应将“新出土的”调至“八千年前”。
题组四: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搭配不当。
①那天,张平去找李南,两个人恰恰在新建路相遇了。他说:“你来得正好呢!”
语意不明。第一句说了张、李两人,第二句的“他”不知指代谁。这里不宜用代词,是谁说的,就把谁的名字重说一遍。
②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重复累赘,“为此”和“由于”重复。
③朝夕相处,谁也避免不了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这其实是一种愚蠢的见解。
“这”指“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他们是一种行为,而不是见解。
题组五: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①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残缺。“推广”缺少宾语,“喂猪”后应加“的经验”。
②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宾语残缺。“达到”缺少宾语,“损失”后加“的目的”。
③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搭配不当。“克服……条件”错。
④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改善”缺宾语中心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
题组六: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①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搭配不当,“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
②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搭配不当。深刻的说明”对应“从理论上”,“详细的规定”对应“从政策上”。两者位置应互换。
③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偷换主语,“工厂”不可以“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④卫生部发出紧急通告,要求消费者和食品经营机构要停止销售和食用美国的两种花生酱。
消费者食用,经营机构销售。
教学教案(篇5)
《观潮》教案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奥妙无穷,她可以点悟人的灵性,激发人的活力。同学们想不想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啊?人与自然亲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直接投入其中,身临其境,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方式叫旅游;另一种是通过阅读名人大家的文章间接感受自然美,接受自然的恩惠,如同在高明的导游指点下把江山美景尽收眼底,这种方式叫神游。
不知同学们旅游了哪些地方?(生说)神游过什么名胜?可否去过钱塘江看到钱江涌潮?(生答)没去过的同学别遗憾,老师把这一奇观下载了下来,想不想先睹为快啊?现在就让我们与钱塘江大潮来一次亲密接触,感受一下号称“壮观天下无”钱江涌潮吧!下面请同学们眼观耳听心悟,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放视频)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点拨]同学们,眼见了实际的大潮算是我们去旅游了一次,下面再让我们走进南宋词人周密的《观潮》中去神游这一“天下之伟观也”的钱塘江大潮,感受周密那笔卷惊涛,墨泻江潮的杰作。请同学们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品读课文,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4、师点拨,考查,出示投影上的内容
[教师导学]
1、从“既望”看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殊称谓。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
2、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湿( )
虽: 虽席地不容闲也(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皆: 皆披发文身( ) 皆出酒食( )
3、解释划线的词语。
既而渐近( )倏而黄烟四起( )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附可能会探究的问题)
A、《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B、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探究学习] “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 “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人特别多。
C、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 “观潮”的?
[探究学习]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
作者由远而近写“涨潮之状”。“水战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D.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探究学习]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气势。 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的突出表现,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写。最后一段则是从侧面描写,观潮的人越多,越是说明钱塘江潮气势的壮观,越是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本领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这样,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对正面描写起了衬托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现力。
2、班上答疑,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美
3、有感情的朗读,把通过品读、研读感悟的东西,再通过朗读读出美感来。(教师要适当指导朗读)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针对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提出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
[问题一] 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明确]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
[问题二]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同学争论)
[明确]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赛跑,在大潮中架船张帆,还有更多的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冒险活动,你能从中举例吗?(生争先恐后的说,象长江漂流、飞跃壶口瀑布以及神舟7号飞天等都能表明现在的我们更是具有挑战性。)从中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使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五、拓展延伸
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谈。可以是知识与能力,也可以是获得了某些学习方法,或者是情感得到哪些升华等。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
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语言简练。描写十分生动,既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也用了简洁的白描。
七、布置作业
可找学生布置。老师布置的起参考作用:
1、熟读课文,选择喜欢的背诵。
2、有能力的同学课后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教学教案(篇6)
朱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22课,回想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定向示标
1.导入新课:大自然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它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昨日美丽神奇的五彩不池令我们惊叹,今日的钱塘江大潮更令我们叹为观止。(板书:22观潮)
2.同学们,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自学指导
1.作者用生动的笔墨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下了钱塘江大潮的瞬息变化,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再次登上海塘大堤,去饱览钱塘江大潮的壮美。谁愿意读2-5自然段?
2.说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我们能在这样的感受,说明作者文章写得好。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细品味课文,在感受钱塘江大潮壮丽的同时,用心体会作者描写的独到之处。请大家看下面的自学提示:
A.作者写潮来之前,抓住了什么来写?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谈一谈。
B.潮来之时,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作者抓住了什么来写?怎么写的?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读一读、记一记。
C.潮头过后的景象怎样?哪些语言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D.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上“?”。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导学释疑
1.通过刚才的自学,大家解决了哪些问题?把你印象最深的东西读或讲给大家听。
2.经过刚才的交流,你心中还有什么疑惑想大家帮忙解决?
五、合作探究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录音,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同时想想,如果让你用画面来表现钱塘江大潮,你会画出哪些生动的画面?
2.请同学们置身于观潮的人群中,以记者的身份为钱塘江大潮做现场解说。请你设计一份解说词,也可以为钱塘江大潮设计一份广告语,以吸引更多游客来观赏。 作者邮箱: x1p1108@
[观潮(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