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小学负数的教案6篇

2024-03-21 13:51:05 小学负数教案 负数教案

小学负数的教案 篇1

(约10分钟)

1.结合学生学过的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经验,引导学生明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在东西方向上走的距离。

具体方法如下

(1)以大树为起点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在直线上用0表示起点,0右边的数是正数,左边的数是负数。

(2)把他们行走后的情况和直线上的点(0、正、负数)对应起来。如-1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西1米,1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东1米。相反的,以大树为起点向东2米,在直线上对应的点2,以大树为起点向西2米,在直线上的点是-2。

2.同学们,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1)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3.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 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③ 师及时小结

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小学负数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义教课标(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6题。

教学设计说明: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课标》调整安排在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然后通过分类来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最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来深化对负数意义的认识,促使学生有层次地认识负数。

本节课是节概念课,根据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规律,我们认为本课中应使学生了解概念的来源,理解概念的意义,区分概念的联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适当拓展,提升数学化的程度。因此,我们精心安排了以下四个层次的活动:

1.从生活事例引入了解负数的来源。

一开始即创设说天气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背景,促使学生积极广泛地参与讨论学习,

2.由相反关系展开理解负数的本质。

顺接着课始看温度计渎气温这一问题情景,从三大城市的气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自然引出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区分这一问题,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继而借海拔高度这一生活事例,用正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使学生再一次感知相反的量这一负数概念的本质意义。

3.以比较反思提升丰富概念内涵。

本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这里通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零度刻度线,海平面等分界点,并借助直线上的点来理解接纳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正数部大于0,负数都小于0。同时在习题中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正数,以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4.用多层练习巩固拓展概念外延。

在基本练习之后利用嫦娥卫星即时信息资料来激发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实际中寻找生活中的正数与负数,既与开头的生活引人情景相呼应,又为下节课进一步体验并尝试行生活中应用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作了较好的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会用正,负数记载相反量。知道0既不足正数,也不足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联想、概括,推演中,体会数学的丰富、联系以及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渗透进行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最朴素的哲学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事例引入了解负数的来源

1.同学们,不知不觉就到了金秋时节了(课件呈现美丽的秋景图片),大家觉得我们苏州这两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苏州天气预报、温度计图)这个温度计上显示的是昨天的最高气温,你能看出昨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过程小,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上一般有左右两行刻度以及左右两边刻度名称,左边代表摄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两度)

2.据科学研究,气温在1824℃时,人体感觉最舒服。昨天达到28℃,我们就感觉热了。猜想:从现在往后,温度计上的红色酒精柱会怎样变化呢

(设计意图:气温变化是学生生活中每天都会面对和感觉到的自然话题,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自然,贴切,能够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考虑到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井不是非常熟悉,先单独安排一个看温度计的插曲,为后面新知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由相反关系展开理解负数的意义

(一)教学例l,初步认识负数。

1.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关注大气变化的人,几乎每天都要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有一次我记录了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第一个是东方大都市上海(出示温度计图),你能从温度计上面看出当天上海的最低气温吗

2.第二个城市是江苏的省会南京(出示温度计图),你能从温度计上面看出南京的最低气温吗这个温度比上海的气温怎样

3.第三个城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北京的气温通常要比上海和南京怎样学生提出猜想后,出示温度汁图,让学牛说出北京气温零下4℃。

4.刚才二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摄氏度。而上海超过了0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来记录这两个相反的气温吗

5.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老师选择性板书:+4℃或4℃,-4℃等,并讲解负号,正号以及它们的读写。

6.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当天我还记下了几个城市和地区的最低气温,(分别出示西宁、哈尔滨、香港等城市温度计图)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写出它们的最低气温吗

(2)小小气象记录员。

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设计意图:在引入负数这一环节,顺接着课始看温度计读气温这一问题情景,从祖国三大城市的气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教学流畅,衔接自然。而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而且促使他们借助生活经验联想到在4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

的量的方法)

(二)教学例2,深入理解负数。

1.(显示珠穆朗玛峰图)谁知道它有多高吗(8844米)这个高度是从哪儿到上顶的距离呢

(学生回答后,在添加8844米前面添加海拔,并在图上添加一条海平面的水平虚线)

2.世界上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比海平面高的,比如,我国的第五大盆地吐鲁番盆地,就低于海平面155米(接在珠穆朗玛峰图旁边出示盆地图)。

大家能从刚才表示气温的方法受到启发,也用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呢(板书:+8844米-155米)

3.模仿练习。

课本第6页练习一第1,2题。

4.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看到,在表示气温时,以0℃为界,高于0℃时用正数表示,低于0℃时用负数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时,以海平面为界,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设计意图:用正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是学生对相反的量的再一次感知。由于前面有对气温认识的基础,所以本环节力求利用前面学习中获得的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经验和范式,在突出以海平面为界这一基准后,就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在先前经验的作用下,容易想到高于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的计数规则。在深层次上把握了负数产生的背景和计数的要领与方法)

三、以比较反思提升深化概念的内涵

1.我们用这些数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课件同时呈现:温度计和海拔高度图,其中0℃和海平面用红色线标出)

2.观察这些数(课件出示),你能把它们分类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小结:像+4,40、+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7,-11,-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3.讨论:0属于正数或负数呢(指导学生借助网络在设置的讨论区内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辨析: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教师借助课件观察画有箭头的轩线(即数轴),认识到:0是下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4.练习-完成第3页练练第l题(在原题中增加0)。

提问:

(1)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5.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学生自由浏览网上资源)

(设计意图:本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这里将温度计、海拔高度图同时出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零度刻度线、海平面是分界点。让学生很好地借助直观情景来理解接纳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同时在习题中注意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以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用多层练习巩固拓展负数的的外延

1.基本练习。

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并进行交流: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2.对比练习。

选择合适的结果填在括号内:

20xx年,我国发射成功的嫦娥卫星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卫星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保证了卫星能够正常开展探测工作。

①21℃②100℃③-100℃

3.应用练习。

(1)生活中的负数信息发布会。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随后课件配合出示有关图片。

(2)小结: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票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4.拓展延伸。

调查自己家一个月的收入、支出情况,并作好记录,记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与家人说一说,用数学日记记下自己的感受及开支建议。

(设计意图:这里的练习安排富有层次和变化:第一题注意充分挖掘习题功能,在展示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巧妙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体会正数和负数是无限的;同时巧妙地引出数轴,为学生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作了很好的渗透:第二题利用嫦娥卫星即时信息资料,既是知识的应用,又是思想的熏陶。第三题,进一步让学生回到生活实际中寻找生活中的正数与负数,井采用网络信息发布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既是与开头的生活引入情景相呼应,又为下节课进一步体验并尝试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作了较好的准备)

小学负数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借助温度计,经历认识正、负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的过程。

会写负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负数充满好奇心,感受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识负数

玩游戏:

师生互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输赢结果。

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生汇报:我赢

师:输和赢它们的意思正好相反,老师这样记录能表示出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吗?

生:不能

师:怎样记录才能让人一眼就分清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下面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3、展示学生记录材料

生1: 笑脸2 哭脸2

生2: 箭头向上2 箭头向下2

生3: 赢2 输2

生4: +2 -2

4、师生共同交流比较,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人们为了记录方便,在数学中就规定了这种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板书:十、一)

负数。

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2怎么读?

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2怎么读?

师板书:负数 正数

-2 +2

+-0

讨论:(正数去掉“+”,我们熟悉吗?负数去掉“-”行不行?

(2)0呢 设置悬念

7、揭示课题:生活中的负数

二、探究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进一步认识负数

北京-上海海口12℃~20℃

这几个温度哪些是负数温度?谁能用负数的读法读一读?

你了解温度计的什么知识?

生1:每格代表1℃

生2: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生3:…

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谁为分界的呢?(

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度定为0℃。

4、小组讨论:

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表示。那0呢?它算什么?是正数?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讲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巧用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1)-5℃在哪儿?怎样才能准确找到-5℃在温度计上的位置?是从哪儿开始数,往哪个方向数?

(2)出示5℃图,这是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

(3)-5℃和5℃有什么不同?

(4)-5℃和-15℃哪个温度更冷?

三、生活中的应用。 层;到地下层。

3、解释生活中的负数所表示的含义。

出示存折

4、下面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数轴)

(1) 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那么向西行3米,表示为

( 行( )米

( 行( )米

四、总结

教学后记:

教学中,借助温度计这个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对气温数据的理解,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学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小学负数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正负数的意义,了解正负数的符号和读法,并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借助提供的教学情境,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认识正负数的作用。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收获与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的问题。

3、知道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

课前游戏:相反动作游戏

举起左手举起右手举起双手坐下向左转向右转起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

1、正负数的意义

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可以干什么?这几天我们杭州有点冷,如果往北方走,气温将会(越来越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最北面几个城市的气温。

城市

最低气温(C)

最高气温(C)

哈尔滨

-2

5

齐齐哈尔

-5

4

大庆

-3

3

⑴观察此表,谁能说说哈尔滨的气温状况是怎样的?齐齐哈尔呢?

(应对:如果用负数读法,引到零上零下。)

⑵引导负数意义

方案一:我们再来看最低气温这列中的数,你认识这叫什么数吗?那相对应的这些数又叫做什么数?是啊,正数有时我们有表示成+5、+4、+3.

方案二:既然-2读负二,拿这个(-5)呢?前面的负号叫做?这列数又称为什么?

⑶引导正数意义:相对应的这列又叫做什么数呢?符号,读法。集体读第三行。

⑷如果要把大庆的最低温度-3表示在这温度记上,该标在哪里?(应对一:同学们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如果杨老师在这里表上0呢,可以标在这里吗?这里呢?。应对二:为什么把-3标在这里,他的上一个该标几?直至得出0)。最高温度3呢?你是怎么想的?我们把齐齐哈尔的两个温度也表示上去,该标在哪里?如果我们再往上表示,则温度?(越高),往下呢?(同时用箭头表示)0在这里是什么?(0是分界点)

⑸揭示课题。

⑹刚才我们通过温度了解了正负数,生活中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负数?说说个别的意义。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存折、电梯、班级扣分表)引出相反意义

⑺刚才同学们都表现的相当棒,相信下面几题也难不倒你们。我们采用男女生比赛的形式,可是要计分的哦,计分规则是:答对一方记1分,则对方记?分,(-1),都答不出来记0分,要举手回答。我还要请人帮我计分,谁愿意?现在开始,请听题:

①从学校出发向东走100米用+100米表示,则用-150米表示从学校出发()?学校这个地方用什么表示?

②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43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43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米。海平面的高度是多少米?

③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是()。

小知识:请一生读一读。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负数比中国迟了数百年。

我们的老祖宗多厉害,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

二、探索活动,体会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请看这张计分表,谁愿意把这个计分情况简略的给大家说一说。

2、说的很好,请大家想一想男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思考过程?

(引导:突出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

谁能说一说另一个的最后得分是多少?得分是怎么来的?

3、语言用的很准确,请同桌说一说.

4、刚才的比赛哪一方赢了?如果要想赢得对方至少还要赢几次?

5、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6、总结: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了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会用到这个方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正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体会。

模仿练习:请看大屏幕:

5袋纯味精净含量质检结果

第1袋

第2袋

第3袋

第4袋

第5袋

比净含量多多少/克

-2

+2

-5

+3

0

1、从味精的包装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净含量:100克)这种味精的净含量是否标准呢?质检人员抽查了其中五袋,我们来看看检查结果;

2、表格中出现了正负数,-2表示什么意思呢?+2呢?0呢?(引导学生规范的说,强调0这袋)比标准质量轻的在这里都用什么表示?重的呢?

你对生活中的知识了解真多!

3、我们知道了正负数表示什么意思,以此为基础,你能求出第一袋味精与第二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吗?

你是怎么想的?(此题中的各想法关键突出相互抵消,其余方法以顺其自然为主)

有没有和他不同的想法?

4、很好,这里他运用到了相互抵消。那第三袋与第四袋呢?

5、说的非常好,刚才我们分别求出了第1袋和第2袋、第3袋和第4袋味精的总质量。那你能求出5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吗?(同时多媒体出示问题)

关键是引导学生用抵销的多种方法述说想法。

大家的方法可真不少啊!

6、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正负数作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在许多时候是可以相互抵消的,但在有时也可以求得两个量之间的间隔。

变式练习:太空游戏时间表

1、观看神舟七号升空片段视频。你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

2、认真观察这个时间表,从中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任意调整准备的三个问题)

⑴-3表示什么意思?太空人什么时候穿上太空衣?

⑵说一说太空人的活动安排?

⑶两餐之间相隔多长时间?

⑷可以把进餐的时间设为0时吗?全体集合该用即时表示?发射火箭呢?第二次进餐呢?

⑸现在我们再来看两次进餐的间隔时间,怎样?

机动:综合练习: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1、六年级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规则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得-10分.在第一轮竞赛中,六(1)班答对8题,得()分;答错3题,得()分;最后得分是()分.

2、某村共有5块水稻实验田,每块实验田今年的收成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下(增产为正,减产为负):

45千克,40千克,30千克,16千克,5千克

今年水稻试验田的总产量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何?

3、再次利用引入图:大庆的温度是-3~3℃。齐齐哈尔的温差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整体回忆正负数学习所得。

总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可以相互抵消.

2、正负数还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且可以求得两个量之间的间隔。(板书:求出间隔)

师:我们有这么多的收获。在具体的题中你可以灵活运用它们吗?

五、布置作业,再次引导对正负数的理解和应用。

我们不光要在题中能灵活运用,对正负数感兴趣的同学,你可以根据我们的在校作息时间表,制一张类似太空游戏时间表的数轴,也可以在学了这节课后,多留意生活中的正负数,并想想他们表示的意义。因为只有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才能掌握的更牢固,理解的更深刻!

小学负数的教案 篇5

内容分析:

本课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关于温度和海拔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学习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意义相反的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类、归纳、概括,从数的理性高度更进一步地认识了负数,最后教材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把对负数的认识和理解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丰富了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

1、从温度中相反量的表示方法了解正、负数。

(1)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平时看电视吗?请看屏幕(播放新闻联播片头)

-88.3+103012.4

提问:

①0为什么不写?

②观察这些数和黑板上的正负数相比较,有什么发现

【说明: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和外延有完整的认识,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目的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0除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拓展练习,活化理解。

1、猜温度。

(1)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2)月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183)℃

【说明:让学生根据提示(冷了或热了)猜南极和月球表面的最低温度。这样安排充分挖掘习题功能,把静态的读、写转化成动态的生成,在答案步步逼近的过程中发展了数感,同时为以后学习负数的大小比较做了很好的渗透】

2、描述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意义。

(1)电梯中的负数。(2)存折中的负数。

(3)人口信息

A、根据20xx年10月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

俄罗斯平均每天增加的人数大约-2000人。

B、根据新华网最新统计的资料显示:

中国平均每天增加的人数大约40000人。

关于(3):在理解了这两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之后,提出问题你认为俄罗斯和中国这两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情况,哪个更好一些?进行适当的辨证思想和责任教育。

【说明:利用数学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是发展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途径,上述练习不仅丰富了对负数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和眼光】

四、小结揭题,质疑延伸。

这节课要结束了,回头反思一下,感觉有收获吗?关于负数,你还想

了解些什么呢?

【说明:成功的教学在课尾时不应是问题的结束,而应是新问题的开始,学生在基本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了更强烈的求知欲!】

五、数学文化熏陶。

放短片:你知道吗?介绍负数的来源

谈感想,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反思】:

真实、扎实、有效是评判一节好课的标准。对照重难点,我认为本节课做到以下几点:

1、真实找准基础。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迅速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负数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必要和需求,主动学习从这里开始了。

2、扎实整合教材。

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和认识层面,努力挖掘出更多的具有共性背景的素材,并引导观察、讨论、比较、发现,使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形成了超越温度和海拔层面更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3、有效丰富理解。

练习素材的开阔性、生活性、典型性、趣味性使学生的认识更丰厚,理解更深刻,参与更主动。

【顾老师点评】:

陶老师的这个案例在设计和教学时主要体现出了以下两个特色:

1、挖掘了课程资源。

老师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把教材的例1和例2只当作一种直观形象的背景,在清晰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描述之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并及时引导补充和拓展,在众多的具有共性的材料列举之后,最后学生发现总结:生活中还有很多意义相反的数量,而且他们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至此,学生对于正、负数的认识形成了超越了温度和海拔层面的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2、活化了教学内容。

教材编排的习题,主要想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训练学生读、写负数的能力。教师在使用练习时,充分挖掘出普通习题的教学价值,十分巧妙地将静态的文本活化为课堂上极具吸引力的数学活动资源。对于南极和月球表面的温度采取让学生根据提示猜数的活动,集游戏性、知识性和参与性为一体,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同时为以后学习负数的大小比较作了很好的渗透,达到了知识、情感、意境的完美结合。

小学负数的教案 篇6

课前交流:师:请看屏幕。三幅图片,知道是哪里吗?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它是美国的文化中心。那和中国发生了息息相关的事情。想不想看?一起欣赏下。用五十多个中国人宣传中国的小影片。课件播放。优酷上的一个文件:中国   生:我认识姚明。生:我认识邓亚萍。生:我认识郎萍。还有郭晶晶  师:不错。给我留下印象的是普通的面孔。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对我们班来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可缺少的。

正式上课:一、经历负数形成过程

师:请看屏幕。这是形象片的体育明星们,一共五位。  师:现在0位。为什么现在是零位?   生:现在没人了  师:我们尺子上有零吗?表示什么?

生:表示刻度。师:就是开始的意思。 师:郎萍身高一点八四米,丁俊辉是174,如果把郭晶晶身高是164看作零,现在郎平身高是多少?丁俊辉是多少?

生:郎平是20

现在取三个点。三人的身高在直线上怎么表示。最下面是郭晶晶,中间是丁,最上面是郎平,是二十。

师:现在又变化了。现在把丁俊辉看作标准,记作零。老师这样记。  生:郭前面还要加减号。师:老师的问题在郭晶晶上面。你想到什么解决问题

师:假如郭是十,那么郎平和郭晶晶一样高了。师:现在有了一组相反的数据。

那怎么表示这两个十。学生思考、在作业纸上书写。师:谁来。生:学生上台展示。生:因为郎平是十,我写的是十,而郭比丁少十,我用减表示。

师:少了就想到了减号。生:……  师:把这两个相反意思的数表示出来了。数学家的方法是。多十用向上的箭头。少十用向下的箭头。

这里的减十叫负十,前面的符号叫负号。高十在前面添加一个加号,叫正号。大家来读下吧。

生:正十,负十。

师:现在好好看看这条直线。现在零表示丁俊辉,十表示郎平,郭晶晶的那个点呢?在哪里?能画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在作业纸上表示。

师:一起来看看。学生的作业纸。

展示:丁是零,郎是十,郭是20。

师:郭比丁矮,要在哪里找这个数。

生:零的下面。

课件显示:在零下面的作业纸。

师:是随意找吗?怎么找出负十。

师:再来看大屏幕。现在是把谁的身高看作0?

生:右边的表格中看出来的。郎平是零。

师:把郎的身高看作零。其他的几位身高怎么记?

学生练习。写在作业纸。

师:哪位愿意汇报。

生:我说姚明。姚明比郎平高40厘米。姚明的身高记作四十。

师:有这样写的:40,行不行?

生:行。

生:我说邓亚萍,……   师:在这条直线上你能找到哪些?还有哪三人的身高没说。生:我说郭晶晶,郎平是零,郭比郎……,在负十后面画负二十。

师:负三十四呢?生:我说邓亚平。郭是负二十,邓比她少三十四厘米,应该在零下面画一个负十,在负十下面画负二十,在负二十下面画负三十四

师:负三十四到底在哪里   生:在负二十下面。师:在哪里。在零下面画多少小格。生:画三十四格。师:越往下越?生:矮   师:姚明的身高在哪

生:姚明的在零上面。因为姚比郎高,所以应该在零上面。

师:多少小格。师:在二十上面再高多少小格

师:我们在表示丁的身高,一会儿是十,一会儿是负十,怎么回事啊?

生:因为他们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一个标准是郭,一个标准是郎平。

师:看来这些数都是和谁比出来的?   生:标准。

二、厘清正负数之关系

师:说说是正数还是负数,再读一读。

+26、-5、8,负三分之二、-160。5

学生先说再读。

师:正数有多少?负数有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0呢?是正数呢?还是负数呢?很伤脑筋的。

生:我觉得0是正数。因为零前面没有负数。

生:我觉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我们一般只说零,不说正零,负零。

师:我觉得第一个孩子说得好。

生:他说得是既不多也不少。

师:比零少的是负数,比零多的就是正数。零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学生读。

三、拓宽负数表示范围

师:我们刚才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思考方法很有用处。

师:要确定通用的标准点。三百年前的瑞典的科学家,找到了冰点和沸点这两个标准。中间分成了一百等分。为了纪念他,这个温度就叫作摄氏度,介绍。

课件出示:五个城市的温度。

师:哪个地方结冰了。

生回答。

师:如果老师有一条直线,要把这条刻度标上去,根据零和正数和负数的关系,应该先定谁。

生:先定南京,是零度。

师:负五摄氏度和负二十,谁接近零。

生:负五。

师:这么多刻度都在上面,哪个刻度离零最远?

生:应该是十八,

师:相差多少小格

生:十八小格。

生:我觉得应该是负二十

师:负二十在零的哪里?

生:下面。

师:某小组五位同学体重如下表:

姓名 小马 小陆 小军 小洁 小花

体重 28 36 29 31 27

他们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师:我们以往的方法是什么?用今天的思考方法行吗?

生:我决定把小军体重定为零。

师:把29看作零。

生:小马是零下面一格。

师:用数表示。

生:小马是负一

师:小陆是?

生:是正六。

师:小军是多少?

生:是零。

师:小洁是?

生:正二。小花是负二。

师:然后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得到五,再除以五,得到一,原来是二十九,再加一,得到三十。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最新教师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000字 下一篇:社区活动总结汇总14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