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系列(5篇)#】平常学习工作中,都需要进行报告,优秀的报告可以让我们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报告的标准格式要求是什么?接下来是编辑为您精选的“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内容,热烈欢迎您的到来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莫大的收获!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篇1)
南京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意见
南京市发改委
2007年3月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度,尽快形成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充分发挥集聚区在全市现代服务业中的集聚和带动作用,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明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形态,强化集聚区载体功能定位。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基础,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集聚而成的服务企业集群。具有产业集中、发展集约、资源共享、科技含量高、运行成本低、环境污染少的特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服务业发展的新形态,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根据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实际,近阶段主要抓好以下八种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中央商务区(CBD或微型CBD):主要以金融、保险、证券、商贸、商务等企业为主体,以高档酒店、商务楼为载体,重点布局在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集中、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域。
软件园:主要以软件研发、生产、出口企业为主体,以众多软件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集聚的区域为载体,重点布局在科研力量集中、软件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基础的地区。
创意产业园:主要以从事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的企业为主体,以市内保护性开发的古旧建筑群或存量土地为载体,重点布局在主城区工业企业的存量土地和现有厂房以及部分历史性建筑区域内。
现代物流园:主要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空港、江海港、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平台为载体,重点布局在港口、空港、开发区以及铁路、公路枢纽性站场附近。
科技创业园:主要以科技研发设计类企业为主体,以为科技型企业创业、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各类专业技术服务,集技术检测、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成果转化平台于一体的集中区域为载体,重点布局在主城区工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存量土地以及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
商贸暨产品交易市场集聚区:主要以产品批发和零售、餐饮等商业企业为主体,以城区商业集中区、产品分拨中心和产品分销地为载体,重点布局在城郊结合部的交通枢纽附近和居民消费集中区。
文化服务业集聚区:主要以从事新闻、出版、广电、文艺、网络传媒业的企业为主体,以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街区为载体,重点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和居民文化消费区。
旅游休闲集聚区:主要以从事旅游开发、休闲娱乐业的企业为主体,以旅游风景区为载体,重点布局在集旅游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
二、明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标准,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快速发展。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抓手,鼓励企业、产业、人才、资金、信息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引导和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符合以下条件的,经认定,可评为南京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在国家批准的经济开发区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有明晰的产业布局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有相对明确的四至范围。
2、在现有经济开发区内,或者通过主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高校科研院所存量土地和资产以及古旧建筑群保护性开发,产业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入区企业30家以上,吸纳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较为合理规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较为完善,有一定公共服务能力的区域。
3、按照整合市场、信息化改造、功能完善等要求,提升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有条件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区域。
4、已经国家和省批准的软件、物流等其他园区。
三、明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实现服务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市发改委是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牵头部门,负责规划指导、协调管理、统计考核、资格认定等工作。各区县政府、省级以上开发区负责本区域内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工作。
强化规划引导。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所在区县政府、省级以上开发区管委会要抓紧编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进一步细化与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规划在产业与空间的对接工作,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和集约利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加强政策扶持。市服务业专项资金优先扶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和集聚区内企业成长。各相关部门、区县政府和省级以上开发区要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集聚区的扶持力度。凡是入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符合其主体功能定位的企业可享受一般工业企业在省级以上开发区享受的水、电、气价格,其在集聚区内的项目可优先纳入土地利用计划,优先办理农用地转(征)用报批手续。
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集聚区内的统一管理。同时,加大对区内企业的服务,实行“一站式”全程服务,并加快集聚区内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平台的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力度。各区县、省级以上开发区和相关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是要引导一批国内外知名、拥有先进技术的优势企业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同时,注重引进一批服务业领军人物,并积极开展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培训,不断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能级和水平。
加大考核力度。市发改委要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纳入服务业目标的考核范围,定期组织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评估,对入区企业情况、投入、产出、税收、就业以及地方经济的贡献度等指标进行评审,对发展不好的集聚区实行淘汰。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强大合力。市发改委要牵头组织各有关单位,定期沟通和协调解决集聚区建设中的难题,共同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篇2)
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项目带动、改革开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近期政府又提出了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了解现代服务业现状,近期,我们会同发改统计局、商务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与特征
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从而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代服务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专业化。现代服务业具有集群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服务企业的行业集群和空间集群,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信息资源共享,来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市场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考虑本地市场需求量和需求强度,可供经营的行业范围等,人口规模和密度是影
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信息化。信息产业发展本身就代表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信息化既可以创造对现代服务业的巨大市场需求,又可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水平。
四是对契约信用的高度依赖。提供服务方和消费服务方之间主要以契约协议的形式来确定双方权责关系,从而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契约信用关系是服务市场的基石。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始终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支持资金投入,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在地区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2013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6.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1%;对GDP贡献率为68.1%,高于第二产业36.2个百分点;实现税收37.7亿元,占全年税收总额的62.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8.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2013年更是达到70%左右的高水平,服务业正逐步成为的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
(二)现代服务业门类齐全,吸收了大量就业。在所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的共14个门类43个大类中,我的服务业除铁路、水上、航空、管道运输业和国际组织之外,门类齐全,项目分布广,发展比较全面。从单位数量上看,2013年,服务业法人单位3986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为76.6%;从事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24330户,占全部个体经营户比重为97.1%;2013年,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16.35万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吸收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活跃了经济。
(三)房地产业繁荣发展,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财政收入主体的地税收入中,2013年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到地税收入的79.6%,传统服务业只占到3.4%;房地产业缴纳额达23.7亿元,占服务业地税收入的76.1%,占全部地税收入的63.2%。税收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发展地方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府更好履行政府经济治理职能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举措的坚实基石。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对地方财政的支撑作用举足轻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很好的推动了战略举措的实施。
(四)现代金融业发展势头好,增速较快。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性行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质量,伴随着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的出现,传统金融服务业开始向现代化转变。2013年金融业产值实现41亿元,同比增长56.6%,较2012年增速高出30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业金融为主体,保险、证券、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局面。
(五)高技术服务业有所发展,潜力巨大。高技术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形态,是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2013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实现产值3.08亿元,同比增长8.2%,较2012年同比增速减少10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13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为1.1%,较去年增长5.2%;2012年专业技术服务增加值达到13.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为21.2亿元,比较优势明显。
三、现代服务业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服务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与整个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既有总量不足、比重过低的问题,也有内部结构落后、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以及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传统行业比重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近年来,虽然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结构不甚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及就业人员占较大比重的仍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等传统服务业,虽然具有传统优势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发展势头不错,但是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行业领域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却发展较慢。与此同时,整体产业链较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配套条件较差,现代产业体系仍然处于起步期,产业发展层次仍然较低。
(二)企业竞争能力偏弱,行业水平有待提高。行业内部聚集度不高,缺乏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如具有发展优势的商贸业,还只有大商新玛特、世纪联华、华润万家等几家知名商业集团的分支。特色商业区目前尚处于起步阶
段,街区经济有待发展,而且在业态和产业辐射能力、特色氛围、整体规划设计方面仍待提升。为国际和国内市场服务、体现现代化城市功能、具有外向辐射功能的行业,如会展旅游、现代物流业等基本还是空白,新兴的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行业发展不够充分,行业水平有待提高。
(四)产业支持政策不够,影响服务业项目落地。近年来,由于一直重点发展东部区域,同时得到国家、省的产业支持,东区在土地、税收、产业政策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大量的金融、研发,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已逐渐产生集群作用。相比而言,西区在土地审批、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等方面处处受限,有些项目签约几年都不能开工,使得企业逐渐失去信心,影响产业的吸引力。虽然在近年提出发展西部片区,也提供了一些土地、税收上的支持,但力度不够,作用有限。
四、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点
1、突出生态优势。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加快整合研发创意、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特色商业、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休闲娱乐等融为一体的大文化产业,打造现代文化创意游品牌,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
2.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契机,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步伐,逐步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促进住宅
消费合理增长。加快建设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立透明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3.发挥科研院所集中优势。推动高技术服务业整合提升。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围绕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结合纺织服装、家居等优势领域,依托辖区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和力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成为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中心。
4.发挥医疗资源、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业。整合利用和有效使用辖区及周边优质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股,积极推进道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居住、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服务设施,加快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覆盖全域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措施
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加强现代服务业组织领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在发挥市场资源调配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发挥政府引导、带动、服务职能,通过为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激发市场创新,带动现代服务业多元化发展。建议建立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规划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形成工作合力,并加强责任制考核,各地服务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地方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实施考核,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多重发展模式
一、全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模式
1 生产业模式
20世纪后期经济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变化就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代之而起的是更为广泛的信息一知识一技术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不同产业、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或者某一职能可以由一家企业提供,并以服务业为中心将分工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出现“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型。制造业企业为了整合资源、发挥专长、提高效率,越来越多地出现“服务外包”行为,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在产前、产中或产后所进行的一些生产、经营甚至管理服务活动,均转而由其他企业完成。这样,一种为制造业生产而服务的产业就应运而生了,即生产业。生产业是为生产而进行的服务业,或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业。生产业依托制造业、服务制造业并实现良性互动。
世界上制造业发达的国家都凭借自身的制造业实力,采用生产业模式,以此加速本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例如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服务体系。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成功,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提供各种配套的专业化生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硅谷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风险投资公司和商业银行、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猎头公司以及行业协会等服务性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为硅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模式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反映了CBD(中央商务区)分散化的国际趋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在顺应国际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商务楼字为载体、将相关的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新颖、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CBD(中央商务区)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个微型CBD,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巾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都经历了单个CBD到微型CBD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CBD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CBD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分阶段逐步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CBD;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CBD,很好地适应了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且多元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我国的上海首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不断进行充实发展。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虹桥开发区建设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起,逐步形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1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千家外企办事处入驻,其中咨询、审计、律师、企业策划、广告等行业发展尤其快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雏形初步显现。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服务业加速发展,其中,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黄浦、卢湾、静安,浦东、长宁、徐汇等区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集聚,涌现出虹桥、陆家嘴、南京西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到2010年,上海将建成20个内部规划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
3 外资拉动模式
随着国际服务业全球转移步伐的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已在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服务等多个领域有所拓展。因此,如果能抢抓机遇,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注重从功能稀缺性、规模性、集聚性等优势,引进高质量的跨国服务机构及随之而来的网络、人才、管理、制度等外资服务业,以此来创设关联产业效应,构建合理产业体系,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幅度,可以使现代服务业得以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直接投资愈来愈呈现出转向服务业的趋势。因此,外资拉动现代服务业的效应必将愈发明显。
以上三种模式是全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模式。事实上,各个国家更多的是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加以运用,从而在实践中,呈现出多重模式并用的状态。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多重模式选择案例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1 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1)现代服务业总量有所扩大,发展速度较快
近年来,吉林省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整体水平升级。2004年,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233.6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55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7%,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7%。到2007年吉林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025.4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960.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2%,占服务业的比重为47.4%。三年间现代服务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了2.7个百分点。2007年,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加了409.7亿元,三年平均增长20.4%,增速比GDP快1.2个百分点,比服务业快2.4个百分点。
(2)比重偏小,结构不优
日前,在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60%,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个别接近80%。世界经济实际上已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已经步入了“服务经济”时代。而吉林省现代服务业总量仍然偏低,比重偏小,发展落后于整体经济。2007年,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占GDP比重仪为18.2%。而且,吉林省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够优化,行业间发展也不平衡,传统型、消费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高知识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3)部分行业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
一是部分行业存在过度垄断的现象,国有投资占绝对主导地位。目前有不少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邮电、交通运输、广播电视等,仍处于政策性或行业垄断经营的状态,限制其他经营者进入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缺少引领行业发展的支柱企业
和人型企业集团。全省物流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经营收入亿元以上的仅5户,国内“百强物流企业”至今没有一户入围,具有国际竞争力、实行集约化经营的跨国物流集团更是一户没有。绝大多数信息服务企业年收入不足500万元,从业人员不足100人。
2 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多重发展模式选择的思路
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缓慢,现状和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吉林省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资源环境鲜明的特点,这为我省采用多重模式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依托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生产业
生产业作为新型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吉林省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一是制造业产业基础好,发展快。到2006年年底,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已达388家,从业人员12万人,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0亿元,累计实现利润5.9亿元。二是涵盖多种行业门类。吉林省装备制造业目前已经包括30多种主要装备制造产品,其中有交通运输设备、农业机械、煤矿采掘设备、数控机床、电子通讯设备、仪器仪表、环保设备等领域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项目,尤其是铁路运输设备和农业机械设备是吉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两个核心。三是产品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消化吸收进而自主创新,生产能力和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四是特色更加鲜明,发展趋向集中。随着调整和改造,装备制造业在长春、四平、吉林三市形成了一定的集中度。长春具有轨道设备和电工设备优势,四平具有通用设备优势,吉林具有石化设备和起重设备优势。吉林省先进的制造业为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依托区域特色,建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吉林省的省会长春市已经具备了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可行性。当前东北地区巨大的服务业供需缺口为本地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与需求基础。长春是东北亚和东北地区的地理中心,是长吉图开放带动合作区的内陆端口,又是东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更为重要的是,长春市作为东北地区著名的科教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高端人力资源和卓越的人才培养能力,这进一步强化了长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现实可行性。吉林省应借鉴上海建立新型服务业集聚区的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和品位。加强长春市集聚功能效应,更好地体现微型CBD作用。在空间形态布局上,由长春市作为中心地区逐步向周边重点地区分散化、多极化发展。在产业功能布局上,各集聚区要各具特色,逐步呈现功能错位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篇4)
关键词:现代商务服务业;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近年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中国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化改革,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逐渐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支柱作用。尽管我国的商务服务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但不可否认它在促进产业链升级、吸引投资、促进服务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我国在“十一五”和“十二五”阶段都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国家还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但是面对我国商务服务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促进其发展,以拉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一、我国现代商务服务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可知,我国的现代商务服务业长期以来发展势头良好,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经济效益都在不断稳步增长,同时各项相关的经济指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与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现代商务服务业呈现出更好的发展势头。我国现代商务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因而可以预测到未来我国商务服务业还会得到更好地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各种条件的制约我国现代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我国现代商务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尚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商务服务业行的准入标准还不够明确,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因此行业内存在一些品质、规模都较差的服务提供商,由于缺乏自律性可能产生非法的运作方式,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2.不重视品牌建设
我国的商务服务业对品牌建设不够重视,不能够形成品牌效应,从而严重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我国无论是从咨询服务方面,还是会计、审计、税务服务方面都缺少规模较大的相关企业。同时,尽管我国每年举行几千场的会展,但是由于规模较小且不重视质量,导致无法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
3.缺乏内部管理机制
我国的商务服务业缺乏健全的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并且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从而使得本行业的企业存在大量的失信行为,从而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比如广告业,广告是企业进行宣传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也使得垃圾广告泛滥成灾。各种广告的电子邮件影响人们正常的邮件收发,也损失了大量的治理费用。另外,网络广告的插入,给用户上网带来很大的烦恼,因此必须完善立法、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共同解决此类问题。
4.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较弱
虽然我国的内资企业数量众多,但是与外资企业相比,企业的人员管理和服务水平都相对落后,企业受益也相对较少。外资企业凭借自身的优势,加上本土策略的执行,已经占据我国的大部分高端市场。相比而言,我国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缺乏创新能力等都导致竞争力较弱的缺陷。
三、我国现代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策略
1.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与其他行业相比,商务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加需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必须不断完善立法,建立健全市场运行机制,通过法律手段规范行业内各企业的行为,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有序、公平的健康好环境。我国应当不断对商务服务业进行细分,并不断完善各细分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为保障企业的公平竞争,内外资企业应一视同仁,根据同样的法律法规进入市场,以扩大我国商务服务业的主体范围。
2.重视品牌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品牌价值在商务服务行业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重视品牌建设能是企业获得更大的业务量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品牌价值能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让企业更易于发展规模、占据高端市场,因此建立服务品牌是商务服务业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得发展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的商务服务业缺少影响力大的品牌,为了能进一步促进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建设品牌体系,并建立健全品牌保护体系,鼓励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信誉建立有影响力的品牌,从而提高我国商务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3.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网络技术的运用扩大了服务范围,使得服务的可交易性增强,这是先进技术对我国商务服务业的重要影响。也只有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才能进一步促进商务服务业与时俱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专业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我国商务服务行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大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同时鼓励行业创新,提高我国商务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商务服务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总结
近年来我国商务服务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现代商务服务业在法律法规、品牌建设、内部管理机制、企业竞争力、人才储备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我们必须采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重视品牌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引进先进技术、鼓励创新等各种措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鲁南,关峻,邢李志等。国内外科技服务业行业统计分类对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9):48-53.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篇5)
自10月份起,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市服务业办公室、市交通局着手研究车辆外挂整治工作,期间就我市的货运量、运力、货源分布及税票开具、抵扣等情况做了大量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市服务业大会,重点对车辆外挂治理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并出台了优惠政策。截止目前,全市新增和吸引外挂车辆回流近380余辆。随着调研的逐步深入,我们越来越强烈
地意识到必须从“大物流、大流通”的角度,搞好现代物流业的规划,引导我市运输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必须有效整合市内的运力和货源,强化监管和服务,形成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现就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必要性、优势、存在问题及保障措施,提出初步的探讨意见,供参阅。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必要而重要
首先,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现代物流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整合传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理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也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次,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增值功能的新兴服务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再次,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现阶段保持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经过近几年来年的发展,临清经济实现了较大跨越,在“工业立市、商贸兴市、科教强市、农业支撑、城市带动”方针的指导下,已经步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在加速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就成为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我市位于山东、河北两省交界处,西依晋冀能源基地,东接沿海开放前沿,北连京津都市圈,南望中原腹地,是山东西进、晋冀东出的重要门户。在今年聊城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宋远方书记提出聊城要立足区位优势,成为山东产品和服务业西进占领中西部市场、中西部能源向东进入山东的桥头堡,这种优势在我们临清有较为集中的体现,加之邢临高高速、德商高速、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315省道拓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我市的区位优势必将进一步凸显。同时,我市可借力中原经济区大物流业发展格局,实现自我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中部地区崛起要“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而“大市场、大流通”不仅要依托具有优势地位的粮食、煤炭、钢铁等重要原材料和商品,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品种、全方位、开放统一的市场和流通体系。只要我市融入这个流通体系,就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二)产业优势。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市以“”工程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造纸及纸制品、铜加工、棉纺织、轴承、汽车及工程机械、特钢及钢铁加工、农机制造、食品及医药等八大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88家。中冶银河、三和纺织、奥博特、德能生物、彩虹电力等多家骨干企业年货物的吞吐量达800多万吨,运力需求呈逐年递增趋势。商贸流通业不断繁荣。按照“大商贸、大流通”格局要求,狠抓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了烟店轴承市场等一批在周边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批发市场。烟店商贸物流园区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重点服务业园区。烟店轴承市场经营业户3200多家,年贸易额在40亿元以上。同时,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等现代流通业态,上海华联、济南银座、聊城百大等企业纷纷在临清开设分店。市场的大发展带动了商品的大流通,对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三、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总体看来,我市物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具体表现在:
(一)骨干企业迅速发展。近年来,千千佳物流公司、通达物流等企业,通过加大投入、膨胀规模,实现了较快发展,经成为我市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如千千佳物流公司现拥有各类营运货车160部,从业人员640余人,吨位2300吨,大型停车场面积达多平方米,多功能仓储面积1079平方米,配备了货物分拣、车辆快修等设备。临清通达物流公司,着力改造提升装备水平,现有120余部大型货物运输车辆,全部装备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公司多项业务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初步具备了集约化物流经营的专业水准。
(二)货运量不断加大。完成货运量384万吨,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5%和16%。
(三)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我市物流业务辐射西北至陕、晋、冀、内蒙四省区,东至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市,专线运输能够覆盖上海、广东、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发达省市和西南中心城市。
但同时,我市物流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物流体系和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滞后。全市物流产业发展缺少统一有效的科学规划,物流企业发展多存在自发性,难以承担大型物流运输业务,也不能实现运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既没有建立健全起完善的物流体系,也缺乏物流园区这一发展平台。
二是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由于车辆“外挂”现象严重,我市大型货运
车辆极少。目前,我市营业性载货汽车为7536辆,而小型三轮汽车和轮式拖拉机达到6318辆,占总量的%,总体运力也不大,仅为7871吨。过多的小型货车多也增加了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经营结构不合理。市内除千千佳、通达物流等骨干企业外,其余运输企业大都存在整体经营方式、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落后,服务方式和内容有限,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抗风险能力比较脆弱,传统物流业仍占较大比重等问题。
三是道路货运站场还须进一步整顿。据调查,我市有货运战场及各类配货站共计200余家,无证经营或超许可范围经营现象严重,规范的运输企业往往竞争不过价高、质劣的黑物流,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运营市场秩序。
四是人才和信息化工作不足。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并能从战略高度将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企业家;缺少行之有效的物流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物流信息技术尚未广泛地应用到行业中,信息传递方式和手段落后且未形成网络。
四、下一步我市物流业发展重点
(一)立足优势,科学规划物流业园区布局。一方面,在市区北部靠近邢临高高速、京九铁路两侧,建设轻工、纺织专业物流及仓储园区;在市区西南部及京九铁路东侧,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在市区南部南外环路北侧,建设农贸、农资产品配送物流园区。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我市烟店轴承专业市场被评为省级服务园区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烟店轴承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围绕轴承市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建成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轴承产品会展中心和交易大厅,不断更新市场经营理念,优化市场经营环境,规范交易行为,增强市场的吸引带动能力。
(二)强化整合,积极培育骨干物流企业。一方面,应积极整合市内规模以上企业的运输业务,由本地优质的运输企业优先承担;另一方面,整合运力资源,鼓励市内运输企业之间开展有序竞争,优化运力结构和资源配备。同时积极引导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结合,使物流企业进入生产企业的一体化供应链,形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发展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物流业骨干企业,并以骨干企业为载体,着力培育2—4个集仓储、运输、装卸、保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着力提高物流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信息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三)大力整顿道路货运站场秩序。道路货运站场或配货站与外挂车辆整治工作息息相关。目前,我市没有大型、规范的物流园区,更没有电子平台等先进技术设备公布信息。下一步,建议在城区以千千佳、通达等骨干运输企业为载体,高标准规划、建成2—3处规范的物流园区,所有道路货运站场都进驻园区,所有货运信息在电子平台上公布,为市内正规的运输企业竞争、运营和发展服务。围绕烟店轴承市场,加强市场内各类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轴承产业物流园区,整合目前市场内存在的100余家配货站,同时努力借助省级服务业园区这一平台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实现借势借力发展。
(四)多方投入,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吸引社会资金,扩大利用外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政府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管,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五)治理外挂,着力推进我市物流业市场提档升级。今年,国家出台了取消养路费、运管费等6项规费的政策,为我市通过严格控制货源,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挂车辆回流提供了最佳时机。为此,要坚持政策引导与严格监管相结合,积极吸引外挂车辆回流;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增强竞争力为目标,规范市内运输企业运营,保障物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