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共同命运观后感精选

2024-03-18 10:54:08 共同命运观后感

共同命运观后感(篇1)

万物初生之前,鸟儿选择了飞翔,拥有翱翔天际的自由,河流大海选择了流动,拥有了波光粼粼照耀天地,狮子选择了搏斗,成为了万兽之王,而人类选择了梦想,他什么都没有获得,相反却是换来了数不尽的磨难与困苦,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之后,得到的却是最耀眼的光芒,人类因为有梦想而脱颖而出。电影《共同命运》便是讲关于梦想的故事,因为有梦想所以我们才能成长,我们都是传奇。

《共同命运》是由曲江涛、邓斐、田野、刘畅、王强、孟纪原六位导演联合执导的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电影作品。影片通过朴实无华的镜头记录下来了几段平凡却又不凡的.小故事。实话说这部电影确实是远超预期的好看,没想到一带一路的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巧妙运用社会平凡小人物的事迹,点亮的却是整个世界梦想的光芒。

对于这个偌大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显得那么不堪,但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凡。正如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想要坚持的梦。尤其喜欢那位打篮球的小男孩,姚明是他一直的梦,而他体育老师则是他追梦路上最温暖的依靠,为了一场篮球选拔赛,小男孩经历远超于同龄孩子的体能训练,从未叫过一丝苦一丝累,更是乐在其中,这便是每一个人对于梦想的那份炙热,不管前路如何,只要不轻言放弃,我们的梦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因为有梦,所以充实,因为有梦,所以我们不再渺小卑微。

看完整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究竟还是不是我们?。跟随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在时时刻刻的变化,是身体亦或者是内心。当下很多年轻人满怀着一腔热血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之中,当然也包括自己,而在所难免的一定会有很多挫败,或许是工作的不如意,或许是被生活柴米油盐的束缚,又或许是被已经定型的人生所牵绊着,年龄越大,梦越远,早已失去了校园时光的热血和血性,我们可能会想平平凡凡也挺好,确实如此,但现在我想说,一切的一切无论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只要我们还有一颗向往梦想的心,也许我们和它的距离仅仅只是差了一个决定。因为有梦,所以我们的人生才有光亮,因为有梦,所以才证明我们真正地活着。

当然电影除了梦想的光亮,镜头下的风景更是迷人。荒凉却十足美的大漠、山川湖泊、雪域天山又到绿地平原等等,像极了一场穿越式的旅行,体味我国各地的风景人文。影片摄影的每一帧画面,在光与影的交融下都极为让人心旷神怡,不自觉带入自己到电影里,感受我国大好河山,深深陶醉其中,无比惬意舒心。

总而言之,《共同命运》真心一部诚意之作,影片里有着美丽的风景,也有着我们所有人最初的那颗心,让我们陶冶,让我们于梦想产生深刻的共鸣,而且同时影片也在冥冥之中给予了我们巨大的能量,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现在的生活,直面我们每个人的梦,推荐观看。

共同命运观后感(篇2)

《共同命运》以一辆长途卡车为主线,沿着古丝绸之路,在不同的风景和故事节点切换到新丝绸沿线国家为背景,讲述了一带一路如何改变了世界各地普通人生活的故事。这里分享一些印象供你学习。

2019《共同命运》观后感

第一眼就被电影《共同命运》的海报吸引,白色背景下一条飘逸绵长的丝带,从大漠黄渐变为海水蓝,串联起一整个欧亚大陆的璀璨文明。右上角有一行字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纪录电影。

就像主题一样,我不禁对它的美打上了问号。因为一带一路似乎更适合出现在政治课本或是新闻节目的头条播报里,我尽管知道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但对此并没有太多感性的认识。

一部电影又要如何呈现这么庞大的主题呢?

我想到古代的丝绸之路,同样是一条载满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的道路,是历史书里不能抹去的一笔;可是当我一看到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边疆大漠的苍莽画面立刻就浮现在眼前,我仿佛和千年前某个丝路上无名士兵的灵魂沟通上了。

是的,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可能来不及关心中国和欧洲哪个国家合作了,又在非洲**建了铁路,但我一定爱听故事那些平凡的、传奇的、哀伤的、暖情的小人物故事,在一带一路影响之下的国度里,一定也不缺这样的故事。

所以《共同命运》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从中国到西班牙古城昆卡,从非洲大草原到中亚戈壁,走过30万公里壮美河山,竟只是举重若轻地选取了几个极其平凡的男女:

肯尼亚贫困地区的黑人女孩渴望为学校找到一名美术老师;

西班牙最后一位手工纸的继承者,最大的心愿是到中国,纸的故乡;

热爱喀什篮球的维吾尔族青年,才华横溢,个子矮小,但愿意尽一切努力成为像姚明一样的人;

他们彼此间看似毫无关联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却被一股相同的精神凝结在一起。

这是什么精神?电影以一个叙述者开头:上帝赋予万物技能,蒲公英选择飞翔,狮子选择力量,河流选择距离,只有人类选择最无用的梦想。

但正是因为梦想,人类才成为万物的灵魂。

是啊,我们不必去时刻追踪一带一路取得多大成绩,推进到什么程度,只要追根溯源,知道它背后蕴藏的始终是梦想,这丝路能绵延千年靠的始终是梦想。

而这个大梦想,当然是无数普通人的小梦想的集合,就像百条江河奔流入海。所以电影将几个文化背景迥异的故事穿插剪辑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前一秒还在肯尼亚,下一秒就到了广州,这丝毫并不影响观赏性,反而使不同时空的追梦力量叠加在一起,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叫人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共同命运。

记得《圣经》中有一个关于巴别塔的故事: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而没有人不向往天堂,没有人不渴望沟通,没有人不想去爱别人;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打破壁垒,携手合作,这更是现今全球发展的大趋势;是《共同命运》让我看到了,嘴里说着不同语言的人民也可以汇聚到一起,走向幸福生活。

梦想,才是人类最大的共同语言。

2019《共同命运》**影评

在2013年,由中国提出了全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今年已经进入到了第六个年头,全球首部以这一倡议为题材的电影《共同命运》,即将在8月30日国内公映,作为一名普通观众,也许没有机会参与到一带一路的相关建设项目中,但可以通过这部影片,切身感受到这一倡议给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影片严格来讲,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纪录电影,更应该算是真实电影的类型,以独特的视角,书写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们普通的工作生活,以小见大是看完整片留下最深的印象,片中镜头的焦点并没有聚集在那些高大上的人和事,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小人物身上,反射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的改变,也正是这些非常接地气的平凡故事,更贴近普通观众的感受,从而引发强烈的共鸣。

片中将发生在中国、肯尼亚、西班牙等等不同国家的几个故事,平行交织推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在东非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12岁的小姑娘格瑞斯非常喜欢画画,但是由于教师资源有限,她所在的学校没有美术老师,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她决定只身前往首都内罗毕寻找一位美术老师,然而从家乡到首都最快捷的方式是火车,于是她通过卖羊奶、好朋友和姐姐的资助,踏上了中国帮助建设的蒙内铁路,勇敢的朝着自己梦想出发。

而在中国的喀什,少年玉苏甫江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但是由于他身高的原因,家长并不赞同让他参与适合这项运动,不过他的体育老师,却看到了他那颗炽热的心,帮助他训练,最终还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姚明。世界两端不同环境下的两个少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别为自己的梦想,勇敢的去追求,这一点每个成年人也都未必敢下的决心,深深的打动着自己,而片中并不止他们两个敢于大胆追求梦想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还有西班牙的七旬造纸工匠,来到中国宣纸的特产地安徽泾县,学***工艺;货车司机吴英华从广州开往哈萨克斯坦,跨越海上丝路和路上丝路;还有约旦女性求职者,在第19次面试后,终于拿到了一家中国电商企业的录用通知;正是通过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抒发出一种对国、对家、对民族的人文情怀,是因为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将世界的距离拉近,将他们的命运改变,帮助理想实现。

梦想人人都有,但真正敢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并不多,电影《共同命运》正是将这样的一个主题,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背景的平凡小故事所展现出来,跨越山河大海,将各地连接,即使梦再小想,也能发出太阳般的光芒将世界点亮,虽然讲着不同的语言,但是他们的命运,却被共通的人类文明血脉相连,真实的故事、如画般的风景画面、极富时代感的配乐旋律,更为影片添上一笔光辉。

2019《共同命运》**有感

8月30日在内地上映的《共同命运》是一部讲述梦想的电影,却和以往的梦想题材电影大不相同。一般讲梦想的电影所激发的无外乎热血、燃、希望等比较高调的情绪,但是《共同命运》所包含的5个小故事中,不止于热血、燃、希望这些,还有很多关于精细、忍耐、严谨、不屈等比较低调的情绪。事实上,在邓儿看来,追逐梦想不仅仅是高调喊口号,更是一种低调、脚踏实地的积累。

片中的篮球男孩段落是传统的热血型梦想。其中最让囤儿热血的段落是他的教练拿着x光片询问医生,在得知小男孩的骨龄预示着他最多只能长到175cm后所作出的抉择。教练告诉了男孩真相,同时告诉他篮球不是一项只依赖身高的运动。

即便是身高优势最明显的姚明,能够打出那种成绩靠得也是苦练出的精湛技术。随后,本该梦想破灭的男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动力,各种训练无不全力以赴,其热血程度堪比《洛奇》系列的经典特训段落。

相较于篮球男孩,非洲的美术女孩的追梦之旅可就隐忍多了。这个喜欢画画梦想的12岁肯尼亚女孩,不是因为她离天空那么远,而是因为她急着找一位美术老师。为了找一个能在学校教美术课的老师,她做了很多事情,默默地走了很多路。

最终使她克服自然障碍的是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的铁路系统,打破了过去的不可能。追寻梦想的故事不是热血,而是人类进步中充满智慧的光芒。

只有打破全球壁垒,分享技术和智慧,地球上每一个梦想的种子才能得到应有的浇灌。

这部电影最出人意料和令人惊讶的部分是在最低调的手工造纸的故事。主人公是西班牙一位68岁的男子,他用手工造纸。在他的主顾(多为画家)相继离世后,自感被时代所遗弃的他决定退休停业。

由于他的技艺是学自一本介绍中国造纸术的书而不是某位**,所以他也没有将其传承下去的觉悟。后来,他来到中国著名的宣纸产区安徽泾县。在这里,他见证了中国从原材料到造纸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虽然他是西班牙最好的手工造纸者,但这里的造纸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其中所蕴含的精细与严谨,堪比日本和德国的精密工业。看到这里,达纳和西班牙老人一样感动。

被触动,就会有新的梦想发芽。回国后,老西班牙人决定招收学徒,并以文化的形式传承手工纸。这是一个低调的梦想,但和那些激情四射的梦想一样强大和深远。

而片中的其它两个故事,卡车司机的摄影梦与他的辛勤工作相辅相成,约旦女孩的工作梦更是与打破社会成见息息相关。事实证明,梦想有很多种,实现梦想的方法也很多。梦想的实现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这就是《共同命运》所强调的命运的共同属性吧。

2019《共同命运》**心得

《共同命运》是一部关于在梦想面前如何抉择的真实电影,影片记录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纪的5位追梦者如何寻找梦想并为之努力的故事。影片呈现的不仅是雄伟的自然,更是每一位参与者得真实感受。影片在布景和色彩上充分展现了地域特色,在每个参与者身上都找到了共同的特点。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助力梦想的大国气质

在肯尼下乡下的小学生grace,为了实现画画的梦想,尝试过徒步、偷钱、卖羊奶等各种办法,最终在姐姐的帮助下,终于坐上了开往内罗毕比的火车,在那里找到可以免费教孩子们画画的老师。而她乘坐的就是中国基础建设大明星蒙内铁路。

在约旦,高知富的女儿参加了18次求职面试,企业以她是女性、未婚为由拒绝了她的求职申请。在这个对女性穿着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得阿拉伯国家,妇女一般不穿袒胸露背和紧身的服装,可想而知未婚女性得到工作机会应该是艰难到不可思议。但是,她依然为成为一名独立女性而坚持,最终在第19次面试的时,得到了工作的机会。

而给她这次机会的是一家中国出海的互联网企业。

中国传统文化的技艺传承

来自西班牙的手工造纸匠人老桑,停掉了手工造纸的工作后,来到中国。在宣纸之乡,重新找回来手工造纸工艺传承的信心。影片记录了当下中国传统宣纸制造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现代手中造纸匠人们的坚持跟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决心。

中华文明世代相传,我国传统文化涉及传统技艺、民俗、曲艺、民间文学等方方面面,是世代相传的智慧、经验凝聚而成的核心工艺、技艺和艺术,广受海内外朋友喜爱。影片通过老外传承人老桑的视角,对传统技艺的传承的重要性和中外老传承人们的期望与决心做了更好的诠释。

2019《共同命运》**体会

8月22日下午,全球首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电影《共同命运》在北京举行首映。影片以一辆长途卡车为索引,沿着古丝绸之路前行,在不同的风土人情里,切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人物的动人故事,用镜头记录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梦想,让观众一边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世界的改变,也同时感受属于中国的别样魅力。

《共同命运》的创作跨越了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行程约30万公里,集中呈现了来自中国、西班牙、智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通人的生活:非洲女孩格瑞丝,坐上中国合作修建的铁路,走出小山村第一次来到首都找到可以来学校教美术的老师;西班牙七旬手工造纸的匠人桑托斯,来到纸的故乡中国安徽,找回手工造纸的动力;约旦的富家女,在第19次面试后,终于拿到了一家中国电商企业的录用通知;中国维吾尔族少年,因为热爱篮球,刻苦训练,最终见到偶像姚明

首映礼上,负责肯尼亚、中国两部分内容拍摄的导演曲江涛、邓斐一同登台分享了自己此番印象深刻的创作经历。喀什的维吾尔族少年,在电影《共同命运》中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姚明。虽然是完全以纪实手法拍摄,剧组起初也只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姚明发出邀请,但邓斐还是叮嘱男孩提前想想要问姚明什么问题。

而当自己的偶像真正出现在球场时,小男孩早已经把准备好的话忘在了脑后,激动到一句话都讲不出来。邓斐还记得杀青后两人的对话:他问我,我刚刚是在做梦对不对?

我怎么可能见到真的姚明? 那一刻,他更强烈的感受到篮球在此情此景下已经不单单只是一项运动,而是成为了梦想的一种具象。

谈到《共同命运》这个片名时,两位导演直言,起初大家也曾担心这个主题是否过于宏大。但当所有人找到了创作的视角时,一切疑虑迎刃而解《共同命运》从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了一带一路如何改变了世界各地普通人的生活,解读了中国与世界的休戚与共,命运相连,更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人类向前进的共同梦想。

共同命运观后感(篇3)

年初一部关于梦想的公路片《绿皮书》在国内上映,豆瓣评分一直居高不下。里面的黑人钢琴家唐为实现黑人平权的梦想付出种种艰辛的努力,想必给很多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就在本周,又一部关于梦想的大制作影片将在全国院线跟大家见面,它就是《共同命运》。从某种角度来看,《共同命运》可谓一部中国版的《绿皮书》,它同样有关梦想,同样有关为梦想付出的不懈努力。

影片通过一段跨越五大洲,绵延30多万公里的行程,生动呈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几位不同人物实现自己人生小梦想的过程。貌似不同的职业,不同生活地域以及不同的成长文化背景将他们彼此分隔,但事实上,因为中国继承丝路精神的一带一路伟大举措的提出和实践,他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命运共同体之下,他们实现梦想的过程于无形之中已被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此呼吸与共。

记得影片中提到一条鲸鱼的故事。一般鲸发出的声音是17-18赫兹,可是有一头鲸的声音达到了52赫兹,所以无论它怎么叫,它的同类都听不懂。这似乎隐喻了丝路尚未贯通之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彼此封闭无法交融的困境。而随着海上陆上丝路的贯通,这一孤独的困境得以解决,经济文化的互通有无让国与国之间彼此受惠。

从小处看,《共同命运》体现的是个人的梦想,从大处看,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梦想,它就是一带一路这一伟大举措。无论个人的梦想,还是国家的梦想,给人启发并令人震动的,正是为了梦想个人与国家从未停止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和行动,两者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梦想的璀璨和耀眼,就是因为它的'难于实现。如同举手去摘闪烁于天际的星辰。为了实现梦想,无论个体还是国家,要面临的必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实现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强烈的变革,只有突破旧有的秩序、惯性、观念、规则,才能步入崭新的阶段。

影片中,西班牙小镇上手工造纸的传承人面对客户的流失,如果就此放弃,或许他只能眼睁睁面临家业的败落;约旦女大学生也将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终身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爱画画的肯尼亚少女将永远坐不上那趟开往内罗毕的火车而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也永远不会成为现实。

大汉帝国实现开疆拓土,与西域各国往来通商换来强大与繁荣,依赖于那个最初在汉武帝和张骞心中萌芽的梦想。而继承丝路精神的一带一路同样成为了新时代的一次卓有成效的伟大变革。确实,没有梦想,何谈超越与突破?

渺小的人类生来无法避免地域文化的限制,但作为生物来说,我们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具有的情感在地球每个角落却都是一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都会遭遇大同小异的困境。国家亦是如此。

而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所迎来的崭新局面是,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已经不再是孤独地彼此隔绝,不再是单打独斗。彼此之间的互助协作让我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变得空前地轻盈,而不是步履维艰。

西班牙造纸老人在安徽之旅之后得到启发和鼓舞,决定重振家业;肯尼亚少女坐上中国合作修建的铁路,见到了她梦寐以求的美术老师;约旦女孩,在经历多次的面试失败后,终于拿到了一家中国电商的offer

各种各样朴素的情感在这里折射出动人的光芒。透过《共同命运》这部影片,领略到的不仅仅是一路壮阔美丽的风景,一个又一个平凡朴实的追梦故事,也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而伟大的时代。人类的命运从未像今天一样紧密相连。

所以,在这一盛世背景之下,即便你是那条发出52赫兹的鲸鱼,也不要担心不会被听懂。勇敢追逐心中的梦,在今天这个世界你并不孤独。再独特的声音也可以与这个时代发生有力的共振。

共同命运观后感(篇4)

一带一路、新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看似耳熟能详的宏大概念,其实并非人人都能通晓理解。听到看到知道是一回事,真正感受到则是另一回事。感同身受的第一要义,其实就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这件事情与我有关。

在观看电影《共同命运》的全程,内心始终是静的,是让人内心安定的恬静,也是远离尘嚣以外的清净,这样的观影感受是非常难得的。《共同命运》之所以能让人自然而然感受到心静,不仅要归功于镜头下清新质朴、各具特色的东非、西班牙、新疆等跨越五个大洲的各式美景和渐入佳境、丝毫不拖泥带水的故事叙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世界各地、年岁不同际遇各异的人们,无不在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与经历有力证明着:追求梦想的路上永远道阻且长,每一位苦心孤诣的追梦人都值得变得更好。

《共同命运》五个故事里,印象最深刻的是是来自西班牙的手工造纸匠人。西班牙昆卡的午后,年仅七旬的桑托斯被年轻人拦下,给他展示自己用牛仔布料尝试制造的手工纸。桑托斯将这片小而厚的蓝色纸片对着夕阳透射下来的光稍稍端详,就指出了几处缺点。年轻人想跟在他的的身边学习实践,却被桑托斯坚定拒绝:如果这是在十年前,我肯定会帮你,可我现在已经退休了。

桑托斯给出的理由是衰老,但继续看下去,就会发现表象之下的更深层原因:时光来复去,许多曾用他造的纸来创造作品的艺术家朋友们相继离开,作为载体的纸留下一幅幅惊艳作品,徒留他一人周而复始做着相似的工作,始终在原地徘徊。没错,桑托斯遇到的瓶颈不是年华流逝,他需要实现自我突破。

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桑托斯只身一人远赴造纸的最初起源地中国。他在北京四处寻访,终于打听到造纸技术的传承地安徽泾县。在此地,他遇见了造纸技术的传承世家,也第一次亲眼得见了堪称壮观的造纸场面;在此地,他如同重返少年时代,从零开始亲手实践,在起伏律动的水纹波痕中感受纸张的生命源起;在此地,他不但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更涤净了心中挂碍,回到西班牙故乡,继续将中国博大精深的造纸技术传承下去。

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成了桑托斯的自我实现与自我突破。如果说一瞬间的起心动念是契机,那么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极其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善良热心、乐于分享的友好相助则是缺一不可的关键条件。古老的丝路上正在悄然发生着一个又一个像这样的动人故事,让人感受到梦想的难得、行动的可贵。不要只是停留在思考,去劳作吧,劳作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将庞大艰深的主题用深入人心的质朴方式呈现出来,就是大道至简。三百多小时的原始素材最终精减保留至95分钟,留下五个深入人心的朴素故事,电影《共同命运》做到了。去往一个个梦想的地方,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体验,过无边无际的人生,在今时今日终于成为可能。值得所有人类奔赴的共同命运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变得更好。

共同命运观后感(篇5)

文/木易

万物初生之前,鸟儿选择了飞翔,拥有翱翔天际的自由,河流大海选择了流动,拥有了波光粼粼照耀天地,狮子选择了搏斗,成为了“万兽之王”,而人类选择了梦想,他什么都没有获得,相反却是换来了数不尽的磨难与困苦,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之后,得到的却是最耀眼的光芒,人类因为有梦想而脱颖而出。电影《共同命运》便是讲关于梦想的故事,因为有梦想所以我们才能成长,我们都是传奇。

《共同命运》是由曲江涛、邓斐、田野、刘畅、王强、孟纪原六位导演联合执导的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电影作品。影片通过朴实无华的镜头记录下来了几段平凡却又不凡的小故事。实话说这部电影确实是远超预期的好看,没想到“一带一路”的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巧妙运用社会平凡小人物的事迹,点亮的却是整个世界梦想的光芒。

对于这么大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和不堪忍受,但因为梦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与众不同。正如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想要坚持的梦。尤其喜欢那位打篮球的小男孩,姚明是他一直的梦,而他体育老师则是他追梦路上最温暖的依靠,为了一场篮球选拔赛,小男孩经历远超于同龄孩子的体能训练,从未叫过一丝苦一丝累,更是乐在其中,这便是每一个人对于梦想的那份炙热,不管前路如何,只要不轻言放弃,我们的梦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因为有梦想,所以充实,因为有梦想,所以我们不再渺小和卑微。

看完整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究竟还是不是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会不时地改变,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当下很多年轻人满怀着一腔热血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之中,当然也包括自己,而在所难免的一定会有很多挫败,或许是工作的不如意,或许是被生活柴米油盐的束缚,又或许是被已经定型的人生所牵绊着,年龄越大,梦越远,早已失去了校园时光的热血和血性,我们可能会想“平平凡凡也挺好”,确实如此,但现在我想说,一切的一切无论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只要我们还有一颗向往梦想的心,也许我们和它的距离仅仅只是差了一个决定。因为梦想,我们的生活是光明的。因为梦想,它证明了我们真的活着。

当然,除了梦的光芒,镜头下的风景更是迷人。荒凉却十足美的大漠、山川湖泊、雪域天山又到绿地平原等等,像极了一场“穿越式”的旅行,体味我国各地的风景人文。电影摄影的每一个画面,在光影的交融下,都是非常放松的。不知不觉中,它带着自己走进了电影,感受着我国的大江大山,深深陶醉其中,无比惬意。

总而言之,《共同命运》真心一部诚意之作,影片里有着美丽的风景,也有着我们所有人最初的那颗心,让我们陶冶,让我们于梦想产生深刻的共鸣,而且同时影片也在冥冥之中给予了我们巨大的能量,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现在的生活,直面我们每个人的梦,推荐**。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最新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10篇 下一篇:低保补助申请书(精选8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