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系列

2024-03-16 13:12:04 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1

生本教育所倡导的一种新错误观是: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这并不是说不应当做得完美,而是说允许有一段相当笨拙的学习过程,允许错误的出现。

也有人说“差错对于学习就像沙粒之于河蚌,起初是没法排斥,后来改变策略,分泌汁液来包容沙粒,反而培育出了珍珠。”我想,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是一种很好的启示。面对课堂巡视时所发现学生无法避免的错误,我们首先也只能是包容,然后依靠学生之错,稍作点拨,顺水推舟,“容错借错”或许能柳暗花明,水到渠成。

【案例】一堂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的研究课,学生在小组内编除法算式。

这时,旁听的老师轻轻地抚摸着生4 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只是这道题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生4也慢慢抬起了头)

“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4:(赶紧举起了手)还可以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 = 4

……

“容错”,让老师变得更加宽容,让教学变得富有弹性,这将会使学生不会产生挫折感;“借错”,让教学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而在兴趣盎然的儿童面前,错误也就会减少或者得到克服。“容错借错”,定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易经》表达的“无咎”境界。

3.倡导“大禹治水”

相传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导”,终于成功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课堂巡视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困难,我们唯有合理地疏导,适度的点拨指引,方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案例】师生共同探索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后,学生开始求下面图形的侧面积:

在巡视时,我发现冯凯丽同学是这样做的:4X3=12平方厘米。怎么会这样列式?我低下头,开始了我和她轻声的短暂的交流:

“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么计算?”

“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

“圆柱的底面是什么图形?”

“圆形呀。”

“圆的周长又应该怎么算呢?”

“直径乘圆周率呀。”

“那你又是怎么算的呀?”

“我是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算的呀?”

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她把底面直径看作了底面周长。我直接在她的补充习题上画出了这个圆柱的底面透视图,并用虚线作出了底面直径,如下图:

“箭头表示的是两点之间线段的距离,不是表示中间所有的线的长度,因此在这儿只能表示圆柱的底面直径的长度。”我边说边用笔比划着两点之间的线段。

“吴老师,我知道了,用箭头表示的应该是线段的长,而不是曲线的长。”

4.坚信“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要以民心为心,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能解决的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与生本教育所遵循的尽可能少干预的原则是一致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巡视中,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他们的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就会获得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学生小组合作,探讨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生1:(演示)可以竖着对折,还可以横着对折,一共有两条。

生3:不对,应该有四条,沿两条对角线对折,折痕两边是一样的。所以,两条对角线也是它的对称轴。

小组四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看着旁听的我。我知道他们把轴对称概念中“重合”一词与“一样”混淆了。我刚想指明,但欲言又止。“你们再仔细想一下,一定会得出正确结论”。我给他们四人送去了期待的笑容。

生1:(兴奋地对生3)你错了,对角线两边是一样,但折后两边不重合,所有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

我想,在课堂巡视中,坚信“无为而治”,定能引领我们的数学课堂达到“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的理想境界。

在一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较深刻地感悟到数学课堂巡视作为数学课的重要环节,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我在进行课堂巡视时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细心地发现学生的错因,处理好课堂生成,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巡视努力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

由于多种因素,该课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研究过程重视巡视中的生成研究减少了巡视的预设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巡视预设?巡视过程中教者的心理如何?等等,均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2

1、主要观点:

(1)部分教师理念异化为目标,在隐藏目标的泛化、扩大化与多维目标的整合中迷失方向。

(2)热闹的“多言堂”、频繁的合作与讨论,使得不少课堂“形”聚“神”却散。

(3)部分课堂过分地拉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下降。

(4)过度地依赖学具操作、数学知识泛生活化的现象,造成学生数学化思考缺乏,阻碍着课堂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5)不少课堂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自主与课堂的生成,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畏首畏脚的现象和被弱化的趋势。

2、创新之处:

我们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与新课程密切接触几年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题目变活了,错误变多了,分数变低了”。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我们从农村小学的视角出发思考着。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用数学的眼光捕捉信息、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如果学生没有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学起来是很困难的。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和实践体验性,很多家庭作业形式也由原来的书面作业转变成操作实践性作业,有的则需要在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下才能完成。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大打折扣,很难实施见效。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及硬件设施相对较差,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或实践活动往往由于学具量的不足而只能靠老师或个别学生的演示验证一下,大多数学生无法亲历实践的过程,无法在操作中观察、分析和体验。动手能力弱在农村小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的孩子缺乏自主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某些老师仍然迷信于题海战术,高耗低效,让学生练技巧出成绩,把学生当作盛载知识的容器,当作彰显自己教学业绩的筹码。

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3

一、的目的与意义

让教师学会放手,以学生的“学路”来设计和实现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教师只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不仅有良好的学业成绩,更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本领——学会学习。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构建新的教师角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

1、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2、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式”、“任务型”、“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从学情出发,以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能力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研究进程安排:

20xx年2月至3月:提出课题,并进行可行性认证。

20xx年4月至20xx年1月:①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收集各类原始材料。②提出具体措施,开展有效研究,整理典型案例。

20xx年2月至20xx年1月:结合上一阶段课题开展的情况,开展反思活动,改进实验方法,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20xx年2月至20xx年1月:继续开展的课题研究,同时,收集好实验数据和素材,做好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 课题开题报告 | 数学开题报告
上一篇:苏轼的浣溪沙教案范例 下一篇:2024英语日记(合集九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