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集合#】在撰写作品的读后感时应当从何下笔呢?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们会产生很多思考和感悟。 读后感呈现了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和辩证性,以下是一篇关于“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的特别整理文章,请您认真研究以下内容!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篇1)
花半个月的时间,啃完了这本大部头,好书不觉得长。
之前百无聊赖之际,按照评分搜电视剧,总会有它出现,相关信息就是“被禁了十年”、“天下第一太监杨金水”等一些博人眼球的字眼。说实话对于这样的历史剧,沉重、诡谲,看着总觉得脑子不够用。当年追的《康熙王朝》我也只是觉得“所幸并没有生在帝王家”,而看完这本书,我的感觉就是“所幸生在*下。”
书中所写的便是嘉靖的后时代,沉迷修炼,服食丹药、暴力偏执、多疑独断,心中想的只是在自己修道世界里,安详的从人世间进入到他的“仙世界”。大臣们充耳不闻,甚至有点助纣为虐的意思,百姓们苦不堪言,但是去申诉无门,那个时代,阴郁、沉痛。
这里不想分析嘉靖为何成这样,海瑞有多勇敢正直,我只是想感慨一下书里的官场。
伴君如伴虎,这里最明显的便是严嵩、徐阶、吕芳,其实我很佩服这样的人,见微知著,任何的蛛丝马迹都能够揣测出圣意,也许小说里有夸张成分,但是现在我都没有明白为什么那个玉球就是“外重内轻”的意思,-_-||。人在官场修炼几十年,真的可以到这个地步吗?电视剧里和书本里对于表情都有专门的描写,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能够在这转瞬即逝的微表情中读懂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吗?恕我平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里便是血雨腥风,背景音乐都应该是那种急促的、诡异的,但是我感觉周围的一切确实那么的风轻云淡,偶尔的挫折都是明面上的事情。
官斗、宫斗、宅斗,这样的题材也被大家喜闻乐见,能够唤起大家内心的“偷窥欲”,以上帝视角看别人的斗争,坐山观虎斗,跟看戏的感觉一样,究竟这样的场景或者说斗争的手段,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有吗?恕我单纯!
每一本书都给人不同的感受,也许不同的人感受也不同,看完此书,我的感觉便是,如今的生活真美好!有强大的国家在为民办事,有和谐的家庭在制造快乐,有稳定的工作在提供基础,更重要的是,有平和的环境在滋养内心!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篇2)
这本书读完真有种说来话长的感觉啊……
作为一个半吊子历史爱好者,印象中,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及至秦统六合,封建王朝由始兴。汉元两朝,想起似闻金戈之声,疆域辽阔。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更兼帝王家绮丽爱情故事,国力强盛。南北二宋,虽有战祸,但在经济和文学艺术方面达到的高度也很高。只有明代,印象中最深的便是宦官当道,厂卫横行,主观感受实在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这本书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
从时间和事件上,倒严前后,大致可以分为两块。前半看得心潮澎湃,为大义舍身忘家;后半更多政治,上意天威云云。
以“改稻为桑”填补国库拉开序幕,其间各方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国士”胡宗宪,有勇有谋有节,进能前线抗倭,退能护一方百姓,想的比别人深远的.多,“好媳妇两头瞒”。清官海瑞自不必说,浩然正气敢于同任何人叫板,一封《治安疏》谏上,朝野震动,是“直臣”,可惜家国难两顾。嘉靖一心修道,二十年不上朝,但什么细枝末节的小事都逃不开他的眼睛,这大概也跟他豢养锦衣卫,眼线遍布各处有关吧,他跟大臣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而显得更为神秘莫测,但他有时候又会表现出作为皇帝的孤单,真正孤家寡人。王用汲海瑞引为知音,伯牙子期的交情。还有许多,严嵩父子,裕王,徐阶,高拱,张居正,赵贞吉,李时珍,谭纶,沈一石,杨金水,吕芳,陈洪,黄锦等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立场,以吕芳口说出的“思危思退思变”,可能就是那些官场老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嘉靖四十年一直到嘉靖薨逝,大明朝虽已千疮百孔,但也不乏贤人能臣,况其后紧跟而来的改革和大明中兴,虽然小说并不代表史实,但突然对这段历史更感兴趣了呢!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篇3)
每次看完一本书的结局,心里总是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的嘉靖和海母在我看来是一样的人,只不过嘉靖掌国,海母掌家。
最让我矛盾的是海瑞和嘉靖。
海瑞,我很多时候真想冲过去打他几拳,在我看来他不通人情又极通人情,几分自私又绝对无私。关于他的家庭,作为当代人,我真的很看不惯他,很看不惯海母,气不打一处来。但我又很佩服他,他实现了只存在于理想和书中的忠孝人格,或许有些愚孝,但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为生民请命,希望为万世开太平。没人可以为他的极端洗白,但更没有人可以,没有人能够抹杀他的忠于人民。
嘉靖,真·弄权者,面具下的自私读者都能看到。全本书他都是那个掌握他人命运的最终决策者。玩弄权术,玩弄世人,玩弄臣子,国是他的国也是他的家,这本书所有的剧情都是他的一举一动在推动,他爱下面的人去揣摩他,去猜测圣意。唉,他位及世界巅峰又如何,在岁月面前,他也只是一个老人,在书的末尾,读到了他的寂寞凄凉,在手机面前的我竟然生不起对他的厌恶。唉,可悲可叹,看到末尾,他究竟是昏是庸,我竟不能语。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篇4)
22个小时读完。我历史读的少,积淀不够。明史能记得的,只读过明朝那些事和万历十五年。我之前不懂,为何那么多人对明史感兴趣。读完这一本,虽说是演绎小说并非正史,却让我似乎明白了。
此刻的明朝,如果比做一家公司,嘉靖这个CEO在下属看来,权术过人而心胸狭隘,外不能为公司找出路,内不能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实在让人失望的很。再看公司内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一则边境常年动乱,军费所用者糜;二来内无合理的造血机制,苛捐杂税,民不聊生,遑论休养生息;第三,为官者有权无利,不能养廉,清者困,贪者弊,劣币驱逐良币……
就是这样内外交困而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偏又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海瑞这一批“文死谏”的良臣,于乱世中擎天而立,硬生生又将王朝撑了几十年。
靠的是什么呢?细想来,当是时也,正是理学和心学盛行于世的时候,每个读书人出来做官前都被灌输了N年的官方哲学思想。对于他们来说,名大于命,良知扫荡现实中的龌龊。这已与朝代无关,而近乎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积淀而成的精神信仰和集体人格。这种精神上的气概贯穿于明臣之中,哪怕是“反派”首辅严嵩,才让我常常激动,常常热泪盈眶。
在和平年代里想念英雄。
当然有不可理解处,比如太神话了海瑞,比如太夸张了嘉靖的耳目。
20xx.7.19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篇5)
这是一本优秀的历史小说,作者身为编剧,写来很有画面感镜头感,将复杂的历史用细腻的笔触还原呈现出来,而且戏剧性冲突性很强,给人以一次次震撼。奇怪的是作者只写了这一本书,大概是主业为编剧吧,但我以为按照他的水平应该多写一点,毕竟小说比影视剧有更深沉广阔的影响力,而且他具有自己的独特因子独特风格,在众多历史小说中有很高的识别度。这本小说值得肯定的另一点是从人性角度描写一个个人物,而不是平面的、脸谱化、简单化地写所谓的好人坏人,不管是嘉靖徐阶张居正,还是严嵩,抑或海瑞,都写出了他们多重的复杂的形象,而非简单的好人坏人划分,从每个人自身的性格特点、人生逻辑体系去表现他们的话语和行为,人物显得血肉丰满生动起来。而且这本书还有一种力量,时时让人物的言行让阅读者陷入深思,比如海瑞的家庭、婚姻、谏议,严嵩的谋算处事,赵贞吉的处人处事、胡宗宪的言行举止、嘉靖的多疑与深沉等等,都让人反复的产生思想的碰撞和冲击,对历史对明代对官场对职场对家庭婚姻乃止对名利都产生了多重思考,如余音绕梁久久不息。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篇6)
本书是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原著小说,这部剧是国产剧中罕见的神作,是我最喜欢的国产剧,没有之一,怎么爆吹都不过分。小说利用明代中期真实的历史背景虚构了一个名为“改稻为桑”的国策,并以它的推行为线索,叙述了从上到嘉靖皇帝、裕王,以及严嵩徐阶等大臣,下到地方官员及普通百姓以及商人等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虽然最后把持朝政近二十年的严党终于倒台,徐阶等清流派全面执掌朝廷,但依然不能改变大明朝国事日非、百姓困苦的艰难局面。最后,海瑞冒死给嘉靖上了一封后来名垂青史的《治安疏》,矛头直指嘉靖本人,批判嘉靖在位期间实行的种种恶政,明确指出因为“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才造成了大明朝当前的困境,嘉靖虽然特别愤怒,但后来也有所悔悟,最终没有处决海瑞,而是留下海瑞给裕王登基后要改制时任用。
整个故事里面,无论严党还是清流,无论是严党的改稻为桑还是后来清流派推行的生产松江棉布的政策,毫无疑问,都只能先让嘉靖皇帝满意之后才能实行。无论严党如何嚣张,清流如何想清除积弊,都不得不先讨皇帝的欢心,去迎合皇帝的过分要求,才能办事。嘉靖皇帝迷信道教,名为清静修玄,实则大兴土木,修建各种道教宫观,并搜集天下宝物,供应浩繁,使得财政不堪重负,国库空虚。作为内阁大臣,无论严嵩严世藩,还是徐阶高拱张居正,没有一人敢出来劝阻,反而只有先满足嘉靖皇帝的个人需求,才能把余下财物用于国事。严嵩之所以能长期把持朝政,就是因为他既满足皇帝的挥霍,又能照顾手下官员,同时兼顾国事,就算百姓困苦,只要不出现农民起义等严重事态,就能高枕无忧。嘉靖皇帝表面宅在玉熙宫的精舍里修道,实际一直牢牢掌控大权,特别是财权。整个故事的开始,就是因为严嵩一党为了弥补国库亏空,才提出改稻为桑,又因为实行的不顺利,才有了后来的毁堤淹田、通倭大案等情节的出现。
但既然是实行国策,那为何要祸害百姓呢?难道国策的目的就是祸害老百姓?非也,严嵩说的很明白,桑田比稻田收益更高,改稻为桑上利国家,下利百姓,也就是说国策对老百姓是有利的。无奈的是,即使改种桑田获利更多,老百姓也不愿意改,所以严世藩认为老百姓太刁钻,让先把那九个县给淹了,到时候你们种不成地,也没有粮食,看你们还要不要改。这种逻辑很常见,我这是为了你好,也为国家好,如果你非不听,那就只好强迫你。后来胡宗宪为了赈济受灾百姓,去应天找赵贞吉借粮,赵贞吉却不愿意借,因为无论严世藩还是徐阶,都不愿意让借粮给胡宗宪。这和上面推行国策是一种逻辑。严世藩是想尽快逼迫百姓实行改稻为桑,如果百姓有了粮食就更不愿意改种桑田了,所以所以不让借。而对于徐阶来说,浙江官场都是严党的人,胡宗宪也好,郑泌昌何茂才也好,都是严嵩父子的人,那就不如不借粮食给浙江赈灾,索性就让浙江乱下去,然后就有理由参奏严嵩一党,借此机会把严党彻底铲除。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浙江百姓暂时会受很多苦,但这是为了铲除奸党,为了匡扶朝政,为了以后能对百姓更好,所以是正当的。也就是说,他们都认为,只要目的正当,就可以不择手段。
那么,他们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能不能用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呢?我认为是不能的,因为正义不仅包括结果的正义,也包括手段的正义,而且只有过程是正义的,才能确保最后的结果正义。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手段和目的可以分离吗?至少在当代哲学家陈嘉映看来,是不可以的。在《何为良好生活》一书中,陈嘉映阐述了伦理学中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并写道:“实践活动的目的本身受到实践方式的调整,没有‘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一说”。以行医为例,医生主要的工作是治病救人,但是医生好不好,绝不仅仅是看他能不能治疗疾病,医患关系的紧张,也不只因为庸医误人,更是因为医患之间沟通不畅。除了治疗效果,医生还要考虑很多,比如治疗癌症,尽量保证患癌的器官不被切除,算不算是治疗效果的一部分?是该冒着致死的风险去做手术,还是采取“保守疗法”听任病人被病痛折磨一辈子?此外还得考虑病人的年龄和家庭情况,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花光家里所有积蓄,把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折腾掉半条命,就为了除掉病根,这样值得吗?显而易见,单纯考虑疗效,强调目的的正当性而不择手段,并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医生是要治病救人,但是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患者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待疾病,这也是医生的责任,行医并不能以医疗效果作为唯一的追求,更不能为了追求医疗效果而不择手段,手段本身就在塑造结果,如果手段不合理,即使医疗效果再好,也不会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事实上,人类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不能只追求目的,目的总是跟意义相连的。所以不能用不正义的手段去实行正义。
行医如此,治国也是如此。陈嘉映还写道:“一套政治活动的方式形成了一个政治传统,无论一开始所设立的政治目标是什么,它最后更多地要由其实践方式及其传统来定义。”由此,无论严党还是清流,无论他们的目的如何正当,只要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去实施,结果必然是不正当的、有害的。进一步说,中国的历代王朝,在成立之初,作文几乎都在宣称自己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皇帝是为了结束战争,拯救斯民于水火,为万民做主,这才统一天下。但是之后呢?王朝越来越专制,越来越腐败,皇帝越来越不择手段地为自己谋利,完全脱离了当初要为民做主的初心。这样,即便皇帝再怎么宣称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再怎么委过于大臣,再怎么强调自己是万民之主,也无法让人信服,因为他剥削和镇压百姓的手段事实上已经重塑了这个政权的目标,这是赤裸裸的事实,即使他不愿意承认。
很明显,大明朝的“病根”在嘉靖皇帝身上,所以海瑞上书要求嘉靖放弃君主独裁,实行“君臣共治”。在那个时代,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孔子要求君主好好对待人民,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要像君”,“臣才能像臣”,父慈子孝的关键也是在于“父慈”。孟子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后来,秦汉设立丞相,由其率领百官与皇帝共同处理朝政,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宰相对皇权也有一定制约,就是在宋代,皇帝也是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到了明代,朱元璋却废除了丞相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也使得“君臣共治”不再成为可能,真正实现了君主独裁。海瑞在《治安疏》里开篇说要“正君道,明臣职”,君道如何不正呢?他说的就是不应该君主独裁。但是他没有明说也不敢明说的一点是,真要实现君臣共治,至少得恢复丞相制度,但是因为朱元璋早就废除了丞相,并规定以后不许再设,有臣子提议再设的要处以极刑,所以他说来说去只能泛泛地说要君臣共治,只能苦口婆心地劝嘉靖以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为重,只能寄希望于嘉靖皇帝自己的“觉醒”,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好在嘉靖后来似乎也明白了他的用心,所以没有处死海瑞。而裕王也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显然没有嘉靖这种操控朝廷的手段,因而君臣共治的条件已经具备,虽然丞相制度不能恢复,但若君主能给予大臣足够的信任,能够不以自己的私利来压制内阁,君臣共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实现。
综上,本书最终的主题是借海瑞之口来揭露君主专制之恶,用黄宗羲的话来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不过,无论孔子孟子也好,海瑞黄宗羲也罢,他们由于时代的局限只能提出“民本”思想,即以民为本,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但是在这里,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地位还是不平等的,百姓只是根本,根本之上是皇帝、皇亲国戚以及各级官员。而在现代社会里,只有民本思想无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民主、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念的实现,我们需要保护私有财产,保障言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对政府实行民主监督,并以民主的形式参政议政。
不正义的手段带不来正义的结果,实现不了正义的目的。我们永远不能期望独裁专制的政权会带来好的治理效果,能给人带来幸福。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篇7)
海瑞和大明王朝的悲剧
从小喜欢历史,特别是明史。关于明朝的书籍也看了不少,而这本书,十年前就看了电视剧版,实话实说,确实是部不错的剧集,然而后来就被禁了,一禁就是十年……
大明嘉靖年间的故事总是那么的精彩,魅力十足。文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武有谭伦俞大酋戚继光,可嘉靖却留了这么一个破摊子给隆庆皇帝,也难怪海瑞骂他。
嘉靖是一个很自负且自私的人,相信自己是得道的真君,相信无为而治,他不想承担作为一个皇帝的责任和义务,却肆意挥霍着大明王朝赋予他的权利。书中对嘉靖的描写是有些美化,但也能从中看出此人有多么的难伺候,永远需要人一遍一遍的猜他的心意,把大明王朝当作自己租来的“家”,予取予求,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就是他除却修道之外最大的乐趣。
海瑞是一把利剑,却无法伤到别人,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伤到自己的家人。书中最为悲剧的人莫过于海瑞的妻子,在海瑞眼里,妻子只是一件可有可无的衣服,母亲才是这世间最为重要的。海母的性格导致了海瑞走向了这个极端,海瑞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偏执,他以为只有自己看到了这样一条路,以为只有自己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其实,这样的人有很多。
这就是大明王朝的悲哀,每个人都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却都只能这样不断的向前走,直到大明王朝分崩离析的那一天,结果已经是注定的,没有人能更改。
作为一部小说和影视作品,作者的改编和演绎无疑是十分精彩的,成功的将李时珍引入政治框架之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嘉靖和海瑞之间的对立。我最为满意的人物塑造当属戚继光的顶头上司——胡宗宪,小说中对他的描写很是到位,但唯独少了以谋略定东南的徐渭徐文长(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不知为何。对海瑞的“人性”魅力有所增强,而削弱了其历史上对待自己家人冷酷无情的一面;对严世蕃的能力有所贬低,事实上的严世蕃甚至要远强于严嵩。书中对于李妃和张居正之间些许暧昧的关系都有所描写,暗示了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改革。足可见作者对历史把控能力之强,让人好生佩服。其中好些桥段,虽明知是演绎,但读起来仍让人唏嘘不已。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人治,寄希望于天命,又能如何。
脑海中又想起了那首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篇8)
大明王朝1566其书中人物无人不冤,世人皆苦。
以胡宗宪来说,有能力有抱负,真心为国为民想做实事,明知严党贪腐,却不得不投诚,否则报国无门。二十年艰危,最终随之陨落。
严嵩把持朝政二十年威风吗?看起来似乎是,可还是一刻不敢怠慢,年过八旬依然要殚精竭虑,最终儿子被杀,自己被迫离开,从前求着他提字的酱菜店老板都毫不掩饰的让他在人生的最后明白了什么是树倒猢狲散,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海瑞呢?清官,唯一上书骂皇帝的人,女儿淹死,妻子难产,一尸两命,自己入狱,虽为苍生,己身极苦。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显然他苦了自己,苦了家人。
大boss嘉靖帝呢?这个明朝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却尽知天下事,潜心修道却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中,他非常自私,为了控制大臣,鼓励他们党争,为自己修宫殿修道观,国库空虚任由严氏父子作孽,百姓生灵涂炭。但他也甚为寂寞,自己也说无亲无故,一个人被送到京城做皇帝,权利在他手中不是为天下百姓谋福,而是让大臣听话,让百姓听话,所以,没有人爱他,群臣和百姓都怕他,连他的儿子孙子都怕他。他死了,真心为他哭的只有一个骂过他,让他震怒想要杀掉的海瑞。可悲可叹!
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史说明亡于党争,此为正解。为什么有党争?且以为那是皇帝自私的产物,自朱元璋建立明王朝起,杀宰相功臣,目的就为集中皇权,权利的集中就会造成专制,什么是专制,专制就是相信自己不会错,所以你看,皇帝从来不错,都是下面的人不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更无不是的君父!
嘉靖帝是一个聪明到可怕的皇帝,他让大臣们惶恐,一部1566写尽了多少人性。好的小说一定是分析人性的,我们知道人性是复杂的,好人坏人都是相对的,我们要看到的不是一个天生的好人坏人,而是在具体的事件中好坏的转变,我以为这部书里唯一能算作好人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太监吕芳。伴君如伴虎,况在复杂的大明朝,能全身而退的只有他,看到他对装疯几年的杨金水说以后再也没人可以欺负他的时候,无法不动容。
这部书里很多鲜活的形象,让我感动的是,作为历史小说,这部书里还是有很多出色的女性形象,这在以往历史小说中不多见。比如芸娘,比如李妃,比如齐大柱妻子,他们都美貌而智慧,也都得到了幸福。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篇9)
本无意陷入,却不可能不被陷入。读这本书之前,对明史了解甚少。虽然看过明朝那些事,但做多印象也就只是朱元璋,朱棣。我也只是知道嘉庆,严嵩父子,徐阶……却不曾深入了解过他们。只知道明朝多能臣,却不知道他们却多出现在这个时代。
嘉靖,在我心里他已是明朝仅此于朱元璋与朱棣的皇帝。他虽然懒政但不弃政。只要他在世时,行政,军事大权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无人可撼动。一人与百官争礼,倒严党……只要他在,大明还是朱家的大明。他心里比谁都糊涂,不知道人不能长命百岁,不知道加速他死亡的正是他的丹药。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严党不倒,大明一半是他严家的大明。海瑞是乾下,他是乾上。虽海瑞那一天下第一疏让他丢尽颜面,让他更早看到后代历史书上的自己。可他也知道自己懦弱的儿子需要他,这个等待改革的王朝需要他。不杀海瑞,便是一功吧!
海瑞,从没想到他是这般的聪明,圆滑,又是这般的刚正不阿!他是儒家几千里出的一个极品,治国,齐家,平天下如烙印般在他心里从未忘却。却又为他的家人遗憾。或许忠孝两全就只是最好的梦想吧!
这个时代,高拱,张居正,王阳明,胡宗宪,戚继光……他们相继闪耀于历史的舞台。历史的浪花淘尽无数英雄,金子在筛选后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