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2024-03-13 14:54:06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实用文#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篇关于“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的文章,你是否会对写作品名观后感而感到发愁呢?此时我们不妨通过写观后感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找个时间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感悟,写好观后感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梳理能力,只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切勿泄露或用于其他违法用途!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篇1

我怀着对英雄的无比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看完了这篇文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了隆化城,解放的战争打响了,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隆化中学。“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那座桥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狡猾的敌人在桥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个顶盖,构成了一个坚固的碉堡,桥型碉堡成了我军最大的威胁。

董存瑞自告奋勇,夹起炸药包,在手榴弹的烟雾下冲了出去。他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像疯一样似的朝他打来,董存瑞紧靠一片凹地,暂时隐蔽自己的身体。敌人以为他死了,朝别处打去。董存瑞趁机冲进干河里。

董存瑞几次把炸药包放在桥沿上,都滑了下来。周围也没有东西可以把炸药包顶起来。他明白:现在多延迟一分钟,就会死更多的战友。这时,敌人发现了他,向他发射出了一连串的子弹。董存瑞毅然用手托起炸药包,用右手拉起导火线,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同志们,为了胜利,前进啊!'

'轰'地一声,碉堡炸飞了,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开辟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我曾经这样幻想过:当隆化城解放后,董存瑞叔叔在天堂开心地笑了;当新中国成立后,董存瑞叔叔又开心地笑了,笑得是那样的爽朗;当我们的科技发达了,'神五','神六'发射成功时,董存瑞叔叔向我们21世纪的人们投来赞赏的目光;当我们举办奥运会时,董存瑞叔叔会为我们而自豪……

革命先烈王愿坚叔叔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路,正是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铺成的,他们的崇高品质,正是他们留给我们最好的精神财富。'是呀,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崇敬这些伟大的英雄,更要像这些伟大的英雄一样去深爱自己的祖国,去报效自己的祖国!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篇2

读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我深深被董存瑞的英勇献身精神所感动。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秋天,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为了把最后一个碉堡炸毁,做出了英勇的抉择。董存瑞在其他战友的掩护下冲向大桥。他发现桥下没有办法放置炸药,于是用枪托拼命砸桥下,但没能将放置炸药的洞砸开。

正在这时主攻的号角吹响了,他看见很多战士被敌人的**中,为了不让更多战士牺牲,他毫不犹豫地左手举起炸药包,右手引燃导火索并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声巨响,地动山摇。

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读完这个故事,我的眼睛禁不住哭了。董存瑞的英雄行为让我感动。他从小就有保卫祖国的信念。他用自己的生命为军队在战斗中开辟了道路。

虽然他死了,但他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被遗忘。他献身国家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英雄为国家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董存瑞的英名永垂不朽。

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我觉得董存瑞非常伟大。他虽然死了,但以死为归宿、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

与董存瑞相比,我觉得自己真是渺小。平时遇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就会沮丧,痛苦叫累。董存瑞的英雄事迹激励了我很多。我决心向他学习,勇于拼搏,不怕困难,不怕困难,今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浦口实小一(6)班万润轩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篇3

第一条:董存瑞舍身炸毁碉堡。看完后,英雄董存瑞在战场上展示了自己的力量。爆破称元帅,勇气更堪钦。

肉身为支架,打开胜利门。隆化埋忠骨,光彩照后人。每当我读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篇文章时,我就会忍不住背这首诗,因为董存瑞真是太有骨气、太勇敢、太爱国了。

革命回忆录《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形象地记载了1948年隆化解放前夕,董存瑞在这里牺牲的经过。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担任爆破敌人碉堡的负责人。在士兵的掩护下,董存瑞拿着炸弹滚到桥上。可是他发现炸弹无法放好,就举着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读到这里我感触很深,心想:我应该学***种舍生忘死的精神。董存瑞只活了19年,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把青春献给了中国的解放;这是因为他把青春献给了中国的解放,这太令人钦佩了。与我们相比,那种生活要糟糕得多。现在我们没有战争,没有侵略。我们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很高兴。我必须向老一辈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

第二部分:董存瑞小时候,母亲经常给我讲一些革命故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名叫董存瑞的革命烈士。今天,我找来了他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人静坐于书房细细读了起来。

故事发生在1984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开始了。董存瑞的连队负责进攻国民党军防要害——隆化中学。董存瑞是爆破队队长。他英勇作战,带领战友先后炸毁敌人四座炮塔和五座碉堡。

连队随即发起了冲锋,然而此时却遭到了敌方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我方部队多次对暗堡实行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在战友的机枪掩护下直冲向敌方暗堡,途中左腿负伤,他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在桥底,他发现碉堡和地面的距离太高,两个桥台放不下炸药袋。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方暗堡被炸毁了,董存瑞用年仅 19 岁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读完这个故事,我泪流满面。我不禁为董存瑞的选择感到震惊,由衷地钦佩他的行为!

在革命道路上,要想胜利,就必须付诸行动,董存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只是数以万计的革命烈士之一。是他们用生命换取了今天的和平。过去,充满火药的战场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欢乐与和平。

今天,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舒适和美丽。在我们的幸福中,我们不能忘记为这美好生活流血的革命先辈。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要努力学习,发扬过去,开拓未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篇三: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读后感今天上午,我上看了上祭英烈中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部电影,讲的是我国解放前,红军来到了董存瑞所在的村庄,那里的人们欢歌载舞,董存瑞身为一名民兵也和朋友一起去看。董存瑞雄心勃勃,和朋友们一起去参加红军。王政委说:

“四虎子,你太小了,再长两年,就行了!”董存瑞不服气地说:“我不白吃国家的饭,我要和你们一起把小鬼子打出中国。

”我很佩服董存瑞那股不服输的劲,也很佩服他的敢作敢当,一定要把侵略自己家乡的人赶出中国!我不明白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有这么多材料?他们也可以和我们交朋友,我们自然会给他们材料。

有一句话说得好,把敌人变朋友,世上全太平。战争是和平的敌人,但人类为了一点物质和一点土地而斗争。**是战争的**,橄榄是和平的象征,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母,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让我们抵制战争,联合起来,把挑拨战争的国家让他们做自己的朋友,不管他扔多少炮火,我们依然用笑容对待,这样,他们就会害羞,让我们成为一个和平世界。

为英雄扫墓,为烈士献花,这就是祭英烈。董存瑞和黄继光是我们的榜样。没有他们,我们仍然是日本人的奴隶。祭奠英雄吧,他们是我们的开国功臣,上祭英烈,大家一起为英雄欢呼!

国家是国家的象征。这个国家是和平的到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没有战争,就有和平!大家一起联合起来,把战争打倒,拥护和平,我们爱和平,上祭英烈万岁!有人会问,英雄的牺牲是什么?事实上,只要看看这个名字,它就是一个祭奠英雄的地方。英雄有更好的家。不仅中国人关注,外国人也关注!

为建造这个车站的人们欢呼的是他让英雄们闭上了眼睛。中国解放了。烈士们就瞑目了,让我们为烈士们默哀。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篇4

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进攻的信号。随着三枚红色信号弹的升起,我国人民解放军的大炮轰鸣,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部被压制。

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人民解放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进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一样席卷而过,把士兵压在斜坡下,抬不起头来。

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一座横跨旱河的桥。狡猾的敌人在桥上建了一个隐蔽的掩体,挡住了我军进攻的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要求连长炸毁桥型碉堡。

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员进行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处,炸药包被敌人击中。李振德身亡,另外两名**手受重伤。这时,团里来了一个紧急命令,要求第六连从中学东北角赶来,配合已经冲进中学的兄弟们,迅速解决战斗。白副连长命令董存瑞去炸碉堡。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郅顺义的火力掩护下,他向前爬了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在郅顺义扔的手榴弹的烟雾下跑了一会儿。在桥型碉堡里,国民党军的机关枪越来越紧,子弹一声尖啸,从他耳边掠过。

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郅顺义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董存瑞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坏了。

国民党军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郅顺义站起刚要向前冲去,只见他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国民党军的火力死角。

而这时,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这座桥离地面不止一个人高。两边都是砖石做的。没有沟,没有边,也没有放炸药袋的地方。

如果炸药袋放在河床上,而沙坑不能爆破,河床上就找不到替代火药支架的东西。怎么办?郅顺义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

突然,我们身后传来一个响亮而清晰的冲锋号。是时候进攻了。

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左手托起了炸药包,使其紧紧地贴着桥底,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郅顺义看到后,纵身一跳,朝桥下的战友奔去,董存瑞看见了,厉声喝道:“卧倒!卧倒!

快趴下!!”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他年仅十九岁。

看完这篇文章,我被董存瑞的英雄主义所感动。他从小就有保卫祖国的信念。他用自己的生命为军队在战斗中开辟了道路。董存瑞牺牲了,可他爱国、为国的精神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董存瑞为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了千百万人为革命英勇奋斗。董存瑞的英名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整个中国, 为了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

我觉得董存瑞他非常伟大。我要学习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他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进取。

好好学***现在该做的。因为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报效祖国!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29个词语的意思。

2、学习本课第1―3自然段。

3、感受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1、读题。主要写一件什么事呢?

2、简介董存瑞: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11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儿童团长。后来又当上了民兵。1945年8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中,曾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曾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年仅19岁。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

三、检查自学。

1、把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写下来。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董存瑞为什么要去炸暗堡?答案在哪一段?

2、指名读。划出相应的答案。

说说在录像中看到的当时的情景。

4、小结:不炸掉这个暗堡,我军就不能顺利前进,就会影响整个战斗,所以,董存瑞坚决请战。描写董存瑞坚决请战的段落在哪一段?

五、学习第2、3自然段。

1、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的句子。

2、比较:

(1)董存瑞看着敌人的暗堡,两眼放射出仇恨的`火花。

(2)董存瑞看着敌人的暗堡,两眼放射出仇恨的火花。

3、请战的语气怎么读?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样?

六、朗读1―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学习4―8自然段,理解董存瑞怎样炸暗堡。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感受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1、课文1―3自然段先写了什么?

2、读出请战的坚决语气。

3、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

二、学习4―6自然段。

2、自读4―6自然段,划出写董存瑞逼近暗堡的句子。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合作朗读。

4、逼近暗堡的进程有没有变得平坦起来?

分角色朗读。分析敌人与董存瑞的表现。

一道火网负伤、猛冲]

从这些词语看出董存瑞的什么品质?

5、分角色练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结合本段分析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

(1)桥高、斜坡光滑,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

(2)冲锋又一次开始了。

2、课文哪些内容是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请用横线标出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标出神态的词语;用标出语言。

从这些动作你可以看出董存瑞的什么精神?

(他的动作坚决、果断,这表明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炸掉敌人的暗堡,至于个人生命,早已置之度外,显示了舍生忘死,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神态: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把什么比做什么样?为什么要这样比?

(董存瑞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勇于献身。描写了简短、有力的语言,提示了英雄献身的崇高目的。)

(5)归纳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指名朗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结果怎么样?

教学目标:

1、进行分段和用自然段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训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1、指导朗读。

(1)请求炸暗堡时,要读出对敌人的刻苦仇恨,坊出坚定的语气。

(2)读“在万分紧急的关头……为了新中国,冲啊!”要读得高亢、有力。

(3)自由朗读课文。

2、齐读课文。

二、给课文分段。

1、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请按提示分段。

(封锁道路――请求炸暗堡――冲到桥下――舍身炸暗堡――解放隆化)

2、讨论。

三、概括段落大意。

1、概括第一段段意。

比较,哪一种写法正确?

(1)交待事情的起因。

(2)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我军冲向敌军司令部。

(3)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冲锋道路。

(4)小结。

2、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1)第2、3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这两个意思能不能分出主要和次要?为什么?(第3题)

(2)概括段意。

3、概括第三段的段落大意。

(1)读课后题3的第(2)题。

(2)讨论,哪种最符合段落大意的要求。

第一种写法不简要。

第二种写法不明确。

第三种写法抓住主要内容,写得明确、简要。

4、概括第四段的段落大意。

(1)这一段写了哪三层意思?你认为哪层是主要的?

(2)概括段意时要抓住主要的,可以怎样概括?

5、概括第五段的段落大意。

四、小结。归并段大意的方法?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篇6

董存瑞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的精神所感动着我们。在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了隆化城,解放的战争打响了。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有一座十分坚固的碉堡。必须炸掉碉堡才能取得胜利。这时董存瑞紧靠一片凹地,暂时隐蔽自己的身体。敌人以为他死了,朝别处打去。可是董存瑞这时急中生智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用右手拉起导火线,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同志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前进啊!”“轰”地一声,碉堡炸飞了,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开辟了部队前进的道路。以自己的生命解救了数百人的生命。在临牺牲前还不忘鼓励战友,奋勇杀敌。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他说:“我牺牲了,这些就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说完便扛着炸药包冲了出去。通过他与战友的对话我感受到了董存瑞自己的生命都有危险了,但他的心中还是一直想着党。

听完英雄事迹后我想董存瑞可真是一名爱国英雄,他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祖国的解放,不顾个人的安危,宁愿自己牺牲,也不让别人受伤,真是一个勇于奉献,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为了党的我们的新中国洒热血,虽然他牺牲了,但他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值得我们去传颂和学习。

我觉得董存瑞很伟大,我们班也是一个集体,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虽然现在已经不需要我们流血牺牲了,但我们仍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他人,今后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繁荣昌盛。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发生在1948年的5月25日,但是共产党的军队正在解放隆化县的战役中酣战。当时共产党部队已经获得了优势,但是在第二次总攻发起之后,敌方的机枪突然就像暴雨一般扫射过来,原来敌方在暗处修建了一个暗堡,拦住了共产党部队的去路,并且造成了伤亡人数直线上升的局面。

董存瑞向两张请示要去炸掉这座碉堡,董存瑞还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前,对连长说,如果自己回不来,那么这是最后一笔党费了。于是董存瑞背起炸药包就冲了出去,借着战友的火力掩护,董存瑞渐渐的接近了暗堡所在的位置,但是董存瑞的右腿还是被敌方给射中。董存瑞冲到了暗堡下,发现这座暗堡有一个多高,又没有什么支撑的地方可以固定暗堡,但是这时总攻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董存瑞毅然站起了身子,用手托住了炸药包,笔直地站在了碉堡下。随着一声巨响,暗堡被炸毁了,董存瑞的战友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冲了出去。

董存瑞,原名董春睿,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小乡村,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所以只读过一年的书。1940年的时候参加儿童团被选为团长,十三岁的时候就掩护区委书记王平躲避日本人的追捕,被称为是抗日小英雄。后来王平因被人出卖而与日本人同归于尽,董存瑞于是在心里种下了抗日的种子。

后来董存瑞就加入了抗日自卫队,不久之后就参加了八路军,在一次战争中夺下了国民党士兵的一把机枪,被授予了勇敢勋章。在后来的战争中,董存瑞表现英勇,多次出色的完成任务,立了大大小小的功,还获得过毛泽东奖章。在1943年的时候,董存瑞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再后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役中,因为当时战事需要,共产党的军队受困于敌方的暗堡,董存瑞挺身而出,在暗堡下举起炸弹,用自己的身体当做支架,成功炸掉了暗堡。死的时候还没到19岁。

电影《董存瑞》是在1955年的时候,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时长100分钟的黑白电影,主要演绎了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和传递了董存瑞崇高的精神,由著名演员张亮扮演董存瑞,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是这部电影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因为在第八期的《大众电影》中刊除了导演郭维对《董存瑞》的看法,说,没有谁亲眼见过他(指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完全是时候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断出来的·······等等类似的言论,董存瑞的妹妹董存美和弟弟董存金就将《大众电影》、中央电视台和郭维都告上了法庭,事情最后以庭外调解告终。

董存瑞的炸碉堡的英雄事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也充分体现了董存瑞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解放人民的决心。当然董存瑞的事迹也在激励着一代代的人,即便是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虽不必去舍命为解放,但也却应该知道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篇7

今天早晨爸爸给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董存瑞》。董存瑞大叔为早日建立新中国、热爱祖国而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1948年5月18日董存瑞叔叔所在的解放军部队去攻打隆化,可是桥底下早就有了埋伏,敌人的碉堡非常牢固,董存瑞叔叔为了早点打垮碉堡就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他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呢?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早点炸掉碉堡,会有更多的同志死去。所以他用自己的身体做了一个支撑架。他一手拿着炸药包,另一手拉着保险丝。他看着同志们大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

然后用力一拉导火线。最后他终于炸毁了敌人的碉堡。

董存瑞叔叔去世时只有19岁。如果我们还能上学的话。爸爸告诉我,我们的国旗和红领巾是用董存瑞这样的英雄的鲜血染成的。这些英雄们为了国家抗日战争的生利,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战友,英勇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使我们今天过上了和平的生活。

虽然现在不再是战争年代了,可我们在平时的学***应该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学***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气馁,而是勇敢地坚持下去。我们会永远缅怀这些英雄的。

篇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个革命故事,让我深有感触。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炸毁了碉堡,解放了隆华。他那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董存瑞那种精神让我震撼了。当时,他只有19岁,但他可以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我读到导火索冒着白烟并发出火花时。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站了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坚韧不拔的光芒。这句话让我觉得董存瑞是火中的战士。

他喊得是: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从这句话中,我深深体会到他热爱祖国、舍生忘死、舍生忘死的精神。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篇8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主要讲的是____年,董存瑞所在的部队攻打热河的隆化时,战士们被一个桥形碉堡喷出的火力拦住了去路。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向大桥。他在桥边放了好几次炸药,结果都滑倒了。总的攻击声响起了。董存瑞用手托起炸药包,炸毁碉堡,英勇牺牲。

我读了这个故事,深受感动。他用手托起炸药包的英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久久萦绕。这个故事必将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他鼓励和鼓励我们前进。他教导我们要坚强,在危难时刻时刻考虑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我们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精神,珍惜董存瑞等许多革命先烈用身体为我们付出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为共和国牺牲一切的英雄。正是他们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并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

共和国的国旗上印着他们鲜红的鲜血,他们的风格在飘扬。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和强大的国家。董存瑞的高尚品质和光辉形象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董存瑞炸碉堡读后感(二)

____年春,由于种种原因,董存瑞终于在同年加入了当地的抗日自卫队和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他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____年5月25日,进攻____(省、市、区、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的第六连负责撤除敌人的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行前,作为爆破队队长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大了自己的决心:

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隆化中学东北角外围工事打开后,隐藏在墙外主河里的桥形暗堡机枪突然**,部队遭受严重**袭击受阻,被派去炸的同志一个个倒在中间。

面对敌人碉堡的猛烈炮火,董存瑞要求在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向桥底。这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关枪打断了。沙坑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点高。河两岸的护堤很滑。他放了两次炸药,由于没有木支架,炸药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声已经响起。耽搁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同志死去。

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撑,左手拿着炸药包,右手拉着导火索。轰隆一声,敌人桥形碉堡被毁,红旗插进隆化中学。董存瑞用年轻的生命为军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他19岁时就死了。

看完电影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战斗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想想董存瑞。他在进入革命队伍和党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他炸碉堡时,给革命事业和祖国、人民的勇气,使我深受感动。

现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10多岁,但他比我强壮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他的勇气、勇气和思想对我来说都是不可战胜的。他只是一个学习了几天的年轻人,但他有献身祖国和人民的精神,比我们强得多。

想想现在的我们,衣食无忧,在老师、家长的关爱下成长,我们没有经历过董存瑞那样的困难,也没有为祖国奉献出什么。现在我们不必炸毁碉堡,也不必牺牲我们年轻的生命。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使我们能够负担得起董存瑞为祖国和那些为革命事业和我们现在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战士们的生命。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战士吧!他们不愿在家里和亲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幸福,他们仍然走上战场,奋力拼搏,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想想他们的奉献精神,还有什么原因不能让我们不努力学习,不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呢?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应该向董存瑞那样献身祖国和人民,要有无私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董存瑞一个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共产党员!董存瑞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战士!

董存瑞炸碉堡读后感(三)

看完《董存瑞炸碉堡》,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象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的悲壮景象,他崇高的英雄形象顿时树立在了我的面前,他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当时,日本刚刚投降,国民党就向共产党宣战。____年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董存瑞被任命为爆破队长,爆破队用炸药包炸毁了敌军的碉堡群,这时,冲锋号角已吹响,解放军全体都向前冲,忽然,他们发现迎面的桥竟然是经过敌人伪装的暗堡,火力非常猛烈,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的前进道路,这时,董存瑞凭借着战友的掩护,带着炸药包,冲到了桥底下,到了桥下才发现,炸药包没有支撑点,敌人的援兵又快到了,看着战友一个个被子弹打伤,在找不到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左手高举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索,他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啊!

他与敌人同归于尽。就这样,他的战友们冲过桥,赢了。

董存瑞虽然去世了,但他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能生活在和平时期吗?这不是革命英雄的功劳吗?

我们的红领巾、鲜艳的五星红旗,就是这些革命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正是因为我国有成千上万个的像董存瑞那样的英雄,才取得了抗日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为了不辜负他们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我们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董存瑞炸碉堡观后感 篇9

读了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后,我的心里一直不能平静,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董存瑞出生在现在的河北省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上几年学就辍学了。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参加了中国八路军,在当兵的生活中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机制勇敢的小战士,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在一次我军与敌人的战斗中,为了炸敌人的碉堡,他抱着炸药包到桥下,可是没有支架,他想用枪挖洞放炸药包的时候,这时冲锋号响了,许多战士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为了减少战士的伤亡,他不顾一切的用自己的双手举起了炸药包,拉开了导火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许多为国捐躯的英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献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虽然我们现在处在和平的年代,但是我们还有我们的任务,为了我们国家以后的繁荣富强,为了科技的'发展,为了以后的生活我们都应该好好的学习,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董存瑞观后感 | 董存瑞的观后感 | 董存瑞电影观后感 | 观后感
上一篇:手写离婚协议书格式八篇 下一篇:做自己优秀演讲稿8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