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合集14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应学着提前做好相应的方案,方案可以让我们找到更正确的工作方式方法。本文主要涉及与“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相关的内容,希望您喜欢这篇文章也请不要忘记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哦!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1】
1、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工程”。一是培育一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一村一品”面积500亩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0%以上;示范点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80%以上。二是示范村加大农家乐的培育力度,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特色点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农家乐经营户1-2户;农家乐经营户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农家乐集中村要按照村域统一处理模式,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有经营户要全面推行油烟净化处理设备。
2、积极实施“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农村人口集聚,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年度任务,鼓励高层平面式安置,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采取村庄整理、建新拆旧、适当给予经济补偿等办法,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民点缩减,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节约集约使用的水平,集中居住农户达到100户以上。二是推进民居房改造,完成示范村住房改造3户,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工作,盘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大力整治私搭乱建住宅等,鼓励农户利用空闲地、荒地荒坡建房,鼓励村级组织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展新农村建设。三是推进农村节能节材,畜禽养殖场(户)沼气利用技术普遍推广,农村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进村入户。四是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农村联网道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泵站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塘坝扩挖、沟河清淤等工程建设。按照农村新社区的要求,统筹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培训、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
3、积极实施“农村生态文化培育工程”。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开辟生态文明橱窗等生态文化阵地,运用村级文化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二是转变生活方式,开展绿色家庭评比等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倡导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并重,加强农村社会和谐化管理,全面推行“村民理事会”等基层经验,调节农村多种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一是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覆盖面要占全村的70%以上,其中垃圾收集要全域覆盖。二是推进连线成片整治,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林网、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网、污水治理网的一体化建设规划,分步开展沿路、沿河、沿库区、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结合,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三是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围绕改善农村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协助开展村庄绿化,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加大农村景观林行动的力度,村庄绿化率平均值达到20%以上。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2】
为加快推进山东头村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20**年即墨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村庄实际,在度假区党工委、管委、社区党委的指导下,20**年力争将山东头村建设为青岛市美丽乡村建设达标村,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城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即墨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要求,在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按照有一个总体建设规划,一个特色产业,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一个和谐文明的村风,一套民主的管理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规划、特色街巷硬化、整体环境美化、景观式绿化、污水管网治理、社区中心、休闲广场及旅游导视系统等建设,并融合海洋渔业、旅游、节庆、山海文化等元素,拉长村庄发展产业链,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将山东头村建设为环境优美、管理规范、乡风文明、民生幸福、渔乡特色浓郁的滨海新渔村,成为青岛滨海海洋特色发展带中融山海特色的滨海旅游特色村。
二、实施步骤及责任分工
根据《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和《即墨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村庄实际,制定实施步骤如下:
(一)宣传动员及征求意见阶段(4月15日-4月30日)
村庄根据管区指导意见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及走街入户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精品示范村建设的意义,要努力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充分发挥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街巷长、社会乡贤的作用,面向社会各界征求美丽乡村建设意见、建议,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动员村庄上下共同参与、全力支持精品示范村的规划建设,营造全民共建美丽乡村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规划编制阶段(5月1日- 7月31日)
组织聘请有资质的高水平规划设计公司,结合《即墨田横镇总体规划》《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战略规划》《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田横岛、月滩版块整体规划,精心编制山东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环境提升专项设计,4月上旬进行第一轮规划汇报,7月份出具最终规划成果。
(三)建设实施阶段(5月1日-11月30日)
1.清理工作平台。根据山东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需要,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任务,结合违法建设治理,全面完成拟使用地块的土地流转和地上物清理,为美丽乡村建设腾出建设、发展空间。5月份完成土地流转和地上物清理。
2.实施街巷硬化和卫生改厕。完成村内5万平米背街小巷和道路硬化,对全村范围内简易茅厕实施卫生改厕,5月份开工建设,11月份完工。
3.实施自来水改造和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争取市水利局等支持,筹资完成全村自来水改造;对接青岛银河首创公司制定污水处理方案,争取上级资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4月份开工自来水改造,7月底完工,年内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4.建设海鲜交易市场。争取上级支持,采取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在山东头村东临近跨海大桥区域,建设一座海鲜交易市场,切实解决群众渔业生产、水产品交易及交通出行问题,提升田横岛旅游度假区旅游形象和田横海鲜品牌影响力。6月份启动交易市场规划建设。
5.完善旅游配套等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村庄土地利用现状,争取各级支持,筹资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山东头主题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等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全村旅游导视系统,全面创建旅游特色村。4月完成规划设计,11月份完工。
6.实施村庄形象提升工程。结合山东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实施村庄绿化、外立面打造、五线下地、牌坊、节点工程打造、河道改造等工程。4月陆续开工建设,11月份完工。
(四)考核验收阶段(10月1日-20**年1月31日)。
项目竣工后,实行村庄初验、区级复验、市级终验的模式对建设成果进行逐级把关、梯次验收。具体由村庄组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小组和社区党委及 和施工单位初验,初验合格后,村庄及时上报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组织联合验收组统一验收,验收结果整理归档。最后由区指挥部上报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指挥部,由市级相关部门组织最终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统筹协调、合力推进。成立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两委干部、部分党员、村民代表、街巷长、社会乡贤共同参与的村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推进和组织实施。
(二)加强督查,全程纪实。在区、村两级美丽乡村工作监督小组的全程监督下,安排专人负责将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的文字、影像资料进行详实记录、存档、备案。
(三)规范管理、防控风险。强化风险防控,突出防控重点,健全责任机制,严格招投标管理和工程项目结算审计程序,选优配强施工队伍,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坚决杜绝人情工程,着力打造廉洁工程。村庄推选成立由党员、群众代表、街巷长、社会乡贤等人员组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监督小组,全面推进群众参与建设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四)长效监管、高效运转。建立村庄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确保卫生保洁、绿化、照明和其它公共设施有人管护、正常运行;完善环卫保洁和村庄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两大工作机制,提高专业化管护水平。
(五)全民动员、和谐共建。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充分利用广播、标语、专栏、会议等形式开展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做好村民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统一干部思想,召开好村庄党员、村民代表会,充分调动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营造凝聚人心、工作合力,社会关心、群众支持的良好氛围。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3】
肥城市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讨 论 稿) 我市的产业结构以资源开发型为主,造纸、化工、建材、火力发电和煤炭开采等产业比重较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结构性污染十分突出。此外,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和浪费并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农药、化肥使用过量,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带来环境污染和土地、生态破坏;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等环境问题依然无法根本解决。若继续沿用“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必然对现有的资文秘部落原创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浪费和破坏。因此,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并以3R生产方式,即:废物减量化(Reduce)、资源的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利用(Recycle),为社会经济活动行为准则的经济模式。它是通过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强调废物的正确处理和资源回收,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促进废物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循环经济被誉为是一场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工业革命。它使经济活动由过去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物质单向流动转向“资源→产品→循环再生资源”的物质闭路循环过程,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公众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推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均普遍推行这一经济发展新模式。 实施循环经济应从以下几个大方面入手: 一、成立领导机构 市政府成立循环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高新区、环保局、经贸局、建设局、计划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首先申报循环经济试点市,批准后,再请有关科研单位制定全市循环经济建设工作规划,并邀请专家评审,最后,依照规划指导全市循环经济的开展。 二、转变经济意识 1、从资源经济转变为生态经济。循环利用不能理解为循环回到原点的闭合循环,而是一种循环发展上升的模型,是上一环节废物成为下一个产品原料的结合。它的物质流、能量流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循环发展,体现了其生态特征。 2、从非生态效益型经济转变为生态效益型经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规律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3、从非环境优化型经济转变为环境优化型经济。要逐步优化环境,推行环境优化型经济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营造宣传氛围 宣传工作在循环经济起步阶段尤为重要。宣传要围绕着循环经济、生态市建设全面展开,充分运用电台、电视台、报刊、宣传册等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大力宣传。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废物循环利用、改善生活生产条件等内容为主。在工作中要提高透明度,鼓励公众参与,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循环经济发展的氛围,倡导循环企业、循环工业园区、循环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四、建立支撑体系 1、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在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基础上,还应陆续制定我们本区域需要的政府规章、规划、标准等。 2、建立绿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应减去产品资本折旧、自然资源损耗、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之值,即变传统国内生产总值(GDP)为绿色国内生产总值(EDP)。不计环境成本,在长期的经济总帐上是要吃亏的。 3、建立健全“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推行循环经济,必须有绿色技术支撑,这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是我们推行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市的必需。绿色技术包括环境技术、资源化技术、减少废物排放以及资源消耗技术等。 4、制定促进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体系。要认真研究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政府奖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原材料、废弃物的税收和收费政策、政府优先采购政策、价格政策和其他政策等,从政策引导上,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合作交流 积极交流、学习、借鉴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引进消化外来的先进技术,把外来资金与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外来资金投向高新技术、污染防治、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进一步推动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市建设。 六、推行方法与模式 1、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企业层次的循环,是循环经济中的小循环,是指企业自身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推行清洁生产,坚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环境准入制度,禁止建设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项目,将会取得长期、明显的环境经济效益。目前,我市有七家企业已经开展这项工作。其中,肥城精制盐厂已通过了省里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肥城银宝食品有限公司已投入20万元资金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2、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是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为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通过推行ISO14000认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4】
村乡村振兴引领美丽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__ 精神和__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__乡党委、政府致力打造__村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作部署,现结合__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内生发展动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__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基础条件,科学制定示范村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围绕重点、难点,通过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最终带动整体提升。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规
划引导,合理安排建设任务和建设时序,杜绝出现“形象”、“面子”工程。
(三)村民主体、激发动力。示范工作要尊重村情民意,保障村民参与权、监督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美丽村庄建设事业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四)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应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合力,建立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拟建示范村基本情况
__村,寓意“边缘的村庄”,海拔__米,位于__县城西北方,距县城__公里,距乡政府__公里,全村幅员面积__平方公里,属__流域,地处__干热河谷,属半农半牧村,全村共有__户,__人,人均寿命约__岁。
全村总耕地面积__亩,草场面积__亩,林地面积__亩,主产青稞、玉米、小麦,牧养牦牛、黄牛;主要经济林下作物有葡萄、苹果、梨、杏、桃、石榴、和橘子等水果,辅以核桃、花椒等种类;有盘羊、狐狸、狼等自然野生动物。
四、基本目标
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基础建设+致富增收”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特色美丽示范村为目标,以“美丽村庄、生态家园”为出发点,以“和谐稳定、共同富裕”为落脚点,多层次、全方位、各产业全方面发展;打造旅游、休闲、生态、娱乐、民族特色于一体的美丽示范村。
五、建设内容
(一)旅游示范村入口场景化打造
在国道__线__乡入口打造美丽__示范村特色旅游宣传牌(墙),并将宣传挖掘、塑造沿线景点一路指引至乡村。
(二)旅游景区步道(环线)建设
从__村西南处入口,经__、瓦洛、摩崖、日拉形成旅游环线,步道两侧进行绿化或设置栏杆扶手,摆放垃圾桶、在合适地设置公共卫生间、观景台。
(三)农田灌溉水渠建设
为进一步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保持环境,保障农牧民群众灌溉需要,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不返贫,最大限度发挥部分农田、果树长期干旱,得不到灌溉问题,以及有效降低洪涝灾害,需建设农田灌溉水渠4.7公里。
(四)特色民宿或特色酒店建设
乡村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行首选,兼顾民俗特点和乡村特色的民宿或酒店越来越受到城市游客的青睐,既能让游客体验到体验到当地的民族特色,也能使其体验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现代化的服务与设施,更能促进我村经济收入,群众增收,解决更多的就业岗位,辐射带动系列产业发展;如果发展的好,同时还可以作为村集体经济或集团产业进行发展。
(五)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1.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公共活动场所既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又可以丰富农牧民群众生活娱乐,更是村庄重要节点集体活动必不可少的场地。同时可以在场所附近安置些健身器材,可以健身、锻炼,配置小卖部、摆放些民族手工艺品或特色产品,还可以增收。
2.公园建设。公园建设既可以提高村庄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又可以提升农牧民群众生活质量,也是村庄发展进步的亮点。公园内应设置喝茶、休闲、健身器材、小卖部、公共厕所、垃圾桶等基础设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群众亲近的休闲场所。
3.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拟在宾果、瓦洛建停车场,用于__村民自家车辆及旅游外来车辆的停放。停车场应配备自动收费系统,所收费用除日常维护外,按比列缴纳村集体,带动群众增收,促进__经济发展。
(六)人居环境改造建设
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这一突破口,结合__地理、气候优势(天气炎热),加之我村全为旱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同时为提高农牧民群众生活条件,建议将愿意改造的农户进行卫生间浴室、厕所、给排水、化粪池建设。
(七)技能培训
根据示范村建设实际需求,围绕增收致富,提高自身劳动技能,着重在民族特色产业、手工业、民宿或酒店管理、服务、运输等方面为__发展培训所需人才。
六、示范村建设优势
(一)区位优势。__村位于乡政府3.5公里处,通水泥路,距离国道318线仅27公里,距县城90公里;海拔2680米,现有__民居、石摩、古民宅等旅游景点;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休闲、旅游、度假首选地。
(二)政策优势。由于__村目前还未进行开发,正值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人居环境改造、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可塑性。
(三)旅游、生态优势。我村目前无任何轻、重工业产业,属原生态、无污染地区,风景秀丽、水果丰富,民风淳朴,是发展打造水果之村、休闲、旅游、度假的圣地,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存在巨大潜力。
(四)交通优势。根据国家“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拟定于“十四五”期间建设__至中林卡乡公路或__至八宿林卡乡公路,将投资几亿资金,项目建设期,将会为我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为__交通发展提供了便利,为村庄今后旅游发展提供保障。
七、投资估算
该项目计划投资__万元,全部申请乡村振兴美丽村庄建设专项资金,不足部分将继续努力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或按项目轻重缓急逐步实施。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5】
五里乡民族中心学校“美丽乡村校园”建设活动
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校园”建设活动的通知》(鄂教发[2013]2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建设“美丽中国”、“幸福湖北”的要求,建设美丽和谐的乡村校园。解决好学校发展中规划布局、文化环境、安全稳定上存在的不美丽、不和谐问题,促进学校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围绕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开展“美丽乡村校园”建设活动,把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风进一步发扬光大,搭建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平台,使我校的教育事业再上台阶。通过“美丽乡村校园”建设活动,使学校建筑布局合理协调,环境整洁雅致,校园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洋溢着民主公平、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发展氛围,促进我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我校真正办**民满意的学校,为五里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建“秀美五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施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为了切实搞好此项工作,五里乡民族中心学校成立以校长唐华军为组长,常务副校长覃正雄和副校长彭涛为副组长,田中、蒋宗海、胡友玉、方正林、江丕常为成员的“美丽乡村校园”活动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倡议书、专题学习会等形式,提高师生对“美丽乡村校园”建设活动的认识。
(二)征求意见,查找问题。
通过发放征求意表、召开座谈会、组织家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查找我校工作各个方面存在的不美丽、不和谐因素和问题,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提高建设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完善制度,督查落实。
学校将明确各部门在建设活动中的职责,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四)及时总结,巩固深化。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建设活动进行阶段小结或总结,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建设工作,表彰奖励在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宣传在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事迹,探索建立活动长效机制。
四、实施步骤
“美丽乡村校园”建设活动以学年为周期,每学年建设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制定计划,成立组织,动员,达成共识。利用学校**、广播电台、板报、广告牌营造施工活动氛围。
(二)具体实施。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各项主题活动。通过教职工大会、教代会、系列讲座、“美丽处室”评比、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科技节、推普周活动等形式,创设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完善学生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等各种法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请公安、交通、司法等部门给学生析案例,做讲座,搞演示,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交通等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爱心牵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团结互助、尊敬师长、扶贫济困的好习惯,增强为集体、为师长、为同伴服务的意识。
(三)总结提高。每学年结束时,总结活动并修改方案。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限期实施。
(四)表彰奖励。对周期内建设活动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逐步建立“美丽乡村校园”建设活动长效机制。
五、工作措施
(1) 改善办学条件,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是建设美丽乡村校园的前提。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高尚情操,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激发校园人的进取精神,约束校园人的不良习气,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
学校将本着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努力打造一个绿化、美化、净化、知识乐园的精致教育环境。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彻底消除d级危房,力争校舍、教育技术装备、体音美和卫生设施、学生生活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不断促进办学条件提档升级。要加强校园管理,重点整治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拆除乱建搭棚,消除校园卫生死角。
以“绿色学校”创建为契机,开展以“崇尚自然、关爱生命,注重人文、尊重人性”为主题的德育活动,让“美化环境,绿化校园”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努力营造美丽的校园生态环境。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优美的人际环境。师资队伍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校园的关键。学校将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使教使老固树立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以及关爱学生和同事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发展和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倡宽容、诚信、友善精神,弘扬正气,推崇高尚,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人品质素养。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提倡友善、沟通和换位思考,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不断树立师德典型,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美丽校园人际环境。
(3) 倡导教学改革创新,营造优美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美丽乡村校园的核心。结合新课程改革,学校将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不和谐、不和谐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美丽和谐的情境与氛围,设计美丽和谐的高效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创建美丽和谐的教育关系,形成默契、和谐的教风、学风,营造美丽的课堂环境。
(4) 打造校园文化名片,营造优美的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是建设美丽乡村校园的外在表现。文化是学校最宝贵的内容,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学校将树立“以精神文化为引领,以制度文化为动力,以活动文化为载体,以物质文化为保障,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和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路、因地制宜”的方针,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体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的学校文化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要求每位教职工要做有责任的五里人,在潜移默化中将责任感传递给学生,用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影响学生,用自己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带动学生,用自己的不断发展引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支柱。学校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完善校园法制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法、懂法、知法、用法,正确运用法律维护学校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特色。
学校将积极开展“绿色文化”、“寝室文化”、“诗词楹联文化”等校园文化创建活动,认真开展“美丽教室”、“美丽宿舍”、“美丽办公室”评比活动,引领师生自己动手布置寝室,美化墙壁,为寝室命名,为景点挂牌,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含情,让每一个心灵都净化,形成学校的活动文化品牌。学校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我校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夯实学校的物质文化基石。
(5) 加强安全健康教育,营造美丽安全的环境。安全稳定是建设美丽乡村校园的基础。学校将严格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及时检查校园各部位,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以安全教育、健康教育为基础,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美丽乡村校园”建设活动。落实教材、教案、课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自救自救能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检查和评价师生的言行是否符合安全、文明、卫生的要求。关注重点年级和重点群体,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树立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妥善管好、用好人防、物防、技防设施设备,提高安全事故、突发事件防控和处置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校园安全保障能力,建立校园安全长效工作机制。
(六)按照“四新八无”(即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培育新公民,建设新家园;无非法上访,无阻扰施工,无安全责任事故,无政策外生育,无违规整酒,无违规建房,无****件,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的目标,开展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创优发展环境,启动“美丽鹤峰”行动。
五里乡民族中心学校
2013年4月1日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6】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镇长任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协调,从项目设计、项目安排、项目布点等方面进行统筹把关。具体工作任务逐一落实牵头领导、责任单位,重大项目分别组建项目专项工作组,确保各司其职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重点做好项目推进的政策处理和群众思想工作。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各单位、各村社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
(二)多措并举,保障要素。加强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进一步优化镇级财政投入结构,加强与区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整合利用现有投融资平台,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城建建设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强化管理,提升品位。进一步完善镇招投标中心运作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施工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一批新的城镇景观和一批精品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提升城镇面貌长效管理水平。
(四)宣传引导,构建合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科学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努力营造全镇上下齐心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7】
自20xx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点更亮、面更广”,根据“共建生态家园、打造美丽乡村”行动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为目标,在深入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全力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示范村、“六美”乡村,彰显常山新农村建设亮点,提升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
二、目标任务
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的要求,大力开展“六化六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村点出彩、沿线美丽、产业精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到20xx年底,建设10个左右可看可学可借鉴的示范村,完成3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谋划建设胡柚景观大道,力争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面上,以实行申报审批制为原则,在20xx年的治水示范村和重点村中,大部分村完成“六美”单项创建,同时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在20xx和2016年度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村中,力争有美丽乡村创建成功,同时部分村完成“六美”单项创建。
三、基本原则
(一)规划指导原则。结合县域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编制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风景线建设规划,细化美丽乡村行动点、线、面的区域布局和功能定位。
(二)因地制宜原则。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顺应发展变化趋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挖掘各村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彰显常山整体以及区域的风格和特色。
(三)分类推进原则。坚持梯度培育,分类制定推进计划,明确年度建设目标,有序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六美”乡村创建,确保取得实效。
四、建设标准
按照净化、洁化、绿化、亮化、美化、序化“六化”和环境秀美、布局优美、产业精美、生活富美、服务完美、社会和美“六美”要求,深入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突出抓好重要节点建设,进一步优化村庄建设布局,通过扮靓“景”做亮“点”,凸显村庄特色。
(一)夯实农村环境基础,建设环境秀美乡村。把环境秀美乡村创建作为“六美”乡村建设的工作重点,深化村庄环境整治,大力实施水环境治理、养殖污染治理、户厕改造、村道硬化等项目。积极创建市级生态村,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庭院、道路、河道、村庄综合保洁工作。大力开展村道沿线、水体沿岸、活动场所、农户庭院、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净化、洁化工作,鼓励种植香樟、桂花、胡柚等乡土树种,抓好安置点和新建房的“赤膊墙”粉刷和生活污水设施建设。
(二)推进村庄建设规划,建设布局优美乡村。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结合“三改一拆”工作,有序推进危旧房改造,拆除村内破旧房和违法建设,着力打造“无违建”村。加快空心村整治,推动农民建房整齐有序、布局合理,积极引导农民到安置点、安置区建房,促进人口向中心镇(村)聚集。
(三)彰显乡村特点特色,建设产业精美乡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鼓励和引导农民从事来料加工、农家乐等二、三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家庭农场、乡村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生活富美乡村。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异地搬迁和农民素质提升等工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盘活和经营好房屋、山场、林地等集体资产,探索建立宅基地收储和管理等制度,发展物业经济,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较快增长。
(五)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完美乡村。统筹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成集管理、教育、服务、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服务中心,加速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化发展,大力实施农村公路联网、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工程项目,切实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设施。推进社保救助广覆盖,积极组织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居家养老服务和银龄互助、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做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
(六)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建设社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三民工程”标准化建设,坚持“三个一”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村级组织和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切实抓好平安维稳工作,不断完善基层网络建设和社会矛盾纠纷协调处置机制,深入推进“平安村”、“法治村”建设,逐步实现平安维稳长效化。
五、建设任务
(一)建设美丽乡村风景线。按照“整线(片)统一规划、点线面有机结合、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紧密结合沿线产业、生态等资源禀赋,大力推进沿线河道清理、道路绿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一是中国观赏石艺术长廊:依托青石镇丰富的花石、青石资源,加快推进中国观赏石博览园建设、砚瓦山观赏石市场改造和道路沿线市场整治,建设青石镇砚瓦山村至青石镇大塘后村的中国观赏石艺术长廊,带动周边村庄和农户发展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旅游一体的石产业经济。二是乡村休闲旅游长廊:依托黄冈农家乐、长风渔庄以及“月亮湾”(原溪东村)的生态资源,建设G205金川街道徐村村至何家乡长风村的乡村休闲旅游长廊,打造省级农家乐特色区块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渔家乐一条街。三是生态农业示范长廊: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彤弓山历史文化村等资源,建设“上红线”球川镇后弄村至同弓乡彤弓山村的生态农业示范长廊,带动周边村庄及农户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家乐体验游、水果采摘游。同时,谋划建设胡柚景观大道。
(二)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以水环境治理为基础,大力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主导产业转型提升,特色文化培育发展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设施,美化村庄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带动村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美丽乡村示范村实行“推荐申报、竞争建设、动态管理”,县里推荐10个村优先申报(“中国观赏石艺术长廊”沿线的砚瓦山村、溪口村、大塘后村;G205“乡村休闲旅游长廊”沿线的长风村、黄冈村、徐村村;上红线“生态农业示范长廊”沿线的后弄村、芙蓉村、彤弓山村以及路里坑村),开展竞争性建设,全面实行动态管理,优中选优,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鼓励其他村申报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创建“六美”乡村。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围绕“六化六美”要求,对照美丽乡村创建内容及评价标准创建一批“六美”乡村。对“单村创建”考核评定分在90分以上的,给予单项命名表彰;对全面完成“六美”乡村创建,符合“六化”的要求,各个单项考核评定都在90分以上的,予以美丽乡村的命名表彰。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各工程组要切实负起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积极做好计划安排、督查指导、协调服务、考核验收等工作。各乡镇(街道)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采取务实措施,积极开展工作,带领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建设好美丽乡村,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新农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密切配合协作。相关部门要按照“建设共担、成果共享”的理念和“计划对接、规划衔接、项目配套”的要求,加强配合协作,捆绑落实建设计划,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房改造、中心村培育、村庄整治、异地搬迁、农民饮用水工程、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一事一议等各种涉农项目有机结合,并将相关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到美丽乡村创建村,发挥项目叠加效应。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县机关部门重点挂联帮扶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六美”创建村,组织和引导社会工商资本、民营企业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三)加大扶持力度。以“乡村为主、财政奖补、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为原则,县财政安排美丽乡村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以奖代补。对照“六化六美”标准,制定方案经审批后组织实施,验收合格按照农村户籍人口数进行以奖代补,其中户籍人口在1600人以下的行政村,补助100万元;户籍人口在1600-2300人的行政村,补助150万元;户籍人口2300人以上的行政村,补助200万元。“六美”乡村单项村给予定额奖励,其中“环境秀美乡村”奖励40万元,其余的单项村分别奖励5万元。同时,对各条美丽乡村风景线的创建也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加强督查考核。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单列,作为乡镇(街道)、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和新农村建设考核重要内容,使各项建设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采取“一季度一通报”的形式,严格落实长效管理的人员、制度、职责和经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浓厚舆论氛围。要切实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形成声势。县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创新宣传载体,积极宣传造势,凝聚县内各方力量支持创建、参与创建,尤其是要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宅间硬化、庭院绿化等以农民投入为主的项目建设。要积极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品牌经营文章,提炼总结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和典型经验,采用专题报道、领导访谈、专家调研、相关会议介绍等方式,加大对外的品牌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知名度。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8】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召开协调会,落实工作措施,通报工作情况。要在项目安排、财力分配、组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党政领导重点联系、综合部门统筹协调、主管部门具体指导的整体推进格局。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政府积极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乡财政逐年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二是建立“整体规划、资源统筹、分步实施”的建设机制。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根据“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原则,依据我乡的地域特点和产业分布,以“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为重点,编制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整体规划。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向重点村、重点镇乡、示范带集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面、提高精品率,有序推进,亮点连线成片,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三是建立“产业优先、一村一品、打造精品”的发展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广大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群众的共同富裕。工作关键点和难点是农村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精品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3、加强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整体合力。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发展共建共享的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立从基地建设到产品流通到旅游服务等多环节全覆盖的网络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发布供求信息。
4、加强监督考核。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制定“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年终由领导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兑现奖补资金。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村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9】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三清一拆“行动,全乡所有村庄积存垃圾得到清理,残垣断壁和违章建筑得到清除,柴草及杂物等堆放整齐,道路干净交通顺畅,庭院干净,村容整洁,村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二)基本原则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各村基础条件、人口规模、区位特点等方面差异,因地制宜推进'三清一拆“行动,总结经验,探索路径,由点到面,全域展开。
坚持群众主体。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激励等形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农民自主开展、主动配合'三清一拆“行动。
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开展工作,严格工作界限和程序,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注重文化传承。保留体现村庄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乡愁乡恋的文化符号和建筑符号,对有保留价值的古建筑、古庙宇、古祠堂、古树名木等进行挂牌保护和妥善利用。
完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人员、设备、制度、经费等保障措施,推行PPP模式为主的市场化模式,逐步实现村庄环境卫生的有效管理,确保整治效果能够长久保持。
二、重点任务及要求一是清垃圾杂物。对村庄内外、环村河道、道路两侧(含村与村之间道路)、景区周边、城镇周边、城乡结合部等区域长期以来积存的垃圾,以及村内乱放乱倒的垃圾进行清理整治,彻底消灭农村环境卫生盲区和死角死面。对农户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进行整治,科学安排农具、柴草及杂物的堆放地点,做到既整齐美观,又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二是清残垣断壁和路障。对长期废弃不用、濒临倒塌、有碍观瞻的老旧房屋院落及村外厂房、畜禽棚舍等进行清理和拆除,用于栽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对可利用的要进行维护修缮,开发利用。对影响道路通行的障碍物进行清除,整修街道路面,确保道路畅通。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10】
为加强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公路管养水平,现结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和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示范路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十二五”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府发[**]14号)及市局《关于贯彻落实市政府府发[**]14号文件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交发[**]1号)文件精神,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提升养护质量,提高养护队伍水平,以点带面,从而推动全市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再上台阶。
二、总体要求
通过养护示范路的创建,示范路应达到以下要求:
路面平整无坑槽、排水畅通无积水、路基规整无坍方、标志齐全无缺损、绿化美化全覆盖、路容整洁无杂物、构造物完好无损坏、安全措施得当无漏点。
三、路线安排原则
(一)为确实起到养护示范作用,此次安排的路线需是群众反映强烈,修建年限较早且硬化路面出现严重病害的县道(或由交通部门管养的乡道)以上路线,按条按段均可以,但示范路段每段的连续里程不少于5公里。
(二)各单位需在5月20日前上报两至三条拟建路线及养护工程量等(详见附表)至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将对拟建路线进行实地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下达创建路线名称、里程及养护工程计划等。
四、工作要求
为确保此次示范路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各地按照市处下达的养护工程计划,须从市奖补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此项活动,未安排专项经费的视为未开展此项活动,将在20**年市奖补经费中扣除此专项经费,同时不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单项先进单位评选。
五、考核评定标准
创建路段基本要求:
1、养护管理单位及具体管理人员明确;
2、日常养护责任人明确;
3、养护工程数量明确;
4、示范公示牌设置规范(示范路段起止点分别设置);
5、经常性养护率达100%。
六、考核办法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此项创建活动需在10月底前完成,并将创建活动工作总结上报市处,市县乡公路管理处于11月份结合对全市农村公路养护、路政管理等工作组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下拨市奖补经费。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11】
根据总体目标定位、实施原则和方法,三年内重点开展基础、文化、环境、产业四大工程,全面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基础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基础。根据总体规划及各项具体规划,进一步梳理全镇各村(社)水、电、路及配套设施项目,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近三年重点实施项目。(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建办、各村社)
(二)文化工程。充分挖掘并保护各村社的历史文物、文
化素材,设立具有xx特色的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展示馆,突出主题,完善细节陈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标志系统的建设,设计优质、吸引一定客源的游览线路,强化洋沙山风景区管理和沙滩文化打造,实现文化内涵提升与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社事办(文卫)、文体站、各村社)
(三)环境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村庄环境改造,改善村庄整体环境。特别是要加大对违章建筑、危房、破旧房屋的拆除力度,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由村(社)集体收购、收租的形式,统一整理拆除后的边角地,拓展村庄发展空间。探索建立服务外包的方式,提升洋沙山风景区管理水平。(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管办、行政综合执法中队、各村社)
(四)产业工程。全面实施xx镇新兴产业建设行动,推进镇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现代信息业、国际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构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牵头领导:周庆海、王国芳。责任单位:经济办(工业、农业)、招商中心、旅游办、各村社)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12】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创新。为了全面推进我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水平,按照《武功县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环境整治打基础、文化建设树灵魂、产业发展强支撑、平安建设做保障、整镇推进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以十联百包千帮和精准扶贫为平台,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镇域经济富强、群众生活富裕、社会文明和美、生态环境优美的两富两美新小村,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强化镇域统筹理念,充分考虑不同村域的自然条件、原有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文化差异、差别性制定各村建设规划和目标任务,注重与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充分衔接,体现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彰显乡村风情。
(二)强化主体,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一事一议制度,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保护农民利益,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分类指导,量力而行,不强迫命令,不大拆大建,有条件上档次、没条件抓整洁,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处,确保各村建设不举债、建设质量不打折。
(三)基础先行,保护生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展示农村生态特色,统筹项目资源,实施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等乡村六化建设,从根本上夯实设施建设这个基础。
(四)整合资源,合力共建。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等交换和有序流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镇发展、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政府引导、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全方位支持的整体工作氛围。
(五)典型示范,整镇推进。坚持镇抓统筹指导、村(社区)实施的工作机制,以打造省级试点镇小村镇精品示范村为引领,典型示范,其余各村(社区)有序开展,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村,带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
三、工作目标
按照村庄园林化、沿线景观化、农村现代化的思路和一心两城三园四镇46个社区的总体布局,选准突破口、找到发力点,创造新经验、打造新模式。在全力打造全省试点镇小村镇的同时,重点围绕普小路、西宝中线、罗韩路和县环南路、镇驻地集中财力,每年重点创建2个精品示范村,2个先进村,120户卫生文明户。到20**年,建成精品示范村2个,建成先进村4个,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村容村貌整洁。到20**年,建制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实现规范化处置,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农业废弃物能够回收利用,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形成,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二)生态环境良好。到20**年,精品村和先进村给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三)生活文明幸福。到20**年,完成现有的农村存量危房和新增农村危房的改造,农村子女上学、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实现所有村庄水、电、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让农民住上安全房、喝上干净水、用上清洁能源、走上平坦路、养成好习惯,农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得到全面提升。
(四)社会平安和谐。农村基层组织健全有力,基层基础和社会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农村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秩序持续好转,农民安居乐业、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
(五)产业结构优化。按照全县151555-6521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扩果、强畜、增菜、优粮、壮大手工布艺,突出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加快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建设标准
坚持把乡村当景区打造,把公路沿线当美丽长廊打造,全面实施六化工程,形成村有景点、路有景观、街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一)净化。以建设优美环境为目标,开展以拆除门前厕所和修建农村排水设施为突破口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动卫生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以村口、路口、农户门口、村巷街道、公路干道三口两道为重点,积极清理农村六乱四堆、白色污染物等,实现农户庭院净、村巷道路净、村容村貌净、镇村公路净。
(二)硬化。以完善设施为目标,对集镇街道、村庄巷道、生产道路、人行道等采取铺设草坪砖、地面花砖等方式实施硬化。农村路边、村边、住户门口的土埝、土墙,用砖墙围挡或更换,做到居住区、公共场所的全面硬化。
(三)绿化。以创建全省绿化模范县为目标,充分利用两横两纵一驻地沿线丰富的农业资源、区域特色等有利条件,宜绿则绿,能绿就绿,见缝插绿。精心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绿化示范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带和景观示范带,实现一路一景观、一村一景点的绿化布局。
(四)美化。以提升品位为目标,对乡村重点部位、标志性建筑,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品建设,使其各具特色、和谐美观。对沿街、沿路住户外墙及民居土墙进行规划性改造,使其立面干净整洁、色彩协调、美观大方。同时规整门店牌匾,统一规格风格。
(五)亮化。以突出特色为目标,对集镇街道、村庄巷道、公路沿线村庄、企业门户、沿线两侧主要节点进行亮化建设,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亮化格局。
(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建设文化墙、绘制墙体字画等,大力宣传党的政策、道德规范、科技知识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建设文化广场,配备健身设施,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重点任务
(一)科学编制镇村建设规划,实施宜居乡村提升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要求,合理村庄布局,科学编制规划,规范乡村建设。
1.优化布局。按照省市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和建设规划、武功县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和一心两城三园四镇46个社区的总体布局要求,坚持把镇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制定全镇改造提升规划、村庄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村庄)建设规划,把小村镇建成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良好的美丽乡村试点镇。
2.突出重点。建设规划注重保留村庄文化传承和原始风貌,重点突出村庄的发展定位、人口和用地规模、产业发展类型、内外交通体系、用地功能布局、土地使用强度控制、旧村改造、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村容村貌、危房改造、防治灾害、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保护等方面内容。根据《武功县撤村并村方案》,按照就近、便于行政管理、方便群众办事原则,对全县1500人以下行政村进行撤并。
3.做美乡村。按照一个村庄就是一道风景的理念,突出一村一核、一村一韵主题,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新农村建设有机融合,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农村民居、建筑物美化改造,提升全镇新农村建设水平和档次。
(二)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标准。继续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力度,推动全镇城乡环境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要以三口(村口、路口、农户门口)、村组街巷为重点,积极实施六清(清理粪堆、土堆、垃圾堆、柴堆、草堆、杂物堆),整治四乱(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倒乱扔、乱堆乱放),加快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实现三净(村组道路净、农户庭院净、村容村貌净),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扫除、包绿化管护、包户容整洁)责任制,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机制,以每500名村民为单位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为村组足额配备保洁员,垃圾日产日清日运,环境干净整洁。
2.规范处理生活垃圾。按照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要求,大力推广易变质有机还田、不可回收集中填埋、可回收资源利用、有毒污染定点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行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模式,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3.无害化处理农村污水。以镇区、新型农村社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采用厌氧+人工湿地或氧化塘处理模式,力争在全镇建设1个污水处理场,示范村建设1个污水处理站。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雨污分流、清洁生产、干湿分离治污工程建设,形成畜-沼-果生态产业循环链。
4.清理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要求,对主要干道、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拆除规范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原则,坚决拆除违章、私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复垦、整治、复绿。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6.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集中建设规模适度、设施完善、生活便利、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管理有序的新型农村社区,统筹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推进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道路硬化等工程。通过2-3年努力,村组水泥路到户、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村组广电通信网络、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形成一体化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能源网络体系,消除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差距。
7.打造美丽乡村试点镇、示范村。按照村庄园林化、沿线景观化、农村现代化的思路,抓好镇村休闲广场、街道及单位庭院绿化,对主干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加快打造花园城镇;结合民俗特色,统一改造装饰镇区沿街门店、单位外观,添置亮化灯、霓虹灯等亮化设施,提升镇区形象;利用闲置场地,新建或改造提升富有特色的游园广场;对主干道路两侧建筑物进行统一风格改造装饰,提升美化效果。开展魅力乡镇、美丽村庄(组)、最美庭院创建评选活动,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先进村。
(三)加快产业发展,实施绿色产业提升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高效化工程,大力发展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大蒜改良、粮食增产、种植发展、畜牧养殖并举、设施大棚扩面,为全镇现代农业发展基调,在大蒜改良上,每年改良大蒜7000亩,三年内全镇大蒜全部改良;在粮食增产上,每年发展千斤田300亩;在种植发展上,每年新增苗木花卉100亩,大田蔬菜100亩,果树80亩;在畜牧养殖并举上,每年肉牛存栏300头、奶牛存栏200头、肉羊存栏300头,发展养殖场3个;在设施大棚扩面上,力争到20**年底,全镇日光设施大棚达到80个,建成农业产业化示范园3个,家庭农场12家,农业养殖基地2个,农产品深加工企业1个。
2.全力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业。深度挖掘小村镇观音寺的佛教文化和烧香台的道教文化,利用渭河长廊观光带、田园风光、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特色化休闲创意农业发展,使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形成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综合体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
3.规范建设乡村生态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及沿镇河流流域。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关停污染小企业,引导镇域内发展前景好、环境污染少的乡镇企业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规范乡村生态工业。
4.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加快推进农村淘宝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农村智慧小店,健全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实现网货下乡,农产品上线的双向流通。形成镇有分部、村有网店的电商销售新格局。
(四)培育文明生活方式,实施精神文化提升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要求,以提高农民精神文明素养、培育农村生活文明风尚为目标,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农村文化体系。
1.打造特色文化村庄。落实各级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做到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精神文化的重要基地。
2.培育文明生活方式。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孝文化。引导农民追求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农民自觉讲文明树新风、讲卫生爱环境,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视野范围内的坟墓进行整治,全面杜绝乱埋乱葬现象,恢复生态景观。
3.促进乡村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武功、平安村建设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统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大力开展六五普法宣传工作,开展农民学法用法活动,帮助农民知法懂法,提高依法维权意识,依法引导农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倡导义行善举,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4.引导农民素质提升。采取文化墙、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科技知识宣传,深入推进广大农民公民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文明镇村、文明家园、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环保意识、公德意识、仁爱意识、法制意识,以县电视台、政府信息网等媒体为宣传平台,宣传全镇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和各类道德模范,增加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发展活力。
5.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全镇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结合新一轮两委换届,选好用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健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全面落实村务公开。加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组织保证。
6.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大力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红凤工程、贫困母亲援助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的浓厚氛围,建立城乡全覆盖的公共保障体系。全镇所有行政村制定并落实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制定方案阶段(20**年5月1日至8月31日)。主要任务是,对照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意见,重点抓好相关规划编制、资金统筹安排协调、组织保障、创建方案的制定出台等,为创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攻坚破难,组织实施阶段(20**年9月1日至20**年6月30日)。主要任务是出台相关政策、规划,落实资金、组织保障,根据县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立足镇域优势,围绕宜游宜居生态乡镇目标,整合资源,加大力度,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第三阶段:巩固成果,提升品位阶段(20**年7月1日20**年12月31日)。总结、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整镇推进成果,实现村庄园林化、沿线景观化、农村现代化,建设最佳宜居生态乡镇,着力打造小村美丽乡村建设。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镇纪委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村主要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办,统筹负责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镇推进工作。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关组织机构,负责美丽乡村示范村、先进村建设的协调沟通、组织实施工作,切实做到责任层层明确,工作层层落实。
(二)强化宣传动员。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必须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一方面,加强对群众的教育,把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全面公开,以取得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县电视台、信息办等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成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人人参与、家家受益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更生动地感受建设所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三)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县级领导包联、部门帮扶、镇村主抓、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落实县级领导包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街道包户责任,切实做到人人有责任、户户齐参与、环境大提升。加强配合协作相关部门,捆绑落实建设计划,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房改造、中心村培育、村庄整治、异地搬迁、农民饮用水工程、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一事一议等各种涉农项目有机结合,并将相关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到美丽乡村示范村,发挥项目叠加效应。
(四)拓宽资金渠道。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政府前期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整合环境整治、扶贫开发、危房改造、现代农业等项目资金,灵活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从项目争取、用地管理、科技支撑、设施运行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通过村企结对、部门包村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拓宽资金渠道。同时,镇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建设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最终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
(五)明确任务分工。美丽乡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各村(社区)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改革创新,加强衔接协调,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工作,使我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各村(社区)作为实施主体,要成立工作机构,村党支部书记亲自抓,组织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梯次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六)加强示范引领。小村镇作为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镇之一,要按照试点镇要求和县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镇区特色,先行规划,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集中资源和力量重点打造,确保形成一批精品和样板工程,示范引领美丽乡村整镇推进。
(七)强化督查考核。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办公室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建设标准,严格进行检查督促,定期通报各村工作进展情况,镇党委、政府将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13】
月24日、25日,县委副书记于燕红,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农工委书记傅士君带领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三清一拆”专项行动进行了观摩拉练。
每到一处,观摩团认真听取各观摩点的介绍,实地查看“三清一拆”开展情况,并进行现场评比,及时交流经验、查找不足。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傅士君强调,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三清一拆”专项行动,动作大、声势大、顺民心、得民意,在全市观摩拉练中成绩突出,得到了市、县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县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总结经验,将美丽乡村建设同抓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再掀高潮,向全方位纵深发展。各乡镇一把手要亲力亲为,做好督导工作。要在清理工作中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将积存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来一次大清扫。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产业,使美丽乡村建设有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14】
(一)规划指导。专门组建包括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土、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内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开展xx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xx镇农村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镇绿化景观设计整体规划等规划设计工作,为xx镇新农村建设指明方向。
(二)基础先行。把基础设施放在主导的位置,全面加快交通、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功能。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历史底蕴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海洋文化,提升文化内涵。
(四)生态优先。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着重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五)示范引导。根据总体规划和村庄特点,分类确定试点村(社),分别在村庄环境整治、“农家乐”旅游发展、村落文化打造等方面选择试点村(社)、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用三年时间打造第一批示范村庄、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