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海洋球教案5篇

2024-03-03 10:51:04 海洋教案

【#实用文# #海洋球教案5篇#】好工具范文网编辑特地为您整理的“海洋球教案”。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防止老师忽略重中之重。此文可为您提供参考请慎重考虑!

海洋球教案 篇1

(1)知道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2)理解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4)记住我国主要的渔场,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记住我国四大盐场,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和近海油的分布。

(6)了解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2.智能的培养:通过读图,分析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3.思想教育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四大渔场、四大盐场和近海油田的.分布。

2、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海洋不仅美丽,而且富饶,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 、“乌金的储存库” 、“盐类的故乡” 、“能量的源泉”,这说明海洋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资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导入新课)

读图回答提问:

由此可以说明我国海域十分辽阔,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海洋资源也十分丰富。下面大家看一组数字。(找同学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由于我国大陆沿岸的海域广阔,对发展海洋水产事业非常有利。下面大家看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示意图。让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我国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投影)

1.我国大陆边缘的海洋,多为深度超过200米的浅海区。海水浅,阳光可直射海底,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2.在这些浅海中,有众多的河流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海洋业提供了大量的饵料,又有从高、中、低纬南下的沿岸流。在寒暖流交汇地方,海水容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到上层,使得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特别丰富,吸引大批鱼群。

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其中舟山渔场是我国第一大渔场。

海洋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提供了丰富的矿产。

3、我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为什么舟山渔场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试从地图册27页数字7舟山渔场所在位置优势分析讨论)

――主要原因在于:(1)舟山渔场处在暖流与寒流的交汇处,海水温度适中,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1、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就有3000多种,那么,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呢?

我国近海石油资源相当丰富,近年来,经过多次钻探,已在几个海域中发现了含油气的盆地。渤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东沙盆地。

(1)我国海岸线长,其中有很多地势平坦的泥质海滩适于晒盐,这些适于发展盐业的海滩就有几百万公顷。

(2)海水晒盐依靠自然蒸发,我国多数盐场都有良好的蒸发条件。其中河北长芦盐场为我国最大的盐场。(这里雨季前的二、三个月,天晴风多,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全年的海盐大部分就是在这时生产的。

四、保卫“蓝色国土”

海洋球教案 篇2

教材简解:

这篇说明文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并渗透着环保教育的相关知识。既是一篇训练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文章,又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1.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2.人类迎来了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3.人们要开发海洋,首先要保护海洋。其中第二个方面是重点部分,分别从矿产资源的开发、高蛋白食品的索取、水力发电站的建立、淡化海水的设施、建设海底城市的规划这些方面来阐述。

这篇文章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来介绍海洋的特点,使海洋形象鲜明,特点突出,整篇文章简洁流畅、生动活泼。

设计理念:

一是以朗读这一教学手段为主,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的热情,活跃思维,增强学习体验,初步领悟课文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乐学习。

二是以本为本,对课文内容进行疏理和拓展,以朗读贯穿整个课堂,在朗读中总结学法,找到学习的小窍门,让学生会学习。

三是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力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读中感悟,读中提升,让学生巧学习。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自读课文、边读边画边批注、搜集信息等。教学中,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40分钟里不断地读,在读中找不懂的字词;在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读中理清课文的脉络,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读中了解人们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此外,学生对海洋了解不多,尤其是我们江南的学生,对海洋了解少之又少,感触最多的可能就是到海边去游玩了。因此在以文本内容为主的前提下,注重资料的查找和整合,引导学生关注海洋,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也显得十分重要。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课题时,想到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是的,大家都特别想知道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这节课我们肯定会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海洋,你对海洋有什么样的了解呢?

二、学习一至三自然段,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学生畅谈对海洋的认识:

正面: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在太空看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它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繁衍、进化,提供了条件。

海洋在调节和控制全球的气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负面:

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2、小结:这就是海洋,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每当想到它为我们人类带来的丰富水产品以及对人类航行带来的便利,对海洋的热爱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但又想到它发起脾气来的样子,让人不禁望而生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三、学习四至八自然段,认识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希望:

1、同学们,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类已经迈向了21世纪。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21世纪人类的生活不容乐观,我们将面对很多很多的难题。请同学们看看这一段资料:

人类遇到了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与环境恶化三大难题。一些重要的陆地矿产资源濒临枯竭;全球有近20%的城市缺水;1999年世界总人口已突破60亿,全球贫困人口已达13亿,约有8亿人缺粮。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相当严重,除南极洲大陆外,地球上没有遭到污染的“净土”很难寻觅。

同学们,读了这段话,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痛苦、绝望)

幸运的是,我们还拥有海洋,海洋,是我们21世纪的希望。

2、拿起课本,轻声读读课文4~8小节,海洋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些什么呢?请大家找出文中的语句,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谈谈你的感受。

(一)海洋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

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

海洋是一个“蓝色的宝库”。如果把整个地球上的海水加以提炼,可以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137亿吨铁……

海洋里有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如果我们人类能合理开发利用的话,将不会再闹“能源危机”。

是的,海洋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板书:丰富的矿产资源)

可以说陆地上有的,海洋里都有,而且海洋还蕴含着许多陆地上蕴藏量小,而又难于提取的稀有元素。

目前,人类已经把目光转向了海洋,正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瞧,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个个先进的海底探测器已经潜入大海深处,海洋,可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谁能读好这段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二)海洋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大量的食物;

进入21世纪,海洋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海洋还能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食物,我是从这句话里读出来的: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我从网上了解到,海洋是个天然的蛋白质仓库,拥有海洋生物20多万种。据估计,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要比陆地上耕地提供的食物多一千倍。

在我们的餐桌上就有许多食物来自海洋,如海带、紫菜、海参;小黄鱼、章边鱼、带鱼;大龙虾、鲍鱼、鱼翅……

海洋是盐的故乡,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5亿吨,若按这个字计算,海洋里的盐可用5亿年。

海洋真是一个食物宝库,它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食物(板书:大量的食物),海洋是我们人类——21世纪的希望。

谁能读好这几句话: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三)21世纪是利用潮汐和海水温差发电的时代;

海洋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板书: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21世纪是利用潮汐和海水温差发电的时代。我是从这句话里读出来的,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海洋是能量宝库,海洋里的潮汐能、温差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人们把潮汐能称为“蓝色的煤海”。

据科学家估计,海洋的潮汐、海水温差每年能为人类提供的能量在70亿千瓦,如果能把这些能源充分利用起来,人类不会再闹“能源危机”。

课前,教师在教室里贴了有关潮汐和海水温差发电的资料,让我们知道了利用潮汐和海水温差发电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可获得无穷无尽的能量。

只可惜这些能源过去都白白浪费了,但同学们不用担心,看——这是潮汐发电站,这是海水温差发电,这些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谁能读好这段话: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四)海水淡化解决水荒和建设海底城市的时代;

进入21世纪,海洋还将给人类带来什么?

(1)进入21世纪,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的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

中国严重缺水,在六百多个大中型城市中,有超过一半缺水,如天津、大连、青岛、烟台、威海、秦皇岛等,如能运用海水淡化的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板书:淡化海水)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想在海底建设城市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因为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地方建成了海底隧道,所以建成海底城市一定不会很遥远,到时海底城市一定很美妙,人类的生存空间会更开阔。

在你的想象当中,海底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呢?

也会有高楼大厦,城市道路很宽敞,交通很便捷,跟陆地上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一切就有尽有,时时刻刻还能看到美丽的海底风光。

在海底建设城市一定能够拓宽我们生存的空间,人类的居住将不会那么拥挤,(板书:建设海底城市)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3、小结:同学们,我们已经迈入了21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板书:开发、利用)海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大量的食物、有无穷无尽的能量,淡化海水可以解决水荒,建设海底城市可以拓宽我们的生存空间,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发出倡议。

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我们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该注意什么呢?请谁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告诉大家。(板书:保护、珍惜)

我们陆地上也曾经有丰富的资源,美好的生活环境,为什么现在却面临着能源危机、环境恶化这么多问题呢?都是因为人类过去没有好好地珍惜、爱护,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珍惜、爱护海洋,让海洋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五、布置课堂作业:

设计一条宣传保护海洋的宣传标语。

海洋球教案 篇3

(提示,点拨:这就是文章的标题。由此可见,说明文可以什么为标题?讨论,明确:可以说明的内容或对象为标题)

提问:跟标题意思相同或意义相近的句子,文中还有哪一句?

讨论,明确:第二段最后一句中“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继续讨论: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说明文来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讨论,明确:“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师小结:作者从现实问题入手,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写。

2. 环节二。探讨: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3. 环节三。文章的说明结构是哪一种?

四. 精读课文。

1. 环节一。探讨:文章3、4、6段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B.“它们在人工在精心养殖下…………同类营养物。”(练习二第2小题)

作用:确凿、突出、有力的说明在人工精心养殖下,海藻的产量不断翻新,增长潜力巨大。

作用:确凿、突出、有力的说明”我们还可以开辟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产量很高。

师小结。

2. 环节二。

说明文是客观、科学地对事物进行说明、介绍,所以说明文语言要准确。细读课文,看一看哪些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最” :从程度上强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是严重的环境问题。

(提示解题方法:这个词去掉与否意义上有什么异同,两相比较体会作用)

(2)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事物。

(3)尽管还有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近” :表明近海鱼虾的捕捞快到极限,但不是极限,说明准确,客观。

浮游生物也丰富                    人类未来的

大海完全有可能成                                           粮仓                                      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远洋深海的鱼虾年产量很高            (总结全文)

海洋球教案 篇4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

(板书:8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威胁大显神威望洋兴叹

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低廉:(价钱)便宜。

慷慨:大方,不吝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四、精读训练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

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

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

3.引读第3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一段。

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齐读第一段。

海洋球教案 篇5

一、说教材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版)六年级下册。本文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海洋知识,阐述了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以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并说明了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愫。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初步知道课文的内容和进行第一部分的教学,我是这样制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的。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随文或者查工具书体会""抗该等词语的意思。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仿照句型写句子。

3、情感目标:感受海洋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海洋的情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难点是如何展开想象力进行想象和说话,受到美的熏陶。

二 说学情

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能会产生共鸣,该篇课文知识性强,语言简单易懂,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不过,一个不利因素是教学对象是县城学生,不好正确把握,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机智。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理念,创设愉悦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只是起引导、组织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文主要以朗读与感悟相结合,正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时,巧妙创设有形有声有情的环境,诱发高昂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因此,上课开始,我注重创设情景,运用语言的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很好的进入课堂教学。

2、自由读书,张扬个性。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与教师为中心,而应与学生为主体,给于空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3、合作学习。根据新课程理论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本课时教学就应该落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海洋

这部分的教学主要是从谈话的角度切入,目的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新旧知识的再现与复习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同学们,我们居住的海南岛四周被蓝蓝的海水包围着,老师相信同学们都看见过大海甚至玩过海水,或者吃过海洋水产品;课外,说不定同学们又阅读了大量与海洋有关的书籍。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

2、学生交流。

(1)海洋很广阔。

(2)海洋上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波涛汹涌。

(3)海洋有丰富的物产和矿产。

(4)海洋上一旦发起风暴非常可怕,它可以掀翻船只,摧毁良田,引起海难。

......

3、总结: 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与海洋有关的。(板书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海洋

初读课文,学生已经进入状态,这时候就应进行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了。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做的。

1、自由阅读课文,更正字音。

2、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读课文。在品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潮汐 匮乏 慷慨 蕴藏 回眸 威胁

3、谁先站起来把自己认识的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

4、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词语。

5、这些词语中有些字容易写错,哪位同学提醒大家注意?(主要是慷慨)大家画一遍。

6、老师请几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哪位同学读错了,要指出来。

(三)、说说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呢?哪位同学告诉我,其他同学注意听。谁来补充?(一句话或者几句话)

2 、学生交流。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我们人类关系密切。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时代。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3、哪位同学把这几个方面连起来说一说。

4、指名说。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大班海洋教案 | 乒乓球攻球教案 | 工作总结5篇 | 海洋
上一篇:最新一年级小朋友的日记(收藏十篇) 下一篇:欠条借条的格式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