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宝宝的家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概述
1.《有趣的图形宝宝》是中班主题《大地妈妈》、《盖房子》中相结合的一节生成教学活动。
2.本教材是西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活动课程。
3.图形是随处可见的'东西,幼儿经常在家或幼儿园里观看光碟,光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为了能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和费旧物的利用价值,并提供观察和探索的空间,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便围绕光碟设计此活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充分让幼儿亲近图形,感受图形的特征,增强幼儿对图形的好奇心。
2.能够根据老师的指导,区分图形并送图形宝宝回家。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创造、体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幼儿天生活泼好动,极赋模仿与创造能力。
幼儿的教育内容必须从浅、表、粗、趣入手,树立并努力实践全面教育的观念,努力整合多种教育内容的整体影响,提高教育质量,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本活动中,我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一基本理念,采取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策略有效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合作、探索等能力。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为幼儿创造机会,如: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使幼儿不断参与活动,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发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幼儿学习资源:
自制图形拼图卡;小蘑菇房子;音乐。
教师材料: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一、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袋子,你们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吗?
2.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图形娃娃,让幼儿说其名称及特征。
二、自由探索、操作、教师指导1.个别尝试师:谁能来试试帮图形娃娃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教师适时引导启发,激发幼儿动脑思考)师:你的方法真不错!帮图形娃娃找朋友的方玩多不多?
2.幼儿自由探索实践师:还可以怎样找呢?大家都来玩一玩,看看谁的方法多!(教师观察,幼儿遇阻或出现问题是参与或提示,鼓励幼儿探索多种方法,利用幼儿的方法进行互相启发,激发幼儿多思考多创造,并留意合作的幼儿。)3.交流演示师:你找了几种方法?谁来演示你的方法?(教师请想法多样,方法奇特的幼儿做教多的讲解和演示,激发幼儿大胆创造想法。)三、合作探索游戏1.以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图形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也来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吧!(激发幼儿合作游戏的欲望。)他和伙伴合作玩的好吗?你想和伙伴怎样玩呢?
2.幼儿合作探索玩法师:幼儿每人挂一块图形胸卡,四处散开,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边拍手边找自己胸卡上一样的幼儿拉手成为好朋友。(教师观察幼儿,适当帮助没有伙伴的幼儿,给游戏受阻的幼儿以帮助和启发)3.交流游戏情况师:谁来讲一讲,你是怎么找到你的好朋友的?(教师对幼儿的交往和玩法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幼儿大胆交往,大胆体验。
七:拓展延伸师:
小朋友能用颜色、大小、形状来区分图形宝宝,真实太棒了!那么,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图形宝宝请你去研究一下好吗?(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和研究的欲望)设计意图:
幼儿通过认识和区分,感受到图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也及时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多多观察。这样,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而延伸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八、教学评价
设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造了各种机会,使儿童不断体验成功。成功经验的积累,使幼儿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增强其自信心,也更加激发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幼儿活动星级自评表班级:中(二)班 幼儿姓名:
活动中的表现★★★★★★感到活动有趣吗?
与伙伴交流了吗?
老师表扬你了吗九、总结和反思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熟悉图形,把图形融入幼儿日常生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使幼儿从中发现生活中的趣味,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细心的观察生活,用更加有趣、更加快乐的眼睛去看待生活。
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较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死学,不硬背,实践才是硬道理,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让幼儿的兴趣跟着丰富有趣的活动环节走,游戏中学知识,学习中有快乐。活动结束后,幼儿精神愉悦,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
2、整个活动密度适中,节奏稳定,形式多样,环节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很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整个教室的情景布置非常丰富,最大可能的利用了空间,让幼儿在其中穿梭、流连,新奇层出而不至乏味。既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对后面的活动环节充满期待。
4、整个活动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最大限度的给了幼儿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由的说,开心的玩,尽情的想象,大胆的创作,再加上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幼儿的自信油然而生。
图形宝宝的家教案(篇2)
活动背景
小班下学期幼儿已经学习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对它们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根据观察,平时孩子们对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比较感兴趣。为了更好的巩固相关内容,我开展了本次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和操作活动,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2。能初步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并将图形分类。
活动方法
以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难点:能初步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并将图形分类。
课前准备
1。用纸盒做一个“魔术盒”(里面有不同的关于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物体)。
2。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人手一份。
教学实录
片段一:引入主题。(教师依次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形宝宝)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猜一猜他们是谁?(谈话导入,不仅给幼儿创设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依次出示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图形,让幼儿逐一说出是哪个图形宝宝。看到这些图形宝宝,哪位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有自己的发现吗?(幼儿畅所欲言,给幼儿足够的发言空间。)
师:哦!你们说的真棒!原来这些漂亮的图形宝宝是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这些有趣的图形组成的。
片段二:观察图形特征,依次说出是哪个图形宝宝。
师:有三条边、三个角的是哪个图形宝宝啊?(提问:开始一起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指一指。)
师: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四个一样大的角是哪个图形宝宝啊?(提问:让幼儿集体回答看对不对。)
师:圆圆的、摸起来滑滑的,是哪个图形宝宝啊?(幼儿交流——集体反馈信息。你们真能干,给自己鼓鼓掌吧!)
片段三:
(1)出示魔术盒。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盒,非常的神奇;它能变出许多的东西来。我请你们来当魔术师“变魔术”。(变魔术时师要到幼儿面前,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反复进行几次。这些小魔术师真能干,变出了这么多东西。
(2)出示拼图。
图形宝宝啊也喜欢变魔术,他们聚在一起能变出许多图案来。
师:出示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正方形和圆形组成的图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等等。这些都是图形宝宝变出来的图案。你们来看一看它像什么啊?由哪几个图形宝宝拼成的呢?(多媒体演示: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拼成的各种图案让幼儿欣赏。)
幼:树,是由三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幼:车子,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圆形组成的。
幼:房子,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两个正方形组成的。
片段四:
(1)认一认。
师:刚才小朋友们学的真认真,老师想奖励你们一下;想和你们做一个。好不好?的名字叫说图形,拿图形。老师发给你们图形并放在桌面上我说名字,你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新朋友从桌面中找出来,看谁找得快,找得准!(师依次说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幼听口令从桌面上拿图形,对表现好的组或个人及时加以表扬。)
(2)“图形宝宝”找家。(播放多媒体课件,将组成好的图形宝宝放给幼儿看。让幼儿在音乐声中观察,再一次巩固,以方式结束。)
师:刚刚中你们表现得真棒!刚刚老师听到了一个声音,图形宝宝不开心了,因为图形宝宝累了,想回家了。想让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送它回家。
师发给每个幼儿几个不一样的图形宝宝。
师:你们看一看手里有几个不一样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把它送回家。(事先准备好的篮子,上面贴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片;让幼儿按上面图案分别放好。)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开始,我出示图形宝宝让幼儿观察认识,从而激发了他们观察和探索的兴趣,紧接着在活动中通过变魔术的方法让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说出这三种图形的特征。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也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给幼儿创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理念。
(二)提供机会,搭建动手操作的舞台
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共同发现图形宝宝
是由哪几个图形组成的。主要是给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幼儿在认识图形宝宝的同时,也训练了幼儿的点数能力。:老师说名称,幼儿拿图形;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的学习更为主动、生动。本课的课件演示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同促使幼儿对有趣的图形的认识。
(三)利用,提高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以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最后以“认一认”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接着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一次提高幼儿兴趣,以“图形宝宝找家”贯穿结尾巩固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将图形宝宝进行正确分类。
总之,在整节课中我力求把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串联在一起,如:“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儿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幼儿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有趣的图形。
图形宝宝的家教案(篇3)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部门
时间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矩形。
2能够根据事物的形状和颜色对图形进形分类。
三。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课件,(老师和孩子)不同颜色的图形模板,彩笔,画板,游戏**,拼图。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图形宝宝。
首先让我们来初步认识图形宝宝,给幼儿事先准备好各种图形模板,老师逐个向幼儿介绍和展示不同的图形宝宝,并让幼儿找出和老师手中一样的图形。
2、 加强儿童对不同图形的理解。
老师:今天,我们要和图形宝贝玩捉迷藏游戏。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起来,当我喊到"3"的时候你们睁开眼。瞧,哪个图形宝宝来了?
2.引导幼儿回答:(是什么图形宝宝),然后用ppt把手中的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分别展示出来。
三、帮图形宝宝找朋友
老师:看,又有图形宝宝来了。图形宝宝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
2孩子们回答:他们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
--用ppt功能逐一把图形宝宝的朋友请出来。
3.师:图形宝宝们要找好朋友了,请你们把相同形状的好朋友连起来。
--孩子们用手把事先准备好的数字拼在一起。
四、将图形宝宝分分类
1.按颜色分类。
老师:这些图形宝宝太淘气了,找不到朋友。让我们帮它们找出答案。
--使用**将相同颜色的图形直接放在一起。
2.按形状分类。
--使用**将相同形状的图形直接放在一起
五、拼拼搭搭真好玩
老师:我们的图形宝宝也会变魔术。看,图形宝贝怎么样了?(卡车)谁能找到藏在卡车里的身影?
图形宝宝的家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认识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区分图形的大小。
2、能将图形与影子匹配,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材料准备:幼儿操作材料包(NO12),相应的彩色图形纸,浆糊
教学重点:
图形与影子配对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图形
出示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图形?
2、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颜色不同、大小不同)
3、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二、图形和我捉迷藏
出示图形的轮廓,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和我们玩游戏,看,它们藏起来了,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三、图形宝宝找家
1、根据形状和大小,把彩色的图形宝宝贴到画面中相应的位置上。
2、要和彩色的图形宝宝形状、大小相同。
四、幼儿操作
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五、结束活动
整理学习用品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来得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在发展。于是就要求老师在组织指导活动中要多花心思。
近期班上的幼儿对各种图形非常感兴趣,每天吃早点时,都有小朋友问我:"老师,我们吃的包子是不是圆的?""今天我们吃的馒头是方的吗?……"我发现班上的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认识图形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同时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我特别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三种图形比作图形娃娃来到班里与小朋友做客,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作为导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其次,在组织形式上行,我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人手提供一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幼儿在边操作、边观察、边发现的过程中自主地领悟知识。这种活动形式,对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幼儿要有良好的学习常规,特别是要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而且在"找生活中的图形"的环节中,充分调动幼儿感官,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同时,我通过个别回答、集体回答的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活动的最后,设计了"拼图形"环节,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始终乐此不疲,活动中幼儿的主动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幼儿操作时间不足,没有创设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语言还要精炼等,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应加以改进。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注重重点,为幼儿预留充分的自主空间,日常活动中有意规范教师语言,为幼儿传递良好的语感,培养幼儿善于表达的能力。
图形宝宝的家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重点难点
1、说出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能否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
在地面上用即时贴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2、物质准备:
(1)、圆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饼干、糖果等。
(3)、几何图形(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4)、贴有图形标记的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看一看、讲一讲,加深对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图形宝宝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猜猜是谁呢?”
(1) 第一个图形宝宝有三条边、三个角,是谁?(三角形)
(2) 这个图形宝宝圆溜溜的,是谁?(圆形)
(3) 这是什么宝宝,长得什么样的?(正方形)
二、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宝宝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宝宝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小兔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鸡走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走到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三、游戏:宝宝请客
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宝宝邀请小朋友吃东西,把幼儿带到有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三角形的桌子的地方。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宝宝家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幼儿回答)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在那边,要请小朋友搬过来,有一个要求:圆形的桌子旁要放有圆形标记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有三角形标记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有正方形标记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搬椅子,分别把它们放在相应的桌子四周。)
(2)品尝图形宝宝准备的食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饼、糖果等)
先看看、说说有哪些图形的食品,听老师口令拿相应图形的食品
四、游戏:送礼物
教师:“图形宝宝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每人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 (用两个半圆形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五、和图形宝宝告别,小结并结束活动。
图形宝宝的家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本特征,会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异同点。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向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体。
3.感受图形认知的乐趣。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图形百宝箱(正方形、长方形图形卡),幼儿人手一份画有不同颜色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等。
2.幼儿学习资源1第16-17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玩“摸一摸”的游戏,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提供百宝箱,里边放有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幼儿摸到图形后,说一说“你摸到的是什么图形”。
2.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摸一摸——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教师摸出正方形图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及特点。如,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一样长、四个角都一样大。让幼儿摸出长方形,说说长方形的特点: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一样长。
(2)比一比——让幼儿找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幼儿人手一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长方形的宽和正方形的变一样长),让幼儿将两个图形重叠比较,如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变、四个角、四个角都一样大;不同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的对变一样长。让幼儿比较总结并获得直观的感性经验,
3.看一看——巩固对长方形的和正方形的认知。
引导幼儿阅读学习资源1第16-17页,完成相关教学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4.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正方形跑回来”。第二遍游戏时可以摸长方形跑回来。
5.游戏“拼拼贴贴”:提供不同图形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图形的形状和特征,并按要求剪下来,拼贴成不同的图画。
活动延伸:
幼儿找找生活中的物品哪些是正方形的,哪些是长方形的,并画一画,在与同伴交流一下。
反思:
1、不死学,不硬背,实践才是硬道理,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让幼儿的兴趣跟着丰富有趣的活动环节走,游戏中学知识,学习中有快乐。活动结束后,幼儿精神愉悦,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
2、整个活动密度适中,节奏稳定,形式多样,环节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很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整个教室的情景布置非常丰富,最大可能的利用了空间,让幼儿在其中穿梭、流连,新奇层出而不至乏味。既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对后面的活动环节充满期待。
4、整个活动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最大限度的给了幼儿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由的说,开心的玩,尽情的想象,大胆的创作,再加上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幼儿的自信油然而生。
图形宝宝的家教案(篇7)
认识图形宝宝的教案
一、教案概述
教案名称:认识图形宝宝的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图形宝宝主题活动,让幼儿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图形,并能正确使用图形的名称。
适用对象:幼儿园中班幼儿(3-4岁)
教案时间:3个课时
课时安排:每个课时约40分钟
二、教案内容
课时一:认识基本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活动一:图形触摸
1.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模型,并提前涂上不同的颜色。
2. 让幼儿轮流触摸模型,并鼓励他们描述模型的特点(如边长、圆周等)。
3.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介绍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分别标注它们的特点。
活动二:图形益智游戏
1. 将课堂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分发一副图形卡片,卡片上分别有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教师给代表们出示一张图形卡片,并要求他们按语音顺序说出图形名称。
3. 代表需根据课堂所学,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并将卡片贴在相应的图形板上。
4. 小组总结不同图形的特点,共同完善课堂所学内容。
课时二:图形的绘制和认识
活动一:图形拼贴
1. 准备一些图形纸和剪刀,让幼儿选择不同的图形纸进行剪切。
2. 教师示范将剪切好的图形纸拼贴在一张大纸上,创作出不同的图形。
3.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将剪切好的图形纸进行创意组合,完成自己的作品。
活动二:图形认知游戏
1. 将课堂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分发一套图形卡片,并将卡片打乱顺序。
2. 一位小组代表将卡片翻过来,其他小组成员根据图形卡片所示,说出图形名称。
3. 回答正确的幼儿可获得相应的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课时三:图形的应用
活动一:图形宝宝游戏
1. 将课堂分为图形宝宝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图形宝宝盖被蒙住眼睛。
2. 其他幼儿轮流走到图形宝宝面前,出示手上的一个图形卡片,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3. 图形宝宝需根据幼儿所出示的图形卡片,说出正确的图形名称。
4. 图形宝宝回答正确的,可以移开蒙眼,表扬他们正确地辨认图形。
活动二:图形绘画创作
1. 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白纸和彩色笔,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能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2. 画完后,幼儿可以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画图形的心得。
三、教案评估
教学形式:主要以活动为主,引导幼儿通过触摸、拼贴、游戏等多种方式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图形,并能正确使用图形的名称。
教学效果:通过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活动,提高幼儿对图形的观察力和辨认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教案总结
通过这个教案,幼儿能够对不同的图形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正确使用图形的名称。同时,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辨认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教案注重培养幼儿的参与性和合作性,让幼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幼儿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形宝宝的家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识别圆、三角形、正方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让孩子知道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三。通过创造愉悦的游戏情节,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1做三种图形挂卡(相当于儿童人数);请三位老师,每个老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悬挂一个图形;篮子三个。
2、奇妙箱一个,**“**车”。
三。现场用布料制成的图形火车。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摸一摸“奇妙箱”
师:出示“奇妙箱”?孩子们,你想知道盒子里藏着什么吗?(请个别幼儿出来摸一摸)
2、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并提问:这是什么?(正方形)
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请幼儿数一数。
老师: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相等,有四个角。
3、老师在“奇妙箱”里拿出一个三角形宝宝。
提问:这是什么?(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
提问: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师: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4、老师在“奇妙箱”里拿出一个圆形宝宝。
提问:这是什么?(圆形)请幼儿数一数。
问题:引导孩子说出圆圈的特点。
老师:圆有一边。它是圆的。
5、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奇妙箱”呀?
让每个幼儿都摸一次箱子拿出一个图形,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旅行吧,引出游戏“图形宝宝旅行记”。(小朋友要怎样才可以带图形宝宝去旅行呢?)引导幼儿把图形宝宝挂在脖子上图形宝宝一起去旅行,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图形宝宝了吗?
并讲述那边有三个站台。(一个圆形平台,一个方形平台,一个三角形平台,请找到图形婴儿平台并排队。)
老师:让孩子们找到和自己一样的**宝宝,在月台上排队,然后才能坐火车。
6、老师放**“**车”。
师:请图形宝宝站到自己的图形车箱里。(三角形宝宝请站到三角形的车箱里;方形的宝贝,请站在方形的后备箱里;圆形宝宝请站到圆形的车箱里。)
7、结束活动:
师:放**“**车”我们送图形宝宝回家,请幼儿找到自己的火车
头(老师当火车头),让幼儿当车箱,老师开着火车回家了。(把自己
的图形宝宝放回相应的篮子里
图形宝宝的家教案(篇9)
一、活动背景:
小班的孩子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对图形的辨别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图形的拼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图形改变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动画情景,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进一步丰富几何体的简单知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同时让孩子在认识和熟悉一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动画游戏变魔术,感受各种图形的不同组合、拼贴等,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整个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主动探索、动手操作、自身实践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学会拼贴各种物体,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用圆、三角形、矩形拼贴各种物体,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愿意参加拼贴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超过**课件、电脑、电视和**展示平台。
2.操作材料、浆糊、油画棒。
四、活动过程:
(1) 课件介绍了三种图形。
老师:今天,我们四班来了很多图形宝宝。猜猜是哪个?
2.点击课件画面一:圆形。
(1)师:是什么图形宝宝?
(2)圆形(课件):你们好!我是圆形宝宝,你们知道平时有哪些东西像我呀?
(3)圆形宝宝(课件):哇!你想出这么多圆的东西真聪明。今天,我有一个好朋友和我在一起。你想知道是谁吗?
3.点击课件画面二:长方形。
(1) 矩形(课件):你好!是我,长方形宝宝,你们知道哪些东西和我一样呀?
(2)长方形:回答的真棒!请拍手欢迎最后一个图形宝宝!
4.点击课件画面三:三角形。
(1) 三角(课件):大家好!我是个三角宝宝。请帮我找到好朋友!
师:那你们说说看三角形像什么呢?
(2) 三角(课件):谢谢,谢谢你帮我找到这么多好朋友。
老师:三角宝宝对我们说谢谢。我们要说什么?不用谢!
(评析: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动画情景,运用拟人化的图形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引出了一系列的提问,让孩子联系实际生活,在看看、想想、说说中丰富孩子对图形的认识。)
(2) **课件,了解图形的组合。
老师:图形宝宝的能力很强。如果你想为我们表演魔术,让我们看看它们变成了什么样子。
1.点击课件画面四。
(1)师:变成了什么?这列火车是用哪个图形婴儿做的?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圆形有几个?
(2) 小结:4节矩形列车车厢,8节圆形车轮。
2.点击课件画面五。
(1) 老师:图形宝贝又变魔术了。这是什么样的图形宝贝?
(2) 小结:长方形是金鱼的身体,圆是金鱼的眼睛,三角形是金鱼的尾巴。还有一些三角形做水草。
3.点击课件画面六。
(1)师:又变成什么了?有哪些图形宝宝?树由什么图形组成?房子呢?太阳呢?
(2)师与幼儿共同小结。
(分析:利用信息技术,通过魔术游戏,让孩子初步感受到各种图形的不同组合。同时通过引导分析动画中物体的组合方式,逐步学会运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三种图形组合、拼贴多种物体,层层化解重难点,让孩子根据已有经验拓展想象空间,为下一环节的操作做好铺垫。
)(三)幼儿操作。
1.师:图形宝宝会变这么多,这儿也有很多的图形,想不想变一变?先想一想自己拼什么,然后把图形宝宝放在纸上拼一拼、摆一摆,等全部摆好后再抹浆糊,贴成漂亮的画。
2儿童操作,鼓励儿童从模型画中拼出不同的图案,帮助弱小儿童完成活动。
(评析: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孩子们运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拼贴出多种物体,充分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活动评价。
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儿童作品。
(评析:利用**展示台,直观地展示孩子们的作品,让孩子们在讲述的过程中,欣赏各种图形拼贴而成的画,充分调动了幼儿积极性,体验拼贴的乐趣,同时更能激发孩子们对拼贴活动的兴趣。)
五、活动反思:
本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老师教、孩子学的模式,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让孩子置身于动画的情景中。通过与动画图形的对话,结合自己的生活现实,熟悉圆、三角形、矩形;通过动画变魔术游戏,初步感受了各种图形的不同组合,再通过引导分析动画中物体的组合方式,逐步学会运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三种图形组合、拼贴多种物体,层层化解重难点,目标达成度高。
整个活动过程充分体现了新的师生关系。孩子们总是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儿童在观察、交流、讨论和操作中得到一系列的信息反馈。整个过程气氛活跃,孩子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