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跳绳教案内容

2023-12-09 22:04:12 跳绳教案

【#实用文# #跳绳教案内容#】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只有具备严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才能做出好的教案。关于“跳绳教案”我们为您搜集了些许信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以下内容供你参考!

跳绳教案 篇1

今天我带了早操和游戏活动。我是第一次带早操,虽然在之前我练习了很多次,但是由于紧张,我一听到音乐就开始做,而那时早操还没有真正开始,小朋友还大声提醒我“还没开始呢”。中途我又不小心将动作做错了,然后又听到小朋友们的提醒“老师做错啦!应该是这样!”然后小朋友给我做了个示范,当时很尴尬啊,不过还是谢谢小朋友们。下次有了经验我就不会这么仓促了。

或是因为早操有点失败的缘故,我后来带游戏活动的时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开始就信心不足,乱了手脚。将小朋友带到场地上后,忘了热身活动这个环节,直接进行游戏解说环节。最糟糕的是解说环节,我吸取上次的经验,注重游戏儿歌的教授,但是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游戏规则解说。到后来要玩的时候,我才意识?这个问题,马上补上了“游戏规则”。还好,小朋友以前玩过类似的游戏,不用说也会玩。由于人数太多,我将他们分为两组,也带来了新问题,两方面顾及不过来,这个时候很感谢学姐们的帮助。

这次游戏我带的比上次糟糕,没有步骤和条理,导致我的游戏的失败。老师自身的信心和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要,小朋友们需要老师的带领和引导,若是老师自身因素不好,对班级组织活动有很大的?良影响。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会吸取之前经验,将游戏活动组织好。

跳绳教案 篇2

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2、听老师口令练习跳跃及上肢动作。

师;跳、跳、跳,幼儿跟着老师跳、跳、跳,原地双击此处师问;"还可以怎么跳?"引导幼儿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单、双脚跳。

3、上肢活动师绕绕臂,绕绕臂。幼儿跟着老师绕绕臂。

师问"还可怎样绕"引导幼儿向前饶、向后绕、单、双手绕、举起手臂绕等,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开始;引导幼儿探索跳绳的多种玩法1、单人双脚跳。幼儿两人或三人一组,有人单脚跳绳,其他人跟着节奏数数。看一看谁跳的多。

2、双人双脚跳。 两人一根绳子,幼儿面对面,两人同时双脚一起跳,跳得多者为胜。

3、幼儿自由结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跳绳的玩法。

长绳一根,两名幼儿在两头摇动绳子,其他幼儿2-3 人一起跳。看谁跳得多,多者为胜。

4、请幼儿相互交流合作玩游戏的方法。

放松整理随着老师做整理运动活动延伸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及小伙伴做跳绳的游戏。

跳绳教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跳绳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从而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乐于尝试,激发调动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活动,引导他们通过“玩中学、学中练”,在自学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跳绳的正确动作要领及练习方法,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跳绳活动的良好兴趣。

二、本课特点

1、采用游戏引入本课,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为更好地掌握跳绳技术奠定基础。

2、采用游戏、比赛等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3、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三、教学特点

“教”法:运用讲解示范法、启示引导法、鼓励表扬法等,尝试在体育课堂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现有场地器材和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各人有自主能动性,努力寻找通过跳绳来发展学生耐力素质的教学方法。

“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管理、小组合作练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演示,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获得成功。

四、课的设计

准备部分:首先,在大鱼网的游戏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跟老师一起完成自编操,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基本部分:1、让同学进行分组练习以前掌握的跳绳方法。通过2人自由接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了解基本的动作要领,在5人自由接组练习集体跳绳,进一步强化动作,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通过集体跳绳接力游戏,进行分组练习,比比哪组学的快。然后,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给出的跳绳方法练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

3、自主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活动器材,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自主活动,活动时间由学生自己支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结束部分:通过拍打法,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目的。引导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度过本节课。

跳绳教案 篇4

在花样跳绳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模仿――实践――思考---创新,主动探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花式跳绳活动的教案设计给老师们参考!

设计意图

跳绳是一项复杂多变的体育项目,它具有灵活性,对抗性,趣味性。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大班户外体育游戏《花样玩跳绳》。培养幼儿终生体育意识和体育情感,及顽强拼搏精神,提高幼儿自信心和心理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幼儿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活动目标

1、一物多玩的乐趣体验。

2、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合作能力。

3、双人合作花样。

4、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材料准备:

提供各种绳子(跳绳、大绳、毛线绳、布绳、麻绳、草绳、钢丝绳等)。

游戏过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绑人绑的紧,剪刀剪的断,粗粗细细有,长长短短有,请你猜一猜?

(二)扩散思维活动:谈话,你见过的绳子?

1、绳子有许多宝宝,你见过什么样的绳子?这些绳子有什么用处?(相互说、个别说)

2、孩子们这么喜欢绳子宝宝,我们把这些绳子宝宝请到了我们班。(依次认识不同的绳子)

3、幼儿自由观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绳子。

(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1、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绳宝宝,下面请孩子们说一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绳子?(毛线绳、塑料跳绳、草绳等)它有什么用处?(绑东西、织毛衣、缝衣服、拖车等)用它可以做什么游戏?(引导幼儿说出:一人玩、两人玩或多人玩)

2、孩子们想出了这么多玩法,下面请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两人或多人来玩这些绳子,你觉得还有什么更好玩的玩法吗?

(引导幼儿相互合作,体验玩绳的乐趣,在合作中创新绳子的玩法,感受绳子的奇妙。比如:翻绳、花样跳绳、套圈儿、跳格子、钓鱼、扎辫子、捆绑货物等)

(四)展示花样玩绳,体验成功喜悦。

1、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玩绳过程。

2、找几组有代表性的游戏展示玩绳过程,提示幼儿讲解说明。

(五)概括总结、拓展知识。

教师总结绳子的用途,说明绳子的种类多,用途也很多。比如:毛线可以编织;草绳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艺品;麻绳可以镎鞋底;艺术绳可以编中国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绳子,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它吧!

(六)激发幼儿在活动中团结合作,没有朋友会很孤单的。

师:孩子们和自己的同伴相互合作,用绳子做了许多游戏,真是让老师打开眼界。在这高兴的时刻是谁在哭呀?(出示被遗忘的大绳)我问它为什么?它说它没有朋友!怎么办?(孩子们一致表示要与大绳交朋友)

活动结束:

大绳终于找到了朋友很高兴,我们一起来把小绳拴到大绳上,下次把他们拿出来一起玩。

活动反思

在跳绳中,充分发挥幼儿自主创新能力,使幼儿懂得一根跳绳能有多种玩法,学会在活动中思考,在玩中锻炼。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创新意识。

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公平竞争的氛围,留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活动天地,让幼儿在学习和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同时让幼儿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各层次幼儿得到提高。使幼儿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学会愉快,成功的喜悦,获胜后的开心与自豪。

跳绳教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别,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淡化枯燥的跳绳练习,能让学生主动式、探究式的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目标,并从中学到一些简单的动作方法和活动技能,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健康第一”是设计本次课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目标

教与学的内容:

1、创编韵律绳操;

2、花样跳绳。

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学会韵律操和花样跳绳的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韵律节奏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精神。

三、教学思路

整体思路是:课堂常规——教与学内容——组织与实施——学生评价。常规教学中布置队列队形练习,教与学内容中交叉游戏“抓龙尾”,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进入一个较好的体育锻炼状态,从而完成创编韵律绳操和花样跳绳的内容。布置了花样跳绳,使学生运动乐趣达到最高,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花样跳绳的方法、要领和节奏,做到绳和人融为一体,用动态的方式淡化跳绳的局限性、竞技性和规范性,通过音乐舞蹈《让我们荡起双桨》做放松活动,使学生的心身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放松。体现出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全面地达成课程规范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效果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主动探究学习,85%的学生能掌握一些简单的韵律和花样跳绳的动作方法,使学生的心理、生理得到了锻炼,提高学生参与意识、集体意识和适应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五、学生评价

学生在教学的活动,参与意识,参与态度好,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较强,都能在活动中表达自身的愿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能遵守纪律和规则要求,捡拾器材,放还器材。

跳绳教案 篇6

一、由易到难不一样程度的进行跳绳活动

我们大班的教师经过研究决定跳绳可分为:连续不间断的跳绳、单脚跳、两脚行进跳、跳大绳等活动,我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体能来进行活动的安排。

二、不一样阶段的教学安排

1、连续不间断跳绳

我们首先以团体为单位进行学习跳绳的基本技能,请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和早接待时间进行练习,对于个别的孩子教师应当进行个别辅导,异常是动作协调不好的幼儿教师要进行跟踪,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跳绳的技能,多练习,多锻炼,其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活动,教师会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请小朋友们自我来展示跳绳活动,经过以大带小或是以强带弱来进行帮扶活动这样也能够激发孩子们的跳绳兴趣。最终进行跳绳比赛。经过几周的练习孩子们会在不一样程度上有提高的,所以为了增加跳绳的兴趣我们会进行跳绳的比赛活动,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先选出小组中的佼佼者,然后进行小组的比赛,这样层层选拔,也能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及团体荣誉感。

2、单脚跳

在不间断的跳绳基础上,我们会增加跳绳的难度,进行改动变换花样,让孩子们来单脚跳绳,我们会根据孩子们的不一样体质来进行安排,体能强的孩子我们会定的目标高一点,我们的原则是,孩子能在自我的基础上有提高就行。本次活动以2周为期限来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利用奖励、比赛等方法激励孩子们学习。

3、两脚行进跳

本次活动难度较大,我们以3周的时间来完成,双脚行进跳绳需要体能也需要技巧,所以教师应掌握技巧技能交给孩子们,异常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安全,我们会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在跑道生进行练习,3周结束后,我们会以级部为单位进行比赛,这样能够增加跳绳的趣味性,让小朋友能喜欢上跳绳活动。

4、双人跳小绳

经过大人跳绳活动,孩子们对跳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他们还能探索出双人跳绳的花样,在此活动中,我们应当注意提醒孩子合作意识,并且掌握跳绳的节奏,这样孩子们才能顺利地进行双人跳,双人跳绳最主要的就是两个人的配合,所以我们会根据小朋友的情景来进行安排配对,在进行练习时,两个人自由练习,更掌握了技能技巧时,能够自由结对,进行双人跳绳活动。

5、跳大绳

在花样跳绳的基础上,我们让孩子们进行跳大绳活动,两个人轮绳,3个人跳绳,这应当是一项团体活动,需要孩子们的团体配合,刚开始我们会先锻炼幼儿的轮绳技巧,等学会轮绳我们再来学习跳大绳的技能方法,教师应当对孩子们严格要求,多与幼儿交流沟通,针对不一样孩子的问题进行指导。

跳绳运动能够丰富孩子们课间生活以及业余生活,成为幼儿终生健身的运动之一。

跳绳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跳绳的方法,尽量用手和脚配合玩跳绳。

2探索各种玩绳的方法,并通过思考其他跳绳方式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与同伴一起工作,与同伴共享空间。

活动准备:

1、绳子人手一根。

2、《朋友舞》**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

(1) 老师鼓励孩子跟着老师喊密码1、2、3、4-123、4!

(2)练习:六路纵队--一个大圆走--走小圆--开花走--一路纵队走--六路纵队走

2、玩绳子游戏。

(1)玩绳游戏:幼儿人手一根绳子,鼓励幼儿自主地探索各种玩绳游戏,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学习模仿。

(2)学习跳绳。

(3)幼儿分散练习跳绳。

(4) 老师又示范了一遍,讲解了跳绳的要点,然后分散的孩子练习跳绳。

(5) 老师引导孩子们三人一组玩跳绳。

① 老师:除了一个人跳绳,还有多少人能跳?

② 三位老师示范和练习三人合作跳跃,激发孩子的兴趣。

③幼儿尝试练习。

3、集体舞《快乐的阿依古丽》。

跳绳教案 篇8

教学目标:1,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3,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课时安排的跳绳情境目的是学习"8"和"9"的加减法,情境图所呈现的内容是:学习"8"和"9"的加减法,在图中数量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4个男生和4个女生,有1个戴帽子的和7个没戴帽子的;有3个穿裙子的和5个穿裤子的,等等。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这幅图时,要提醒学生充分注意其中的数量信息。"9"的加减法是通过"涂一涂"呈现的,通过大象在9个正方形中的涂色过程,引出"9"的加减法。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图中的数量信息,并请他们列出相关的加法算式。对一组不同的算式,也可请他们进行整理,从而让他们知道"8"的加法算式有哪些。其次, 利用图中数量信息,让学生提出相关的减法问题。学生如果有困难的话,教师可以先做一个示范,然后组织大家先讨论再提出问题。在板书减法的算式时,应与加法相对应,以便学生体会加减法的关系。再次,安排同桌的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解决"9"的加减法问题。最后补充生活中的其他情境问题, 以供巩固练习之用。

同于本课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如果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可以把本课的内容分为两课时。一课时学习"8"的加减法,另一课学习"9"的加减法。学习"9"的加减法时,也可以先学习加法,当学生比较巩固后,再安排学习相应的减法。别外,有些班级在学习"9"的加减时,没有"涂一涂"的条件,这时可以安排摆学具操作的活动,不论是涂颜色,还是摆学具,都应引导学生自己在活动中记录算式。因此,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组织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好途径。《跳绳》课堂实录

长阳县贺家坪镇贺家坪小学 袁勤

教案预设

师生互动情况

(一)组织教学:课间数学游戏:7的加减法。师生:(我出6,我出1;我出5,我出2……).

学生和老师一起做简单的游戏,逐淅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8的加减法(集体讨论完成) 1,老师引导学生看图,并说一说:①图上有什么 ②他们在干什么 ③你想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能独立发现一部分数字信息,但用完整数字语言描述问题有些困难。老师在这里提示要说清楚条件和问题,并帮助学生完善数学语言,学生得到帮助后,问题说得越来越好,最后几乎不再要老师帮助完善语言。

2,师生一起边说边讨论解决想出的数学问题,老师适时板书得出的算式。

3,小结学习方法,评价学习过程

老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交流,表扬课堂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学生。

二,探究9的加减法(小组合作交流完成)

1,"大象伯伯"人物引出方格图,请学生帮他"涂一涂",要求只用两种颜色。

老师强调只能用两种颜色涂方格。

2,组织同桌小组活动:商量后,一人画,一人写算式,并说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

教材中的方格有一格已涂了,一部分学生乱了方寸,不知如何处理,更有一部分同学只写出了自己涂的"8"的加减法。

教师发现问题,马上引导学生一起看老师的方格图,并示范涂了"1"和"9"写出了算式,并引导讨论"1"和"9"分别表示什么。

再对学生重新提出同桌讨论"涂一涂"的要求,并提示:"你还可以怎样涂,怎样写 和你的伙伴说一说 "

学生经过老师示范后同桌的讨论交流进行得顺畅多了。

3,汇报交流,老师板书得出的算式,根据情况作补充。

4,小结学习方法,评价学习过程

鼓励学生与自己的小伙伴合作交流,奖励合作好的学生。

三,试一试。 教材34页的"试一试"习题,学生在书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拓展。

练一练 1,教材35页的习题1"说一说,填一填",老师指导看图,集体讨论说一说再填。

2,教材35页的习题2,学生独立计算

3,组织游戏"凑成9" 选8个学生戴上1-8的数字头饰,大家一起帮他们找到能凑成9的朋友,指名说一说"你为什么找他"

游戏中巩固9的加减法,学生有的用加法找,有的用减法找,在老师的提示下把找的方法说出来,体验了多种方法计算。

4,讲讲数学故事。 老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是谁 他在干什么 他遇到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怎么帮他呢

通过观察与猜想,学生提出了多种方式的数学问题,教师引导一一解决,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了成功感。

(四)课堂总结。 引导小结。 教师提示"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怎么学的 "

老师再次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跳绳》教学反思

长阳县贺家坪镇贺家坪小学 袁勤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发展学生数感,力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中的生活。这一点我已在连续三年进行研究的华师大版新教材中深用体会,教材提供的鲜活的生活画面,已给了师生很多提示,而且现今成长在高科技时代的孩子们思维活跃,见识多广,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因此,学生很容易把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在教学了一年级上学期加减法(一)《跳绳》一课之后,我感觉学生初为学童时,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成功地在老师提供的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与空间中进行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地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先引导,培养其合作交流意识,再养成合作交流习惯,从而形成交流能力。而且,这不是一次,两次课堂教学就可以完成的,它是要通过一定时间,并且要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地去尝试,让合作交流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

针对这些,我在教学中首先利用了"跳绳" 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捕捉图中的数量信息,进行集体交流,探索"8"的加减法。学生在老师的提醒下,能够充分注意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说出算式。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通过学习"7"的加减法所具有的认知水平使有一部分学生能不看图就直接说出算式,这时老师应该肯定学生,在肯定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说出算式的由来,把学生自然拉回到图上来,让能说出由来的学生向其他学生做出提示。例如说:4+4=8,让学生解释两个4分别表示什么 合起来又表示什么通过一个学生的解释给予其他学生提示,明白两个4分别表示4个男生,4个女生,合起来是一共有8个人,从而也能独立写出算式。

学习了8的加减法, 课堂进入了9的加减法探索阶段。最初,我设想学生能通过探索8的加减法获取学习方法,这时去自主合作交流探索9的加减法,会很顺利,结果发现:1,学生没有这个理解能力,到底怎么涂不知道;2,涂的时候学生受书上已涂一个的影响,自己涂的时候把这一个排开了,很容易得出的仍然是8的加减法算式;3,学生口头交流能力有限,讨论活动显得不激烈。发现问题之后,我赶快拿着教材给大家做了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我的涂色过程,进行集体讨论再提出问题,得出了一组9的加减法算式,然后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同桌讨论,并要求学生涂得和我不一样,写出不同的算式。这样学生才顺利地进行了合作学习活动。看来对于低年级学生的交流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一引二引,多次的引导,多次地进行交流活动,学生才能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交流能力,要让学生具有主动,积极,正确地交流能力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要想让学生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意识,学会交流方法,更重要的当然是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愿意主动交流。所以教师要在预设中花费不少的功夫,组织好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是一个好举措。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小动物们"凑成9"的游戏和猪八戒吃西瓜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利用生动活泼的数字形象和可爱的卡通形象制成教具,组织好游戏和讲故事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交流解决数学问题,把加减法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想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通过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来鼓励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针对每个学段的学生年龄差异和学习的经验性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及交流的兴趣,从而增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的意识,并通过坚持不懈地多次合作交流,养成合作学习及交流的习惯,培养合作学习及交流的能力,受用一生。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最新前台工作实习总结 下一篇:危房改造自查报告通用5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