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知否观后感八篇

2024-02-18 14:39:05 知否观后感

【#实用文# #知否观后感八篇#】优秀的作品对我们有着无穷的益处,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观看电影就是一个情节和思维互动的过程,我们在观影的过程中会被情节所吸引,思考其中的细节和展开的故事。写观后感时,我们应该注意聆听作品中的情感抒发,通过这种感受其他人情感的方式,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写观后感时,我们要注意观察作品中的细节,理解其中的深意,并通过情感的抒发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希望通过阅读我们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给予我们宝贵的时间,并希望您能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

知否观后感 篇1

从2018年末到2019年2月,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追完了七十多集的《知否》,还顺便把**也看了。今天,我回到第一集,发现这一集的安排非常有力:

冬天,第一个场景就是卫小娘的炭火被克扣,几个下人为几斤炭火而吵嘴,其中还提到了很重要也奇怪的一点是现今是林小娘在管家。从佣人的争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混乱。一个小妾室管家,另一个小妾怀孕了,但连房间里的木炭都不够。

在下一个场景中,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个家庭的主人和妻子,他们正在为他们的大女儿的婚姻争吵。其实,贯穿全剧/全书的,除了内宅中的争斗外,就是嫁女儿、娶媳妇的过程;甚至于宅斗,也是为了一桩好的婚事而服务的。盛家受到亲家的怠慢,大娘子盛王氏发脾气,主君盛纮好言好语相劝,二人终于和好。

这个场景就暗示了未来盛家在嫁女儿过程中的不顺利、盛家夫妻二人未来的种种不顺心的事。

之后,《明兰传》的主角——盛明兰出场。此时,明兰还只是个小女孩,但她已经非常聪明懂事,懂得体谅母亲。然而,炭火不能用的事实再次提醒我们,明兰的母亲卫小娘在这个家庭的地位非常有限,明兰是一个从小就不被爱的女孩。

在这一幕中,卫小娘提到明兰应该去外婆那里服侍她,这在后来变成了现实。

下面就是订婚的宴席。整个这一场戏,穿插了盛家和亲家之间的矛盾,祖母对即将出嫁的盛家长女华兰的教诲,未来的男主顾廷烨和盛家兄妹长枫、明兰之间的投壶比赛,盛家夫妻二人的面和心不和等等。详细分析要花很多时间,我懒得写,哈哈。

这部戏很好地展现了剧中许多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王小贱的急躁、盛真的爱与虚荣、外婆的眼光等等。

戏结束时,顾廷烨和盛长柏交上了朋友。这种友谊在后来的情节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柏也是影响明兰和顾廷烨情感发展过程的重要人物。

接着又是卫小娘对于明兰的教诲。由于明兰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字架,他的行为很容易理解。而电视剧中明兰没有穿越人物的设定,那么此处对于明兰生母这一角色的加戏我觉得是很正确的选择。

有这样一个明事理的生母不断对明兰进行教育,明兰之后的超出一般孩子的言行才会有较为合理的解释。即便如此,明兰在接下来几集里近乎完美的表演还是会让人惊讶。

这一集最后的一场戏是对盛长枫在宴席上的“表现”进行惩罚——他险些将亲家的聘礼输给了顾廷烨,多亏明兰出手,盛家才保住了颜面。这场戏里,盛长枫生母林小娘的戏份很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柔弱可怜的妇人的形象。而身为观众的我们知道,她一面做戏扮可怜,另一面已经贿赂了主君身边的人;既保护了自己的儿子,又让盛纮夫妇跳不出错来。

老实说,林小娘和王大娘的较量,是这部戏上半场吸引我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第一集介绍了大量的人物,很好地展现了他们的性格。分析了这么一大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是想说,编剧对于**的改编我觉得是很好的。

有很多**的粉丝看了第一集就疯狂吐槽电视剧乱改。我不是**的粉丝,在某种程度上,我可以更冷静地看待这些改编。

我们来看一下改动有哪些。在**的开篇,盛家在泉州,由于盛纮工作的调动,即将搬到登州。此时,卫小娘因分娩死亡。姚依依在现代世界出了车祸,经过了盛明兰。她发烧了,醒不过来。

华兰的亲事也没有定下来。而之后的剧情中,盛纮费了很久的时间才定下华兰的亲事,顾廷烨也是在**已经开始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才首次出现(这是一部百万字的网络**),并且他并不是长柏的好友,而是华兰丈夫的好友。明兰清醒之后根本没有任何卫小娘的记忆。

所以我想到了三大改编:华兰的家事,顾廷烨的出现,以及明兰对母亲的记忆。

如前所述,由于明兰在电视剧中没有穿越的场景,生母对她的教育非常重要。这一个改编很好。顾廷烨的出场时间前提,这次改编我想是为了电视剧的效果。

在这部七十多集的电视剧中,赵丽颖在第五集出现,已经让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着急了(尽管我很喜欢饰演童年明兰的小演员)。角色和演员很相似。如果男主角20多集才第一次出现,而且只打酱油,10多集之后,他的戏份逐渐增加。那么观众怎么能够接受这样一个主角呢?

甚至**,通过作者的后记,我们可以看到,在更新的过程中,作者选择了出现晚的顾廷烨作为最终的男主人,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受到了很多粉丝的批评。因此,让顾廷烨早出晚归,在早期给他很多正面的角色,比如和长白交朋友,是很好的适应。

最后,为什么要推进华兰的婚姻?我们分析了第一集的角色,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华兰求婚这样的大事。只有这样一个重要的事件,我们才能把老的,年轻的和年轻的盛家的表演放在一起。

如果如**一样,只有单纯的调任和搬家,戏剧冲突恐怕要打折扣。另一方面来说,将华兰早早嫁出,后面盛家的宅斗就只有如兰、墨兰和明兰三姐妹及她们背后的势力,这样人数少了,却可以更加惊心动魄。

观后感,有机会还是要再写的,只希望不要再写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东西。第一集只是一个开篇,后面还有很多精彩的段落我很喜欢。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戏中人物之间的情感,以及他们带给我的感动。

没有这些东西,电视剧是不能吸引我们追完的。

知否观后感 篇2

枝头鸟儿在叫,我想念我那伙伴的吟唱,青草地上的蟋蟀在闹,我想念我那伙伴的活泼。远走高飞的伙伴,你的歌儿唱得怎么样?

一次父亲出差回来,带来一只折翼的鸟儿,我看它伤势重给它包扎了一番,伤势控制住了,模样也显露出来了。那鸟儿有着黑白相间的体色,双爪娇小看上去弱不禁风。最神韵的是那炯炯有神的双目,无穷的宇宙似乎都蕴含在它的双眸中。父亲见我对它“情有独钟”,打消了把它送给治疗所的念头,由我来承担它的'“抚养权”。

我把它称作小刘。不为别的,脱口而出。小刘伤愈后我便带它出门走走,在这之中,我发现他酷爱歌唱。与它同类不同,“哆”“瑞”“咪”“发”“嗦”的音调小刘了如指掌。我们俩熟后,让它唱歌小刘信手拈来,多么有灵性,多么神奇!

假期,我们一家人出门旅游,我也带上了小刘。在张家界的山水之中,许多鸟儿叽叽喳喳,唯有小刘别具一格――它甚至会吟诗作赋。我不愿再把它像其他鸟儿一样关在笼子里,它从鸟笼中走了出来,它见识到了其他鸟儿所见,触到了其他鸟儿所感,它依旧很棒,不是吗?

直到有一天,小刘想重回大自然,它好像在我和它之间伙伴的友情和自由中徘徊,他犹豫不决。有什么两全的办法吗?我没有想到,但它悟到了,它决定不再歌唱,它决定做一只普普通通的鸟儿在天空翱翔,为此,小刘不会再把它所独具特色的嗓音绽放。它是为了让我明白,它选择了自由呀。

一朵灿烂的花与它的伙伴同行,直至本性将它唤回,舍去欢乐,天赋的它一去不回,它远走高飞。

而我心中仍有它的一席之位。我坚信,“天涯若比邻”,它在看着,我在等着,总觉得它就在不远的树梢上。我愿珍惜,将它和它的歌声一直收藏在我心。

小刘,我这份心,你可知否?

知否观后感 篇3

《知否》原著中,沈从兴的原配妻子大邹氏,对沈家恩重如山。

原因是,在皇帝(当时还是八王爷)一路在刀光剑影下,冲刺在回京继承大统的路上时,皇后和几位小皇子忽然染上了急症。

要知道,如果皇后和几位小皇子出事,皇帝还可以抬了有子嗣的贵妾为后,稳住皇位,可皇后背后的沈家,也就是大邹氏的夫家就会彻底失势。沈从兴的妻子大邹氏深谙此理。

因此,她不顾自己身怀六甲,也要努力照顾皇后母子。到最后,皇后母子在大邹氏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可大邹氏却倒下了。

自此,以皇后为代表的沈家人(主要是沈皇后、沈从兴、小沈氏)都因为大邹氏,而对大邹氏的娘家非常抬举。

可就是这么感念大邹氏恩情的小沈氏,为何连想都不想,就不愿把自己的女儿嫁回娘家,亲上加亲呢?

原因就藏在沈家和小沈氏自己当下的状态中。

知否观后感 篇4

阅读《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读后感800字:

趁着假期,我看了一下当下最火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几分感悟。

女主魂穿成6岁小女盛明兰,恰逢生母姨娘因为家中妻妾争斗难产而死,在内宅中既无姨娘照看,亦无兄弟提携,父亲也不甚关心,贵妾林姨娘之女墨兰还时不时给使点绊子,嫡女如兰又是个骄横的,只有夹起尾巴做人,多亏祖母不弃,悉心抚养。

现代穿越而来,两世为人,明兰比常人更为通透。所以她懂得守拙,进退有余、小心翼翼。而明兰最妙的地方,就是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认真对待生活,无论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夫君上战场杀敌,她自能斗后娘、训恶仆,好吃好喝,该养生就养生。她懒的可以,遇事能退则退,能绕则绕,但该管的事,府邸管理的井井有条。

明兰从不强求顾二爱自己爱得要死要活,豁出一切。她为自己留了退路,该尊重时尊重,该示弱时示弱,也没给真心。她脑子灵清的很,所以谁都是最爱自己。俗世夫妻,有点感情,但不是只有感情,新兴文官家族与功勋侯门的联姻,是个互惠互利的好合作。

小说结局虽是皆大欢喜,但所有的温馨和看似和美的爱情实则满心悲伤。

许是两世为人,明兰看得明白,爱的有分寸。直到小说的最后,我都还没看懂她到底爱不爱顾廷烨。或许他们更多的是经历大风大雨后的相互依赖。所以女主也是很久没有交心,最后的交心也是有一部分的妥协在。像盛明兰这样的人,到底有没有真心爱过一个人都不重要了,只要她活得开心活得顺遂。

仔细想来,像明兰,她嫁给谁其实并无太大区别,她都有本事活得平安顺遂。而我们中,更多的则像墨兰,像林姨娘,像曼娘,像秋娘,像小秦氏。看似是坚强,看似是执着,却不知道退出,不知道收敛,结果为难了别人,更为难了自己。自己折腾了一个败局,还怨天尤人,一切全是旁人的错。像正常人不行么?不那么忠贞,也不那么的凉薄,原谅自己的不完美,宽宥别人的不理解。可是末了,却发现,做个正常人却最最难。明明都是平凡人,可就是人人都不想做平凡人,都怕这么一生,最后成了一个简单的名字、简单的符号,草草一生,好像从来都没有来过,从来都没有人记得。于是乎,一生追求个意义,追寻个结果。不说点冠冕堂皇的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好像就觉得自己肤浅;不激烈的反抗生活,好像自己没活过一般。

知否观后感 篇5

刚看到这个富有诗意的题目是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了,这便是一部极富古典意味的大型穿越宅斗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在如今这个科技信息发达的新时代,许多新颖的`电子技术总能使我们流连忘返,好在这个假期这部电视剧则给了我很大的做人的启发。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讲述的是北宋官宦盛家庶女盛明兰的成长历程,展开的一幅由闺阁淑女到豪门主母的生活画卷,讲述各家宅的兴衰荣辱,即古代礼教制度下女性奋斗传奇。

剧中女主角盛明兰从小出身低微,遭受嫡母不慈,父亲不睬,姐妹蛮横,生母为小娘又因算计难产而死。从此打小一直性格坚毅好抱打不平的,小明兰明白了生活在深宅大院中的艰辛,因此处处小心谨慎温柔恭顺,好在祖母爱怜,终于在一番刻苦奋斗和艰苦的成长中为母报仇,最终成为了侯门主母。

从盛明兰的成长历程中,我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有了充足的知识和广阔的见识,才能够去在生活中赢得更多的生活条件才可以得更多的了解,这个大千世界的奇妙知识,可以带给我们力量,我还明白想要获得别的信任和关爱就要先拿出自己全部的真诚去善待别人。

从这部剧中的古典话语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古人常说的一些话的现代汉语意思,这也使我学习了不少新的知识。我还从盛明兰身上学到了隐忍,在生活中当自己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和知识,无论别人怎样对我们,我们都应默默的积攒知识,用充足的知识去应对自如,在为人处事中我们应该做好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的利弊着想,不能一味自私的满足自己,如果这样,我们在这个巨大的交际圈中将无法立足。同时对于长辈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一切,在尊重他们想法的同时,还要用以合理的态度去建议和帮助他们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同龄人我们应该以礼待人,但是对他们的建议我们不能盲目听从,就像王家大娘子盲目听从姐姐康家娘子的话,毒害老太太才使毫不知情的她被卷入命案。

通过知否,我一下学习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他让我一下仿佛忽然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和准则,值得细细品味。

知否观后感 篇6

先写一下我最喜欢的小公爷。小公爷和明兰这对初恋没能在一起,网上有人说小公爷配置太高。我觉得也是,齐衡的母亲是养在太后身边的郡主娘娘,出身高贵。父亲是公爷。(在爵位中公侯伯子男,最高的是公)。而齐衡是家中独子,不出意外,他以后会顺利成为下一任公爷。并且他还特别上进,不想靠家族荫蔽,想凭实力考科举。而明兰呢?五品官的女儿,还是庶女。其实有点门不当户不对了。没办法谁让我们小公爷喜欢呢!小公爷跟郡主娘娘说了想娶明兰之后,郡主妥协,但只同意纳明兰为贵妾。妾是什么?妾是奴婢,主母不高兴了,直接发卖了都可以的。小公爷答应明兰一定要娶她为妻,而明兰因为生母是妾室出身,自己是庶女受尽冷落,所以也不愿为妾。只可惜,后来衡被嘉成县主看上,以父母和明兰的生死要挟,强行逼婚。看到小公爷娶了嘉成县主后,我最喜欢的情节就木有了→_→。

接下就是男女主的戏比较多了,讲真。我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我都想把男女主的戏跳过,看其他人的戏)。这部电视剧是一部女主大戏,讲的是女主明兰由一个庶女成长为一个侯门主母的故事。我自己看前面明兰和齐衡的戏看得挺过瘾的,后面明兰和男主的戏,说实话,我没有看出明兰有多么聪明睿智。反倒是戏不多的祖母表现出深藏不露的智慧。

除了小公爷,接下来我比较喜欢的就是大娘子王若弗,大娘子原本出身高贵,是前太师嫡女,可惜后面家族微衰。盛竑宠妾灭妻,也许大娘子以前闺阁时期被保护太过,心无城府,被林小娘子欺负太多,所以,林小娘子活着的时候,大娘子过得很不如意。不过,大娘子这个演员演的特别好玩,记得大娘子发现墨兰私通梁晗后跟盛竑说的那句话:好大一张床!以及那个画面。还有大娘子因为被康姨母蒙骗下毒害祖母。长柏让大娘子回宥阳老家,在家庙吃斋念佛十年,大娘子用头顶长柏的画面,演得活灵活现的。好可爱的大娘子啊~~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知否观后感 篇7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名《庶女。明兰传》,这是一部盛府庶出的六小姐盛明兰的成长史。盛明兰还只有五岁时,生母就因难产去世,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嫡母不疼爱她,父亲也不重视她,她的处境非常艰难。幸好她的祖母盛老太太十分疼惜她,把她带到身边精心抚育,使她在勾心斗角的大宅院中能够隐忍生存,突破重重困难一步步成长。最终,盛明兰嫁给了顾家二侯爷顾廷烨,与他相濡以沫、患难与共,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20xx年,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火,备受媒体和群众关注。去年寒假在家,我看了这部电视剧,并认真阅读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小说。掩卷罢,我禁感慨万千:小说的女主角盛明兰真是让我钦佩!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活出了自己,活出了真我,不枉费时光荏苒,也没有辜负任何一个关心和爱护她的人,真所谓不负光阴不负卿!

盛明兰,为什么值得我钦佩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许多居心叵测的人把这句话作为束缚女子的工具,而许多女子把这句话当做自己不学习的借口。可盛明兰却与众不同,虽然她遭遇了嫡母不慈,生母被害去世的窘状,还自幼被众多姐妹欺压,但是她凭借自己的聪慧懂事,得到了祖母盛老太太的器重和栽培,并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盛老太太要多读书,用知识去武装自己的观念深入明兰之心。盛老太太曾郑重其事地对明兰说:不论男女,都要读书明理,因为读书可以辨是非,明善恶。女子无才便是德都是骗人的鬼话!你看看那些传奇女子的民间故事,还有宫中出类拔萃的皇后妃嫔们,哪一个不是才华横溢,饱读诗书?盛老太太对盛明兰的悉心栽培为盛明兰日后活得精彩夯实了基础,也给盛明兰带来许多意外惊喜。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封建社会的女性,饱读诗书、认真学习能够提升眼界,改变命运,而新时代的女性,更应该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在人生道路上,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闯出蔚蓝的一片天。

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盛明兰的祖母盛老太太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勇毅侯府嫡长女,腹有韬略却处事低调稳重。她把从小失去生母的盛明兰带到身边抚养,且经常教育明兰:遇到事情要从容淡定,不要害怕,不要躲,要迎难而上!当盛明兰的丫鬟小桃说的话传到盛老太太耳中时,见多识广的盛老太太便知道大事不好了虽然明兰已经明确拒绝了与自己地位悬殊的小公爷,可痴情的小公爷并没听懂明兰的话,还是对他俩的未来充满期待与幻想。

盛老太太是一个明白人,她深知作为庶女的明兰与尊贵的小公爷身份地位悬殊,加之小公爷家教森严,事事被严厉的母亲严格拘束,两个人根本不可能在一起,于是盛老太太一本正经地对明兰说:明兰啊,咱们做一切事情,心里要清楚究竟是为了什么,不能自已欺骗自己!明兰也知道自己是在感情面前妥协了,她其实并没有把话和小公爷彻底说清楚,甚至心里还抱有一丝侥幸与希望。但她最后还是认清了残酷的现实,含泪听从了老太太的建议,明确地拒绝了小公爷。后来,当小公爷认为自己抛开了一切、排除了万难,再次来找明兰,向她提亲时,面对小公爷炽热的感情与丫鬟为小公爷的求情,明兰并没有惊慌失措,她克制住自己情感的冲动,镇定下来,狠下心和小公爷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小公爷,永远不要向后看!明兰含泪说出的这句话,划清了她与小公爷的界限,也道出了一个人生真谛: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往后看,一定要朝着前面走,谁也不能停下来。许多东西错过了,就错过了,不必扼腕叹息,也无须垂影自怜,而要直面现实、勇往直前。现如今,许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坎坷与挫折,便惊慌失措、捶胸顿足、后悔叹息,陷入无限自责悔恨的困境,甚至想不开,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应该学习盛明兰遇事沉着的心态、一切向前看的生活态度,即使泰山崩于前,神色也不变!许多事情发生了,能够挽救的,就尽力去挽救,不可挽救的,就让它过去,做一个沉着冷静、通透睿智的明白人。

三、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有一种朋友,叫做傻子明兰;有一种友情,叫做愿为你两肋插刀。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明兰因为身份特殊、处境尴尬,为了生存,她经常以隐忍、低调的姿态示人,但是当友情遭遇不测时,她是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盛明兰的聪慧在于谨慎择友、是非分明,她交的每一个朋友,都是值得真心付出的,她对待朋友亦是真挚坦诚的:为了心地善良、有着相似身世的好友余嫣然,明兰一改平时的低调隐忍,愿意抛头露面甚至不惜得罪当朝权贵,为余嫣然赢下其亡母的旧物;当盛明兰的好友英国公的嫡女张大娘子面临难产、生命危在旦夕时,身怀六甲的她不顾自身危险、挺着大肚子、手提大刀,逼迫邹小娘等人交出被他们故意软禁的太医,并让太医及时为张大娘子接生,成功挽救了张大娘子母子二人的性命

盛明兰一腔热血对待朋友,所以她也得到了朋友们真诚的回报:当盛明兰的夫君顾廷烨在朝廷上被排挤、遭到流放,明兰孤身一人面对侯府的一地惨淡、欲哭无泪时,患难见真情,是她的好友张大娘子尽力安抚明兰,陪她共渡难关。朋友是用来交心的人,是能够在你落难的关键时刻不吝惜自己的羽毛、勇敢伸出双手扶持你的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往往被定义为弱者,而在现代社会,因为固有的观念深入人心,女性也经常被区别对待。所以女性要像盛明兰一样,在生活中拥有一个或者几个能在落魄时听你倾倒苦水,在无助时穿越千山万水来陪伴和温暖你的朋友,鼓励你勇敢面对生活的坎坷,战胜一切困难。

女人,是母亲,是妻子,更是自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明兰的成长史告诉我们:女人,不应该只是男性的附属品,也不应该总是委曲求全甚至任人宰割,盛明兰在封建社会,活出了女人最好的样子,让我们也和她一样,不断学习、努力向上、真诚勇敢,去追求和拥有别样的精彩人生!

知否观后感 篇8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起先看这本书,只因听人评“小红楼”之名,很好奇的点开了这本书,发现文笔发展像极了红楼,让我这个热爱红楼的人兴致满满,很想知道在这个作者的笔下,她会否勾勒出一个大观园,会否描摹一段扎心扎肺的爱情故事——结果就像我正儿八经的写这段话,突然用了“扎心扎肺”这四个出跳的词。关心则乱这个作者,学到了《红楼梦》的优点,她一点一点构建出一整个从盛府到侯府的故事框架,细致入微的描写到任何一个场景,任何一个人物,任何一个物件,就像《红楼梦》里形形色色的四百人各有姿态,人物性格极为饱满。再有主要人物盛家上自宽厚严慈的老太太下自善良坚定的小长栋,侯府从心狠手辣迷途不知返的小秦氏各怀鬼胎的几房太太到各位主子身边的丫头妈妈们,更不论几位重要角色,盛明兰,顾廷烨,盛老太太,小秦氏,盛华兰,盛长柏,盛墨兰,盛如兰,曼娘,康王氏……

但是作者没有陷在红楼的格局里,TA有“送宫花”情节含沙射影林妹妹,长枫对通房和丫头们太过怜爱批评宝玉惯出晴雯之流的坏脾气等等。关心则乱很聪明,很有才华,这在文章中对家什衣物描写的行云流水,各种历史典故信手拈来都可以看出,最好的是TA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安排,不温不火,一场接一场的上台,一幕接一幕的推进,给我们展现一个不可简单评之“好坏”的人际关系图。

这是一个阶级森严的社会——看现代小说的我们从来不知道古代有这般乱七八糟的规矩,比如嫡母与姨母的关系,官场仕途的走向,闺中小姐的教导,庶嫡的明争暗斗,古代女子的出嫁相关等等,然而关心则乱写出来了。TA没有让穿越者做出惊天骇俗的事,没有颠覆众人三观,没有擅用后世学识,也没有——给明兰加主角光环——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庶女,没有生母,嫡母姨母虎视眈眈,姐姐哥哥们都各有宠爱,唯她,孤零零一人尔。就像明兰在盛老太太被下毒躺在床上时,明兰哭泣一般,这个地方,她其实怕死了,如果没有这位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盛明兰早就从世上消失了。

其实文笔并不拖沓——个中情节都有其作用,各种小高潮——在盛家时,从林姨娘恃宠到孔嬷嬷调教,从齐衡出场到明兰逃避,从长柏岀仕到盛家三女接连嫁出,尽管都是些家长里短,但其间穿插的闲逸玩乐与斗智斗勇,让人看的津津有味。最后接连大高潮,自从明兰出嫁,主场就转移到了顾家,顾廷煜病死,房门走水,曼娘纠缠,老太太中毒,顾廷炜谋逆。这其中以后两幕最为揪心,好在作者是个实心肠的,没得让读者太过担心,而这一桩桩,一件件,也让得明兰逐渐站稳了脚步,看清了心意。

其实最想说的就是顾廷烨,盛明兰的夫君。实在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一开始觉得齐衡着实不错,京城第一美男子呀,虽第一次落榜了但之后很努力诶!可惜没想到平宁郡主以及那深深的门第差别只得让明兰决然的将齐衡推开。后来的贺弘文也很不错,见到了明兰会脸红,很会关心人,也曾为明兰说曹表妹他永远不会娶的话,脸憋的通红,眼神尽是坚定,奈何有分无缘,最终栽在了表妹手里,只得游走江湖。

顾廷烨…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

谁能想到年轻时快马长安游曳花红柳绿之地后来胡子邋遢闯荡江湖的二叔会是官配呢!

但是仔细一想,这安排又是极好的,唯有一个懂得世事性格霸道的男人才能保护好我们小明兰呀!而事实也证明,明兰嫁给顾侯爷过的甚好,虽然中间有几次风险,但都极为有用。顾廷煜死是为了分家,走水是为了治几家太太,老太太中毒却彻底解决康王氏,顺以明兰表明心意,最后一次顾廷炜谋逆险些伤着团哥儿,却终让小秦氏吃到了巨大的苦头含恨而死。顾廷烨和明兰共患难,似经沧桑恍然亲密无间。

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衍嗣绵延,终老一生!我不敢说叫你过神仙般的日子,但有我在一日,绝不叫你受委屈!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就能是老几!我要你,在这府邸之内,在你闺阁之外,凡尽我所有,以我所能,事事皆要如你意,顺你心。外面雨急风骤,他只愿将她护在自己羽翼之下,倾力盖个温暖安全的窝,莫让风刀雨雪惊了她,叫她一世喜乐无忧才好。

收不回来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五星好评,爆星。

推荐阅读

上一篇:可以平凡不能平庸读后感(汇总7篇) 下一篇: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十五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