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监测方案(合集12篇)

2024-02-09 12:03:07 监测方案

【#实用文# #监测方案(合集12篇)#】只有充分备好我们才能把握项目的主动权,以确保活动能顺利进行。我们要事先准备适当的方案,如果你在工作中表现懒散,可以考虑建立一份更明确目标的方案。经过好工具范文网编辑反复调整,这个“监测方案”终于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我们的网站提供了丰富内容,期待您的发现!

监测方案(篇1)

污水监测方案

导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严峻问题。大量污水的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制定一个有效的污水监测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监测目标、监测方法和监测要点等方面详细介绍污水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标

1. 污染物浓度监测:通过监测不同污水排放点的污染物浓度,可以了解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并对下一步的处理措施做出合理的调整。

2. 排放量监测:污水排放量的监测能够掌握污染源的总排放情况,以及不同时段的排放量,为合理的污水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3. 水质监测:监测水质包括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通过水质监测可以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

二、监测方法

1. 现场监测:现场监测是指直接到污水排放点进行监测采样。首先,需要确定监测点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点位进行监测。然后,根据监测要点确定监测频次和时间范围。最后,按照监测标准和方法进行现场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 自动监测:自动监测是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仪器对污水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连接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可以实现对污水排放物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自动监测能够大大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三、监测要点

1. 监测设备的建设:确保监测设备的高精度和可靠性,选用合适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 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录入和存储。同时,开展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污染源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 监测报告的编制与发布: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相关的监测报告,并按时发布。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目标、监测方法、监测结果、问题分析和治理方案等内容,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通报。

结语:

污水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指导。只有通过有效的监测方法和科学的监测要点,才能实现对污水排放的全面监管,保护环境和保障人民的健康。我们期望在专业人士的努力下,污水监测工作能够不断提升,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监测方案(篇2)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新课程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建立和完善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目标的质量评价体系,特制订小学语数外学科测评方案。

语文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测试

及各年级语文教科书规定的各年段必须掌握的课程目标内容、知识能力要求(涵盖课标附录。

3.测试时长:一二年级60分钟,三四年级80分钟,五六年级90分钟。

,三~六年级分值权重约占;“阅读”板块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知识与方法对课外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分值权重约占;“习作”板块主要考查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其中二年级为“写话”,分值权重约占20 % ,三~六年级为“习作”,分值权重为30~40 %。

的书写水平进行单独量化考核,“写字”“习作”的高分优秀率严控在20%以内。不合格率必须达到5%以上。

二、“阅读明星”专项评价与测试

1.评测时间:春学期末

2.评测对象:二四六年级各校推荐的区级“阅读明星”候选人,人数按各校学籍数相应比例推荐。

3.推荐条件:需完成本年级以及本年级段应该完成的课外阅读任务,并能进行一定量的拓展阅读。

和附录古典诗词、道德经典、中外故事、诗歌散文、科普科幻、长篇名著以及拓展书籍等。各年级测试内容以本学年段为主。

6.测试时长:60分钟

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分值权重分别为10%,主观题分数权重为10%。

8.根据测试结果命名不超过80%的学生为区级“阅读明星”,并颁发荣誉证书。

数学

一、评测形式:

闭卷笔试(

二、测试内容:

基本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等。

具体考查范围详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板块第一、二学段所列条目。其中,第一学段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十大方面“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探索规律”、“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简单数据统计过程”、“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综合与实践”十二大方面65条。

三、测试时长:

一、二年级各40分钟,三~六年级各60分钟。

四、测试题型:

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主要有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等,权重为解答题等,权重约30%。

英语

一、评测形式:

闭卷考试(听力和笔试)

二、测试内容:

三、测试时长:

三年级30分钟,四~六年级40分钟

四、测试题型

听力题、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听力题三年级权重为、阅读理解、字母书写、书面表达(从四年级下开始)等。

监测方案(篇3)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决打贏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精神,强化返贫致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边缘户: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包括2019年底已纳入的边缘户和符合条件新增的边缘户。

脱贫户(含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两不愁三保障三有”不达标情况和整改情况;。

脱贫监测户、边缘户返贫(致贫)风险是否解决;。

是否有新增符合条件的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

三是县脱贫办梳理汇总行业对标部门核实结果后,将拟监测对象名单(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交由相关部门开展信息比对工作(车、房、经商、公职人员等情况),将比对结果反馈至对标行业部门和乡镇。

第二步:访。乡镇组织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等力量,倡导参照大排查入户工作模式,采取村与村交叉的方式对照拟监测名单开展进村入户走访,重点核实“两不愁三保障三有”达标情况,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对发现其他家庭生活实际困难的农户,应纳入拟监测对象并入户核实。县脱贫办将走访核实结果反馈至乡镇。

第三步:评。乡镇根据走访核实的拟监测对象反馈和信息比对结果,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开展评议,共同研判致贫、返贫风险,形成监测对象初步名单报县脱贫办审定。

统中录入新增边缘户,标注新增脱贫监测户。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根据审定名单中存在“两不愁三保障三有”不达标的,及时在大数据平台上标注预警,乡镇初审后上传至县脱贫办,县脱贫办审核后确定为预警监测对象,并根据其实际困难反馈至相关行业部门。待省局将国家系统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录入的边缘户导入大数据平台,平台自动汇总后形成各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台账。

第五步:测。镇、村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对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新的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审定并在国家系统补录、及时预警。大数据平台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台账自动生成前,从3月起,每月22日前上报村级监测管理台账。

义务教育保障问题由镇科教文卫办负责;。

基本医疗保障问题由卫健办负责;。

住房安全保障问题由村建办负责,安全饮水问题由水务办负责;。

生活用电问题由张勇负责;。

广播电视问题由陈继刚负责;。

其他问题和特殊困难由镇脱贫办统筹,根据问题成因交相关业务股室负责。

第七步:销。完成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后,县级行业部门在大数据平台中提出销号申请;。

县脱贫办组织核实后,在大数据平台中批准销号。销号后,县级行业部门应将相关情况在本行业信息系统内及时更新。

(二)评定录入。4月10日前,完成新增监测对象的评定工作。4月15日前,完成新增监测对象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三)补短帮扶。6月底前,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全面完成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

(四)成效巩固。7至12月,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对新发现的预警监测对象,及时开展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立行立改。

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各业务股室要制定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措施并督促指导落实落地。信息比对部门要做好监测对象购买车、房、经商办企业、公职人员的信息比对工作。各村要认真做好监测对象的摸底和动态监测工作,落实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

(三)强化督查问效。各村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对工作中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持续整改。镇脱贫加强监管指导,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纳入日常督查巡查重要范畴,确保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

监测方案(篇4)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层水体。地表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和人民福祉。为了保护地表水资源,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利用,地表水监测方案应运而生。

一、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性

地表水是人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水的重要来源,其水质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表水面临着各种污染风险,如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和水生态环境破坏等。因此,通过地表水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对保护地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表水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1.监测点的确定

地表水监测方案首先需要明确监测点的选择。监测点的设置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地表水的水质状况。通常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和水文地理条件,选择一些主要的水体,如大河流域、湖泊和水库等。同时,还需考虑到城市排污口、农田和工业区等可能的污染源,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污染。

2.监测指标的确定

地表水质状况的评价需要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通过检测不同的参数来量化水质的优劣。常用的指标有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等。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还可以添加其他适宜的指标,如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污染物等。

3.监测频率和方法

地表水监测应该建立一个科学的监测频率和方法体系,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监测频率一般根据水质的变化、水文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进行确定。对于常年稳定的水体,可以选择月度或季度监测频率;对于易受污染的河流和湖泊,需要加强监测频率,如每月或每周;对于特殊情况,如水环境突发事件,需要实时监测。

监测方法应该根据各指标的特点和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选择。常用的监测方法有现场分析、采样后实验室分析和在线监测等。现场分析方法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快速判断,但对于微量元素和有机物等需要准确测定的指标不太适用;采样后实验室分析方法适用于对水质进行详细和准确的检测,但需要时间较长;在线监测适用于长期稳定的水体,可以持续监测,但设备较贵。

4.数据处理和报告

地表水监测的结果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数据的平均值计算、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污染物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等。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评价水质状况、掌握水质变化趋势,并及时发现水环境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监测结果还应该进行报告和宣传。监测报告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可读性,清晰地揭示水质的状况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控制措施。监测结果可以通过公众媒体、政府网站、会议报告和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引起公众关注和参与,形成共建共治的社会氛围。

三、地表水监测方案的实施

地表水监测方案的实施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监测网络和技术体系。需要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进行现场监测和采样工作。同时,还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的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监测设备也需要更新和维护,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进行监测和数据交流。政府应该加大对地表水监测工作的投入和支持,提供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培训,以推动地表水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

结语

地表水监测方案是保护地表水资源、维护人类健康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监测指标、合理的监测方法和频率,能够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以确保地表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只有全面推进地表水监测工作,才能实现地表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监测方案(篇5)

(1)监测点位:2个,分别为1#安居工程和2#教师公寓,具体位置见图1。

(2)监测项目:co。

(3)监测频率:连续监测7天,co监测小时浓度与日平均浓度,小时浓度获取02、08、14、20时4个小时浓度值,日平均浓度连续采样不小于18小时。

其它大气现状指标利用已有历史资料进行补充评价分析。

(1)现有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从道路起点开始每隔300米处(共设3个点:1s——3s)在距道路边缘距离1m处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连续监测2天,每天监测2次(昼间和夜间各监测一次)。同时记录车流量。

(2)选择距道路起点300米处进行交通噪声距离衰减监测,监测二天,监测距离现有道路边缘10、20、40、60、80m处的交通噪声,同时记录车流量。

(3)24h连续噪声监测:在安居工程(最靠近该道路第1排)处进行24h连续噪声监测。

(4)选择安居工程进行不同高度的噪声监测,监测二天,分别监测最临路第一排建筑物一层楼前、楼后处的噪声,二层、三层、五层处的噪声。

(5)声环境敏感点声环境现状监测:沿线主要声环境敏感点(安居工程),每个点连续监测2天,每天监测2次(昼间和夜间各监测一次)。同时记录车流量,具体位置见图1。

(6)监测项目:leq、l90、l50、l103、水环境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据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水体有大港河和西港河。拟在大港河的上游及下游约3公里范围内布设2个断面进行现状监测,西港河现状利用已有资料进行评价。具体监测断面见表2。

表2水环境现状调查断面布设说明(见附表1)。

监测时间和频率:3月进行1期监测,连续采样2天,每个断面每天采1个混合样。

周边居民水井:在评价区域内采集3个居民点的水井。具体监测断面见表1和图1。

表1居民水井监测布点(见附表2)。

(2)监测周期和频率。

水质监测:ph、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大肠菌群数共9项。

采样点深度:取样点深度应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

水位监测:同步监测地下水水位。

监测频率:一期一天,一天一次。

药品监测个人简历范文。

关于县疾控中心对学校监测事项公告范文。

关于会议方案本站锦六篇。

关于会议方案本站锦八篇。

关于会议方案本站锦五篇。

监测方案(篇6)

一、工程概况

济宁市城后路金都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莞城内,拟建六层建筑物,一层地下室,用地面积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城后路,距基坑约15米,西侧为2~5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6米。

环境条件:

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

地质情况:

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粘性土层中,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2.30~3.10米。

基坑西侧采用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用放坡+土钉的支护方式。 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的目的如下:

⑴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如超过某个限值,就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保证支护结构和相邻道路、建筑物的安全;

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信息化施工;

⑶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三、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规程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7、山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

8、《济宁市城后路金都楼基坑支护工程图纸》和《地质资料》

四、基坑监测内容和监测网布设

(一)监测内容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

① 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② 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

③ 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④ 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

⑤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检查;

⑥基坑渗水、漏水状况检查;

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目测二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 在基坑开挖前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

(二)位移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建立

根据现场实地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在工程现场旁距基坑边WJWJCJ2、CJ3;4个位移基准点每个与每边成一直线布置的水平位移观测点构成位移监测网,4个位移基准点和3个沉降基准点布置在相对稳定且大于5倍基坑深的距基坑边的位置,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埋设时应注意观测点与被观测对象的牢靠结合,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观测对象的`变化特征。

西面靠;其他位置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设在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边线部位,观测标志拟采用Ф

3、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按设计要求布设40个基坑周围房屋沉降观测点其布点,它们的编FW1-FW40。位置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图》。

4、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孔的布设

按设计要求在基坑东、南、西、西、北层各布设1个水位观测孔, 编号为SW1~SW42,采用油压XY-100型钻机成孔,孔深约11米,并下塑料套管及滤管成井以便观测。位置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图》。

(三)现场目测

目测内容主要有:

①基坑开挖后,基坑坑壁、坑底及周边地下水是否有较大的渗漏,突涌,积水 情况及下雨天气等影响。

②观察支护结构的异常变化,如是否产生裂缝及裂缝的发展状况。

③基坑周边地面超载情况。

④每次监测时须巡回基坑周边检查支护结构是否有异常变化。

五、基坑监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一)水平位移观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1、仪器选择:

本水平位移观测使用苏一光DT202C电子经纬仪,本仪器已按时检定,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

2、精度要求:

电子经纬仪 综合精度 比例误差 纵向补偿精度 纵向补偿精度

测距检定结果 ±1.21mm 0.20mm/km 测角检定结果 2.00// 3.00//

(二)沉降观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1、仪器选择:

使用苏一光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沉降观测。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1mm,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

2、精度要求:

本基坑顶部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 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离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 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之差) 二等 DS

(三)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采用SW-01电子水位计,计数精确至0.5cm。

六、观测方法、频率和要求

(一)观测方法

1、位移观测方法

水平位移采用苏一光DT202C电子经纬仪进行测量:在靠近观测对象的工作基点上设站,采用小角度测量方法取得观测点的角度初值,并用测算工作基点到观测点的距离,测量变化后基准点到测量点的角度,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基坑水平位移的数值。 初始值的测量读取应进行2-3次的校核,以确保其准确性。

2、沉降观测方法

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沉降观测、基坑周围房屋沉降观测根据埋设好的基准点,从BM施测一条闭合路线建立初始数据。

沉降观测使用苏一光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沉降观测。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01mm,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

3、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在水位监测孔布设完成后,以BM1-BM3为基准,将所有水位孔的顶部过一遍水准,测量出所有水位孔的顶部的高程;并以此为基准测出水位高程,水位测量时用水位探头放入水位观测井,测量出水面距水位孔的顶部的高度,从而计算出水面高程。同理测出以后各次水面的高程,用上次高程减本次高程即得出水位的下降量。

4、现场目测

开挖期间,每天派人到现场观察巡视基坑及周边环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给监理、施工单位、业主,做到每天一巡查的要求,其他时间也要定期对基坑周边环境进行巡视工作。

(二)监测频率

基坑监测的频率要随土方开挖进度和基坑变化情况作调整,基坑监测点布设后开始读测原始值,且应不少于真实、整洁,并整理成册上交监理、施工单位、业主,以指导施工。

项目 符号 数目 监测目的 监测频率 基坑开挖 其他期间

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沉降 BX 沉降 每1~3天一次 每5~7天一次

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 FW 40 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 每1~3天一次 每5~7天一次

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SW 4 基坑周边地下水位 每1~3天一次 每5~7天一次

本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二级,各监测项目安全、警戒、控制值见下表:

序号 监测项目 安全值 警戒值 控制值

1、支护围护结构顶部 基坑西侧 水平位移 16mm 20mm 30mm 沉降 10mm 16mm 30mm

其他侧 水平位移 30mm 40mm 50mm 沉降 20mm 30mm 40mm

2、周边建筑物沉降 8mm 10mm 15mm

变形速率预警值为(开挖支护过程中)连续每天变形速度大于连续每天变形速度大于2mm/天。

当水平位移、沉降达到安全值或12小时内位移超过5mm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并同时报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并加密观测,同时进行基坑周围巡回目测。对出现裂缝的位置灌注水泥浆,以便观察裂缝的发展情况。

七、监测人员组织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决定对该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代表本院全面履行合同并直接对项目负责,下设测量员、记录员、扶尺员资料员、检查员等,分别履行有关的工作,详细分工如下: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全面负责,代表我院履行合同,督促检查各项工作。 测量员:负责每次观测前检查仪器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检查校正,正确架设仪器及行走路线进行观测。

记录员:负责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以校核观测的准确性。

资料员:负责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发现观测数据有异常情况马上通知测量员及检查员,并对事件及时作出处理。

检查员:负责对测量员、记录员、资料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基坑监测管理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测量上岗证 职称 电话

1、李辉彬 0007448 工程师 xxx

2、刘帆 0007447 助理工程师 xxx

八、应急预案

变形速率等指标达到预警值时,将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增加监测点的布置。同时及时通知设计方、委托方、监理及施工方,配合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基准点的布置。

九、监测工作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监测并进行自检,做到记录清晰、齐全,计算准确无误。检查员应及时对测量成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审核员负责报告的审核,把好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并在监测工作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2、观测时应选择同一晴朗天气时进行观测;

3、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4、固定观测人员,减少人为误差;

5、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作出详细记录

6、应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并保留原始观测数据,以备查核;

7、按国家有关测量规范进行观测。

十、监测结果及信息反馈

报警和应急措施,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确定监测信息处理反馈程序为:

2、监测成果提交

每次观测完毕后,及时向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并及时提交本次成果报告,整个监测数据及图表结果均由计算机处理后提出。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编写观测报告,应提交以下资料:

(曲线图;

(曲线图

(曲线图;

(4)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5)基坑监测分析报告。

(曲线图;

监测方案(篇7)

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全省国控企业自行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市环保局《关于督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尽快提高全市国控企业自行监测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满足国控企业自行监测需要,特制定20xx年国控企业自行监测技术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20xx年市辖区内42家国家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污水处理厂、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等具备自行监测条件的企业自测技术人员2名以上。

请各国控企业于20xx年9月30日之前,将企业参训人员名单(见附件)上报至电子邮箱。

二、培训范围

企业自行监测技术培训的范围为污染源监测。污染源监测项目包括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企业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中要求开展的其它特征污染物。

三、培训内容

1、监测方案的编制(包括监测点位、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等);

2、水质及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3、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及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分析方法及其原理、干扰及消除、仪器和试剂的选择与使用、操作步骤及计算方法;

4、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5、其它需要培训的内容。

四、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授课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实际操作采取化验室现场操作培训与大气现场采样操作及现场指导培训方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

具体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推荐监测方案2

一、工作目标

具体目标: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区一医院)全年收集报送病例信息不少于50份;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不少于100份样本;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必须100%上报。

二、监测内容

1、食源性疾病监测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包括食源性疾病及异常病例监测、特定病原体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2部分内容(监测责任单位:区一医院和疾控中心)。

(2)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对所有发现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报告(报告单位:区一医院和疾控中心)。

2、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卫生监督:包括对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和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进行监督,由区卫生监督所对区疾控中心和区一医院履行监测职责、开展监测工作、报送监测信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区食源性疾病报告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落实监测和报告责任。

三、监测工作相关要求

(一)监测点设置

我区哨点医院为区一医院,区疾控中心为哨点疾控。

(二)检测样品数量及采样要求

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不少于100份样本;为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样品采集后到实验室检测不得超过15天。

(三)检测机构资质

区疾控中心已取得相关检测项目的计量认证资质,能够承担依法出证法律责任。

(四)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衔接与配合

区一医院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信息和标本采集、信息与标本(或菌株)报送。区疾控中心负责监测信息的收集分析、标本实验室检测和信息网络报告,以及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分析,并承担监测工作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

(五)监测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监测工作手册采用统一的国家标准方法或指定方法进行监测。

(六)监测结果报告

遵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按照监测计划的要求报告。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由区一医院向区疾控中心报送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信息和待测标本。

(2)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由医疗机构和区疾控中心负责报告。

四、监测工作管理职责分工

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重点协调、督促做好食源性疾病事件信息的核实报告;负责辖区内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

成立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本单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工作相关组织机构。

五、经费保障

实行项目资金管理。根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食品安全保障经费”安排,按照任务带经费的形式,专项资金用于涉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监督工作必需的业务、培训支持及相关人员经费支出。

监测方案(篇8)

生态监测方案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生态监测方案。本文将从方案的目标、方法、技术和实施策略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生态监测方案的具体内容。


生态监测的目标是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通过监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生态问题,确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监测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以支持他们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监测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方法主要是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生态调查,收集和记录生态系统的信息和状况。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生境类型、生物多样性等基本信息。定量方法则是通过使用仪器设备和科学技术来测量和监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指标和变量。例如,可以使用远程遥感技术、地球观测卫星和气象站来实时监测大气污染、土壤侵蚀、气候变化等问题。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面包括了各种测量仪器和数据处理方法。生态监测的核心是数据采集和分析,只有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才能提供可靠的监测结果。目前,许多先进的技术已经应用于生态监测中,如遥感技术、无人机、DNA测序、遗传标记和生物传感器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准确地监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生态监测方案的实施策略涉及监测的范围、频率和周期等问题。根据不同的监测目标和资源条件,可以确定监测的范围是全球、国家、地区还是局部。监测的频率可以是实时的、定期的或不定期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监测的周期可以是长期的、短期的或长短结合的。同时,还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小编认为,生态监测方案是科学管理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测方案,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问题,确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监测方案还可以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能够建立起一套高效、准确、可持续的生态监测方案,共同保护和改善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监测方案(篇9)

自行监测方案是指一种自我检测和监控自身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方法。通过自行监测,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日常行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调整。本文将详细介绍自行监测方案,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自己的自行监测计划。

首先,为了有效地进行自行监测,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改善身体健康、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等等。无论目标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可以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和方向性地进行监测。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监测工具和方法。例如,如果我们想要监测自己的饮食习惯,可以使用食物日记来记录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和量。如果我们想要监测自己的运动量,可以选择一款运动手环或者智能手机应用来记录每天的步数和运动时间。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可以使监测过程更加简单高效。

在进行自行监测时,我们需要保持持续性和一致性。只有在长期地监测下,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整。因此,建议每天都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改善。

分析监测结果是自行监测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行为模式、习惯和偏好,从而得出一些结论和改进方向。例如,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来控制使用的时间。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健康,可以制定一个更加平衡和营养的饮食计划。只有通过对监测结果的深入分析,我们才能找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最后,要想让自行监测方案取得持续的效果,我们需要将改变变成习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将良好的习惯变成自然而然的行动。这需要时间和毅力,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取得长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自行监测方案是一种自我检测和监控自身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方法。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的监测工具和方法、保持持续性和一致性,分析监测结果,并将改变变成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建议,读者能够制定并执行自己的自行监测方案,从而达到自我改进和提高的目标。

监测方案(篇10)

污水监测方案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污水监测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监测的重要性、现有监测技术和建议的监测方案。希望通过专业的介绍,能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污水监测的重要性

污水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细菌等。合理监测污水的排放量和质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此外,污水监测还可以作为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现有监测技术

1. 污水样品采集技术:

采集污水样品是污水监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常见的采样方法有固定点采样和流动采样两种。固定点采样适用于流量稳定的地方,采样频率较低;流动采样则适用于流量波动大的地方,可以连续采样。同时,还需要注意采样器具、容器的洁净性,避免污染。

2. 污水指标分析技术:

污水监测中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和物理指标等。化学指标的分析方法有光谱法、电化学法和色谱法等;生物指标分析方法则包括生物监测和生物传感技术;物理指标通常使用仪器传感器进行测量与监控。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分析技术,可以准确获取污水的组成和性质。

三、污水监测方案的建议

1. 监测目标的明确:

污水监测的目标包括排放量、质量和排放标准等。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目标,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

2. 监测技术的选择:

根据监测目标和预算,选择适当的采样和分析技术。可以组合使用不同的监测技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时间和频率的设定:

监测时间和频率的设定应根据污水排放量、性质和相关政策来决定。对于高污染源和重点监测对象,应加强监测频率,确保及时掌握污染情况。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用的信息。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给环境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

5. 报告和反馈:

监测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企业反馈,提供参考建议和改进方案。并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向社会公众公开,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

结论:

污水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科学、有效的污水监测方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明确监测目标、选择适当技术和合理规划监测计划等措施,我们能更好地掌握污染源情况,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Di Mara, A., & Di Felice, R. (2016). Automatic system for waste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65, 51-58.

2. Li, L., & Liu, X. (2019). A Review on Waste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Using Data Based Modelling Approaches. 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29, 100787.

3. Matos, G. D., Leitão, P. C., Silva, L. B., & Vellosillo, T. C. (2019).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wastewater systems. 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31, 100859.

4. Vamvakeridou‐Lyroudia, L. S., Acreman, M. C., & Koutroulis, A. (2017). Decision‐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in wastewater systems under uncertainty. 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 56-94.

监测方案(篇11)

为保证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顺利实施,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公正、准确,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掌握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状况,并根据监测结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研究完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通过监测工作及监测信息的发布,进一步加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引导人民群众健康消费。20xx年确保实现全区蔬菜、大米、水果农残超标率(定性快速检测法)控制在2%以内。

二、监测重点

20xx年在深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的基础上,对蔬菜、水果、大米生产基地进行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动态监测,对获证“三品”农产品和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专项抽查,全面掌握全区农产品质量状况。

三、监测方式

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采取定期定点抽检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对蔬菜、大米、水果、食用菌等大宗农产品以定期定点监测为主;对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农产品、获证“三品”农产品以及食用菌产品采取专项抽查的方式进行跟踪监测。

被确定为监测点的单位应该积极配合,接受抽检。凡拒绝抽检的,该单位在该次抽检中被定为不合格产品的生产或经营单位。

四、监测承担单位

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承担,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由所在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承担。

五、监测任务

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全年依法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例行(日常)监测工作,在各监测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农残抽样检测,全区全年完成抽检任务960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负责所在乡镇农产品质量例行(日常)监测工作,全年完成抽检任务480个。

六、监测种类

监测的蔬菜种类在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西葫芦、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大白菜、普通白菜、生菜、菜心、蕹菜、芹菜、扁豆、荷兰豆、四季豆和豇豆、食用菌中选择。

监测的水果种类品种以生产的西瓜、桃子、李子、梨子、葡萄和柑桔为主。

七、监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一)检测项目和方法

农残快速检测法。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情况,执行ny/t448-20xx标准。

(二)判定依据和原则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进行判定,所监测项目全部合格者,判定为“该批次样品所检项目合格”,有一项指标不合格者即判为“该批次产品不合格”。

八、监测结果报送

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将开展例行监测工作的结果每月底用电子邮件、传真或规范文件形式报送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

监测方案(篇12)

变形监测方案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监测建筑物或结构物变形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形态、位移、应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结构安全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复和加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变形监测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进行结构物的测量,采集建筑物的基本形貌,并建立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初始模型。其次,通过在结构物内部或外部安装传感器,获取建筑物的变形参数,如位移、应变、应力等。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监测目标来确定。一些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实时传输数据。

接下来,需要将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使用各种数学模型和算法,可以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地筛选和处理,提取出关键的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差分法、滤波方法等来实现数据的平滑处理,减少噪音的干扰。同时,可以根据结构物的特点和力学原理建立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

最后,将监测结果进行展示和报告。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监测数据呈现给用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结构物的变化趋势和变形情况。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可以生成报告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用于指导结构物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变形监测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结构物,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隧道、水坝等。通过对这些重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结构安全问题,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同时,变形监测方案也可以用于工程施工阶段的监测。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变形监测可以帮助工程师掌握施工过程中土体变形的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变形监测方案在城市规划和灾害预警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城市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城市土地沉降、建筑物倾斜等问题,预防和防范灾害的发生。

总的来说,变形监测方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保障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安全和可靠性。通过定期监测和分析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结构物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价值。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形监测方案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推荐阅读

上一篇:《小狗钱钱》读书笔记如何写3篇 下一篇:慈善日活动总结(精华9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