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了凡观后感

2024-01-07 10:39:14 了凡观后感

了凡观后感 篇1

原创: 朱春柳

《了凡四训》是一名矿处级领导推荐给我的一本好书。感觉上学期间这本书的知名度不算高,以至于向来爱好读书的我都没听说过。但既然是领导推荐的,肯定有优点,所以就开始认真研究。

在仔细欣赏了原著中的文言文和白话文的翻译之后,我从中受益匪浅。相见太迟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现身说法书真言。人近中年终悟道,改过积善方鸣谦。

”这是我读后所作打油诗,但篇幅短小,总觉得意犹未尽,有必要将心中所思所感所悟以散文形式进行拓展,于是有了这篇与大家分享交流的心得体会。

——题记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全文共分为四章:人生研究、改革方法、积善方法、谦虚德行效果。最后三章是凡先生为改变命运而开的三剂良药。

作者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年轻时他请一位孔先生算命,何年何月参加考试、考第几名、中不中、当什么官、何时娶妻、几个孩子、享寿几何。不知道是否纯属巧合,袁了凡先生算命后的前20年情况全部被证实算准,于是他相信今后的命运也将会一一验证,开始听天由命,不再努力奋斗,早早开启坐吃等死的节奏。在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他告诉他一个解决命运模式的方法。他通过了考试,最终活到74岁,远远超过了孔先生的53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总体上是相当可信的,非常值得当代人研究。

——坚定自己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心。其实,我不是怀疑”神算子”的水平,如果没有后面改变命运的良方举措和实际行动,袁了凡先生的人生轨迹还真有可能被全部算定。但是无论算命师有多强大,他只能在命运的变化中计算出计划。如果变化远远超出计划,则相当于由数量变化引起的质量变化。偏离人生命运的最初轨迹是理所当然的。

这是客观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遵循算命师的意愿。换句话说,能被算出来的命,都是凡夫俗子的命。

小时候身处思想落后的农村,算命和命运之说很流行,乡亲们一遇到天灾人祸或不顺的事都说”这就是命啊!”,听天由命的思想普遍存在。虽然事实上,它起到了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作用,但也是医学独立自主、被动忽视的根源。

我父亲小时候是个好学生。他是初中一年级全班第二名。然而,由于家庭贫困,他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复员后,他回家当农民。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在极度贫穷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供我们三兄弟上学。说实话,当时由于眼界狭窄、见识短浅,并不知道自己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会怎么样,但现实生活中繁重体力劳动的农活与低下收入的不成比例现象已经持续多年,那种让人几乎看不到希望的绝望悲观状况,让”鲤鱼跳农门”的**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后来我和弟弟都考上了大学,成为朝思暮想的工人阶级一份子,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现在呢?面对事业发展的”瓶颈”,我也坚信这不是最终的结果。

反思自己,还存在很多性格上的缺点和能力上的不足,所以当前最要紧的是提升自己综合素养,功夫下到位了,事业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你越努力工作,你就会越幸运。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抓住迟早会到来的机遇。我坚信,只有改变自己,变得更好,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未来。

在坚信”命自我立”的前提下,该如何”立命”呢?立命需要先立志。 人无志不立,事无恒不成。

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墨子说:

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明成祖朱棣说:”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

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王勃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名人名言都深刻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北宋儒家大师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思想境界更是高人一筹,激励了文天祥、岳飞、夏完淳、曾国藩等无数后来的仁人志士。雄心是第一意图,是梦想,是动力,是要实现的长远目标。如果没有志向,人们就会荒废自己的本心,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必将一事无成或者抱憾终身,白发苍苍时便悔之晚矣。

然而,还得注意一点: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如果一个人没有主心骨和远大目标,而且日新月异,变化多端,看似忙碌,不会成为大事。

了凡观后感 篇2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子女的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内容,集中概括总结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道德伦理思想的精华,由于清代及**初年的高僧贤德们的推崇、印行,在民间广泛流传,对我国民众的人生和道德实践发生了重要影响。

“立命之学”中提到了改造命运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断恶。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是印证了这样的思想。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论转变为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即在生活中不断的行善,而不作恶事,他的这种转变也正是信仰的转变,从信仰宿命论而改为信仰福善祸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观。

正如其所说“余初号学海,是曰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改过之法”顾名思义,就是不仅要积极为善,而且还要知非改过。正如孟子所说“人恒过,然后能改。”袁黄先生将改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和从心上改,并且论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

第一个层次只是从表面上改变,即找出故障并全部改变。第二种层次就是从理解道理的角度出发,道理明白了,过错自然就会消除,正如此所说“其馀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第三是从心上改,即“过有千端,惟心所造,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意思是说因为人们有不正当的思想所以这些思想才会发展成千万种过错,一个人如果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之充满心间,那么其他不正当的思想就不会玷污自己的心灵,自然就不会犯错误。这是袁黄先生论述改过的最高境界。

“积善之方”,即积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运不仅要改过,而且还要积善。要积善就必须先明白事理,因为“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在区分善与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中峰禅师的话:“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恶。有益於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此外,在积善方面我们可以按照了凡先生划分的标准,即与人为善;爱敬存心;**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水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

如果能做到这几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具备这世间各种品德。

了凡观后感 篇3

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据史料记载,袁庆凡先生与佛教和当时著名的禅师云谷有着深厚的渊源。在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他只知道承认自己的生命,让命运来安排。他很被动。

之后,在与云谷禅师的交往中,他逐渐意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道理,并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改造命运,并教导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积善积德,实现人生的价值。

《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内涵丰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浑厚。

虽然这本书不是佛经,但很多高僧和德行都把它当作佛经来尊重。例如,民国初年,英光大师大力提倡这本书,他的弘化社先后印制并寄送了100多万册。细细品读《了凡四训》,我有如下感想:

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够被创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了凡四训》中关于“立命之学”的直接诠释。何谓“立命”?

即是指创造命运、改变命运,不为其所束缚、禁锢。我们的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它永远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是命运的主人,命运是可以创造和改变的。了凡先生在少年时,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寿命到五十三岁,命中无子,当官的话可以做到县长。

他每年拿国家多少待遇,考试第几名,都算得很准,了凡先生一对照,一点都没错,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没有妄想。世间人追求功名、财富,而了凡先生没有这个念头,因为他晓得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来,他和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没有任何错觉。禅师很佩服他,说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

”他回答说:“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没有用。”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说:

“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随后,云谷禅师的一番教导,使得他顿悟。于是,他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仅考入进士,而且还生了两个儿子,活到74岁。

现在呢,知识改变命运、机会改变命运的事情太多了,放牛郎能够成为政府高官,贫困户能成为百万富翁……这正如《了凡四训》所讲,“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发心去改,善莫大焉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无论一个人有多伟大,有多名声,他都难免犯错误。有些人,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失去了生命;有些人,因为他们的错误,成为永恒的罪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致命的,绝大多的过错是能够避免或是改过的。

那么,如何去改呢?《了凡四训》中提到“改过之法”,即: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即是说,如果能发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了凡四训》与佛经有着相似之处,目的皆在“与人为善”、“护善念”.

那么,又应如何“护善念”呢?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贪嗔痴慢疑”这“五毒”,不被名利富贵等物欲所动心,将坚定的正念、正信坚持下去。

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发出善念,做善事,积极的思想就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么邪恶的思想自然不会污染我们的心灵。即便是有过错,有过失,只要发心发愿去用心改正,一样能回归自然,回归到我们最真实最善良的一面。

三、虚心使人进步,谦虚是成功的助力器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训诫一直成为世人的座右铭。在《了凡四训》一书中,同样阐释了“谦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这是说,人若谦虚,神明相佑,人若骄满,神明相拒。

如果是自我修养和自我关注,那么谦虚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态度。试想,一个不知道谦虚的人,是多么鲁莽和无知啊!“无知者无畏”,不知谦虚的人肯定能捅出大漏子,后悔莫及。

《易经》谦卦上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了他的缺陷。

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天、地、鬼、神,还是人,都要注意谦虚的效用,不要对谦虚视而不见,自满自满。因为谦虚,我们可以敞开心扉,接受他人,赢得更多的机会;因为谦虚,我们可以反省自己,及时发现不足,努力改变,赢得新的生活;因为谦虚,我们可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获得更多的青睐和赞赏,为成功做出贡献

纵览《了凡四训》一书,才发觉它不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还有应对人生、处理情感、生活的策略,真不失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相信各位朋友在反复品读《了凡四训》一书之后,定能走出生活与情感中的种种阴霾,并能发无上慈悲心,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当一个通情达理的智者。

(二)《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这本书是他用来教导儿子袁天琦认识命运的真谛,明辨是非,改变行善方式,行善积德谦虚。书中他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读了使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书。

全书共分为四章,开篇的第一章【立命之学】中袁先生就讲述了自己从“被命数所困”到“努力改变命运”的真实经历,读了之后我深有感触。

从他的>故事,让我们切实的了解到,【立命】之意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命运,改变命运,而不是被命运所束缚、禁锢。

在因果关系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有一定的数,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关于命数已定,云谷禅师这样描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我的理解是:人的命数虽定,但要看我们对待它的态度。行极善的人们,命运是固然拘束不住他的,因为他不断的累积善果和福报,这极大的福报可以消抵原本命里的不吉变为吉祥;而行恶的人,命数同样不能确定的,因为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极大的恶果也可以使原本的福报变成祸事。

我们的命运最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它可以通过我们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完善来改变。我们是它的主人。

正如书中袁了凡追问命数是否可改时云谷禅师说的第一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句的意思是说:

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创造的,祝福需要由自己获得。如果一个人制造了邪恶,他自然会得到祝福。如果一个人培养了善,他自然会得到祝福。紧接着禅师又列举出佛经里的句子--“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来证明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命运的事实。但要注意,这句并不是鼓励大家为求功名富贵、子嗣美色而去做善事,这样单纯只为一己贪念而为善,没有真心诚意,反而是造了更大的业障。

我觉得,在现代的社会当中,知识改变命运,机会改变命运的例子有很多,他们都是经过不断的自我提升、努力才能达到的。要想有所改变,我们就应该从现在起在平日里有所积累。有这样一句古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多读书,多学习,多做有意义的事,多做好事,不学坏习惯,不做坏事。要心存善念、积德行善,无贪念、无恶念。只要这样每时每刻的累积,就可以真的效法了凡先生那样,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正如《了》文后面章节中所说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了凡观后感 篇4

了凡四训读后感(一):

到此刻为止,《了凡四训》大概听了有六次了,每次听都有新的认识。一开始,我决定听,只是因为我好奇。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去上课是多么正确。

首先,和谐友好的气氛让人感觉很舒服,没有人要求你付出什么去得到这些教诲,你只管去听就好了,并且那里的所有人都是友好的,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我相信这就是佛在心中的人的气质的自然流露吧,尤其是崔瑞同修,每次都忙着为听众们准备吃的喝的,在此感谢她。

再说说课堂,刘老师讲课比较风趣幽默,对其中道理的阐释也做得很详尽,同时,又不忘让同修们共同参与,除了最初的读***之外,还发动大家自己做***来讲,这是对大家的信任与培养,也让我们学***力更大了。到目前为止,三个同修的分享和讲解各有所长,刘亚斌师兄讲课比较有激情,都是从自身找例子,生动形象,很勇于进行自我批评;韦泽睿师兄对理论的讲解很到位,也找了很多资料,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点小紧张;于寒松师兄的讲解无论从理论到实例都很精彩,他谦虚好学的态度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观众;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佛教怀着虔诚的信仰与极大的热情。

之后再说说我,听了几次课之后,我开始对《了凡四训》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对我来说好处重大,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内心很脆弱的人,有时候找不到精神支柱,找不到一个做人做事的指导原则,无法处理一些坏情绪和心理问题,对过去的事情不能释怀,对将来的未知又感到恐惧,敏感,多想,容易受伤,爱抱怨,这一切,都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糟,虽然表面看不出什么来,这些只有我自己明白,自从开始听课,尤其是每周二上课时与崔瑞和刘老师一齐谈话,每次都给我以很深的启迪,我的心渐渐变得平静下来,我开始明白内心的平静是应对一切最好的法宝,我也很赞同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的道理,我相信我一向是一个善良的人,只但是由于自己欲望太多,自招烦恼而已,刘老师说,学佛教最基本的就是明白因果报应这个道理,此刻我也就处于最基本的阶段。对于《了凡四训》的原文,我承诺刘老师年前要读够三十遍,此刻我正在享受着阅读的乐趣,真是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我期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样幸运,得以了接触并了解《了凡四训》,能得到内心的平静,能过一种行善而快乐的生活。

了凡四训读后感(二):

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据史料记载,袁庆凡先生与佛教和当时著名的禅师云谷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前,只明白认命,任凭命运的安排,十分消极被动。

之后,在与云谷禅师的交往中,他逐渐意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道理,并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改造命运,并教导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积善积德,实现人生的价值。

《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文章篇幅虽短,但理论深刻,内涵丰富,融儒、道、佛于一体,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虽然这本书不是佛经,但许多高僧和德行都把它尊为佛经。如在**初年,印光大师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先后印送这本书达百万册以上。细细品读《了凡四训》,我有如下感想:

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够被创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了凡四训》中关于立命之学的直接诠释。何谓立命?

即是指创造命运、改变命运,不为其所束缚、禁锢。我们的命运不是命中注定的,它永远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是命运的主人,命运是可以创造和改变的。了凡先生在少年时,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寿命到五十三岁,命中无子,当官的话能够做到县长。

他每年拿国家多少待遇,考试第几名,都算得很准,了凡先生一对照,一点都没错,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人生已定,心也已定,就没有妄想。世间人追求功名、财富,而了凡先生没有这个念头,因为他晓得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之后,他和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没有任何错觉。禅师很佩服他,说:你的功夫很好,普通人做不到。

他回答说:“我的生活已经决定了。与妄想作斗争是没有用的。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说:

我以为你是圣人,原先你还是个凡夫。随后,云谷禅师的一番教导,使得他顿悟。于是,他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仅考入进士,而且还生了两个儿子,活到74岁。

此刻呢,知识改变命运、机会改变命运的事情太多了,放牛郎能够成为****,贫困户能成为百万富翁这正如《了凡四训》所讲,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发心去改,善莫大焉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无论一个人有多伟大,有多名声,他都难免犯错误。有些人,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失去了生命;有些人,因为他们的错误,成为永恒的罪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致命的,绝大多的过错是能够避免或是改过的。

那么,如何去改呢?《了凡四训》中提到改过之法,即: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即是说,如果能发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了凡四训》与佛经有着相似之处,目的皆在与人为善、护善念。

那么,又应如何护善念呢?这就需要平心静气,祛除贪、怒、愚、疑五毒,不被名利、财富等物欲所动,坚持刚正不阿。

只要一心一意地发善心,做善事,正的念头出此刻前,那么**的念头,自然就污染不上我们的心灵。即便是有过错,有过失,只要发心发愿去用心改正,一样能回归自然,回归到我们最真实最善良的一面。

三、虚心使人进步,谦虚是成功的助力器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训诫一向成为世人的座右铭。在《了凡四训》一书中,同样阐释了谦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这是说,人若谦虚,神明相佑,人若骄满,神明相拒。

如果是自我修养和自我关注,那么谦虚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态度。想象一下,一个不懂得谦虚的人是多么鲁莽无知!无知者无畏,不知谦虚的人肯定能捅出大漏子,后悔莫及。

《易经》谦卦上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了他的缺陷。

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使他受福。人们的真理是,他们痛恨傲慢自满的人,却喜欢谦卑的人。

由此来看,不论是天、地、鬼、神,还是人,都就应注重谦虚的效用,不能熟视无睹,一味自满。因为谦虚,我们能放开心胸,接纳他人,赢得更多的机遇;因为谦虚,我们能反躬内省,及时发现弊病,极力改过,赢得新的生命;因为谦虚,我们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获得更多的青睐和赏识,助力于成功

纵览《了凡四训》一书,才发觉它不仅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还有应对人生、处理情感、生活的策略,真不失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相信各位朋友在反复品读《了凡四训》一书之后,定能走出生活与情感中的种种阴霾,并能发无上慈悲心,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当一个通情达理的智者。

了凡四训读后感(三):

近日,我阅读了《了凡四训》,如同聆听圣人教诲,收获甚大。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江苏省吴江县人)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儿子的四篇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资料,集中概括总结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道德伦理思想的精华,由于清代及**初年的高僧贤德们的推崇、印行,在民间广泛流传,对我国民众的人生和道德实践发生了重要影响。

立命之学中提到了改造命运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断恶。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论转变为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即在生活中不断的行善,而不作恶事,他的这种转变也正是信仰的转变,从信仰宿命论而改为信仰福善祸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观。

改过之法,就是不仅仅要用心为善,而且还要知非改过。了凡先生将改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和从心上改,并且论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从心上改,意思是说因为人们有不正当的思想才会发展成千万种过错,一个人如果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心灵不被腐朽思想玷污,自然就不会犯错误。

这是了凡先生论述改过的最高境界。

积善之方,即积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运不仅仅要改过,而且还要积善。在积善方面了凡先生划分了十条标准,即与人为善;爱敬存心;**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们就能够具备这世间各种品德。

谦德之效讲的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谦虚获益的普遍性,这个道理类似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透过了凡先生的经历,有两点我感触颇深:

一、命运是能够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努力,充满信心,完全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若能待人厚道,处处为他人着想,此人必有后福;而一个人若对人刻薄,心胸狭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必将遭致灾祸,即使眼前有福报,福也会折损消亡。即佛门讲究的因果报应。佛教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生起,都是业力感召而成。

因此,人的善恶报应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感召。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因此,要培养善良之心,多行善事,这种光明正大的心念就会主导人的身心,**的念头就无法乘虚而入了。要经常反省自己。

当意识到不好的状况发生时,要立刻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去。

二、知非改过须具三心:一是知耻心,二是畏惧心,三是勇猛心。

第一要发耻心。人能够知耻,就不会起妄心,动恶念。我们做人处事时刻要谨慎,要反省是否对得起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亲人的期盼。

第二要发畏心。要有敬畏之心。如果人没有畏心,又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都会做出来。

平时我们在工作、生活、处事中要敬畏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这是铁规,须深知触碰各项规章制度高压线的后果严重,教训惨痛。

了凡观后感 篇5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全文共分为四章:人生研究、改革方法、积善方法、谦虚德行效果。最后三章是凡先生为改变命运而开的三剂良药。

作者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年轻时他请一位孔先生算命,何年何月参加考试、考第几名、中不中、当什么官、何时娶妻、几个孩子、享寿几何。不知道是否纯属巧合,袁了凡先生算命后的前20年情况全部被证实算准,于是他相信今后的命运也将会一一验证,开始听天由命,不再努力奋斗,早早开启坐吃等死的节奏。在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他告诉他一个解决命运模式的方法。他通过了考试,最终活到74岁,远远超过了孔先生的53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总体上是相当可信的,非常值得当代人研究。

——坚定自己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心。其实,我不是怀疑“神算子”的水平,如果没有后面改变命运的良方举措和实际行动,袁了凡先生的人生轨迹还真有可能被全部算定。但是无论算命师有多强大,他只能在命运的变化中计算出计划。如果变化远远超出计划,则相当于由数量变化引起的质量变化。偏离人生命运的最初轨迹是理所当然的。

这是客观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遵循算命师的意愿。换句话说,能被算出来的命,都是凡夫俗子的命。

小时候身处思想落后的农村,算命和命运之说很流行,乡亲们一遇到天灾人祸或不顺的事都说“这就是命啊!”,听天由命的思想普遍存在。虽然事实上,它起到了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作用,但也是麻醉和被动忽视的根源。

我父亲小时候是个好学生。他是初中一年级全班第二名。然而,由于家庭贫困,他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复员后,他回家当农民。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在极度贫穷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供我们三兄弟上学。说实话,当时由于眼界狭窄、见识短浅,并不知道自己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会怎么样,但现实生活中繁重体力劳动的农活与低下收入的不成比例现象已经持续多年,那种让人几乎看不到希望的绝望悲观状况,让“鲤鱼跳农门”的**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后来我和弟弟都考上了大学,成为朝思暮想的工人阶级一份子,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现在呢?面对事业发展的“瓶颈”,我也坚信这不是最终的结果。

反思自己,还存在很多性格上的缺点和能力上的不足,所以当前最要紧的是提升自己综合素养,功夫下到位了,事业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你越努力工作,你就越幸运。只有做好准备,你才能抓住迟早到来的人生机遇。我坚信,只有改变自己,变得更好,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未来。

在坚信“命自我立”的前提下,该如何“立命”呢?立命需要先立志。人无志不立,事无恒不成。

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墨子说:

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明成祖朱棣说:“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

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王勃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名人名言都深刻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北宋儒家大师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思想境界更是高人一筹,激励了文天祥、岳飞、夏完淳、曾国藩等无数后来的仁人志士。雄心是第一意图,是梦想,是动力,是要实现的长远目标。如果没有志向,人们就会荒废自己的本心,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必将一事无成或者抱憾终身,白发苍苍时便悔之晚矣。

然而,还得注意一点: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如果一个人没有主心骨和远大目标,日以继夜地改变,想改变的事情,看似忙碌,却不会成为大事。

了凡先生也在文中写道:“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所以说,没有远大志向的人,不配谈改良命运,甚至可能将原来的好运气消磨殆尽,迎来更糟糕的命运结局。

——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认为,****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因果关系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中的具体体现。有的人看不透,举例说某某一生干了不少坏事,不也是有权有势无病无灾安康长寿?

其实,因果报应不一定非得在本人身上体现,还有可能在他的子孙身上体现。这也正应了一句古话:远报儿孙近报身。

就拿我家来说,爷爷中年时正赶上*****,身为公社民兵连连长,他宁愿辞职也不忍心对村里无辜的“地富反坏右”家属进行**;父亲曾经至少救过5名落水孩童的性命,他们虽然都穷苦一生,但福报就是后代出了两名大学生,我11岁在河中游泳精疲力尽时被一位村民救过,正好印证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名言。

为什么没单独写“改过之法”?因为在我看来,改过就是一种积善。有错不改,不仅是缺乏文中的“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还是缺乏善心的表现。

凡是缺点、过错、谬误,不管是性格上的、还是决策上的、亦或是操作上的,多多少少都会对单位、对家庭或者对个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物质精神损失。如果被别人指出来或者自己意识到了,却不下决心去整改,属于典型的“破罐子破摔”“死不悔改”“我行我素”“苟且苟安”的做法。其潜台词一般就是“吹毛求疵,谁还没个过错啊?

”“我就不改,你能咬我啊?”“改变起来太麻烦了,就这样得过且过吧!”“懒得改,***好!

”有这样任性念头的人,往往很自私,或者套用时髦的网络用语叫“精致的利己主义”,你能指望他是良善之辈么?即使天性不坏,不是汉奸,也不是恶棍,往往是一个有很多问题的平庸之人,经不起道德和时间的考验。南怀瑾大师讲过一句话:

“战胜天下是英雄,征服自己是圣人”。战胜自己,首先要克服惯性,不断改正缺点,改变错误。道理上很简单,就是管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因为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善人不讲挣钱,专讲挣命。什麼叫做挣命呢?就是我们为人做事,要做到被人佩服,命就长了,这就是挣到命了。

因此,它可以看做是事物的积极和消极的一面,主要是从自我完善、改进和提升的角度,而主要是从帮助他人的角度。

了凡观后感 篇6

有时候我们需要知道很多关于生活德是情。行善积德是我们都必须做的事。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这些事情。凡先生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行善积德,才能得到祝福。从了凡先生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做善事,积善因,“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这就告诉我们无论犯下什么样的过错,只要我们真心改过,我们就能得到他人的原谅。多做善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们生活的肯定。有时我们可能不经意间一个举动就可能帮助一个人走出生活的困境和困惑,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做好事。

谦卑是我们人生成功的重要基石。无论何时,我们都必须记住我们思想中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谦卑。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我们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没有能力去涉足那么多的事情,我们能过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古以来,谦逊的态度都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的。

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也恭敬地向老子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必须从身边每一个人的身上去发现属于每一个人的美,我们没有理由去拒绝那些离我们很近的人,他们身上的品格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发掘和去体谅。

世界上的每一刻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花掉。做好我们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人不应该只为我们自己活着,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着,自私自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所憎恶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怎样的胸怀?只有做到这样的胸怀,我们才会感觉到我们的人生是需要我们好好去经营的。

凡先生告诉我们的不仅是做人的道理,更是做人应该做的事。有时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对我们不公平,没有给我们足够的钱、名誉、名声。。。。。。。熟不知这一切都是我们付出努力应该得到的,天上没有掉元宝的事情,我们做的更多的就是努力。

爱因斯坦曾经有一条至理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聪慧。”就连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都这么认为,那么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去怨天尤人了,只有努力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

在现在这个物质充裕的社会,各种诱惑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们可能不经意间机会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所以保持我们内心的宁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作为21世纪的人,我们所做的不是追求所谓的物质生活,而是保持内心的平静。道德越来越缺乏,不是我们某些人的错,而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病态。

《了凡四训》上告诉我们如何该去对待今天出现的情况。

社会教会了我们太多不应该接触的东西。有时我们不能避免粗俗,因为我们只是普通人。道德的底线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我们可以静下自己的心,静静的聆听一下我们心的声音,仔细想想自己的心告诉我们些什么。

不要违背我们心中的真实想法。一旦我们违背了心中剩下的道德底线,我们的生活就可能陷入无法抗拒的境地。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样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个人?在当今社会,什么是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有时候我们做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朋友、家人、同学。。。。。。我们没有必要每一件事情都要去问一句为什么。

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我们会像一只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小船,没有目的,没有主意,只是随着大海的咆哮麻木地漂流。凡先生告诉我们怎么做。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拾起早已失去的理想,认真思考自己想做什么?不要再去随波逐流,我们要为我们那早已经麻木不堪的人生寻找一个灯塔,让它指引着我们努力前行。

不要害怕那些所谓的强风和巨浪。要坚定心中的信念,勇于前进,不抛弃,不放弃,始终做好应对生活挫折的工作。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了这样一种宏伟的理想,我们的生活将不会在失去骨感,丰满的感觉将会慢慢的回到我们的身边。有时候我们回头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脚印,我们会不禁哑然而笑。

人生其实很简单,要的是我们要有伟大的理想,不懈的努力,宽宏的胸襟,坚韧的毅力······如此下去,我们的人生会有一个新的篇章!

了凡观后感 篇7

把握自己的命运享受奋斗的快乐

——读《了凡四训》有感

袁洁凡先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一辈子小心谨慎,虚心做人,自然就能感动老天。说到底,福气是自己造的。

求福向善好比大树扎根,关键是立定志向不放松。一个人遵守道德的时候,心境坦荡;做善事的时候,因为帮助别人得到了很多快乐;少一些欲望,少一些烦忧,许多身体上的灾祸没有降临,这些就是很大的福分了。所有各种的福田,都决定在各人的心里。

福离不开心,心外有福田可寻,所以种福种祸,全在自己的内心。人们的行为受思想支配。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内心寻找问题,他就能通过行动实现自己的目标。把诚信作为立身的根本,做一名有仁义道德的人,身外的功名富贵也会伴随而来,这就是内外双得。

因此,人们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分清好坏,努力为社会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尊重和理解他人,远离自私,那么命运就可以改变。你的努力是天经地义的,个人和社会都会从你的努力中受益。

改变命运,需要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这就是奋斗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有想干大事的魄力。虽然我们现在是小职员,但我们必须学会站得高,看得远。

要争取把每件小事做好,一心一意地去做。在同事的肯定和上级部门的认可下,我们可以逐步积累经验和资本,最终实现人生梦想,展现自我价值。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勇气和心态,那么我们就会踏踏实实,每天忙着吃穿住行。

有人问三个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说:

“砌砖。”第二个说:“我正在赚钱。

”第三个说:“我正在建造世上最有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人一直都普普通通,而第三个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前两个人之所以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理想,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也没有所谓的奋斗。从这个角度来说,理想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树立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让我们走向成功。贝多芬中年时聋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普通人受不了。

但是,贝多芬并没有以此为借口而放弃他的事业,放弃他的理想,在这期间他创造出了响誉世界的《命运交响曲》,正是自己的理想给了他战胜困难的信念,给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他的崇高理想使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奋发向上,永不放弃。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他继承了父亲的史业,有一个编撰编年史的理想。这个目标显然非常艰巨,但也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力量。即使被关进监狱,他也不会因为受到朝廷的惩罚而放弃写史书。终于在历经十几年的奋斗后,完成了古今称赞的《史记》。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多次失败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

“我成功了!”诺贝尔即使失败受伤数次,仍然不放弃自己的事业,正是他的这种对理想坚持,最终让他成功发明出了黄色炸药。

改变命运还要有必须成功的决心。生存是动物的本能,要成功是人的本能。我们没有尝试的心态,也没有尽力而为的想法。

一定要有一种事事全力以赴,一定要成功的心态。这样从开始做起,直到最后成功的飞越。因为只有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加积极,更加努力。

这样才能在气势上压倒一切,在行动上拼尽全力,不达目的决不放弃。

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该公司并没有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并不流利的英语,解释自己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

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这位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的大门。这次,他还是失败了。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总经理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

“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他先后五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并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改变命运还要认真对待自己面临的机会。俗话说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关键看你如何把握。

有三个人要坐牢三年,典狱长给了他们三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

”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女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百分之二百,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今天的生活是由我们三年前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应该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以便更好地创造我们自己的未来。

我们要努力保持新的形象,每天都要给人留下新的印象。今天的我们和昨天的我们,一切都毫不相干,不论我们昨天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开心还是不高兴。在每一天的开始,当我们既没有正数也没有负数时,我们从零开始。

过去叫做过去。不要总是怀念过去或梦想未来。一切从头开始,做自己的事,认真地过每一天,不知不觉中你的命运就会改变。哪怕是保洁员,楼梯脏了我打扫一遍,干净的我还打扫一遍,坚持把小事做好,把简单的事做好。

要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回报。

此外,生活上少一些欲望和烦恼,不必追求高品味,平凡人自有平凡人的快乐。如果有了过失,就不要害怕改正。人的过错是由心造成的,所以也要从心上纠正;正如砍掉毒树一样,我们必须直接砍掉它的根,以免它再次发芽。

高明的改过方法,是从修心下工夫,当下就可以使心地清净:每当心里刚动了个坏念头时,就能够立刻觉察到,然后马上让这种念头消失,过失自然不会再产生。

相信经过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享受到奋斗的快乐!

推荐阅读

上一篇:拟一份会议通知3篇 下一篇:汽车合同收藏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