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8篇

2023-12-27 15:43:36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实用文#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8篇#】希望这份"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能够对您的学习产生帮助,你知道如何写一份观后感吗?为了及时记录我们的感悟和思考,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基本属于议论文范畴,写好观后感的“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请将这个网址收藏起来方便您下次查看!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1)

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本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然而她却选择成为乐业县驻村第一书记。那天暴雨,她本可以选择第二天回去,可是她心里牵挂着村里,坚持连夜返回村里。狂风暴雨浇灭不了她为家乡奉献青春的初心。这位美丽的姑娘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存,初心不灭,青春无悔,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平凡人如何感恩,作为一名党员如何兑现承诺,她的人生青春照亮了新时代吃苦在先、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她的美丽人生谱写着心系家乡疾苦、勇于担当的动人乐章,她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2)

“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张海迪的这句话用在朱丽华身上或许再合适不过。

18岁失去光明,却依靠自身努力成为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28年来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当62岁的朱丽华站上讲台娓娓道出自己的初心时,人们说:“她失去了光明,却用爱与温暖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

黑暗中追光:身体残疾人生不能残疾

“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可以没有事业。我叫朱丽华,是一名盲人党员,也是嘉兴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在千余名听众的注视下,年过六旬的朱丽华由志愿者搀扶着缓缓走上嘉兴大剧院的讲台。

朱丽华并非先天失明。18岁,是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两次意外事故让她彻底看不见了。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时隔40多年,当时的彷徨、无助和绝望,朱丽华还记忆犹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榜样“海迪姐姐”的激励,让朱丽华渐渐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的奴隶。”她决定走出家门,用行动寻找心中的光明。

1985年,浙江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朱丽华报名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吃螃蟹的盲人”。从学习时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到对骨骼、经络、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学成归来后,精湛的技术让她赢得众多回头客。

“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在朱丽华心中,这个目标从未改变。拿到中医师证书的那一刻,她潸然泪下:“我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安身立命了!”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中医师证书,也见证了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朱丽华用勇气与双手“推”开的人生新大门。

为盲人造光: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经历过痛苦和绝望,才知黑暗中的那一丝光亮何其珍贵。

上午9点左右,位于嘉兴市区和兴北路353号的丽华推拿诊所内,已经忙碌起来了。诊所有13位推拿师,全都是盲人。

“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盲人,我懂得在黑暗中四处求索、四处碰壁的艰辛。”朱丽华说,随着推拿诊所的名气日增,让自己好好活着对她来说已不成问题,但她明白:“仅仅满足个体的谋生,绝不是生命的意义。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于是,她希望用诊所“造光”,为更多盲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如果当年没有碰到朱医师,我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是啥模样。”在福利院相识后,盲人吴阿姨与朱丽华已相伴28年了。“从斜西街‘征战’到吉水路、砖桥弄、禾兴北路,朱医师走到哪里就把我带到哪里,比自己亲姐妹还亲。”

吴阿姨说,诊所的工作不仅让她生活上有了稳定的依靠,还拥有了正常人活着的那份尊严,“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被生活践踏。”

1991年,朱丽华开始收徒弟,而“盲人”是她收徒的唯一条件。一旦接收,不但包吃住,还免学费。如今,100多人在她手把手传授下走上了就业岗位。

“朱医师,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每当有人不解发问时,朱丽华总会淡然答道:“账,不能这样算。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人活着,有的东西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再说,我无儿无女,能走到今天,是党和政府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我不能光想着自己。”

朱丽华对自己很抠,一件白大褂穿了10多年实在破旧才坏。

用余生发光:梦想的传递是一辈子的事

除了盲人,在朱丽华的生命中,还有一群十分重要的人:“我有一大帮孩子。”

1991年,朱丽华第一次在广播里听到“希望工程”这个词,一下子被触动了。当时月工资只有58元的她,一口气拿出近3个月的工资140元,资助了云南两名贫困学生,也开启了她的助学之路。

在朱丽华居住的20平方米屋子内,“藏”着一沓沓汇款单,以及受助孩子们给她寄来的成绩单和感谢信。“这才是我最珍贵的无价之宝。”朱丽华摸着一张张信纸,不自觉地笑了。

对于即将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的朱丽霞来说,朱丽华是她梦想的领路人。20__年,品学兼优的朱丽霞如愿考上大学,却因学费发愁,好在朱丽华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5000元的学费,为朱丽霞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6年了,与朱阿姨没有血缘,胜似血缘。”朱丽霞说:“我知道张海迪是朱阿姨仰慕已久的人,她对朱阿姨的人生有着重要影响,而我想对朱阿姨说:‘朱阿姨,您也是我仰慕已久的榜样!’”

28年来,朱丽华累计捐助贫困优秀学子480多人次,助学款达333万元。可对自己,她抠到了极致:脚上穿的布鞋18元,白大褂穿了10多年实在破旧了才换一件。“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朱丽华说。

去年4月27日,在母亲去世25天后,朱丽华还签下了器官捐献书。她说:“活着从医几十年,死后器官捐医学,我愿骨灰撒大海,不占人间一寸土,将把此生献祖国。”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3)

朱彦夫同志是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人,1933年7月出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级伤残军人。1956年,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开拓新的人生之路。195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经过25年的艰苦奋斗,使全村群众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过上温饱殷实的好日子。20XX年3月31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5月16日第二次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一)自费办起山村图书馆和第一所夜校

1957年,那时的张家泉村是出了名的穷村,老老少少识字的没几个。朱彦夫意识到要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朱彦夫决定在村里建个图书室,但是,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他拿出微薄的抚恤金,置办图书,创办图书室。又办起了山村里的第一所夜校,教群众识字。他亲任教员,为了在黑板上写字,他把粉笔上套上弹壳,用两只残臂夹着写字,弹壳扎进残臂钻心的疼。夜校离家很远,朱彦夫每天拄着双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天天晚上风雨无阻。

他的心血没白费,在2年多的时间里,100多名学生从夜校走出,成为张家泉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此后各生产队、大队的历任会计,都是夜校的“毕业学员”。

(二)棚沟造地,向山沟要良田

张家泉村两山夹一河,村边的赶牛沟、腊条沟、舍地沟,把农田分得七零八落。尤其是最大的赶牛沟,常年洪水冲刷,沟里乱石如阵,寸草难生。

要脱贫,先改地。朱彦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棚沟造地,用石头把沟棚起来,上面填土,让农田连成片;下边淌水,洪水来了也冲不了地。朱彦夫说:“不干,沟还会一年年荒下去;整起来,就是咱村的粮囤子。讲困难,我这个残废都不怕,你们还怕啥?”一番话,说得人人面露愧色。士气鼓起来,发展就有了希望。忙完秋收,张家泉人开进了“赶牛沟”。镢刨锹挖,筐抬车推,一干就是一个冬春。

一个冬春下来,搬了2万多方土石,建成了1500多米长的暗渠。荒废了的赶牛沟,变成了40多亩平展展的良田,当年增产粮食5万多斤。舍地沟、腊条沟也变成了70多亩良田,直到现在仍给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修建大口井,解决山村缺水问题

张家泉是个缺水村,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别说浇地灌溉,吃水都是难题,为了吃水,村民得跑几里山路。

朱彦夫请来水利专家,翻山越岭,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水源找到后,他天天靠在打井工地,现场指挥。数九寒天,张家泉的打井工程热火朝天。打到10米多,井底开始见了水。朱彦夫放心不下,非要下井看看,混合了断肢创面上磨出的血水,生生把假肢和断肢冻在了一起。

经过一个冬天,一眼深6米、东西宽24米、南北长33米的大口井终于竣工了,张家泉村有了历史上的第一眼大口井。此后的两个冬天,朱彦夫带领乡亲们一鼓作气,又打出两眼大口井,修建了1500米长的水渠,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匮乏和无水浇田问题。

(四)奔波7年,张家泉村用上电灯

1971年,朱彦夫开始为张家泉架电而奔波。没想到,这场“仗”整整打了7年。架电器材短缺,供电部门爱莫能助。他利用一切外出机会,到处联系架电器材,原本要两个小时卸一次的假肢,经常一捆就是十几个小时。

7年间,朱彦夫拖着残疾的身体,先后乘火车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陕西联系材料来解决村里的用电问题。有太多这样的酸甜苦辣,但终究,两万多公里的奔波,换回了15公里的架电材料。1978年张家泉村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成了全乡第一个用上了电灯的村。

(五)清廉公正,用抚恤金接贫济困

六七十年代的张家泉村,家家日子过得都很苦,有的吃不饱、穿不暖,有的无钱看病。只要朱彦夫知道的,他必会想方设法尽力去帮助乡亲渡过难关。

村民褚秀才兄弟五个,家里人多地少,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1971年,家里实在是吃不上饭了,四弟饿得干瘦如柴。朱彦夫了解到情况后,回到家立即让妻子送去五六十斤地瓜干,成了褚秀才一家人的救命粮。

朱彦夫当村书记期间,出出进进为村子里办事,从来没有在村子里报销过一分钱,帮村子看水利的、架电的上级来人,没有地方吃饭,都是他掏钱在自己家招待。25年来,他不仅没有在生活待遇上向组织伸过手,而且多次谢绝组织的照顾,主动用自己微薄的抚恤金为集体办事情、接济困难群众。

朱彦夫同志14岁参军,18岁失去双手双脚和左眼,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却以惊人的毅力,实现了生活自理。面对群众的期望和家乡的落后面貌,他挺身而出,勇挑支部书记的重担,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张家泉村山山水水间,都深深地印下了他立行、跪行、爬行、滚行的“痕迹”。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张家泉村“山上松树带帽、山下林果缠腰”的景象。这都源于朱彦夫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源于他对祖国满腔热血、对乡亲们一片真情。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4)

2016年2月19日晚,我**了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我忍不住在那一幕的电影前哭了好几次。其中,林俊德院士艰苦奋斗、兢敬业业、爱国主义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知识分子典范,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责任感和奉献精深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

林院士有终身不渝的爱国情怀。他的生活极其简单。除了吃饭和睡觉,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研究和工作上。无论生活有多曲折,无论生活环境有多艰苦,无论事业发展有多坎坷,他都一如既往,勇敢向前。

爱国、奉献、奉献的理念已经融入林院士的生活。因此,在生命倒数的日子里,他依然坚守着这一切,他沉着冷静,把痛苦甚至生命的长度抛在身后,依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与时间抗争。热爱祖国、奉献精神,不是林俊德这一代杰出知识分子的空洞口号,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践行的。

他是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英雄。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也许我们身为普通的教师或学生,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衷心希望我们颛中的每位学生都能特别牢记颛中校园礼仪三字歌中的最后一句话:

好少年,珍时光;齐努力,立大志。希望大家珍惜宝贵的生命时间,努力每天认真、踏实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也能象林俊德院士一样向祖国报告孝道。愿我们师生们都能好好珍惜每一天,用心努力想着为别人做些什么,为学校和班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颛中的人。

—李非君老师

附送:201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201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201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点击查看:

详细版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誓言无声:

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生活,就像深海中的潜水艇一样,沉寂,却拥有无穷的力量。

2、崇仁厚德:

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态的身体,高尚的心灵,他在九十岁时轻视生命。一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每个人都应该考虑一下。

3、心比金坚:

为了报答战友,守天山筑路兵公墓几十年的老兵陈俊贵,只在雪夜供养一次生死。你遵守我们的誓言和最后的立场。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4、一秉至公:

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颁奖词】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

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5、梦想天开:

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 “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父子【颁奖词】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落,两代春秋,一家人日夜守护着最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6、格桑花开:

悬崖边上的护梦人,**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决心回到家乡,坚守雪山和雪河。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7、秋兰为佩:

退休20年后,坚持每天外出看病的仁医吴佩兰,本事不高,但德行高;本事不精,但仁爱。医生看病,救心,开药,给人感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8、寸草春晖:

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颁奖词】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妈妈们努力修补孩子的梦想,深沉的爱为孩子精神的未来铺路。请上帝给你更多的时间,把你的美好愿望编织成这幅春天的图画。

9、克明俊德:

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颁奖词】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你的青春,但你固执地相信善良,从不后悔。你今天起不来,但我们知道你站在大家面前。

10、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颁奖词】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他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在战场、田野和课堂上游荡。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201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5)

这些平凡又伟大的普通人,无愧于殊荣。他们用善意、勇敢、毅力、使命,升华了自身,也标注了新时代的价值坐标,又汇聚成温情的海洋,让人动容,催人奋进。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里,从国家到个体都引以为傲的精神丰碑。

从他们身上,有人读出了文明的传承。一个文明的民族,不仅要有经济的进步发展,也要有精神的高度和厚度,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给文明以岁月,还要还岁月以文明。如此,便离不开对一个个心动瞬间的记录,对生活中温暖与感动的铭记与传承,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回应着时代的价值渴求与信念坚守。学会铭记才有文明,有文明才有希望,精神的力量翻滚升腾,环抱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便会传递着心灵的方向感与归属感。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6)

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1)

一个人,些许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简单,但却能点燃心中的激情与理想。持久性地做着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着自己去奉献与坚持,这伟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样。榜样就像久违的甘霖,点点滴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榜样好似无华的丰碑,时时刻刻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这是榜样的无穷力量,这是共产党员的本质色彩!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山里的花谢了又开,当年幼小的竹林现在已长的郁郁葱葱,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像当初那样恪守初心,不负使命。信念、奉献、坚守、作为……这些都是榜样赋予我们新一代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把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岗,让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相信到那时处处都是创新、处处都是进步。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了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献的支老师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共产党员的朴实无华,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他们用不负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他们把毕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榜样的力量,这力量会让富裕代替贫穷、康健代替疾病、友爱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园,也终将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用一双平凡的握粉笔的手,撑起了整整两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这双手握住了奉献,又攥住了信念;这双手握住着焊枪,更握住着共产党员的坚守。这是握住了党旗的双手,更是一个充满家一样温暖的爱的屋檐。正是千千万万个“支月英”用这样的一双双手,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撑起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他们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红旗上璀璨的星。

榜样的力量让人奋发向上,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为镜,时时思考应当如何对待党的重托与群众期盼,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2)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给我触动最大的是支月英。一名扎根农村小学36年的乡村教师。而真正触动我内心的,是她那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一个19岁的花季少女,严格来讲,应该还略带着些稚嫩,还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还憧憬着人生的无限可能。可是,当年年轻的支月英却在这样一个刚刚要走进广阔世界的时候,选择了走进大山,选择了大山里的孩子,选择了把青春奉献给这些娃娃的教育,从而赋予他们人生无限的可能。这是一种神圣的情怀,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

36年的坚守,36年的付出,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什么样的力量浇筑,让一个女性为山村讲台培养了两代人。这就是信仰之力。信仰让党员的灵魂有了归宿,让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更加坚定。

向榜样学习,坚定信仰,忠诚于党。坚定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指路明灯和动力源泉,也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正是这坚如磐石的精神之钙,才铸就了无数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铸就了新中国不屈的脊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精神懈怠,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对事业上的困难挫折,面对所谓“成功人士”,忘记了入党的初衷,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只记住了自己所谓的不如别人,觉得不如别人混得好,不如别人生活好,不如别人有地位,不如别人有面子,种种的对比,使对待工作缺乏热情,对待事业缺乏信心。坚定信仰,就有力量,这点在支月英身上体现的更为直接。坚定信仰,让道路更明确、思想更端正,永怀赤子之心,坚信党的路线、纲领不动摇,用“四个自信”武装自己的思想意识,凝聚成强大的信仰之力,推动党和国家的建设不断前进。

向榜样学习,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测绘行业是一个集体,强调的是团队精神,每一名同志都在其中担负着自己的职责。任何一个岗位上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转,甚至会给集体和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有的人老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好干不出成绩,想换好单位好岗位,可是却从来不扪心自问,到底有没有一心扑到自己的岗位中去,有没有不断的学习提高让自己能把本职工作干好干精。支月英连续36年如一日坚守在大山深处,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始终如一的恒心,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向榜样学习,甘于奉献,无悔青春。支月英扎根深山36年,为了山村教育无私奉献艰辛付出,这样的奉献精神同我们测绘行业薪火相传的测绘精神是一致的。“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是我们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独有的文化内涵,是测绘人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中践行的行为准则,提炼的精神成果。作为经常出野外工作的我们也时常能感受到那一份远离家乡、远离尘世的孤寂。当面对繁华的诱惑,面对亲情的炙烤时,我们要向榜样学习,牢记自己肩上的神圣使命,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用自己无私的付出换来单位的进步,换来大众的便利,换来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个人价值也在其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它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学榜样、赶榜样、当榜样,要反思不足,改正不足,把自己的思想当成一把生锈的刀,把支月英的精神当成磨刀石,反复砥砺,让我们的思想更纯洁,更坚定。同时,坚守平凡的方位,努力学习、加强创新,以服务群众和担当作为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7)

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战疫线上有了 " 江苏经验 "

2003 年邱海波是南京非典病区治疗专家组组长,带领医护人员创造了非典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骄人纪录。

这一次在武汉,邱海波的身份也变了,成为 " 国字头 " 专家,他也坦言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要向国家提供最专业的研判建议和应对良策。在武汉期间,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多次当面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工作。

刚到武汉时,重症病房一床难求。向中央指导组汇报时,他建议开设重症医院,希望尽快增加重症医学的床位,能够集中那么一到两家医院,专门收治,这个意见很快被采纳,更多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成为打赢武汉战疫的关键之举。

" 非典时期,我只管一家医院,把病房里的病人守住就可以了,这一次,要管的医院更多了,从定点收治医院到社区医院再到方舱。从病人的程度来讲,最重的病人,到比较重的,到普通型的病人,都需要去关心,因为治疗方案怎么去制定,治疗的是否到位及时,我们需要给出一个建议,形成流程规范制度。" 邱海波说,这个过程,更宏观,责任更大,面对的病人可能是上万个,需要更系统的方法、规范,通过教育培训,让整个团队,具有高效的机制能力,这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 医生遇到重症病人时,会从内心产生很强烈的冲动,想要去救治。每一分钟、每一小时都要知道病人的动态,才能当好生命的守门员。"55 岁的邱海波已经在 ICU 这个岗位上干了 30 年。在武汉,邱海波和团队更是不畏险阻,坚守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在抗疫一线形成了重症治疗的 " 江苏经验 "。

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篇8)

“九秒八三,新的亚洲纪录!苏炳添创造了历史,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百米飞人决战的黄种人……”那一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人们为之疯狂,为之鼓舞。那一刻,无关胜负,苏炳添就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

瞧,他身穿中国红运动服,足蹬一双白色跑步鞋,神色锐利,霸气十足。鸣枪响过,他如一道红色闪电,划过东京奥林匹克主体育场。他的双脚好似蜻蜓点水,这一只脚还没落地,另一只脚又抬了起来。最终,他以九秒九八第六名的好成绩,冲过终点。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同样能赢得尊崇。赛后,他霸气地撕开衣服领口,身披五星红旗绕场庆祝。他就是超级英雄—苏炳添!

谁说黄种人不能进入奥运百米决赛?百米十秒就是黄种人的极限?在种种质疑声下,苏炳添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以九秒九八的成绩获得第六,半决赛九秒八三,更是刷新了尘封已久的历史。他用自己的实力,将世界对黄种人的偏见踩于脚下。可是你知道吗?苏炳添今年已经32岁了,这在短跑界已是高龄。过了28岁这道门槛,大部分短跑选手会新陈代谢变慢,体能下降,成绩止步不前。在这次东京奥运百米飞人决赛上,苏炳添是唯一的80后。除他之外,年龄最大的选手是27岁,而那正是短跑选手的黄金年龄。

他敢于挑战,拼搏进取,不懈追梦!六年前,他就视年龄为弱点,六年来,他硬是跑赢了时间,超越了自我。“既然坚持了,那就不能再放弃。”苏炳添每天作息规律,从不吃猪肉,零食,也不喝酒。每一次训练都十分认真,专一。一米七二的身高,没有绝对天赋,但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自律,以及对每个细节的把控与磨炼。每次赛前,他总会随身携带一卷小皮尺,仔细测量起跑器两脚之间的距离,由此获得最佳起跑速度。他还时常激励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哪怕是0。01秒,背后都是千难万难,突破自我,挑战极限。

2014年,苏炳添为了突破十秒,做出了他职业生涯中一个重大而又艰难的决定——更换起跑脚。为了突破十秒,以前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难度,就好比原本用右手吃饭,却突然要改成左手。最艰难的时候,甚至一度不会走路。尽管过程不尽人意,但是苏炳添并没有放弃,他硬是坚持了下来。他还勤于学习,在每次训练后都会反复观看录像来琢磨自己的技术动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深知,在这些惊人成绩的背后,是苏炳添用一次次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换来的。他是我们的英雄,我要以他为榜样,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去回馈祖国母亲!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感动中国人物的观后感 |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 |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 感动中国人物演讲稿
上一篇:胸外科工作总结范文十三篇 下一篇:班会课演讲稿(热门十四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