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党课教案#】本文的中心主旨围绕着党课教案的话题展开。编写教案课件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每天都会按时按质地完成教案课件的撰写工作。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案和课件可以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在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之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有用的经验和建议!
党课教案 篇1
增强四个意识,争做合格党员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今年,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党中央把“讲规矩,守纪律”列为“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标准之一。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作为党员干部,要增强四种意识,夯实讲规矩守纪律的思想基础,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守护者。
一、增强党员意识。增强党员党的意识,就是要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忘自己的入党誓词,不忘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始终有一种与党的命运息息相依、同心同德的神圣情感,一种为党的事业倾心倾力、奋斗不息的自觉意识。
二、增强纪律意识。就是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纪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强化纪律意识,增强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做到令行禁止,扎实工作,时刻警示自己,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明白那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还要心存敬畏。心存敬畏就是要对严守纪律保持高度警醒,自觉把党纪党规作为检验自己党性、检视自己行为的一把戒尺、一面镜子。
三、增强先锋模范意识。作为一名党员,要充分大会模范带头作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带头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带头勤奋工作,带头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在本职岗位和急难任务中勇挑重担,以党 员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周围的群众。就是“上一流的课,带一流的班”,踏踏实实、高质量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四、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关键。责任是一种富有情感因素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是促使人建功立业的动力。责任体现一种报效国家的品质,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一种不辱使命的境界,是一种舍我其谁的主人翁责任感,是责任也是担当。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视岗位为机会,视责任为使命,视工作为事业,认认真真工作,扎扎实实做事,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2016年11月24日
党课教案 篇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1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1921年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唯一5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尔后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不断克服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获得了举世注视的伟大成绩。党组织本身也发展为具有8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下面我主要讲7个问题
1、甚么是中共党史
中共党史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发展和逐渐成功的历史。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
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进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为中华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和奋斗的历史;是在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曲折斗争中前进,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历史;是不畏艰巨,不怕流血牺牲,带领人民创造光辉事迹,赢得人民拥戴和信赖的历史。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是1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为何要学习党史
学习党史是增强党性的必定,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党性的必定。17届4中全会《决定》里面明确要求,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习党史。我们既然要参加这个党,乃至我们还在党组织里面担负领导工作。那末,首先要明白,我们中国共产党从哪来的,它走过了甚么道路,干了1些甚么事情,获得了甚么成绩,有甚么经验教训,应当明白。执政的需要。要提高领导水平,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除向世界学习,还应当向历史学习。历史上的经验是财富,走过的弯路也是财富。
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定结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1新
4、党史的时期划分
第1部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从1919年54运动到1949年1月x成立,在党史上被称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1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肯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1起颠覆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和联合第3国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幻灯片1)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5次反“围歼”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大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1月x成立,首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为中华民
族的复兴创造了最重要的历史条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了全国性的成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获得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汹涌澎湃的。这场伟大的革命,为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第2部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月x成立,到1976年1月粉碎“4人帮”,中国共产党又经历了27年的历程。
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这27年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点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重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获得了巨大成绩。
中国共产党这27年的历程其实不是1帆风顺,充满了艰辛、曲折和曲折。在1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来讲是1个全新的探索课题。从1957年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左”倾毛病绵延了2年,特别“*****”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毛病的产生,致使中国社会长时间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误,如邓小平所说:“最根本的1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甚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弄社会主义”。
第3部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月粉碎“4人帮”,标志“*****”1年内乱结束。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11届3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理论上逐步构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基本线路和基本纲领,在实践上从“*****”灾害中走出并成功地走出了1条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新道路。
5、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事迹
扼要的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事迹应从两个历史视角入手(1)从联贯的纵向线索看,有3大历史功绩;(2)从幅射的横向交叉看,有6大历史功绩。
在3大历史转变中建立的3大历史功绩
纵观我国近百年的历史变革,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3大历史转变,同时也建立了3大历史功绩。
(1)建立了x。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的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x。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犯者,颠覆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广泛和最深入的社会变革,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奔腾。
(3)确立了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党领导亿万人民首创了向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低级阶段。以党的11届3中全会为标志,党认真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确立了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基本理论、线路、纲领,使我国社会、经济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在推动社会变革中建立的6大历史功绩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3大历史转变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入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军队、外交等方面建立了光辉的历史功绩。
(1)政治功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是具有5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产生的社会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独裁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逾越。
(2)经济功绩。建立了独立的和比
党课教案 篇3
主题: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企业文化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品牌竞争优势、增强员工凝聚力,还能够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使员工具有民主、创新、团队精神。
3、企业文化能够建立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4、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
5、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度,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和品牌形象。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战略定位确定企业文化建设方向。
2、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包括制定企业文化理念、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文化元素。
3、组织企业文化宣传活动,通过企业内部刊物、企业网站、员工培训等途径,宣传企业文化理念和内涵。
4、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培训和活动,引导员工理解、认同和贯彻企业文化。
5、建立企业文化评估机制,不断反馈、调整和优化企业文化建设,确保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紧密衔接和有效实施。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案例
1、海尔企业文化:由“体系”、“士气”和“实践”三个部分组成的文化元素。海尔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用户至上、员工第一、社会贡献、创新引领”。
2、恒大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是“技术创新、品质至上、服务至上、奋发向前”。恒大重视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通过丰富的福利和激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
3、阿里巴巴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团队合作,激情向上,诚实守信”。阿里重视创新和自主创业,鼓励员工发挥个人特长和潜能,不断创新和进步。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企业应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明确企业使命、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建立起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文化体系。同时,企业应该不断推进全员参与和文化落地,不断加强文化评估和优化,确保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紧密衔接和有效实施。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
党课教案 篇4
尊敬的XX***、XXX局长,各位领导、同志: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XXX市委党校与在座的各位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市委党校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区域视角来讲解。不同的取镜,就会呈现不同的直观感受和解读。那么,中国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又会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呢?根据XX***的指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接下来我所要授课的主题是“新***发展史”,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不吝指出问题。现在,课程开始。
一、新***发展史的开篇序言
任何一部历史的撰写,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它蹒跚学步的前奏。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人民任人宰割,身陷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慨以当慷、前赴后继,为拯救国民探索出路、四处凿壁、呼号奋战。然而,由于他们始终奔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上,终究未能在救国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
1917年十月革命为满目疮痍的中国送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麻木的广大工人、农民脱下沉睡的外衣,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出摆脱压迫与剥削的呐喊与警醒。这个时候我们国人才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跟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再次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大胆尝试与无限智慧。随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顽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伟大胜利。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插上指路牌。可以说,国人也曾在1949年10月1日前思考过诸如新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应该建成什么性质国家等问题。庆幸的是,革命的成功让人们对资本主义道路报以坚定的否决。可是,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外,新中国难道要选择封建主义吗?就在国人议论纷纷、迷茫困惑之际,我们党伟大领袖毛**大笔一挥,著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旗帜鲜明地告诉国人:“走俄国人的路。”没错,这就是最终的答案,即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新中国的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写同步进行,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新历史。
二、新***发展史的篇章基调
新中国的成立虽然成功搭建起社会主义发展主体框架,但还缺乏社会主义制度主心骨的支撑。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新中国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心骨。
1949年至1953年,中国陆陆续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剿匪除恶霸、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切实恢复了残破的国民经济。
1953年至1956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我们党适时提出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一化三改”。期间,我们党依据当时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一化三改”运动之中。1956年,新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们这样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新民主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变革,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基调的奠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整体上来说,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制度转型,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胜利。不得不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发展史的基石。
三、新***发展史的曲折探索章节
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遭遇碰壁和挫折。新***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两个曲折的探索阶段,虽然有所失,但也有所得。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曲折的前进。
1956年至1966年,新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十年。需要着重指出的是,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开端。不同于苏联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新中国准确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状况,表明敌我矛盾并非社会主流,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确实占了主体。这一论断在当时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起到了振聋发聩和独树一帜的作用。但是,1956年苏联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了世界性**反社会主义浪潮。由此,新中国1957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进而,国内的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在这样的国内外不稳定发展趋势影响下,我们党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但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催生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我国被迫在1959年至1961年进入生产生活困难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好在国家领导人及时调转航舵,通过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及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展,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6年至1976年,新中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个曲折十年。不得不承认,这十年间的探索虽然防止了像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但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我们应该看到,国家领导人发动思想文化领域革命运动的初衷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苏东剧变便证明了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具有战略意义,富有远见。而且,这种思想至今仍不失深远意义,应该给与肯定。只是,探索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指导方略缺乏科学的分析,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理应加以抛弃。当然,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不少成绩,如:三线建设、两弹一星、中美中日恢复外交关系。这些都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四、新***发展史的起承转折段落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同样适用于勤劳、勇敢、奋斗的中国劳动人民身上。当新中国沉浸在碰壁、迷茫、挫折的困境之中时,改革开放一声炮响,将步履蹒跚的中国推向新世纪的迎风潮头。
1978年,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扭转了新***发展史的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钥匙打开了人民群众身上的教条主义枷锁,让人们的内心从曲折的过去解脱出来,重新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完善社会主义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新动能、提供新动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再次节节高升、蒸蒸日上。
198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加上“特色”内涵。我们根据国情实际和时代特点,通过艰辛探索赋予了鲜明的中国发展特色。自此,新***发展史愈加“特色”、更加闪耀。由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道路、基本路线。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时期开始探索的,但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机制,则是在邓小平同志时期完成的,两者属于前后继承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说法。
新时代,我们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经济上,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及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在文化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红色革命文化为基因,同时吸收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中积极内容的文化制度。经过实践的证明以及时间的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成熟,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受住了国际复杂形势的考验。因此,我们充满了新时代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同志们,新***发展史是一段从建立到建设再到完善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汗水与心血,让我们为国人、为自己鼓掌致谢。
同志们,新***发展史是世界上的不平凡历史。我们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历多少坎坷磨难,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强起来;我们经历多少泪眼婆娑,才最终走向了伟大复兴。应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最后,希望对于新***发展史,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力在新时代阳光普照下,继续谱写华丽新篇章。
我的授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党课教案 篇5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校园。
2、深刻理解党章中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3、思考怎样建设和谐校园。
2、共产党员如何在日常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三、课前准备:收集资料,拟定方案;制作课件,突出重点;布置会场,烘托气氛。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何谓和谐?从和谐的偏旁部首来看,“和”由“禾”与“口”组成,意味着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和“皆”组成,表示人人可言说,物物相谐,人人相谐。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理解和谐,我们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良性状态,一个理想的目标,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从更深的层次看,和谐属于哲学范畴。哲学意义上的和谐是关于为人处事、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它着眼于和谐与不和谐的对比,抽象出和谐的本质属性,并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做出理性概括,主要包括和谐观念与和谐思维。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注重的是结果,主要回答什么是和谐社会的问题;哲学意义上的和谐,更注重过程,主要回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的长期任务。因此,我们既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有长期努力的准备,坚持不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本身等各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总之,从政策上支持、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为社会成员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机会和舞台,就会造成一种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和谐。
2、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一方面继续鼓励有能力的人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富起来;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改善自己的境遇,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有序的社会。
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有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序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有序还体现在实现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努力使每个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享其成。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是一个安定的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实现社会安定,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造就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二是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三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还应当强调的是,逐步成熟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过程。
目标内容:要进一步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内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行为准则;进一步加强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目标内容:要采取报告会、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情、国情、市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教育,使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真正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
目标内容:要充分利用湖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德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借助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开学和毕业典礼等时机,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主题教育,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使广大师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培养勇于创业、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党课教案 篇6
党员必须对党绝对忠诚。对党忠诚是郑重写进入党誓词的,君子一诺千斤,一次宣誓就是一生承诺。回顾中国历史,在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等事关国泰民安生活富裕问题上,无论哪个政党哪个朝代从未有今天的成就,这个成就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党,我们没有理由不忠诚。
要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党中央作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作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领导核心的绝对权威,把讲政治落实到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上,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坚守共产党人道德修养和精神家园,为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履职尽责,为推动加快天津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厚德才能远行。厚德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源于对党性觉悟的锤炼,源于对人格品行的磨砺。讲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讲道德、有品行,必须树立更高的标准,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立身之本、立身之魂,作为百德之首、百德之帅,把讲忠诚大德、树忠诚大德、行忠诚大德作为第一位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到实际行动上,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成为砥砺品德的表率。
对党绝对忠诚,是共产党员第一位的政治品格。要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天津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以坚决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正确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责任,在道德养成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在弘扬正气上下功夫,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重自省自警,慎独慎微慎初,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在市委领导下,认真履职,主动作为,为天津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党课教案 篇7
一、 教学目的:了解什么是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校园;党章中提出建设和谐社会 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怎样建设和谐校园。
二、 教学重点:怎样建设和谐校园,共产党员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三、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拟定方案;制作课件,突出重点;布置会场,烘托气氛。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何谓和谐?从和谐的偏旁部首来看,“和”由“禾”与“口”组成,意味着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和“皆”组成,表示人人可言说,物物相谐,人人相谐。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理解和谐,我们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良性状态,一个理想的目标,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从更深的层次看,和谐属于哲学范畴。哲学意义上的和谐是关于为人处事、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它着眼于和谐与不和谐的对比,抽象出和谐的本质属性,并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做出理性概括,主要包括和谐观念与和谐思维。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注重的是结果,主要回答什么是和谐社会的问题;哲学意义上的和谐,更注重过程,主要回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不仅注重结果,同时也注重过程;不仅要搞清楚“什么是”,更要积极探索“怎么建”,以“怎么建”的经验积累深化对“什么是”的认识,逐步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之路。
以和谐的观念、和谐的思维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就是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这样,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才能更加明确,思路才能更加开阔,方法才能更加科学,行为才能更加自觉。
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审视,和谐哲学是一个由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构成的完整思想体系,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比较重要的观点与方法包括: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方法,整体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协调均衡的观点与方法,动态过程的观点与方法等。从实践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许多实际工作和总体思路,都是对这些观点与方法的实际运用。
二、党章修正案增写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自然段的重大意义在哪里?
根据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章修正案增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然段。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写入党章,有利于全党同志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战略地位,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奋斗。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地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所有这些,都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的长期任务。因此,我们既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有长期努力的准备,坚持不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本身等各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总之,从政策上支持、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为社会成员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机会和舞台,就会造成一种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和谐。
2、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一方面继续鼓励有能力的人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富起来;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改善自己的境遇,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有序的社会。
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有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序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有序还体现在实现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努力使每个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享其成。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是一个安定的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实现社会安定,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造就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二是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三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还应当强调的是,逐步成熟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过程。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目标内容:要进一步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内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行为准则;进一步加强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目标内容:要采取报告会、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情、国情、市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教育,使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真正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
目标内容:要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德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借助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开学和毕业典礼等时机,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主题教育,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使广大师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培养勇于创业、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目标内容:要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道德实践的激励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重点,创新和谐校园建设的载体。要着力建设能够体现正确办学方向、体现本校鲜明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为建设和谐校园创造良好氛围。要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德智体美的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熏陶、得到提高。要继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不断探索新的载体,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文明素质,努力形成“创建和谐人人有责、校园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确定、理解和把握:
构建和谐学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学校就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
尊重人是依靠人和提高人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受到起码的尊重,才能使他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价值,才能心情舒畅的工作和学习,才能看到领导和别人对自己的希望。
(1)首先要不断提高师生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学习环境。
学校的和谐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学校外部的人际关系。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又包括:干部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学校外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学校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关系、学校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学校与学生家庭的关系。这些看起来是单位与单位的关系,实际上还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些校内校外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了,学校就会“政通人和”、“校和万事兴”,就会兴旺发达。
学校虽然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但学校的发展和生存离不开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周围社区的帮助,更离不开学生家长的维护。所以学校要实现与外部人际关系的和谐。
总之,学校的和谐不外乎人、事、物、景、情的和谐只有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才能有力地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目前学校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共同构建和谐校园,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浦东新区的品牌学校而共同奋斗!
党课教案 篇8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党支部副书记张xx,今天我要分享的微党课题目是《不忘为农初心,牢记服务使命,助力xx乡村振兴战略》。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xx供销社实力不强、基础较弱,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供销社党员干部不忘为农初心,牢记服务使命,积极作为,推动供销合作社在新时代展示新形象、作出新贡献。
一、提升改革新形象
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坚定改革的信念和决心,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和部署,及时出台我市《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确立了打造“四个服务”平台、推进“三个建设”、构建“三个体系”重点任务。
目前,市供销社正在按照上级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对标对表,逐项落实,全力做好省检查验收工作。通过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自身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提升服务实力,在发展农业、繁荣城乡经济中担当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提升开放新形象
开放办社是供销合作社的鲜明组织特征,也是供销合作社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动力活力的制度保障。市供销社加大开放办社力度,努力实现从行政联合向经济联合、从封闭式联合向开放型联合转变,更好地发挥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作用。
5月20日,市供销社为增强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在市中心区设立xx供销扶贫助农专柜、xx供销蜂产品直营店。
6月10日,为降低我市农林产品流通成本,与中国邮政xx分公司开展合作,签订了包裹快递客户用邮协议,享受物流优惠政策。
6月12日,为发展壮大电子商务,与中国移动xx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电商小程序,促进农林产品销售。
目前,为促进农林产品尤其是扶贫助农产品流通,市供销社正在积极筹备,与大商超市和万象城开展合作,在超市设立专柜,在商城设立专区,促进产品销售。
三、提升创新新形象
今年新冠疫情催生了信息视频系统。钉钉系统的使用是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为提升为农服务综合能力,市供销社大力推进“钉钉系统”在全市供销社系统全面应用运行。
5月14日,市供销社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举办了全市供销合作钉钉系统业务培训班,并首次通过钉钉系统视频会议功能,召开了全市供销合作系统工作会议。
钉钉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人员线上实时交流、工作讯息及时传输、文件精神准时传达,为我市乡镇基层社、村级服务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资采购、农技服务、农产品销售拓展了新的渠道,全面提升了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的综合能力,将有效促进我市供销合作事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钉钉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全市供销社系统常态化办公方式,真正做到了钉钉与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全省13个地市供销社系统中,我市钉钉系统使用指数,始终排列第一。
四、提升党建与业务有机结合新形象
过去我们在抓党建与业务工作时找不到有效的结合载体,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问题。
针对供销社系统与农林合作关系不够紧密的实际,为扭转被动局面,市供销社党支部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行业协会”“党支部+企业”等工作新模式,开展“党建带社建”,主动沉到基层开展活动,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5月20日,市供销社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来到“世界蜜蜂日”主题直播活动xx乌伊岭分会场,市供销合作社与市蜜蜂产业协会、蜜境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伊纯蜂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发展协议,市供销合作社将在供销品牌打造、开拓销售市场、电商运营服务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实现了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供销社是经济组织,经济运行是主责、主业。没有项目,就没有增长点、没有发展后劲。在充分考察市场的基础上,近期市供销社认真谋划了蜂产业、山葱种植、花卉有机土3个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正在推进落实中。三个项目的实施,可以把我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和林业职工群众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
下一步,市供销社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供销社的指导下,在全市供销社系统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创供销合作事业各项工作新局面,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供销力量。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一讲话党课教案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课教案 篇9
大家好,我是来自市统计局的杨xx,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微党课题目是《追踪统计发展牢固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重要时间节点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次固牢初心使命的学习教育,也是一场思想政治建设的伟大革命,对于推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同心协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具有里程碑意义。
***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一思想旗帜下,与这一思想相联系,各行各业也都有切合自身实际、带有行业特征的初心和使命。追踪中国统计发展的历程,足以见证统计工作和统计人的初心,肩负的使命又是何等的光荣、神圣与繁重!
统计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责融入党的初心与使命之中,它随着党和国家的发展而发展。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统计调查作为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了调查统计机构。1933年4月28日,在临时中央政府内单独设立“主要的机关”——调查统计局,隶属于国民经济部。战时统计组织和统计人员,大多是在国统区开展工作。他们在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计工作,为党纠正思想路线、确定革命政策、监督政策效果、发动人民群众、提供作战参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党的缔造者,也是我党开展调查研究的鼻祖。在建党初期,他就身背雨伞,脚穿草鞋,深入安源矿工之中,穿行在湘江两岸农村及江浙等地,调查了解工农情况,先后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农民问题》《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光辉著作。这些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战时军事工作和开创建国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国初期,统计工作处于分散状况,各部门、各地区自行开展统计调查活动。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1953年1月8日,政务院印发《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强调国家统计局为国家统计的领导机关,所有财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及社会情况等基本统计工作,均由国家统计局负责领导。统计工作为国民经济恢复、大规模建设和贯彻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3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机构相继重建,全国统计工作重新步入正常轨道。1983年12月8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随后经过1996年和2009年两次修订。依据《统计法》,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经过数十年来的努力,业已建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统计组织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在日理万机、国事繁忙的情况下,还先后多次对统计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批示指示,并亲自主持研究通过《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等有关统计工作的若干重要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新时代统计改革和发展。
70年来,政府统计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不同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追踪统计建立、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步履,统计的初心和使命清晰可见:“守初心”守的就是为党做好统计调查工作的初心,就是要守住统计数据真实性这条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担使命”担的就是党所赋予的“完善统计体制”,推进改革发展,为党和政府推进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供及时到位、科学有力的统计保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我们一定要珍惜主题教育之机,强化理论武装,固牢初心使命,并将其化作奋力前行、展示作为的强劲动力,为新时代统计改革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党课教案 篇10
《企业发展与创新》党课主题范文
一、背景介绍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发展与创新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加强对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在企业内部,开设以“企业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的党课即有必要性又有迫切性。
二、学习目的
本次党课的目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探讨等多种方式,探究企业如何促进自身发展,并提供相关经验分享,帮助企业找到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三、学习内容
1. 企业发展的类型和阶段
2. 如何加强营销管理
3. 如何建设良好的组织文化
4. 如何创新产品服务
5. 如何及时应对变革
四、学习计划
第一周:企业发展的类型和阶段
研究不同类型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经济模式,探讨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转型过程以及相应的策略。
第二周:如何加强营销管理
介绍营销管理的基本知识,探究在企业中如何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技巧和方法进行营销管理及开展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第三周:如何建设良好的组织文化
介绍组织文化的概念、类型、特征和作用,探究如何建设良好的组织文化,从而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
第四周:如何创新产品服务
分析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现状,以及市场中的潜在需求,介绍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策略及实现方法。
第五周:如何及时应对变革
探讨外部变革对企业的影响,讲解变革管理理论和方法,探索企业应对变革的策略,切实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五、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企业发展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具体实践活动计划如下:
1. 组织员工参观其他公司,了解其他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方式。
2. 组织员工参与分组讨论和小组作业,促进员工之间在理论应用方面的交流。
3. 组织企业内部的调研或问卷调查,收集员工关于企业发展与创新的意见和建议。
四、学习成效
通过本次党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企业员工了解企业发展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升应变能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党课教案 篇11
各位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按照县纪委的要求,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堂廉政党课,主题为“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
党风廉政教育是老生常谈,但是我们仍然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大家耳边说,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大家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真到了触犯党纪国法的时候,说这个就晚了,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天的党课能够认真听,认真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以来,全乡上下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对内开创了新局面,对外重树了新形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乡的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村财务管理有待加强,存在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有的村干部贪占集体财物,有的村干部既是签字人又是出纳,左口袋是票,右口袋出钱,遇到问题讲不清、说不明;二是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流于形式,不及时公开或公开不全面,村民监督小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各类举报、来信来访案件还时有发生;四是干部作风或不思进取,或作风粗暴。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部分人身上,但如果解决不好,势必会影响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侵蚀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
今天我的廉政党课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
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庄严责任。广大党员要对照党章规定的八项义务,认真查找和纠正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增强党员意识,做合格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六项基本条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党章规定的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党章禁止的就必须坚决查处和纠正。党的十八大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突出地摆到全党面前,作为领导干部就要自觉加强三方面修养,确保学习贯彻党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人民日报有一篇关于学习的评论,这样说到:“人们恐怕已经看惯了这样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当晨曦初露,用朗朗书声去迎接朝阳的是孩子;当夜幕低垂,熬夜攻读的也是孩子。而许多成年人呢?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固然不必郑重其事地挑灯夜读,但不少人包括某些干部是不是浑然不觉地把生命消磨于肥皂剧中、消磨于麻将桌前,或者在吆五喝六的酒话中消磨那本来并不多余的时间?”这是一段发人深省、让人汗颜的文字。确实,现在有很多干部在学习上还不如孩子,在学习与应酬、工作与交际、丰富思想与享受生活方面,他们更多的是选择了后者,这对我们的成长非常不利。不抓紧时间学习,就难以跟上时代的节拍、适应工作的需要,你的思想、你的观念、甚至是你的语言都会与实际。